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水煮清王朝-第1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是,如果真的按于中所说的,只要控制了马六甲海峡,控制了淡马锡,就等于控制了东西方的海上通道,控制了西洋人到东方的大门,到时,所有在南海附近、台湾附近的西洋人都得乖乖地听朝廷的摆布的话,岂不是能大大地节省一笔?尤其是占了那里还能有钱赚,那就更加妙了。
    不过。这些很显然还不能够打动他和那些文武官员。
    “堂堂大清,不去打人就不错了,哪里会有人敢来招惹?就算有人敢来招惹,也没有能从海上来地。”——这几乎是整个清廷所有官员的通论。而且于中更是为这个论断增加了一个强有力的论据:正是他于大提督,带兵揍了日本一顿,让历史上唯一一个曾经扰乱过中华海疆的国度在众多清廷官员的心目中变得更加不入流。
    幸好,于中并不是只有这些料儿。
    现在,清廷的官员们对开海禁虽然大多持支持态度,可是,这些人依然有着一些担心。而且,这些担心对康熙,对满族皇室来说,一直是个潜藏在心底的隐忧。
    自从康熙开了海禁以后,有太多的人,乘坐船只离开了大陆,而且,一去不回。
    这些人,在从康熙到许多普通人的眼里,就成了“不孝”、“不忠”以及“图谋不轨”之徒。毕竟,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中国的传统道德并不认同这些人的行为。尤其在传说中,南洋更是前明、郑氏遗部以及许多不法之徒的聚集地,下了南洋,一去不回,岂不是说跟这些人有什么瓜葛?满族统治者向来对自己没什么信心,生怕一点儿火星就使得整个中国都造起反来,所以,在对待反叛的情况上一向是“防微杜渐”,一有苗头就斩尽杀绝,何况像现在这样“公然聚集”?
    这么一条,再加上沿海各省犯禁走私的事情屡禁不止,而且势头越来越大,走私的货物也越来越多,海关税银流失越来越严重,可以说,康熙就是因此而关闭海关,从此恢复禁海也不是没有可能。而事实上呢,康熙在历史上也正是这么干的。
    可是,海关如此巨大的税源康熙真就舍得放弃么?五大水师建成之后,只要下狠劲儿,走私就算不能杜绝,也肯定能遏制住;只要再把住了淡马锡,把整个南洋给关进自己家的“院子”里,那些出海一去不回的人,还不照样是在国境之内打转么?更加重要的是,那些南下的人大多是去了吕宋,那是西班牙人控制的地方,如果将淡马锡控制在手里,哪一天想整整那些人了,只要说上那么几句话,在吕宋岛上的西班牙人想不答应都不成。
    此外,于中还提供了许多其他的理由:一,海上运输方便,以广东到淡马锡的距离,哪怕是走慢一点儿,顶多一个月就到了。
    这可比从江南运军粮到西北要方便、便宜且快捷不知道多少倍呢。不用费朝廷什么劲儿,只要出兵就行。二,据情报,此时的淡马锡归廖内柔佛国管辖,只是一个小小的渔村,属于其国天猛公辖下。而柔佛由干经常跟荷兰人、葡萄牙人开战,并没有怎么经营这个地区,顶多只要一笔小钱,清廷就能得到这片区域。大不了,以中华上国之名,调解一下这三国,足以让处于下风的柔佛国感恩戴德了。三,在淡马锡驻扎了兵马,可以更加轻松的控制暹罗、安南以及缅甸等藩属之国。尤其是此时缅甸跟清廷之间的关系并不太好,清廷也多次派兵攻伐,而一旦在淡马锡有了兵马水师,不仅可以威慑对方。甚至于还能够对缅甸进行南北夹攻,利于清廷稳定边疆,比直接派兵攻打要好的多。四,南洋各国,比如苏禄等国,久慕中华之名,只是常久以来总是受到西洋人的欺侮,难以派人前来朝贡。如果截住东西方航道,则能制约这些洋夷,使其不能胡作非为。如此一来。必能扬我威名,促使万国来朝,更加彰显盛世景象。能够增加朝廷在百姓心中的威望,利于国家稳定。五,过了马六甲,再航行一段就是天竺,那可是唐三藏到过的地方,如果朝廷也能派个人过去,那会在天下造成什么样的轰动?六,南洋物产丰富……
    最后,于中把自己能想得到的,有可能吸引康熙或者大臣们注意的。能勾起他们心中各种情节的理由,差不多都说了一个遍,目的就只有一个,那就是表明一个意思:派兵驻扎淡马锡,既不费事,又有大笔的利益,这么好的事,不干就是傻瓜!
    “皇上,南海不仅疆域广阔。而且,各种势力几乎都掺杂其中,形势极为复杂,唯有先行占据淡马锡,方能居高临下,从容处置!虽然此事看似重大,可是,对朝廷来说不过就是添了一个兵营而已。奴才可以断言,在淡马锡建一港口,不仅能够完全支付此兵营所有花销,甚至还能为国库再添盈余!”说了一大溜儿,于中没能从康熙的神色之中看出什么,再看看那立于康熙身边那个一直微闭着眼睛,身材微胖,好似正在打盹儿的人物也没什么表示,他忍不住又添了几句。
    “于大人,那淡马锡真有你所说的地利么?”马齐看康熙没有说话的意思,便出头朝于中反问道。
    “那是自然。一直到现在,所有东西方的船只都是从马六甲海峡穿过。那里是从西方到我东方最近的一条航路。淡马锡扼守马六甲之咽喉,如我不占,日后必然为他人所据!”于中答道。
    “于大人,那淡马锡有多大?”蓝理问道。
    “不大,方圆大概也就数十里!”于中想了一下答道。莫睛没去过新加坡,他也只能乱猜。
    “数十里?那岂不是连一个县都不到?”蓝理又朝康熙拱了拱手,说道:“皇上,派不派兵去那什么淡马锡臣管不着,不过,就算派的话,那里也住不下多少兵马,所以,臣觉得,如果于大人真心想分出点儿东西来,福建水师也不能落下!”
    “……”这老头到底听没听老子的话?怎么还瞄着老子的船?于中朝着蓝理翻了翻白眼,这老家伙还真够执着。
    “蓝大人说的不错。皇上,臣也以为于大人似乎有些过于急躁。且不说淡马锡距离我大清足有数千里,于其地驻军会不会有什么问题。光是那里是不是真地有那么好地地利,也需要朝廷查勘清楚完毕之后,才能定策。如此一来,万事俱备至少也要数年之后。所以,臣以为,派兵淡马锡之事,还是以后再说的好!”万正色也跟着说道。
    “皇上,奴才自任海参葳水师都统时起便对我大清周边沿海进行过调查分析,所以,奴才有万全的把握,那淡马锡绝对是东西方交通之咽喉所在。”于中瞪了一眼两个老头,说道。
    “于大人,你在海参葳,比我的北海还要‘北’上几千里,就算能够查到这什么淡马锡,又能查得多清楚?还是不要夸海口了吧!再者说了,东海、南海两地,海盗盛行,我朝水师不熟其地环境,贸然出兵,谁知道会遇到什么事?所以,就算要派兵,也得一切弄清楚才好!”万正色又说道。
    “没错。那些海盗虽然不成气候,可这些人却跟野狼一般,防不胜防。东南海域更是其猖狂之地,若要派兵过去。一定要先有万全之策。”蓝理也说道。
    “两位老将军,你们既然知道海盗不成气候,连大一点儿的商船船队都不敢碰,又怎么知道他们敢找水师的麻烦?何况,我朝除福建水师之外,少有经历海战者。与海盗交战,正好可以训练士卒,以成精锐之军。两位老将军当年都曾打过硬仗。拼过性命,胆大如斗,怎么今天反而显得有些胆小了?”于中忍不住讥讽道。
    “我们这不是胆小,是稳重。于大人,你还太年轻了!”蓝理捋捋自己的花白胡子朝于中说道,噎得于中直想揍人。都四十多岁的人了,还年轻?这老头实在是不怎么地道。
    “施大人,你怎么看待此事?”没法跟两个老头沟通,既然这两个老家伙突然莫名其妙的结成了同盟,于中也想着拉施世膘一起出手。
    “这……于大人。施某还是听皇上的!”施世膘不好意思地笑了笑。他可不是笨蛋。于中一露出要把船炮交给他的意思,他就知道要麻烦,不过,为了能让自己的军队上点儿档次,他还是硬着头皮蒙了一把。可现在,于中却想着让他派兵去占什么淡马锡。如果那淡马锡真的有于中所说的那么重要、有那么有利的地势,占了那里就等于把住了东方与西方的大门,那他完全可以肯定,日后他南海水师必将是五大水师中的第一把交椅。可是,虽然于中前面没有明说,可他既然说把那些战船火炮藏着掖着是为了瞒住西洋人,那么,这家伙肯定是想着有朝一日会与西洋人进行海战。这是瞒不住人的。且不说这一天会不会到来。如果真的交战?那最有可能与西洋人交战的会是谁?这个连问都不用问,只有占了淡马锡的南海水师。这怎么能让蓝理和万正色这两个水师老将受得了?到时南海水师如果打嬴了,他们回家养老的可能性就要大得多了。就算不想这个,光是一个有仗却捞不着,就足以让这两个好战的老头着急了。何况,不久前于中在日本的那一仗已经把他们刺激狠了。那可险些就是“灭国”之战啊。
    消灭一个国家,打到对方的首都,这种功业,哪个将领不梦寐以求?所以,他们才会这么着急的想要“分”于中的“家产”,并且阻止于中劝谏康熙。因为现在的东海与北海水师并不能够大规模的出远洋做战地能力,尤其是北海水师,连水师官兵都还没训练好。他们这么做地目的肯定是想壮大自己麾下水师的实力,争取在形成战力之后加入那一场可能会发生地战斗。这既是为了他们自己,也是为了他们麾下的将士。所以,这当口,他是绝不会冒着承受这两个得了红眼病的老头的攻击的危险来帮于中的,打死都不行。
    “你……”施世膘的表现让于中大为丧气,以后谁再说施世膘是施世纶的兄弟他就跟谁急!两个人一点儿都不像嘛!
    “于中啊,你说的这些都不算错,都是为了朝廷日后着想,朕甚是心慰,不过,派兵远驻,确实是事关重大,朕需得跟朝中大臣们商议之后才能定下主意。此事还是暂且搁下,以后再议吧!”或许觉得几个臣子都争得差不多了,康熙开口朝于中微笑着说道。
    “皇上有命,奴才自当遵从。不过,皇上,奴才还有一句话上禀!”于中说道。
    “还有话?那你就说说看!”康熙微笑道。
    “皇上,您可知世界上这些年流行一个规矩?”于中问道。
    “规矩?什么规矩?”高士奇问道。
    “是西洋人所订的规矩。说简单点儿,就是‘先到者先得’。”于中答道。
    “先到者先得?”
    “没错。就是这个‘先到者先得’!欧罗巴并不广阔,物产也不丰富,又分为数十上百个国家,所以没有一个能算得上大国。可是,那些西洋人虽然自己国家的国土仅有弹丸之大,可他们依着这个规矩,四处航行探险,所占据的土地,加起来,恐怕已经比好几个大清还要广阔了!”于中沉声说道。
    “此等乃是蛮夷所为。我大清地大物博,又岂是那欧罗巴诸国可以相比的?何况……蛮夷之地,未曾开化,不占也罢!”马齐憋了一下,淡淡地说道。
    “马相此言差矣。蛮夷之地确实是蛮夷之地,可是,马相,您可知道,咱们大清的国土有多大?现在的耕地够多少人种的?以每家每户孩子一生就是两三个、五六个、七八个,甚至越生越多的势头,咱们大清的土地又够这些人种上多少年?”于中斜眼问道。
    “……”
    “我朝的地主仕绅所占地土地,少则几百上千亩,多则数万乃至数十万亩,可百姓呢?马相,我大清九成以上都是普通老百姓,这些人,一旦没有地种,没有饭吃,那可就是动乱之源啊!”
    “于中,君前奏对,莫要放肆!”张廷玉突然喝道。
    “皇上……”
    于中一撩官袍,曲膝跪倒在康熙面前,一脸诚恳。其他人看着他,默然无语。谁又能想得到于中居然把话头又引到这里来了?在场的都是有见识的人,自然知道这是历朝历代都难以解决的问题。可听于中这意思,难道是想鼓动朝廷再向外扩张,以供给百姓土地?
    “这或许是个办法!只是办起来恐怕有些麻烦。”施世膘跟蓝理、万正色两个互视了一眼,暗暗想道。
    “难怪于中死活非要把那什么北海道抢到手,为了这还差点儿轰平人家的京城,原来是因为有这种心思。”马齐暗暗想道。他突然间觉得自己可能是后继有人了,大家伙都是富察氏,光凭于中这么长远的心思,入上书房完全够料了。只是……不知道他能不能等到那一天!
    “……”没有人能弄明白高士奇和张廷玉的想法,两个人都垂着眼皮,好像要睡觉。而除了三个上书房大臣,另外那个侍立在康熙身边,一直微闭着眼睛好像在打瞌睡的人却睁开一双看似昏黄的眼睛,盯着于中上下瞧个不停,不过,他只瞧了一会儿,就又重新合上了眼皮。
    “于中啊,你刚才说只要禀报一句,现在一下子却是好几句,这可是有‘欺君’之嫌啊。你说,朕该说你什么好?”康熙略带深意地看了一眼于中,又微笑着摇了摇头,说道。
    “奴才有罪,但凭皇上处置!”于中低头答道。
    “哦?你真的这么想?”康熙微笑着问道。
    “奴才不敢欺君。”于中梗声道。
    “呵呵,你这话倒是有些意思!不过,既然你自承有罪,朕为了国家律法,也就不得不罚一罚你了!”康熙又笑了笑,没有理会于中话里的骨头,又转头朝那个刚才一直微闭着眼睛,跟马齐、高士奇等三人侍立在自己身边的人问道:“飞扬古,你觉得朕把于中发配到你军中效力如何?”
    第三卷 物华天宝 第二百五十五章 出镇“江之头”
     更新时间:2008…12…29 11:57:20 本章字数:5090
    要说康熙对于中所说的这些不动心是不可能的。
    既然要组建水师,以他的性情,自然是要把一切都算计清楚才行。所以,自己国境附近的海上都有些什么势力,他也远比一般的大臣知道的多。堂堂大清海域周边,实力最强的居然是西洋人,他怎么能不感到不舒服?以一个帝皇的心思,他其实也是想把这些都掌控在手中的。不过,他也知道,有些事是急不得的。所以,虽然于中所说的这些话对他有一些触动,让他看到了迅速掌控东南海域的前景,可是,他依然没有答应,这并不是他不相信于中,而是因为他还有许多顾虑。以淡马锡的重要,先不说一旦占据了那里之后会不会引起与那些西洋人的冲突,大清的水师能不能保证一定胜利,光是派一只孤旅驻扎到距离朝廷辖区数千里之外的地方,就足够让他不能马上决定了。施世膘对朝廷或许是忠心的,可是,南海水师绝大部分都是汉人,这么一只军队,如果驻扎到那什么淡马锡,会不会依然保证他们的忠心呢?这是他最先要考虑的问题。毕竟,南洋之地不是西北大漠,朝廷对那里真的是鞭长莫及。
    所以,他只是对于中的话不置可否,而是转移话题,将事情引到了别处。
    ……
    飞扬古的外号是“瞌睡虫”,这个名号对一个有着大清第一名将头衔的将领来说,实在是显得不怎么威风。不过,飞扬古很显然并没有吸取教训,依然是我行我素。哪怕是在皇帝面前,他也照样“打瞌睡”。
    不过,皇帝的话却是不能不答的,别说打瞌睡,只要还剩一口气儿,也得把话头接上。所以。在听到康熙的问话之后,飞扬古想都没想就朝康熙抱拳答道:
    “于大人一人可抵万军,皇上若是能使于大人襄助奴才,奴才愿虚位以待。”
    “呵呵,看来你很看重于中嘛。”康熙对飞扬古的回答显然很满意,他转过头又对于中笑道:“于中啊,安远大将军都这么说了,你可愿到他军前效力?”
    “安……安远大将军?”
    飞扬古一向是在西北掌控军政。这里见面他的面的,除了康熙和马齐三人,就只有一个于中了。这也是为什么于中在一进来的时候就感到惊讶的原因。他可是亲眼见到阿灵阿到奉天传旨叫萨布素接任飞扬古的抚远大将军一职的,而且还外带着传说飞扬古重病不起,极有可能从此一头栽到西天再不回还了。可现在这只大号“瞌睡虫”却跑到康熙南巡的龙舟上来打起了瞌睡,这又怎么能不让人吃惊?尤其是看到这家伙的身材还比前些年略显肥胖了些,一点儿得病的样子都没有,就更加不能不惊讶了。
    所以,趁着康熙“宣布”飞扬古是安远大将军的当儿,于中把自己的惊讶一下子都给表现了出来。不过,这里面惊讶的就只有他一个。虽然萨布素接任抚远大将军的事情并不是什么秘密。可是,清廷也没有大肆宣扬,所以。另外三个水师提督对此事也并不知晓详情,他们只是对这龙舟上除了水师将领之外还呆着一个西北大将感到略微有一些诧异罢了。
    “前些日子得了些小毛病,虽然没什么大碍,以后想上沙场却有些难了。蒙皇上圣恩,看护西北之责就都交由萨布素将军!飞某现在只须主管川陕两省军事,帮萨布素将军管管后勤。”飞扬古看到了于中的疑问,微笑了一下解释道。他跟于中也快十年没见面了,可是,两个人都没怎么变,所以一眼就认了出来。再加上他本来就对于中印象不错,自然一切好说。
    “身体是本钱,飞军门还要注意保重的好。”于中有些迟疑的答道。这世上听风就是雨的人还真是多,他估计飞扬古可能是得了什么不能过度操劳的病症,这才向康熙请辞,结果居然被人传成病重不起……他可是都已经派人准备好“白包”了,不知道这事如果让飞扬古知道了,还会不会对他像现在这么客气。
    “于中啊,到飞扬古麾下当个四川提督如何?”康熙突然又问道。
    “四川提督?皇上……”调老子去四川?于中看到康熙不像是在开玩笑。顾不得再想飞扬古的事情,一下子就有些急了起来。在东北经营十几年了,好不容易有了今天的势头,怎么又要调动了?而且还是调往西南!这康熙也忒过份了点儿,难不成这家伙到现在还防着自己?
    “你不乐意?”康熙盯着于中问道。
    “奴才不敢。只是,皇上,奴才在满洲还有好些事情没做完,若是现在就……”说真的,于中现在有一种恨不得掐死康熙的冲动。调往四川可不比上一次从黑龙江调到海参葳,那一次再怎么说也都还是在东北转悠,可这一次却是一下子跳到西南去了。岂不是说一切又要白手重来?尤其重要的,现在北海道、压制日本、探索阿拉斯加、战船研制等等,好多事情才只是刚开了个头,这些事情没见到根底,他怎么能放心地走?清廷里面又哪有人能接的住这些事情?虽然他也想过如果太子一伙找他的麻烦会谪降或者撤掉他的官职,可他却没想过要离开东北。他可以确定,只要他不离开东北,这些事情在他这个满洲水师的创始人以及费老头的努力下,就算不能像以前那样顺利,也肯定能够进行下去。为此,他甚至想过如果太子等人把他发配,他就辞官不做也要留在东北。可是,他却没有想到康熙居然会先对他“动手”,马德已经做了江南总督了,如今再把他也拉进关内,难道康熙就真的有把握控制住自己?
    “朕知道你在满洲有许多事情还没有完成,不过,这个你可以放心。朕自然会着人接手……你看伊桑阿如何?”康熙很显然早有准备,看到于中似有不愿,马上就提出了接任人选。
    “伊桑阿?”于中一时怔住……丫丫个呸的。怎么忘了这家伙?难道这次的事情就是这家伙搞的?于中忍不住暗中大骂起来。伊桑阿。不知道能不能说这是一个几乎已经被清廷遗忘了名字。自从到了宁古塔之后,这位老兄就变得默默无闻起来。海参葳离着宁古塔虽然不近,却也不远,可于中几次到达那里都没有见过这位仁兄。这两年他唯一一次听过伊桑阿名字的事情,就是莫睛开的纺织厂里有着这位老兄的两成股份,而且,这家伙是整个满洲唯一一个愿意投资这个项目的权贵。如此沉默,自然让人无法注意到。于中又哪里能想得到这家伙居然会被康熙提名来接任满洲水师提督地职位?
    “伊桑阿这几年干得不错,每年给朕的奏折里面,朕就能看得出他长进了不少。只是朕一直找不到合适他的职位,这才一直拖着。
    现在既然要派你去四川,这满洲水师正好交由他来接管。朕也好看看他是不是真的有那份能耐!”康熙又对于中说道。
    “皇上,伊大人他从未掌管过水师,就算接任,奴才也觉得他未必能轻松接手。而且,奴才觉得他出掌奉天提督或许更加合适一些!”于中硬着头皮说道。
    “奉天提督朕已经有了人选,所以。伊桑阿唯有暂且接任满洲水师提督一职。至于你,四川提督虽然不像满洲水师提督那么重要,却是西北诸事的后院所在,万万不可掉以轻心啊!”康熙又说道。言下之意。已经把于中调任四川提督一事敲实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