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从普通女孩到银行家-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里愉快地成长吧。
“接下去几天的活动包括越野比赛、搭造木屋、篝火晚会等等。越野比赛很有意思,我们被分成几个小组,要在丛林中跋涉,要翻越高墙,最后看哪个组先到达目的地。丛林跋涉还算容易,但是跑快了也要特别小心,不然会被树枝刮伤。最难的要属翻越高墙了,那墙有3米多高,每个人都要爬上去,再跳下来。有的胆子小的同学都被吓哭了,安全爬过去后又大笑起来。
“轮到我了。我按照教练的示范动作,先是站到了一个蹲着的、高个子男生的肩膀上,等他站起来以后,我就用双手去够高墙上钉着的把手。握紧后,又把脚从同学的肩膀上移到墙上凹进去的小坑里,然后向上倒了几次手和脚,就爬到了高墙的顶端。待我用双腿翻越过高墙,还没来得及害怕时两位教练已经在墙的那边扶住了我。等我在墙上站稳了以后,他们让我转过身,跳到了地上。当时我的感觉是很刺激、很过瘾,真想再来一次。后来,越野比赛结束后,我又来到那扇高墙下面。没想到,那面墙还真高,起码有两个人的身高加起来那么高。我真不能想象,当时自己是怎么顺利翻越过去的,而且一点都没有害怕。看来,胆量也是练出来的。”
我问女儿野外生活最不习惯的是什么?她回答说是上厕所和洗澡。她习惯了使用有抽水马桶的厕所和洗热水澡。但是在野外,这些设施是不具备的。整整一周下来,她没有洗头,因为不敢用凉水洗。回家之后,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洗热水澡。但是她说,这点不方便和她参加这次活动的收获比较起来,是微不足道的。
她把参加这次活动的收获归纳成四点:
第一,她领略了大自然的风采。露营地是一个被绿色环绕的世界。大地被绿草覆盖。湖水是绿色的。远处的山川和近处的丛林都是绿色的。置身于绿色的荒野,使她全身都感觉到轻松。他们的帐篷就搭在这绿草之上,躺在帐篷里闻着绿草的芳香入睡,就好像自己也融入了大地的怀抱。她找到了彻底放松的方法。她说,以后要想缓解学习和工作带来的疲乏,就会再次来到这绿色的世界。当然,她也不会忘记欣赏挂在天空的美丽繁星。
第二,她学会了在野外生活的本领。无论是丛林跋涉,还是搭造木屋,她以前从来没有经历过,这次活动使她懂得在荆棘丛生的林中穿梭,脚下要注意不能被扎,双手要不停地砍倒挡路的树枝,头上还要注意不要被树杈刮到;同时,双眼还要环顾四周,以防毒蛇猛兽的袭击。这些综合性的动作,不身临其境还真不知道怎么去做。再有搭造木屋。学生们要就地取材,靠自己的双手和力气搭造,没有任何工具可以使用。搭造的木屋要能够遮风、避雨、御寒。结果,同学们用树干和石头制造了各种工具,搭造了各种形状的木屋。女儿深有感触地说,大家都很能干。看来,为了生存,人们有挖不完的潜力和创造性。
第三,她学会了遇险逃生的基本技能。翻越高墙、独木泛舟和穿越荆棘都可能是遇险时不能不干的事情。现在女儿能在专业教练的指导下实践一回,使她增强了自信心,为以后进一步提高这方面的技能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人生在世,没有人知道自己将来会遇到什么样的意外。在青少年时代学习一些遇险逃生的基本技能,在专业教练的指导下练一练胆量,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
第四,她通过这次活动密切了和同学之间的关系。平时,同学们从来没有在一起待过这么长的时间。这一次,他们同吃、同住、同欢乐、同探险,相互帮助,一起战胜困难,使得相互之间加深了了解。晚上,在讲故事的同时,大家互相讲述自己的理想。有的同学想成为医生,有的想成为工程师,有的想当作家,也有的想当电影演员。不管将来想做什么样的工作,同学们都想保持住他们之间纯真的友谊。女儿兴奋地告诉我,她和几个同学在月光下许愿,希望能够成为终生好友。后来女儿收到的圣诞卡和生日卡上,有的同学在签名前,还真的注上了“终生好友”的标记。直到现在,女儿最亲的好友仍然是UBC大学附中的同学。
这次荒野探险露营活动,丰富了女儿的中学生活。她从这次活动中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以及所获得的友谊,使她终身受益。
终身受益的大课
记得我在国内上中学时,学校经常把全校学生集中起来上大课。这些大课的内容不是传达上级指示就是校长做学校工作的总结报告。
UBC大学附中也有大课,而且是强制性的,全校每个学生都要上。这些大课与学生个人身心健康的发展息息相关。女儿告诉我,他们的大课通常是按照年级来上。大课的内容分为两类:一类属于健康指导课程;另一类属于职业与个人规划课程。这两类课程在不同的年级讲授不同的主题。
健康指导课程是8—10年级学生的必修课。8年级时,课程的主题集中在如何使学生树立自尊心上。老师讲的内容主要包括,介绍健康的生活方式、交际技巧和解决冲突的方法。同时,这门课程还涉及个人如何自律,如何决策,如何正确地对待家庭生活,以及青春期和性健康等问题。
升入9年级以后,健康指导课程的主题转向学生如何规划自己的未来。老师开始强调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饮食失调和滥用财物等问题。接着讨论中学生应该在家庭中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如何理解别人和被别人理解,如何面对压力和防范自杀以及如何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等专题。最后介绍人的性生殖系统和避孕方法。
这门课程在10年级时,强调个人素质的培养。围绕着如何健康地生活这一主题,同学们在课堂上进一步讨论饮食失调、滥用财物和防范自杀等问题。该课程同时还涵盖个人安全、驾驶安全、家庭的作用与责任、性的作用与成见以及怀孕与分娩等内容。
女儿告诉我,健康指导课程是全年级七八十个学生一起上的。老师讲这些专题并不是照本宣科,而是请了许多客人,让他们现身说法。客人们的演讲给她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其中,女儿印象最深的是,有一些家长来学校给他们讲自己的孩子们车祸身亡的经历。那些家长声泪俱下地讲了他们的孩子们是多么的活泼可爱,而且马上就要上大学了。但是就是在毕业典礼当晚的聚会上,他们喝了许多酒,由于酒后驾驶,发生了车祸,几个孩子的性命就这样被死神无情地夺走了。女儿从这些家长们的哭声中就能够体会到,孩子们的死给他们的父母和亲朋好友带来了多么难以平复的伤痛。家长们还拿了许多照片给大家看,有的是他们的孩子生前在中学参加各种活动时的照片,有的是孩子们郊游时的合影。在出示他们的全家福照片时许多家长都哭得泣不成声。为了让同学们记住违章驾驶可能导致的悲剧,他们也出示了车祸现场的照片。女儿看得是触目惊心。至今,她都忘不了那车子被撞得稀巴烂的样子。她更想象不出,在车里的那些孩子们会被撞成了什么模样。
她感叹地对我说:“妈妈,我们开车绝对不能违章驾驶,更不能开快车,应该遵守‘宁晚一分钟,也不抢一秒钟’的原则。其实,不论到哪里去,如果早出来几分钟的时间,不开快车就会安全许多。”使我欣慰的是,女儿自从考下驾照,开始开车直到如今,还真的没有接到过一张超速驾驶的罚单。看来学校的这种课程还是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给女儿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有另一个年纪轻轻就断了双臂的小伙子,他给他们讲了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工伤故事。小伙子曾经在一个木材场工作。由于没有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导致意外事故发生,使他失去了双臂。他以自己用鲜血换来的教训告诫大家,无论干什么事情,都要把人身安全放在首位。他原本是一个体育爱好者,尤其喜欢滑雪和打冰球。现在失去了双臂,他只有在梦中和过去的球友们一起比赛。那份心酸与难过只有他自己知道。他经常后悔自己当时没有把安全放在心上。他希望同学们接受这惨痛的教训。
他的现身说法对女儿触动很大。一下学,女儿就把他的工伤经过全盘告诉了我。我也趁机嘱咐她,不要忘了小伙子的故事。女儿开玩笑地说:“这一点您不用嘱咐。我这个人最惜命了,我不会不注意个人安全的。”后来我注意到,女儿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因为每次过马路,她都坚持走人行横道。有时我为了抄近路,想横穿大道,她总是阻拦我,强调这样做太危险。平时我做饭切肉,她还像个大人似的嘱咐我不要切到手。我不能不承认,学校对她进行的安全教育是有效果的。
再有,就是学校对毒品和吸毒问题的教育也使女儿增长了防范意识。在温哥华,中学生吸毒的问题是相当严重的。我身边就有一些朋友的孩子,由于吸毒被学校开除。我的这些朋友,有的是大学教授,有的是电脑工程师,有的是博士生,都是知识分子。他们的孩子我都认识,小的时候很是听话可爱的。他们的父母都不知道他们是如何染上毒品的。据朋友们讲,他们平时都忙于自己的工作,直到孩子因为买毒品需要钱,偷了家里的东西去卖,买毒品时又被警察捉到,报告了学校,他们才知道。因此,我很想了解中学生是如何走向吸毒这个深渊的。
就在我产生这个想法不久,女儿告诉我,他们学校请了成功戒毒的几位中学生,来给大家讲吸毒给他们带来的危害,其中还有几个女孩子。我暗自高兴,心想学校的教育还真是来得及时。
我好奇地问女儿,那些人是怎样染上毒瘾的呢?女儿说,他们开始时只是出于好奇,同学或朋友让吸一口,尝一尝,就没有拒绝。谁知毒品这东西是不能沾的,一沾上就容易上瘾。当然也有一些学生是被别有用心的贩毒者设下的圈套蒙骗的。他们把毒品藏在卷烟里,让学生们抽。学生们以为抽的是一般的香烟,等毒瘾发作才知道上了当,但那时却已经很难自拔。因此他们强调,中学生一定不能去尝试毒品,也不应学吸烟。无论是什么人,在什么场合劝说你品尝,都要斩钉截铁地拒绝。尤其要注意远离那些吸毒的人。
我问女儿,他们有没有讲,如何知道谁在吸毒呢?女儿说,讲了。吸毒的人身上会有一种特殊的味道。他们的眼睛里通常有血丝,神情恍惚,行为也和正常的人不一样。与此同时,学校还请了皇家骑警(相当于国内的公安局)的专家来学校,给他们讲如何识别各种毒品。看到我对吸毒问题这么关心,女儿马上表示:“您放心,我是永远不会沾毒品的。听那几位戒毒成功的中学生讲,毒品曾经夺走了他们最亲近人的性命。他们自己也是九死一生,才戒掉了毒瘾。生命这么美丽,我是不会让毒品去侵犯它的。”
听了女儿的这番话我才放心了。其实,这不是我的多虑。后来我才知道,女儿的一个好朋友就染上了毒瘾。那个女孩儿从小学起就是女儿的同学。每次她过生日都请女儿到家里去玩儿,并且还多次留女儿住在她家。她的父亲是UBC大学的著名教授。开家长会时,每次碰面我们都会聊上一会儿。我怎么也想不到,这位教授的女儿会吸毒。但是事实是无情的。直到女儿过生日,我发现她没有来,追问女儿时才得知她已经被毒品拖下了水。女儿高中毕业典礼上,我又碰上了那个女孩儿的父亲。他正在帮自己的女儿戒毒。我看得出他很憔悴。
女儿还有一个小伴儿,也在中学时走进了吸毒的深渊。那个女孩儿的父母和我一样,也在UBC大学读博士,她的妈妈还是读教育学的。因此我们是邻居,都住在大学的宿舍里。女儿上小学时,每天都和这个女孩儿一起玩儿。上中学以后,我就很少发现女儿再和她来往。盘问之下,女儿才告诉我她学坏了,不但吸毒,还和不三不四的男孩子在一起鬼混。小学毕业时,她没有被UBC大学附中录取,听说去了别的学校。后来在路上,我看到过那个女孩儿,她穿着低胸的衣衫,涂着浓重的口红,简直不像一个十三四岁的姑娘。我真不知道,她那位攻读教育学博士的妈妈如何接纳她的这身打扮。据说,她父母因为把全部精力都放在了读书和她出生不久的弟弟身上,无暇照顾她,忽略了对她的教育,待发现她吸毒时已经很难再把她拉回到正道上来了。
发生在我身边的孩子吸毒事件还有好几桩,桩桩都令人心碎。我有个当电脑工程师的同事,是从国内来的移民。他的独生子吸毒后,为了帮助儿子戒毒,他搬了几次家,给儿子转了好几个学校,但是那孩子总是能在新的环境里找到毒品和吸毒的朋友。最后他的妈妈得了癌症,学校又开除了他。没有办法,我的同事只能把儿子送回国内,希望他能够在国内戒毒成功。每次我问起他的情况,那位父亲都是眼泪汪汪。其实,以前那孩子是极为聪明能干的,功课学的好不说,还能够修理电脑、手机等高科技产品。但是自从吸毒之后,他就经常旷课,考试成绩也急剧下滑。不论家长如何讲情,学校还是不能改变取消他学籍的决定。
由此可见,不论家长多么忙,孩子的教育都是不能忽视的。同时让孩子上一所名声好的学校,多接触一些能够辨别是非的好同学,再努力配合学校对学生进行各种教育活动,是一个尽职的家长应该努力做到的。
UBC大学附中提供给学生的另一门大课,是职业与个人规划课程。这门课程是11—12年级学生的必修课。其特点是老师把课堂教学与个别辅导、学生出访,以及参加就业博览会等活动结合起来。
同学们在课堂上首先要对自己进行评估,从而对自己的职业规划问题有所认识。这一认识过程主要经历个人规划、自我评估、专业确定、职业考察与就业经历五个阶段。
这五个阶段中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特长,懂得自己在一生中想干什么和不想干什么,是学生们对自己进行评估的第一步。家长们都知道,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清楚地知道这一点。因此,老师们在这些方面的辅导很有必要。UBC大学附中的职业与个人规划课程确实给学生们提供了这种帮助。
对于那些不知道自己将来想要做什么的学生,他们可以与学校的职业顾问进行一对一的交谈,让职业顾问帮助他们解剖自己,分析哪些职业适合他们的个性特征。对于那些知道自己将来想要做什么的学生,职业顾问会建议他们注册什么样的选修课程,以及毕业时报考哪所大学的哪些专业。对于不想读大学的学生,职业顾问还会教他们如何写简历和求职信,如何找工作。
在高中毕业前的两年之内,学校会让学生们参加本省一年两届的就业博览会。同时,学校也请许多大专院校的招生顾问来校,给学生们介绍该校的专业设置和学生的就业前景。一般情况下,学生们在升入高三之前,就对自己中学毕业后的升学或就业做出了选择。应该说,在做出这一至关重要决策的过程中,学校为学生们提供的职业与个人计划课程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这使我联想到国内的中学。我不知道国内有多少中学能够给学生提供这种人生规划和职业选择的教育。如果学校在这方面所做的努力还不够,我们做家长的是否应该给自己的孩子补上这一课呢?
男女朋友的不同作用
UBC大学附中是男女合校教学。上低年级时,女儿的好朋友大都是女生。其中,女儿和一个小女孩儿特别要好,而且好得还出了名,被全校学生以不记名投票的方式评为“最好的朋友”。
每年学校都会让学生们选出“一对大家公认的好伙伴”,向他们颁发“最佳朋友奖”。获奖同学的名字也会刊登在学校年鉴上。女儿能够获得这项荣誉,说明她和那个女孩儿的关系一定是亲密无间的。
这种关系不但同学们看得出来,而且老师也知道。开家长会时,老师们曾经对我说,女儿很会学习,还有一个学习也特别好的小伙伴,两个人注册一样的课程,一起上课,一起做作业,一起玩儿。老师们认为,家长应该鼓励孩子找到自己的学习伙伴和课外活动中的朋友。
我也为女儿有这么一个小伴儿而高兴。其实,女儿的朋友远不止这一个小伴儿。每次过生日,她都收到一堆礼物。平时到我们家来玩儿的女孩子也不少。
到了高年级,也就是上到高一之后,我发现她的朋友中又多了七八个男同学。他们经常在课后一起做作业、看电影,为同学举行各种各样的生日庆典,有时还一起去郊游。这个由十五六个学生组成的小团体,活动不定期,但越到高年级活动越频繁。
我问女儿这个小团体是怎么形成的,她也说不上来。只是解释说,男生和女生在许多方面都有不同之处,大家在一起很有意思,可以取长补短。比如,搞生日聚会,男生通常可以想出很多女孩子想不出来的新鲜点子。再说,有男生参加,她们的胆子就会大很多,就敢去一些女孩子平时不敢去的地方。
这使我联想到,我们做家长的其实没有一个人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个书呆子。我们并不希望孩子们的青少年时代除了读书没有别的记忆。但是,确实有不少家长因为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把过重的学习负担强压在孩子们的肩上,使他们没有时间交朋友,没有时间玩耍,当然,也就没有活生生的少年回忆。
以前我也犯过这个毛病。我怕女儿贪玩儿给她留了好多的课外作业,还禁止她看电视。每天下班回家,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用手去摸电视机是否是热的。如果是热的,我就会把女儿狠狠地教育一番,结果女儿对我进行了消极抵抗。她把想看的电视节目用定时的方法录制下来,又用一小块黑色的橡胶板把录像信号挡住。直到好几年之后,我不再干涉女儿看电视连续剧了,她才告诉我,那块黑色橡胶板的用途。可笑的是,当时我还对同事们鼓吹我的手摸电视机法是多么灵验。后来才知道自己当时是多么的愚蠢。
为了教育出一个我心目中的好孩子,我在女儿身上下了不少功夫,告诉她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而且总是认为自己对女儿发出的所有指示全是对的。为此女儿和我吵了不少架。最不能使女儿接受的是她要求和同学一起出去参加各种活动,我从来都不让她去。后来她哭着对我说,她的同学组织什么活动都不敢邀请她了,知道邀请她我也不会让她去,这样下来,她已经快没有朋友了。
我知道女儿是一个倔犟的孩子,她很少哭。平时让她哭比登天还难。这次她能够流下眼泪,不能不引起我的反思。当时,我决定去请教一个人,那个人是我们学院的院长。她本人是学教育学的,又是教师出身。她有两个孩子,教育得都很成功。儿子现在是加拿大的电影大亨。女儿是劳动就业部最有可能成为部长接班人的高级官员。我想请她帮我分析一下,我在教育女儿的问题上是否有做得不对的地方。谁知,我一开口,她就一边倒地站到了女儿那边。
院长告诉我,我们做家长的要向小鸟的妈妈学习。鸟儿妈妈给自己的孩子搭建了一个舒适的家,又含辛茹苦地把鸟儿养大。但是当鸟儿能够展翅飞翔的时候,它们没有捆住鸟儿的翅膀,让孩子们待在家里。因为它们知道,孩子只有飞到外面的世界,才能学到生存的本领。我们教育孩子也是一样,要让孩子们有自主安排的时间,要鼓励孩子参加各种课外活动,更要支持孩子结交好友。中学时代的朋友情感真挚,友谊深厚清纯,还没有被世俗的污泥浊水侵蚀,这些朋友也许会成为孩子们终身的知音知己。我们万万不能阻止他们和朋友们交往。
院长还说,当然,这并不是说让家长放弃对孩子的管教。家长要像小鸟妈妈那样,远远地观察着孩子的飞翔路线,一旦孩子们偏离了航道,或是受了伤,折断了翅膀,要把它们迎进家门,用母亲的情爱和旷达的胸怀温暖它们,呵护它们,帮助教育它们,使它们用最短的时间康复,重新飞回广阔的天空。人生不会是一条上扬的直线,孩子们奋飞的过程也不会没有波折。我们做家长的不应该把孩子作为实现自己理想的工具,应该让他们在自由飞翔之中,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你放心,如果他们确立了自己飞行的目的地,而这个目标又不是家长强加在他们头上的,那么他们会为之奋斗到底的。
院长的这一席话对我触动很大。从那以后,我开始不再阻拦女儿在下学后参加各种活动或者和同学们一起去玩儿。当然,有一条原则我并没有放弃,那就是不让女儿参加晚上10点钟之后的任何聚会,也不允许女儿在任何场合下尝试吸烟和喝酒。
对女儿的课余时间管制放开之后,她基本上还是放学就回家。她有不少作业要完成。她班上的同学都很重视学习。这里的教学讲究学生们的积极参与,大家谁也不愿意在课堂上表现得低人一等,拿不出高见或考试成绩平平,让别人瞧不起。因此,女儿所有的朋友学习都很主动肯用功。由此可见,家长若是帮助孩子们考上了一所好学校,就不用过于担心他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