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龙的力量-南海扬帆-第1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拳师”号两栖快速反应群的最终命运,更将直接影响到已经乱成一团的中、美、英、巴、印各国的力量对比。
作为华盛顿震慑整个中东地区的大棒,美国海军第5舰队的攻击范围基本涵盖了西印度洋、波斯湾、红海的辽阔海疆。面对着即将崩溃的印度,应该说美国政府并非没有自己的野心,更不缺乏实现这一野心的实力。但是令世界备感疑惑的是,当早已日薄西山的大英帝国在印度南部地区大肆活动之时,一向习惯了扮演世界警察身份的美利坚合众国却意外的选择了沉默和坐壁上观。虽然在英国人的要求之下,第5舰队的主力离开了位于巴林的“中东的珍珠港”的贾法勒海军基地。但是由美国人刻意的张扬却导致了伊朗革命卫队意料之中的反应。美国人以前所未有的缓慢速度通过了他们向来来去自由的霍尔木兹海峡。而即便是先期抵达阿拉伯海的“斯坦尼斯”号航母战斗群也以兵力单薄为由一直保持着游离于战区之外的姿态。
但是今夜一切的谜底终将揭开,华盛顿真正关心的并非是行将就木的印度,而是长期以来与美国和中国同时保持着战略同盟关系的巴基斯坦。美国与巴基斯坦的“传统友谊”同样源远流长。冷战伊始,华盛顿曾致力于拉拢南亚的主导力量—印度,但是刚刚摆脱了英国殖民统治的新德里,显然对西方国家缺乏好感,而高举反西方旗帜的苏联便成为了印度的天然盟友。出于无奈,华盛顿只能退而求其次,选择了与印度对立的巴基斯坦。苏联与印度组成联盟对抗华盛顿与伊斯兰堡轴心,一度形成了南亚地区的均势。
但是华盛顿并不满意自己在南亚地区的这个盟友,不仅是因为与印度相比它太过于弱小,更是因为在美国人看来印度与苏联这两个信仰不同的国家之间的联合远非铁板一块。华盛顿从未放弃过迎接新德里转投自己怀抱的能力,因此对于伊斯兰堡的种种军事和经济上援助并不热心,也正是由于美国政府这种消极的态度,最终导致了巴基斯坦在与印度的多次交锋之中始终处于劣势。正是在这个时期,巴基斯坦开始与刚刚在国际舞台之上崭露头角的新中国开始接触,两国之间建立起了平等互利的外交关系。更成功的使印度陷入了两线作战的尴尬之中。
直到1979年苏联红军大举进入阿富汗,华盛顿才第一次感觉到了事态的严重性。一旦苏联红军的装甲雄师突破阿巴边境,与印度西进的军团形成夹击之势。伊斯兰堡很可能在转瞬之间便宣告陷落。介时美国在南亚地区将再无立锥之地。而更令华盛顿担心的是,一旦苏联人贯穿了从中亚通往阿拉伯海的道路,整个中东地区的亲美政权将会宛如多米诺骨牌般倒掉,美国乃至整个西方将深陷能源危机之中。因此美国与巴基斯坦这对早已联姻近20年的“夫妻”终于开始了第一次的“蜜月期”,大批先进的美式装备进入了巴基斯坦军队的装备序列之中,构筑了南亚的“反苏防坡堤”,而包括后来威名赫赫的本。拉登在内的众多经过美国中央情报局培养的“自由战士”更借助巴基斯坦北部白沙瓦的难民营源源不断进入阿富汗战场,最终不仅拖住了莫斯科南下的脚步更为红色帝国的最终崩溃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但是苏联军队撤离阿富汗以及铁幕帝国的最终瓦解并没有增进美国与巴基斯坦的外交关系。相反失去利用价值的伊斯兰堡却成为了华盛顿与新德里结成同盟的巨大障碍。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美国政府因巴基斯坦进行核武器研究而全面停止对巴基斯坦的援助,转而实行制裁,美巴关系日渐冷淡。但是美国对巴基斯坦的打压并未换得印度的投怀送抱,虽然随着冷战的终结,新德里与华盛顿之间的关系开始出现升温。但是即便与艰难复苏的俄罗斯相比,美国并非从印度人手里得到太多实际的利益。
而一举击碎了众多普通美国家庭“太平梦”的“9。11”事件却使华盛顿不得不在再度聚焦阿富汗执行“反恐”战略的问题上,不得不再次倚重于巴基斯坦。美国政府不得不终止自己一度推行的“亲印疏巴”的外交方针,推行“印巴并重”,外交的天平不得不向巴基斯坦倾斜。美国人向来出手阔绰,根据美国政府与巴基斯坦达成的协议,反恐战争之中巴基斯坦并不需要出兵深入阿富汗,只要部署8万部队驻守与阿富汗边境切断世界各地的狂热的穆斯林圣战士进入阿富汗,美国政府便将每月向巴基斯坦支付1亿美元。
但是时隔多年以后的“鸳梦重温”,虽然出于国内安全的考虑以及美国军队
“可能单方面进入巴基斯坦”的军事威胁,穆沙拉夫所领导的巴基斯坦最终登上了美国人的“反恐”战车,但是华盛顿的政客们也十分清楚,巴基斯坦早已对美国这种“过河拆桥”的政策倍感厌恶。而今日的巴基斯坦,内外部环境也远非1979年时期可比,作为一个实际上的有核国家,事实上巴基斯坦已经与印度建立了以互相摧毁为基础的恐怖和平,而他的另一个盟友—中国的崛起,更使他在经济和军事之上都可以完全摆脱美国的制约。
“在巴基斯坦的问题之上,我们错过了最为关键的十年。”站在迈克。李总统的角度之上,他必须面对一个前所唯有的南亚新格局。当美国对巴基斯坦的影响力正日益衰弱之际,巴基斯坦在地缘政治之中的重要性却在显著提升。如果从一张冷战后期的地图上来看,巴基斯坦地处贫穷落后的南亚次大陆的北端,与同样贫瘠、由苏联扶植的阿富汗傀儡政权为邻,在阿富汗以北是则是红色帝国的中亚地区,那里远离莫斯科的权力中心,城镇中心甚至还没有苏联的核导弹发射井多。南边是没有石油的阿拉伯海。向东不过是中国高原和沙漠以及终不宁日的克什米尔,向西则是正处于霍梅尼伊斯兰革命中狂热的伊朗。在当时的情况之下,巴基斯坦对于美国而言不过是南亚的鸡肋,食之无肉,放弃有味。
但是在21世纪的国际地图之上,这一情况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借着“反恐”战争的东风,美国虽然利用阿富汗在从前苏联分裂出来的中亚地区成功的打进了一个关键性的楔子。但是在后续的博弈之中,不得不接连关闭在中亚各国军事基地的美国人已经发现如果得不到战略支撑,阿富汗不过是一颗在中、俄两国嘴边的孤子而已。而巴基斯坦则是华盛顿在中亚这个大棋局之中最为关键的“急所”。如果可以巴基斯坦建立一个牢固的亲美政府,那么不仅在阿富汗的美国军队可以获得足够的战略支撑,更可以形成一个必要时可以震撼整个亚洲的南部战线。向北美国军队可以策应中亚五国随时可能爆发的“颜色革命”,从而威胁俄罗斯的中部腹地,向东则可以威胁中国西部的战略安全。向西则可以压制始终对美国态度强硬的伊朗,形成美国军队以伊拉克—阿富汗—巴基斯坦为基地对伊朗的包围网,利用巴基斯坦西南部的铁路网,美国陆军可以从俾路支省首府奎达直扑伊朗西部重镇—扎黑丹。
因此面对这个地缘战略中关键十字路口,华盛顿制定了一个长远的对巴政策,在经济上一方面以强大的经济援助,以美元外交先稳住美、巴关系,同时加大对巴基斯坦纺织产品的进口,加大巴基斯坦对美国的经济依存度。美国是巴基斯坦纺织产品的传统进口国家,巴基斯坦长期以来获得对美贸易的贸易顺差。巴基斯坦对美贸易在近10年时间里维持贸易顺差,有助于纺织工业的发展,仅2007年对美出口就达到36。94亿美元。而在军事上,则加大对巴基斯坦的军售力度,全力打压中国在巴基斯坦的武器市场,重新让美制武器成为巴基斯坦军队的主流。而在政治上,华盛顿终于下定决心,要“帮助”巴基斯坦推进这个国家的“民主”化进程。
巴基斯坦是一个美式民主最为失败的实验田。在这个国家60年的历程之中,军政府往往意味着“团结”、“强大”和“秩序”,但民选政府则代表着“腐败”、“软弱”和“混乱”。因此华盛顿实际只能更倾向于一个军政府领导的巴基斯坦,而不希望出现一个虽然“民主”但却混乱的巴基斯坦。所以华盛顿并不期望那些流亡海外多年的政客们可以在伊斯兰堡重新掌权。迈克。李总统和他的智囊们最终的目标是扶植一个亲美的军事独裁者。而那些对穆沙拉夫施加的那些所谓推行“民主”的压力。不过是逼迫穆沙拉夫脱下军装的手腕而已。
当基亚尼上将指挥的巴基斯坦陆军向新德里发起全面进攻之时,华盛顿的政客们距离他们的最终目标也只有一步之遥。巴基斯坦陆军成功攻克新德里,将终结印度作为一个统一国家的历史。一个由美国扶持的新印度政府将在新德里重新成立,在美国政府的构想中,巴基斯坦将获得印度西部的几个主要省份。英国在南部的所建立的独立邦联将继续存在一段时间。但最终也将纳入到忠于美国的印度新政府的旗下。中国军队可能会在印度东部长期占领几个省份。但是庞大的驻军成本和遥远的距离,将使北京方面最终选择放弃。最终一个唯华盛顿马首是瞻的新德里将重新统治整个印度。而巴基斯坦军队也将最终为星条旗而战。
如此圆满的计划,却在印度北部的沙漠和荒原之上化为了泡影。巴基斯坦强大的陆军在新德里以北的战场上遭到了前所未有的重创,数以万计的巴基斯坦陆军装甲部队一度被优势的印度陆军包围,而更多的部队被击溃,不得不弃守已经占领的印度国土,向着自己的祖国撤退。这场军事上惨败来的如此之快,以至于美国军队试图组织部署在阿拉伯海之上的航母战斗群进行支援也赶之不及。
对于这场军事上的挫败,对于刚刚交出军权的穆沙拉夫的威信影响极小。但是对于野心勃勃希望可以凭借攻占新德里而爬上权力颠峰的基亚尼上将却是灭顶之灾。因此在拉合尔面对糜烂的战局之时,基亚尼上将不得不选择铤而走险。动用第10集团军进入伊斯兰堡发动政变,而在这场夺取最高权力的拼死一搏之中,他与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华盛顿的支持。
五角大楼并没有让他失望,美国海军强大的第5舰队已经足以为他的行动背书。美国军方甚至授予了美国海军第5舰队司令帕特里克。沃什中将了最为恶劣的情况之下,先发制人打击部署在巴基斯坦南部的巴基斯坦陆军第5集团军。这支部队因为穆沙拉夫本人曾担任过该集团军的指挥官,而被认为了穆沙拉夫的嫡系部队。拥有2个步兵师、2个装甲旅和2个独立步兵旅的第5集团军无疑将成为基亚尼上将发动政变的最大障碍,为此帕特里克。沃什中将指定了一个详尽的作战计划,必要时美国海军将迅速“解除”巴基斯坦海军的武装,同时出动舰载航空兵封锁巴基斯坦南部的空中和陆上交通。同时驻守阿富汗的美国陆军游骑兵也奉命进入伊斯兰堡配合基亚尼上将的行动。
“如果需要,我们的‘战斧’可以将第5集团军的所有部队瘫痪在军营里,然后由我们的海军陆战队将他们全部缴械。”对于巴基斯坦陆军,帕特里克。沃什中将并没有更多的畏惧。但是当得知中国陆军快速反应部队出现在伊斯兰堡之时,这位经历过越战的老兵却再也没有了那气吞斗牛般的气势。他再三向五角大楼请示该如何进行下一步的行动。
诚然,“斯坦尼斯”号—“里根”号双航母战斗群拥有足够舰载机群足以遏止中国空军从新疆、甘肃等地向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展开的战略空运。但是遏止之后呢?根据美国军用卫星拍摄的图片,中国陆军约有1个旅级规模的机械化部队通过中巴喀喇昆仑公路,从中国新疆的边境城市喀什出发,正高速穿越喀喇昆仑山脉、兴都库什山脉的群山在向巴基斯坦北部城市塔科特进发。当然美国空军的远征轰炸机群完全有能力通过催毁几个关键性的枢纽来中断这条全长1224公里的战略公路。但是再然后呢?美国是否作好了为了巴基斯坦与中国正面冲突的准备了呢?所有人都还没有答案。
“中国从来不是一个具备进攻精神的国家,请注意不具备进攻精神并非代表这个古老的帝国不懂得扩张,相反在人类的历史上你很难找到一个可以在获取和经营土地的领域能与中国人相匹敌的文明。可能你会举出来自希腊的亚历山大、罗马帝国的恺撒、带来黄祸的成吉思汗、维多利亚时代的大不列颠以及目前依旧拥有世界最大领土的俄罗斯,但是请仔细的想一下这些曾经辉煌的征服者们在今天所能留下的不过是一堆供人凭吊的遗迹和历史,即便是曾经拥有世界上最强大武力的俄罗斯人,他们所统治的疆域也面临着从内而外分崩离析的危险。与那些昙花一现的庞大帝国相比,中国人走的并不快,他们的民族用了近2000年的时间才从黄河流域的部落文明最终成为了囊括东亚地区几乎所有优良土壤的一条巨龙。但是他们走的却异常的坚定,每一块新的疆域只要有中国人的足迹便没有任何力量可以将他们赶走,杀戮和战争可能会将那些被称为汉人的中国子民赶出一些地域。但是他们却一定会卷土重来,虽然有些时候他们会用好几个世纪来积蓄力量,但是每当他们回来的时候,往往任何力量都无法再将他们驱逐出去。但是请记住这种扩张的基础却不是武力。”在位于美利坚合众国武装力量的指挥中枢之内,一场有关于南亚次大陆两个主要国家—印度和巴基斯坦命运的博弈正在紧张的进行着。此刻正在巨大的投影仪之前发表着长篇大论的并不是今天的主角,来自的美国知名智库布鲁金斯学会东北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卜睿哲教授正用他那娴熟的美式英语向五角大楼的军事主官们描述着漫漫历史长河之中那神奇的国度—中国。
“谁都不会没有朋友!”面对着自己曾经最为忠实的战友和部下此刻颤抖着的枪口,转过身去面对自己朝向自己位置后方巨大的落地窗,久历风雨的巴基斯坦总统—穆沙拉夫终于露出一丝欣慰的微笑,因为他看到了巴基斯坦最为忠诚的盟友—中国的到来。一辆又一辆的中国陆军的92式6轮步兵战车在绚丽的路灯照耀之下,隆隆的驶过有着伊斯兰堡的“长安街”之称的真纳大道,向着自己的方向开来。
而负责执行戒严任务的巴基斯坦陆军的士兵们似乎早已被眼前所出现的这一幕惊呆了,他们之中根本没有想起举着自己手中的武器去阻止这些来自异国的战士,相反几乎所有人都选择热情的欢呼和及时撤去一道道坚固的路障。让这些来自东方的朋友们走的更为顺畅。而滚滚向前挺进的车队之中,不时也会有些步兵战车在关键性的路口停在路边,随后便会有荷枪实弹的中国人民国防军的战士和精通英语或乌尔都语的政工人员的带领之下,与巴基斯坦士兵共同值勤。
“这不可能,中国人怎么会出现在这里!那些该不会是你的嫡系部队所假扮的吧!”距离权力颠峰仅只有毫厘之距的基亚尼上将显然无法相信自己的眼睛。虽然他和五角大楼的那些同谋者一样清楚巴基斯坦对于中国的重要性。但是他们却一致认为中国对来自巴基斯坦政坛内部的地震无能为力,因为毕竟在这两个歃血为盟的国家之间横亘着雄伟壮丽且难以征服的喀喇昆仑山脉。虽然在盛唐时代,来自中国西部的远征军曾一度在这里宣扬过来自东方的威名。但是在日新月异的战争模式之下,对于长期依靠地面部队来维护权益的中国来说,巴基斯坦虽然并不遥远,但却同样不易企及。因此从历史上来看,中国对巴基斯坦虽然一直保持着无私慷慨的援助和最为热忱的友谊,但是对巴基斯坦国内的政局却鲜有干涉。最终基亚尼上将和五角大楼达成的共识便是对于这样政变,中国人无力干涉。不过现在事实显然证明他们错了,而且错的很离谱。
“你跟美国人在一起混的时间太久了,他们蒙蔽了你的心志。其实我就应该发现你并不是一个合适的继任者,这个问题很多军中的元老都向我提出过。只可惜当时我太过于相信你了。”虽然此刻手中握有手枪的基亚尼上将似乎依旧掌握着这件房间内的主动,但事实上攻守的形势早已在无形之中发生了逆转。“让你的部下不要作傻事,在我们在印度人的战场之上已经有太多的巴基斯坦军人为了你所谓的荣耀而流血,够了,让一切都结束吧。”穆沙拉夫缓缓的走向心防逐渐崩溃的基亚尼。只要对方放下手中的枪,那么他并不打算赶尽杀绝。
“不!我决不会就此认输的!美国海军第5舰队的航空母舰已经逼近卡拉奇。只要你死了,我便是最为合法的继承人。即便是中国人也不可能在明目张胆的推翻我的统治。所以,去见真主吧……。”走投无路的基亚尼最终选择了放手一赌,但其实他手里底牌早已被对手看穿。就在他再度举起自己手中枪对准近在咫尺的穆沙拉夫,刹那之间随着一声玻璃清脆的破裂声,他感到整个世界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宁静之中,他眼前的世界忽然如静止了一般,从五彩斑斓到化为黑白最后慢慢的归于黑暗,疼痛比这一切来的要稍晚一些,不过那种锥心般的疼痛并没有维持多久,他的神经系统便停止了一切的工作。
在基亚尼瘫倒在地的尸体之上,只有唯一的一个伤口,一颗7。62毫米子弹准确的击中了这个野心家的眉心,带着他的头盖骨和红白相间的液体泼洒满了整间房间。“请相信我,这并非是我所想要的结果。”面对倒在自己面前的这位曾经的战友,穆沙拉夫无奈的摇了摇头。随后他不得不跨过这位挑战者向着门外的世界走去,在那里还有无数的问题在等待着他。
而在距离总统府300米左右的一棵巨大的松树之上,一个身着巴基斯坦陆军制服的男子正悠闲自得的举着手中刚刚完成了一次改变巴基斯坦命运猎杀的步枪,独自回味着那透过白光瞄准镜从瞄准到扣动扳机的奇妙里程。而当他缓缓放下手中的武器之时,所有人往往会大跌眼睛,因为那不过是一支在巴基斯坦和阿富汗边境的部落级军火市场内并不罕见的中国制56式半自动步枪。很少有狙击手还会使用如此不专业的装备,但是贾曼卡尔或许便是这样一个少见的另类。
作为一名游击战的老手,此刻脸上已经有了多处雪白胡茬的贾曼卡尔早已不复年轻时的意气风发。但是当每一次再度为了自己扣动扳机之时,他似乎都会梦回那些令人荡气回肠日子。出生于阿富汗南部坎大哈的贾曼卡尔的童年是在伴随着无休止的战乱和动荡中度过的。先是不信安拉的苏联人来了,随后部落里的男人集结起来走进深山去用狼群的战术对付入侵者。而妇女和孩子则为了躲避苏联人的报复而不得不向南逃去。进入设在巴基斯坦西北部白沙瓦的难民营。
战争持续了整整十个年头,高傲的苏联人终于在剽悍的山民们面前低下了一直高昂的头颅。但是就当贾曼卡尔已经在难民营的伊斯兰学校几乎完成了所有学业准备却成为一名受人尊敬的阿訇之际。战争却再度爆发了,面对一片狼籍的国土,从群山之中走出来的“自由战士”们所考虑的第一件事情并非合力重建家园,而是先要在内部分出了高下。曾经在同一面“抗苏”大旗之下作战的各派武装们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他们对于打内战同样不外行。在惨况空前的流血冲突之中,硝烟依然笼罩着阿富汗大地。曾经一再催促苏联撤军的联合国除了反复进行调解,试图用言语结束阿富汗内战实现和平之外,几乎毫无办法。贾曼卡尔在难民营中的日子似乎再无尽头了。
但就在此时一个和贾曼卡尔从事着同样职业的男人却从实际行动向他证明了只要懂得坚持理想,任何弱小的力量最终都将战胜邪恶。在贾曼卡尔的家乡—阿富汗南部省份坎大哈,一名叫曼苏尔的地方军阀头子绑架并强奸了一名当地妇女,这一暴行激怒了一位名叫穆尔维。奥马尔的阿訇,他动员了不堪地方武装骚扰当地百姓,组织了800多名伊斯兰学校的学生发动武装起义,突然袭击了那名军阀的据点,并将他的尸体搬在坦克上游行示众。随后一个名为“伊斯兰学生军”的武装在巴基斯坦与阿富汗的边境城市查曼正式成立了。不过当时忙于争夺首都喀布尔统治权的其他武装派别们并没有想到这支名不见经传的“塔利班”竟会很快到来的日子里最终将他围困在潘杰希尔谷地,几乎将他们逐出政治舞台。
贾曼卡尔就是在此刻加入了这支还并强大的军队,入伍的条件并不苛刻,只要他有一支属于自己的步枪便可以成为“塔利班”的一员,因此贾曼卡尔在边境地区的军火市场里挑到这支古旧的半自动步枪。而随着贾曼卡尔军旅生涯的开始,“塔利班”力量扩张进入了空前蓬勃的极端。仅在3个月之内他们就迅速占领了普什图人聚居的南部、西南部和东南部地区,几乎占据了阿富汗的半壁江山。而日复一日的战斗更使贾曼卡尔习惯了硝烟和杀戮。“铲除军阀、恢复和平、重建国家”、“把阿富汗建成为一个统一、民主和繁荣的伊斯兰共和国”的口号令他相信了自己正在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