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渤海国武王传奇-第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乌召度奏道:我家郡王所提另外三项要求,陛下是否可以给个答复。
玄宗皇帝微微一笑,语重心长地说道:大武艺派你来谈判,真是会用人。朕记得,在你第一次来上蛮文表的时候,就提出了那三项要求。如果是合情合理的要求,朕早就批准了。不合情理的要求,最好不要再提。黑水部来朝贡是顺天意得人心的大好事,封他个都督并不危害渤海郡的利益,大武艺不必耿耿于怀。新罗国自从大唐开基以来就是中原的忠诚藩属,每年贡献的方物比其他藩属国都要多,来聘问的使节和来求学的青年人数都是藩属国之最。让新罗国居藩属国首席,是他当之无愧。渤海郡无论是接受招抚的时间,还是自身的经济文化,都还赶不上新罗国,理当居其次。原高句丽国的土地已大部归于渤海郡,大武艺应该适可而止,再要奢求就是野心了。渤海虽然称为郡,可是渤海郡王室和新罗国王室享有同样的权力。如果大武艺认为郡王小了,喜欢称国王,朕也可以在适当的时候满足他,这要等水到渠成,不能刻意强求。
乌召度见皇帝已经有意将渤海郡为渤海国,三项力争的条件总算有一项有了着落,就见好即收,附首道:陛下的谆谆教诲实在是感人致深,臣一定如实转告武王。
玄宗皇帝召见结束之后,乌召度急忙回到驿馆,备好向武王报告谈判结果的表章,交给鸿胪寺派来的八百里快马驿差送往敖东城。
乌召度看着快马驿差奔驰而去,对大元义和许之元兴奋地说道:大功告成,喜气洋洋。我们赶紧备好晚宴等着为大钦茂王子接风洗晦。
大钦茂王子从战争一开始就当做人质关押起来,已经在牢狱中软禁了三年。入狱之初,他给皇帝上的那道陈情表,说这场战争是因大唐国包庇藩郡国叛臣而起,还说大唐国把藩郡国入侍王子当成人质是背信弃义的行为,这对玄宗皇帝剌激很大。国子监祭酒孔颖达深恐大钦茂遭到不测,亲自入宫为他求情。玄宗皇帝虽然对大钦茂的胆大妄为有些不悦,可对大钦茂的文采和见识却有些喜欢。玄宗毕竟是一位胸襟博大的皇帝,不仅没有恼羞成怒,反而还爱文及人,对大钦茂产生了好感。他降下旨意,说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囚禁大钦茂是不得已而为之,只能软禁,不能虐待。又经过国子监祭酒孔颖达的多方疏通,大钦茂的狱中生活很特别,除了不能到外面自由行动之外,一切都和平时一样,每天有国子监的老师来给他单独上课,四书五经已经学得烂熟了。前几天国子监的老师向他透露了和谈的消息,他激动得彻夜难眠,天天盼望着和谈成功的消息传来。
这天,大钦茂上午听了课,下午背过书,眼看夕照临窗,天色已晚,以为今天不会有什么大事发生了,就收拾了书本笔墨准备吃晚饭。可是突然间听到狱吏在外面叫道:圣旨来了,快请渤海王子出来接旨。大钦茂腾地一下站起来,往外就跑,和跑进来的狱吏撞了个满怀。
大钦茂急忙陪礼道:是我太匆忙,太失礼。
狱吏也顾不得许多,拉着大钦茂往外走,边走边说:大内太监高力士来宣旨,有你的好事了!
来到外面厅上,只见一个微胖的中年太监坐在椅子上。大钦茂还没不得及打招呼,狱吏抢先说道:高公公,大钦茂王子来了。
高力士站起来,尖着嗓子叫道:大钦茂接旨!
大钦茂跪下应道:大钦茂听旨。
高力士叫道:皇上口喻,渤海王子大钦茂即刻解除监禁,恢复自由。
大钦茂叩头道:谢皇上隆恩!
高力士上拉起大钦茂,说道:有羽林军护送你去和渤海郡的使臣相会。请王子赶快上路吧。
获释的大钦茂王子由羽林军护送来到驿馆,正是该吃晚饭的时间。
乌召度见了王子,叩头拜道:下官乌召度无能,致使殿下多囚了十余日。
大钦茂爽朗地笑道:乌大使不要自寻烦恼。我虽然囚在狱中,却仍然是享受入侍王子的待遇,每天都有国子监的教授来给我单独讲课,好吃好喝应有尽有,快活得很呢。倒是前方将士为国效力,和谈使节为国奔波,都吃了许多苦头。我最挂念的是李琳殿下,他还好吗?
乌召度禀道:今日已有八百里快马向敖东城送去和谈快报,预计李琳将在二十天之内返回长安。王子还不知道,大元义和许之元陪伴李琳有功,已经被赐封为公主和驸马。
大元义和许之元上前施礼道:给王兄请安。
大钦茂急忙还礼,笑道:恭喜之元弟媳做了大唐公主。恭喜元义兄弟做了大唐驸马。
许之元笑道:你们谁是哥哥,谁是弟弟?我怎么看着元义好象大一些。
大钦茂笑道:你真是好眼力。我这个哥哥是拣来的。我俩本是同日出生,元义还比我早露头半个时辰。可是元义的胎体大,有九斤之重,害得他母亲难产,生了两个时辰才出世。我胎体较小,只有七斤,顺利出生,露头晚了半个时辰,出世却早了一个时辰。
许之元惊叫道:天哪,会有这种事!大元义你可真是天生的赖皮,明明应该是当哥哥来呵护弟弟,却生生地赖成个弟弟。
大元义笑道:钦茂天生是当副王的材料,当然要做哥哥了。要是反过来,让他来称我做哥,称你做嫂,还不把我们的阳寿都折光了。
大家战后重逢,欢欣不已,说说笑笑,十分亲热,聚餐畅谈,自不必说。
玄宗皇帝亲口赐给许之元公主身份,大元义摇身一变成了大唐皇家驸马,这给双方的和谈成功增添了许多欢乐。齐王李守礼在王府中给乐元公主和大元义驸马补办了一次隆重的婚礼,更把这种欢乐推向高潮。齐王府中每天欢歌笑语不绝于耳,一片歌舞升平的欢乐气氛,大钦茂和乌召度每天在府中出入,不仅与大元义夫妇欢聚,还和齐王府上上下下打得火热,齐王李守礼夫妇也经常来和大家一起聊天。可是,有许多时候亲切友好的谈笑会突然停止。大家心里都有一个结,都避免去碰这个结。这个结就是盼望远在敖东城的李琳早日归来。
乌召度呈给武王的快报由八百里加急快马飞报敖东城。和谈成功的喜讯象春风吹遍大地,举国上下一片欢腾。武王大武艺立即召开朝会,对乌召度的报告进行讨论。
武王对众臣说道:和谈成功,正如预期的那样,我方所提六项条件,前三项如愿以偿,后三项暂无结果。大唐方面唯一的条件就是立即送还李琳。大家议论一下,李琳放还是不放?
右相高海清奏道:臣以为,战争是因大唐失信而起,释放人质也应该由大唐先有行动。在大钦茂王子没有归国之前,不能释放李琳。
大内相乌知古奏道:大唐皇帝接受了我方的三个条件,就是承认了失信的责任。人质在战争中只不过是一种心理安慰,不会有左右战局的作用。现在和谈已经成功,就更没有必要计较先放后放。我方先放李琳,可以造成强大的心理压力,把大唐皇帝逼上正路,绝不敢再做出失信于天下的事情来。
武王耐心听完两位相国的争论,开口说道:这场战争,孤王始终处于主动地位。主动挑战,主动议和,再主动释放人质,就把主动权都占到了。如果对手是新罗和突厥那样的小国,要防他反复无常。现在对手是大唐这样的大国,只要他承诺了,就把信义置于众目睽睽之下,绝不敢公然背弃的。大内相的意见很有道理。
右相高海清心中不快,再奏道:此战的宗旨是捕叛擒贼,既使不要求大钦茂王子先行归国,也要先把大门艺捉拿归案,然后才能释放李琳。否则,张雨生岂不就是师出无名了,这三年打的是什么仗呢?
武王有些不耐烦,斥道:右相不要再争了。战争打了三年,双方死伤数万,大门艺已经成了千古罪人,大唐皇帝绝不会再包庇他。既然是和谈,就是双方各自保留尊严和体面,不能再拿大门艺做文章,那会让大唐皇帝无地自容。孤王决定,大内相乌知古立即安排欢送李琳归国,命令乌召度督促大唐押送大门艺归案,命令张雨生大元帅和唐军统帅谈判撤兵的细节,及早撤兵。
百官应道:臣等领教。
大内相乌知古接了王教,到李琳王府向皇侄传达和谈成功的喜讯,商议启程细节。
李琳欢笑道:和谈成功了,天下太平了,从此不再打仗了,我可要好好玩一玩。许之元姐姐得了公主封号,这是天大的喜事。我要和大元义驸马的母亲一起庆祝,不急着回长安。
大野勃劝道:和谈虽然成功,双方的条件要逐一落实了才能真正实现和平。殿下多在敖东城住一日,和平就会推迟一日。现在两军的前线谈判正在等待殿下的消息,殿下早到长安一日,和平就会早到一日。请殿下尽早上路吧。
李琳拉着大野勃的手说道:这三年我和王爷朝夕相处,情同父子,一旦分别,天各一方,再要相见,可比登天还难,让我心中好痛。
大野勃道:殿下要以大局为重。渤海国和大唐重归于好,我们还会有见面的机会。我让大荣华和大松花兄妹两个送你回长安,保你一路上不会孤单。
李琳笑道:这样可就好了。到了长安,我又可以和许之元大元义他们在一起了。我要让父王安排许之元、大元义、大荣华和大松花都到崇文馆陪我读书,我们可不要再分开了。
大野勃笑道:只要殿下高兴,让他们都留在长安就是了。
武王大武艺听说李琳和大野勃一家人难舍难分,心中暗喜,以为这是把大野勃一家人打发到长安去的好机会,就打起了如意算盘,是想借此机会把大野勃打发到长安去,让他远离敖东城,最好是永远不要回来。
武王当即下了一道王教:命大野勃护送李琳归长安,大荣华和大松花随李琳同赴长安,即行入侍。
大野勃却不肯听从武王摆布,他向前来宣教的大内相乌召度说道:请你转告武王,他有权让我子女入侍,却无权对我随意安排。到长安入侍是一种荣耀,我衷心感谢武王让我子女入侍。可我不是在朝官员,不能接受他的调遣。我是渤海王族成员,不可能全家移居长安。李琳离开敖东城之后,我还要回铁利城闲居。
武王见大野勃不肯去长安,也只好作罢。
大内相乌知古护送李琳上路。一行五十余骑人马晓行夜宿,取道幽州,奔赴长安。这天到了榆关,张雨生出城迎接,安排休息一日。
大乙夏从前线赶回中军大营,向张雨生禀道:李琳是换回大门艺的一张王牌,先放走李琳,万一大门艺逍遥法外,我们这仗岂不是白打了?依末将之见,大帅应该扣下李琳,让赵含章拿大门艺来交换。
张雨生道:这个主意我也想过,却不能这样做。和谈是武王基下主动提出的,就要主动释放人质,才显出我方的自信和大度。如果在李琳身上作文章,就有些小家子气了。既然武王决定放他,又有大内相亲自护送,我们就不要再节外生枝。
大乙夏不肯罢休,又来找大内相,说道:李琳是一张致胜的王牌,这样轻易放掉,会让前方将士们心寒的。
乌知古好言劝道:武王的决定自有道理。渤海和大唐有着打不散割不断的联系,李琳不过是一个小棋子,不是什么王牌,已经利用过了,再留着就没有意义了。现在要放眼战后的大事,想一想十年百年的大计,不能死盯着一个大门艺。
第二天,张雨生护送李琳到范阳节度使赵含光的大营前。
赵含光得知皇侄李琳归来,立即出营来迎接,再派亲兵一路护送到长安。
第八十章 长安才庆贺 幽州又亮剑
李琳返回长安,是双方实现和平的重要标志。大唐朝野上下都认为渤海王求和是因为唐军在战场上取得胜利的结果。百官上表称贺,郡县上表祝福,从京城长安到边远州府,都沉浸在欢乐之中。齐王李守礼的府中的喜庆气氛最为浓烈。这场战争给大唐国和渤海国带来三年动乱,数万军民死于非命,财产损失无数。可是,齐王李守礼却毫发未损,还得到许多意外之喜。齐王的儿子李琳虽然做了一回战俘,却没有受到一丝虐待,现在不仅平安归来,还引出皇帝格外的关心,这是因祸得福。李琳在敖东城结识的许之元和大元义夫妇,又得到皇帝恩赐公主和驸马称号,这也使齐王府平添了莫大的荣耀。连日来是,齐王府欢歌笑语不断,前来祝贺的大小官员络驿不绝。这天,玄宗皇帝也亲临齐王府来和堂兄李守礼共享欢乐。
齐王李守礼给玄宗皇帝行过礼,谢过恩,又叫儿子李琳来给皇帝叔叔叩头。
玄宗皇帝有子女数十名,五位兄弟又有子女数十名,这些金枝玉叶加在一起有上百名。玄宗皇帝原本对许多侄男侄女并无印象,对齐王的庶子李琳更是无暇顾及。可是现在,经过三年战争之后,李琳的名字已经是人人皆知,而且让皇帝时时关心。在这场战争之前,玄宗皇帝来到齐王府时,李琳充其量是上前行个礼请个安就要立即退下,不可能有和皇帝说话的机会。今天皇帝来到齐王府,最想要看到的就是李琳。
玄宗皇帝抚着皇侄李琳的头,关切地说道:让你吃了三年苦,有没有落下病痛?改天你到宫中来,朕要亲自让御医来给你检查一下。
李琳是平生第一次得到皇帝叔叔的抚爱,乐得笑开了花,俯在皇帝脚下说道:叔皇陛下放心吧,侄儿在敖东城有个大大的王府,那是我的天下,有大野勃一家人陪着,谁也不敢来打扰。大武艺经常派人来请安问候,好吃好喝又好玩,并没有感到有什么苦。
玄宗顺手把李琳拉起来,笑道:看来你对敖东城还很留恋,是不是没有住够啊?
李琳站在皇帝身边回道:真是没有住够呢。本想多住几日,和大元义的母亲庆祝一下许之元姐姐封了公主,是大野勃劝我早日归来,好让前方将士早享和平。为了顾全大局,我只好先回来了。要是有机会,侄儿真想再去看看。
玄宗笑道:你想去,一定会有机会。过一段时间,朕会想着给你派个到海东出巡的好差事。
玄宗皇帝对自已的亲生儿子们都没有这样许过愿,今天脱口而出,对李琳许下出巡渤海郡的美差,不仅让李琳喜出望外,就连李守礼也感到受宠若惊。
李守礼急忙向儿子说道:还不快向陛下谢恩!
李琳叩头道:侄儿谢陛下隆恩。
接着许之元、大元义、大钦茂、大荣华、大松花、乌召度等人,都来给皇帝叩头请安。
玄宗皇帝特别把李琳和大钦茂叫到身边,笑道:你们两个可是有奇缘的。一个齐王的儿子,一个渤海王的儿子,都是金枝玉叶,贵为王子殿下,可都是老虎屁没人敢碰的。可是谁能想到,就是你们这两个没人敢碰的王子,却偏偏又双双做了囚徒,成了一对难兄难弟。今天你们见了面,有何感想啊?
李琳好奇地看着大钦茂,笑道:听说大钦茂给皇帝上过陈情表,我还以为他是个大人呢,原来是和我同样的年龄。
大钦茂低头说道:殿下在敖东城受苦了,我替父王大武艺向你陪罪。
玄宗皇帝笑道:现在讲和了,渤海郡还是大唐的藩属,四海之内皆兄弟,用不着陪罪了。你那道陈情表虽然有些稚气,却不失为一篇好文章。李琳要好好读一读,看看能不能做出同样的文章来。
李琳道:听了陈情表三字,就让我佩服不已。大钦茂学识在我之上,要是能和他一起上学就好了。叔皇陛下能不能给崇文馆下个旨,让大钦茂和我一起去上学?
玄宗皇帝笑道:这个主意很好。朕正在想用什么方法对大钦茂无辜坐牢给一点补偿,就让他陪李琳到崇文馆读书吧。
崇文馆是皇太子主办的贵族学校,只有皇家子弟才有资格入学。藩郡国王子都是在宰相主办的国子监上学。现在皇帝开了金口,破例恩准大钦茂入崇文馆上学,是一种破格的优待。大钦茂当即叩头谢恩。
大钦茂和李琳,两个同龄的年轻人,一个是渤海郡的王子,一个是大唐亲王的王子,却不约而同地成了战争的替罪羊,一个在长安遭软禁,一个在敖东城遭软禁,成了一对没有见过面的难友。现在和平了,两个人又一起到崇文馆上学,成了大唐朝贵族高等学府中的同窗好友。这件事本身就具有不同凡响的传奇性。他们由此开始的交往,对后来几十年的唐渤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更造就了许多神话般的故事。
大唐皇侄李琳平安返回长安,双方随即开始两军阵前的撤兵谈判。唐军阵前指挥官以后来者居上。赵含光是最新任命的范阳节度使,就成了河北和山东前线唐军的最高指挥官,幽州都督宋庆礼和平卢节度使薛泰都要听他指挥。渤海军方面的最高指挥官是大元帅张雨生。张雨生和赵含光就在幽州城外举行军事谈判。
政治谈判达成原则协议之后,军事谈判仍然有艰苦的路要走。谈得好,双方脱离接触,从此不再战。谈得不好,随时都可能重新亮剑,把政治谈判的成果葬送掉。。
这天晴空万里,气和日丽。在幽州城外平坦的草地上,有两支步兵卫队对面排开,卫队的后面各有一排彩旗飘扬,卫队的前方各有一面紫色文案,案后各有一张锦缦交椅。将近午时,有两支骑兵队伍簇拥着各自的首领从南北两方奔驰而来。北边来的是渤海军大元帅张雨生。南边来的是大唐范阳节度使赵含章。今天他们要在这里举行军事谈判。
赵含光在南面的交椅上就座。他做为唐军前线最高指挥官,最关心的是渤海军早日撤离大唐土地。谈判一开始,赵含章就抢先提出撤兵要求。张雨生在北面的交椅上就座。他做为渤海军的前线最高指挥官,最关心的是完成战争使命,抓捕大门艺归案。两人各持已见,唇枪舌剑,互不相让。
赵含章想抢占风头,先发制人,开口道:既然是渤海军求和,请张大元帅先谈。
张雨生微微一笑,说道:今天是在幽州城外会谈,范阳节度使是主人。本帅不能喧宾夺主,还是请赵大帅先谈。
赵含章道:张大帅既然还知道幽州是大唐土地,就该知道兵犯大唐是反叛之罪。
张雨生针锋相对说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王土之上,不容叛臣。本帅正是为了追捕渤海国叛臣大门艺才来到幽州。
赵含章说道:本帅接到廷报,说皇侄李琳已经返回长安,大钦茂也已恢复入侍王子地位,人质问题已经排除。请张大帅立即下令撤回渤海人马。
张雨生道:既然是停战议和,双方都要做出诚信的表示。渤海郡已经把李琳送回长安,大唐也该有对应的行动。
赵含章道:大钦茂王子不是已经恢复自由了么,怎么能说大唐没有行动?
张雨生回答道:渤海军是捕叛擒贼之师。只有大门艺归案,本帅才能下令撤兵。
赵含章道:请张大帅把部队撤至辽阳,本帅自会督促鸿胪寺尽快递解大门艺。
张雨生道:大门艺不归案,本帅寸步不移。
赵含章大怒道:既然你方没有和平诚意,本帅就只好拔剑相对了。
张雨生也怒喝道:李琳已经归返长安,我方的和平诚意早已昭示天下。赵大帅还想打下去,本帅乐意奉陪。
军事谈判陷入僵局。赵含章无奈,只好向兵部如实禀报,说不交出大门艺,张雨生不肯撤兵。是交出大门艺,还是继续打仗,请朝廷速作决断。兵部尚书薛纳不敢作主,立即向玄宗皇帝请示。
玄宗皇帝最头痛的就是大门艺,听了兵部的奏报,心情烦燥得很,说道:朕为了保护大门艺,已经吃尽苦头。这场战争就是因为大门艺而起的。现在要和平,必须把这个战争导火索拔掉。当初为了恩泽四海,法外施恩庇护了大门艺,却招来三年战乱,导致河北山东百业凋零,民不聊生。早知如此,当初就不会包庇他了。可是现在真要把他送回去,朕还是有些不忍。双方协议刚刚成立,墨迹未干,朕又不能失信于天下。一面是不忍,一面是不能,让朕好生为难。大门艺的事是鸿胪寺惹出来的,就让崔忻来想个变通的办法吧。
鸿胪寺卿崔忻心想,把大门艺捉起来送交渤海郡,这是最简便的办法,陛下放着这样现成的办法不用,反倒让我来变通,这不是自欺欺人么。现在是既不能再留,又不能捉送,还想把事情平息下去,那就只好来个掩耳盗铃了。
崔忻奏道:依臣之见,可以派大门艺出任忽汗州长史,让他到敖东城赴任。只要他离开大唐,发生什么事情都与陛下无关了,大武艺也没有理由再来要人。
玄宗道:这样一来,就要委屈大门艺了。但愿大门艺能够理解朕的苦心。就按崔忻的建议办吧。
崔忻领了皇帝旨意,派人给大门艺送去皇帝圣旨和忽汗州长史的官服金印,要求他立即走马上任。
大门艺隐居在洛阳,天天关注着战局的变化。他忘不了齐殿逢给他出的好主意,盼望大唐军队大获全胜,消灭了大武艺,好让他回国称王。可是三年过去了,唐军没有打退渤海国的两路人马,张雨生也无力挺进到洛阳城下。双方僵持起来,大门艺的心也提了起来。他知道僵持是暂时的,结局总是要出现的,不知这结局会给自已带来怎样的下场,他开始为自已的前途担忧。后来,大武艺突然决定和谈了,大唐朝从皇帝到平民都欢呼和平的到来,大门艺预感到未日就要来临。他祈求上苍保佑,给他一个奇迹,让大唐皇帝再给他提供一个生存的机会。这天突然接到皇帝圣旨,让他出任忽汗州长史,就象一声晴天霹雳,彻底粉碎了他的梦想。他知道这是大唐皇帝不肯再提供庇护,让他自已回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