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战斗在四明大地-第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瓦罐,抹抹嘴巴上和胸脯上的水,舒畅地长呼一口气。小芳看哥哥喝得这么甜,他也要喝,永芳顺手倒了半碗给他喝。
“当心碗,小芳,你现在样样都要看哥哥的样,哥哥喝水你也要喝水,哥哥会割柴,你会割嘛?”彩凤看着小芳说。这个当年差点卖掉和断奶死掉的孩子,在妈妈的精心护养下现在也会奔会跑会说话了,彩凤现在看见他也是哪么的喜欢。
小芳说声会割,把碗递给哥哥,伸着小手就要哥哥给他柴刀。永芳说,不割了不割了,今天不割了。边说边摇摇头。
彩凤这时望望永芳黑得象泥鳅似的乌光溜滑的小身子,心里说,看这孩子哪副样子还真不像个小学生。
第六章 再苦再难也要让孩子读几年书:六
    六
永芳看看阿妈今天喜孜孜的神情有点异样,他忙向用席草做的食罩底下看看有没有什么好吃的东西放在那里。因为以往妈妈从市上买来一点霉头鱼,或者有点脆瓜买来,妈妈看他来了就是这样的。可今天往那食罩里看看并没有一点东西。
“永芳”正在他扫兴的时候,妈妈却从草帽上面抬起头来对他说起话来。
“永芳,”她又重叫了一遍。
“嗯,”永芳随口应着。
“让你上学读书去好嘛?”
“你说什么呀,妈妈?”永芳仿佛没大听清楚。“读书?”永芳刚才还失望的脸一下子笑得绽开了花:“妈妈,你说要让我去读书?这是真的?”
“刚刚家齐和永禄来讲,说到他们学校读书学费有困难的可以减免,我想明天带你到学校去问问看,是不是真的,如果真的学费可以减免,我想给你报名去。”
“好,好,妈妈我要去读!我要去读的!”永芳一蹦三尺高。高兴得拍着小手欢奔乱跳,喜得小芳也抓着妈妈的手说:“妈妈,我也要去读书,我也要去读书!”
读书,这也是永芳这两年来梦寐以求的事情,只是以前他是想也不敢想啊!
还在去年,他看见和他小时一起玩耍的永禄跟着永福穿着新衣新鞋到保国寺去读书去了,他是多么的羡慕啊!他当时也想问妈妈,他能不能也去读书,可是当时妈妈正病着。屋里连一点吃的都没有,他那敢开这个口呵!讲也不用讲,还会引起妈妈的烦恼。今年上半年,他在黑无常家放牛,那罗家祠堂里也有舍小学校,看见学生们上课时摇头晃脑的念书,有时在课桌上写字,有时听老师讲故事,感到真好。下课了还到外面操场上拍皮球滚铁环打乒乓捉迷藏,可玩得开心啦!他当时想这些人有这么好的机会叫念书不好好念书,尽贪玩。可是自己连学校门口去张望一下的资格都没有啊!那知如今妈妈说也要让他进学堂去读书了。怎么不叫他高兴呵!
“永芳,”妈妈对他说:“你去读书了放学回来还要去割柴的呵!礼拜天还要多割点。”
“妈妈,这是当然!放学回来我马上就去割柴。”
“永芳,你去读书可不能看人家的样呵!不能一味的贪玩,要多用功!”
“我会用功的。”
“你在学校里不能与人家吵骂和打架!”
“我不会的。”
“对老师要尊敬和有礼貌,知道嘛?”
“我知道。”
“路上回来不能东荡西逛。”
“我一定会按时回来的。”
第二天早上,彩凤把小芳托给阿二嫂照顾着,踏着青草皮子上的露水带着永芳出发了,妈妈戴顶修过的黑阳伞,上身穿件黑洋纱短袖子大襟衬衫。下着一条露着一截小腿的洋沙裤。妈妈虽然穷,可是她走出去总是穿得清清爽爽干干净净的,还保持着做女儿时的习惯。这也许是她出身富贵人家一直持着的一个习惯吧。永芳上身穿一条没打过补钉的中式直襟小衬衫,妈妈把永芳衬衫扭扣扣得整整齐齐的,下着一条短裤,还给穿了鞋子和袜子。头上还给他戴了一顶最近才编的嵌着彩色花纹的小草帽。
已经到八月了,天气还很热。母子俩兴冲冲地边说边走,走过田野和几个小村庄,循着弯弯曲曲的石板路,迤逦来到姚江边上梁山伯庙旁边的那所九龙乡小学。永芳和妈妈走得脸孔发红,脸上都是汗。妈妈解下系在腋下衣襟上的小手帕,替永芳揩揩汗,又擦擦自己脸上的汗。梁山伯庙是永芳经常来的,一个月前他还在替黑无常家放牛时阿三还带他一起来放牛过。因为庙后姚江江塘上有很好的茅草,所以这里也是放牛的好场所。永芳来这里放过好几次牛,所以很熟悉。母子俩边走边讲不觉得一会就到了。以前来梁山伯庙来是来放牛的,所以没有注意它旁边的学校,妈妈不知道,永芳也不知道。她们问了一下,人家告诉他们,学校就在梁山伯庙旁边,那个有一排梧桐树的大操场和大操场后面的一堆房子就是学校。他们来到庙旁。果然一下就看到了那操场了。那操场很大,约有十几亩田大;如今没有开学,正有几头牛在操场里吃草呢。那里的青草长得很高,走进去都没了脚。他们来到操场边一看,果见成品字形的好几幢两层楼的大房子掩映在一排高高的梧桐树里。房子的门口遮着玻璃的横框上写着“九龙乡中心小学”一排字,这是永芳以后才认识的。原来,这个学校还是乡里的中心小学。
第六章 再苦再难也要让孩子读几年书:七
    七
彩凤带着永芳怀着新奇愉快的心情,走了进去。进门便是个四方的校园,校园里林木葱茏,风景秀丽。校园周围和中间的甬道两旁,还种着修剪得十分整齐的冬青树。冬青树里面的空地上还种着石榴树,枇杷树,无花果树等和一些些不知道名字的珍贵的树木。园子的左边亲靠庙墙的一幢房子,是一排两层楼的十几间木质房。后来永芳知道那是老师们办公和住宿的地方。楼下宽大的大厅里,南面的墙壁上挂着英美法苏几个协约国国家领袖的画像,这大概是世界反法西斯胜利和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标志,显得壮严肃穆,大厅的中央还摆放着两张乒乓球桌之类的物具。好像是学生们室内运动场。北面是一个大厅,大厅中央挂着理着小分头留着八字胡须的穿着西装的孙中山先生画像。大厅两侧是两间教室;冲校门的西面正厅也有一幢两层楼的房子,上面楼上红漆拦杆,大玻璃门,也是一个教室。楼下的那间宽大的装着落地玻璃门的房间,里面摆放着好几张写字台和靠背椅,永芳想这大概是老师办公室了。
彩凤从小没有进过校门,今天为了儿子读书带着孩子来到学校报名,她感到这是沾了孩子来上学的光,自己亲自来学校看看,感觉真好。自己这辈子是没福气进这样的学校了,但她能有幸把她的儿子送到这样好的学校来读书,也感到高兴。因而就像她自己要来读书一样,看到这样美丽整齐的校舍,是那么的喜欢。
说话间她带着永芳兴冲冲地在学校周围浏览了一遍,觉得这学校校园秀丽,校舍整洁,环境优雅,赏心悦目。永芳要是真能到这所学校来读书,真是太好了!她现在下决心,一定要让永芳进得这所学校。能让她的孩子到这样的学校来读书,这也是她做母亲的一种光荣和安慰。
至于永芳呢,他跟着妈妈走这边瞧那边,仿佛如在梦中。这美丽的校园,这窗明几净的教室,这宽广清爽的学生运动场,是一所多么好的学校呀,以后他就将在这样美好的校园里读书,就在这明亮的课堂里听老师上课,这真是太幸福了,使他万分兴奋。
“不知报名在啥地方?”彩凤带着儿子四团六圈转了一下子后,准备找老师去报名,但看看周围,竟没见什么人。
“妈妈,哪面屋里有人。”还是永芳眼尖,他一眼看到在那间老师办公室里似有人影。
“哦,在哪边,我们进去看看。”彩凤提着小阳伞带着儿子走了过去。
母子俩来到办公室门口,向里张望,果见里面斜对面坐着两位女老师。一位高大肥胖;一位小巧清秀。一个在看报纸,一个在写字;。都没有注意他们。
不知怎么的,彩凤虽然不是十分腼腆的人,而且也和各种各样的人打过交道,可是来到学校,见这些文质彬彬的女老师,还是显得十分拘谨。在她的心灵里,读书人是比一般人高一等的,学校里的教书先生,她更觉得崇高无比。
“先生,”这时她怀着尊敬和羞怯之情,走到较近的那位胖老师面前,小心翼翼地问:“先生,小学生读书报名是在这里嘛?”
那胖胖的女老师闻声眼睛从报纸上移开,斜了她和躲在她身后的永芳一眼说:
“报几年级?”
“先生,是刚上学的。”彩凤把孩子拉到老师前面来说:“我们还从来没读过书。”
那胖老师的眼睛又回到报纸上去,向正坐在里面写字台前低着头在写着什么的那位小巧清秀的女老师扬了一下头说:
“到那个老师地方去报。”
彩凤“嗯”了一声,就转身拉着永芳来到正在那里专心至志地写着什么的清秀的女老师办公桌边走去。
“先生,小学生上学是到这里报名吗?”
那个清秀的女老师抬起头来扬着齐肩的短发和蔼地微笑着说:
“是在这里。是给你的孩子报名吗?”她看看彩凤背后的永芳说。
“是,是,先生…”彩凤见那个女老师神态十分可亲,好像在什么地方见到过,她不由的愣在那里。忽然她想起来了,她多么像当年经常跟周区长到芦苇漕来,后来还教她们夜校读书的三五支队工作同志小魏呀,小魏也是这么小巧玲珑的,只是这位老师头发长得长了些,脸面显得更成熟一些。可是小魏见了她是认识的,可她见她似乎不认识,要不怎么不叫自己呢。但她略一思索,就否定了。小魏不是听说早就跟着三五支队走了嘛,这决不可能!只是她有点像小魏吧了。她心里说现在是啥时候,这是啥地方?小魏怎么会到这里来?自己是想三五支队想疯了。
第七章 文老师:一
    一
她正在胡思乱想着什么,那清秀的女老师站起身来笑盈盈地对她们说:
“欢迎,欢迎,小朋友,欢迎你来上学你们报几年级?”
“他还从来没读过书,报一年级吧?”彩凤回过神来说。
“好,一年级。小朋友,你叫什么名字?”她向着永芳问。
“我叫永芳。”永芳羞怯地回答,
“姓什么?”
“哦,姓张。叫张永芳。”彩凤替儿子补充说
“好。——小朋友你几岁了?”
“八岁。”永芳说。
“是虚岁八岁。生日是农历二月初三。”彩凤纠正说。
“嗯,好。实际上是七岁多一点。你们家住在什么地方?”
“芦苇漕。”永芳说。
这个清秀的女老师听了,似乎不经意的怔了一下,又仔细地高兴地望了彩凤一会,似乎想着什么。
“报名费要多少呀?”
“先付五千元书杂费吧。九月一日来报到上学。”她的目光从彩凤脸上高兴地收回来看着永芳。
彩凤从衣服袋里摸出钞票给她,乘机难为情地问:
“老师,这学费不知要多少…”
“学费不多的,他又是一年级。”她友善地望着彩凤说:“我们金校长讲过,真正有困难的还可以申请减免的,你们不用担心,只顾叫孩子来读好了。”
“好,好。谢谢老师!”彩凤放心了,向老师说:“我这孩子在家时,尽天割柴挑野菜,在田头野畈里疯跑,性情野野的,可能不会读书,以后还承望老师多多教导他了。他读书不用功,老师你好好给他做做规矩。”
那老师笑盈盈地望望永芳羞怯的小脸说:“看这孩子挺聪明的,会读书的。”
彩凤高兴得喜笑颜开。
“老师,那就麻烦你了,我们走啦”。
“慢走!慢走!”那女老师又一次站起身来,又一次热情地望望彩凤,习惯地摩擦着两手,笑盈盈地目送她们到门口。
当彩凤走出办公室门口,撑起小阳伞准备走出去的时候,她最后一次回过头去望望那女老师时,发现她也抬着头亲切地目送着她们,当她和她的眼神相遇时,她友善地最后向她点了一下头,便坐下去拿起笔又写她的东西去了。
“这个老师难道真是小魏?可是她怎么不认识我了呢?”彩凤在回来的路上老是想着这个貌似三五支队女同志的小魏,“看她来对永芳很关心,还问家住那里。看她热情和蔼的样子,多么像三五支队小魏呀。难道真是小魏又回来了,为了避人嫌疑才故意装作不认识我的样子?”彩凤一面走一面痴痴的想,“要真是她就好了,永芳读书也有个照应了。而且她也许还晓得永芳父亲的下落呢。”
彩凤越想越高兴,这些日子她听人家说,山里又要重建游击队,没有想到这里也来了这位女老师这样的好人,她真的又看到希望了。说不定这老师就是小魏呢,她如今当了老师化妆过了,所以叫人看不大清了。
但再仔细的一想,又觉得不大可能,这里毕竟是小魏过去来过的地方,要是人家认出她来呢?黑无常小阎王他们认出她来,不就糟啦!这是不可能的。再说小魏是她的入党介绍人,她来了怎么会不和她提起党的关系呢?
最后她感到,不顾她是不是小魏,永芳读书碰到一个好老师,总也是值得庆幸的事。
至于永芳,一路上更是高兴得不得了,他打头走在妈妈的前面,一会去青草丛中捉蚱蜢,一会儿又跳到稻叶缝中抓螳螂。
人们说“人逢喜事精神爽,天逢晴日万物新。”这会永芳见今天天气也特别的好,抬头见蓝天上白云飘飘。低头看田野里晚稻青青。黄牛,母牛包着眼罩吱吱哑哑地在树荫下绕着车盘头在赶水。时不时从姚江边上,从大坟滩里传来放牛娃们嘹亮的歌声。
呵,这秋天是多么美好呀!
当他抬头遥见河对岸黑无常家西畈田头,在路过他当年放过牛,割过草晒着毒太阳拖稻草热得他发痧气的地方,他十分感慨,嗨,这田塍,这坟滩,这车盘头,我从此再不要到那
地方去放牛割草拖稻草了,我要和你们说再见了,我要去读书了!
第七章 文老师:二
    二
他远远望见那唱山歌的放牛娃们,那曾和他一起替黑无常家放牛的伙伴阿三他们,如今他们还在继续为黑无常家放牛,他感到自己远比他们幸福得多。如今他已经跟妈妈到梁山伯庙小学去报了名,不久他就要来上学读书了,要成为一名小学生了。可是他的这些伙伴们,他们的妈妈为什么不关心他们,让他们也去读书呢?他替他们难过,他们何时也能像他那样,跳出苦海到学校去读书呢。
当他们走到芦苇漕村后,正碰上永禄和家齐等在祠堂后头的坟滩上玩,他们看他跟他妈妈从梁山伯庙方向来,忙迎上来高兴地问:
“嗯,永芳,你是不是跟你妈到梁山伯庙小学报名去了?”
“嗯。”永芳高兴地回答。
“好!”永禄高兴地说:“我们在村里又多了一个同学。九月一日开学时我来叫你呵。”
“好的。”永芳高兴地点了点头。
彩凤对他们说:“以后一道去一道回来路上你们要相互照顾啊,永芳年纪小,初次去上学还得你们多照应他呵!”
“嗳,嗳,这还用说。”
永录说:“我还是路长呢,放学回来时一路上我会保护好永芳的。”
“呵,放学回来还有路长呀?那再好没有了!”彩凤放心地说。
“对,路上路长最大,一切都要听路长的,路长要一直把同学安全的带回家。”
“是这样。学校考虑真周到。”彩凤说。
小伙伴们高兴地说了一会,相邀着永芳要一道玩,可是永芳懂事地对他们说:这会去玩我可没功夫,我还要去割柴呢,等几天我要去读书了,我就没有功夫割柴了。他的两个伙伴们说,“好来,你去割柴我们去放牛,大家一道去。”他们相约着都去自己家拉牛去了。永芳于是就去家里拿柴刀和绳子。
自从永芳去学校里上学报了名,彩凤就为儿子读书的事忙碌起来。先是她用席草编了个草书包。人家的书包都是现成买来用布做‘的,有的还是用皮做的,她孤儿寡妇的过日子那么艰难,这个就不化钱了。好在她的手很巧,用席草能编出各种各样东西,除了草帽外,她还能编草枕头席,草篮,草食罩,草拖鞋,草袋子等等。什么都会编。现在她就从永禄家借来书包,按照书包的形状和大小阔狭,琢磨着就编出了一个草书包。编好了一看还蛮像的,也很实用,而且十分轻巧。起初永芳不要,说人家的书包都是布做的,我的书包是席草做的,多不好看,人家同学要笑话我的。彩凤对他说买只书包,妈要做几十顶凉帽呀,妈把这些钱省下来就可以籴一斗米呢,吃饭要紧呀,这书包就将就着一些吧,不是照样能藏书,照样能提嘛?永芳,我们是穷读书,不能和人家比。永芳想想觉得妈妈给自己读书已经很不容易了,难看就难看一点,人家要说就让人家说去吧,我们家里穷有啥办法呢,也就接受了。
接着彩凤又把永芳的旧布衫裤和鞋子也补一补。又给永芳买了了块练写字的小石板和石笔等必不可少的文具。
想着读书是件大事,她父亲是很看重读书人的,彩凤想他对外甥读书总总会支持的吧。这几年来她再苦再难也没去求告过父亲,如今她儿子要上学读书了,彩凤报了名后,去了一趟鲍家湾老家,想向老父亲那里要点文具来。她知道她老家世代是读书人家,祖父是秀才,外祖父还在河南开过印书房,家里有的是各种各样笔墨纸砚和各种簿子。她去了鲍家湾父亲家,告诉她儿子如今要上学了,希望给他的小外甥一块磨墨的砚墨爿和几支毛笔与簿子之类的文具。可这小气的外公,只给了她从大小几百块的砚墨爿中挑了一块最小的小得像一只小乌龟似的小砚墨爿和一本描红簿给她。彩凤气得饭也没有吃就回来了。
四年后,他在一次不小心到河里去拔水车的两根车桩的时候,他们被河水淹死了,他的这些当年不肯给外甥的几百块墨砚连同几十亩大田和十间楼房全都遗留给了别人。他没有想到当时何不多给几块好的墨砚给他的喜欢读书的小外甥呢。这个吝啬的外公真叫人想不明白。
第六章 文老师:三
    三
日子过得很快,一忽九月一日开学的时间到了。人家的孩子上学读书,泻糖茶,分糕点,吃鸡蛋,还穿新衣新鞋,永芳只穿一件妈妈补过的但浆洗得清清爽爽的旧布衫裤和旧鞋子。提着一只草书包,跟着老学生家齐和永禄一道去上学了。虽然和他们比感到寒酸,但觉得他也能和他们一样去学校里上学读书了,还是感到非常高兴。
头天上学只不过报报到,不到中午就回来了。永芳高兴地告诉妈妈,他们班的老师就是那天给他们报名的那个女老师。这位老师她姓文,叫文玉兰。文老师对他很好,下课后,她到他课桌边来看看他的书包和文具。看了他的草书包后不但没笑他,还说你妈妈的手真巧,草书包也会编,蛮好的蛮好的。看他的书包后见没有橡皮和铅笔,一会又悄悄地从她房间里拿了两支铅笔和一块橡皮来给他说:不用给人家是我给的。
“妈妈你看,这就是。”永芳欢喜地拿出来两支长城牌铅笔和一块橡皮块来给彩凤看。
“嗯,嗯,”彩凤瞟了一眼高兴地应着。
接着永芳还拿出来今天新发的语文和算术两本新书来给妈妈看看。彩凤高兴地:“嗯嗯”应着,望望这画着彩色图画的崭新两本教课书,又望望高兴的儿子,她心里感到一阵欣慰,“我终于让孩子上学了。”又望望那两支铅笔,想到这位永芳的老师,她在心里想:这位文老师,既然不是小魏,她对永芳却这么关心,不知是怎么回事?,她默默地摇摇头,觉得天下相象的人是有呀。
从此永芳就在梁山伯庙小学读书。
一个礼拜天,永芳早早的起来,准备割柴去,他跳下床来看见一只小蜘蛛系着一条蜘丝从屋梁上吊下来。他高兴地说:
“妈妈,妈妈,蜘蛛吊下来了!今天我们家有客人来了!”
一大早就起来坐在破竹椅上编草帽的彩凤望了一下永芳指着的地方瞟了一眼苦笑着说:
“我家这样穷的人家会有啥客人来呢。”
“妈妈,难讲呀,作兴爸爸回来了
彩凤忙白了永芳一眼忙阻止说:“看你越说越没头脑了,”又向外面看了一下说:“看叫人家听见不得了永芳,以后不许乱讲,你知道嘛?”
永芳调皮地伸了一下舌头缩了一下头颈不讲了。他从挂在墙壁的晾杆上拉了一条当毛巾用的破布,去小水缸里淘了勺水马马虎虎洗了把脸。揭开锅盖,和弟弟一起,呼噜呼噜地分吃了妈妈给热好的一碗过夜剩粥。从鸡笼顶上找了两条绳子,一把柴刀,又从门背后拿了扁担,拉过小草帽戴上,吩咐一下弟弟说:“小芳,在家乖,别吵妈妈,”向彩凤说了一声:“妈,我割柴去了。”就肩着扁担绳子提着柴刀出门割柴去了。
到中午,他满头大汗地挑来两小把桕树桠枝的柴火。帮妈妈烧了一会火,吃过中饭他洗好碗筷,又帮妈妈从河埠头提来一桶水又出去弄柴火去了。
打从上学以后他向妈妈保证,屋里烧的柴火。他一定想法弄来,不叫妈妈再去买柴草,这已经成了他的规矩,不用妈妈催。他的作业都是在学校做好的,从来也不在家化时间做作业。他感到读书不难,做这些作业太容易了,一忽忽功夫就做好了。
上学读书与打柴火,他感到还是打柴火难得多,当然相比给人家放牛,割柴火好一些,因为没有人催,没有人骂。但妈妈有期待,每天烧饭要有一定的柴草,这烧柴草的灶头,是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3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