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极品明君-第1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奴婢拜见太后娘娘……”万贞儿一咬红唇,步到了那孙太后的跟前盈盈拜下见礼道。
“呵呵,小丫头,这些日子,可真是够辛苦你的。看,这都廋了一圈了呢。”孙太后颇为疼惜地扶起了万贞儿,看着这个千娇百媚的聪慧人儿,不禁感慨道。
万贞儿抬起了头来,看到了那朱祁镇投来的目光,一想到了今日在京师城外,朱祁镇对自己所说的那番话,还有他牵着自己的手时,传递过来的暖意,心头不由得一甜,“回禀娘娘,都是奴婢应该做的,能够在陛下的身边侍候,是奴婢的福份。”
“贞儿,哀家的确没有看错你。”
“皇帝,现如今外面风大,寒凉得很,就让她们今天晚上住在仁笀宫吧,明日,再搬出去,老身也好多看看我的乖孙儿。行吗?”一番团聚亲热之后,看到钱一娘等人因为长时间的车马劳顿而显得份外的疲惫,孙太后很是体贴地道。“老身还有些话,想跟你说来着。”
“一切听母后的,今天就在仁笀宫住下吧,等明天天气好了,再去那西苑住下。”朱祁镇呵呵一笑,点头应道。转过了头来,朝着那恋恋不舍的钱一娘等人吩咐了一番。
不大会的功夫,自有人来将这四位和三名皇子接到仁笀宫的其他殿室内休息。很快室内除了那孙太后身边的贴身女官之外,其他人等,皆已然退至了殿外。
母子二人,就坐在那暖榻上,旁边的案几之上,烛台上的光芒笔直地挺立着,安静地散发着温润的光彩。^//^
打量着跟前这个坐着,仍旧腰板挺得笔直,气宇轩昂的儿子,孙太后眼里的宠溺之色更加的深浓。“这几日京里边,总算是安生了,前些日子,娘的心里边也很担心,你舅舅说你那些时间,每天休息都不足两个时辰,可真是苦了你了。”
朱祁镇心头一暖,呵呵笑道:“娘您放心就是了,孩儿年轻,少睡一些也没什么,这些日子虽然忙碌了一些,可是,总算是能让大明的朝野恢复了平静,总算是没有出什么乱子,这可比什么都重要。”
“瞧你说的,什么叫年轻了,少睡一些也没什么。”孙太后嗔怪地瞪了朱祁镇一眼。“你可不仅仅是大明的天子,更是我的儿子,虽然说国事为重,可是身子骨出了差池,你让为娘怎么办?”
朱祁镇听出了孙太后心中的恼意,赶紧陪笑道:“母亲,孩儿知道了,以后绝对不会再那么蛮干了,您别生气就好。”
“你啊,不许当面一套,背后一套,要是再让娘听到有人说你为了国事,连自己的身体也不注意,娘可真要生气的。”看到朱祁镇那张诚实无害的脸,孙太后再多的嗔意也尽数化为了无奈。“过去这两年,你吃了不少的苦头,可是啊,的确也比以前成熟多了,有决断多了,做起事来,却让老身有些看不懂。”
“母亲……”听到了这话,朱祁镇砸了砸嘴,正欲解释一番,孙太后却笑着摇了摇头。“你不用解释,娘哪能不知道你的心思,你才是大明的天子。娘虽然不太明白你的心思,可也知道,我的儿子想做的,肯定是了不得的大事。不然,你不会在宣府,就谋划着要平定我大明百年劲敌,你也不会明明据有了优势,却还弃之不用,仅率少数的军队回京夺回帝位……”
“……过去,我觉得你像你的父皇和皇祖父,心慈人善,少与人争,对臣下,太过宽仁,这虽然是好事,可是,有些人哪……”一提到了这事,孙太后不禁长叹了一声,想到了过去的朱祁镇的为人处事方式。
甚至于,自己这个当娘的话,都没有那个叫王振的宦官的话管用,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身为儿子的母亲,却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儿子让那个奸宦给忽悠得不辨东西南北,最终身陷瓦刺贼手。
“母亲请别伤心了,那些都是过去的事了,现如今孩儿不再是那个不谙世事,什么话都听别人的少年天子了。”看到那孙太后眼圈有些发红,朱祁镇心头一软,握住了孙太后的手,坚定地言道:“如今孩儿已经长大了,知道什么是好歹,也明白,谁才是对我好的。请母亲放心吧,孩儿不会再做那样不着调的事情。”
孙太后笑了笑,抬起了另外一只手,轻轻地抚摸着朱祁镇那张线条刚硬的脸庞,欣慰地道:“如今,你虽然心地依旧,可是,行事举止,却觉得你更像是你曾皇祖,这是最让娘欣慰的地方。”
“对了,听说那石亨等一干大臣,被你禁足于府内思过?”
听到孙太后问起了此事,朱祁镇倒也不隐瞒,将这事的缘由和来龙去脉尽数告之了孙太后。同样,也把自己的部份心思也告诉了孙太后。最后朱祁镇颇有些无奈地道:“……这些大臣们的心中,尽是勾心斗角,怕是十成心思里边,有一半舀来为朝庭,为大明的江山社稷效力,已经是奢望了。”
--------------------
听到了朱祁镇之言,孙太后也恨的直咬牙。“这些大臣们也真是,幸好我儿如今性情转变了,不然……呵呵,好了,我儿莫要忘记了,不论你做什么,母后,还有你外公,你的舅舅们,都会站在你这一边,知道吗?”
“多谢母后,孩儿知道了,”朱祁镇长出了一口气,用力地点了点头,不管如何,自己的母亲能够理解自己的所作所为,能够让母族站到自己的这一边,这给是给了自己很大的臂助。
“对了,咱们该说说,我那些乖孙儿的事了。原本啊,一娘没有子嗣,而当时,你又不在京师,娘这才在无奈之下,让见深做了这个太子……”说到了这,孙太后转过了脸来,望向那朱祁镇。
听到了这话,知道母亲是担心自己因为这件事,而与自己产生什么隔阂的朱祁镇不禁笑了起来。“母亲,孩儿以为,见深年岁最长,且为人敦厚,颇有气量,而且,在孩儿身边一年余,孩儿观其秉性,倒真觉得母亲您选对了人。”
“你能这么想,娘可就放心多了。”看着朱祁镇那张没有丝毫不悦的脸庞,还有那坦诚的话语,孙太后不禁长出了一口气。“可是,钱一娘才是你的皇后,如今,她已诞下了嫡皇子。”
“母后不必担忧,钱一娘明白孩儿的心意,更何况,祁钰之所以失德失心,正是因为欲废见深而致,可见见深福缘深厚,何况他是孩儿的长子,其为太子,大臣们也皆已许之,就不必再生事端了。”朱祁镇摇了摇头,耐心地解释道。
这可是大实话,其实在朱祁镇被俘之初,孙太后果断地立了那朱见深为太子,当时有不少臣下颇有怨意,认为这样的幼主,实不足以应对大明的危机,可是后来,那朱祁钰得到了朱祁镇的诏书,成为了新的大明天子之后,大臣们的注意力转而集中到了如何围绕和团结在新的大明天子身边,去对抗这一场可怕的危机。
而当危机渡过之后,朱祁钰开始谋划着,让自己的儿子成为新的太子的时候,他之前的那一系列的所作所为,已然引起了诸多大臣们的不满,再加上有孙氏一族在后面的支持。
所以,太子之争,变成了天子与臣下之间的争执,而那些原本对朱见深这个年幼太子有成见的大臣们,也都齐心协力的为了维护朱见深的太子之后,站到了朱见深的这一边。
而由此,朱见深的太子之位,在大臣们的心目中,或者是在他们的潜意识里,他已经成为了大明帝国未来的继任者。而且,如今朱见深虽小,但是其性恪颇为沉稳,做起事情来,也很有章法,这让朱祁镇更加地欣赏这位不是亲生的亲生儿子。
所以,朱祁镇从一开始,就没有想过说是等那钱一娘生了孩子之后,把朱见深废了,再立新太子,重要的是,完全没有这个必要,他们都是自己的血脉,朱祁镇可不想让自己的孩子们也因为长辈的意志,因此产生隔阂。
孙太后听了朱祁镇的解释,赞同地点了点头,接过了那名心腹女官递来的茶水润了润喉咙之www。
第三百二十八章 风雪夜,邪恶的独裁者……
第三百二十八章风雪夜,邪恶的独裁者……
那些神马西蛮子的日不落帝国,将会只是一种虚妄的传说。WwW、(百度搜索《%%》,观看本书最新更新)至于日后满地球都是金毛猴子的境象,将不会再出现在眼里。想到了这,朱祁镇嘿嘿嘿地狞笑了起来,配合着那殿门外呼啸不停的寒风,倒真有一种中国式古代恐怖片的效果,至少那几个侍立在房间外室的宦官和宫女都不由得给吓了一大跳,小脸煞白。
其中一名宦官大起了胆子,战战兢兢地把脑袋凑到了那屏风旁边,探头向里间望去,却看到了毫无睡意,一脸猥琐表情的朱祁镇正盘对坐在那床榻上,旁边昏暗的烛火,把他脸上的轮廓给映衬得份外的阴森狰狞。
看到了这一幕,吓得汗毛都立了起来的宦官飞快地把头给缩了回去,看样子,真龙天子还真不是什么人都可以窥其天颜的,这名宦官连念了几声阿弥陀佛,总算是平复了自己惊惧的心情。
他的表现把旁边那几名宦官侍女也吓了一跳,不过却没有人敢出声相询,生怕闹着了里屋的朱祁镇,到时候谁知道会挨什么样的惩罚。
而朱祁镇毫无所觉地坐在那床榻上,盘算着自己的子女们的未来。钱一娘的孩子,朱祁镇另有打算,既然是皇后的嫡子,再怎么,也不能差于娜仁的儿子,唔……自己必须准备一块足够大的地盘。
不过,西伯利亚就算了,毕竟那边还没有进行过开发,那里到时候将会成为大明的未来的资源之地,而且气候也太过严寒,想要开发那里,怕是至少还得多等上三五十年,现在所要做的就只是占据,飞速的扩张大明的疆域,一直抵到那欧洲,让那些西蛮子再也没有办法向东方挺进。
朱祁镇仔细一盘算下来,似乎足够大的地盘,似乎还真是不少,比如大明之南的印度阿三的那一片丰饶土地,又或者是那满是黄金和各种矿产资源的吕宋岛,又或者是世界第一大岛澳大利亚,又或许,北美大陆或者是南美大陆,都是很不错的选择。
不过,北美大陆和南美大陆,以现今的航海水平,勉勉强强也能够航行过去,不过,光是这样可是远远不够的。朱祁镇所需要的是殖民,没错,就是要比西方人提前数百年的殖民计划。//《%%》。cc《%%//
--------------------
在此刻,已经在朱祁镇这个来自未来的穿越者兼无耻的历史作弊者的头脑里已经形成了一个大致的计划。或者说,一个史无前例,开地劈地以来前所未有的庞大殖民计划。
“我才三个儿子,不够,实在太少了,咱好歹也是皇帝,大明的天子,不生个十来个娃,也太对不起自己这个大明天子的身份了,不多生孩子,怎么有理由去占地盘?……”朱祁镇扳了扳自己的手指头,脸上的猥琐之色更浓。“大明如今的人口加上那些隐户之类的,最多也就是一亿多点,这也实在太少了,这么多片大陆,这得需要多少人口才能发展得起来?”
除了要大力地支持发展人口之外,还有很多的重要的事情要做,比如要大力地扶持航海事业,让大明的海贸水平超英赶美?呸!这年代,那些西蛮子这会还在铁皮罐头里边嗷嗷叫的耍大刀长矛,超他们有个屁用。应该是远超唐宋才对,让整个世界的海面上,都有着大明的战舰,竖立着飘扬的大明团龙旗。
一句话,想玩殖民游戏,就得先玩大航海时代,就得先让国人把目光望向远方,更需要让自己的意志,成为大明帝国的意志。只有当自己成为一个像朱棣或者是朱元璋那样的强势独裁者式的帝王的时候,这一切,才能够实现。
想要成为那样的人,那么,国朝之内的那些文武百官之中,就有不少人,肯定会站到自己的对立面去,说得更露骨一些,这些官员,将会成为自己第一个需要清理,或者是压制的目标。
“看样子,除了军队必须牢牢的掌握在手心之外,还需要一批人,一批为我的意志而摇旗呐喊,为我清除那些老旧观念的读书人。”朱祁镇摸着下巴,不禁小声地嘀咕道。
作为大明的帝王,大明朝的统治者,想要完全的掌握住军队,其难度虽然不小,可是大也大不到哪去。至少朱祁镇现如今已经掌握着包括大明的边镇以及京军大营在内的近六十余万大军,这已经是大明军方三分之二的军事力量,而且是最为精锐的。
只要再给朱祁镇两到三年的时间,有了后世那样的军事教育和思想教育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训练和教育手段,多的不敢说,至少京军大营的二十万精锐,为完全的忠诚于大明帝国,而且是不打折的。
而让人头疼的,就是那些读书人,毕竟这个时代不像是后世那多大学生多如狗,研究生遍地走,砖家、教兽成天瞎吼的时代。
这个时代的读书人,在老百姓的心目中是很受人尊重的,而这些读书人,也非全是忧国忧民之士,而且如今之士人,早就远非过去之士人。
在历史的早期,士农工商,阶级分得很明晰,而随着中原大地的朝代更替,原本的士农工商阶层,一次又一次的被打碎,揉搓捏合,然后又再次分隔。
可是每一次,这样的举动,都让这四个阶层之间原本经纬分明的隔阂已然越来越淡,甚至可以说,如今的士农工商,完完全全变成了一个无法分割的团体。
特别是江南一带,商贸最为发达,而那些富庶的地主、商贾,都会给自己家的子孙后辈,甚至于是自己家庭的子孙后辈,建立学堂,给他们找最好的老师,就是希望家里边培养一批读书人。如果能够出上一两位中举为官者,那么,他们这一家,就能够披上了一层官皮。按自古传承下来的惯例,官员,都是不需要交税的,而他们这一家子,不管是生意赚来的钱,还是种地得到的产出,就可以完全就进了自己家的腰包,还能够再给这为为官者以贿赂上司,争取获得更高的地位,来为家里边获得更大的利益。
嗯,好像又跑题了,总之一句话,病得从根治,不着急,首先,就干脆从那国子监入手。
而国子监如今的教学方式,让朱祁镇颇不满意,综合下来的话,就是所谓的君子六艺,但是,对于现如今的读书人而言,对于这些东西,几乎是可有可无,因为大科举考的并不是什么君子六艺,考的就只是那四书五经。
至从有了科举制度以来,或者说从宋代开始,想考科举,一句话,你得把四书五经给全背下来,你就一定能中举。所以,在那些读书人的眼里边,除了四书五经还是四书五经,难道华夏五千年的文化,就只有四书五经才能读不成?
这让朱祁镇很不爽,至少,他更喜欢春秋战国时期的那种百家争鸣,那种情况下,才能够促进华夏民族积极向上,追求真理,探索世界的开阔眼光以及强烈的求知欲。
如今的国子监的的确确需要做出变革,而孔老夫子的这杆子大旗,自己这位大明天子,自然就义不容辞的得把君子六艺的大旗得高高的举起来。
后世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忽悠到明朝,其实整成礼、乐、射、御、书、数,甚至还分得更加的细致明晰。越想越得意的朱祁镇干脆就叫来了那些宦官给自己研墨,然后拿着那鹅毛笔,飞快地将自己心里边的想法一一地记录了下来,这些东西,当然是越快弄出来越好。
--------------------
呼啸的寒风裹夹着大片大片的雪花在天际舞动,那些在寒冬中栗栗的老树上最后的枯叶也都被拔离了枝杆,无助地被卷入寒风之中,向着远方飞去。
而石府之内,原本气宇轩昂,志满意得的石亨,此刻却脸色灰败,满面愁容地坐在暖炉前,目光游离在那从暖炉铁圈处闪烁不定的火光上。
而坐在他的正对面的,是同样魁梧高大,却更年轻气盛的石彪,此刻的石彪坐这被那石亨视若亲子的石彪,此刻正一脸担忧地看着陷入沉思的叔父石亨。
这数日,被那朱祁镇喝斥之后,闭门于府内思过的石亨的日子实在是不怎么好过,或者说他那暴篷的信心和骄傲,却在那朱祁镇这位大明天子面前,遭到了可怕的重挫。
一想到那日,在那崇智殿内,朱祁镇森冷的面容,闪着厉芒的双目,还有那些丝毫不掩饰的愤怒与厌憎,让石亨如今回想起来,仍旧不由得汗湿衣襟。
“叔父……”石彪将那暖炉上的水炉拿了起来,又给那石亨的茶盏缓满了水,小心翼翼地推到了那石亨的跟前。“其实,陛下并不是只针对叔父您。”
“这点,老夫焉能不知?”石亨苦笑着摇了摇头,端起那盏热茶,浅啜了一口轻叹道:“说来说去,都是老夫听信了小人之言,让那富贵给迷花了眼,才会做出那等愚蠢之极的举动。”
--------------------
ps:更新到达,同学们慢慢地瞅哈,这天气,一会晴一会阴的,却一直热,快把人烤干了都……www。
第三百二十九章 议一议辽东之事……
第三百二十九章议一议辽东之事……
“那日在宫禁之内,陛下的那番痛斥,斥责得老夫方知自己铸下了弥天大错啊。wWw、9vk。cc首发”石亨抚了抚自己那打理得份外精细的三缕长须,本以为自己颇得帝宠,而且,正是因为自己这位朱祁钰一首提拔上来的爱将,首先向朱祁镇倒戈,才促使了那些边镇军将下定了最终的决心,站到朱祁镇那一边。
而之后,朱祁镇对自己也颇为看重,在那草原之上征战之时,在战事上已可以说是言听计从。也正是因为这样,让自己的信心暴棚,却忘记了,关于朱祁镇的那些事迹。
能够在面对着敌人的要胁而冷眼以对,能够在京师城上,昂首厉喝以激死志的帝王,其意志,焉是旁人能够轻易动摇的?
“叔父在府中闭门思过这些日子,总算是想明白了一个道理,像当今陛下这等雄主,焉是能够为臣子意志所左右的,呵呵,可惜,叔父到了如今,才想通这个道理。”转过了脸来,看向那如今被朱祁镇委以了重任,与那杨俊同为亲军指挥使的石彪,不禁感慨地道:“过去,老夫总把你看成小孩子,前些日子,你还劝我来着,可惜那时叔父利令智昏,哪里能听得进一星半点。”
“叔父,您也不必太过忧心了,其实今日来,一是来探望叔父,二来,是奉了圣命。”石彪抬手挠了挠头,将那自己跟前的茶盏一饮而尽,向着那颓丧的石亨言道。
“陛下让你来寻老夫?”听到了这话,石亨不由得坐直了身躯,原本显得颇为消沉的表情也顿时露出了几分的疑惑。
“不错,陛下让侄儿给您带几句话……”石彪点了点头,迎着那石亨的目光恳切地道:“陛下有言,如今叔父正值壮年,又有雄心胆略,久于京师这个大染缸里虚度光阴,消磨志气并不适合。故尔想让侄儿问问叔父,不知叔父对于今日之辽镇,有何感观?”
“辽镇……”听到了这个称呼,石亨的脸庞也不禁露出了几分慎重之色,
所谓的辽镇,指的是东起凤凰城,西至山海关,长一千九百五十里。其走向是:自今凤城以东的鸭绿江西岸伸向北去,经宽甸、新宾,又转趋东北,绕过开原县北,又伸向西南,经铁岭、逾辽河,东趋向西北,绕过北镇县北,又转向西南,经过锦州、绥中诸县西部,抵达山海关。//《%%》。cc《%%//
--------------------
明洪武元年,明军攻占大都,元朝灭亡。明太祖朱元璋为了消灭盘踞东北,负隅顽抗的故元残余势力,一方面派黄俦等人前往辽东,“诏谕辽阳诸处官民帅众归附”;另一方面派兵从山东渡海,向辽东进军,迫使故元辽阳行省平章刘益投降。于是洪武四年明在辽东设置定辽卫都卫,
开始在东北地区屯兵筑城。先后建立了边堡,修筑了长城,建立了由山海关至辽东都指挥使司的驿站。继而建立了屯田、冶铁及煮盐等制度,以供军需;并委派总兵守辽东镇,使广大辽东地区形成一个完整的陆海防御体系。
洪武八年明改定辽卫都卫为辽东都指挥使司,管辖辽东二十五卫,一百三十八所,二州,一盟。朱元璋为了向北推进,在“慎固边防,翼卫王室”的思想指导下,把自己的儿子分封在北方和东北。
如封燕王于北平、封韩王于开原、封宁王于大宁、封辽王于广宁,其目的是“据名藩,控要害,以分制海内”。当时故元太尉纳哈出占据金山一带,与辽东高家奴、哈喇张、也速之等故元残余势力,“彼此相依,互为声援”,企图继续顽抗。
明朝要统一东北,就必须消灭东北境内的“故元遗兵”。洪武二十年,朱元璋派冯胜、傅友德率领明军进攻金山,纳哈出兵败投降,其他“故元遗兵”也纷纷归降,蒙元在东北地区的残余势力被肃清。
至明建立之后,在辽东,农业、手工业都得到很大发展。辽阳地区,便已经是“岁有羡余,数千里阡陌相连,屯堡相望的富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