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第一盗-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句话落在佘太君和杨家兄妹的耳朵里还没什么。
    但是谢慕华的心里却是狂跳啊,这个潘惟吉不是别人,正是当初周世宗柴荣的幼子。天哪!
    当初赵匡胤黄桥兵变,刚刚进宫的时候,遇到一个宫女抱着个小孩。赵匡胤问这是谁?那宫女回答说是周世宗的幼子。
    身旁的大臣赵普等人都说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
    只有潘美沉默不语。
    赵匡胤这才说:“即人之位,杀人之子,朕不忍为!”
    后来,潘美向赵匡胤要来这个孩子,抱回自己家去,收了当儿子,改姓潘,取名惟吉。赵匡胤从来也不问这个孩子的事,潘美自然也就什么都不说。再后来,这个孩子居然还入朝为官,一生平安。
    当初谢慕华还是个网虫的时候,天天就喜欢研究这些历史之谜,没想到穿越来宋朝没几天,就遇到了前朝皇帝的儿子。谢慕华一时间目瞪口呆,看着潘惟吉,说不出话来,脑子里闪过一个惊人的念头:“要是潘惟吉知道了自己真正的身世,那只怕……”
    而这个潘惟吉的亲哥哥,后周的最后一位皇帝,柴宗训,早在六年前就已经死在房州,当时只不过才二十岁而已,宋史上当然说柴宗训死于疾病,真相早已不得而知。
    不过一向有点阴谋论的谢慕华自然腹黑的认定,柴宗训死于谋杀。
    当年英明神武的柴荣,现在的后代男丁除了那个捧着丹书铁劵混饭吃的小娃娃之外,就剩下这一个潘惟吉了。
    佘太君可不知道谢慕华惊讶什么。她低声向杨延昭说道:“继续给饥民分发食物!”
    杨延昭带着士兵分开饥民,拿着干粮一一分发给他们。
    看到局势渐渐缓和下来,潘惟吉跳下马来,规规矩矩给佘太君行礼:“多谢杨夫人解围之恩!”
    潘惟吉说着话,依旧不满的扫了谢慕华两眼。
    谢慕华现在还震惊在潘惟吉的身世里,茫然不知。杨九妹急忙跑了过来,拉住谢慕华:“你不是要给饥民分发食物吗?快点过来帮我!”
    谢慕华被杨九妹强行扯到一边,这小丫头看谢慕华一脸不高兴,还帮腔道:“我也看那家伙不顺眼,装腔作势的。咱们不跟他一般见识!”这句咱们一出口,九妹的俏脸红了红,松开了谢慕华的手。
    茫然不觉的谢慕华苦笑了一声,自己哪里是跟他过不去啊。分明是被潘惟吉的身世给惊住了。
    好容易给分发完了食物,潘惟吉带着他的骑兵当先开路,引着这行人马向代州进发。
    代州城并不是气势磅礴的大城,与金陵,太原,幽州这样的大城一比,这里简直就是穷山僻壤。但是它扼守着契丹进犯的咽喉,某种意义上来说,它是眼下的大宋在北中国的一只拳头。
    许多人早就聚在代州城的门外,穿戴得整整齐齐,不住向西南方向眺望。
    不知道是谁爆了声喊:“夫人他们到了!”
    话音还没落,只见杨延昭和潘惟吉双骑飞奔而来。随后一个青衣少女挥鞭策马,紧紧跟着。远处尘土扬起,百多人的车马队缓缓的行了过来,当先一排骑兵,扯着旗帜,竖着刀枪,盔甲明亮,战马矫健。
    “是娘到了!”
    “六弟……”
    “九妹回来了……”
    原本安安静静站在城门口等待的人群,顿时闹腾了起来,好几个人抢了出来,迎向飞马而来的三人。
    杨延昭翻身下马,迎面给了一个英气勃勃的少年一拳,这一拳正中那少年的肩膀。那少年却不抵挡,反而挺起胸膛接了杨延昭一拳,笑呵呵的说道:“六哥,一个月没见了,没想见面就打弟弟!”这嬉笑少年却是七郎杨延彬。
    杨延昭哈哈一笑,身旁几名男子聚了过来,你一言我一语,说不出的亲热。那正是他们杨家的七个儿子。
    杨九妹跳下马来,几个哥哥却率先都招呼六郎去了。几个美貌女子拉着九妹的手:“让他们男人疯去吧。咱们等娘来!”
    九妹难得老实了一会,垂着手站在她们身边,低声叫道:“大嫂,二嫂,三嫂,四嫂、八姐……”
    杨八姐拉着九妹的手,仔细看了一圈,这才拍拍胸脯:“谢天谢地,你没事!听说你们路上遇到了刘继轩,被他伏击,情况怎么样?几位哥哥一听这事都急的不得了,纷纷跟父亲请命要去接娘。”
    九妹俏丽的脸上掠过一丝哀伤:“忠叔死了!”
    “什么?”一个略有些矮小,但是极为结实的汉子大喊起来:“忠叔怎么死的?”他性烈如火,正是杨家五郎杨延环。
    杨忠在杨家待了一辈子,从仆人做到管家,杨家这一代人几乎都是杨忠看着长大的,打心里都把这位忠厚老实的老管家当成了一家人。骤然听到他的死讯,已经有人忍不住垂下眼泪来。
    远处的车马已经走近。
    佘太君下了马车,步行走了过来。
    杨家子弟纷纷迎上前去,城门顿时拜倒一片人。杨家自小教育非常严格,对父母长辈都是极为尊重。
    谢慕华扑腾一声从后边的马车上跳了下来,看着满地跪倒都是人,忍不住有些好笑。这还只是接母亲而已,要是皇帝来了,这跪的不得是一片一片的啊?
    还好,谢慕华抓着头皮想了半天,愣是没想起来自己在后世有下跪的经历,貌似就算过年给爷爷奶奶辞岁,也没有磕头过。
    “你是什么人?怎么穿着我杨府的衣服?”
    问话的是杨府另一位管家,杨义。他跟杨忠一样,都是在杨家当了一辈子工的人。今年已经五十有二了!
    这老头为人做事眼里揉不得沙子,看谢慕华穿着家丁的衣服,却穿的吊儿郎当,压错了襟,腰带也系在中间,打了个蝴蝶结,更要命的是头发剪得短短的。杨府上下都是非常规矩的人,哪见过这么顽劣的家丁?
    谢慕华愣了一下:“问我是谁?问你家小姐就知道了!喂,你倒是替我说说啊!”
    他说着,习惯性的向杨九妹的肩膀上拍去。
    这应该没多大个事啊,后世里,他和女同学,女同事打招呼,这么拍下肩膀很正常。要说杨九妹主动拉他的手,还拉过好几次呢,虽然都是事出有因,可好歹也算是肌肤之亲啊。宋初,理学还没盛行,应该不会那么保守吧?
    谢慕华正想着,手还没碰到九妹的肩膀,忽然眼前一黑,金星直冒,鼻子里两股热流奔腾而下,竟然被人踢了个仰面朝天。
    谢慕华还没反应过来,就被人重重一脚踏在胸口。谢慕华挣扎着抬头看去,却见一个面貌俊朗的年轻人,国字脸,浓眉大眼,穿着打扮很是华贵。他的右脚正踩在谢慕华的胸口,一手指着谢慕华:“九小姐岂是你能碰的?”
    潘惟吉站在那人身边,一脸得意。
    谢慕华一咬牙,手撑着地,想要站起来,那人的脚力还真是很大,压得谢慕华动弹不得。
    杨九妹脸色一沉,伸脚向那人腿上踢去。那男子一缩腿,九妹也不追击,先把谢慕华扶了起来。
    佘太君转过脸来,看着那人。
    那男子和潘惟吉急忙拜倒在地。
    那人声音清越,斯文有礼:“在下潘惟清,行三。在此恭候杨夫人大驾!”
    “起来吧!”佘太君伸手将两人拉起,那潘惟清看起来眉清目秀,气度不凡,身旁的潘惟吉也是仪表堂堂,威风凛凛。再看站在一旁的谢慕华却是一副衣衫不整的样子。
    佘太君不由得叹了口气,谢慕华伸手去拍杨九妹,终究有些失礼,佘太君倒并不怪他,想那谢慕华虽然智慧过人,见识不凡。可毕竟久在海外,不识中原礼节。他这次被潘惟清踢了一脚,倒也在情理之中。想到这,佘太君多看了谢慕华两眼,终究没有作声。
    谢慕华心中怒火不住升腾,好啊,潘家看不起我也就算了,你杨家一向自负清高,看自己来历不明,又没有权贵撑腰,就不把我谢慕华放在眼里。
    莫名其妙的被潘惟清一脚踢翻,杨家七子竟然没有一个施以援手,杨门女将也只有一个熟识的九妹为他解困。就连佘太君也没有为他说句话。
    一股火气忍不住冲了上来,在后世,为了生活,为了端稳当饭碗,自己已经被这世道磨得又圆又滑。
    穿越到了宋代,没想到又连番遇到这样的窝囊气,人争一口气佛受一柱香,我总不能两辈子都当一个任人鱼肉的小虾米。
    一股豪气涌上心头,就算是你们的皇帝赵光义又怎样,只不过是个**了小周后,还画图自赏的变态,就算是大宋的开国皇帝赵匡胤又能怎样,他不识大体,在位时却不立太子,离奇身死之后,皇位就被弟弟给占了去。
    想起日后,契丹人,金人,蒙古人入侵大宋,杀得河南河北一片荒凉,富饶的江南尸山血海,谢慕华的眼睛都有些抽搐。
    宋初,宋初,我就要在这个时代闹一个改天换地出来。让中华文明不再被外族的屠杀而断续,让历史永远镌刻下谢慕华这三个大字。
    城门处马蹄声响起,一小队人马飞驰而来。为首一员大将,威风凛凛,面方鼻阔,双目如电,长髯飘动。
    城门外的众人纷纷让开道路,数百人在这里,却是鸦雀无声。来人正是左领军卫大将军,知代州兼三交驻泊兵马部署,杨继业,后世人称“杨老令公”。
    杨继业滚鞍下马,走到佘太君的身边,他们少年成亲,相濡以沫已经三十多年了,夫妻之间相亲相爱。自从杨继业归降之后,还没有和妻子见过面,这一次再见,杨继业已经从大汉将军变成了宋军统帅。
    两人这一见,恍如隔世。
    一行人马跟着杨继业回到居所,潘家兄弟和流着鼻血,背着小背包还高昂着头的谢慕华也跟着大伙来到了杨家。
    佘太君归来,今儿的午饭吃的格外丰盛,在边关要塞,想吃顿油水足、味道好的饭菜还真不容易。好多人都趁这机会好好打打牙祭。
    谢慕华肚子早就饿的咕咕叫,但是宴席上毕竟要注重斯文,也要在杨家众人面前留个彬彬有礼的印象,就始终不敢放开肚皮。这一顿饭吃下去,肚里还不觉得饱,又喝了一点黄酒。
    在后世,谢慕华就不是个酒量太好的人,一壶酒下肚只觉得脚下软绵绵的,眼睛也有些花,淡淡的醉意涌了上来,说不出的舒服。
    杨义一直垂手站在一旁侍奉着,直到谢慕华放下筷子,这才说道:“老爷夫人有请!”
    _____________
    红票、收藏、点击,一个也不能少啊!拜托大家点点鼠标哇!
第六章 金银财宝
    杨家在代州城里的宅子可真不小,谢慕华本就喝了点酒,这下背着背包跟着杨义也不知道走了多久,只记得到处都能看到一排排的房子,一个个宽敞的院子,路过一个练武场的时候,更是豁然开朗,那里足足有两个篮球场这么大小。
    早已习惯了在后世住鸽子房,筒子楼的谢慕华心中惊叹,真是奢侈啊,这全家上下连上仆人能有一百人?人均下来都得占个大几十平吧。
    谢慕华心中惊讶,脸上却不动声色。始终不紧不慢的走在杨义的身后。
    杨义引着谢慕华走进一个安静的院子。
    院子里居中放着一张石桌,四个石凳。杨继业和佘太君都换了身便装,坐在那里品着茶,七个儿子整整齐齐的站在身后
    谢慕华前脚踏进院子,佘太君就急忙站了起来,指着谢慕华对杨继业说道:“这次你我夫妻能够再见,多亏了谢先生。”
    杨继业自幼就喜欢骑射,不爱读书,斗大的字儿也不认得一个,自然也就不爱讲什么礼仪。他站了起来,朝谢慕华一抱拳,右手一摊:“请坐!”
    谢慕华虽然喝了点酒,心里头可还是清醒的。杨家上上下下都在这儿,就自己一个外人,方才引他进来的那个管家杨义,也掩上院门走了出去。一想到这,谢慕华的酒顿时醒了三分。
    “谢先生,听闻你从海外归来,才华出众,见识不凡,不知道谢先生是何出身??”杨继业看似漫不经心的问道。
    查户口了啊!还好我早有准备。
    谢慕华站了起来,面色沉重:“在下一直不敢提及家门,怕辱没祖先。杨将军既然垂问,在下不敢相瞒。家祖谢伷,谢嘏之子。时逢侯景之乱,梁朝将亡,家祖引晋人郭璞所言,江东分三百年而与中国合,观江东王气将终于三百年,谢家前途难料,为我谢家能留一血脉,家祖奉父命远赴海外避难。”
    杨家众人面面相觑,听谢慕华这一说,这谢家似乎大有来头。
    佘太君动容问道:“却不知道先生这一支这些年来在海外何方?”
    谢慕华心中暗笑,脸上却是一脸严肃:“我家流落海外,开枝散叶,一路飘流。落家于东罗马帝国为官。”
    谢慕华看众人迷惑不解,解释道:“那里被我中华称之为大秦。现在的皇帝叫做巴西利乌斯二世,我谢家在东罗马世代为高官。当初也曾经盛极一时。现在人丁稀少了,也就逐渐衰落了下来。不过,我家祖训,子弟必须读中华典籍。平日里,像我这样的官员子弟也要学习东罗马帝国的学问。”
    佘太君和杨延昭暗暗点头,原来是世家子弟,又是融会中外之学,难怪能一回到大宋,听九妹说说形势,就对天下大势分析的头头是道。
    杨五郎奇怪的问道:“那你为什么要回来?那个什么罗马帝国的官儿不好做吗?”
    谢慕华叹了口气,怅然道:“那东罗马帝国只准一夫一妻,我家又为了保持血统,千方百计找汉女成亲,人丁逐渐单薄。到了我,已经是七代单传了。以前我家位高权重,想回到中原也无法回来。现在门户衰败,家父临终之前命我一定要回到中原,将谢家香火延续下去。你们看看我的名字,慕华,慕华,仰慕中华。可不想……我沿着丝路一路千辛万苦,刚入山西,却一回来就遇到逃兵劫掠,差点丢了性命,千里迢迢带回的进贡宝物也被洗劫一空,我逃出来的时候,拼了性命才抢出来几件!”
    杨继业点了点头:“大战刚过,流匪甚多,倒是让谢先生受惊了!”
    顿了顿,杨继业微微一笑:“这路上承蒙谢先生相助,拙荆犬子才能安然无恙。这里是我杨家一点心意!”
    杨继业招了招手,七郎杨延彬亲自捧出一个黑色小箱子出来,放在石桌上。
    杨继业把箱子打开,推到谢慕华的面前。谢慕华这一看,剩下的酒劲几乎都全醒了。
    箱子里整整齐齐放着一叠叠银锭子,最上边还摆放着八个小巧玲珑的金元宝。一时间金光银光,交相辉映,几乎照花了谢慕华的眼睛。
    谢慕华生生的吞了下口水,这些可都是钱啊。虽然大宋金银并不作为货币流通,但是它们的价值可没变,一两银子就是一贯铜钱……谢慕华心里忍不住算了起来,瞅这一箱子金银,少说也值个六七百贯。
    “这里是一点薄礼。还请笑纳!”七郎低声说道。
    谢慕华咬了咬牙,把箱子推了回去:“我不能收!”
    杨继业皱了皱眉头,要是谢慕华还嫌少的话,他可真的拿不出来更多了,偌大的杨府每天都要开销,这已经是他能给出来的极限了。
    谢慕华翻过一个茶杯,自顾自拎起茶壶,给自己倒了杯茶,刚才酒喝的太多,口干舌燥,不润润嗓子都懒得说话。
    “在下刚刚回到中原,许多事情并不了解。有几句话想问杨将军!”谢慕华压低了声音。
    佘太君和杨继业对视了一眼:“先生有什么想问的,但问无妨!”
    “我虽然第一次回到中原,却也曾经翻阅祖先典籍,知道高齐时,太原乃是霸府所在。我谢家虽然远在海外,却也关注中原消息,听说这太原本是先朝唐国的龙兴之地,想必是苦心经营几百年,却不知道这战乱之后,规模如何?”谢慕华举起茶杯一饮而尽,扶着石桌站了起来。
    杨继业微微一笑:“太原数十年来依然是中原之坚城。后唐,石晋,后汉皆以太原龙兴。眼下燕云十六州在契丹人手,太原就是北地重镇,不过当今圣上以为太原弱则先叛,强而后服。有意迁址废弃。”
    “哦,如此说来,这次攻打太原,只怕大宋也付出不少代价吧?”谢慕华淡淡的问道。
    太原之战是杨继业心中的痛,但是之前答应了谢慕华,只得老老实实的答道:“皇上御驾亲征,命潘美,曹彬带领大军兵分四路攻打太原,围困太原之后,并不急于攻城,而是先派枢密使曹彬击败耶律沙带领的辽国援军,大将郭进在石岭关阵斩辽将耶律敌烈。从此辽军不敢南下。断了太原的援军之后,皇上亲自带军从镇州出兵,攻破隆州。然后御驾到太原城下督战,激战数日,汉将范超,郭万超先后出降。皇上宅心仁厚,亲自下诏劝刘继元投降。这就攻下了太原!”
    “哦……”谢慕华故作高深的哦了一声,话锋一转问道:“我被逃兵抓住的时候,听他们说,对契丹辽国很是畏惧!契丹之名,我在东罗马帝国都听说过,想必是大国,却不知道和慕容燕国北魏比起来,规模如何?”
    杨继业叹了口气,他和辽国人打了一辈子,如何不知道?
    “这契丹建国不到百年,后晋石敬瑭为了求辽国出兵,称儿皇帝,割让燕云十六州。辽国的国势就越发强盛,十年前,辽国国主被弑,即位的耶律贤又体弱多病,本以为辽国会衰落下去。偏偏他的妻子、辽国皇后萧燕燕确实是个人才,帮助耶律贤把偌大辽国管理的井井有条。现在的辽国,军队彪悍,将领善战,的确是大宋的劲敌!不亚于慕容燕国、北魏。”
    谢慕华悠悠的说道:“我从海外归来,从来没有打过仗,有几句话不知道说得对还是不对!”
    他扫了一眼杨家众人:“大宋禁军虽然精锐,但是攻克坚城已经成了疲劳之师。千里奔赴幽燕,假若是要向辽国开战的话,皇上想必是要速战速决,趁辽兵不防,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以求一战成功。”
    谢慕华喝了口茶:“若是无法速决,围城困战,那……辽军大将必然来援,倘若辽国大军兵临幽州,而大宋尚未攻占幽州的话,疲惫之师对上辽国精锐,只怕……”
    谢慕华苦笑一声:“我海外书生,不解中原事,却是不知为何皇上定要提兵北上,倾禁军精锐孤注一掷呢?”
    杨继业听得满头大汗,他带了一辈子的兵,打了一辈子的仗,如何不知道以疲惫之师千里奔袭的危险,只是……
    他不过是区区降将,赵光义征辽又在兴头上,他的亲信大将曹彬,潘美都不敢说,杨继业又怎么敢说呢?
    杨继业心中盘算,这大战一开,胜负只是五五之数。难言取胜。
    杨继业脸色坚毅:“先生料事如在眼前,辽国南院大王耶律斜轸眼下驻扎在幽州,幽州附近还有北院大王耶律奚底,萧讨古数万大军,幽州太守是韩德让,智谋过人,守将耶律学古经验丰富。要是一旦开战,只怕耶律沙,辽国大将耶律休哥也要前往幽州……胜负难料,皇上之意,杨继业不敢轻测!”
    “将军不必多虑,我也是猜测,皇上又没诏告天下要攻打幽州……再说大宋名将如云,又怎么会看不出来?假如真的要打幽州,那只怕是皇上想要一战功成……”谢慕华缓缓的说道。他的话点到即止,没必要说的太明。
    “我有一事相求,我从东罗马来,贡品虽然被匪徒洗劫,可我总算拼命抢回几件珍宝!”谢慕华心疼的看了看包里的卡迪亚手表和望远镜:“想请杨将军派一队人马送我去镇州求见皇上。要是对辽国开战的话,海外归子进贡珍宝也是吉兆啊!”
    “谢先生,既然你决意去镇州献宝,护送你的任务就让六郎一力承当吧。”杨继业站了起来,长髯飘动,英武不凡。
    “怎么敢劳动少将军亲自送我?”谢慕华做出一副不好意思的模样。
    “无妨……”杨继业扭头吩咐道:“七郎,你去挑选一百名精锐骑兵,跟六郎一起护送谢先生去镇州。”
    杨家二子凛然领命。
    佘太君一招手:“七郎,还不把这箱子搬下去,这等阿堵物,污了先生的眼!”
    杨七郎应了一声,搬走箱子。
    谢慕华看着那箱闪着金光银光的元宝被七郎搬走,心里那叫一个疼啊,人家送上门来的钱居然不要,还要自己亲手给推出去,真恨死个人了……
    ………………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杜甫的诗句就是对太平兴国四年六月,盛产精锐禁军的河北、京东两路的紧张、混乱的气氛给予的最好描述。
    这一个月,为中国未来数百年的历史埋下了悲哀的种子。在朱元璋将蒙古人赶回草原之前,南方农耕政权最有可能战胜北方游牧政权的机会,就在这一仗。
    在中华文明的历史上,生活在中原的汉族子民作为全世界最强大的农耕民族与塞外的游牧民族有过长时间的较量,纵观中华文明五千年来,这种战争几乎就没有停止。
    生活在草原大漠的游牧民族天生具备侵略性,掠夺是他们经济上的重要来源之一。幽燕自古就是军事重镇,是汉人重要的农业、畜牧业生产基地,更是北方蒙古高原的游牧文明与中原农耕文明的天然分割线。如为中原政权所得,则可据此为险,以为国防屏障,阻止异族入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