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努尔哈赤私密生活全记录-第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再说万历皇帝不知听从了哪位官员的建议,要他诏告天下说:“有能立斩努尔哈赤的头来献者,赏金千斤,并赐给世袭的爵位。”
  与此同时,由于抚顺等城失陷后,举朝震惊,京城内外,一片慌忙,那些文武大臣更是极度紧张。
  刑科给事中姚若水向皇帝奏请道:“建酋努尔哈赤极其狡猾阴险,为了防止他派奸细混入大内,必须‘罢内市,慎启闲,潭占役,禁穿朝’,并给宫监各发木牌,出入凭牌查验,预防不测。”
  万历准奏,立刻颁布执行。
  于是,宫廷上下,一时紧张万分,大有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气氛。明朝皇帝悬赏捉拿努尔哈赤的消息传到赫图阿拉之后,汗王异常镇静,立即召开朝会。
  众贝勒与大臣们人人气愤填膺,个个磨拳擦掌,纷纷请求出兵攻明,皇太极说道:“那万历老儿有什么了不起?他无德无能又无耻,根本不配当万乘之君!请父王发兵,夺占辽东打进关去,只有你老人家才能做那真龙天子、叱咤中原呢!”
  听了皇太极的请求,好像是说出了大家心中的话似的,会场立刻沸腾了,你一言,他一语,众口一词:立即发兵,攻打明朝!
  努尔哈赤也甚为激愤,向范文程道:“先生有何高见?”范文程立刻说道:
  “启禀陛下,臣也觉得这悬赏之事,实乃万历的技穷之举,不是长也。据说明廷已派杨镐统兵来辽东,只是明廷军备废驰,国库空虚,未能及时组织兵马,预计不久之后,咱后金与明朝之间必有大战机会。依臣之见,不如乘此机会,一边对明朝的城堡进行蚕食骚扰,掠其人畜、财物,以充实我军饷粮,一边认真训练兵马,积极做好迎战准备。”
  努尔哈赤听后,不禁大喜道:“先生真乃朕之智囊也!说句老实话,在攻占抚顺等三城后,朕本想与明讲和,借以休整兵马,安定内部,可是,这万历老东西太可恶!必欲置朕于死地而后快!而对他的挑战,朕只有一不做,二不休,跟他决战到底!”
  努尔哈赤一贯是说干就干,雷厉风行,就在这一年的五月十九日,他派次子代善领兵三千人,攻取抚安堡、花豹冲。不久之后,他又派第五子莽古尔泰领兵马五千人,一举攻克三岔儿大小十一堡。
  接着,又招抚了崔三屯及其周围的四堡,总计攻下十七个屯堡,并将掠夺来的人、畜、财物、窖谷等都运往都城赫图阿拉去。对明朝边境的田间禾谷,都纵马牧放,使之颗粒无收。
  在这些日子里,努尔哈赤在内心深处毕竟也有些紧张,变得深居简出,夜晚也很少出来,而且随身带着护卫的兵器,以防不测。
  何和理与满浅也多次协商,不仅对内城加强了警戒,对赫图阿拉全城的防卫也加强了。
  白天,对出入外城的人员严加盘查,夜晚的守卫更是严密,稍有风吹草动,兵马立即就到。
  努尔哈赤居住的内城,不经许可,任何人也别想进去。
  为了防备刺客的突然袭击,两人派五大臣之一的费英东的儿子费格拉哈担任警卫队长。此人自小随父亲费英东学得一身武功,为人耿直厚道,机智过人,勇猛超群,深得努尔哈赤的喜爱。
  鉴于明朝调兵遣将的缓慢,努尔哈赤立刻进行重大的军事行动,决定推进占领辽沈的总方针——尽快夺取明朝的重镇清河城。
  这清河城,历年来是努尔哈赤的眼中钉,肉中刺,使他时刻觉得它的存在对自己是一个严重的威胁!
  早在四年前,明朝巡抚山东都御史翟风翀来清河视察过,然后对守将邹储贤说:“建州的努尔哈赤最贪的是抚顺、清河这两个市场的贸易之利,最怕的也是这两座城里官军的围剿。”
  因为抚顺、清河两城是后金通向辽沈的门户,距离赫图阿拉最近,路途也比较方便。这自然对后金是个最大的威胁,使努尔哈赤昼夜不得安枕。
  这清河城,位于赫图阿拉西南一百六十里处,周围四里零一百八十步,当年翟风翀登上周围高山,认真观察地形,曾经帮助邹储贤制定了一个清河城的防守作战方案。
  翟风翀对守将邹储贤说道:“这清河城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它四面高山,左近沈阳、右邻云爱阳,南面是辽阳,北迎是宽甸。一旦有战事发生,明军从四面都可来救。清河城只有一条路通向鸦骨关(在今辽宁省新宾县西南三道关)。因此,鸦骨关是清河城的屏障。”
  守将邹诸贤说道:“鸦骨关在清河与赫图阿拉之间,并且距离赫图阿拉较近,此关易攻难守。”
  翟风翀一听,立刻说道:“能派一员上将守住鸦骨关,清河城就安然无恙;一旦这鸦骨关失守,清河城将变为海中孤岛,飘飘摇摇的孤岛能守得住么?”
  但是,邹储贤有自己的看法:“当前,清河城守兵不足一万人马,再分兵到鸦骨关去,势必会分散兵力。”
  未等他说完,翟风翀有些不耐烦地说道:“鸦骨关守住,清河城才有易守难攻的地利;鸦骨关失守,清河城就变为易攻难守了——地利的优势,将转变为劣势了。”
  但是,邹储贤却固执己见,没把翟风翀的话放在心上。御史翟风翀临离开清河前,再三向邹储贤叮咛道:
  “一旦有战事,你若孤守清河城,准会面临绝境;要是在鸦骨关以重兵防守,与敌作战,清河城将万无一失!”
  可是邹储贤不以为然,他用四个月时间,对清河城进行加固工程,并在城上布列火炮、火枪、铅子、铁弹子等武器。
  翟风翀临走前还嘱咐他说:“建酋若来侵犯,还要设伏于城外的山间小路,或是在山间驻扎一军,以牵制敌兵,万万不可拥兵于城内,束手待毙。”
  邹储贤将翟风翀的良言置于脑后,为努尔哈赤攻打清河城造成有利的形势。
  在同年七月二十日,努尔哈赤率领众贝勒、大臣,统领二万多兵马向清河城进发,当天就把鸦骨关包围起来,兵马直抵清河城下。
  努尔哈赤兴奋地对部下说道:“明代皇帝派这样的人来守城,焉能不败?”
  范文程听后,笑着说道:“都说邹储贤是一员猛将,现在看来,他徒有虚名。若是他在鸦骨关有重兵把守,咱的军队插翅也难飞过!或是在清河城外设兵埋伏于山间小径,对咱们也极为不利。”
  努尔哈赤听后,心中有些不悦,但是他马上转脸看着范文程,哈哈大笑不止,然后说道:“在明朝将领中间,像范先生这样的人才,能有几人?”
  范文程顿时闹个大红脸,立即低下头去,有些难为情似地,不再说什么了。
  清河城守将邹储贤,见到努尔哈赤的兵马很快包围了鸦骨关,大军直抵清河城下,立即命令关闭城门,准备死守。
  他的副将张旆与守堡官张云程私下里说:“鸦骨关且不说了,若在城外的山间小路上,埋伏两支队伍,拦腰打击后金兵马,使其首尾不能相顾,准能使其损失不小,如此好的地利却置而不用,令人不解!”
  努尔哈赤的兵马刚抵城下时,张旆向邹储贤请求领兵出城,说:“在鞑子兵马立脚未稳之时,突然打击他们一下,准会收到良好的战果!”
  邹储贤拒不听从,坚持不准出战。张云程也竭力劝道:“兵法上说:”敌驻,扰之也。‘张副将的意见请将军考虑。该让他带兵出城……“
  邹储贤不予理睬,反而不耐烦地说道:“不要再说了,咱们齐心合力,守城吧!”
  这位邹储贤将军真是铁了心,什么意见也听不进去,决心死守清河城,与城共存亡!
  那天,出城刈草的的军卒,听说后金的兵马来了,急忙奔回城下。但是邹储贤不予开城门,不让他们进城,结果数百名士兵无路可走,只得四散奔逃。大部分被后金兵捉住杀了,这事在明军中影响极坏。
  邹储贤率领守军七千余人,利用城上设置的众多大炮以及大量的滚木、礌石、弓箭等据城设防,决心死守清河城。
  万历四十六年(天命三年)七月二十一日清晨,努尔哈赤立即传令各旗兵马,将清河城包围起来,刹那时间,一座偌大的清河城被围得水泄不通。
  努尔哈赤命令士兵喊话,让邹储贤出城说话,喊了好长时间,邹储贤不予理睬。最后,他立于城头,对努尔哈赤说道:“有什么好谈的!无非你要俺投降,绝对办不到!”
  努尔哈赤仍不死心,又劝说道:“俗话说:”识时务者为俊杰‘。明王朝气数已尽,你还保它干啥?你归顺了后金,前程似锦,有何不好?何必自寻死路?“
  邹储贤听了,义正辞严地说道:“你算什么东西?俺是泱泱天朝的大将,能向你这个野人鞑子投降?俺誓与清河城共存亡,你别痴心妄想了!”
  努尔哈赤气得满脸胀红,说道:“这人不识时务,只有以武力相拼了!”
  说罢,立刻下令攻城,眨眼之间,角螺齐鸣,八旗将士争先恐后,有的冲到城下登云梯,有的向城上放箭,喊杀声如雷霆万钧,在山间谷地回荡着。
  邹储贤亲临城头,指挥守城将士,据险防守,对准后金的攻城旗兵连续开炮,与此同时,用滚木、礌石一齐打下。那些如雨点一样的石块、木头,自城头打下来,与飞鸣着的炮弹,一齐打在八旗兵中,使后金兵马死伤惨重。
  但是,努尔哈赤亲自在后面督战,后金兵将只得冒死进攻;八旗兵们一向是有进无退的,结果死伤更多,尸首遍地狼藉。
  努尔哈赤看得清楚,只得退兵回营。这是第一次猛攻的惨败。
  回到营里,努尔哈赤耐心听取各方面意见,便决定改变策略,由近攻改远围。
  努尔哈赤善于利用将士的激烈情绪,向大家鼓动道:“朕是奉着上天的旨意,来讨伐有罪之人,八旗兵是不可战胜的,清河城必破,邹储贤必将死于八旗的铁蹄之下!”
  在努尔哈赤的鼓动下,八旗将士奋不顾身地冲去,他们冒着隆隆的炮火,顶着飞迸的弹片,继续搬云梯攻城,勇猛地前进。可是,后金的士卒死伤太多,从努尔哈赤的兵营到清河城下,在这段不足半里的战场上,尸积遍地,血流成河。
  努尔哈赤见此情景,只得命令暂停攻城,让八旗将士回营休息,自己也觉得有些疲累,也就与范文程回到帐里去了。
  再说清河城里,由于后金兵马攻势凌厉,从清晨连续强攻,在邹储贤等将领指挥下,全体守兵顽强反击,已经八进八退,此时已是满天星斗,打了满满一整天了!
  邹储贤见后金兵马又被打退了,在这难得喘息时间里,他及时召开头目会议,说道:“从清晨打到天黑,咱们已八次打退努尔哈赤的进攻了!八旗的士兵,至少也被咱消灭了好几千人,这是一个不小的胜利!俺知道,大家都很累,但是在这生死存亡关头,不能有丝毫麻痹大意啊!努尔哈赤怎肯干休?这个鞑酋一向好偷袭,若是借着夜色来攻城,怎么办?咱们可不能学李永芳,咱们活着是大明的臣民,死了也要当大明的鬼!除此之外,再无他路了!”
  邹储贤的字字句句如重锤,敲击着每个将士的心,大家都不说话,但是都在想着守好城,都不愿做大明朝的叛臣贼子!
  之后,邹储贤又派专人到城里居民中宣传,要求每个有战斗能力的人,都来积极参加守城,支持守城的将士,决不做汉奸!
  经过这一番激励,城里的抗敌情绪又高涨起来了,城里百姓中来了很多青壮年男子,邹储贤把他们分别各个接领管辖之下,充实了守兵的队伍。
  且说努尔哈赤与范文程在帐里休息,怎么也睡不着,努尔哈赤有些沮丧地说道:“如此强敌,八旗士兵伤亡太重,这样的攻城方法,必须改变才行。”
  范文程听后,立即提出自己独道的见解:“请陛下考虑一个问题:邹储贤所以能阻止咱勇猛的八旗兵的进攻,靠的是什么?”
  努尔哈赤立即说道:“邹储贤依仗他的大炮,还有滚木、礌石呀!”
  “不对!陛下没有说对!”范文程见努尔哈赤一愣,接着朗声说道:
  “邹储贤靠的是那一圈坚固的城墙!”
  努尔哈赤听了,又是一愣,立即问道:“那么,依先生的意见,攻城应如何进行?”
  “依臣之见,咱趁着这夜色的掩护,把那城墙掏开一个缺口……”
  未等范文程说完,努尔哈赤连拍脑门子说:“朕这头脑就是没有范先生的好使,看来还是读书人脑子灵活呀!”
  他一边说,一边坐起来把众贝勒、大臣们喊来,商议扒开城墙缺口的办法……
  讨论来,商议去,最后还是皇太极的办法可行,他向大家说道:“让士兵头顶木板,冲到城下掏洞,另派一队强弓硬弩在离城不远处掩护他们。”
  努尔哈赤又补充道:“也可用咱们传统的手推板车,推着前去,士兵们躲在木板下面的车厢里,安全又便当,不是更好么?”
  大家都赞成这方法,于是都忙着去准备木板、板车和铁锹等工具去了。
  且说清河城里守城将士们,眼看着后金兵马不来攻城,便渐渐松懈下来,加上一天的拼杀疲劳,再也忍受不住瞌睡的袭击,一个个终于沉沉地睡去了。这就给八旗兵造就了一个良好的机会。
  他们发现东北角城墙下面的土潮湿,便于挖掘,于是便集中人力去挖东北角的城墙。
  约在四更多天,东北角的城墙下面居然被掏通了,又把掏通部分向两边延伸,总有两丈有余,皇太极伸手推了一下,那城墙便晃了一下,他心中大喜。
  此时,努尔哈赤已吩咐八旗兵马,作好从缺口冲进去的准备,只待一声号令了。
  努尔哈赤向皇太极猛一挥手,只见这位皇八子领着数十名八旗兵,用力猛推那一截城墙。
  忽听“轰隆!”一声,那一截墙根被掏完了的城墙,全倒了!城上的守将与士兵们,吓得连声喊叫:“城墙倒了!后金兵马杀进城了!”
  他们这一声喊叫,更给八旗兵帮了大忙,城上的守兵在睡梦中被惊醒,来不及站起来,就被冲上城去的后金将士砍死了!
  面对那么大的缺口,努尔哈赤指挥八旗将士,闪电一样冲杀进去,谁又能阻止得住?
  他们手执大刀,风驰电掣似的,一阵砍杀,城里的守军被杀得晕头转向,溃败不堪,只得四下逃窜,死伤无数。
  邹储贤一见,心知城已守不住了,便飞跑回府,把一家老小全关在一间屋里,点上火,都烧死了。
  此时,后金兵马已满城里追杀守城将士,邹储贤上马提刀,杀入八旗军中,连续杀死多人,忽见李永芳也在挥刀砍杀,当即骂道:“你这汉奸卖国贼,必将不得好死!”
  刚骂完,大贝勒代善赶来,立即向弓箭手命令道:“把那个死硬家伙邹储贤立即射死!”只听弓弦连响,“叭!叭!叭!”
  在乱箭之下,邹储贤的身子晃了几晃,两眼还瞪了李永芳一会儿,才倒了下去。守城的副将张旆,也与八旗兵马混战之中,死于乱刀之下。
  守堡官张云程,领着残余士卒在城里坚持巷战,直到士兵全部战死,他才与皇太极又拼杀了好几十回合,终因疲劳过度,被砍下马来。
  直至二十二日清晨,城内尚有明朝官兵四千多人,居民五百多家,与冲进城里的八旗兵展开巷战。
  因为八旗兵不识路径,被杀伤众多,残余的明兵与百姓们合在一起共同对抗旗兵,直杀得尸塞街道,血流满地。
  清河城终被攻破了,被杀军民近万人,而八旗士兵也伤亡了八千多人。
  为了防止明朝军队再来占领清河城,努尔哈赤发布命令,将清河城全部拆毁。又把三岔堡到孤山堡一带所有的房屋,尽行焚毁。经过努尔哈赤这种拆毁、焚烧之后,从清河城到抚顺关一带,明朝军队再无立身之地。
  之后,努尔哈赤又下令,收取各地窖中的谷物,全部运回都城赫图阿拉。对田中的青苗,都纵马牧放,造成了五、六十里之内不见人烟。
  清河城一战,是后金与明朝两军攻守战中,表现最为剧烈的一次廛战!
  虽然努尔哈赤出动了八旗劲旅,仍然损失惨重;明朝军队所表现出来的战斗力,使努尔哈赤及其众贝勒、大臣们极为震惊,尤其在八旗军中产生了重大影响。
  清河守城有法,官兵抗战志坚,居然没有一兵一卒投降,连后金的士卒也由衷赞叹。
  明朝的抚顺等三城被努尔哈赤攻陷之后,又失去了清河城,引起了整个辽东震动,对京城的影响更大,朝野上下,一片惊慌。这时候,明廷的征兵虽然缓慢,但也初具规模了。
  为了鼓舞士气,动员一切力量征伐后金,万历皇帝不惜以二十万金,犒赏官兵。为了进一步配合出师,皇上又提高赏价,明廷大行悬赏捉拿活动,诏告天下说:
  若能有生擒努尔哈赤或是斩其头来献的,赏给白银万两,晋升为都指挥。
  对于努尔哈赤的亲子、亲孙等,所谓八十个总管,有能擒、斩的,赏给白银二千两,并晋升为指挥。
  对于努尔哈赤伯、叔、弟、侄等所谓十二亲属,有能擒、斩的,赏给白银一千两,并晋升为指挥同知。
  对于其中军、前锋、书记、汗王女婿等,所谓领兵十二个大头目,有能擒、斩的,赏给白银七百两,并晋升为指挥佥事。
  对于努尔哈赤的亲信,中外用事的人,所谓八十名小头目,有能擒斩的,赏给白银六百两,并晋升为正千户。
  以上各官都世袭不替。
  凡是降附后金的明朝官员,李永芳、佟养性等人,若能绑架献出努尔哈赤或作为内应的,免去死罪,并酌情升赏。
  一天,努尔哈赤看过万历皇帝对“悬赏”提高了赏格的“诏书”之后,笑着对其部下道:“看来,朕的头的价码又提高了!万历朱翊钧不惜用万两白银悬赏,真是机关算尽,费煞心思了!”
  众贝勒、大臣们听了之后,有的笑了起来,大部分却没有笑,陷入沉思之中。
  努尔哈赤接着又对大家说道:“各位也得当心啊!从朕以下,皇子、皇孙、各位大臣,大小头目,将领等,人人有份啊!那位整日闲得无聊的朱翊钧,企图用这种卑劣的暗杀手段,恐怖行动,来得到他在战场上所得不到的东西,到头来也不过是黄梁美梦一场空啊!”
  大臣额亦都气愤地说道:“自古以来,搞这种恐怖手段的人,很少有成功的。只要咱们上下一心,团结一致,形成铜墙铁壁,任何阴谋诡计,狡猾的伎俩,必将自取灭亡!”
  大臣费英东也说道:“俗话说:”有事不可胆小,无事不可胆大。‘只要咱们擦亮眼睛,遇事谨慎,提高警觉性,就能逢凶化吉,遇难成祥,百事顺利!“
  说到这里,费英东转过脸去,对他的儿子费格拉哈谆谆嘱咐道:“你要意识到自己肩上担子的沉重,可不能大大咧咧、毛手毛脚啊!”
  自此以后,对努尔哈赤的保卫更加严密了,赫图阿拉城不仅白天警卫森严,夜里更增加了巡逻人员。
  白天,何和理与邵魁领着人各自巡哨、检查;夜里,满浅与皇太极在内城、外城巡逻,费格拉哈对努尔哈赤的饮食起尽进行全面负责,其父费英东有时也自动参加了警卫活动。
  因为警卫工作严谨缜密,杨镐派到赫图阿拉的四位刺客,终被何和理等诛杀。杨镐也终于放弃了刺杀始尔哈赤的计划。
  努尔哈赤对万历的“悬赏”与刺客的袭扰十分恼火,便将一名被掳来的汉人,割去双耳,令其鲜血淋漓地送信给万历皇帝。
  在这封措词强硬的信中,他说道:“……若以我为非礼,可约定战期出边,或十日,或半月,攻战,决战;若以我为合理,可纳金帛,以图息事!……”
  万历皇帝看信之后,气得说不出话来,只写了两句话,八个字,作为回答:“调兵遣将,犁庭扫穴”。
  于是,双方的战争气氛日益紧张,战事已不可避免了。的明廷虽然积极主战,但是兵饷不济,将不出关,兵不听调,困难重重。
  明廷原定万历四十六年,即天命三年六月出兵,不得不一再延期,直到八个月之后的万历四十七年,即天命四年的二月,酌定兵马,兵分四路:
  以杜松为主将的西路,即抚顺路;以李如柏为主将的南路,即清河路;以马林为主将的北路,即开原路;以刘綎为主将的东路,即宽甸路。
  明廷又胁迫朝鲜出兵,其官兵一万余人归刘綎节制,属东路军。明朝四路兵马八万多人,加上朝鲜援兵,共有十万多兵马。
  六月二十一日,明朝兵马大元帅杨镐在辽阳练武场誓师,他宣布军纪、军令如下:
  若有迟误军期或迟留不进的,大将以下者论斩;官军有临战不前的,立即斩首;
  当敌人败走以后,准许割取敌人首级报功;
  若是敌军未败,就先行争割首级的,无论官兵,立即处斩;等等。
  杨镐共申明军令、军纪一十四项,官兵有违令者,立即斩首。为了杀一儆百,以振军威,杨镐拿出尚方宝剑,命令道:
  “将那个在抚顺官失守时,临阵脱逃的指挥——白云龙枭首示众!”
  在论武场的东南角上,有一个断头台。刽子手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8 8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