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宋第一盗-第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得令!”
“平仲,你和于编修留在我身边,应付段肃顺。段肃顺应该是巴不得我赶紧离开大理,可是我偏偏不走,如今大理的局势这么纷乱,不为大宋拿到最大的利益,我说什么也不走。通知许仲宣大人,请他用八百里加急禀告朝廷,广派探子,我要掌握吐蕃、辽国的一举一动。情报就直接送到大理城给我!”
“是,大人!”
“高编修,你立即返程协助杨延彬指挥使,攻打大瞿越国之时,小心戒备。杨将军是帅才,不过年纪还轻,对于大瞿越国也不甚了解,你务必要在一旁多加提点。要知道大宋三路进军,大瞿越国无论如何是抵挡不住的,不要贪功冒进,不要孤军深入。那里多是山林之地,大军展开不便,万事小心为上!”
“是,大人!”
谢慕华还待要说些什么,却见手下众人纷纷领了命令,一个个神情肃穆,便微微一笑:“你们分头行事吧!”
这几人正要散去,忽然门外侍卫前来禀告:“大理国常睿冬求见谢大人!”
谢慕华点了点头:“叫他在外边候着,十有**是来请我去皇宫的。平仲,你可陪我走一遭?”
寇准笑着答应道:“敢不从命?”
谢慕华扭头吩咐五郎:“从现在开始要严加戒备,每次出行都要乘坐不同的车辆,绝对不能让刺客钻了空子。嘿嘿,我还没想到我的命现在如此值钱,牵一发而动全身,几个国家都在眼巴巴的看着我,个个都想要我的命。你可给我看好了,若是能抓住几个活口那就更妙了……咱们就能化被动为主动了!”
五郎朗声答道:“大人放心,就算拼了这条命,五郎也要护得大人周全!”
谢慕华走到五郎面前,拍了拍他的肩膀:“别,你要是少了一块肉,你那个八妹非要了我的命不可。记住只要咱们的人安然无恙就好,刺客这次抓不住还有下次能抓,命,每个人就一条,丢在这儿就不值得了!”
五郎憨憨的笑道:“说得是!”
果然不出谢慕华所料,常睿冬跑来就是为了请谢慕华去皇宫议事,现在段肃顺就在皇宫里等着谢慕华。谢大人也不好意思让大理国的皇帝久等,待五郎备了车马之后,一行人便朝皇宫去了。这一路上戒备森严,段肃顺是无论如何也不肯让谢慕华死在大理国的,沿途几乎看不到多少行人,段肃顺索性把皇宫到礼宾馆的路全给封了,沿途有一千人禁军在巡查,称得上是固若金汤啊!
谢慕华靠在马车软软的坐垫上,看着常睿冬:“真是有劳大理国陛下了,为了区区谢慕华劳师动众,实在是惭愧的很啊!”
常睿冬一脸老实的样子,低声说道:“谢相公,您的安全关乎大理和大宋的邦交,陛下是一定要慎重从事的。待得大人离开大理之后,陛下也会派遣精锐士卒沿途护送大人返回邕州的!”
谢慕华笑呵呵的看着常睿冬,那常睿冬不敢和谢慕华目光相接,微微侧过头去。谢慕华暗暗好笑:“老子还不想走了!”
段肃顺就坐在议事殿中,一身明黄色的长袍,头带一顶镶了明玉的黄色小帽,手中捧着一盏碧绿的清茶,深沉的脸上看不出一丝波动,静静的坐在那里,就像和整个大殿融为一体了似的。
“大宋国枢密副使觐见!”宫外一声长呼,段肃顺的手微微抖了一下,随即脸上露出一丝笑容,站起身来。
谢慕华快步走进大殿,躬身道:“参见陛下!”
段肃顺笑道:“谢相公免礼!”
段肃顺吩咐太监给谢慕华看了座,两人一南一北分别坐定,寇准就站在北首谢慕华的身后,常睿冬却侍立在段肃顺的左手边上。谢慕华带着那几乎已经成了他标志的坏坏微笑看着段肃顺,打定了你不说我就不说,你若说我再反驳你的主意。
宫女们送上新鲜水果点心和茶水,段肃顺拿起一个果子尝了尝:“大理这时节的果子汁多味美,谢相公返回大宋之时,朕命人备上一些。”
果然想开口赶人了啊!谢慕华抬起手来也拿过一个果子:“陛下,在下也想尽快返回大宋,可是现在还走不得啊!”
段肃顺心中一股无名火起,都已经答应了要借道给大宋,还要怎样?这谢慕华一天留在大理,段肃顺的心里就插着根刺,着实难受。脸上却堆起了笑容:“谢相公,大宋南征一事非同小可,你怎好不回去亲自坐镇呢?”
谢慕华朗声说道:“大宋有的是名将,在下只不过是监军而已,又不领军,打仗的事自然由杨指挥使、孙团练使他们决策。监军只不过是监察主将,看其有无疏漏之处,有无赏罚不公……既然没有,那在下也不急着回去,等他们有了纰漏再回去也不晚!”
常睿冬小心翼翼的说道:“话虽如此,可是谢大人就放心得下么?”
谢慕华低下头,端起茶杯饮了一口,手肘有意无意的在寇准身上碰了一下。寇准心知肚明,兵对兵将对将,现在是常睿冬发问,自己回答就够了,谢慕华才懒得和常睿冬呱噪。寇准轻咳一声:“常大人,自从谢大人遇刺之后,听说大理城关闭城门,大索刺客。却不知道抓到刺客没有?”
常睿冬脸上一红:“刺客狡猾多端,不知道藏身何处,不过胆敢冒犯谢相公,有伤大理和大宋的世谊,就算是挖地三尺,大理国也要把这群刺客找出来,让他们知道刑法的严苛……”
寇准微微一笑:“常大人,那就是还没有抓到人了?”
常睿冬无法辩解,只得应了一声是。
寇准往前走了几步,朝段肃顺躬身道:“陛下,这刺客行刺谢大人之后便音讯全无,可能是躲在大理城里,也可能早已遁出城外。如今我们在明,刺客在暗,实在是防不胜防啊,若是谢大人此时离开大理城返回邕州,万一路上遇到刺客,又将如何是好呢?这路上要是有个闪失,大宋陛下责怪下来,微臣也是万万担当不起的。”
寇准这话虽然说是自己担待不起,其实是暗指段肃顺也担当不起谢慕华出事的责任。段肃顺微微有些怒气,却强压着说道:“这倒无妨,朕可以派遣三千禁军相送!”
寇准接口说道:“皇上,那日谢大人前脚出了皇宫,后脚就被人追杀。这贼人消息如此灵通,倒是蹊跷。况且三千精锐是足够了,不过还是那句话,敌在暗,我们在明。刺杀手段可以强行袭击,可以下毒,可以在险要之处狙击。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啊!”
段肃顺更是恼怒,寇准这话简直是在说他大理国里边有内奸了?段肃顺气得咳嗽两声,脸都涨红了却说不出话来。
谢慕华看差不多了,站起身来斥道:“平仲,怎可在陛下面前如此放肆?还不退下?”
寇准朝段肃顺一躬身道:“陛下,微臣无礼,还请陛下恕罪!”
谢慕华走到寇准的身前,手背在身后,暗暗挑起大拇指。寇准知道谢慕华是夸他说的好,他不过十九岁年纪,就已经老练无比,脸上不动声色,垂了双手退到一边。
“陛下,其实平仲说的也有道理。在下左思右想,如今陛下在大理城严加盘查,刺客是万万不敢在大理城里露面的。此时留在大理城是最安全的。等到抓到刺客之后,在下方敢离去啊……其实倒不是在下贪生怕死,只不过要是在下死在这里,大宋大理必然有所争执,到时候……唉!”谢慕华长叹了口气,一脸为大理国谋福祉的样子看着段肃顺。
段肃顺心中暗骂,不过他是帝王出身,骂的再厉害也不过是斯文败类,衣冠禽兽之类的而已。
谢慕华笑眯眯的看着段肃顺,心道十有**你是要骂老子的,不过我听不见,就当你在唱歌。当下笑得更加灿烂!
段肃顺强忍下一口鸟气:“来人,送谢相公回礼宾馆休息。派大理国武艺最高强的侍卫保护谢相公。要是谢相公少了一根汗毛,朕就要他们满门抄斩!”
谢慕华躬身施礼道:“多谢陛下!”
却听后殿传来一个清脆的声音:“陛下,让我去保护谢相公!”
第四十三章 失踪已久
段肃顺扭头一看,从后殿里走出来的竟然是他的女儿明阳公主段语灵。
“胡闹,你能保护什么?”段肃顺板起面孔,但是言语中却没有多少怒气,这个女儿一直非常得宠,段肃顺也从来没有真的发过她的脾气。
段语灵走到正殿,先是拜见了段肃顺,跟着朝谢慕华施礼道:“女儿虽然不懂武艺,但是捉拿刺客保护大宋要人,用的并不是武力。女儿在宫中待得也闷了,父皇知道女儿的本事,就算捉不到刺客也不会被刺客所乘,谢相公在大理城的安全就交给女儿好了!”
常睿冬堆起一脸笑容,低声说道:“公主,这事只怕多有不便!”
段语灵立即打断了他的话头:“我是在和父皇请命,要你来说话么?”
常睿冬讨了个没趣,只得规规矩矩的站到一旁。段肃顺心烦意乱,又见女儿跑了出来,不过大理国一贯对男女之防并不在意,要是真有本事的女子,也确实可以做官带兵。段语灵从小就机警聪明,索性放她出去得了,当即命道:“那你就去侍卫司领了兵权,告诉指挥使说是朕的旨意。但是谢相公你可要小心看好了,他若是有什么闪失,朕立刻将你五花大绑,送到开封府去请罪!”
段语灵谢过皇恩,退了下去。
谢慕华见此间事情已了,便带着寇准回礼宾馆去了。
这厢段肃顺又将女儿叫了过来,跺脚骂道:“你这个女儿家没事倒要添些乱子,你可知道如今大理国是什么局面么?还要抢着去保护那什么谢慕华……”
段语灵轻移莲步走到段肃顺的身旁,看着段肃顺两鬓微微花白的头发,欠身说道:“父皇,女儿正是知道大理国现在正在千钧一发的危急时刻,才不愿留在宫中。方才女儿偷听大殿说话,那大宋的寇准说的也有几分道理。谢相公刚刚离开皇宫就被人伏击,说不得这皇宫里或者大理国的朝廷里真有外人的奸细。要是如此,现在朝野之中,段氏可以信得过的人就不多了,高杨两家虎视眈眈。常大人虽然忠心耿耿,但是才华有限。要派人去保护谢相公,就一定要是父皇最信任的人。如今太子年幼,其他王爷早已胸无大志沉迷酒色。女儿只是想助父皇一臂之力!”
段肃顺爱怜的拍了拍段语灵的额头:“你的心思,父皇明白!”
段语灵低声说道:“父皇,大宋借道南征大瞿越国,对大理国也必然有野心。女儿看那谢慕华胸中城府颇深,手下文武能人众多。虽然他只有数万人马,看起来似乎不足以威胁大理国。可是如今局势纷杂,保不定会出什么事情。高杨两家狼子野心本就是明摆着的事,假若那谢慕华和高杨两家联手对付段氏……”
段肃顺闻言一惊:“高杨两家想必不会与虎谋皮吧?”
段语灵摇头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若是大宋不想吞并大理国,高杨两家都想做大理国的皇帝,自然好说。可大宋要是对大理国有意的话,要么高杨两家就和段氏联手抵抗大宋,或许能保住大理国的基业,不过就算是三家联手也不一定是大宋的对手。到时候高杨两家还能剩下些什么?要么他们提前和大宋勾结,联手推翻段氏,将大理并入大宋版图,到时候逍遥自在的接受大宋册封,当个大理王并不是什么难事。如此一来不是比在大理国当个诸侯更加威风更加富贵?”
段肃顺叹了口气,神色顿时委顿下来,段语灵说得有道理,这也是他一直担心的事情,所以一早就命人监视善阐侯高诗夏和杨峰书两人的动静,看他们是否和谢慕华接触。一旦有所异动,段氏就不得不提前发难了。
“可惜你不是男儿啊……”段肃顺顷刻间就像是苍老了十岁。他本就不是个英明神武的君主,可惜儿子年幼还不能主事,也看不出会不会是一代明君。这个女儿倒是聪明伶俐,对政事更是有天生的领悟,可是大理国的皇位却不能交给一个女子。
“父皇别这么说,弟弟虽然年幼,但是宅心仁厚,将来必然是个勤政爱民体恤百姓的好皇帝!”段语灵见段肃顺愁眉不展,急忙劝说道。
段肃顺苦笑两声:“若是大理国平安无事,他自然能做个好皇帝,可是现在四周强国虎视眈眈,国内高杨两家狼子野心。朕现在要的不是宽厚仁爱的好太子,朕要是杀伐决断,果敢勇毅、比蛇还毒,比虎还凶的太子。只有这样的人才能为大理国谋一条出路!朕……就是个不够资格的皇帝啊!”
段语灵默然不语,任凭一头乌黑的长发飘落下来挡住无双秀色。段肃顺说的都是实情,现在的大理国与其要一个宽厚仁爱的皇帝,不如要一个虎狼之资的霸主。
“父皇……”
段肃顺摆了摆手:“朕已经对这局势无能为力了,语灵,你好好保护着谢慕华。咱们只能见机行事了!”
段语灵扶着段肃顺坐下,唤过宫女来,命人送上茶点,便快步朝侍卫司方向走去。
…………
“一群饭桶!”
十余人敬畏的跪倒在密室里,这儿是建筑在大理城一家富商花园地下的密室,虽然是白天,密室里也要点起蜡烛火炬才能看得清楚。那十余人跪倒在地,不敢做声,也不辩解,显然是令出如山的队伍。
“不要骂他们了!夜袭礼宾馆的事,与他们必然无关。那种鬼主意,只怕是谢慕华自己搞出来的吧!”一位极美的少女一身轻薄白纱衣,腰间系着翡翠玉带,声音极为动听。她好似春葱般的玉指悠悠的朝跪倒的众人一指:“你们都起来吧,带伤的快去疗伤。没露面的出去打听打听消息!”
那群人如蒙大赦,急忙谢过那女子的恩典,快步退了出去。
那绝美女子的身边站着一个尖下巴八字胡的男子,年约三十多岁,显得精明强干。那男子一拱手道:“还是公主英明,一眼就看穿了谢慕华那厮的奸计!”
那女子嫣然一笑,眼前仿佛又出现了那个带着一脸坏笑,用一碗米便戏耍了她的男子。她轻启朱唇,微露贝齿,轻声说道:“陈大人才是高明。只怕大宋君臣想破脑袋也想不到,陈大人从幽州径直来了大理。根本就没有回开封府。那些宋人还在苦苦查访陈大人的下落呢!却不知道陈大人早已是我契丹的南院点检大人了!”
这两人赫然是大辽国萧皇后的侄女萧月影和从涿州逃离战场便消失不见的陈从信!
“公主,下官哪里当得起大人两字。当日大瞿越国丁氏的求救信便是从开封府专程送到幽州下官手中。下官一想这南方有事对大辽国那是大大的有利,便偷偷压了下来,并另写一信派人转交给南院大王的属下。只是没想到下官的部下竟然在高粱河被人离奇杀死,信件也丢了,却不知道是谁人下的手!”陈从信详细说了一番。
萧月影点了点头:“乱军之中很难说你的部下是如何遇害的。不过你也算见机得快,知道立刻逃走,还躲在大理。当日大瞿越国黎氏叛变之事传到上京,皇后娘娘便召见南院大王和北院大王商议。猜到宋国必然要对大瞿越国用兵,是以便要将宋国后院搞得越乱越好,让赵德昭忙得不可开交。等大辽国秣马厉兵、积蓄实力之后,便可一鼓作气大举南下。”
萧月影笑盈盈的看着陈从信:“你很好,在我还没来大理城之前,就知道派人袭击谢慕华,若是他死在这里,对大辽便是最好的消息!”
陈从信摇头叹息道:“可惜属下的人太没用,让谢慕华侥幸逃生了!”
萧月影笑道:“如此一来也算是歪打正着,谢慕华现在必然疑心大起,想杀他的人,只怕他现在用手指头都数不完。大理国的局势这么乱,正好让大辽渔翁得利。我这次前来,便是亲自坐镇此处,报谢慕华辱我之仇!”
辱?陈从信偷偷瞥了萧月影一眼,却见她那双秋水含波的眸子里一股淡淡的恨意让人不寒而栗,无限美好的玉容渐渐失去了笑意,却不知道想起了什么事。陈从信一直躲在大理和大瞿越国附近,自然不知道萧月影被谢慕华用二的N次方戏弄的事,见萧月影这副模样还以为她吃了谢慕华的亏,说不得被那小子占了便宜呢!
萧月影收起思绪,转身问道:“那吐蕃王子何时能到大理?”
陈从信急忙禀告道:“吐蕃密使昨日与下官相会,说是五日之内,王子和国师便可到大理国。不过王子和国师乔装打扮进大理城只怕也不方便,想请公主去大理城外相见,共商大事!”
萧月影冷笑一声:“吐蕃算得什么,居然和我们大辽摆起了架子。好,我就去会会这吐蕃王子……”
陈从信倒抽一口凉气,这萧月影虽然是个女流之辈,但是……实在是比很多男人都要难对付啊!
“谢慕华,这次我要叫你知道契丹人绝不可辱!”萧月影暗暗下了决心!
谢慕华却在礼宾馆里急忙捂住鼻子:“阿嚏……”
第四十四章 敌避锋芒
“这些越南鬼子,希望七郎下手的时候不要留情啊!”
谢慕华端坐在案前,一鼎弥散着淡淡清香的描虎香炉,一张红木书案,一旁于子廉和寇准静静的侍立着。他们两人都不知道谢慕华在想些什么。这位谢大人现在想的是历史上赵光义派军攻打越南失利之后,才有了后世的李常杰之乱,那些越南人光是在邕州就屠杀了五万八千多人……
按照《宋史》的记载,那些交趾人手段凶残,穷凶极恶,在邕州之时“屠郡民五万余人,率百人为一积,凡五百八十余积”。而《越史略》之中更是说得明白,在邕州、钦州、廉州屠杀宋人不下十万——“乃尽杀吏民五万余人,是役也;所杀邕、钦、廉三州人,无虑十万!”
想到这些血淋淋的屠杀,谢慕华眼皮忍不住跳了起来,长叹了一口气,之前谢慕华已经密令杨延彬、潘惟吉和曹琮等人,若是遇到大瞿越国负隅顽抗者,格杀勿论,手段有多狠就用多狠。中华民族从古到今都是对外族太仁慈了,在这个刀头见血,强者为尊的年代,只有杀才能震慑对方。况且那些越南鬼子不是什么好人,拿着中国的援助还想要抢占中国的土地,杀害中国的军民,跟那些毫无廉耻的棒子有一比。
寇准见谢慕华沉默半晌,低声问道:“大人……可是在烦恼攻打大瞿越国之事?”
谢慕华随口应道:“无事,有杨指挥使在,也没什么好担心。倒是好好看看这大理城里的局面如何破解。要是利用得当,大宋可就远不止拿下区区一个大瞿越国了!”
寇准沉吟道:“不若派人前去与高诗夏、杨峰书相会,既然现在我们在暗,对手在明。索性就把火头点开。段氏是一定要保大人的,高杨两家现在态度不明。倒可以试探一下!不如请五郎派几个精明强干的人先去联络一下。”
谢慕华一听此言好像想到了什么,摇了摇头说道:“不,若是如此,那就光明正大的请高诗夏、杨峰书相见。他们是诸侯,并不完全受段氏节制,本官是大宋枢密副使,与他们相会并不越礼。这刺杀的事,我们一直处于被动,要想化被动为主动,就要先把局势搞混,我们再混水摸鱼。平仲,你和于编修分头拿我拜帖,在大理城找间上好的酒楼,就说本官要宴请高诗夏、杨峰书。看他们来还是不来!”
于子廉暗赞一声,好计策!谢慕华主动去请高诗夏、杨峰书,无论他们来还是不来,大理段氏都要倍加提防。高杨两家若是对大宋示好,谢慕华便可以将两家势力化为己用。若是高杨两家并不愿意与大宋有何瓜葛,那也无妨。这大理城的火苗已经点了起来,还怕着两家人不就范吗?
寇准和于子廉双双领命,大步走了出去。
谢慕华把弄着书案上的玉斧,嘴角浮起一丝冷笑,无论是何方神圣想要自己的性命,都必须付出惨痛的代价,哪怕是大辽也是一样。
…………
“指挥使大人,紧急军报!”一名小兵快步跑了过来,双手高举着一封书信。
杨延彬接了过来,展开一看,不禁露出阳光灿烂的笑容,转手递给高启德:“高编修请看,刘澄刺史在白腾江大捷,俘虏敌舰二百余艘,缴获甲胄万余副,杀敌数千。大宋水师旗开得胜……”
高启德急忙接过军报,翻看一遍,展颜笑道:“指挥使大人,水师取胜,大瞿越国水军全军覆没,再也无力抵挡大宋水师从海上进攻。若是下官估计的不错,刘刺史按照先前的布置会在花步登陆,数日之内就可到达。想必侯仁宝大人也应该收到这份军报了吧!”
杨延彬手按佩剑,沉吟道:“侯仁宝还是舍不得放权,谢大人果真不留情面要周大人接任水陆运转使,侯仁宝便坐不住了。周大人得了谢大人的命令,凡是不听从号令的一律革职查办,侯仁宝无可奈何,只得说自己已经病愈,如今和孙全兴团练使一同带兵从广南进发。我倒是不担心他们打败仗,就是怕他们不配合。花步会师,宜快不宜慢,高编修立即传我号令,督促水陆两军务必要在五日之内赶到花步。晚了一天,军法处置!”
杨延彬面色坚毅,虽然年纪还轻,但是已然隐隐有大将之风。这次南征,谢慕华在赵德昭面前一力担保杨延彬必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