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汉生指南-第1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蹋恢卸嗌偃伺瓮拍艹舜蠛Γ藕中湃握乓簟U庹媸恰
众人嘴上不说,心里都是犯嘀咕。
“好!”张涵长身而起,“我宣布……”
众人闻声,精神一振,炽热的眼光都集中到了张涵脸上——拥立之功,非同寻常!
天街夜色凉如水,皎洁的月光冷冷的映照在身上,清而不冷,令人不觉安静下来。行在街上,耳畔只听见一片整齐的脚步声。张涵但觉热血沸腾。
四十年了,从来到这个世界上,已经整整过去四十年了。在这四十年里,他没有睡过一个懒觉,终日殚精竭虑,不敢有丝毫懈怠,终于走到这一步了……
张涵昂起头仰望着天上那一轮满月,说不尽的得意。
从此以后,再没有任何人能够威胁到我,上天入地唯我独尊!
信都新城不大,队伍很快便来到了皇宫外。此时此刻,夜色已深,宫门自然早已经闭锁。不过,宿卫护从皇宫的禁军都是张涵的亲军,掖门司马张凌是张涧的弟弟,一路当然畅通无阻。沿途的内侍,宫女人人变色,随行护卫的南军迅速控制了形势。其实,敢跑的人不多见。大多数人都悄无声息的拜在路旁,只有极少数人慌张欲逃,都被士卒一一制住。
行了半晌,远远的,便看见了寝宫的灯还亮着。
“陛下还没睡么?”张涵低声询问迎上前来的内侍。
“禀陛下,陛……他还没睡呢!”来人正是献帝的贴身内侍,未到近前,他已拜倒在地,闻得张涵问话,连忙躬身谄媚的答道。他边说,还边偷眼去看张涵的表情。
对这样的小人,张涵是不喜欢的,可他立功不小,又还有用到他的地方,便不动声色,只微微点头:“去!通禀陛下一声,我来了!”
……
张涵立在殿外,就听见殿中一阵慌乱。有内侍尖尖的公鸭嗓子,有女声厉声呵斥,也有献帝低低的声音。说什么,张涵听不清楚,可想来也能知道,莫名的,张涵有点感伤,越发的不喜欢那内侍。
随着人影晃动,门“吱呀”一声开了,献帝的面色发白,但他没有失态,极矜持的邀请张涵进去。
“主公,请稍等片刻!”王文祥阻止了张涵。
“子善,不必了吧?”若说献帝在寝殿里藏有伏兵,张涵是不相信的。可眼见王文祥坚持,他也不愿冷了部下的心。
“请!”
献帝侧身而立,神色木然,彬彬有礼的做了个手势。王文祥踌躇了下,躬身深深施了一礼,才带头走了进去,只留下一声低沉的叮嘱:“不得惊扰了皇后,只将其他人尽数遣出,即可!”
禁军不出声,快步进入殿中,细细搜索,献帝倍感屈辱,冷冷地站在门口,恍若泥塑木雕;张涵说什么都不合适,只好沉默不语。气氛压抑的,连风都停止了。张涵看了眼献帝,许是眼花了,他竟在那少年的头上看到了一丝银白,张涵不由得侧过头去,精雕细琢的飞檐拱角在月光下无声的张牙舞爪,这可真是个清冷的夜晚啊!
寝宫里点了四根蜡烛,儿臂粗的蜂蜡蜡烛发出白亮的光芒,但在宽敞的寝宫里,却只照亮了一小块地方。平滑如镜的金砖严丝合缝。床幔在烛光中,闪烁着流光溢彩——张涵认识,那是临淄三服宫的旖绣【一种五彩的丝绸】。伏后从床幔后伸出一只纤手,献帝坐在床边,握住妻子的手。
“说吧!张涵,你想朕如何?”
在窗户下,有几张胡椅。显而易见,献帝示意请张涵坐下。张涵站在献帝对面,多少有些不自在,他咳嗽一声,小心的掩饰了过去。
王文祥很会来事,见此情形,他立刻一溜小跑,把椅子送了过去,自己侍立在一旁。张涵正了正衣襟,大模大样的坐在胡椅上,这才开口说话:“陛下,我听说,有人心怀叵测,互相勾结,意图谋逆,我已命人将之拿下,陛下,毋需担心……”
张涵的言辞和举动大大刺激了献帝,献帝只觉血往上涌,脸腾地一下就红了,额角上青筋暴跳,不自觉把妻子的手握得紧紧地,他咬牙切齿,咆哮如雷:“逆臣,谁要谋逆,我看,你才是要谋逆!想要朕禅位于你吗?做梦!朕没有失德之处,凭什么禅位于你?大汉国四百年江山……”
看着献帝愤怒欲狂,张涵反而松了口气。怜悯的看了眼献帝。张涵靠在椅背上,偷偷休息下自己疲惫不堪的身体。这段日子又要打仗,又要篡位。还调拨物资帮助江淮之间的灾民恢复生产,内内外外的事,真是忙死他了。
张涵所言到的谋逆之人,并非是胡言乱语。天下大势摆在那儿,明白的人多了。眼见得如此危急,献帝自不甘心坐以待毙,便暗中联络了部分大臣,意图诛灭张涵,匡扶汉室。信都城是张涵的老巢,皇宫内外遍布着张涵的密探。这如何瞒得过张涵的耳目。很快,张涵便听到了风声。详细的情报尚不清楚,可涉及的人员倒是大半在掌握中了。这次既然要动手,张涵自然要全部干掉,以免后患无穷。
杨彪是否牵涉其中,尚无定论,但他的儿子杨修却可以肯定,是积极参与的骨干。况且,杨家四世三公,影响力很大。他肯定是不能放过了。
孔融言过其实,眼高手低,可是,他这人能言善辩,结交朋友,号称“座上客常满,杯中酒不空”,俨然是清流的代表人物之一。张涵就是想周全他,也是不能。
至于荀彧,在士林之中,也颇有声望,偏偏又有才干。这一次的计划,想来,不是他主持的,否则的话,必然不会这样轻易泄露。在张涵眼里,他可比孔融的威胁大得多。如今,几处太学的建立,荀氏的影响力被削弱了很多。不过,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荀氏是天下士林指望,荀爽与丈人王烈交好,荀氏诸人又都在张涵帐下效力,张涵不看僧面看佛面,怎么也要照顾些儿。
送佛送到西,张涵干脆好人做到底。那天散会后,张涵便把荀攸留下了。荀攸那副忐忑不安的样子,张涵迄今仍记忆犹新。权力之所以引人迷醉,便在乎此,有人说,无欲则刚,可天下人有几人真能无欲。自己不在乎什么,也有亲戚朋友……当天晚上,荀彧就病倒了。
张涵浮想联翩,歇息了好一会儿,见献帝依然滔滔不绝,没有住口的意思,不免有点不耐。明天的事情多着呢!他哪儿有这个心思与献帝多说,早办完,他多少还能睡上一会儿。明天这么重要的时刻,顶着两个黑眼圈可就难看了。
趁着献帝一个喘息之际,张涵直接打断了他的话:“陛下,您并没有失德之处,不过,您何德何能,敢以稚龄之年身登大宝?”
“……”
没想到张涵会这么质问他,献帝张了张嘴,没能说出话来。不是无话可说,而是可说的太多,一时不知说什么好。按照董仲舒的理论,天子是老天爷的儿子,这当然是老天爷决定的,哪里还需要什么理由?
献帝不说话,张涵却刚刚开始:“天子,天子,苍天之子……董仲舒还真敢说!如果陛下的理由是这,便不必开口了。陛下上承祖父之余荫,得登大宝,这才是本源。而且,陛下是没有失德之处,不过,先二帝重用宦者,大兴党锢,致使正直见废,民怨沸腾,内不能安万民,外不能御狄夷,及至陛下,汉德尽失。
陛下非是没有失德之处,而是陛下无德可失!”
这一番话说的,极是刻薄。献帝脸色白了红,红了白,又恼又羞,恨不能抢上前去,一脚踢死张涵。可王文祥立在旁边,虎视眈眈,献帝怕踢不死张涵。
也是献帝尚还年轻,傀儡做的时间也短,还有着一腔盛气。若是天长日久,早就习惯成自然,也就不会如此气愤了。
张涵也不理他,径直说道:“陛下,不必禅位给我,大丈夫行事何须遮遮掩掩!但请陛下亲下一道诏旨,宣布退位。退位后的事情,陛下毋需担心,总当与今日向仿佛!
不知陛下意下如何?”
其实,张涵也不在乎献帝的诏书,让人写上一封诏书,找来玉玺盖上就是,又不用献帝配合举行禅位大典,他的意见实在无关紧要。张涵吃奶,却是要看看献帝是否肯低头。如若真不肯善罢甘休,张涵就准备不留后患了。当然,献帝要是识时务,张涵还是不愿意担着这个“弑主”的名声。养几个闲人也花不了几个钱,而前朝复辟的,古往今来从未有过。
图穷匕见,张涵的要求说出来,便双眼圆睁,瞪着献帝看他如何回答。
张涵动了杀机,语气里便有所流露。献帝气愤填膺,没有留意到,伏后坐在床上却听得清清楚楚,感觉到丈夫欲挺身而起,伏后连忙用力捏了两下献帝的手。形势逼人强,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再说,伏后已育有一子,不为自己考虑,她也得考虑孩子。
“哎——由你,都由你,拿纸笔来!”献帝这才醒悟,眼下的局面已由不得他了,不由长声叹息,眼睛里湿润了,眼泪催翠欲滴。
张涵视若无睹,使人备了纸笔,待献帝亲手书就,又温言抚慰了几句,方才心满意足的离去,这一夜,张涵睡得极为安然。
建安三年(198年)四月十六,张涵召集群臣,举行朝会,有十数名大臣缺席,献帝当众宣读了诏书,宣告退位,大汉四百年统治就此告一段落。
此前,众臣见杨彪、孔融、荀彧等人缺席,而张涵嫡系面带喜色,便已知道事情有了变化。这时候,真听到了献帝亲口宣告退位,仍然十分震惊。众皆哗然变色,有沉默不语,略带伤感的;也有昂昂然,急欲向张涵表露忠心的;最多的还是张涵的嫡系,皆得意洋洋。直到张涧厉声斥责,殿内才恢复了秩序。众人在张涵的带领下,向着献帝拜了三拜,算是了却了君臣之义。
四月二十一日,黄道大吉,张涵举行了登基大典了。经过庄严肃穆的仪式。众人一起,向张涵行三跪九叩的大礼。张涵高居帝位,见众人皆跪伏在地,按捺不住心中喜悦,几欲纵声大笑。当然,张涵也就是想想,还不至于这么失态。
在这一天里,张涵大封群臣。自然,最先受封的,还是献帝。他被封为山阳公,世袭罔替,位在诸侯王上,奏事不称臣,受诏不拜,以天子车服祭祀天地,宗庙、祖、腊皆如汉制。皇子封为王者,皆降为列侯。
张涵恢复了古代五爵制。即公侯伯子男,其下每等又各分三等。山阳公便是一等公。这个山阳公自是个虚衔,献帝是不可能离开京都的,张涵给予他丰厚的俸禄,却断然不会让他实封领地。
然后,张涵加封了父母、祖父母、还有直系的叔伯兄弟,以及列祖列宗。父亲张何是太上皇,母亲何王氏为皇太后,祖父母则为太皇帝和太皇太后。二叔张桓受封一等公,三叔张普为二等公,其余诸人皆为侯伯之属。
再后来,便是张涵打江山的部属了,也都各因其功而大受封赏。张律、张恒、张涧、张奂、戏志才、项奉和伍子方都被封为三等公,其余,岑澜、张超、刘文标、黄庭真、许陵、郭嘉、太史慈等便都等而下之了。
封赏给这些人的这些爵位也都是虚封,不得实领封地。张涵在俸禄上极为优厚,却是不肯让其下各立山头,欧洲的封建制度实在不适合中国。那样的话,华夏分崩离析,指日可待。虽然西方文明后来璀璨夺目,华夏文明相形见拙,可要知道,历史具有很大的偶然性。张涵并不会因此就认为,华夏文明便注定是没有前途的。如果他的计划进展顺利,五百年后西方文明消亡得无影无踪,也未必可知。
在这里啰嗦一句:从汉武帝建元元年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起,到明朝崇祯十七年灭亡为止,儒学延续一千七百九十年,开明豁达,包容并蓄,使我华夏雄踞东方,但凡华夏归于一统,必在很短的时间里,便会屹立于世界之巅。如此事实,足以说明儒学,或者说华夏文明的生命力了——儒学从来便不是腐朽的!满清阉割后的儒家,取得是糟粕,弃的是精华,从此以后,儒学实则苟延残喘,丧失了生命力。而文化大革命更是彻底割断了我华夏文明的命脉,儒学至此而绝。这些都是闲话了。说过就算。
针对爵位的继承,张涵规定:继承者必须从指定学校毕业,或者通过同等资格考试,方可获得爵位继承权;不能通过者,一律剥夺其爵位继承权;没有足够的功绩,继承者的爵位每隔两代降一等,一直降为庶民为止;继承的顺序采取嫡长继承制;目前,指定的学校只有不其太学、牛山太学、冀州法学园和高等武备学校四所。
建安三年四月十六,献帝宣布退位,大汉国亡。
建安三年四月二十一日,张涵郊祀天地,正式登基,大赦天下,改元隆武,国号齐。
稍微晚些时候,隆武帝张涵下诏,将杨彪以下十七人夷三族。孔融是孔子后裔,张涵欲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众人赶紧求情,多少给孔夫子留些许情面。张涵遂法外施仁,孔融得以祸止自身,没有祸及家人。至于荀彧,张啊哈你一直很爱惜他的人才,难免有几分优容,示意岑澜援引八议之条例,将之流放东北朝鲜郡了事。
正文 第四卷 第一章
更新时间:2009…8…21 0:28:17 本章字数:4995
小雨淅浙啦啦的下了一上午,眼看着,今大又不能出发了。驿站里挤满了东去的人,到处都是乱轰轰的。姜冏待的气闷,也没有知会旁人,便悄悄出了驿站。
路旁的大树上满是嫩黄的新芽,绿油油的小草在雨中随风摇曳。道路上纤尘不染,几处浅浅的水洼泛起了一层层涟漪,随生随灭。一溜马车停在路旁,显然也是来避雨歇息的。在远处,有农夫披着蓑衣在田地里干活。遥遥望去,那些人和牛在雨里朦朦胧胧的。关中真是个好地方,这才安定不到两年,便已然如此了。雨点打在半透明的桐油伞上,辟辟啪啪的作响,就像一首欢快的歌……
一阵风卷着雨水迎面扑过来,姜冏不由得打了个寒颤。随手折了根伸过来的枝条,叼在嘴里,姜冏暗暗嘲笑自己,都怪这雨,连带着他也多愁善感起来。长路漫漫,前途未卜,这实在不是个感伤的时候。
“……
先二帝倒行逆施,致使民怨沸腾,正直见废,乱起九州,祸及万民,秋夷侵凌日甚一日……汉德自此而衰竭!
朕本布衣,安居在山间,悠然于篱下。然国势倾颓,胡种久蓄亡吾之谋;生民维艰,黎庶困无立锥之地。祸患起于不测,危亡转瞬即至。朕心感不安,遂起澄清寰宇之志……”
一阵朗朗的读书声,从旁边传来。姜冏知道,这是隆武帝的登基诏书。明发天下,流传甚广,是隆武帝口述,陈孔璋草诏。窿武帝气势磅礴,陈琳笔力雄放,两相配合,更显相得益彰。姜冏侧耳倾听,不觉微笑。
张涵立足一稳。立刻开始强迁天下郡望豪强入河北,以削弱地方势力。此时此刻,宗族势力强盛,地方上的豪族大姓影响很大,常常会取代部分政府职能。自然而然便会把持地方,与地方官府对拟勾结。可想而知,地方势力强劲,就意味着官府权力地衰退。不管他们有没有不法行径——多半是有的……张涵都无法容忍其存在。
于是,在江南战事停息,整军安民事宜稍定之后。张涵就开始了有步骤有计划的迁移豪强行动。莉州大氏族庞、剻、黄、蔡、马、向…江东大族顾、陆、朱、张……张涵将其中的主要人物、宗支,全部尽数迁往河北安置。将是兵胆,兵是将威。张涵把将兵分离,自然就削弱瓦解了这些势力。从而为官府接管其职能而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这一番举措下来。张涵发现效果确实不错。顺理成章,他便在有条件的时候,在全国各地进行了推广。无论是全国都有声望的大世家,如鲁国孔氏、许县陈氏、襄城李氏、颍阴芶氏、定陵贾氏、汝南陈氏与太原郭氏,还是影响仅及郡县的小豪强,如天水四姓姜、阎、任、赵,张涵全部将之迁入河北安置。
这一行动持续了好几年,隆武三年(200年)仅仅是刚开始。
姜冏出身于天水姜氏。是天水四姓之一,自然也在其列。被迫从老家不远数千里,迁移到一个陌生地地方,姜冏难免有些不满意。可是,这却不影响他崇拜隆武帝张涵。
想那隆武帝起兵于齐鲁,十年间征战便扫平了天下诸侯,却鲜卑,纳乌桓,裂南匈奴。连祸乱大汉百年之久的西羌都一一逐灭,诚然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如此赫赫功业,少年人哪儿能不心生向往。
姜冏每每想到此处,都恨不能早生十年,投身于隆武帝麾下,好建立一番功业。今日听到了有人在读隆武帝的诏书,不由心生好感。
“切!真是好大的口气!有什么了不起的,还不是篡……”
全文字版小说阅读,更新,更快,尽在⑴бk文学网,电脑站:ωωω.ㄧ⑹k.cn手机站:wàp.ㄧ⑥k.cn支持文学,支持①⑥k!女孩子地声音清脆婉转,打断了少年的读书声。她说的是汉中方言,语速又快。姜冏在脑海里回味了一下,方才反应过来,不由得侧过头去怒目而视。同时,他也感到诧异,不知是哪家的女孩子如此娇纵连当今天子的坏话都敢说。
那女孩子还是知道轻重的,只是被迫翻山越岭连日赶路,心中怀恨已久,又以为雨中无人,这才信口讥讽。说到最后,她也不自觉放轻了声音。
“不要乱说话!姐姐,你想给家里招灾惹祸嘛?”
那读书少年地声音里有种掩饰不住的气急败坏。
“张贵!怎么跟姐姐说话呢?!这又没有人,你怕什么……”
张月也觉心虚,边张牙舞爪教训弟弟,边探出头去张望。一抬眼,她正好看见了姜冏的圆睁虎目,不禁吓了一大跳,连忙缩回头去。急切之下,张月的脑袋磕在了马车地窗沿处,忍不住痛哼出声。张贵赶紧手忙脚乱的询问安慰姐姐。
姜冏在外面就听见马车中乱成一团,回想起张月的糗样,忍不住“噗哧”一声,笑出声来。当然,我们要承认,张月是个美丽的女孩子,她有一双清澈明亮的大眼睛。这些都给姜冏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突然之间,他怒气全消,一点也不生气了。
车外有人!
张贵听见车外的笑声,不由大惊失色。
说起来,此事可大可小。往小了说,不过是女孩子的胡言乱语,隆武帝为人宽宏大度,多半不会放在心上。然而,凡事不怕没好事,就怕没好人。张家地身份较为敏感,一旦被有心人把这话与张家大人的态度联系到一起,说张家人心怀怨恨,对景便有不测之祸。
听见笑声,张月这才想起来“罪魁祸首,就在车外。这小子还敢笑话她,看她不……
收回举在半空中的手,张富见姐姐还要出去教i人家,忍不住狠狠地瞪了她一眼。张月讪讪地收回了腿,端坐一如淑女。张贵也顾不得说她,正了正衣襟,便下了马车。
“这位兄台,沛国张贵这里有礼了!”
张贵在雨中深施一礼。小雨打湿了他的头发,湿润了他的脸颊上,使他看起来,更显得莹白如玉风采照人。
有一幅好相貌总是会讨人喜欢,何况,张贵言辞得体,举止彬彬有礼。唰一下,姜冏欣然收起了雨伞,先是正色受了一礼,然后回了一个平揖:“在下天水姜冏,兄台多礼了”
“在下姐弟说笑,不知兄台在侧,有辱清听了……”
张贵说,姐姐是与自己开玩笑,来掩饰张月的话。他是家中幼子,如今才十四岁,也没有多少心机。心怀不满,言语便带出来了,隐约有指责姜冏偷听别人谈话的意思。
“哪里,哪里!细雨连绵行不得路,在下闲来无事,出门观雨,随便走走,不成想听见兄台姐弟的私语,却是在下失礼了!”
姜冏对这少年颇有好感,年岁也稍长,见他气嘟嘟的却觉有趣,也不生气,反而温言解释。
听人这样一说,张贵倒闹了个大红脸。姐姐随便说话,人家走在大路上听见了,却又怎么能够怪得了人家。
张贵又作了个揖,“兄台,是我失言了!”
“哪里,非礼勿视,非礼勿听,我什么也没看见,什么也没有听见……”
姜冏自不肯受此礼,侧身笑语。
张贵乃是五斗米教天师汉中张鲁之子,两人一搭上话,这才知道,原来都是同路人。姜冏是天水姜氏,张贵是沛国张氏,都受命迁往河北入籍。二人同病相怜,不觉都有几分亲近。
张鲁,字公琪,祖籍沛人。因其祖父张道陵在巴郡鹤鸣山创建五斗米道,而生于巴郡。张鲁的母亲与刘焉都信奉鬼道,借着这个缘由张母便与之建立起了交情。后来,刘焉想割踮益州,便遣张鲁为督义司马,驻军汉中,断绝谷阁,杀害汉使。从此以后,张鲁政教合一,控制了汉中郡,五斗米教便迅速传播开来。
隆武元年,即建安三年(198年),张涵篡夺了帝位,建立了齐朝。这件事影响很大,有好的影响,也有坏的影响。当时,西北战事正是紧张之时,张涵一旦称帝便在名份上失去了大义。这便是坏影响了。
那时候,大汉十三州,张涵已占据了十一州。人心思变。张涵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