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汉生指南-第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脑袋。这时候,王匡的亲卫们早已死的一干二净…… 
  “奉袁车骑之命,斩杀叛将王匡……” 
  稍为晚些时候,王匡的人头便被悬在了营门口,以示警告之意。袁绍以盟主的名义吞并了王匡的军队,并斩杀了三百余名意图反抗的王匡的亲信。曹操立功不小,袁绍分了一小半部曲给他,以资奖励。 
  几天后,张邈闻知此事,却是勃然大怒。 
  在盟军里,兖州方面以两人为首,一是刘  ,另一个便是张邈。张邈家乡就在兖州,他乐于助人,振穷救急,倾家无爱——以财救人谓之‘厨’,能排进八厨里,可见张邈的做人态度了。而且,张邈为人宽 厚,坐不窥堂,是兖州有名的忠厚长者,潜势力还在刘  之上。袁绍等能立足兖州,实多得力于张邈,尤其是曹操。当初起兵的时候,就是张邈倾力相助——陈留太守,曹操这才得以在陈留起兵。而王匡是泰山 人,与张邈素来交好,此时事不济,欲兵回兖州也是理所应当的——看事务的角度不同,结论便不一样。 
  换句话说,袁曹以为王匡死有余辜,张邈显是不能同意,并且,谁都能杀王匡,也不应该曹操动手的。 
  “孟卓兄,王匡之前欲走,我自不能留他,可是,他选择这个时候离开,我却不能不杀他而后快……” 
  见张邈生气,曹操便低声下气向他解释自己的为难之处。 
  大汉国的军队,一般说来,是官军和私军的结合体。官军占的比例多写,私军的比例不定。但是,以袁绍为首的十万大军,却是以私兵为主。现在处境这么艰难,要是都像王匡这样,那还不一哄而散啊?! 
  曹操说了好久,才使张邈回心转意。事已至此,张邈再生气又能如何,人都死了。送佛送到西天,他如今也是骑虎难下了——不把袁绍送走,他们也无法安心。不过,张邈虽然迫不得已,同意劝说刘  ,他也提出要收敛王匡的尸体,而且,粮草也没有那么多。 
  事情似乎就此过去了,但在当事人的心里,都留下了芥蒂。粮草不足,是要要人命的。袁绍一度起了杀心,然形势逼人,他也只有暂且忍耐了。 
  PS:今天晚上还有一章。 
  另外,我还欠一章……
    正文 第三卷 第十九章 袁绍思乡
     更新时间:2008…8…18 15:58:16 本章字数:6396
    月初六午后,夏日的阳光明媚,小雨初晴,一抹弯弯    在天边。卢桧却没有心情欣赏窗外的美景,他正一脸严肃地汇报此次出使公孙瓒的经过。张涵若有所思,不时微微点头,表示自己在留意倾听。其实,他的心思早不在这里了,公孙瓒的要求并没有出乎他的意料。 
  有幽州牧刘虞在,公孙瓒想在幽州培植自己的势力,很是不方便。如今,他无非是想把自己的势力扩张到冀州,在此整军备武,伺机打回幽州,同时也在窥视中原。天下大乱,人心思变,人人都想做点什么。换言之,汉失其鹿,天下共逐之。如此而已。 
  “好!会之,做的不错。 
  对公孙瓒就是要强硬一点,不要急于让步,当然,必要时可以做些许的让步,但关键的问题不能含糊……具体的情况,你自己把握便是,慢慢来,我们不着急的……” 
  张涵随口说了两句,忽然想起一事。 
  “对了,会之,上次还给你一份命令……” 
  “在这里!” 
  卢桧犹豫片刻,侧身从贴身处,取出了那份车骑将军的命令,双手递过上来。早有侍从抢上前去,接了过来,张涵看看,确实无误,便将其置于案上,随手拍拍,却没有了再交给卢桧的意思。 
  “这个就不给你了,信都原有八千兵马,张奂领兵二万屯于信都,赵浮又率军一万一前去增援,信都已有包括骑军在内的近四万兵 马……” 
  “是!” 
  张涵的意思很明确,卢桧不会误解。此一时,彼一时,韩馥比想象的还要配合,冀州不乱,张涵行有余力,自不必做过多的让步。 
  “会之,你觉得,公孙瓒这人的性格如何,我们是让步一点,还是丝毫不让……” 
  显然,张涵眼下是想拖延时间。卢桧琢磨了一小会儿。 
  “主公,还是让步一点为好,但也不可让步太多……” 
  公孙瓒谈不上胸怀大志,性格比较固执,强硬,又容易得寸进尺,多少要让步一点,才好谈下去,但是,却又不能表现的软弱了。 
  “哦,表公孙范为河间相如何?” 
  “主公,不可!公孙瓒为人得陇望蜀,不如表公孙范为护乌桓校 尉……” 
  张涵诧异地看了卢桧一眼,卢植可不会这个。 
  “好!那就这样……会之,你还有什么问题?” 
  目送卢桧出了门,张涵忍不住在心里嘀咕,小样,挑拨离间有两下子,也不知是跟谁学的…… 
  “文臧,援兵到平原了没有?” 
  “没有全部到达。已经抵达的,约有四千;还有六千援军在路上,还需要三天时间。 
  五月是农忙时节,六月初,张(涧)治中才动员流民屯护卫队的;临  的新军也是在五月底才完成训练,所以,张治中也是在六月初,才派出一万新军前往平原……” 
  “哦,是这样啊,”张涵抬头望着天边的彩虹,下达了命令: 
  “命令张奂,暂时不得挑衅公孙瓒,至于是否提兵向北,屯兵下 博,由其自决; 
  命令张超,待援军全部抵达后,可谴一支偏师北上渤海,命令海军提供支援……” 
  这样一来,信都屯兵四万,加之万余偏师兵入渤海,形成两面夹击之势,而哪儿一支也不是公孙瓒可以轻易击败的。 
  “济北战事如何?” 
  “不是很顺利。 
  济北国共有五城,其中有三城已被我军占领,鲍信目前只踞有卢县和  平。不过,我军占领的时候,没有遭到抵抗,鲍信主动收缩兵力,放弃了三城…… 
  眼下,张(律)校尉正猛攻平阴城,试图截断卢县和  平的联 系……” 
  平阴城临近济水,是卢县下属的一座小城,位于卢县和  平之间。平阴城防御平平,城低池浅,进攻它应该不难…… 
  “怎么?” 
  “前锋张昌轻敌冒进,被鲍信伏击,全赖赵武杰力战未溃,却折兵三百多……” 
  “张昌?” 
  张涵皱拉下眉头,张昌是族学第二期的毕业生,在张涵的印象里,他不是个轻骄之人。不过,战场之上,什么事都可能发生,这也不必多说。赵武杰则是仆役第二期选拔中的矫矫者。 
  “是!张校尉已罢其职衔,黜入先登……” 
  “哦……” 
  张涵不再多说。张律既然将张昌一撸到底,那肯定是有确凿的证 据,多半还有临阵指挥不利等情况发生,详情事后自知,此刻却是不必细究。先登就是敢死队,冲锋陷阵攻城破敌,先登都要冲在最前面,死亡率极高——可以说,这是除了处死以外,最重的惩罚了。 
  然而,经此一事,想来不会有人再疏忽大意。鲍信军力不如,器械不如、情报不如、训练不如……失败就是早晚的事。如此说来,倒也是塞翁失马了。 
  “文臧,王文祥有没有消息?” 
  两天前,张涵得到消息,于夫罗出        
      县一带,遂谴王文祥领兵五千,前去讨伐。黎阳至    ▋    |县一带,遂谴王文祥领兵五千,前去讨伐。黎阳至    ▋    |县一带,遂谴王文祥领兵五千,前去讨伐。黎阳至    ▋    |县一带,遂谴王文祥领兵五千,前去讨伐。黎阳至    ▋    |县一带,遂谴王文祥领兵五千,前去讨伐。黎阳至    ▋    |县一带,遂谴王文祥领兵五千,前去讨伐。黎阳至    ▋英等屯兵三万六千众,立寨上百,袁军想要渡河作战,最佳的策略便是联络于夫罗等里应外合。 
  袁绍在  阳,引董卓入京,祸乱天下;然后,袁绍起兵讨董,以图大事;接着,韩馥克扣粮草,讨董之人各怀异志,大军师老无功,进退两难之际,匈奴单于于夫罗和张杨又反了——此二人都是袁绍招揽来 的——入寇冀兖二州,袁绍又得以入冀兖…… 
  这也太巧了!袁绍若不是个大扫巴星,便是其中有鬼。这个结论说起来,多少有点好笑,也没有证据使人相信,张涵从没与人说过。但他在私下里,却颇以为然。 
  “没有新的消息……” 
  张涵又与戏志才讨论了一会儿军情,他有点心不在焉,说着说着,忽然蹦出来一句: 
  “文臧,你说袁绍来使,是何居心?” 
  “袁绍遣来  ,无非有两种可能: 
  一是来使说的是假的,袁绍遣使是为了麻痹我们; 
  这个于理不通,我们再大意,也不会在战争一开始就放松戒备,时间拖的愈久,对袁绍就越不利。 
  第二个嘛,就是袁绍军的粮草储备,比我们想象的还少,他们坚持不下去了……看来,文节克扣粮草做的,还真是不错……” 
  说到这里,戏志才忍不住开了个玩笑。 
  六月初三,袁绍派遣的使者耿苞,抵达了  县。耿苞宣称,袁绍已经表自己为豫州牧,但是他没有粮草,要求提供五十万石粮草,并请求将袁绍等人的家眷都接走。 
  坦率地说,张涵听到这个消息,也是半晌无言,他挥师十万入冀 州,便是下了决心,要与袁绍好好战上一场的。想不到,袁绍竟然要不战而走。张涵最初的反应便是,这是假的,逢纪想骗他。于是乎,对于粮草的要求,张涵断然加以拒绝——“想要粮草,提兵来取便是!”其余的要求,张涵却没有直接回绝,只说需要考虑考虑。 
  与此同时,张涵又传令给张英,要求黎阳大营提高警惕,加强戒 备,又把  县大营的哨兵和巡逻队增加了一倍,什么明哨、暗哨、潜伏哨的,通通翻倍。 
  张英接到命令,倒没有张涵这么夸张。黎阳大营是战场的最前沿,没有大的战事,但袁军的渡河侦察,小股部队的渗透,天天都会发生好几起。本来,便已戒备森严。张英只稍微强调了下警戒,提醒各处小心袁军渡河偷袭。 
  不过,张涵几天琢磨下来,却有点相信耿苞的话了。其实,在参谋室的分析中,袁绍的南下,也被作为可能性之一提出来了。当然,参谋室高估了袁绍的粮草储备,张涵也高估了袁绍的实力,两方面互相影 响,张涵便对此视而不见了。 
  戏志才的想法,与张涵又不一样。他看待各方势力更为客观,在他的眼里,张涵未雨绸缪,青州已经初步具备了实力,足以横扫各路诸 侯。然而,张涵的小心谨慎,戏志才并没有异议。 
  在韩馥、袁绍和公孙瓒三股势力中,戏志才最重视的,便是韩馥。韩馥拥有雄厚的战争潜力,可以与青州打下去。而袁绍和公孙瓒都不具备这个条件。青州可以支持十万大军在外征战一年,而丝毫不用担心补给匮乏。退一步说,青州此战一败涂地,也不会动摇青州的根基——当然,张涵战死,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因此,张涵目前最重要的,非是其他,而是要同化掉冀州势力,使之如臂使指,真正与青州联成一体。这个目标,在韩馥积极主动的配合下,正飞速实现着。每天,张涵处理军务之余,都要与许多冀州的重要官吏见面,联络感情畅想未来之类。也可以说成,封官许愿拉拢收买什么的。自然,张涵每天也要与韩馥见面——韩馥的全家人都已经送到了临  ,他是死心踏地地投靠张涵,没有回头了。但是,冷落了韩馥,可不是什么明智之举。 
  在这种情况下,袁绍若挥师南下,青州军也不可能从后追赶。大河天堑隔在两军中央,袁绍军渡河北上很难,青冀联军想南下又谈何容 易。  
  “文臧,你是说,袁绍真的要南下喽?” 
  “真的,还是假的,有什么关系?”戏志才洒脱地一笑,“我们以不便应万变,就足够了……” 
  “可是……” 
  张涵有点不甘心,好吧,他也是个得陇望蜀之人。假如能在此时,将袁绍消灭掉,将来也会省去不少麻烦…… 
  “……” 
  对于这种妄想,戏志才不准备发表意见。 
  张涵遐想了片刻,便放弃了: 
  “文臧,你说袁绍这些人的家眷如何处置?” 
  “主公,这个,我也没有什么好的建议。” 
  戏志才犹豫了一下,“按说,我们可以选择将之扣留,或者释放。不过,主公就算将所有人都放了,恐怕也不会有人说您的好话的!然 而,扣留人        
      ,则会损害主公的名声。 
  而且,袁绍恼羞成怒之下,也可能会渡河来攻……” 
  “渡河来攻?渡河来攻……” 
  张涵眼睛一亮,嘀咕了两遍,不由感叹道:“文臧这个主意不错,渡河追击很麻烦,但是,袁绍若渡河来攻,那就再好不过了…… 
  命令张超,占领渤海后,便将袁绍、逢纪等人的家眷都送往临  ;
  命令华  ,将曹操的家人送往临  ; 
  命令韩彰,将刘  家眷送往临  ; 
  命令张涧,在临  城外单独开辟一处里坊,讲上述人等一并安 置…… 
  对了,还要分别给这几位去书信。 
  给曹操的书信,就说泰山不安定,为了保护曹家的生命和财产安 全,我特意将之接到临  去,请他一定要放心。算了,这信我自己写,我一定要让他们感受到我诚挚的关心……” 
  张涵这时才想起来,在他治下,还有不少人质可以挟持的。 
  “呃,”戏志才啼笑皆非,还诚挚呢,拉倒吧,他忽然想起一事。
  “对了,袁绍等人,可以说,渤海兵荒马乱不安全。问题是,刘  的家眷在东莱,可是一直平安无事,要怎么说呢?” 
  “这个,其实不难,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他们也知道,就说渤海大风,危及到了……刘  是牟平人,还是东牟人?” 
  张涵漫不经心地随口编了个理由。 
  “……”戏志才这回是真的无语了。 
  诛连是常有的事,狠一点儿的人,一般都会形若无事。比如说,项羽曾威胁说,要把汉高祖刘邦的父亲炖成肉汤,刘邦就很自然地说, 好,到时候分我一碗。结果,项羽反而不好意思了,刘老爹幸免遇难。不过,像张涵把恐吓信写的如此温文尔雅的,戏志才却没见过。 
  “报!渤海太守袁绍使者耿苞求见。” 
  两人正说着话,当事人就来了。对视一眼,张涵发现,戏志才笑的甚是奸诈。当然,戏志才也有同感。张涵连忙对戏志才讲了几句,这才请耿苞进来。 
  “耿苞拜见将军!” 
  耿苞是个身体瘦高的中年人,一进堂中,先躬身施了一礼。张涵正色受礼,然后,还了半礼。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张涵在这方面一直做的不错。他边回礼,边说: 
  “伯丰,何必如此客气,快快请起,快快请起……” 
  耿苞并没有从命,恭谨地行礼过后,才在客位上坐好。袁绍军中无粮,可拖延不起,耿苞这两天是心急如焚,一坐下来,也顾不得礼貌与否,便开门见山: 
  “将军,不知您考虑得怎么样了?” 
  “伯丰,”张涵笑容可掬,一幅礼贤下士、和蔼可亲的模样,“不必着急,此事我已经考虑过了。不过,有几个疑问,还需要伯丰解释一下……” 
  “将军有话,尽管开口。”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逢纪笑着说道,他笑的有些苦涩。 
  “袁渤海好好的渤海太守,为什么突然间想南下了呢?” 
  耿苞胸膛急剧地起伏了一下,这分明是明知故问,若不是张涵从中插了一杠子,袁绍岂会南下豫州。但是,这话可以想想,他却不能说出来,他笑的比黄莲还苦: 
  “将军,我家主公久别故乡,如今思乡心切……” 
  耿苞肯定不会说缺粮食的,反正,袁绍南下,也与袁术争夺豫州,他们兄弟自己打去,张涵也不多在此处纠缠: 
  “哦,原来如此。这事我已经与文臧交代过了,伯丰,你与他说好了,我还有点事情……” 
  张涵说到这里,便告罪一声,离开了。接下来的讨价还价,他是不好在场的。 
  耿苞心知不好,这是要谈条件了。耿苞却也无法挽留,有条件可谈总比没有要好些儿,好在来的时侯,他便已经准备出血了。 
  果然不出所料,戏志才一开口,便锋芒毕露: 
  “伯丰此来,总不会是空口白话,便想把人接走吧?” 
  “……” 
  这还有什么话可说,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挨宰就是。耿苞便把条件一一讲明,戏志才自不会同意,张涵有意将其扣为人质。这时候的谈判,不过是张涵叮嘱他,要拖延时间罢了。 
  简而言之,时间占在青州这一边,拖延的越久,就越有利。 
  戏志才来了个狮子大开口,耿苞百般忍让,也没能在当天达成一 致。不仅如此,戏志才在第二天还增加了更多的要求。一连三天,耿苞什么事都没办成。 
  到了第四天,也就是六月十一,张涵交给耿苞三封密封好的书信,分别是给袁绍、曹操和刘  的。至于袁绍目前的部属,只有逢纪还勉强看得上眼的,但希望渺茫的事,张涵也就算了,其余人等,尚不值得他写亲笔信。 
  PS:今天的更新,也会是在晚上,但应该不会拖到太晚。这几天给大家带来的不便,实在抱歉。
    正文 地三卷 第二十章 无奈
     更新时间:2008…8…18 15:58:16 本章字数:4947
    吾兄:临  一别,又是十月有余,不知汝如今可好,     否……” 
  在给曹操的书信中,张涵语言平实而亲切,用辞准确而生动,寥寥几笔,便于不经意间流露出朋友间的深厚情谊。信不是很长,主要是告诉曹操,他上次回鲁国时,曾去探望过曹嵩,曹嵩身体很好,只是对曹操很挂念,请他不要担心,但有空的时候,最好回家看看老人家。张涵言曹嵩必称伯父,字里行间透露着熟悉。可以说,这是一封写给好友的书信。所说的事情都是轻松愉快的,连强调曹嵩父子等人迁到临  的时候,也是用了委婉地笔触。还告诉曹操,不用担心,他一定会象照顾自己的亲人一样,照顾曹嵩…… 
  曹操看着看着,眼泪就落下来了。 
  曹操可不是被书信感动了,当然,也不是说他不相信张涵。以曹操对张涵的了解,张涵所说的,十有八九会做到的。但是,曹操也清楚,这封书信百分之百是张涵的另一次陷害。张涵的招揽之意,是可以解释的,然而,那一笔带过,漫不经心的歉意,又该如何解释。什么叫 “(伯父)不喜山海,但爱田园”,什么叫“(宅园)本来七月可就,故而延误至今”…… 
  曹操心中大是痛恨,背后的汗却刷一下出来了。张涵这信写的,又轻松,又温馨,又熟悉,又重视。最后还怕害他不死,又似曾与曹操讨论过其父地宅园修在哪里一样,时间也配合的丝丝入扣。 
  曹操头都不敢抬,对面坐着的,就是袁绍啊! 
  袁绍的脸色相当难看,张涵拒绝了他的要求,还在信中把他大骂一通,说妻子儿女的生死存亡。就在他一念之间云云。 
  曹操的书信是火漆密封的,但袁绍一定想知道其中地内容,为了表示自己的清白,曹操也应该主动上缴。 
  可是,这信能给袁绍看吗? 
  就算是个大度之人,看了对比悬殊的两封信。他心里也肯定会不舒服的。何况,袁绍绝对不是大度之人。曹操本来就有嫌疑——嫌疑这东东,平日里看似过去了,关键时刻就总会有人提起。此次去  县,曹操原是最佳人选。然而,曹操没有主动请缨,袁绍也没有提。 
  怎么办? 
  曹操的眼泪辟里啪啦落了下来,信中的字迹渐渐模糊了,曹操捶胸顿足,嚎啕大哭。大有痛不欲生之势: 
  “想不要我曹孟德如此不孝,不能在老父身前金孝。还要拖累于 他…… 
  张涵!我与你势不两立!” 
  “孟德不要着急,张涵卑鄙无耻。其罪馨竹难书,我们早晚要报此仇……” 
  曹操双手一合,作势便要把信撕碎。郭图连忙上前劝阻,嘴里安慰着,手上就要把信接了过去。郭图地安慰话说的咬牙切齿,虽不合格却是真心实意了,但曹操怎么看他都觉得讨厌。曹操挣扎了下,郭图的态度很坚决。曹操也只得把信给了他。 
  现在,曹操很后悔。非常的后悔。当初,就该把他家人都迁出泰山的。不过,那也不是曹操想就能做到的,当时张涵把张恒托付给了 他,早就命人监控了曹家众人。为了家人的安危,曹操也不敢擅动。结果,就变成如今这个样子了。 
  曹操忐忑不安,满腹怨恨,张涵这小子分明是要祸害死他,郭图也不是个好东西,还有袁绍…… 
  郭图扫了两眼,没看到什么特殊的东西。不过,张涵叙旧的口气是很碍眼,可曹操与张涵有旧也不是新闻了。但是,信纸被曹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