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汉生指南-第10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周瑜在一旁抚掌笑道:
    “主公此言有理,张幽州此来正是有心结好……我们进去再说 吧!”
    “……”
    张纮恍然。知道不该在帐外谈及此事,手捻长须随口应了句。几人便返身回到了大帐之中。
    坦率地说,张纮的忧虑是有道理的,孙策目前的局势并不好。
    现在,孙策占据了吴郡和会稽郡,正在与袁绍争夺丹阳郡。如果孙策占了丹阳全郡,那他便可以踞长江天险以守,成割剧一方之势。起 初,孙策的攻势颇为顺利,大破丹阳郡太守周  。宛陵以北!16K小说网手机站wap。16K。CN!多被其所据有。然而,袁绍觊  扬州很久。好不容易得了九江郡和丹阳郡,一不小心。却被孙策占了便宜,不由勃然大怒,尽谴精兵强将渡江与孙策争雄。
    其时,袁绍据淮南已久,兵多将广。而丹阳、石城等县尚在袁军之手,即牛渚也控制在袁军手中。袁绍援军滚滚而来,孙策屯兵以守,两军于秣陵一线相持不下。袁绍收复了芜湖、溧阳等县。沿中江将丹阳郡拦腰截断,并谴一支偏师南下。与泾县大帅祖郎、会稽严白虎遥相呼应,意图夺取会稽郡,及吴郡和丹阳郡中南部。那祖郎、严白虎都是山越豪帅,势力非同小可。
    而且,江东四大姓顾、陆、朱、张,人口众多,控制着大量的土 地,家族与家族之间有着千丝万缕地联系。孙家起于微寒,孙策才能出类拔萃,有人支持他。但是,慧眼识英雄的,终究是少数。世家大族中,依然是以瞧不起孙策的人居多。世家大族就是地方势力,他们瞧不起孙策,诚可谓人心不附了。一旦会稽、钱塘等地有变,只怕顷刻便趁席卷之势。
    此时此刻,孙策最需要的,就是缓冲时间。必须稳住局势,扫平祖郎、严白虎等,没有了后顾之忧,孙策才能与袁绍争雄。不然的话,孙策再能打,四面起火,八方漏风,他也坚持不住。
    因此,对于张涵的使者,孙策自然很是重视。张涵派遣了太尉杨彪到袁绍那里,却派了自己地从兄张超到孙策这儿——这本身就是一个态度,孙策等人难免有些许期盼。
    殊不知,张涵对孙策,可比袁绍重视多了。
    以张涵看来,袁绍在太平年间尚能成就一番事业,十有八九会象先祖一样,做到三公的位置。在乱世之中,袁绍便前途无亮了。简而言之,袁绍是收买士心,政策向豪族大姓倾斜。东汉的豪族大姓势力本来就很强,袁绍又待之分外优容,结果可想而知。袁绍在豫州这几年来,每年都会有数以万计的豫州人逃往州边各州。当然,遇到灾荒,逃难者就更多了。
    在这一方面,袁绍和袁术两兄弟实有异曲同工之妙。
    以豪族大姓为代表的地方势力,是所有统治者都要面对的问题。他们把持地方,蓄养私兵,鱼肉乡里,横行不法;他们掌握土地,控制民众,代表社会舆论;他们人才辈出,所有官吏都出自其中,他们就是大汉国的统治阶层。
    一句话,统治者离不开豪族大姓,却也不能不防备他们。
    除了袁氏兄弟,各路诸侯对这些地方势力无不是又打又拉,只有手段略有差别而已。公孙度如此——辽东一郡之地,他夷灭百余家,豪族大姓十去七八;刘表如此——一入荆州,便诱杀宗贼数十,吞并其部 曲;张涵也如此——既往不咎,新犯皆以法诛。这些年来,因私兵等不法行为而破家者也有数百之多。
    军事是政治的延续。政治失败了,不是军事能够弥补的。这是袁绍的致命缺陷,他兵再多将再广,张涵也不放在眼里——袁绍占据豫 州,山阳和和  台都控制在张涵地手里,战略要地尽在人手,地理上并没有可恃之处。
    相比之下,秋毫无犯的孙策更值得注意。况且,孙策实是少有地优秀将领。参谋室研究过他这一年来的战例后,专门给孙策作了一份档 案。孙策地能力非凡,可见一斑。张涵是断然不肯让人割据东南的。换言之,不能让袁绍占据东南,孙策也是休想。
    PS:不好意思      =        。 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CMFU  。        版阅读!)
    正文 第三卷 第六十八章 江东'下…免费'
     更新时间:2008…8…18 15:58:25 本章字数:3920
    联姻嘛?” 
  看着张超的笑脸,张涵若有所思。好久未见这熟悉的笑容了,想当初,张超想要在他身上占便宜的时候,便每每笑容可掬。那时张涵见的多了,久未相见,张涵不觉有点亲切,小心地试探说: 
  “这人悬可不易定呀?” 
  “是呀,”张超小心翼翼地用眼角的余光观察张涵,“孙伯符才具非凡,胸中自有丘壑,恐怕不是良配,但是,为了羁绊孙策,联姻却是上上策……” 
  张超出使江东,见过孙策之后,便返回了信都。袁绍那里,张涵是以杨彪为使者的。两军交战,不斩来使。但袁绍在主盟关东的时候,没少杀董卓派出的朝中大臣。有此先例,张涵自不放心张超去冒险。
  至于杨彪,张涵丝毫没有在意。这老头不声不响,却与宗正刘虞关系密切,在朝中很是碍眼,张涵找个由子免了杨彪的太尉,把他打发出去当使者,巴不得他死在袁绍那里,也好多个借口。遗憾的是,袁绍没有如张涵所愿。舒县久攻不下,颇有鸡肋之感。扬彪稍为调节,袁绍便顺水推舟,应承了下来。将围困舒县的军队调往丹阳,前去讨伐孙 策。  
  “也是,能力越大,心便越大,孙伯符不是愿意久居人下的 人……” 
  张涵对子女的宠爱也是有数的,在子女的婚事上,多以子女的意愿为主。孙策不是良配,自然要在亲近的族人中选择对象了。张涵心中暗笑,面上却不露声色: 
  “这些说来还早,孙伯符胸怀大志,只怕不是那么容易答应联姻 吧?!” 
  “孙伯符嘛,由不得他不答应!” 
  张涵并没反对,张超不由松了口气,嘴角露出一丝微笑——这就成了!至于孙策,张超并不是很在乎,以他看来,孙策没有多少选择。 
  “怎么,仲卓,是要抢亲喽?” 
  张超这才醒觉,自己已在不经意间露了形迹: 
  “主公休要取笑我了,孙伯符不是不识时务的人……” 
  “怎么?” 
  “自献帝东归已来,天下已呈现一统的趋势,。这是天下大势,不是哪儿一个人可以逆转的!” 
  张超说到此处,忍不住长身而起。 
  “哦?” 
  张涵不置可否。 
  “主公自青州起家,进吞河北,掩有燕代,羽檄所至,并州顷刻平定。在此之前,黄巾数起,主公平之于反掌之间。其后,北逐诸戎,扫平东夷,南安中原,西迎天子,声威所及,天下为之震撼。 
  今时今日,主公占据大汉半壁江山,治下人口两千余万,谷积十 年,带甲百万。主公免徭轻赋,兵锋所向,民众没有不望风景从的。相比之下,各路诸侯治下人口千万,带甲百余万,民众不堪盘剥,士兵厌倦战争,纵然诸侯齐心协力,胜负也是未定之数。 
  况且,东迎天子,号令诸侯。此时大义在身,岂能容诸侯协 力?!” 
  张超思考这些已经很久了,这时一吐心中块垒,只说的眉飞色舞,神采飞扬。 
  张涵也觉胜券在握,但听他在那里拍马屁,忍不住笑道: 
  “仲卓,这话就说过了。 
  天子东归,诚然一大幸事。但是,其中有利也有弊。固然,袁绍身居百战之地,而民不聊生,不足畏惧;然而,我不曾引兵南下,也未尝不是担忧诸侯恐惧之下,联合起来,从而使战乱绵延……” 
  张涵说的谦虚,但观他笑容可掬,张超便知他心情很好。于是乎,马屁自是滚滚而来: 
  “主公英明,这话却是过于谦虚了。 
  天下大势如此,谁人不知,哪个不晓。关中马腾、韩遂,多次进犯长安,是多么桀傲不逊,但主公一派使者陈说利害,便都遣子弟入朝为侍;袁绍四世三公,关东主盟,又是多么显赫,但主公一下诏旨加以谴责,便迫不及待上表陈情;如此种种,数之不尽。 
  主公不曾兴兵淮南,无非是害怕孙伯符趁机进占丹郡阳,据江东割东南而已。孙伯符初起之时,我也曾留心过,但只觉他运气好罢 了……” 
  张超摇头晃脑,赞叹不已。虽是马屁,但他也确是相当佩服,以孙策的才具,一旦作大后患无穷。现在嘛,就算袁绍再不争气,孙策也休想从中渔利。两军势均力敌,张涵坐山观虎斗。锄强扶弱,行侠仗 义,也是华夏的传统美德——总要让他们两败俱伤才好。实在不行,张涵出兵东南,也足以控制住局势。 
  “行啦,行啦!仲卓,这话便不要再说了,传出去白白让人笑话。你既然看好孙伯符,那也由你便是……” 
  张涵还真没看好孙策,在他看来,野心勃勃的附马不免令人放心不下。温文尔雅风流倜傥的周瑜,相对更好一点。当然,这纯属张涵臆测。        对了,孙伯符听说相 
      极好,不知仲卓见到他时,他可曾涂了脂粉?” 
  汗!张涵也是有八卦之心的。在这个时代,有教养的男人们涂脂抹粉也是惯例,只是他想象不出,小霸王涂粉的模样…… 
  —————————————————————————— 
  “主公,张幽州不肯从中调解,那前会稽郡太守王朗……” 
  张纮这话却是冤枉张超了,他可不是不肯调解。反之,张超极为希望能介入其中,请两家罢兵,各自退回,另行任命扬州刺史、丹阳太守等。但张涵在江北,孙策都觉得是个大威胁,如何肯让他把手伸过减 来,自是婉言谢绝了张超的‘好意’。 
  “嗯,回头命人把王朗送过江去……” 
  孙策微觉失望,但他还真没把王朗放在心上。再说,张涵想要,给了便是。待献帝下了诏旨,孙策也一样要给的。而且,孙策此刻势 弱,自然要卖张涵这个面子。 
  “……” 
  张纮松了口气。此时,孙策与袁绍勉强维持了均势。张涵无论是实力,还是大义,都不是孙策能得罪起的。 
  …… 
  几人商议了一番张超此行,都觉他心怀叵测。有这样一个变数在身畔,秣陵的胜负却不是关键了。一旦两军分出了胜负,难免张涵不会挥师南渡。明白了这一点,孙策很快下定了决心: 
  “哼哼,大将军想要坐山观虎,却没有那么容易! 
  公瑾,秣陵这里就托付给你了。 
  子纲,公瑾年轻,有事还要你多费些心思……” 
  孙策躬身对着二人行了一礼,两人连忙起身避开: 
  “主公但请放心,我周瑜(张纮)岂敢不尽心竭力?!” 
  明白归明白,但孙策却没有办法。能战方能和。张涵已成席卷之势,天下人多有知道的。于是,江东之地也就格外引人瞩目。除非张涵兴兵渡江,袁绍在此时是绝对不会与孙策妥协的。 
  因此,孙策别无它法,必须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平定祖郎、严白虎等的叛乱,把吴郡和会稽郡建设成稳固的根据地。有了迂回的空间,他们才能进可攻退可守,不致于一败涂地。当时,丹阳太守吴景——孙策的舅舅——把守宛陵,会稽太守孙静——孙策的叔叔——把守会稽 郡,朱治——孙坚的故吏——把守吴郡,这些人都是元老重臣,只有孙策前往,才能调动自如。加之,此行要求速战速决,也正是孙策的拿手好戏。 
  趁着夜色,孙策带着八百精兵,悄悄绕过了袁军大营。一夜之间,奔行八十里,强渡溧水,沿着冷水顺流而下。第二天傍晚,孙策便来到了宛陵城下。 
  祖郎是山越豪帅,在泾县以南很有威望。说是山越,其实与汉民没有多大区别,只是多居住在山上,时人常称之为“山民”。山越人生活在山间,时常在大小豪帅的带领下,下山劫掠。因其能吃苦,熟悉山 地,在山间纵跃如飞,官吏通常也没什么办法。 
  山越人习惯于此,军纪便差了许多。泾县大帅祖郎率领万余众,将宛陵团团围住。城围数重,但其间漏洞百出。当夜,孙策指派自己的亲信偷偷潜入了宛陵城中,将自己到来的消息通知给吴景知道。 
  凌晨,太阳刚刚露出半边脸,山越人正睡的香。孙策就亲自出马,手持长刀,身先士卒,开始了突袭。喊杀声从四面八方传来,似有千军万马将其包围,山越人士气大降。那天,雾很大。在雾气朦胧中,祖郎难以组织起有效的抵抗…… 
  这是一次完美地突然袭击,山越人的抵抗微乎其微,孙策一路冲 杀,直取祖郎的大营。山越人勇猛过人,但在战争之中,面对着孙策军士兵默契的配合,个人的勇武起到的作用太小了。祖郎拼死力战,却也不是孙策的对手。很快,喊杀声变成了兴高采烈的呐喊。孙策的士兵们一起欢呼,“抓住祖郎啦!抓住祖郎啦!” 
  这一天,孙策大破祖郎,斩首两千,俘虏四千,连祖郎也被他亲手抓住了。宛陵围解,祖郎降,孙策任命他为门下贼曹。其后,不用损策派兵,羽檄到了,泾县四城便都举城投降归顺了孙策。 
  随后,孙策在山越中挑选了两千青壮,带着祖郎,驱使着山越,引军向东。旬日之间,身经数十战,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严白虎等山贼建立的营寨丝毫也不能阻挡他的攻势,会稽遂平。 
  从孙策离开秣陵,到他平定了祖郎、严白虎等的叛乱,前后不过十七天。 
  PS:今天有点事,出去了,只有这些了。明天,就可以恢复正常了。这一章下来,有五千多字,应该差不多可以抵过引用的资料了。(未  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    ,    ,    ,支持正版阅读!)
    正文 第三卷 第六十九章 西北烽烟又起
     更新时间:2008…8…18 15:58:25 本章字数:3400
    着“呼呼”的破空之声,三百多架霹雳车同时发力,    的营垒上空,洒下了一片片碎石雨。转眼间,石雨纷纷落下,在营垒中掀起重重血浪。 
  “上!上!后退者斩!” 
  挥舞着长刀督战的低级军官嘶哑的喊声,带着几许杀机远远传来。众士兵麻木地架着云梯冲向孙策军的营垒,哪怕空中石雨不息,士兵们也不敢停止冲锋。云集的士兵密的象蚂蚁一样,不断攀爬而上。面对袁绍军疯狂进攻,守卫营垒的孙策军立在营中寸步不让,周瑜也下了狠心,强令不得躲闪,生死各安天命。 
  不过,空中碎石成雨,袁军蚁附在前,孙策军的士兵难免会留意头顶,慢慢便落了下风。营垒的木栅墙被鲜血染成了黑红色,遍地都有骨肉散落,双方士兵支离破碎的尸骸堆积成丘。连续多日的不断厮杀,使两军将士都疲惫不堪,火热的太阳高悬在空中,杀戮似乎永无休止之 时…… 
  “这营垒也差不多了……” 
  颜良低声嘀咕了一句。逢纪闻言没有丝毫喜悦,反而皱起了眉头,隐隐还流露出几分忧色。 
  曹操河南一战损兵折将,手下大将夏侯渊都折在了轘辕关下,自己身中三箭。返回豫州后,曹操大病了两个多月,才能起床问事。逢此大败,袁绍好言相慰,也不禁有些失望。加之,袁绍左右落井下石,曹操便被袁绍留在身边参谋军事,不复再领兵出征,独当一面。这大量投石车集中使用,便是曹操出的主意——想来,轘辕关落石如雨给了他深刻的印象。 
  孙策渡江南下,势如破竹。偏师行动迟缓,进攻久无进展,此次又没能拦住孙策。袁绍忍不住大发雷霆,这才临阵换将,重新启用了曹 操。  
  说起来,袁绍自争雄冀州失败之后,娇妻爱子尽数落入张涵手中。切齿之余,袁绍的脾气也差了许多。 
  曹操病愈后,身体差了不少,整个人象老了好几岁,原本黝黑的头发里,也夹杂了丝丝银白。不过,曹操的用兵却更加犀利了。 
  扬州的世家大姓,多与袁绍等人有联络,宛陵张范便是其中之一。曹操先是引军南下,屠了泾县。祖郎投降孙策后,吴景也趁机收编了一批山民。这些山民家多泾县,听说泾县被屠,不由皆是人心惶惶。值此之时,吴景断不可能让山民回家探望的。这时候,曹操已经与张范取得了联系。随后,在有心人的唆使下,吴景放弃泾县等城的流言传遍了宛陵,从而在山民中引发了骚乱。 
  里应外合之下,曹操顺利攻克了宛陵城,吴景战死。吴景乃是孙策的舅舅,孙策和曹操的仇却是越结越深了。随即,曹操潜踪匿迹,日夜兼程,向东急行。待孙策平定严白呼等的叛乱,回师西向的时候,曹操已经轻取故  城。至此,曹操占据了整个丹阳中部地区,一面侦骑密 布,一面把兵锋直指向吴、会之地。 
  杀父之仇不共戴天,仇人见面分外眼红。曹操如此谨慎,孙策若不能打败曹操,便只能从震泽(太湖)以动绕道去秣陵。想要从背后夹击袁绍,却是难比登天。再说,曹操可比祖郎、严白虎等的威胁大出许 多。不消灭曹操,孙策也不能安心北上。 
  于是乎,一场大战不可避免。二人都是善于用兵之人,一个勇猛过人,一个沉稳老辣,这一仗各出奇谋。一时间,竟势均力敌,胜负难 测。  
  与此同时,袁绍也亲自出马,指挥大军猛攻孙策军在秣陵的营垒。早些时候,袁军掘地道进攻,孙军就在营内掘长堑抵抗。袁军构筑楼 橹,堆土如山,用箭居高临下来俯射孙营。孙策军的士兵在营中行走,只能举着大盾作掩护。其时,袁军准备了大批投石车。孙军效仿他 们,也制造了投石车来攻击楼橹。初时很有效,但是,袁军迅速以投石车来还击。很快,孙军就败下阵来。周瑜处境困难,士卒疲乏,几乎失去坚守的信心。 
  不过,孙军多是当地人,熟悉地形,周瑜伺机出击,烧毁了大量的投石车。张纮又献策,派遣奇兵袭击牛渚,将袁军的粮草焚烧一空。袁军被迫放缓了攻势,周瑜这才稳住了阵角,重新据水结营。 
  那时候,孙策胜利的消息流水一样的传来,曹操却杳无音讯,袁绍心切之下,也顾不得伤亡,命令士兵昼夜不停猛攻营垒。这样一来        
      便支持不住了,连续几日,每天都有营垒失守。然    I地散布了孙策胜利的消息,孙军士气始终不坠。 
  袁军的伤亡远远超过了孙军,士卒虽然能够得到轮换,却也不免疲惫不堪。孙军连营数十里,败而不溃,袁军上下弥漫着一股急躁情绪,也难怪逢纪忧心忡忡。 
  这不是一个好兆头! 
  思来想去,逢纪越想越不安。 
  “主公,为了讨伐孙策,我军已经战斗一年多了,士卒疲惫,缺乏粮草,百姓疲敝,在这个时候,我们是否应该另想办法……” 
  逢纪建议派遣少数精锐,顺着长江从江乘潜入,在背后袭击孙军,制造混乱,以图攻破孙军营垒。 
  “元图,我军疲惫,孙军也是一样,时至今日,胜负就看谁能坚持住了,孙军寄希望于孙策领兵来援,方能坚守不溃。希望一旦破 灭……” 
  仗打到这时候,只能咬牙挺住了。谁挺住了,谁就能获得最终的胜利。在这个紧要关头,袁绍是不赞同分兵的。而且,袁绍的将领都来自北方,不熟悉水战,士卒中精通水性的也不多见。要想派遣一支部队顺江偷袭,领军大将就是个问题,袁绍并不相信能成功。 
  “主公,兵法上说,出奇不意,攻其不备。正本清源因为孙军以为我军不能,此举才更容易成功。况且,江东河渠纵横交错,我军想立足于江东,就一定要组建水师……” 
  逢纪的意思是说,只派少数精锐,胜利了固然欣然,失败了也不可惜。袁绍知道,逢纪说的很有道理。但是,孙军防线摇摇欲坠,眼看着就要被攻破了,袁绍觉得实不必多此一举。踌躇了片刻,他还是没有同意。殊不知,夜长梦多。战场上的形势变幻莫测,战机稍纵即逝,哪里有那么简单。 
  孙策领兵与曹操部连战十数日,不分胜负。久战无功,孙策也忍耐不住了。自他兴兵以来,江东已经打了两年多了,民生凋敝,士卒疲 惫。战乱一起,江东民众便多有渡江逃离的。而孙军的士兵家里,是毋须缴纳赋税的,普通百姓的负担就更重了。如果再打下去,即便取得胜利,恐怕江东也十室九空了。孙策迫切希望尽快结束战斗。 
  何况,孙策虽然多次扩充军队,兵力却依然远不如袁绍。既然正面进攻不奏效,孙策就只得另谋他策了。 
  从故  到秣陵,相距不足两百里。孙策命孙静统领大军,以防守为主。自己却领精兵一千五百人整,乘船顺河北入震泽,经中江、溧水。过了没有两天时间,便已经悄悄来到了秣陵。 
  又是一次成功的夜袭,孙策从袁军背后发起突然袭击。可惜周瑜据水结营,仓促间不能渡河作战。袁绍军中将校都是久经战阵,而两军兵力相差悬殊。若非如此,仅此一战,便足以决出胜负了。 
  尽管如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