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汉末南国-第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二种是授予地名称号。一般是授予在某地立下重大战功的部队。象什么临振团〔参与攻克临振〕,儋耳师(攻克儋耳〕等等,有的王牌部队甚至有两三个这样的称号。 
礼钟
当军队获得胜利时,要敲响所有的钟来庆祝。这一点作用如同礼炮,现在火药厂的黑火药产量不足,搞不起礼炮,就只有礼钟。于是,琼海军队所特有的一种礼节产生了。为朱崖洲全岛从万恶的奴隶主手中得到解放,以一百口钟齐鸣十二响。从这天以后,礼钟以及礼炮声就伴随着天驱军队横扫一切,从胜利走向胜利。 
勋章
军队从来不吝惜给将士们的奖励与荣誉。因此勋章之多之精美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后来有的老兵往往是胸前缀满了勋章。 
勋章种类繁多,有专门授予指挥官的云麾勋章,武威勋章(各分3级〕,专门授予士兵的光荣勋章(分3级〕;国战勋章(分两级〕当然,象风虎勋章,云龙勋章那些勋章就更是少不了了,以及大量授予的勇敢奖章,紫心战功奖章,和诸如某战役参与纪念等一系列奖章。各种奖章由于授予数量甚多,制作并不是很好,但各种高级的勋章则极其精美宝贵。 
“统制,现在正过来的乃天驱军团第一营,军团旗为赤虎。军团于二次朱崖战役时首先突破敌军防线;又在儋耳——临振之战中,防御平康一线,抵挡合浦黄氏三千敌军反复冲击,坚持六天未曾后退一步;先参加东路军之攻击,常为开路先锋,又在石川合战中支援海军,攻克徐闻,于阵前杀伤敌军不下六千,俘获三万……” 
“军令部第一号命令,授天驱军团 ‘赤虎’称号,允绣军旗之上,以记战功,以励后来之兵。” 
“遵命……” 
“现在正过来的乃琼海八镇的民兵,军旗为海鸥。本军主要负责搜索和保障补给线,朱崖之战中,民兵有大量人员升入正规军团,自己也牺牲了八百多人。为胜利付出的贡献不可磨灭。” 
“军令部第二号命令,授琼海民兵‘海鸥’称号,允绣军旗之上,以记战功,以励后来之兵。” 
“现在正过来的乃新组建的第二军团,军团旗为玄豹。现有人员三千,主要由军政部配发了政工人员,自第一军团调进了一批干部,普通士兵是在朱崖战争中参军的解放兵,这些人都是合浦的部曲家兵,原来的战斗力就很强,现在再由政工人员一洗脑,更增加了对奴隶主的愤恨,对我军更是忠心不二。”
毕炜点头微笑,这些俘虏很快就被洗脑,以至于在与合浦的谈判中,与黄宣达成的自愿遣返战俘条款失效,因为尝到了自由的滋味后,那怕是世代的家奴,也没有人在想回去当奴隶。同那些归赴部落一样,这些部曲都是些穷人。是穷人就好办,好歹毕炜是生在红旗下,长在红旗下的新一代。当朝开国起家的那一套虽然没有操作过,但好歹也多听熟知。 毕炜找来政工人员,面授机密。 
不几日,在会托的带动下,俘虏兵开始诉苦大会。这些人一半都是外族人,有很多还是波斯奴隶,在合浦的生活本来就艰苦,而对于大多数汉人普通部曲来说,家家都有血泪史,人人都有苦要诉。只见俘虏营里,哭声一片。在政工的敦敦教导下,他们开始认识到,他们受苦的根源在于奴隶主,也就是家主。 
政工人员带着笑容,用和蔼可亲的语调告诉他们。自由的新琼海欢迎他们,如是在三,终于成功洗脑。 
这些人一旦成为己方人员,立即就有无微不至的关怀,有家眷在合浦的,根据条约,毕炜把他们接过来,没家眷的给房子,分地。众军士无不欢喜鼓舞,齐称万岁! 
政工人员佩服啊,真是领袖,三下两下,就把这些人给收拾了。
毕炜更是高兴,前前后后多了三千老兵不说,还白送了一万家眷过来。于是皆大欢喜。
“军令部第三号命令,第二军团命名为神策军团,授 ‘玄豹’称号,允绣军旗之上,以记战功,以励后来之兵。”他笑嘻嘻的下令。
这些创造了宏伟战史上闪亮之处的部队,得到了他们应得的荣誉。 
诸部队在大校场上排列,等待着分发牛酒等慰劳犒赏,毕炜亲自为有功人员颁发奖章,还饶有兴味地询问了由铁条连续焊接制作的三五毫米重型抬枪的性能和实战效果,又转向海军询问海军的整备情况,并决定两个月后在临振校阅海军并举行秋季操演,参加临振三亚船厂的新舰龙骨安放仪式。毕炜心上说:“就是这样,把注意力放在技术和典礼上,在形式上做好一个领袖吧。”
随后他发表了抄袭某人的著名演讲:士兵们!你们在七十天内赢得了十六次胜利,缴获了二十一面部落军旗和五十五艘船,攻下了十几座要塞,征服了朱崖洲的最富饶的地方,你们捉住了十万名俘虏,你们杀伤一万多敌人。
在此以前,你们为那些不毛之山而战,并在那些山岩上留下了你们的荣誉,可是这些山岩对你们的荣誉却是毫无裨益的。现在由于你们的功勋,你们可以同历史上最伟大的军队并驾齐驱了。
你们什么也没有,什么都得自己操心。你们没有骑兵打了胜仗,没有桥梁能够过河,没有鞋穿能够急行军,你们休息时没有酒喝,甚至常常没有粮食吃。只有琼海的军队,只有自由的战士才能够忍受你们所忍受的一切。士兵们,为此应当感谢你们!有功必赏的琼海正在以自己的繁荣昌盛来答谢你们,如果你们,朱崖的胜利者们,曾经预言过前两年的不朽的战争,那么,你们现在的胜利就预示着面前还有更光荣的战事。
合浦和朱崖两地军队不久以前遭到你们勇敢的攻击,现在它们恐惧万状地在逃避你们了。以前嘲笑你们穷困,以梦想你们的敌人打胜仗为乐事的那些荒淫无耻的人们,现在吓得惊惶失措,胆战心惊了。可是,士兵们,你们还不能万事大吉,因为你们还有仗要打。据说,你们中间有些人的勇气减少了,他们竟宁愿回到五指山的山顶上去。不,我不相信真有这回事。朱崖战役的胜利者们,正满怀着把人民的光荣传播到更远的地方的热烈的愿望!…… 
激情的演讲后,全体士兵三呼“万胜”,现场气氛急剧升温。
凯旋以一百面战鼓的隆隆鼓声而告终,在傍晚的庆功大宴开始之前,还有一些时间,毕炜摆脱了某些无聊人士的纠缠,找地方休息去了。
第四十七章 蚺鼓揭天惊客尘
    与所有恶俗的穿越故事相比,这个故事在起始之时并无差异,同样的开发和同样的贸易。几乎完全贯彻了越王勾践的十年生聚十年教养明训。
开垦雨林,发展农业。寻找矿山,建立工业。拓殖海南,吸引移民。到岭南商业的统合和利用经书新解来抬高自己,一个巨大的网络在所有人的不经意间成型。
到了公元176年,汉灵帝建宁五年时,琼海已经成为一个新的力量中心,是经济上的南海之王,文化上的岭南第一,凭借和地方官员良好的沟通,在官方默许的情况下,六年之间,移居朱崖洲的汉人总数达十五万,他们有的是作为家奴买去的,有的是自愿前往,有的是北海盗掳掠而至,交州有几个县人口几乎少了一半。加上归化的越黎族人,不知不觉间毕炜竟然控制了五十万的人口,在重点开发的海南岛东部,出现了连绵千里的水田,鸡犬相闻的村庄,人声鼎沸的城市以及连云的帆樯。
西元176年5月1日清晨,朱崖,琼海,五一广场。 
城市已经不是当年刚刚拓荒时的小城了,虽然这个内河城市的地位已经被新兴的三亚港,海口浦给取代,但任然是一座充满活力与青春的城市。放射性的街道布局,石板的大街小道,良好的排水系统,常绿的行道树,各种风格各种功能的建筑,无不显示出自己独特的魅力。城市东方的水田尽头,成片的椰林上早已蒙上一层浅浅的鱼肚白,太阳出来了,朝霞明媚而娇艳,在天空重重地涂上一笔绯红。一百支黄铜号角同时吹响,雄浑的音乐中,在数万双急切的眼睛注视下,火红的明日从碧波荡漾的海面一跃而起,灿烂的光采使得整个世界都镀上了绚丽无比的金色。城市一下子沸腾起来,乌发上插着茉莉花的少女,身着中山装或短袖汉装的男子,千千万万的平民,端起本地特产的蒸馏酒,一道陷入狂欢。 
这是一个不同寻常的日子,朱崖洲的任何一个居民都有理由尽情地挥霍他的喜悦:正是在十年前的今天,毕炜带着壹千追随者,小小的舰队在万泉河河口登陆,迈出了汉帝国在朱崖洲的一大步,自六年前开始,这一天被确立为建城节,全民放假狂欢。 
广场的正中央矗立着一座雕塑,巨大的平直玉版上浮雕着一艘乘风破浪的海船,白色汉白玉基座上刻着统制大人口颂的七个镏金篆字——“直挂云帆济沧海”。 
这一任的城守大人刘晟结束了庆祝仪式,没有坐牛车,就走路回去,光洁如玉的石板大道在脚下发出清脆的轻响,作为行道树种植的凤凰木正值花期,伞形树冠上开满五瓣花朵,大而美丽,鲜红色带黄晕;满树结花,火红一片,与绿叶相映成趣,伞形树冠和满树鲜红色带黄晕的花,就像是在花团锦簇中,众星捧月,托起一顶皇冠,浓郁的芬芳扑鼻而来。在城守府的大门前,刘晟转过身,把广场四周的如画美景尽收眼底。北面那片建筑群是军部,庞大的军令部,军政部,海军部,参谋本部办公所在地,来来往往的都是身着夏季常服的年轻军官,他很不解的是,自统一全岛以来,除了镇压几次外族奴隶暴动,和应产业联盟之邀出兵日南郡,援助汉军与象林作战外,朱崖军队没有打过大仗,陆上武力一直是两个不满员的军团,却一直保持着巨大的军部机构,如此看来,统制大人一直是有野心的,但是这对他来说,又有什么关系?
南面樯桅林立之处便是琼海港,朱崖最大的内河港,毕炜商业帝国庞大贸易网的中枢。北至会稽,徐州,南及黄支国,西达交趾九真,南来北往的络绎不绝的商人都在这里汇集,那自西汉时就开始繁盛的番禺商业显赫地位已经被取代。来自中原的丝绸以及各种精美艺术品;南海的香料、珠宝、象牙和玳瑁;琼海的工业制品外加各类土产都在这里汇集,无不是人们青睐的佳品。 
当然,没有统制大人毕炜,也不会有今天的朱崖。走进自己的书房时,刘晟不无感激地想到,这位被合浦豪门视作暴发户的目光敏锐的海归派也许是大汉继桑弘羊后第一个真正认识到经济战略意义的重臣。先进的技术,大量的移民与交州当局宽松得几近非法的政策使得朱崖的经济急速发展,不仅如此,交州当局甚至默认毕炜组建自己的远超过规定部曲数目的陆军和武装舰队。作为回报,朱崖也为交州地方提供了数不尽的财富和利润,每年上缴的地方税款占到了交州财政收入的五成以上。 
天已大亮,外面的喧嚷渐渐消褪,看着墙上悬挂的巨幅朱崖全图,这位城守大人得意地将笑出声。自己并没有辜负统制大人的赏识:四年任期内,境内农田开垦数字是五十万亩,以至于找不到足够的农夫来耕种,农民坚定无畏的步履越过汹涌河流踏过热带雨林,深深楔入朱崖的腹地;数不清的农田与村庄,把农业文明的战旗远远的插上了五指山的巅峰。
军部的那帮人现在也很高兴,他们几年来不断的将部队投入日南战场,在那里积累了足够多的丛林战经验,也趁机在北部湾沿岸建立了足够多的有城堡防护的贸易据点,那些贸易据点到战时就是前进跳板,海军基地。现在,向象林派出的探险队又带回来了好消息,而且居然赶上了这样一个重要的日子里。总参谋长方明大人迫不及待地做出了决定,立即接见探险队长,他整了整身上的军装,对一旁的侍从官做了个手势。“让他进来。” 
步入总参谋长大人办公室时的张羡仍然穿着探险队的装束:墨绿色的斗篷覆在皮甲外,上面绣着海军的蛟龙标志,腰间的配刀在进入军部大门前已经交给了卫兵保管,但是那双沾满泥泞的草鞋踩上木制地板时着实让方明皱了皱眉头。当然,方明知道眼前这位年轻军官可不是什么粗鄙的山野村夫,尽管年仅二十二岁却在军队上下拥有极好的声誉和威望,无疑是朱崖新一代军官中的佼佼者。 
“你有重要的发现要亲自报告我?”方明问道,脸上故意摆出一副不甚关心的神情,两眼仔细打量着对方:那是一张线条分明的面孔,由于热带烈日的曝晒而略显黝黑,清澈的目光中闪烁着青年的活力与激情,笔挺如剑的鼻梁以下,尖尖的下巴稍向前突,暗示了主人随和却又不失自信的坚毅性格。 
“是的,总参谋长大人。下官率领探险队全员共五十人,被海军舰艇投放到澜沧水入海口地区(越南胡志民市),然后向北进入象林,在雨林中一直向北走了两个月,最终到了象林的中心。我们在那里停留了一个多月,做了深入详尽的考察,象林国面积广阔,人口众多,盛产各类珍奇珠宝,绝对不是交州汉军所说的一县叛贼,所以象林与汉军打了这么些年,汉军总是没有进展。根据已经掌握的情况,他们的土地向西一直延伸到我们所说的暹罗地,不过总长大人放心,他们的军队一直虽然多达数万,但却没有马匹车辆,只有梭镖藤甲,装备和战术都极其落后,但是,敌人的象兵很厉害,历次战事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另外,在回程路上,下官已探明一条从海上直达澜沧水入海口的海路。”说到这里,张羡拿出草绘的地图双手奉上。 
“不错。”方明粗粗看过,把地图放到一边,从桌上拿起纸笔。“行军路线和沿途的战略要地都标注得很详细。不过——”他拖长声音,直到看到这位年轻军官的脸上露出因惶恐而不自然的表情。“现在我们已经计划从北线进攻。”
“下官认为现在不是北线开战的时候!”张羡道,“象林人的象阵很厉害,我们要学会消灭大象!我们要组建象兵来对付,现在的火器在雨林中发挥得不好,而没了火器支援,步兵对大象都很恐惧。我们必须训练他们立足于用长矛和短刀消灭大象,这一切都需要时间,而且敌军主力在北线。只有从南线,才能避实就虚,直捣敌酋,在短期内一战定乾坤……”
“估计象林拥有一万战象,大人。要是他们冲锋,无论步兵方阵还是火药武器都难以抵挡,何况敌人似乎找到对付抬枪杀伤的法子了,这就是将木板和大象涂上厚厚的河泥。”
“你只说对一半。”总长大人微笑着说:“我们的步兵有些害怕大象,但你因该知道现在系统训练过丛林战术的别动队士兵,只要有一个十二人的什,他们就可以干掉一头大象。甚至,这没有意义,我们不会让大象接近的,在进入虎蹲炮射程以内,弓弩射程以外,就不应存在大象。至于象林那些战斗力低下的普通步兵,连汉军都不在乎他们的存在。”
决定战争的,绝不是某个兵种的相克就可以解决,因为那已经沦为战术层面的思考了。方明心道,起身走到了沙盘旁。参谋部制度,是毕炜新军成立的变革。从最初的几个参谋军官,经历十年的磨合发展,已经发展到下设六个科,人员两百多的参谋本部。这种军情谋划方式让部队主官的指挥工作轻松了许多,也周密了许多。毕炜自知没有三国绝世名将那种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统筹能力。也知道自己手下的作战经验也比照那些身经百战的将军们相差甚多。但一系列全新的情报收集、参谋运作和战况作战推演体系。这种制度上的革新,足够用来弥补人力上的不足。
作为参谋总长,他听命于毕炜,而毕炜更多地着眼于大局。毕炜考虑的是,怎么把交州实实在在捏在手心!应该是借拿下象林之际,彻底控制住那些豪门部曲组成的汉军,控制古时南越的疆土,然后掌握交州七郡,真正将七郡统合,做为北伐的根基,就算日后中原逐鹿失败,也可以确保交趾不会分离出去。
至于象兵,的确是利害,但这也不是参谋总长大人考虑的范围,统制大人出于某时空的记忆,很害怕敌人潜入丛林打游击,袭击我军后勤补给线,所以迟迟不肯真正进攻象林。但是方明觉得,如果有必要,就沿着海岸线或者江河来打,把自己放在重火器攻击范围内,这样基本可以无视对方游击战的威力。从南线进攻倒是可以利用澜沧水河运。
不过对象兵的恐惧心理,还是引起方明的重视,一定要在进攻开始前,和象阵先打上一仗,必须战而胜之!否则士兵中对象阵存在的巨大恐惧未被消除,这决不是好事。
但方明没有开始召集参谋策划,因为他现在有一个更大的计划。
“这样吧,你说说从南线征服象林估计需要多少兵马?” 
张羡立刻说出一个显然经过深思熟虑的数字:“四千!但要有舰队配合,我做过兵棋推演,两千弓弩手和两千轻步兵,外加一百虎蹲火炮战车,不要抬枪,抬枪对大象没有效果。” 
“很好,少校,”总长大人信手在纸上添了最后几笔,“你现在去计划科,把这张条子给科长任晓上校,让他和你配合,做一个系统的计划,如果计划可行,我将向军令部推荐委任你为南方远征军统帅,在北线打响后登陆象林,全权征服之。” 
“遵命。”张羡将纸条揣入怀中,行了个军礼,转身疾步走出。 
看着他的背影消失在门后,方明嘴角不由微微一动,他把目光投向墙上那张汉帝国全图,一双燃烧着理性之光的眼睛,开始陷入深深的思考。
第四十八章 象鍪航海厌蛮深
    三亚榆林军港,海军舰队基地。一声炮响,崭新的“海权”舰收起主帆,只展开两面侧帆兜住南风,徐徐入港。作为朱崖海军的骄傲,这是十年内第三艘沿用海权这一光辉名字的战舰,舰艏装有两门威力强大的一百毫米前装滑膛青铜炮,两层甲板总共装备四十门长程扭力弩炮,无不显示出这艘巨舰骇人的威力。刚在北部湾完成了海试后,“海权”号正准备加入现役,成为新的舰队主力舰。跟在“海权”号后面进港的是他的姐妹舰“舞鹤”。毕炜曾经是个船模迷,参加过几次模型比赛,但他只会制作三艘帆船的模型:英国盖伦型私掠船金鹿号,纳尔逊旗舰胜利号,美国切皮萨克号。现在看来,这三艘船就足够了。在有了条件后,他将这三艘船的模型制作出来,给造船工程师参考,经过长期的努力,积累了足够多的经验,船厂终于造出了这种盖伦型船。在大航海时代之前,西方海战的主战场在地中海,其形式是接舷,跳帮,用步兵进行肉搏决出胜负。火炮虽然已经装上了军舰,但尚未发挥主要作用。直至新航路发现之后,远洋的贸易为各个海洋大国带来了巨额利润,同时也加剧了在大洋上的争斗。对海洋的控制也就是对财富的控制。在远洋进行海战,地中海的三桅划桨帆船因为适航性太差,无法在大洋上发挥作用;大西洋上,老式的“卡拉克”(Carrak)型帆舰及当时其他船舶的艏楼与艉楼过高,极易招风,使船在逆风时不易操纵。
伊丽莎白时代的约翰&;#8226;霍金斯爵士看到了这一点。他降低了艏艉楼,尤其是艏楼的高度,同时还用方形的船艉代替原来圆形的船艉。这样的新设计船型相对狭长,航速较快,在逆风中操纵性极佳。西班牙帝国无敌舰队的威风凛凛的“卡拉克”(Carrak)型帆舰也因为操纵性不佳,在1588年7月的海战中败给了英国以吨位较小的“盖伦”(Galleon)型风帆战舰为主力的舰队。这次海战标志着西班牙海上霸权的衰落与英帝国的崛起。
“盖伦”(Galleon)型船的巨大成功使得它在帆船时代结束之前一直是军舰,包括战列舰的设计标准。其中,对适航行与火力的要求是压倒一切的条件,以便在战斗时抢占有利阵位,发挥优势火力。17世纪,英荷战争中的主力帆舰均为清一色的低舷、横帆、两舷装备加农火炮,多艘这样的舰只排成一个长列以发挥两舷的火力优势。这也是“战列舰”(line of the battleship)这一名称的首次被使用,很幸运毕炜在170年造出了这种船,他早就找到了用来制作缆绳和西洋帆布的黄麻,但现在终于排上用场,没有沥青就用桐油刷船防蛀,未来的某一天,还要仿效英国海军在船底钉上铜板。 
随着造船技术的发展,帆船战舰也日趋完善,朱崖已经开始渐渐的淘汰原有的福船。如果换算成另一时空标准,三桅的海权级大帆船吨位已达到八百吨,长五十米。按照一年建造六艘的速度,这种船将很快取代原有大船,建造一艘船所需的坡垒木材超过了琼海附近森林所能供应的数量,木材必须从一百里以外的琼中运来。整艘舰是当时造船工业和未来科技的结晶,为世人所惊叹。最后入港的是6艘“朝云”级快速帆船,舷号分别是:出云,祥云,凌云,飞云,紫云,海云。她们是模仿美国海军风帆战舰切皮萨克号的典型产品,标准排水量接近四百吨,定员二百三十人,装备二十座重型床子弩,这一级舰是通用舰艇,用处广泛,生产量已达三百艘,一大部分成为商船和运输舰,实在是军民两用之典范产品。 
在“海权”号甲板上沿舰舷排列的军官白色礼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