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股民必读作者:李清明-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票价格指数。
7.3 纽约证券交易所股票价格指数
纽约证券交易所股票价格指数。这是由纽约证券交易所编制的股票价格指数。它起自1966年6月,先是普通股股票价格指数,后来改为混合指数,包括着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的1500家公司的1570种股票。具体计算方法是将这些股票按价格高低分开排列,分别计算工业股票、金融业股票、公用事业股票、运输业股票的价格指数,最大和最广泛的是工业股票价格指数,由1093种股票组成;金融业股票价格指数包括投资公司、储蓄贷款协会、分期付款融资公司、商业银行、保险公司和不动产公司的223种股票;运输业股票价格指数包括铁路、航空、轮船、汽车等公司的65种股票;公用事业股票价格指数则有电话电报公司、煤气公司、电力公司和邮电公司的189种股票。
纽约股票价格指数是以1965年12月31日确定的50点为基数,采用的是综合指数形式。纽约证券交易所每半个小时公布一次指数的变动情况。虽然纽约证券交易所编制股票价格指数的时间不长,因它可以全面及时地反映其股票市场活动的综合状况,较为受投资者欢迎。
7.4 日经道·琼斯股价指数(日经平均股价)
系由日本经济新闻社编制并公布的反映日本股票市场价格变动的股票价格平均数。该指数从1950年9月开始编制。
最初根据东京证券交易所第一市场上市的225家公司的股票算出修正平均股价,当时称为“东证修正平均股价”。1975年5月1日,日本经济新闻社向道·琼斯公司买进商标,采用美国道·琼斯公司的修正法计算,这种股票指数也就改称“日经道·琼斯平均股价”。1985年5月1日在合同期满10年时,经两家商议,将名称改为“日经平均股价”。
按计算对象的采样数目不同,该指数分为两种,一种是日经225种平均股价。其所选样本均为在东京证券交易所第一市场上市的股票,样本选定后原则上不再更改。1981年定位制造业150家,建筑业10家、水产业3家、矿业3家、商业12家、路运及海运14家、金融保险业15家、不动产业3家、仓库业、电力和煤气4家、服务业5家。由于日经225种平均股价从1950年一直延续下来,因而其连续性及可比性较好,成为考察和分析日本股票市场长期演变及动态的最常用和最可靠指标。该指数的另一种是日经500种平均股价。这是从1982年1月4日起开始编制的。由于其采样包括有500种股票,其代表性就相对更为广泛,但它的样本是不固定的,每年4月份要根据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成交量和成交金额、市价总值等因素对样本进行更换。
7.5 《金融时报》股票价格指数
《金融时报》股票价格指数的全称是“伦敦《金融时报》工商业普通股股票价格指数”,是由英国《金融时报》公布发表的。该股票价格指数包括着在英国工商业中挑选出来的具有代表性的30家公开挂牌的普通股股票。它以1935年7月1日作为基期,其基点为100点。该股票价格指数以能够及时显示伦敦股票市场情况而闻名于世。
7.6 香港恒生指数
香港恒生指数是香港股票市场上历史最久、影响最大的股票价格指数,由香港恒生银行于1969年11月24日开始发表。
恒生股票价格指数包括从香港500多家上市公司中挑选出来的33家有代表性且经济实力雄厚的大公司股票作为成份股,分为四大类——4种金融业股票、6种公用事业股票、9种地产业股票和14种其他工商业(包括航空和酒店)股票。
这些股票占香港股票市值的63.8%,因该股票指数涉及到香港的各个行业,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恒生股票价格指数的编制是以1964年7月31日为基期,因为这一天香港股市运行正常,成交值均匀,可反映整个香港股市的基本情况,基点确定为100点。其计算方法是将33种股票按每天的收盘价乘以各自的发行股数为计算日的市值,再与基期的市值相比较,乘以100就得出当天的股票价格指数。
由于恒生股票价格指数所选择的基期适当,因此,不论股票市场狂升或猛跌,还是处于正常交易水平,恒生股票价格指数基本上能反映整个股市的活动情况。
自1969年恒生股票价格指数发表以来,已经过多次调整。由于1980年8月香港当局通过立法,将香港证券交易所、远东交易所、金银证券交易所和九龙证券所合并为香港联合证券交易所,在目前的香港股票市场上,只有恒生股票价格指数与新产生的香港指数并存,香港的其他股票价格指数均不复存在。
7.7 我国的股票指数
1.上证股票指数系由上海证券交易所编制的股票指数,1990年12月19日正式开始发布。该股票指数的样本为所有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的股票,其中新上市的股票在挂牌的第二天纳入股票指数的计算范围。
该股票指数的权数为上市公司的总股本。由于我国上市公司的股票有流通股和非流通股之分,其流通量与总股本并不一致,所以总股本较大的股票对股票指数的影响就较大,上证指数常常就成为机构大户造市的工具,使股票指数的走势与大部分股票的涨跌相背离。
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指数的发布几乎是和股市行情的变化相同步的,它是我国股民和证券从业人员研判股票价格变化趋势必不可少的参考依据。
2.深圳综合股票指数系由深圳证券交易所编制的股票指数,1991年4月3日为基期。该股票指数的计算方法基本与上证指数相同,其样本为所有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的股票,权数为股票的总股本。由于以所有挂牌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其代表性非常广泛,且它与深圳股市的行情同步发布,它是股民和证券从业人员研判深圳股市股票价格变化趋势必不可少的参考依据。在前些年,由于深圳证交所的股票交投不如上海证交所那么活跃,深圳证券交易所现已改变了股票指数的编制方法,采用成分股指数,其中只有40只股票入选并于1995年5月开始发布。
现深圳证券交易所并存着两个股票指数,一个是老指数深圳综合指数,一个是现在的成分股指数,但从最近一年多的运行势态来看,两个指数间的区别并不是特别明显。
附 沪深股市走势图
股民必读第八章 股评
第八章 股评
第一节 利多与利空
在股票投资中,股民都是根据所摄取的信息来预测股票将来的走势,进行投资的决策。有时为了造成一种对自己有利的局势,无论是空头或是多头都乐于制造或传播一些流言来影响股价走势。对于股民来说,除了辩别流言的真伪以外,最关键的就是要区分信息的性质是利多还是利空。
利多和利空的区分有四条基本原则。
一是根据对股市供求关系的影响,因为股市上资金与股票的供求关系决定着股价的涨跌,资金相对盈余时,股价就上涨;反之,当资金相对紧张时,股票价格就下跌。所以一切有利于资金扩容的消息都是利多消息,一切关于股票扩容的消息就是利空消息。如1991年7月底政府发布的关于暂停股市扩容、容许外资入市、券商可向金融机构融资等“三大政策”就是特大利多,因为它促使股市上的供求关系向资金供过于求、股票供不应求方面转化,从而也引发了当年股市上最大的一轮上涨行情。而1995年5月18日证监会暂停国债期货交易三天后发布的关于恢复新股上市的消息就是利空消息,因为新股上市将改变股市的供求关系,使之向着增加股票供给的方向发展。
判断利多或利空的第二条原则就是对股民炒作收益或交易难易程度的影响。如对股票红利或股民的资本利得(股票差价)是否征税或税率的调整,股票交易费、税或股票交割期延长与缩短等。因为股票交易税或费率的增加,将减少股民的投资收益,则交割期的延长如T+0改为T+1,它将增加股票的炒作难度,相应延长了资金的运转周期,加大了股票炒作风险,所以它是利空消息。
利多或利空的第三个判断原则是对上市公司经营效益的影响,一切影响上市公司经营效益的信息都是利空消息,如上市公司经营环境的变化,包括国家的政治经济局势的变化、国家是否处于战争状态、宏观经济的运行是否平稳等,因为这些因素的变化都影响着上市公司原材料的供应或产品的销售、员工的工作情绪或状态,从而直接影响着上市公司的经营效益。另外当上市公司的内部因素改变时,如管理水平的改善或降低,技术设备水平的改善和提高,劳动生产力的提高或降低,新项目的投产或失败等等。
判断利多或利空的第四个原则是对股票投资价值的影响。一切能增加股票相对投资价值的因素都是利多因素;反之,一切降低股票相对投资价值的因素都是利空。当其它领域的投资收益率上升时,将导致股票收益率的相对降低,如储蓄利率或债券利率的上调,实业投资如房地产投资收益的提高等等都是利空,而储蓄利率或债券利率的下调等就是利多消息。如1996年5月后两次调整利率,就引发了沪深股市的一轮特大上扬行情。
第二节 题材与板块
题材和板块,就是舆论为即将被炒或正在炒作的股票制造的借口和缘由。当一些机构大户要炒作某些股票或已做好炒作准备时,他们就会利用宣传工具为这些被炒的股票找出一些理由,从而引起散户的注意和兴趣。当散户踊跃跟进而抬高股价时,题材或板块的发明者便顺利出货,从而达到牟利的目的。
题材的文字表述就是所谓概念,如某某概念股的概念就是炒作题材。而所谓板块就是将一些在地域及行业上有关联关系或企业经营上有相同特征的股票组成一个有机整体,当板块中的某只股票上涨之后,股民便以其为示范而跟风炒作板块中的其他股票,从而形成板块的联动效应。
自深股市开办以来,特别是1993年后,一些机构大户为了牟利的需要就制造了众多的概念,从浦东概念、新浦东概念、亏损概念、道歉概念、新股概念、收购概念、三峡概念等等,题材是层出不穷、一个接着一个。但迄今为止,还没有那一个概念是经久不息、百炒不厌的。归根结底,绝大多数所谓的题材或概念都是一些与上市公司的经营效益没有多少关系的东西,即使与上市公司的发展有一定的关联度,一般也是夸大其辞,无限上纲。如1995年中期市场上流行的新股概念,凡是上市的新股不论青红皂白都要炒作一番,结果在这一段挂牌的新股其市盈率普遍偏高,同类股票新股比老股要高1~2倍,而时过境迁之后,这些析股便无人问津,一些盲目跟风的股民便在高位惨遭套牢。如1996年上半年舆论大肆吹捧的三峡板块,其对关联上市公司的宣传就言过其实。
就拿与三峡大坝紧密相关的水泥行业为例,被圈入的两家上市公司离三峡都几乎有千里之遥,在产品的输送上并不算是十分便利。这两家的产品虽然都各具特色,但也并不是不可替代。而即使这两家上市公司的产品不可替代,由于三峡是国家项目,为了支援国家建设,其产品价格不但不能盲目拔高,在某种程度上还要受计划指令的控制。如果这两家生产水泥的上市公司离开三峡工程就不能经营和发展了,那三峡工程完工之日便是其倒闭之时,股民不但不能跟进这种股票,反而应多加提防了。再如所谓的民族概念,这类上市公司并不因为披上了少数民族的外衣就能降低成本、提高经营利润,也不会因为是少数民族公司而享受什么特殊的税收待遇。所以,所谓的概念也好、板块也罢,都是机构大户在某一时期用来引诱他人跟进的诱饵,而当他人一哄而上将股价抬高时,也正好是它们获利出货的大好时机。
一般来说,概念及板块主要是在股票的盘整阶段起作用,而在股票的强劲涨势或跌势中几乎没有任何效果,其主要原因是我国的股市还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股价的运动大多是齐涨齐跌。如在股票的强势上涨阶段,市场人气兴旺,大户、中户、小户、散户都踊跃投入,股价全面上扬,此时只要有人敢于将股价拉抬上去,就不愁没人跟风,从而也就没有泡制概念的必要。而在股价的剧烈下跌之中,股市人气涣散,虽然一些舆论费尽心机地去挖掘新的概念,但由于其他的机构大户不想进场,除了骗得一些散户被套牢外,对股价的走势几乎不造成什么影响,此时泡制概念也是枉费心机。但在股市的横盘整理阶段,由于人心思涨,一些机构大户为了牟利的需要,或为了解套的需要,就必须拉高股价以便出货,所以为了吸引散户跟风,机构大户就必须制造出一系列的概念,从而让他人相信这些股票上涨的必然性。一些受雇佣的股评人士也就大肆宣传概念的功用,通过概念来引导市场。而当概念泛滥之时,也就是散户高位套牢之日。
对于市场上流行的各种概念及板块,股民应多一分心眼。
一般来说,概念和板块都是引人上钩的诱饵,且概念、板块的制造发明者都是有备而来,跟风炒作者都难以逃脱高位套牢的命运,即使在某一、两次跑赢了庄家,但总的说来,还是输多赢少。
第三节 如何看股评
新入市的股民一般都较依赖于股评,不论是报纸上刊载的、还是广播和电视里播放的,基本上是逢股评必听,且还依葫芦画瓢、照章操作。结果呢?不该套牢的套牢了、不该踏空的踏空了,投资收益不甚理想。究其原因,主要是股民对股评缺乏正确的认识。
3.1 股评者鱼目混珠
对于股评,首先应认识的是股评者的素质。在这支队伍里,专业水平高的上至硕士、博士,而文化素养低的,也就中小学基础。在这支被称为“家”的队伍里,可以说是水平参差不一,有点鱼目混珠的味道。究其原因,一是我国股市的信息传播及投资咨询都缺乏必要的管理,无论是谁,只要是具备了一点股市的基本常识,不管目的如何、后果怎样,都可到传媒上渲染一番。二是我国股民基本上都是受他人炒股发财的效应感染入市的,许多股民缺乏基本的金融投资知识,在股票投资中就急需指导和帮助,且由于心理不踏实,其每一步操作后,都需找出相应的理由作为决策的依据,这样就病急乱投医,给了股评一个广阔的生存空间。再者是股市成为经济热门后,各地的报纸、电台及广播几乎都开办有股市势线之类的节目,由于饥不择食,且某些传媒也不具备选择的能力,所以一些文化素养及专业水准较差的股评人士就被请上了讲台。更有甚者,某些传媒的版面就是股评单位出资购买的。在传媒的反复“轰炸”下,这些人就成为了所谓的股评家了。
股民在收听、收看股评时,应该先对股评的水平有所了解,可将其以前的股评和股市的实际走向作一些比较,论证其正确度如何,以免受错误股评的误导。
3.2 股评缺乏客观公正性
做股评需要实事求是和客观公正,这就要求股评者不得从股市的涨跌中获得任何利益,否则,股评就会带来某种倾向性而误导股民。这就象球赛中的裁判一样,如果某一队的胜负对其裁判的切身利益有影响,其执法就难以公平而会带有偏向性。
我国的股评者基本上都与股市有染,或自己炒作股票、或是机构大户的操盘人,所以其言论往往也就有失公允。其实在股民评股时也是这样,一般都是买了某股就说如何有投资价值和投机价值,不怕涨,更不怕跌,这支股就等于摇钱树、聚宝盆。当股票一出后,就论证某股涨不动了,跌得快,成了扶不起来的阿斗,谁拿着这支股票就等着坐滑梯吧,马上就要高台跳水了。所以股民也就不难想象,当股评者自己做多时他绝不会言空,相反他可能会将股市的前程描绘得辉煌似锦,以鼓励股民踊跃入市,从而抬高股价,便于自己出货;
而当股评者做空时他也绝不会看好后市,相反它会列举种种不利的因素,以号召股民斩仓断臂,从而打压指数,便于自己低价吸纳。而有的股评就干脆就受雇于他人,如在股票即将上市时为上市公司扔摇呐喊,在机构大户套牢时,营造虚假的股市气氛、炮制怂人听闻的概念,从而引他人上钩,达到解套或渔利于人的目的。
3.3 股评不是免费的午餐
在国外股市,股评并不象我国这般泛滥,特别是在公开媒体上,一般都不对股市的涨涨跌跌进行评价,且即使做股评,也是事后评价,基本上不对后市进行预测,以免除误导之嫌疑,或因股评的准确性而丧失声誉。而对股价进行预测的,都是一些从事于投资咨询的专业人士,其都有固定的客户或服务对象,且都是通过内部通讯的方式,提供的是有偿服务,咨询质量的好坏与自己有密切的利害关系,一招不慎,就会影响自己的生计。而我国的股评,基本上都是免费的,只要愿意,买张报纸、拨个电话、打开电视收音机,股民都能看到或听到股评。由于股评者有的就是以写股评赚稿费为生、有的报刊版面或电视画面数券商为树立企业形象而购买,股评者与股民并没有什么利益关联,结论的对与错对自己没有什么约束,股评者也就没有任何义务要为股民提供高质量的咨询服务,而只要能达到自己的目的就行。所以在中国的股评或股票的投资咨询业达到较为规范之前,股民将难以从股评那里能得到什么好的投资建议。
3.4 股评是事后诸葛亮
正由于股价变化的不规则性,股价波动的不可测性,股市才充满着生机和魅力,它才吸引众多的投资者在其中拼抢搏杀。如果股价的运动真有明显的规律可寻,掌握规律的人将必定且永远都是股市的大赢家。
在股市上,所有的规律都是事后总结出来的,都是有适用环境的,都是阶段性或时效性的,绝大部分股评也仅只是事后诸葛亮而已。记得一位“资深”的股评人士在1995年底列举了当年中国证券市场盈利的八大机会,从国债期货、商品期货、基金到股票几乎是无所不包、无所不能。如果谁把握了这些盈利机会,其一年的投资收益率就能达到1000倍。
就是说,你可在1995年元月从国债期货以一万元出发,再搭上股市“五·一八”井喷行情的快车,三天之后从容地驶入商品期货,七月份再会股市上的大盘股革命,九月巧遇基金板块大升温,再梦见新股神话股市,十月借助收购兼并题材,十一月再从一批名不见经传的异地股走出,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你就成为千万富翁了。这样的机会谁抓住了,股评家抓住了吗?肯定没有。如果股评家的预言真的具有操作性,任何一个股评家只需按照自己的预测去做,在跌宕起伏的中国股市,用不了几年就脱贫致富了。其实绝大部分股评人士都赚的不是股票的钱,而是股民的钱。可以说,越是经过长时间千锤百炼的股评,其水准就越差。
3.5 从股评中摄取信息
股评虽然存在着种种弊端,但其中也有可取之处。其一是股民可通过股评摄取一些股票投资必要的信息,因为从事这个职业,股评的消息较为灵通,所获得的信息毕竟比一般的股民要多且快。其二因股评者的身份不是股民、就是机构大户的操盘人,股民可通过股评来了解其它股民的心态,从而进行有效的投资决策。如股评对市场预测不一时,说明股民整体上对后市的分歧较大,股市可能会陷入盘局,而即使有变,但涨跌的幅度将不会太大。当大多数股评看空后市时,说明大多数资金已经离场休息。而当所有的股评都对后市表现出绝望时,实际上它们都已空仓,在等待着股市的最后一跌,此时离底部就不远了。而当大多数股评看好后市时,证明大多数资金已经进场吸纳完毕。面当所有的股评都看好后市并指明股指能摸高多少点位时,此时可以说几乎所有的资金都已满仓且等待出货的最佳机会。所以股市上对股评有一句绝妙的格言:当所有股评都看空时就是入市的大好时机,而当所有的股评都看好后市时就是出货的最佳机会。
第四节 常用分析方法
股价的分析方法一共有两种,基本分析法和技术分析法。
其中基本分析法主要是基于对股票投资价值的分析,从而决定股票的买进卖出;而技术分析法是根据股价的运动轨迹,用数学的方法对股价的运动趋势进行分析,从而捕捉买卖讯号,把握买卖时机。
4.1 基本分析法
股价的基本分析是指从影响股价变动的敏感因素出发,分析研究影响上市公司及股市运行的各种内、外部的因素,并进行归纳整理和技术处理,预测股价变动的一般趋势。通过股价的基本分析,有助于把握上市公司经营和股市环境的变化,鉴定股票发行公司的优劣,辩别股票的质量,在有利的时机选择最优质的股票进行投资。
股价基本分析也称股价的经济性分析,它包括以下几项基本分析内容:
1.政治因素
主要是指影响股价变动的国内外政治形势、社会发展等重大事件,如政权的更替,政府成员的替换、战争的爆发,局部社会动乱等因素。
2.经济因素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