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梦回三国-改变吕布的命运-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感伤,又也许是为此后再无对手的孤独吧,大概也只有恺撒自己才知道了。但埃及法老的献媚并没有巩固他的统治,他的姐姐克里欧佩特拉在把自己献给恺撒为条件后,得到了埃及的王位,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埃及艳后。不管恺撒当时怎么想的,但他却是得到了埃及。公元前45年的一天,征服了世界的恺撒大帝乘着他的战车,带领凯旋的队伍穿过了广场,但是,庆典的高潮却发生了意外。当时,载有胜利者的战车在欢呼的人海中穿行,却突然倾斜,原来是一根轴断了,这险些使这位将军栽到地上。那时每个一个头脑正常的人都会把这件事看作不祥之兆。公元前44年3月15日,拥护共和制的元老密谋杀死了恺撒。恺撒的养子屋大维和部下安东尼虽然为恺撒报了仇,结束了罗马历史上长达400年的共和制。但为了帝国霸权,两人再次刀剑相向。在亚克兴海战后,屋大维打败了安东尼,第二年,绝望的安东尼在埃及首都与她的情妇克里欧佩特拉一同自杀。这样屋大维终于结束了内战,为罗马创造了200的繁荣和平,他被元老院赐名“奥古斯都”,成为罗马帝国的第一位皇帝――奥古斯都.恺撒。
帝国衰败
即使在帝国最鼎盛的时期,外族的入侵从未停止过,只是从表面转移到底下而已。罗马人初尝苦果是在公元9年,日耳曼人让罗马大吃一惊。那一年罗马行省长官瓦鲁斯率领三个军团前去镇压日耳曼人起义,之后这三个军团就再也没回来。瓦鲁斯率领这几近帝国九分之一的部队穿越日耳曼的山林地区,使罗马军团无法展开成队列。在日耳曼人的首领赫尔曼的指挥下,日耳曼人成功的对罗马人进行了伏击。罗马军团被全歼,面对失败瓦鲁斯也只能拔剑自刎。这使屋大维心痛不已,以至于在多年后屋大维还总是以头撞门,高喊:“瓦鲁斯,还我军团。”
然而,事情还远没结束。公元66年 ,当罗马人再次向犹太教会索要财物时,这个被压抑以久的民族终于爆发了。他们在他们的圣城起义,战斗持续了4年,罗马人才攻入耶路撒冷,而犹太人没有屈服,他们占领沙漠中的要塞,要与罗马人斗争到底。其中最有名的要数梅察达要塞,在围困要塞6个月后,罗马人终于攻破了它。而当罗马军队冲进要塞时,只看见满地的尸体,唯一的两个幸存着把发生的一切告诉了罗马人。起义者在罗马人即将攻入的时候用剑杀死了自己的妻儿,然后自刎。他们作为自由的人离开了世界,也最后一次蔑视了他们的敌人。
而罗马的忧患并非只有外来,帝国的军阀的强大成为了统治者的心腹之患。公元170年开始,日耳曼人再次进攻罗马,同时波斯帝国也开始报复罗马。在内忧外困的打击下,罗马皇帝戴克里,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加强中央集权。公元286年,戴克里提升一位军官――马克西米利安作为皇帝,与他共同治理罗马。后来,他们又提升两位军官――盖勒斯瑞和君斯坦丁乌斯为他们的继承人,罗马进入“四帝共治”时期。日益扩大的军队,使罗马兵源问题更为突出,他们不得不雇佣“蛮族”,这时罗马军团中意大利人的比例已从屋大维时期的65%降到1%,罗马军团以名不副实,这也为后来西罗马的灭亡埋下隐患。君斯坦丁乌斯的儿子君斯坦丁在公元313年,于拜占头庭古城原址上修建了君斯坦丁堡。公元395年,罗马终于分裂,以罗马城为中心的西罗马和以君斯坦丁堡为中心的东罗马,雄霸西方的罗马帝国已经日薄西山。
而导致罗马灭亡的第一件大事,发生在东方。公元374年,一只强大的骑兵部队从东方进入欧洲。这只部队,远用箭射,近用刀砍,将火力和机动性完美的结合在一起。他们没有文字,所有历史都是口述传记,他们自称有1000多年的历史,曾经有许多英明的“单于”。不错,他们就是匈奴人,汉朝倾全国之力,用十年才打败匈奴,之后,他们的一支进入欧洲。首先遭殃的是东哥特王国,他是由日耳曼人建立起来的,但当时欧洲那种步兵方阵根本无法与强大灵活的骑兵相抗衡。东哥特王国很快灭亡,紧接着,匈奴大军又横扫东罗马帝国,打得罗马人割地赔款。公元444年,在东欧地区出现了一个强大的匈奴帝国,此后80年里,整个欧洲都生存在它的阴影之下。为了躲避匈奴人,哥特人不得不向西迁徙。而妄想利用这几十万人的罗马皇帝竟然允许他们迁入境内,这根本就是引狼入室。终于罗马人吃到了苦头,公元378年8月9日,反叛的哥特人在亚德里亚与罗马军队进行了一次遭遇战,哥特人大胜,毙敌4万,罗马皇帝战死。在这之后,罗马已无力抵抗。20年后,罗马分裂,看准这一时期的歌特人联合匈奴人入侵西罗马。公元410年罗马城陷落,公元476年西罗马最后一位皇帝,这位已罗马同名的皇帝――罗穆路斯退位,西罗马灭亡,而东罗马一直延续到公元1453年。看着被敌人破坏的残破不堪的罗马广场,罗穆路斯也许想起了昔日罗马的辉煌,耳边仿佛又听见了那位伟大的帝王的声音:“我来了,我看见,我征服了。”
西域历史
西汉时期的西域各国
西汉初年,西域有36国,后来分裂为五十余国。各国的社会情况各不相同。在天山以南的塔里木盆地南缘,蒲昌海(今新疆罗布泊)附近有楼兰(后称鄯善,今新疆若羌一带),自此往西,有且末(今新疆且末)、小宛(今且末南)、精绝(今新疆民丰北)、戎卢(今民丰南)、扞弥(今新疆干田东北)、于阗(今新疆和田)、莎车(今新疆莎车);在盆地的北缘,自东向西有山藏(今新疆博斯腾斯湖东)、尉犁(今新疆库尔勒西)、焉耆(今新疆焉耆)、乌垒(今新疆轮台东北)、龟兹(今新疆库车)、姑墨(今新疆阿克苏)、温宿(今新疆乌什)、尉头(今新疆阿合奇一带)、疏勒(今新疆喀什)。塔里木盆地周围的这些国家多以城郭为中心,兼营农牧,只有少数国家逐水草而居。在盆地以西,葱岭以南,还有依耐(今莎车西南)、难兜(今克什米尔巴尔提斯坦)等小国,有的城居,有的游牧。在天山以北的准噶尔盆地,有蒲类(今新疆巴里坤湖附近)、车师前国(今新疆吐鲁番西)、车师后国(今新疆奇田西)、卑陆(今新疆乌鲁木齐东北)、且弥(今乌鲁木齐)、单桓(今乌鲁木齐)、乌孙(今新疆西北部和中亚一带),这些国家以游牧生活为主。此外,葱岭之外尚有大宛(今中亚费尔干纳盆地),农业与畜牧业均较发达;大宛西南有大月氏(今阿姆河流域),大宛以西有康居(今巴尔喀什湖和咸海之间),均从事游牧生活。上述西域诸国,以乌孙人口最多,有六十三万,其他中小国家人口较少,最小的单桓还不足二百人。
匈奴对西域北边一些国家的控制
西汉初年,约公元前177或176年(汉文帝前元三年或四年),匈奴骑兵西进,冲进准噶尔盆地,并从天山东麓的缺口,打入塔里木盆地的东北,征服乌孙及楼兰等许多小国。匈奴在焉耆、尉犁等地置僮仆都尉,控制商道,掠夺财富,“敛税重刻,诸国不堪命”(《汉书·;西域传》)。匈奴使者到西域,沿途各国还要无偿供给一切用度,不得留难。匈奴的统治极其残暴,蒲类国王因得罪匈奴单于,单于徙其民六千余口,“内之匈奴右部阿恶地,因号曰阿恶国”(《汉书·;西域传》),逃散的蒲类人躲藏山谷间,才保存了蒲类国号。老上单于在位(前174-前160)时大败大月氏,杀其王,竟以其头为饮器。
张骞
张骞(?-前114),汉中城固(今陕西城固)人,西汉著名探险家、外交家。官至大行(接待宾客的官吏),封博望侯。曾两次出使西域,一次出使云南,两次随军出征匈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
建元年间(前140-前135),汉武帝从匈奴降者口中听说匈奴击败大月氏时,曾以大月氏国王头骨做成饮酒器,大月氏逃向西方后,深怨匈奴而图报复,却找不到盟友共击匈奴。于是下令召募使者出使大月氏,张骞毅然应募;于公元前138年(建元三年)出使西域。大月氏本称月氏,亦称月支(“大”字乃汉人所加),原先在敦煌、祁连山一带从事游牧生活,至秦代势力强盛,胁迫匈奴送单于子至其地作为人质。秦末,匈奴质子冒顿自大月氏逃回匈奴,杀父自立为单于后,两次举兵进攻大月氏,大月氏战败西迁至准噶尔盆地。老上单于(前174-前160)时,匈奴又破大月氏,杀其国王,大月氏乃西迁至伊犁河流域。后来,服属匈奴的乌孙向大月氏发动进攻,占领伊犁河流域,大月氏又被迫向西南迁徙,击败大夏,夺占了阿姆河流域。当张骞几经曲折,辗转找到大月氏时,大月氏早已在阿姆河一带定居多年,“地肥饶,少寇,志安乐,又自以远汉(远离汉朝),殊无报胡之心”(《汉书·;张骞传》)。张骞联络大月氏共击匈奴的使命因而落空。
张骞在途中被匈奴捉住
据《汉书·;张骞传》载,张骞与堂邑父等百余人出陇西后,途经匈奴,被匈奴捉住,报告单于,单于把张骞拘留了十几年,强迫他娶匈奴妻子,生儿育女,“然骞持汉节不失”。后来,张骞乘匈奴不备,率众脱逃,辗转到达大月氏。从大月氏回来,张骞见北道危险,改走南道,不料又被匈奴捉住,扣留了一年多。直到单于病死,匈奴贵族为争夺统治权发生内乱,他才带着匈奴妻子与堂邑父一起逃回汉朝,这时已是公元前126年(元朔三年)了。
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再派张骞出使西域
公元前119年(元狩四年),汉军击走匈奴于漠北,张骞建议汉武帝招引乌孙回河西故地,以断匈奴右臂。张骞对武帝说,他被匈奴扣留时,听说乌孙原先住在祁连山、敦煌一带,与大月氏为邻。大月氏攻占乌孙住地,杀其国王,迫使乌孙王族逃属匈奴。后来大月氏为匈奴攻破,向西迁徙,占领了伊犁河一带。乌孙当今的首领昆莫又在匈奴单于的帮助下击败大月氏,把他们赶跑,占领伊犁河流域,然仍常怀念故地。张骞建议武帝厚赂乌孙,招其回归故地,使之助汉。武帝遂令张骞率300人的使团,并带牛羊万数、金币丝帛巨万,再使西域。
西域各国派使节回访长安
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来到乌孙,劝说乌孙东归故地以制匈奴。但乌孙诸大臣都不愿东迁,昆莫又年老不能自主,于是派了一个数十人的使团,在公元前115年(元鼎二年)携带礼物随张骞到汉朝答谢。另外,张骞在乌孙还派遣副使分别访问大宛、康居、大月氏和大夏诸国,后来这些国家也都派使节,携带礼物,随汉朝使臣陆续回访长安。汉朝与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频繁
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西域通道以后,汉朝与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非常频繁。西域的葡萄、石榴、苜蓿、胡豆(蚕豆)、胡麻(芝麻)、胡瓜(黄瓜)、胡蒜(大蒜)、胡桃(核桃)、胡萝卜等植物,陆续传入中原地区;西域的蒲梢、龙文、鱼目、汗血等良马,各种奇禽异兽以及地毯等名贵毛织品,也源源东传,丰富了内地的经济生活;西域的箜篌、琵琶、胡笛等乐器,各种音乐、舞蹈、魔术的传入,则充实了内地的文化生活,其后佛教和佛教艺术也经中亚传到西域,再向东土传播,更对中国的文化产生了极大影响。与此同时,中原则向西域地区输送大量的丝织品和金属工具,并把铸铁、凿井挖渠(今新疆称“坎儿井”)的技术传到西域,促进了西域社会的进步。
西域都护府的设置
张骞通西域后,西域各国虽然与汉朝建立联系,但仍受着匈奴的控制。为了供应往来的使者,汉武帝、昭帝便在渠犁(今新疆库尔勒)、轮台(今新疆轮台东南)等地驻兵屯田,积聚粮食,置使者校尉领护。汉宣帝神爵年间,匈奴右部兼管西域僮仆都尉的日逐王与单于失和归汉,“僮仆都尉由此罢,匈奴益弱,不得近西域”(《汉书·;西域传序》)。汉朝便设置西域都护,开府乌垒域(今新疆轮台东),统领大宛及其以东城郭诸国,兼督察乌孙、康居等游牧诸国,颁行朝廷号令;诸国有乱,得发兵征讨。护,是带兵监护。都护,是总监护。
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是历史上横贯欧亚大陆的贸易交通线。中国是丝绸的故乡,在经由这条路线进行的贸易中,中国输出的商品以丝绸最具代表性。19世纪下半期,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Ferdinand von Richthofen)就将这条陆上交通路线称为“丝绸之路”,此后中外史学家都赞成此说,沿用至今。
张骞通西域后,正式开通了这条从中国通往欧、非大陆的陆路通道。这条道路,由西汉都城长安出发,经过河西走廊,然后分为两条路线:一条由阳关,经鄯善,沿昆仑山北麓西行,过莎车,西逾葱岭,出大月氏,至安息,西通犁靬(jiān,今埃及亚历山大,公元前30年为罗马帝国吞并),或由大月氏南入身毒。另一条出玉门关,经车师前国,沿天山南麓西行,出疏勒,西逾葱岭,过大宛,至康居、奄蔡(西汉时游牧于康居西北即成海、里海北部草原,东汉时属康居)。
海上丝绸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是指中国与世界其他地区之间海上交通的路线。中国的丝绸除通过横贯大陆的陆上交通线大量输往中亚、西亚和非洲、欧洲国家外,也通过海上交通线源源不断地销往世界各国。因此,在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将横贯东西的陆上交通路线命名为丝绸之路后,有的学者又进而加以引申,称东西方的海上交通路线为海上丝绸之路。后来,中国著名的陶瓷,也经由这条海上交通路线销往各国,西方的香药也通过这条路线输入中国,一些学者因此也称这条海上交通路线为陶瓷之路或香瓷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于汉武帝之时。从中国出发,向西航行的南海航线,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主线。与此同时,还有一条由中国向东到达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的东海航线,它在海上丝绸之路中占次要的地位。
关于汉代丝绸之路的南海航线,《汉书·;地理志》记载汉武帝派遣的使者和应募的商人出海贸易的航程说:自日南(今越南中部)或徐闻(今属广东)、合浦(今属广西)乘船出海,顺中南半岛东岸南行,经五个月抵达湄公河三角洲的都元(今越南南部的迪石)。复沿中南半岛的西岸北行,经四个月航抵湄南河口的邑卢(今泰国之佛统)。自此南下沿马来半岛东岸,经二十余日驶抵湛离(今泰国之巴蜀),在此弃船登岸,横越地峡,步行十余日,抵达夫首都卢(今缅甸之丹那沙林)。再登船向西航行于印度洋,经两个多月到达黄支国(今印度东南海岸之康契普腊姆)。回国时,由黄支南下至已不程国(今斯里兰卡),然后向东直航,经八个月驶抵马六甲海峡,泊于皮宗(今新加坡西面之皮散岛),最后再航行两个多月,由皮宗驶达日南郡的象林县境(治所在今越南维川县南的茶荞)。
东汉初年北匈奴重新控制西域
西汉末年,王莽夺取西汉政权,贬去西域各族首领的王号,降为侯,与西域各族的关系一度紧张,北匈奴势力乘机侵入,重新控制了西域。
班超帮助西域各族摆脱了匈奴的束缚和奴役
公元73年(永平十六年),东汉明帝派将军窦固伐北匈奴,以班超为假司马(代理司马),别击伊吾庐(今新疆哈密),战于蒲类海,有功。窦固看出班超的才于,派他率吏士36人出使西域。班超首先到达鄯善,与随从袭杀匈奴使者,劝说鄯善归附汉朝。接着西行至于阗,用计迫使于阗王杀死匈奴使者归汉。第二年,前往西域西端的疏勒,废黜匈奴人所立的疏勒王,另立亲汉的疏勒贵族为王。这样,西域在隔绝了65年之后复通中原,汉王朝重新设立西域都护。公元75年(永平十八年),北匈奴又出兵攻破车师,受其控制的焉耆、龟兹也攻杀西域都护陈睦。东汉政府无力还击,决定召回班超。疏勒举国挽留班超,班超遂决计留驻西域,反击匈奴。他先用疏勒兵击败匈奴控制的姑墨和莎车。再联合西域各国的军队击退大月氏贵霜王7万军队的入侵。公元91年(和帝永元三年),龟兹降于班超,汉以班超为西域都护。至公元94年,班超又控制了焉耆。至此,西域各族又摆脱了匈奴的奴役,纳于东汉都护的统辖之下。
甘英出使大秦
公元97年(汉和帝永元九年),“都护班超遣甘英使大秦。抵条支(在今伊拉克境内)。临大海(指波斯湾),欲度,而安息西界船人谓英曰:‘海水广大,往来者逢善风三月乃得度,若遇迟风,亦有二岁者,故入海人皆赍(带)三岁粮。海中善使人思土恋慕,数有死亡者。’英闻之乃止”(《后汉书·;西域列传》)。这是中国使者到达波斯湾的最早记载。
大秦派使臣来到东汉
据《后汉书》载,东汉安帝永宁元年(公元120年),掸国(在今缅甸东北部一带)国王雍由调遣使至东汉献幻人(魔术师),幻人自言海西人,“海西即大秦也,掸国西南通大秦”(《南蛮西南夷列传》)。这是大秦人到达中国的最早记载。桓帝延熹九年(公元166年),大秦安敦王朝遣使自日南徼外(中印半岛外)来献象牙、犀角、玳瑁等礼物(《后汉书·;西域列传》)。这是欧洲国家使者访问中国的最早记录。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