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野骆驼三部曲-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窗外一群窜上跳下的麻雀,肆意展示着人类机器远远不能达到的灵巧的飞行技巧。董涛羡慕地看着,在心里想象自己要是能设计出来媲美鸟儿的灵巧的飞行器该有多好。在商业上董涛是一个现实主义者,在航空领域他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理想主义者。
董涛原本是一个专注于家族事业的商人,由于父辈打下的一定的基础,经营着一个规模不大不小的家族式电子产品企业,从小家电、DVD机、电话机、手机等等各种产品都生产,规模不大也不小,产量很高,利润却很一般。
在董涛上大学以前,人生唯一的挫折只不过是中学时参加数学竞赛有过失败的经历而已。多亏了一位数学老师,在少年心中不仅没有留下失败的阴影,而且使他能够领会到数学的一些真谛。老师当时这样告诉董涛:“成为数学家的机会不多,如果你真的喜爱数学,用好数学的机会很多,而且也很有成就感。数学是科学思想的原动力,一方面我们可以投身于对理性的无止境的执着探索,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体会科学精神解决实际问题的成就和快乐。没有我们这些数学爱好者,只有几个数学天才是不能称为数学的殿堂的。”
在董涛大学快毕业的时候,为了刺激似乎已经到了接近饱和的手机市场,中国的电信产业出台了新的政策,取消了实行多年的手机双向收费。中国的手机产业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机遇,当然这时候董涛的父亲为了能够在这个巨大的市场中分一杯羹,决定投资推出一款时髦的新手机,结果运气不佳,流行的潮头没有搭上,使企业元气大伤。就在这个时候,董涛帮助父亲,抓住了取消双向收费以后大量增加的老人用户市场,专门推出了“简单手机”系列,挽回了企业的命运。
“简单手机”是一款式样非常简洁,按键很大,显示屏幕也很大,功能非常简化的手机出现了,其功能简化到几乎就只有标准的电话功能。如果你观察过老年人使用手机,就会注意到他们基本上只把手机当作一般电话使用,大部分人都另外查本子上的电话号码,而且流行的手机繁杂的功能、拥挤复杂的显示内容、小巧的按键给老年人的使用实际上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在“简单手机”上额外的功能只有几个醒目的速拨键,老人可以参照说明或者在家人的帮助下把几个键设置为自己最需要经常使用的号码,比如家里的电话号码、子女的号码、医疗站的号码等。
这并不是需要什么特别高技术的项目,整个项目的市场、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经过精心的测算,形成了厚厚的分析报告,各种各样的分析曲线都直接指向一个最终目标—;—;如何实现利润。由于老年人购买欲望并不十分强烈,因此定价只能尽量低,这样造成了手机的利润十分的微薄。不过经过测算,只要精心管理,还算是一个不错的项目,至少对于一个小规模的企业来说是可以接受的,因为这个项目的开发费用极低廉。
在小批量试生产开始以后,一则关于厂家回收旧手机,为环保做贡献的公益广告给了父子俩新的灵感:由于面对越来越大的环保压力,现在在中国也已经仿效欧洲,要求手机厂家回收旧手机也成为一条严格的制度,因此手机厂家被迫背起这个巨大的成本。要知道大部分消费者一般两三年肯定要换手机,造成大量旧手机从市场上淘汰下来。回收的手机虽然大部分的部件和功能都是完好的,但是手机的功能总在花样翻新,造成只有极少数零件可以用在新手机上,而对于厂家而言,取出这些零件,重新安装测试的成本与用全新部件差不多,因此手机回收后基本上都变成原料了。由于“简单手机”不需要复杂的功能,回收的旧手机的功能都超过它的设计需要,因此回收的整个旧手机稍微改造,只激活最必要的功能,然后再装到一个大的壳体里—;—;这个壳体用旧手机外壳加上一些新材料回炉制造,换大而简洁的显示屏、按键和新电池,充电器也只需要测试和翻新一下,完全能够满足“简单手机”的功能要求。于是一款特别便宜的“环保简单手机”正式推出了,人们购买一只这样的手机只需要三百多元,而厂家实际获得的利润比上千元的新款手机少不了多少。这种再制造技术一般首先被用在航空这样的高价值产业,在手机这样的消费类电子产业中取得成功还归功于这个项目特殊的技术指标。
巨大的市场容量显示了威力,在取消手机双向收费的强力助推下,“简单手机”成为董氏电子公司成立以来最成功的项目。这样,董涛以自己策划了成功的项目的方式,以近乎完美的成绩从大学经济专业毕业。
毕业后的董涛从此一发不可收拾,连续推出了多款整合了一些“低技术”的奇特的各种功能的手机,比如有防水加固型、旅游定位服务型(手机网络定位精度在几米到几十米之间,足够旅游使用了)、手电型(采用高亮度发光二极管,比普通手电亮而且持久)、太阳能型,甚至有一款手机具备按摩挠痒痒功能!
在参观了一次航空展览以后,董涛被航展上战机的丰富的外挂和扩展功能所吸引,这些航空工程精美的作品给了他很大的启发。不久以后,一款被市场称为“手机中的轰炸机”的产品推出,使董氏风格的手机产品达到了一个顶点。这款“手机中的轰炸机”专门为旅行爱好者而设计,有无数种奇怪的扩展功能,由一款带手摇发电功能的防水型手机发展而来,标准型的主要功能包括:短距离对讲电路,驴友之间可以不通过手机网络直接在一公里范围内实现对讲,没有网络的时候手机也有一定利用价值(象不象数据链?);精度五十米级别的旅游定位功能(定位导航不能没有吧?);收音机,也许能收点天气预报或一些当地电台的信息(这个可以算被动型无线告警装置,电子对抗的基础)。手机上有一些外挂点,通过标准的电源和数字管理总线,额外可以选择的扩展外挂模块的功能更是千奇百怪,典型的有多彩色发光二极管手电兼信号灯、温度计、高度表、测风仪、打火机、趋蚊器、电动剃须刀、救命喊话器、微型风力发电机、微型陀螺仪(可以存储你走过的路线,保证你可以沿原路返回)、小型红外夜视镜等等。
这款大获成功的新产品一方面使董氏的电子企业继续保持良好的增长,也为一个家族企业摆脱“群带资本主义”,真正完成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造提供了资金和机遇。
但是董涛的兴趣却发生了转移。航空,成为一个最吸引他的新的爱好。在财力上比一般航空迷雄厚得多的他开始的时候在全世界各地看航展,然后学习民用小飞机的驾驶,进一步自己开办了生产模型飞机和遥控飞机的玩具工厂,用数年时间完成了一个普通人向超级铁杆航空迷的转化。不过,如果有人当他的面这么说的话,他会认真地建议道:“老兄,能不能称呼我为铝杆航空迷?毕竟铝才是最常用的航空金属,铁多没劲哪…”
爱航空需要理由吗?不需要。一个航空迷最高的理想是什么?当然是开上自己设计的飞机!董涛朝着这个方向,从头开始,从《航空概论》开始从头学习如何做一个飞机设计师。关于这一点,董涛有自己的认识,一个人如果已经不为物质条件而困扰,当然就更应该努力追究自己的理想,就象童话故事里说的那样,就算是一只蛤蟆也可以有追求飞行的梦想。
在火凤凰集团还没有正式成立之前,为了扩展人才储备,民科基金出资赞助了一些设计比赛,以发掘未来的人才。在“火凤凰杯飞行器设计大赛”中,由一个在校学生设计的几种概念飞行器吸引了赵尔东等集团高层的注意。幼稚笨拙的表达方式并不能掩盖其中新奇的设计思想,于是被火凤凰集团的高层看中,成为重点培养的人才。在以后多次的接触中,还在学校学习专业知识的董涛以其强悍的项目控制和运做能力更让集团的几个创始人十分欣赏,在集团初创的时候一步跨入集团的领导层,成为核心人物之一。于是一个年轻的电器制造商,会计师,临时抱到拂脚的飞机设计专业的学生,成为专门的飞机方案设计小组的负责人,这就是火凤凰集团最为神奇的一项人事任命了。
但是航空毕竟是一个需要雄厚实力来运作的产业。火凤凰集团集中了手上可以动用的十几亿元的资金,又取得了银行的大力支持,但光靠这个短期内不可能拿得出什么象样的产品。合作就成了目前主要的发展方式,没有诸位大老的支持取得一个资源整合,联合发展的机会,任何新来者都无法跨过这个巨大的技术门槛。任何一个产业,要能够长期稳定发展,但又要保持一定的活力,应该有一个"多样性的生态环境",各种体制能够互相竞争和学习才更有利于大家的健康成长。也许是大家的热情感动了上天,也许是商业计划书做的实在是漂亮而且有说服力,更有可能是国家对初起步的民营科技力量给予一定的照顾,使整个市场竞争环境更加丰富和完善,或者说这也是为日益膨胀的民间资金寻找一个好出路……总之,火凤凰集团终于等到这样一个机会,从一个几乎看不见的角落悄悄进入了军机市场。
其实中国的哪一个航空研究机构、生产企业不是这样合作组合中产生的?有所区别的不过以前是行政指令,现在需要大家自愿组合而已。
……
这是沈阳一个小小的航空博物馆,记录了一个企业的辉煌,也是一个城市的辉煌。在这个小小的航空博物馆里陈列的是这个飞机制造厂生产过的几个旧型号的战斗机,她们个个都能书写精彩的故事,都曾经是我们空军的脊梁。
号称要看遍世界上所有航空博物馆的董涛正在这些老旧的飞机之间散步。
苏伯杨是退休的老工程师。他经常来到这个冷清的小小博物馆来做义务讲解员。从内心深处,他希望能够伴随这些老伙伴度过自己的余生。不过今天也许是最后一次了,他就要移民加拿大了,去和那里的儿子团聚。老苏老两口都是退休的技术人员,为人老实,老两口住了二十几年的地下室以后才分到一个四十平方米的老式公寓房,现在终于要去儿子那里享福了。
这一天,老苏看到了这个专注的年轻人,年轻人看到他身上的解说员的牌子,主动找他聊了起来。
两个人聊了一些飞机的知识,老苏很快发现这个年轻人专业知识还不错,而董涛则很感兴趣地听着老苏介绍一些老航空人的一些掌故。
最后他们停在一架歼8B原型机的前面。长长的机体,直来直去的线条,在电视上看到虽然不觉得优美,但是怎么说也有点气势。不过近看歼8战斗机,一时之间还是让董涛为这么粗糙的东西能飞起来赶到吃惊。不要说与同时代的那些F16、F15,就是60年代的F5,在工艺上都要比歼8强太多了。难怪当那些缺乏基本知识的无知媒体把歼8说成是“空中美男子”的时候,造成了军事发烧友们对这些人审美能力的轻视。
“年轻人,这架飞机不怎么样,是不是?”
“那要看站在什么角度来评价了。我们的航空工业从无到有,进行自行设计,歼8系列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其实在每一款机型我们都做出了很大的努力,不管外部环境如何,这些进步都记录了我们真正有志于航空事业的人的献身精神。我虽然是一个商人,但这几年接触了越来越多的这方面的人,感觉到人的理想确实不能用简单的物质价值来衡量。”
“哦,看不出来你年纪轻轻似乎还有很多经历,能告诉我你是干什么的吗?”当老苏弄清楚董涛的身份的时候更加吃惊——这么一个年轻人竟然负责一家目前正火的民营企业的未来的军机发展业务!
“年轻人,我应该称呼你董总?你能不能介绍一下现在你打算做什么?”老苏很有些好奇。
“您叫我小董就可以了。苏老先生,我正在进行一个调研工作如果您感兴趣,能不能参加一个专门的研讨会?”说着董涛递上了一份写着苏伯杨名字的请柬。
“看来你是有备而来啊。好的,你叫我老苏就可以了,我明天一定去。”
第二天,在飞机制造厂内的一个小会议室里,聚集了董涛带领的4组的几个人以及几位参与歼8的设计和制造的老工程技术人员,还包括几位已经退休的老工程技术人员。
一位领导先发了言,他先介绍了双方的人员,然后道:“这是一个关于歼8项目的研讨会,大家可以畅所欲言。大家都知道歼8项目已经基本结束了,最后的歼8F生产计划已经完成了,生产线已经关闭。国家已经不可能再对发展新的型号投资了,不过这几年来,我们航空企业自筹资金来发展一些带有尝试性质的机型也很多,比如我们自己曾经发展过歼8的出口型,成飞搞过歼7FS,还搞出了比较成功的合作产品FC1。火凤凰公司是民营的军工企业,最近在一些机载设备的生产等领域取得了很大的成功,而且听说他们目前还在竞争陆军专用武装侦察直升机项目'注:指当时13组正在进行的“飙风战士”项目'。他们想利用自己的资金搞一款技术验证机,可能会选择歼8做平台,这样我们的歼8最后还能发挥一些作用。”
这是董涛有生以来开过的最长的一次会议,大家聊了整整一天也不觉得厌倦。人们谈到在这款战机的来之不易的历史中,沉浸在创业的豪情里。人们回顾了当年为了以对抗前苏联的超音速轰炸机的为设计目标而开发高空高速战斗机的艰难的立项过程,以及自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歼8系列成为中国上空主力的防空战机的十几年的光辉历程。
其实歼8有很多优秀的内涵。
八十年代早期歼8第一批生产型交付的时候每架飞机只有几百万元人民币,当然那时候的价格体系不能反映真实的成本。不过后来两侧进气,加装脉冲多普勒火控雷达的标准型歼8B每架也只卖到三千多万元人民币,这时候企业已经经过了改革,飞机的原料采购和人力成本已经和市场化接轨。在当时国际市场上一台好的军用涡扇发动机都要卖到差不多三千万人民币的时候,这种低廉的价格优势是歼8系列在国防为经济发展做出牺牲的时期,成为中国空军骨干力量的重要原因。
后来在中美关系最好的时候,为了对付前苏联的威胁,1980年代末期歼8还"留学"美国,最后虽然项目不了了之,但是中国的飞机设计师开阔了眼界。那次"留学"主要是改进机载电子设备,很多先进的技术和方法对以后中国航空界的电子设备的设计和改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比如当时第一次采用平显,开始大量采用数字电路技术,制定了大量军用数字电路的接口规范,甚至还进行了在飞机上采用光纤数字总线的尝试!这些经验使整整一代技术人员受益,也为我们在以后数年间赶上和超过俄罗斯的航空电子水平奠定了基础。
在1970年代,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在强5上第一次采用复合材料制造重要的飞机部件,而到了1980年代末,在歼8II上则第一次完成了整体复合材料机翼的设计,并且完全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的方法,还对机翼进行了全面的力学仿真,在机翼没有完全制造出来装到飞机上之前就发现了其结构隐患。后来又有了数字电传控制的三翼面验证机,等等。由于歼8系列并不是测绘仿制的产品,我们自己对它一开始就掌握得比较透,因此各种新的技术其实都曾经在她身上做过实验。
虽然作为制空和截击战斗机,歼8系列开始退出现役,但是歼8最后发展出专门担负高速反辐射攻击的歼8F型,这一型号估计能象当年美国的F4J野鼬鼠反辐射专用攻击机那样继续服务多年。
这些都是歼8辉煌的历史。在这些老工程师、技师的头脑里不仅有这些辉煌的历史,还有丰富的经验。当新项目逐渐成为人们眼中关注的焦点的时候,随着老主力的退役,很多东西都扔掉了——这没有什么奇怪的,在知识和技术密集的地方,最不值钱的似乎就是知识的积累了,这个问题在美国也经常出现。美国太空总署的工程师在设计新一代国际空间站的时候,很久都没有人想到参考以前设计第一代空间站“天空实验室”的技术资料,因为当年设计“天空实验室”的工程师们都退休了,新一代工程师根本没有这样的交流机会。最后有一个设计居住空间的工程师苦于难以确定很多关键数据,才想起来去查“天空实验室”的图纸,可是花了很大力气也未能找到需要的资料,最后还是靠自己带着测量工具到博物馆去测量当年“天空实验室”的地面实物展品,才得以解决问题。
经过一些非常专业的谈判以后,火凤凰集团收购了歼8有关的技术和业务部门。显然,业内的行家看出来火凤凰试图通过这样的运做让自己得到一批有经验的技术队伍,因为搭配的歼8生产线几乎不值什么钱,要知道歼8后来的改进主要集中在电子设备上,飞机本身的生产线的技术装备几乎还停留在上世纪六十年代,还不如一个普通的汽车生产线,比经过多次升级的歼7的生产线要原始得多。因此,大家普遍认为要真正搞出有竞争力的产品还早得很,航空绝对是一个疯狂烧钱的产业,虽然火凤凰目前效益似乎还不错,但是要挺到那一天恐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麻雀窝里很快又增添了一些忙忙碌碌的人,一些头发花白的人和更多的年轻人一起,使原先门口麻雀最多的第四组的设计中心成为一个热闹的人气旺盛的地方。当然啦,老苏也成为这其中的一个主力。为了让老苏能够安心,他的儿子也被董涛从国外弄了回来,在国内创办了自己的产业,毕竟现在国内的机会不见得比加拿大少嘛。
渐渐地,几架以歼8为主要平台的技术验证机制造了出来,很多人转到一个专门的位于西北一处荒原上的一个名叫“野骆驼花园”的基地进行实飞、测试工作。
第四章 龙枪的诞生
    #####
小说描写得很简略,甚至是很粗糙,请大家谅解,毕竟这只是业余作者的作品,另外请一些朋友帮助修改也很困难,因为大家首先都要为自己现实生活考虑。本来想对第三章进行大规模改动,可是改动过大则涉及后面已经准备好的很多内容,带动的整体修改量太大了,以前很多的工作可能就此报废了,我们一两个业余作者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在这种情况下,只好退而求其次,先把这个版本继续写完,保证这个故事的完整性,因此原本准备大改的第三章只进行了一些调整。之所以出现大改的波折,也与读者们热心支持有关系,读者们的支持使业余作者的信心有些过度膨胀,几乎做出超越自己能力的事情——想写出好作品是应该的,不过作者现在还是认识到应该先以完成一个完整作品为首要。
#####
这是中国西部的一个偏远的小镇。镇上最多的交通工具就是带棚子的三轮摩托车,另外一些灰扑扑的出租汽车也忙碌其中。正三轮摩托车这种交通工具在中国各地称呼都不相同,洋气一些的叫“摩的”,土气一些的叫“三驴蹦子”、“驴吉普”,也有叫“麻木”这样奇怪的难以考证的名字,而这里的人们称之为“三轮出租车”,显然是一个很正规的工程师方式的称呼。
几辆吉普车和面包车行进在穿城而过的忙碌的公路上。几个没有到过西北的年轻飞行员和技师在指点着外面的风光,有人还拿出数码相机对着路边偶尔出现的旧牌坊拍照,不知道这些牌坊是真的历史遗迹还是本地的旅游公司修建的。街上一些取名为“航空餐馆”、“兰天旅社”的第三产业让人猜到这里兴旺起来的原因。
刚刚晋升上校的李致远带着自己的一批得力手下正在赶往一个航空基地,最近军用飞行任务很紧张,因此他们被安排乘坐民航飞机到最近的城市,然后坐了十几小时的汽车才来到这里。基地离这个偏远小镇还有几十公里。越往前走人就越少,很快路上就只剩下这七八辆车在前进。半荒漠化的灰黄单调的景物上点缀一些绿色灌木和草丛,斑驳的色调还真的很象沙漠迷彩——不,应该说沙漠迷彩象这里的景色。只要一打开车窗,轰轰响的风声让人了解这里确实是试飞的好地方。
经过了一道岗哨以后进入了被军队监管的军事禁区。说是进了军事管理区,路边单调的景色却仍然没有什么变化。
李致远跟同车的几个飞行员聊着天,同车的还有一个本地警卫部队的军官。他给大家讲起自己在军校学习的时候一个来自新疆边防部队的同学,刚报道以后在宿舍窗前站立良久,说到:“这里太压抑,视野如此不开阔,竟然在一公里内就有其它房子!”大家轰笑,但立刻发现除了刚经过的岗哨以外向前看去很远也没有房子,看来这里也不是一个压抑的地方啊。
几只站在荒原上的黄羊停下脚步,抬头看着这个车队,而车队开着开着就从平地上消失了。
原来在一块大平地上行驶的车队沿着一条下降的公路下到一个足有几公里宽的大地峡里。一条不大的河流过这里,水流虽然不大,但是这里因此也成为了一条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