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宋第一盗-第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州官吏的官职,找人填缺并不难。
“谢大人,邕州是南征根本之地,还是小心为妙啊!”
谢慕华叹了口气:“我又何尝想和他们撕破脸,只不过南征事关重大,要是出征之时,身后还有一群人在扯后腿,我倒宁可换一批人来。两害相较取其轻,得臣兄,你看呢?”
…………
“嗖!”“嗖!”“嗖!”
三箭连发,正中百步之外的红心。一旁侍立的士卒高声欢呼:“大人神箭!”
孙全兴光着膀子,随手将手中长弓丢给一旁的亲兵。早有人端了一盆清水过来,孙全兴擦了擦膀子,取过外套披上。
“团练大人!南征谢监军遣使求见!”营外匆匆跑来一个卫兵,高声叫道。
孙全兴没好气的应了声:“待洒家前去迎他!”
“孙团练!”
孙全兴心头一股怒气顿时涌了上来,这军营之中无论是谁叫他都要叫一声团练大人。敢不这么叫的,也只有那什么谢慕华的手下了。擅闯军营,难道就不知道自己可以斩了他么?真是吃了熊心豹子胆。
孙全兴正要发怒,只见两位眉清目秀的少年将军带着几名随从笑呵呵的站在演武场边看着自己。
“孙团练可真是贵人多忘事。在下潘惟吉……乃是当朝潘太师第四子!这一位是曹枢相的小公子曹琮!”潘惟吉不知道是不是跟在谢慕华身边的时间长了,渐渐学会了谢慕华的一脸坏笑,无论对着什么人,都先笑得阳光灿烂再说!
孙全兴顿时一愣,要是大宋名将里,他就服两个人,一是潘美,一是曹彬。这两位大宋名将用兵如神,孙全兴还是个小兵的时候就在潘美麾下任职,后来曹彬征后汉南唐之时,孙全兴已经是军中勇将,这两人对他有知遇之恩,又是老上级。如今两位老上级的儿子携手前来,孙全兴顿时将刚才的些许不快抛在脑后,快步迎了上去。
“原来是潘衙内、曹衙内!”
曹琮笑道:“孙团练,衙内二字可不敢当,如今小将和潘虞侯蒙皇上恩典,在雁门关又立了些军功,已经是昭武校尉、殿前司带刀虞侯了!”
孙全兴笑呵呵的拍着两人肩膀:“果然是虎父无犬子,两位虞侯少年英雄真是可喜可贺。说起来,末将当初跟随潘太师曹枢相南征北战的时候,也曾经见过两位公子。一转眼,两位公子已是这般英雄人物。潘太师、曹枢相真是好福气啊!”
孙全兴当先引着,将两人让进府衙,又吩咐亲兵叫厨房做些好菜来,要和潘惟吉、曹琮叙叙旧。
潘惟吉也不说谢慕华叫他们来到底有何事,只是闲话说起当初孙全兴跟随两位名将南征北战的英雄事迹,说到得意处,孙全兴索性脱了衣服,露出膀子,指着身上一道道伤疤,每一处伤疤都是一场惨烈无比的战斗,孙全兴说得眉飞色舞,口沫横飞!
“像孙团练这般一刀一枪博个真功名多好!可惜咱兄弟……唉!”潘惟吉故意长叹一声。
“贤侄如今官拜虞侯,将来再立军功,必可继承太师衣钵,贤侄又何出此言?”孙全兴不解的问道。
潘惟吉摇了摇头,一脸郁郁之色。曹琮却抢着说道:“孙团练,一家人不说两家话,咱兄弟也不瞒你们。想我等父翁都是一刀一枪立过功劳,这才官拜太师、枢相!那杨七郎是什么人,他杨家不过是汉贼降将而已。却因为妹妹嫁给了谢监军,就此扶摇直上,这次谢监军还奏请皇上,一力保举杨七郎为南征主帅,我兄弟立过的功劳不比杨七郎少,论资排辈我家更在杨家之上。他如今得意洋洋,根本就不把我们放在眼里!”
孙全兴愣了愣正要说话。
潘惟吉立刻抢着说道:“这也就罢了,可是孙团练是有真本事的,家严每每念起孙团练总要说起孙团练当年何等勇武,三百步卒大战一千敌军,身受十余创仍死战不退。如此威风如此勇武,如今也要听命于杨七郎那个娘娘腔!小侄甚感不值啊!”
孙全兴大怒,拍案而起:“哼,洒家就知道这些人只懂得溜须拍马,哪里会打什么仗?要是侯大人的话,洒家倒也算了,偏偏让那什么杨七郎做主帅,那厮懂得甚么?”
潘惟吉劝说道:“孙团练也休要着恼,这次谢监军派咱兄弟来与孙团练共商进军之事。咱兄弟也不愿回去受那杨七郎的腌臜气,想烦请孙团练修书一封,告知谢监军,将咱兄弟留在广南进军一路,跟着孙团练,咱兄弟也好一刀一枪博个功劳啊!”
孙全兴大手在胸脯上拍的砰砰响:“放心,这事就包在洒家身上!”
曹琮却拉住潘惟吉:“这却不好,若是得罪了谢监军,只怕不放咱兄弟跟随孙团练!”
孙全兴想了想说道:“无妨,洒家麾下两万军马,要从广南西路走陆路进军,正好人手不足。洒家就说想要两位公子相助,你二人各领三千军马随我在中军,一同进军也好。再说洒家是个大老粗,两位都是将门之后,想必是弓马娴熟,精通兵法。有你二人助我,咱广南一路必不输于大理一路!倒要看看是谁先到花步!”
潘惟吉、曹琮大喜,齐齐拱手道:“多谢孙团练!”
两人对视一眼,终于长出了一口气!
第三十八章 大理国三足鼎立
谢慕华将手中的信轻轻的放在案子上,拍了拍笑道:“潘惟吉和曹琮两人的**汤看样子灌的不错啊!”
坐在谢慕华对面的年轻人正是寇准,见谢慕华如此轻松,寇准也暗自好笑。把潘惟吉和曹琮放在孙全兴的身边,是他和谢慕华早就定下的一步棋。孙全兴这人打仗勇敢,但是为人刚愎自用,要想指挥他,除非是潘美、曹彬亲临又或是皇上颁下圣旨,否则的话,孙全兴压根就不会听任何人的。
但是孙全兴担任全州团练使多年,手下军队虽说是厢军,战斗力也颇为不弱。而且那些士卒跟随孙全兴许久,眼中只有孙全兴,旁人的号令他们也未必就听,况且临阵换将是兵家大忌,孙全兴此人一定要用。寇准献上良方,既然孙全兴是跟随潘美、曹彬出身的将领,不如就把那两位少爷派过去,一来孙全兴无论如何要给老上司面子,二来有潘惟吉和曹琮在孙全兴身边牵线搭桥,两路大军也好配合。
“平仲,你的好计策!”
寇准笑道:“行伍之事,下官一概不知,不过这些小事还能为大人出出主意!”
谢慕华微微一笑:“你是当朝状元,应该外放出去通判一州。南征之后,皇上论功行赏,再放贤弟外判吧!”
寇准急忙说道:“大人说哪里话来,无论是外判做官还是留在朝中都是为皇上效力,为百姓谋福。如今大军南征用得着寇准,那是寇准的荣耀。”
谢慕华见他应对得体,对答如流,心中一阵快慰。可是转念想起寇准晚年之时弄出来的天书一案,心中又是郁郁。到底是因为寇准此人天生对权力就有极强的**,还是他走上仕途之后,渐渐舍不得放开权力呢?谢慕华微微摇了摇头,无论如何,人怕的就是无所求,寇准的权力欲这么大,倒是一件好事。一个完美到了极点的人才,谁也用不了。就是这样有缺陷的人才,才能用得得心应手。
“大人,于编修和高编修回来了!”杨五郎亲自在书房门外禀告。
谢慕华自从到了邕州就大咧咧的住在邕州府衙里,这儿条件是简陋了些,不过贵在清净,谢慕华倒也喜欢。
“叫他们进来吧!”
于子廉和高启德快步走了进来,见过谢慕华和寇准。
“大理国那边如何说法?”谢慕华现在关心的就是这个问题,也不客套了。
于子廉和高启德互相看了一眼,于子廉脸色变幻不定,终于开口说道:“大人,这借道之事,大理国主段肃顺自然是答允的。可是高杨两家却都反对……”
高启德也说道:“善阐侯高诗夏和杨峰书都一力劝阻段肃顺借道大宋,还说古有借道伐虢,说大宋虎视眈眈……”
谢慕华听了半天才算整理出个头绪来,原来大理自从段思平立国之后,原来大理最强大的六家——段家、杨家、高家、郑家、赵家、董家,只剩下了前三家。段家势力最强,又是国主。杨家和高家分别有自己的领地,情形类同于春秋战国时代的诸侯国。这两家野心勃勃都不甘心居于段家之下,只不过段家实力在那放着,高杨两家也不愿意现在就和段家起冲突。
段肃顺并不是什么雄才大略的君主,一心只想得到大宋的承认。但是大宋立国之后压根就看不上这个弹丸小国(大理正式接受大宋册封是段和誉当政的时代了,也就是天龙八部上边那个娶了无数表妹的段誉)。这次大宋提出要从大理借路,段肃顺自然是一口答应。不过宋军要走的路线刚好通过高家的领地。于是善阐侯高诗夏就跳出来反对了。
奇怪的是,平素高诗夏和杨峰书都是互相攻击互相指摘,这一次在大宋借道攻打大瞿越国的问题上,两位侯爷难得的站在一起,坚定的反对借道给大宋。
高诗夏坚决认为大宋是没安好心,借道大理为的是吞并大理。就算吞并不了大理,那大宋军队要从高家的领地过境,过完之后那块地是不是还姓高,就很难说了。这原本不关在西边的杨家的事,可是杨家野心勃勃,杨峰书要的是整个南诏国,并不是少了一块高家领地的大理。要是国土被大宋吞并了去,再想从大宋的手中抢回来就难了。
这两位分量极重的大臣,一口咬定大宋行的是借道伐虢之计,并且说大理和大瞿越国是唇齿相依,要是大瞿越国亡了,大理也保不了多久。高诗夏和杨峰书你一句我一句,说得段肃顺也动摇了,原本一口答应借道给大宋的事,也变成了改日再议!
“议?”谢慕华双眉一挑:“那就是要我亲自去一趟大理了?”
于子廉和高启德没想到这件事会办砸,两人羞愧的退到一旁。谢慕华见他两人这副模样,又劝慰道:“这也不关你们的事,借道一事本就难说。大理要借是人情,不借也是人家的道理。”
寇准急忙说道:“这大理国既然不愿借道,那不如立刻改变策略,集中兵力从广南西路南下大瞿越国,料想有广州水军的配合,也可旗开得胜。”
谢慕华摇了摇头:“这大理的道,我是借定了!”
“来人!”谢慕华大声喊道:“请杨指挥使来!”
…………
“皇上,自从大宋的使臣离开之后,高杨两家就没什么动静。皇上!”
常睿冬是段肃顺宠信的大臣,这些日子来他也有些提心吊胆,高诗夏和杨峰书两人说得绘声绘色,好像大宋要攻打的并不是大瞿越国而是大理一样。那日段肃顺请走了两位宋使,常睿冬的心里就开始七上八下。
段肃顺缓缓的说道:“大宋还要来人,说不定就是南征的监军谢慕华呢!”
“听说那谢慕华原本不是中原人氏,这一年来在大宋升官极快,大宋皇帝甚是信任他。他若是来了大理……只怕是……”常睿冬心中一紧,没敢说下去。他听说的谢慕华传闻远多于此,要是那人来了大理,只怕是不好对付!
段肃顺轻轻摇了摇头,从书案后边走了出来:“你可知朕为何一直要上书大宋,要对大宋称臣么?”
常睿冬急忙说道:“微臣愚钝,不明皇上深意!”
段肃顺冷笑道:“高杨两家野心勃勃,觊觎朕的皇位久矣。所忌者不过是段家势大,而高家和杨家又各怀鬼胎无法联合在一起,不然的话,这两家早就起兵造反了。说起来,还是高家沉得住气。杨家已经造反过一次了,那次的结果有多惨……哼,可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只不过是数十年光阴,杨家就已经重新崛起,这样的两个家族,朕能放心么?”
常睿冬连连点头:“皇上圣明。高杨两家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段肃顺长叹道:“单凭段家实力,自然不惧他们任何一家,不过高杨两家现在不和,若是将来和解了又当如何?若是高杨两家要携手瓜分大理又当如何?大理国四千里山河,朕要给打下一个万世不破的基业来!”
“若是大宋册封于朕,那将来若是高杨两家起了反心,大宋于情于理都要前来助我段氏,有大宋这般强大的后盾,朕就可以放心大胆的着手削藩,将高杨两家的势力慢慢消灭。这一次宋使前来借道,正是大好机会,若是为大宋南征大瞿越国立下功劳,朕再上表请封,便是十拿九稳了。”
“就算是大宋真的心怀鬼胎又能怎样?他们要攻打大瞿越国只能从高家的领地过去,那高家名归大理,其实已是国中之国,就算大宋将高家占了去,朕也不吝惜。若是大宋想吞并大理……哼,谢慕华这次水陆并进才不过四五万人马,真当大理国是好欺负的么?”
常睿冬少年就选入宫中担任太子侍读,段肃顺即位之后又一力栽培常睿冬,称得上是可以推心置腹的亲信。常睿冬听了段肃顺这番道理,茅塞顿开。其实段肃顺说得对,某种意义上来说,高家已经不算是大理臣子,要是大宋真的想吞并高家,那就吞好了,就当为段氏剪除了一位权臣。段氏正好可以腾出手来,把杨家给消灭了。
“皇上,若是如此,不如遣使去请宋使回来?”常睿冬小心翼翼的说道。
段肃顺摇了摇头:“不妥,外人都只道是朕怕了大宋才答应借道,要是朕派人去请宋使,那善阐侯高诗夏和杨峰书并不是蠢材,朕要对付他们,这两人心知肚明。必然能猜到朕回请宋使的意思!”
“那咱们就等着宋国再派人来么?”常睿冬并不是个聪明的人,但是他这样的臣子正是皇帝需要的,如果皇帝动了动嘴唇,臣子就知道皇帝想要说什么,那如何能显示出皇帝陛下的高瞻远瞩,雄才伟略呢?
段肃顺淡淡一笑:“谢慕华素有才子之名。这次就要看看他是真的才子,还是有名无实了!”
两人正说话,一名太监急冲冲的走了过来,看到段肃顺便尖声叫道:“启奏陛下,宋国谢慕华派人送来书信!”
段肃顺接过信笺,打开一看,随手递给常睿冬,笑道:“谢慕华果然聪明,说得明明白白,他再过一日,应该就要到大理城了!”
第三十九章 谁利用谁?
谢慕华这一行人来的并不多,随行只有寇准、高启德、于子廉等文官,杨五郎带着九妹统领两百兵马沿途护送。好在大理国现在国泰民安,一路行来又有善阐侯高诗夏的人马开道,倒也算得上是通行无阻。
到了大理城外,就见到段肃顺领着一众大臣迎了出来。这大理国的皇帝并无架子,并非像中原皇帝一般一出行就是不得了的大事。段肃顺身穿黄袍,左右数十位大臣依照文武班次各穿公服,迎出大理城。
大理国的禁军看起来也是龙精虎猛,一个个手持干戈整齐的排列在大理城东门之外。
谢慕华急忙翻身下马,侧立路旁,躬身道:“大宋国枢密副使谢慕华参见大理国皇帝陛下!”
段肃顺快步走了过来,扶起谢慕华:“免礼!免礼!”
谢慕华见到段肃顺就情不自禁的想起了当初躲在被窝里拿着手电筒苦读《天龙八部》《射雕英雄传》的日子。可是眼前的段肃顺不知道是那段誉的第几代祖先,他看起来只不过是个大腹便便的中年人而已,面色红润,长须飘飘,一点也不像是身怀一阳指、六脉神剑之类绝世武功的人。不过金庸先生笔下将段家武功说得威力无穷,谢慕华这也是自然而然的想法!
谢慕华微微让过一步,跟在段肃顺的身后,两人一同上了马车,御林军开道便朝大理城内走去。
这大理国的风土人情和大宋不同,大理居民多为白蛮和乌蛮族人,像这段肃顺和善阐侯高诗夏就属于白族,而杨峰书那一族便是乌族。两族支撑起了大理国的江山,谢慕华要不是来大理之前拼命找于子廉和高启德补课,还以为段氏是汉人呢!看来金庸老先生笔下刀白凤大姐的一句:“你们汉人多看不起我们摆夷女子!”不知道骗了多少人啊!
白族乌族男女并无太多礼防,如今快到春夏之交,大理也颇炎热,许多少男少女就携手上街,那些美丽的白族女子卷起袖子露出白生生的小臂,有的甚至将娇小玲珑的玉足就光脚走在大理城的街道上,看的谢慕华眼前一愣愣的,大宋虽然理学还未盛行,可是自从穿越以来,穿得这么少的女孩子走在大街上,却是从来没有见到过。
段肃顺笑道:“谢相公……”
谢慕华急忙说道:“陛下,相公二字可不敢当!”
段肃顺却不介意,接着说道:“谢相公年纪轻轻便是枢密副使,他日登阁拜相不在话下,叫一声相公也不算僭越了!”
段肃顺见谢慕华没有再出言谢绝,微微一笑说道:“大理国的百姓多为摆夷人,不懂中原礼法,倒叫谢相公见笑了!”
谢慕华在后世就算是穿着比基尼的女孩从大街上走都见过,这只不过是卷起袖子裤脚而已,算得了什么。当即说道:“大理民风淳朴,也是陛下治理有方!”
两人一路说笑,走不多久就到了皇宫。这大理国虽然也叫做皇宫,可富丽堂皇之处与东京城里的大宋皇宫一比可就寒酸的多了。
谢慕华随着段肃顺走进大理皇宫的正厅。只见正中有一块横匾,写着「邦国柱石」四个大字,下首署着「丁卯御笔」四个小字,楹柱中堂悬满了字画。正厅的东边是书房,西边是御膳房。北边有一扇门,似乎是通往后宫的走廊。
谢慕华料想那厢是后宫,便不再看去。段肃顺却说道:“谢相公自大宋来,想必还不知道大理皇宫并非仅仅是皇帝居住。只要是皇族宗亲,无分嫡出庶出,都可居住在大理国的皇宫之中,是以那后宫虽大,却无三千佳丽,而是三千家人……”
段肃顺这一番话说得倒挺幽默,谢慕华点了点头,这厢已有太监给谢慕华看了座。寇准等人就侍立在谢慕华的身后。
段肃顺和谢慕华等人刚刚坐定,就见北门之中冒出半个人影,偷偷朝正殿窥视。
杨五郎大喝一声:“何人胆敢在皇宫**?”说时迟那时快,杨五郎早已快步冲了过去,身手比诸大理武士可要强的太多了,猿臂轻探就从北侧门后拽出一个人来。
拉出来一看,却是一个娇俏玲珑,约是二八年华的女孩子,谢慕华仔细一看,却是个螓首蛾眉,肤如凝脂的绝色女子,急忙喝道:“五郎,皇宫之中休得无礼。”
杨五郎一看拉出来的是个女孩子,立刻松了手,退到谢慕华的身后。谢慕华只道那女子是段肃顺的妃子,急忙赔礼道:“陛下,五郎乃是行伍出身,不懂皇室规矩。若有惊扰之处,还请陛下恕罪!”
段肃顺哈哈大笑:“这位将军可是姓杨,端的是好身手。朕这个女儿从小就刁蛮任性,只因久仰谢相公才名,缠着朕要来见你。朕被她缠得头疼,只得叫她在侧门外偷偷看一眼便是,没想到就是这一眼便被谢相公手下虎将发现。中原之地藏龙卧虎,名不虚传。”
那女子穿着一身紫色宫装,轻移莲步到了谢慕华的面前,福了一福:“大理国明阳公主段语灵参见谢相公!”
谢慕华现在听见才名才子就头疼,急忙回礼道:“公主陛下不必多礼。谢慕华才疏学浅,当不得才子二字!”
哪知道大理风俗的确和中土不同。段语灵见过礼之后,径直回了后宫,却叫谢慕华虚惊一场,惊出一身冷汗,生怕又要他吟诗作对,那些从后世大诗人那儿偷来的诗句已经用的差不多了,再撑下去可就为难了。
“陛下,这次谢某前来大理,便是要向大理借一条路,南征大瞿越国!”谢慕华也懒得拖延时间,索性开门见山。
段肃顺却好似一点也不着急,微微点了点头:“谢相公一路远来,车马劳顿,朕在后宫备了洗尘宴,这国事嘛,还是用膳之后再谈吧!”
现在谢慕华哪里还有心思吃饭,南征须得两路协同,大理国这条路借不到,广南西路和广州水师就得原地待命,别的不说,四五万大军每天吃的粮食都得用吨来算……
这一顿饭,谢慕华连白族歌舞都没看进去,暗忖小觑了段肃顺,原本以为这段肃顺是个糊涂君主,没想到见面胜过闻名,也是胸中颇有沟壑的人物。大理国的文武大臣一个个要来和谢慕华敬酒,谢慕华只得推说不胜酒力,便浅浅饮了几杯。
既然段肃顺沉得住气,那谢慕华就绝不能先行急躁起来,谈判之时,哪一方能沉得住气,便能争取到更多的利益。
待到宴会散去,段肃顺便邀请谢慕华到他的御书房去,寇准等人由大理国礼部官员送到礼宾馆,只是杨五郎却坚持不走,他要保护谢慕华周全,段肃顺便由得他,吩咐杨五郎在外殿等候。
“谢相公!借道之事,原本朕就已经答允了大宋,君无戏言,虽然大理只是小国,却也不会出尔反尔!”段肃顺也来了个开门见山。
现在只有段肃顺、谢慕华和常睿冬三人在御书房里,有什么话就只管放开了说。谢慕华知道段肃顺答允的这么爽快,必然有所求,只微微一笑,等候段肃顺的下文。
段肃顺朝常睿冬使了个眼色。
常睿冬便走近了几步,低声说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