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极品明君-第1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朝。朝鲜王朝建国初期与明政权的关系,在朝中交往关系中固然极为重要,但朝鲜与女真之间的关系,在当时的朝鲜外交关系史中更占有重要的地位。
    这其中,朝鲜太宗王、世宗王、世祖王在位时期,奉行积极的北拓政策,而朝鲜扩张的半岛西北部、东北部地区,正是女真人世代居住之所,故朝鲜与作为明朝境内边疆民族的建州女真之间,就发生了一系列的关系。
    这是彼时期朝鲜与明朝关系的一个重要内容。在李朝建立之初,太祖李成桂奉行“事大”外交,奉明朝为“正朔”,向大明称臣纳贡,表示:“谨当始终如一,益殚事上之诚,亿万斯年,恒贡祝厘之恳”,李成桂甚至“请更国号”为“朝鲜”;
    但是在领土方面,李成桂却延续了高丽王朝的北扩政策,乘明初统治不稳定,无暇顾及女真地区之机,加大了对女真诸族的绥抚工作,向朝鲜半岛东北部和鸭绿江中上游一带女真地区极力拓展领土,逼迫该地区的女真人臣服于朝鲜。
    李朝初期对女真人的政策,继承了王氏高丽的传统,既有武力镇压征服手段,又有授予官职招安怀柔之策,于是原元代合兰府(今朝鲜咸镜南道的咸兴南五里)等辖区的部分女真人相继归附李氏王朝。
    《李朝实录》记载:“自上即位,野人酋长远至,移阑豆满,皆来服事,常佩弓剑入卫从征伐。如女真则斡朵里豆漫夹温猛哥帖木儿,火儿阿豆漫古论阿哈出……等是也。上即位,量授万户、千户之职,使李豆兰招安女真。
    被发之俗,尽袭冠带,改禽兽之行,习礼仪之教。与国人相婚,服役纳赋,无异于编户,且耻役于酋长,皆愿为国民。自孔州迤北至于甲山,设邑置镇,以治民事,以练士卒,且建学校以训经书。文武之政,于是毕举。
    --------------------
    延袤千里,皆入版籍,以豆满江为界。江外殊俗,至于具州,闻风慕义,或亲来朝,或遣子弟,或委质随侍,或请受爵命,或徙内地,或进土物者,接踵于道……”
    可见,朝鲜方面把拉拢女真各部,作为其向大明纵深扩大势力的一个重要战略方案来进行,李成桂一方面表示向明顺服,另一方面,却不甘于满足明朝对其做出的巨大让步——明朝单方面割让了本来属于中国方面的朝鲜半岛北部的全部领土,从汉朝到元朝,朝鲜半岛的北部都是中国的领土,明太祖为了对李成桂从内部推翻王氏高丽表示感谢和支持,从而扶持起一个“反元亲明”的朝鲜政权,而将这一地区永久性的割给了朝鲜。
    可以说,明朝方面为了“安内”而作出的让步是中华诸王朝有史以来对朝鲜方面最大的一次,但尽管如此,以造反起家的李成桂仍不满足,利用女真人对新王朝的不了解,以及朝鲜、女真两族在文化上相似的优势,大力拉拢和收买女真部族,收为己有,使其孝忠于自己,并企图能过获取一种“女真各部实际上的宗主国”的地位,而获得征服全东北的野心。
    李成桂死后,其第五子李芳远用阴谋的手段,推翻了在位仅一年的定宗,即国王位,是为太宗。太宗王即位后,即在其父的基础上,积极推行北扩政策,将其实际控疆域大片的向北扩大,并为了让明朝承认朝鲜扩张领土的所有权,用武力征服或金钱收买的方式,不断的吞并原属于元朝的领土,在对图门江以南咸兴以北的扩张过程中,朝鲜与明朝的终于发生了冲突,
    在明朝建国初期,因为要集中力量进行北元的战争,必须确保东北有一个明确支持自己的势力存在,因而对于李氏朝鲜一直采取容忍的政策,李远芳利用这一有利条件,将势力扩大到了对东北深入的女真部落的渗透。
    朝鲜李朝太宗三年,大明永乐元年,大明成祖朱棣即位。此时的大明王朝对北元已经处于绝对压倒的优势,基本确立了自己作为中华正统王朝的地位,再不能坐视朝鲜蚕食自己的疆域和人口了。
    明成祖开始恢复对东北地区设置官员和地方政府,力图恢复中央王朝对东北地区的实际控制权。可以说,大明王朝的这一举动,完全是合理合法的,明朝拥有对东北地区的主权,对这里行使实际管理是理所当然的,但是,因为这样的作法与朝鲜李朝发生了利益冲突,导致两国的矛盾最终激化。
    这里还要提一下前面提到的女真胡里改部首领阿哈出,此人与明成祖的关系非同一般,阿哈出之女,在朱棣作燕王时,于洪武十九年即嫁给朱棣为妃,朱棣即皇帝位后,又加封其女为第三皇后,而阿哈出也被称为“三后之父”。
    因此,朱棣与阿哈出实为翁婿关系。有了这层姻亲关系,阿哈出在朱棣眼中,就非同一般,朱棣即位以后,即对阿哈出进行封赏,而哈阿出有了大明皇帝做后台,也不再惧怕朝鲜方面的威逼利诱。
    永乐元年六月,登其为帝的太宗朱棣正式下旨,要求女真诸部恢复向中央王朝朝贡的制度,作为恢复明朝对女真诸部恢复行使主权的开始。等同于所天下诸藩宣布了大明对于辽东地区的所有权。
    而朝鲜方面,则立即对此进行抵制,公然宣布“女真等本属于我”公开与明朝争理。对朝鲜方面的无理叫嚣,大明王朝并不理会,当年十一月,明朝在胡里改部,设立建州卫军民指挥使司,任命“三后之父”阿哈出为首任建州卫指挥使,执掌建州卫的军、政、法,大权,并设置了以阿哈出为首的层层封建政治机构,迅速恢复了中央王朝对胡里改部行使实际控制权。
    永乐二年,明朝又加阿哈出参政之职,进一步提高了女真部在明朝政治体系内的重要地位。
    --------------------
    明朝设立建州卫的举措,深得辽东诸胡之心,于是,大量位于辽东的各部族纷纷来投。到永乐七年为止,大明朝一共设置了一百三十个辽东异族卫所,从而基本恢复了对东北地区的实际控制权。对此,朝鲜方面虽然极其不满,却也无可奈何毕竟,小小的朝鲜国,是不能与泱泱大明朝相抗衡的。然而,随着位于朝鲜半岛北部的一些女真部族的回归,朝鲜李朝的统治者终于再也做不住了。李远芳宣称:“本国东北地方,自公崄镇历孔州、吉州、端州、英州、雄州、咸州、等州,俱系本国之地。”
    李远芳认为,明朝不应接纳已经划入朝鲜版图的女真人,因为他们已经“融入朝鲜”,更宣称,自己的祖先生活在明朝的东北地区,自己的祖坟还在东北地方,言下之意,不仅“融入朝鲜”的女真不应回归中国,朝鲜更有“权力”要谋求对东北地区的“主权”。
    总之,关于大明与朝鲜之间的边界问题,就一直还处于明争暗斗的局面之中。而除了那势在必据的辽东之地,朱祁镇那双犹如饥饿贪狼一样的目光,更是盯上了另位一处宝地:耽罗岛。
    耽罗在公元九三八年以前为**王国,后在元朝时期,耽罗一直属于元朝管辖,高丽成为中国元朝的藩属国,中国元朝政府在济州岛设置耽罗军民总管府,管辖驻扎在济州岛的中国元朝军队和岛上居民的事务,下设一些政府机构,比如中国元朝驻耽罗岛牧马府,牧马府最高官员为中国人左亨苏,但直到中国元朝灭亡几十年后岛上的元朝官员才向高丽投降。
    对于那座岛,朱祁镇可是垂涎已久,不仅仅因为这里是一块丰饶的养马之所,更因为这里位置处于朝鲜半岛南角,往西,就是我大明海疆,往北,便是朝鲜半岛,而往东,便是让朱祁镇这位从后世穿越来的穿越者视之为渣滓国度的倭国。
    而朱祁镇想要让大明变成一个海上殖民强国,那么,就首先必须控制住大明周边诸岛,让这些地方,成为我大明的疆域,迁徙民众于此,在此生存繁衍,使得大明的百姓们能够渐渐地走向异国他乡。
    “不管有理无理,哥看中的东西,就别想逃出哥的手心,也不想想哥是谁。”朱祁镇死死盯着那张朝鲜王国地图,恶狠狠地想道。
    --------------------
    ps:第二更到达,同学们看吧,呼,累了,爬床之,同学们记得把票票留下啊,可别忘记了,推荐票、月票啥的都很重要。
    !#本章节由网书友发布 Www。
第三百四十二章 建州女直的生存格言
    《》    第三百四十二章 建州女直的生存格言(第一更)
    辽东建州,在那由泥土和石头磊成的低矮城墙上,年过六旬,腰背略显得有些佝偻,却依旧壮实得像是一头恶熊般的李满住就站在那低矮的城墙之上,看着那低矮的城墙之内,显得越发热闹喧哗的大寨。wWw、李满住那满是疲惫的庞脸上不禁多了几分欣赏的笑意。
    看着自己的部族越发地壮大,看着部族里的孩子们举着木刀木剑在街市追打嬉闹,李满住欣喜地点了点头道:“这才走了月余,再回到建州,就越发地觉得这里更加的热闹了。再过上几年,这些小崽子们,又会变成一群强壮的勇士。”
    “是啊,咱们建州的勇士,现如今已经不下八千,这样雄壮强大的实力,可是我们斡朵里部迁徙之前也未有过的。这一切,还都是大酋长您的功劳。”旁边,一名魁梧的女直将军向着这位年长而睿智的建州卫都指挥佥事低下了头颅,恭敬无比地道。而此人,正是十数日前,掠劫了浑河与苏子河交界处的汉人村寨的那名女直首领。
    “呵呵,好了,这里没有外人,你应该叫我什么?李古纳哈,我的儿子。”李满柱拍了拍这个强壮得像是一头猛虎般的女直首领,目光里满是慈祥和宠爱。
    “阿玛。”李古纳哈恭敬地答道。对于这位睿智的父亲,他的内心充满了无穷的敬畏。“您可总算是回来了,您这一去就差不多两个月的时间,儿子都担心死了。”
    “呵呵,没事,阿玛去了朝鲜,那些官员,对阿玛拉拢还来不及呢,怎么可能会对阿玛有什么坏心?”李满柱深吸了一口气:“记住了,我们女直要依附强者,更要懂得乘机而壮大自己,这是我们女直人千百年来,都在遵循的一个直理。唯有如此,我们女直才得以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不论是昔日的大辽,又或者是那强悍远胜大辽的元蒙,我们女直人都能够顽强的生存下来,而且还能渐渐地繁衍壮大,就是因为我们一直都遵循着祖先的智慧。”
    拍了拍儿子的肩膀,目光继续望向这座远远比自己当年初建时,显得更加的宽阔数倍,热闹数倍的建州卫。
    明初,原居于牡丹江与松花江汇流处的女真人胡里改部和斡朵里部开始向东南迁移。胡里改部迁至原渤海故地,今绥芬河流域。永乐元年,明政府在此置建州卫,委该部首领阿哈出(明廷赐名为李承善,)为指挥使。
    --------------------
    斡朵里部迁至图们江流域,九年又迁至绥芬河流域,依附建州卫住牧。十四年大明在其地置建州左
    委该部首领猛哥帖木儿为建州左卫都指挥使。后两卫辗转迁徙。于正统三
    建州卫迁至浑河上游的苏子河流域,以此为中心住牧。
    五年,建州左卫亦迁至此地。七年,明政府从建州左卫中剥离出建州右卫。
    委猛哥帖木儿子董山掌左卫,委董山异父弟凡察掌右卫。而李满柱掌建州卫,建州三卫由此形成。从正统三年迁徙至此的两千七百户,吞并,掠夺着在建州卫左近的那些女直部落,渐渐的发展到了如今的三千九百余户,分成了七个大寨,拥有成年的青壮勇士八千余,成为了最为强大的女直部落。
    而当大明的在与瓦刺的战争中落败,连皇帝都让那瓦刺所俘虏之后,李满柱意识到,他的机会来了,说服了建州三卫中另外两卫的首领董山和凡察。三部会同于一体,开始进犯掠劫大明的辽东边镇属地,从正统十五年,至今岁,往辽东边镇掠劫不下百次,毁村寨近百,掠得奴隶达四万余口,牛马数千,更夺得了大量的粮食和铁器还有食盐等生活用品。
    足够整个建州卫发展数年的生活物资,而就在建州主寨之外,那是一片片的田地,正由那些建州女直的勇士们驱使着那些掠劫来的汉人和朝鲜人奴隶,在田地中辛勤的劳作,为建州女直创造更多的财富,收获更多的粮食。
    “可是阿玛,如今那瓦刺已经崩分瓦解,为那明朝所捣灭,整个草原,皆已向明朝臣服,我们是不是应该……”李古纳哈心里边虽然也对于建州卫有如今的强大而感到份外的欣喜,但是心里边却仍旧有些担忧。
    毕竟,大明这个庞然大物,绝对不是一个区区的建州女直所能抗衡的,想一想吧,那比建州女直,不,比所有的辽东诸胡加起来还要强大至少十倍的瓦刺,甚至击败过二十万明朝精锐之师,更是俘虏了大明皇帝的瓦刺,仅仅用了短短不到三年的时间,就轰然倒下,倒在了那些汉人的铁蹄之下。
    瓦刺王国的崩分瓦解,最终,不得不向明朝臣服,甚至贡献出了自己的勇士为明朝驱使,瓦刺的结局,让天下侧目,亦让辽东诸胡都警惕了起来。
    正是因为如此,那李古纳哈才会奇怪,为什么自己的父亲,睿智的胡里改部大酋长,建州卫都指挥佥事李满柱,会在这个时候,又再次向辽东边镇发起了大规模的掠劫行动。
    “不用太担心了,那位率领着明朝的边军剿灭了瓦刺的太上皇,正在跟他的弟弟争取皇位,哪有那么多的闲功夫,理会这等小事。”李满柱的嘴角微微一翘。“昔年,那位大明的太宗皇帝,跟他的侄子,为了争取大明的皇位,足足打了好几年的仗,不知道死了多少勇士。”
    “他的子孙,又在重复他的老路,也不知道我的那位姑父在地底下,会不会气得跳起来。”李满柱的笑声里透着奚落与轻蔑。
    远在荒蛮而消息闭塞的辽东之地,根本就不清楚现如今大明情势的李满柱,仍旧在用过去的思维来打量现如今的大明,或者说打量那身为穿越者的朱祁镇,在李满柱的眼里边。
    李满柱说出姑父这个称呼,可算是有来历的,因为他的姑母,就嫁给了当时还是燕王的朱棣为妃,所以,他这一声姑父,唤的自然也不算没道理。
    听到了这话,看着那些肥沃的土地和正在劳碌的奴隶,还有那些纵马游走于四周的女直勇士,李古纳哈的眼里边多了几分傲色。转过了脸来,朝着风尘扑扑的李满柱小心地询问道:“阿玛,这一次您去朝鲜,可有什么收获?”
    李满柱亦压低了声音。“这一次往朝鲜,向那那朝鲜国主朝贡,那朝鲜国主许以阿玛上万户,而且答应重开庆原贸市……”
    --------------------
    “重开庆原贸市?”听到了李满柱之言,李古纳哈脸上顿时露出了喜色。“如此一来,哪怕是辽东边镇因我建州女直掠劫太过,而关闭马市,那也没什么了。”
    “我的儿子,你要是这么想,那么你就还没有足够的资格,成为建州卫指挥佥事,更没有资格,领导胡里改部的勇士们。”听到了那李古纳哈的话,李满柱不但没有露出欣喜之色,反而脸色一沉,严肃甚至是有些苛责地低喝道。
    看到李满柱那带着怒意与失望的目光,李古纳哈不由得心头一颤,深深地弯下了腰。“阿玛息怒,孩子说错了什么吗?”
    “你不但是说错了,而且还想错了。”看到儿子如此,李满柱的心头多了丝欣慰,至少,他并不像一些某些人一般听不进任何的道理。能够听得进别人的意见,这样的人,才值得自己托付整个胡里改部。
    “还请阿玛教诲。”李古纳哈抬起了头来,望着着父亲,恭敬地问道。
    “李古纳哈,我的儿子你好好看一看,我们建州女直,能够有今天的局面,是怎么得来的吗?”李满柱拍了拍李古纳哈的肩膀,抬起了手,指向了四周,指向那些田地,还有村寨。
    李古纳哈不禁挺起了胸膛,一脸的自豪与崇敬地望着渐渐年老,却依旧雄壮的李满柱。“当然是阿玛您惮心竭力的成果,才能够使得我建州卫有今日,更使得那建州左卫和右卫只能为我州建卫之扈众,听我驱使。”
    “你啊……”听到了自己的儿子夸耀着自己的功勋,李满柱不禁眯起了双目,脸上的蕴色尽数散去。“其实那是因为,阿玛一直都铭记着摆正自己的心,总是把自己当成最弱小者,去考虑怎么从那些强者中获得更大的利益。”
    “阿玛,那您的意思……”李古纳哈不禁一脸的疑惑之色,呆呆地望着目光深邃幽远的父亲。
    “你可知道,那董山,被朝鲜国主授予了中枢密使的官位?”李满柱嘴角轻扬,抚着那浓密的斑白长须,轻言慢语地道。
    “什么?!”李古纳哈听闻此言,不禁浓眉一扬,脸上透出了一股子愤愤之色,大手紧握成拳。“阿玛,那朝鲜国主莫不是疯了?!就那董山,也想骑到我们胡里改部的头上不成?”
    “糊涂!阿玛要是像你现在的脾气,我们建州女直,焉能有今日之昌盛。”李满柱不满地微拢眉头,轻声喝斥道。
    --------------------
    ps:同学们,今天的第一更到达了,嗯,去吃饭去喽,今天还有一更,呵呵,请同学们加油投票哦。
    晴了忠粉群群号:165657904这个群只加那些正版阅读晴了作品的同学们,敬候大家的光临。希望同学们多多订阅正版。
    !#
    《》
第三百四十三章 董山与凡察
    【网 Www。】第三百四十三章 董山与凡察(第二更)
    听到了李满柱的喝斥,李古纳哈垂下了头,可是嘴里边仍旧小声地报怨道:“可是阿玛,他董山何得何能,居然压你一头。WwW。难道那朝鲜国主是瞎子不成,看不出我们胡里改部才是女直诸部之中最强大的吗?”
    “你还真当那朝鲜国主连这点也看不出来?”李满柱冷冷一笑。“正是因为他看得出来我们建州卫远比左卫和右卫强大,所以,他才会授予那董山中枢密使的官位。而只让阿玛当一个小小的万户。”
    这一回李古纳哈总算是明白了,大手拍在了大腿上的铁甲上,铮然作响:“那朝鲜国主,是想让咱们女直人窝里斗,可是阿玛,他们又能得什么好处?”
    “呵呵,好处,那可是多了去了,我建州卫虽然强于左卫和右卫,可是他们若是联合起来,其实力亦比我建州卫并不逊色多少。若是相争,必然是你死我活的局面。若是我们建州卫占得上风,你觉得,董山他们,难道就不会设法引援吗?”
    “哼,不管他们是寻那朝鲜,又或者是大明为后盾,那我建州卫,必处下风,我们自然也得寻一靠山,如此一来,我们女直就只能分裂,无法再捏成一个拳头,到了那时候,像大明这样的庞然大物,或者对我们不屑一顾,可是那朝鲜国主,定然会再次伸手。”
    “那我们建州女直的地盘,怕又会再次被那朝鲜国主视之为一块肥肉。”说到了这,李满柱冷笑道。“他李珦小儿这等粗糙之极的离间之计,若是阿玛都看不出来,岂不是枉活了这六十多年?”
    “阿玛说的是,孩儿是太过鲁莽了,居然连这样拙劣的伎俩都没能看破。”李古纳哈面色发赤地朝着那李满柱羞愧地道。
    “好了,我的儿子,你比阿玛更英勇,更加善战,但是,想要成为建州卫的继承者,你还需要多动动脑子,多想一想,怎么才能够让我们能够继续生存下去,发展壮大。”李满柱并不无悦地笑了笑,温言宽慰着自己最得意的长子。
    之后,父子二人就站在那建州卫大寨的低矮城墙之下,小声地讨论起建州女直未来一段时间的发展。
    “……阿玛已经跟董山和凡察约定,再过三日,我们尽起大军,伪装成那些蒙鞑子,突袭抚顺所,若是能拿下,我们女直人就多了一个坚固的要塞,若是事不可为。退回亦无不可。到时候,朝鲜国主那边,我们也能有个交待。
    --------------------
    ……记住了,看准时机,把朝鲜国主欲以重利,诱使我建州女直臣服于朝鲜的消息散播出去,让大明的人知道,到时候,再释放百来个奴隶,阿玛再向大明示之以谦恭,让大明朝知道,我们建州女直的心是向着大明的,懂吗?”
    “只要咱们别让大明朝下狠心,那么,我们建州女直,就能够有回旋的余地。大明向来对于朝鲜国插手辽东份外不满,只要咱们能够及时地站回去,照老夫这么些年的经验来看,大明不但不会责罚于我们,说不定还要大加抚慰赏赐一番,以免我们真的转投向那朝鲜国的麾下……”
    父子二人在低声交流中,时不时发出会心的笑声,回荡在这建州卫大寨的城墙之上,在他们的周围,过百名剽悍魁梧的女直勇士手扶铁剑,背挎长弓,轻蔑地打量着那些在城外的田野里辛苦的劳碌不停的汉人和朝鲜奴隶。
    在他们的眼中,女直男人的手,只适合紧握着长弓或者是武器,而做农事,只是那些软弱可欺的汉人和朝鲜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