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影响孩子一生的36种好习惯-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幽默其实是一种情感的宣泄。弗洛伊德说:“诙谐与幽默是把心理的能量以游戏的方式释放出来。”幽默也是一种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它基于一个人对自己的尊重。幽默与搞笑是不同的,在大多数情况下,有幽默感的人总是不动声色就能使别人充分享受到幽默的愉悦。
幽默感是人与人之间的润滑剂,通过幽默的表达,可以舒缓紧张情绪,更能营造出快乐的气氛。父母应给孩子足够的空间,让他们寻找自己的生活乐趣。
心理学家保尔·麦基认为,幽默感能提升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擅长幽默的孩子,童年时代就会在人际交往中比较成功,因为他们知道,人们很难讨厌一个能让他笑起来的人。
研究发现,即使是四五岁的孩子,如果具有幽默感,就比较容易与同伴交往,而且更容易被别人的幽默逗得大笑。在另一次研究中,一群自认为害羞的8~13岁的孩子觉得自己缺乏幽默感,这让他们觉得在人际交往中比幽默的孩子要费力得多。
儿童心理专家劳伦斯·沙皮罗认为,和其他情商技能一样,幽默感的发育从婴儿出生的最初几个星期就开始了,因此,父母应该结合这些发展阶段,采用不同的方法培养孩子的幽默感。
那么,怎样来培养孩子的幽默感呢?
建议一:用幽默的方法培养孩子。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有意识地运用幽默的方法去培养孩子。幽默的方法不仅可以培养孩子的幽默感,而且往往可以保护孩子的自尊心,产生较好的教育效果。
例如,从孩子刚刚满月时,你就可以与孩子玩找妈妈的游戏,用一块手绢挡住自己的脸,然后迅速拿开手绢,露出自己的脸,孩子就会冲你笑。等孩子大一些,你就可以躲在房间的角落,让孩子来寻找你。孩子会在寻找的过程中获得快乐。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当中,父母应该尽量避免生硬的命令。使用幽默式的语言会让孩子感到快乐,而且会更加听从你的教导。比如,许多孩子在玩玩具时,往往比较兴奋,能够一口气玩上半天甚至一天。但是,在玩完后,孩子们却很少会主动去收拾整理玩具。这时候,父母最好不要说:“快把玩具收拾起来!要不以后就不让你玩了!”可以使用幽默一些的语言:“玩了这么长时间,你肯定累了吧?问问这些玩具是不是也累了?要不,你把他们送回家吧,让他们好好休息一下,明天再跟你一起玩好不好?”相信孩子会用一种同理心去感受,并会主动地收拾好玩具的。
建议二:经常给孩子讲一些幽默故事。
在家庭生活中,父母可以经常给孩子讲一些幽默故事,让孩子在不断的熏陶中逐渐培养起幽默感。
第35种习惯 幽默(2)
据说有一位年过半百的贵妇人,她非常喜欢打扮,每天总要花好多时间来打扮自己。但是,由于年纪实在有点大了,再多的打扮也掩盖不住她的实际年龄。有一次,贵妇人遇到了大名鼎鼎的萧伯纳,她兴奋地让萧伯纳猜她的年龄。
萧伯纳一本正经地说:“看您洁白的牙齿,只有18岁;看您蓬松的卷发,不会超过19岁;看您忸怩的腰围和涂满胭脂的脸庞,顶多14岁吧!”
贵妇人听了萧伯纳的评价,非常高兴,她激动地问道:“亲爱的萧伯纳先生,那么请您精确地估计一下,我到底像几岁?”
萧伯纳说:“几岁吗?那很容易,只要把刚才三个数字加起来就是你的真实岁数了。18加19,再加上14,你应该是51岁!”幽默的萧伯纳把周围的人都逗乐了。
有一位母亲把这个故事讲给了9岁的孩子听,孩子听完哈哈大笑。有一次,一位漂亮的阿姨到家里来做客。孩子对阿姨说:“阿姨,我看你好年轻呀!”阿姨问:“是吗?怎么个年轻法?”孩子说:“从你的背影看,你好像我的姐姐;从你微笑的脸庞看,你好像我们班上的女生。”一句话把阿姨给逗乐了。
事实确实如此,孩子听多了幽默故事,自然能够模仿、吸收幽默故事中的幽默因子,也会逐渐变得幽默起来。
值得注意的是,跟孩子说笑话或表演滑稽的动作时,要考虑孩子的年龄。因为大人认为好笑的语言或动作,孩子不见得有同感。但孩子认为好笑的语言或动作,大人要陪孩子一起笑,虽然从大人的角度来看也许不见得好笑。
建议三:丰富孩子的幽默词汇。
六七岁的孩子的语言能力加强,渐渐明白许多词语有多种不同的含义。他们喜欢跟他人讲一些有双重含义的词语。
十几岁的孩子则更迷恋于双关语和笑话,他们喜欢用这种双关的语言和笑话来表达对他人的正面或者负面的情感,保持与同伴之间的亲密关系。有时候,这种笑话成为孩子们友谊的象征,如果一个孩子被其他同学告知了一个笑话的内容,这就表明他已经被这位同学接受了,对方愿意把他当成好朋友。
因此,孩子们需要有丰富的词汇来帮助自己表达幽默的想法。如果词汇贫乏,语言的表现能力太差,那也无法达到幽默的效果。父母平时可以多给孩子讲些幽默故事,机智故事,脑筋急转弯等,训练孩子思维的敏捷性,丰富他们的词汇。
建议四:注重幽默的高雅性。
儿童心理学家劳伦斯·沙皮罗强调,幽默有时候被人们用来欺侮和侵犯他人,因此,父母要帮助孩子区别敌意和非敌意的幽默,培养孩子对幽默的容忍力。
父母应该让孩子明白,幽默也可以用来伤人。比如,别人的种族、宗教信仰、生理残疾等是不能用来作幽默材料的,这会伤害对方的情感。如果孩子在无意中开了这样的玩笑,父母千万不能鼓励,而是应该郑重地与孩子讨论一下这个问题,引导孩子尊重他人。
父母在希望孩子具有幽默感的同时,请别忘记自己孩子的个性特点。有的孩子比较活泼,有的孩子比较内向,他们所表现出的幽默感的形式也会有不同,有的比较外露,有的比较含蓄。幽默来自人丰富的内涵,随着知识面拓宽,阅历增加,举止谈吐自然会有所改变。父母不要操之过急,要耐心丰富儿童的内心世界。真正的幽默是自然而然表现出来的,千万不要为了幽默而幽默,变成冷嘲热讽,或者变得油嘴滑舌。
在引导孩子具有幽默感特质时,专家也提醒家长注意一些事项:
幽默要友善,不要伤害他人;
幽默要礼貌,不要嘲讽他人;
幽默要仅限于语言,不要有过激的行为。
第36种习惯 感恩他人(1)
如果你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你一生中留给人们的都是些美好的东西——鲜花、思想,以及对你的非常美好的回忆——那你的生活将会轻松而愉快。那时你就会感到所有的人都需要你,这种感觉使你成为一个心灵丰富的人。你要知道,给永远比拿愉快。——高尔基
有一次,美国前总统罗斯福家里遭窃,被偷去了许多东西。一位朋友闻讯后,忙写信给罗斯福,安慰他不必太在意。
罗斯福给朋友的回信是这样的:
亲爱的朋友,谢谢你来信安慰我,我现在很平安。感谢上帝:因为第一,贼偷去的是我的东西,而没有伤害我的生命;第二,贼只偷去我部分东西,而不是全部;第三,最值得庆幸的是,做贼的是他,而不是我。
对任何一个人来说,遭到盗窃绝对是件不幸的事,但是,罗斯福却并不怨恨盗窃的贼。相反的,他还能找出感谢上帝的三个理由。这种感恩他人、感恩生活的习惯让罗斯福在遭遇不幸的时候还是能够保持平和的心态。
感恩是一种交往的哲学。英国作家萨克雷说:生活就是一面镜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你感谢生活,生活将赐予你灿烂的阳光;你不感谢,只知一味地怨天尤人,最终可能一无所有!
有这样一条短信:“所谓幸福,是有一颗感恩的心,一个健康的身体,一份称心的工作,一位深爱你的爱人,一帮信赖的朋友。”
是的,一个人如果习惯于感谢他人,他将得到他人的信任和喜欢。一个人如果习惯于感谢生活,他将得到生活的眷顾和宠爱。
日本的一些学校十分重视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他们的感恩教育主要是教育孩子感谢父母、感谢老师、感谢所有关心自己的人。感谢父母,是因为父母养育了我们;感谢老师,是因为教师给予了我们知识,提高了我们的能力;感谢其他关心我们的人,是因为他们的关心和帮助使自己健康成长,渡过人生的一道道难关。这些看似朴素的感恩教育中却蕴藏着深刻的人情道理和人文关怀。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知恩不报非君子”,“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古训。我们不仅应该孝敬父母,尊敬师长,而且对于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也应该发自内心地感激。感恩是每个人都应该有的基本道德准则,是做人的起码的修养。不会感恩或者不愿意感恩的人是缺乏情感的,是不受欢迎的。因此,父母要培养孩子感激他人的习惯,他才能成为一个人人欢迎、人人喜爱的人。
建议一:让孩子理解父母。
报纸上曾经刊登过一篇文章,大意是这样的:
有一位做公司职员的父亲非常疼爱自己的女儿。有一天,上小学的女儿看到一则关于汽车的电视广告,广告词是:“爸爸开车好得意。”女儿觉得如果自己的爸爸也开上这种车,肯定非常得意。于是,固执的女儿要求自己的爸爸也去买一辆这样的汽车来开。
女儿的要求,做父亲的非常愿意满足。于是,爸爸答应女儿去买这样的车。从此,爸爸每天都是加班加点干活。终于有一天,爸爸开上了这辆“爸爸开车好得意”的汽车,他兴奋地问女儿:“爸爸得不得意?”女儿却懂事地对爸爸说:“爸爸,你工作好辛苦。”就是这句理解的话,让爸爸感动得不知说什么好。
很多父母习惯把自己的辛苦隐藏起来,呈现给孩子的总是生活中最高兴、最舒适的一面,以为这是对孩子最无私的爱。事实上,他们可能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孩子们将看不到生活的真实面目,从而对幸福,对父母,对他人缺少了一份理解和感激。因此,明智的父母要学会从小就培养孩子理解父母的习惯。
哈佛女孩刘亦婷的妈妈在培养女儿的过程当中就非常注意教女儿理解母亲。她在教子日记中是这样描写的:
从(1985年)元月2号起,我要求婷儿在我生气的时候给我消气,很灵验。每当我因为她做错了事而生气的时候,婷儿便依偎在我身边对我说:“妈妈,我错了,你别生气了,我给你背首诗消气啊!”说完便奶声奶气地背着:“朝辞白帝彩云间……”诗还没背完,我早就愉快地笑了。婷儿还用唱歌的办法为我消气,她头两天喜欢唱: “我们的祖国像花园……”,后来又唱“摇啊摇,我的宝宝要睡觉”,今天唱的是《草帽歌》。我还没有细想。这样做对她到底有什么益处或害处,但是对我却太有好处了。
前些时候,我总是很难把生气的情绪很快消除,这样一来,我只用几秒钟就换了心情。客观地说,我高兴起来,婷儿也很高兴,这对我的身体和我们之间的气氛是很有益处的。我想,也许这是在要求婷儿对他人尽责吧。至少她要对我的情绪负责,妈妈心情愉快就活得长,她就可以和妈妈在一起多过许多幸福的日子。
因为我咳嗽,说不出话,不能给婷儿唱歌,讲故事,婷儿说:“那我就给你讲。”她要讲好笑的故事,这样就开始编“愚蠢的故事”、“奇怪的故事”。
……
这会儿,我可爱的女儿已给我挤好了牙膏,等着我去刷牙,她自己则坐在被窝里唱京剧……
第36种习惯 感恩他人(2)
建议二:教孩子感谢父母。
生活中,许多父母都只知道无限地为孩子付出,却从来不知道应该教孩子感谢父母,对父母有所回报。这样的孩子往往是自私的,只有懂得感谢父母、回报父母的孩子才能够感谢其他人、回报社会。
第38届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金牌得主安金鹏是天津人,他的家境非常贫困,但是,他的母亲却非常坚强,无私地为孩子奉献着一切。安金鹏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在献给母亲的文章——《母亲啊,你是我最好的导师》中,安金鹏是这样写的:
……跛着脚的母亲在为我擀面,这面粉是母亲用五个鸡蛋和邻居换来的,她的脚是前天为给我多筹点学费,推着一个平板车去卖蔬菜的路上扭伤的。
端着碗,我哭了。我撂下筷子跪到地上,久久地抚摸着母亲肿得比馒头还高的脚,眼泪一滴一滴地滚落在地上……
……
我家太穷了,家里欠的债一年比一年多。我的学费是妈妈找人借的,我总是把同学扔掉的铅笔头捡回来,把它用细线捆在一根小棍上接着用,或者用橡皮把写过字的练习本擦干净,再接着用。
……
我的母亲是用一种原始而悲壮的方式收割的麦子。她没有足够的力气把麦子挑到场院脱粒,也无钱雇人使用脱粒机,她是熟一块割一块,然后用平板车拉回家,晚上再在我家院里铺上一块塑料布,然后用双手抓一大把麦秆在一块大石头上摔打脱粒……三亩地的麦子,靠她一个人割打,她累得站不住了就跪着割,膝盖磨破了血,连走路也是一颤一颤的呀……
她为了不让我饿肚子,每个月都要步行十多里地去批发20斤方便面渣给我送到学校。每个月底,妈妈总是扛着一个鼓鼓的面袋子,步行10里路到大沙河乡车站乘公共汽车来天津看我。而袋里除了方便面渣,还有妈妈从6里外的安平镇一家印刷厂要来的废纸——那是给我做演算的草稿纸,还有一大瓶黄豆酱和咸芥菜丝,一把理发推子,天津理发最便宜也要5元钱,妈妈要我省下来多买几个馒头吃。
我是天津一中惟一在食堂连素菜也吃不起的学生,我只能顿顿两个馒头,回宿舍泡点方便面渣就着辣酱和咸菜吃下去;我也是惟一用不起草稿纸的学生,我只能用一面印字的废纸打草稿;我还是那儿惟一没用过肥皂的学生,洗衣服总是到食堂要点碱面将就。可我从来没有自卑过,我总觉得我妈妈是一个向苦难、向厄运抗争的英雄,做她的儿子我无上光荣!
……
我要用我的整个生命感激一个人,那就是哺育我成长的母亲。她是一个普通的农妇,可她教给我的做人道理却可以激励我一生。
安金鹏的母亲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没有被爱蒙蔽双眼,她清醒地认识到,应该把孩子培养成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而孩子要回报社会,就需要从回报父母开始。
许多孩子不懂回报父母是因为父母没有给孩子机会来回报。在这方面,父母需要训练孩子的感恩、回报意识。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恩,而孩子又应拿什么来报效父母所付出的无数艰辛呢?
一位父亲在看到儿子吃巧克力的时候,要求儿子分一点给他吃。儿子先是不同意,这位父亲就跟孩子讲道理,但是,儿子还是不愿意。这位父亲就假装生气。看到父亲生气了,儿子只好分了一半给父亲。
事后,这位父亲是这样解释的:“我并不是真的想吃儿子的巧克力,我只是想让儿子从小就学会感谢父母、回报父母。”
另一位母亲的高明在于,她是引导孩子主动去感谢父母。
这位母亲非常喜欢仙人球,她经常给女儿讲一些养花草的好处。有一次,她带女儿去逛花市,看了各种各样的仙人球,但是,她只是问了价钱,却没有买。她对女儿说:“这仙人球好看是好看,就是太贵了。”
回到家后,母亲似乎一直惦记着那些仙人球。没过几天就是母亲节了,铺天盖地的广告都在教子女孝敬母亲。母亲节那天,这位母亲刚回家就看到了放在桌子上的仙人球,还有女儿的一封信。女儿是这样写的:“妈妈,你养育了我15年,我无以为报,我知道您很喜欢仙人球,就给您买了一盆仙人球,这代表了女儿对您的感激之情。”
这位母亲欣慰地笑了,原来,这是她精心设计的训练课,她希望女儿主动地学会感谢他人。
第36种习惯 感恩他人(3)
可喜的是,现在已经有多所学校开始重视感恩教育。
“今天,当我找出种种借口为自己把语文考砸的原因辩解时,原本以为她会帮着我一起怨天尤人,想不到她却狠狠地批评了我:不管什么事,不要给自己找借口,对就对了,错就错了。是的,没有任何借口,当结果已经出现的时候,我不该试图逃避责任,而应该及时总结经验和教训。我要感谢妈妈,她使我清醒,让我进步。”这是青岛开发区四中学生孙方志的一份感恩作业。青岛开发区四中正是认识到感恩对孩子的重要作用,才在全校范围内给学生们布置了感恩作业,并把这项作业纳入了德育教育体系。
安丘四中每年都让学生写“亲情作文”,让学生通过作文的形式来体念父母的不易和对自己的恩情,教育学生感谢亲人,刻苦学习,用成绩回报亲人。学校还把学生写好的“亲情作文”寄给家长。曾有一位家长拿着信流着泪对校长韩忠玉说:“我的孩子长大了,懂事了,我很感谢学校对孩子的教育。”
建议三:教孩子感谢师长。
马其顿王亚历山大说:“我尊重亚里士多德如生身之父,因为如果说我的生命属于父亲,那么赋予生命价值的所有一切都属于亚里士多德。”
老师是给予我们知识的人,是给予我们打开知识宝库钥匙的人。许多取得巨大成就的人都非常注重感谢老师。
有一次,陈景润去拜访李文清教授。陈景润非常感激这位曾经鼓励自己向“哥德巴赫猜想”进军的好老师。
李文清教授把陈景润让进了客厅。陈景润对李老师说;“我到北京后,一直想着老师的培养和教育。现在搞研究工作,总觉得以前老师的指导和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基础是老师帮我打下的。”
接着,陈景润把最近发表的数学论文送给李老师审阅。在论文的扉页上,他已工工整整写下:
尊敬的李文清教授:
非常感谢老师的长期指导和培养。
学生 陈景润
他还从黑挂包中拿出一包北京糖果、一套国画图片、一枝烫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金字的铅笔送上。临别时,陈景润一再要求老师多给他写信,给予指导。
教育孩子感谢师长,要从小事做起。比如尊敬老师,不给老师添麻烦,为老师擦黑板,给老师倒茶等。尤其是要教育孩子好好学习,回报老师的教导。
建议四:教孩子感谢朋友。
一个人的一生必然会有一些朋友。真正的朋友不仅可以同甘共苦,而且可以帮助自己解决许多人生当中的困难和麻烦。一个人的成功或多或少地与朋友的支持是分不开的。
有一家商贸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在公司周年日致辞说:“感谢一直以来支持我,关心我,陪我一起走过风风雨雨的朋友和同事;感谢生命中一切使我成长的人。当我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停滞不前时,是他们提醒我要居安思危,他们是我的良师益友,借此机会向他们表示我真挚的谢意。”
父母要教育孩子以平常心对待、帮助他人,不要有图回报的心理,但是,对于他人的帮助,却应怀有回报的愿望,做一个感谢他人、知恩图报的人。
建议五:教孩子感谢生活。
美国犹太教哲学家赫舍尔说:“世界是这样的,面对着它,人意识到自己受惠于人,而不是主人身份;世界是这样的,你在感知到世界的存在时,必须做出回答,同时也必须承担责任。”
生活是美好的,也是痛苦的。一个人只有怀着感恩的心态,才会忽视生活的苦难,时刻看到生活的美好。
古代日本的阿伊努人,把小米捣碎做成饼之后,家中的老人要向饼祷告:“哦,谷神啊,我们向你礼拜。……你滋养人们吧。我现在吃你。我礼拜你,感谢你。”祷告之后,才能拿起一块饼吃下。
父母要教育孩子感谢生活,感激自己所得到的一切,并且以平常心看待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情,尤其是在遇到困难、遭到不幸的时候,仍然要感谢生活,不怨天尤人,要做个生活的主人。
参考资料参考资料
1。王森林。人格教育——让孩子拥有一生的财富。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3
2。刘祥和。一生的教育。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2002
3。黄建华。终生受益的教育。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2002
4。周克强 周军。优化成长——决定青少年前程的十佳习惯。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5。孙敏睿。优秀孩子的16个习惯。北京:东方出版社,2004
6。唐骏波。习惯主导人生。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7。张文华 宋妍。名人教子名言录。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1999
8。殷红博。儿童关键期与超常智力开发。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9
9。肖春生。古今名人教子70法。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
10。孙云晓。习惯决定孩子命运。广州:新世纪出版社,2004
11。刘全礼。发现和培养孩子的才能。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2001
12。蒋星吾。如何塑造好孩子。北京: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2004
13。贺评。学会做人。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
14。晨曦。把孩子的缺点变为优点。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4
15。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