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中国上下五千年智慧故事-第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叶赛儿说:“我找烟的根哩。”
“烟哪里来的根呢?”
叶赛儿说:“烟无根,话没把,你不给老子的马钱还嘴硬个啥?”
富商听罢觉得这小伙子并不傻,又怕这小伙子把烟囱挖倒了,只好把马钱全给了他。
木撒妻斗二财主
很早以前,在月亮山下的猫儿庄,住着几十户回民。村里有个二财主名叫舍利子。这人看到青年媳妇总要设法调戏一番。一天,他调戏了马木撒的媳妇。晚上,木撒赶集回来了,媳妇就把二财主调戏的事一五一十地全说了,小两口合计了一下,决定好好教训他一顿。
二财主没过三天,又趁木撒赶集外出,跑来敲门。小媳妇说:“家里有亲戚,你明天月亮升起时再来,木撒明天要赶驴到山里驮炭去。”二财主高兴地走了。
第二天晚上,木撤把小屋的磨盘打扫干净,盛上二斗麦子,磨眼上又插了个拨杆,就到邻居家串门去了。
月亮上来了,二财主也溜来了,伸手就拉小媳妇的手。正在这时,突然听见了敲门声,小媳妇假装惊慌地说:“是木撒回来了吧,怎么回来得这么早?你先去磨坊推磨,我去应付一下。”
二财主急忙钻进了磨坊。小媳妇顺手把磨坊门扣上,去开院门。
大门“哗啦”一声开了,木撒大声问:“面磨了没有?”
“正磨着!”
“借的谁家的驴?”
“借的村头老四家的叫驴。”小媳妇应和着,小两口进了屋,媳妇朝磨坊努了努嘴,笑了。
木撒又大声说:“我去看磨了多少面。”
“唉,你快坐着喝茶,我去看!”
小媳妇走到磨坊里,只见二财主吃力地推着磨盘,就对他悄悄地说:“你快点推,这个愣头青要是知道了,会用刀子戳死你!”她添了麦子,又把磨下的麸子收到笸箩里。
回到正房,两口儿对笑了一下,喝着罐罐茶,吃着锅饼,一边吃,一边听着磨坊里的动静。磨坊里二财主又惊又怕,只好一步一步老实推着磨。推着,推着,他乏极了,就扶着磨棍歇息。
木撒说:“驴站住了,我去看看。这个死驴,要不好好推,我要用鞭子抽他!”
媳妇大声说:“磨面的事你不要管,上炕睡觉吧!我去看看!莫不是驴蒙眼掉了!”
小媳妇到磨坊里,二财主连忙小声哀求:“请你快快想法把我放走吧!”
小媳妇悄悄说:“不急,麦子快磨完了,再打熬一会,待木撒睡下再走。”
二财主哭笑不得,用尽全身力气,总算把麦子磨完了。这时木撒上炕蒙头睡着了,小媳妇开了大门,二财主轻手轻脚,溜回家去了。
过了半个月,木撒媳妇碰见了二财主,悄悄地说:“你这几天还串门子吧?”
二财主一脸尴尬:“你们恐怕是又该磨面了吧?”
满拉深井下挖炭
从前,回族有个窑主,同一伙恶人,抓来过路的客商、脚夫和行人,逼他们下炭井挖炭。炭井口上吊着筐子,每天把吃不饱、饿不死的饭送下去,吊上来的是一筐一筐的黑炭。有的人就这么死在井下。
有一次,有个满拉(在清真寺学经的学员)迷了路,也被恶人抓去了,送到井下干活。满拉到了井下,只见炭井里东一个,西一个都是累死的人,在一个挖过炭的深坑里,还堆满了死人枯骨。满拉什么指望也没有了,只好和井下的人一起挖炭。
一天,满拉看见有个小孩在井壁上用炭块划了很多杠杠,就问他:“小弟弟,你划杠杠干啥?”
小孩说:“我划一杠就是一天。”
满拉顿时有了主意。从此,他每天在挖的炭块上,用经文划上自己的名字。这些划了名字的炭块,吊上井来,就运往四面八方去了。
一天,满拉的父亲无意中发现炭块上有满拉的名字,仔细一看,每块炭上都有。他想,满拉一定是在炭井挖炭呢,于是就报告了官府。官兵找到深山里的炭井,救出了满拉和井下的人,把窑主和恶人扔下了炭井。
二拐子怪石换赏
二拐子的名字叫哈拉素,是个满族的智人。他走路一破一拐的,再加上排行老二。人们就都叫他“二拐子”。
二拐子很穷,欠了人家不少债。一天,讨债的又登门要帐了,他笑呵呵地对老婆和债主说:“等我上京献了宝得了赏,就有的是银子买粮还帐了!”
第二天,他真的进京献宝去了。
老罕王金銮殿的御桌上,摆着二拐子献来的宝贝——一块奇形怪状的石头。二拐子一本正经地说:“这是我在长白山天池里捞出来的。我曾作了个梦,天帝告诉我,天池里有件无价之宝,要捞出来献给我主罕王!”
老罕王经常称自己是天帝之子,所以很高兴地问:“你献的这块宝,贵重在什么地方?”
二拐子说:“奇者为宝。我主罕王,你看,这块石头有各种颜色,峰峦起伏,很像万里江山。那最高的山峰上,一道金色曲折的线,多像一条金龙,那正是我主的龙体,说明只有你才能统一天下!”
老罕王为表明自己确实是天帝之子,也信口胡吹:“对!我也曾梦见天帝时我说:‘不久,有个人能给你送一块龙腾江山、统一天下的宝石!’今天,果然应验了!好吧,你要什么奖赏呢?”
二拐子叩头说:“小民不是为了讨赏的,而是受天帝的差遣,得了宝贝,应该献给我主罕王!”
老罕王更乐了,赏给了二拐子很多的粮食和牛羊。
二拐子动荤秘密
有一家姓那勒尔的大财主,有万贯家财,光长工伙计就雇了百十多个。按规矩,每年三大季活忙时,老东家都要宰猪,犒劳长工伙计。可是,吝啬的老财主连根猪毛都没有拔,长工伙计都很生气。二拐子知道后,就为他们出了个主意。
第二天,所有的长工伙计们都没起炕,哼哼呀呀的装病。正赶上除草季节,眼瞅着地里的野草比庄稼高,急得财主团团转。三天后,二拐子来到大财主家,一进门便吃惊地说:“哎呀,你家的老祖宗见怪了!瞧,你们大门旁的梭罗杆已经向东歪了三指。”
老财主赶忙跪到院里,仰脖一瞅那梭罗杆还真有点歪,一量整歪三指。梭罗杆一歪,按规矩,得杀猪祭祖。老财主便马上杀了一口大肥猪祭祖。长工伙计们动了荤,“病”也好了。二拐子也被请去吃了白肉血汤。
∑席上,老财主问二拐子:“你怎么知道我家的梭罗杆向东偏了三指呢?”
其实是二拐子让打头的把梭罗杆悄悄向东推动了一下。但这会儿哪能泄密?二拐子说:“那是你家老祖宗给我托了梦。他说我是最诚实的人,让我转告你们!”
打这以后,长工伙计隔一段时间就推一下梭罗杆,东家就得杀一口猪,当他发现这个秘密时,已经晚了,不仅把三大季少杀的三口猪补上了,还多杀了好几口猪呢!
二拐子智对考官
一个举人死了,二拐子冒名顶替,进京科考去了。考题是:《科考所矢》,大概意思是:赶考的目的是什么。举人们都在苦思冥想,二拐子却想都没想,光在考卷上画了顶纱帽就交卷了。主考官批这张考卷时,十分生气,使劲地用朱砂笔在乌纱帽上划了一下,意思是竟有这样恶作剧的人,敢在考场上闹儿戏。
二拐子当然是落榜了。可他却一本正经地去找主考官。主考官找出了他的考卷,二拐子一看,笑着问:“我为什么没有考中?”
主考官说:“你是恶作剧,还要治你的罪!”
二拐子说:“我的考卷答得最好,简单明了,一看就懂!因为题目是问科考的目的是什么?我的目的就是想当官,当了官就能戴上乌纱帽。。”
主考官将他的考卷扔在了地上。二拐子连忙拣起来,拍手大笑道:“我考中了!我考中了!”
主考官气恼地说:“你考中个屁!”
二拐子指着考卷说:“只有考中的卷子,才能用朱砂笔批红。你看,我画的这顶乌纱帽上,你用朱砂笔不是点过吗!”
主考官知道这是自己一气之下,用朱砂笔划了一道子,想不到倒让他钻了空子。只得赔了他的盘缠钱,好言好语地打发他走了。
二拐子惩老和尚
二拐子住的地方有座大寺庙,那庙里的者和尚是个五戒不清的家伙,吃喝嫖赌抽,什么都干,二拐子想捉弄他一下。
一次庙会,二拐子牵了头毛驴进了庙,拴在廊柱上。正在念经的老和尚想:“二拐子还能拿驴子还愿,真是新鲜事儿。”正想着,二拐子朝他走来。
二拐子见他没心思念经,光乱瞅大闺女小媳妇,就在傍晌午时凑上前说:“老方丈,今天客人多,你去陪客吧,那几段经,我替你念吧!”
老和尚巴不得找个替身,便脱下袈裟给二拐子穿上,自己躲到禅房里胡闹去了。
二拐子手敲着木鱼,信口哼唱道:“布楞登,布楞登,光当和尚不念经,胡弄菩萨骗供果,吃喝嫖赌心不诚。”当然,谁也听不出他嘟哝些什么。日头偏西了,二拐子脱下袈裟,把一下午收的供品专拣好的捆了一驮子,牵着毛驴驮走了。
老和尚喊道:“二拐子,你干嘛都给我拿走了!”
二拐子说:“午前的经是你念的,供品归你;下午的经是我念的,当然烘品就得归我了。”说完,牵着毛驴大摇大摆地走了。
二拐子打拘官司
二拐子家的一条狗,被一户财主给打死了,他拖着死狗去告状。县官说:“一条狗嘛,能赔上几个铜板?”
二拐子说:“老爷说的怎么这样轻快?我爹打坏过他家一条狗腿,逼着请了四桌客,才算了事!”
县官明白,二拐子是在报先父之仇,县官传来财主问:“你为什么打死二拐子家的狗。”
财主答:“他的狗拽掉了我家大公鸡两根美丽的羽毛!”
县官又问:“二拐子,你先父为什么打坏了财主家的一条狗腿?”
二拐子答:“他的狗咬死了我家一只大公鸡!”
县官再问:“你打算让他怎样个赔法?”
二拐子说:“我先父才打坏他的一条狗腿,那三条腿还能动弹,就请了四桌客。现在他打死了我家的一条狗,四条腿都不会动了。。”
县官明白了,说:“那么,他得请四四一十六桌客!”
二拐子点点头。县官当即断决,财主只得照办。
撒马罕抱骡子蛋
有一年,山里的布谷鸟都叫了,满族财主都力金还没有雇到长工。他贴出一张文告,说:愿出往年三倍的价钱,雇一个长工,并先付给40两银子,作为一半的工钱。庄稼汉撒马罕揭了这张文告。
撤马罕忙到年底,结账时都力金说:“按照文告上写的,应付你全年工钱80 两银子。可是你年初借我40两,按每月七滚利算,一年112两,本利共152两,扣除80两,你尚欠我78两。”
撒马罕知道上了当,琢磨了一下,说:“好吧,今天是大年三十,你再借我两个铜板,我欠的银两,你什么时候要,我什么时候还。”
撒马罕径直到城里去,用一个铜板买了个老窝瓜,另一个铜板买了些金箔、银箔。把金银箔裁成一条一条的,里三层外三层把个老窝瓜糊个溜光铮亮。再用块红布仔仔细细包好,然后抱在怀里,在集上故意躲躲闪闪,溜了三圈。谁都觉得蹊跷,没半天工夫,就传到都力金耳朵里去了。
晚上,都力金偷偷来到撒马罕家的窗根底下,用舌头舔破窗纸往里瞅,见撒马罕媳妇躺在炕上,怀里抱着个什么。撒马罕早听见窗外的动静,忙大声说:“当心点,别把骡子蛋压碎了!”
媳妇说:“有鸡蛋、鸭蛋,还没听说有骡子蛋!躺一会儿,身子骨头都压痛了。”
撒马罕说:“这蛋是我放马时遇见个仙人送给我的,你只要躺在炕上抱七七四十九天,就能抱出金马驹来!”
都力金当下闯了进去,要向撒马罕讨那欠的78两银子。撒马罕还不出银子,都力金就说向他买那骡子蛋,撒马罕横竖不肯。最后,才以欠债一笔勾销,外加380 两银子的价钱作了这笔交易,并请了中间人,立下了契约,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结局呢,自然轮到都力金上当了。
画师作画骂慈禧
庚子年八国联军进攻北京城,吓得慈禧太后从西直门偷偷溜出,向西安逃去。满朝文武官员也都随驾逃之夭夭了。后来,慈禧派人同洋人订立了丧权辱国的条约,八国联军这才撤出北京城。第二年,太后才回来。
慈禧一回到北京城,别的什么也顾不上,光想为自己的六十大寿庆贺一番。可这时圆明园已烧得片瓦无存,颐和园还可以修复。她就降旨,动用建立海军的经费库银修建颐和园为她庆寿。
山东烟台有个著名画师叫李奎元,无论水墨丹青、山水人物、工笔写意样样精通。慈禧听说了,就召他进京给颐和园画画。李奎元只好带领4 个徒弟到颐和园为慈禧作画。他听说修颐和园花的钱是用建海军的库银,恨得不得了,背地里常常咒骂她。
慈禧要做一个豪华的大屏风。找了20多个能工巧匠花了三个多月工夫,制出一架金龙盘玉柱的紫檀屏风。又指派李奎元在屏风中间画上一幅最美的图画,以便摆在祝寿用的仁寿殿里。打那以后,李奎元就关起门来一个人在屋里作画。
画作成的第二天,慈禧带着满朝文武官员都来看这幅老画师的巨作。太监走到屏风前,毕恭毕敬地掀开黄绫幔帐。大家一看,上面画着一个活生生的大胖小子。红兜肚,豆绿裤子,胖乎乎的身子,一张粉红脸蛋,一对大眼睛,跪在午门前,手托一个又红又大的寿桃。画的背景是各国军旗迎风招展,大队兵马杀气腾腾,洋枪大炮严阵以待,洋人的将领耀武扬威。真是一幅军阵图。文武百官齐声喝采。
有的说:“这是仙童祝寿。”
有的说:“这是万国来朝。”
慈禧左看看,右瞧瞧,先是点点头,后又摇摇头,最后勃然大怒。传旨把画师火速带来。
不一会,太监回奏:“画师昨天夜里逃得不知去向了。”
慈禧狠狠地问文武百官:“你们看了半天,知道这画是什么意思吗?”群臣恐慌地不敢作声。
慈禧冷笑道:“这种画叫谐音画,意思是骂我在洋兵千军万马前临阵脱(托)逃(桃)。”
百官这才恍然大悟。
卜宽治病得娇妻
侗族机智人物卜宽,年轻时名叫郎耶,他妻子做姑娘时名叫培美。培美的父亲得了一种病,请医吃药,求神问鬼,都不见效,放出风声:“哪个有办法医好我的病,愿把培美嫁给他。”
培美和郎耶行歌坐夜感情很深,只因她爸爸嫌郎那家穷,这门亲事迟迟没有谈成。这回她父亲放出风声,培美特意跑来给情人报信,并说:“我看爸病不怪,只为了手脚懒得动,酒肉吃得太多了。”
郎耶说:“培美,只要你想法让阿爸鼓楼贴出《求医招贤榜》,我就敢医。”
寨老帮培美的父亲卜美写了张《求医招贤榜》贴在鼓楼正中,并当众宣讲,谁若把卜美的病医好,寨老亲作大媒,把培美嫁给医生。这时,郎耶上前揭了榜。
卜美见寨老陪来的医生是郎耶,心里将信将疑,因是寨老亲自陪来的,只得让他诊治。郎耶学着医生的样子,把脉象,看舌苔,望眼珠,问病情,接着,一本正经地说:“给你开两帖药方:一要三个月不吃油茶,不吃酒,不吃荤,要吃三个月的粑粑;二要三个月不和妻子见面,要爬山越岭去散心。做到这两条,三个月后保证病除康复;倘若不依这两条,三个月后再找郎耶,就无力相救了。”
卜美遵照医嘱,出门去了。两个月零二十七天过去了,卜美回到家,饭量增加了,脚劲增强了,身子硬朗了。但是,他对女儿的婚事却反悔了。培美去找郎耶想办法。郎耶把一味中草药,研成粉末交给她,叫她打油茶时,暗中放在她父亲的碗里。
卜美将近三个月没吃油茶了,一连两天从早到晚吃几次油茶,第三天突然泻肚子,一天泻十几回,卜美骂郎耶没有用,回到家就病倒了。寨老去问郎耶,郎耶说:“他还差三天就跑回来,还吃油茶,活该!现在他又反悔这门亲事,我虽有药,不再会医他了!”
卜美听说了,只好请寨老去求情。寨老数说他一顿,逼他对天赌咒,才帮他去请郎耶。郎耶煎出一碗浓药汁,灌给卜美,一服药,就止了泻。
卜美不敢再反悔了,郎耶和培美就成了婚。第二年,生了一个儿子,取名包宽。侗家有个习惯,有了儿女的人,就跟着儿女的名字,称呼“某某人的爸”,“某某人的妈”。侗话“卜”是“爸”,“尼”是妈,因此,郎耶和培美成了卜宽和尼宽。
卜宽智取大水牯
卜宽的岳父,是个赫赫有名的大财主,也是个爱财如命的吝啬鬼。
卜宽的妻子尼宽生下的儿子包宽,模样长得真好看。满月那天,尼宽背着儿子去见外公外婆。按照侗族风俗,外公家要打发银钱、粮食、衣服作纪念。如果第一个是男孩,外公家又是富裕人家的话,那就要送一头大水牯和一些水田了。那天吃完晚饭,外公对尼宽说:“大人大量,我决定送给外孙两条牛腿,明天叫卜宽来帮我犁一天田,再把牛牵回家去。”他心想:“聪明的卜宽,明天看你来拉两条牛腿吧!”
第二天天刚亮,卜宽就到外公家,去牛圈挑一头最壮的水牛牯,扛着犁就下田去了。到该吃早饭的时候,外公向田坝走去。一来叫卜宽回来吃饭,二来看看他这一早犁了多少田。他走到田边一看,田里一块上都没犁,卜宽躺在树下睡觉,牛缚在一根木桩上。岳父责怪起他。卜宽爬起来,为难地说:“外公,不是我不犁田,是这头水牛牯脾气怪,打死它也不肯拖犁。”说着,他就把牛牵到田中,把牛轭架在牛背上,挥起鞭子打在牛背上,牛向前一跪,牛轭就掉在地上了,一连几次都是这样。
外公训斥说:“人家犁田都是把牛轭架在牛颈上,唯有你架在牛背上。”
卜宽笑道:“你老人家只给我两条牛腿,如果把牛轭架在牛颈上,岂不连你老人家那两条牛腿都要用上了?我实在不忍心这样做哪!”
外公说:“好了,外公再送你一条牛腿,今天下午把牛放到山上喂饱,明天一早就来犁田。”
卜宽吃过午饭,牵牛上山,把牛缚在一棵树下,就去割草。傍晚时,他把牛草分为三股,分别捆在三条牛腿上,把牛牵回来。外公坐在大门口乘凉。卜宽松了一下绳子,饿了一天的牛牯掉头就往捆有草的脚上大口大口地吃。
卜宽抽了它一鞭,又把绳子拉得直直的,差不多把牛鼻子勒出血来。
外公见了,说:“你怎么不让牛吃草?”
卜宽说:“外公,今早犁田,我为你老人家着想,下午去放牛,我不能再为你着想了。你的那条牛腿是用包谷杂粮喂的,我的那三条牛腿,只能用草来喂。要是你的那条牛腿,吃了我的牛草,我的三条牛腿就要跌膘!明天哪还有力气来给你犁田?”
外公只好说:“算了!算了!再送给你一条牛腿,明早你一定要来帮我犁田。”
卜宽笑道:“外公,你早这么说不就好了!”说完扭头把牛牵回家去了。
陆本松智斗劣绅
贯洞地方有个劣绅,专门害了人就去打官司,欺压良民,老百姓对他又恨又怕。陆本松想拿点厉害给他尝尝。
一天,陆本松背着包袱,扛着书箱,作书僮模样打扮,来到贯洞大寨。傍晚时,他找到劣绅家,请求借宿。劣绅见是一个五官端正、相貌堂堂的书生,就连忙叫他进屋,热情款待。
睡觉时,陆本松说:“我们读书人最爱干净,要盖新被窝才睡得着。钱多少照付,请你放心。”
劣绅就把新被子交他。睡到半夜,陆本松拆开被面,用火烧了棉絮一个洞,又把被面缝好。第二天,天刚亮,陆本松不告而别,连那条新被子也背走了。劣绅追上他,争执到县官那里。
县官要他们出示证据。劣绅说:“我的被子,里里外外都是新的。”
陆本松说:“是我的被子,里面有个火烧洞。”拆开一看,果然如此。县官就把被子交给陆本松背走。出了大门,陆本松把被子交给劣绅说:“被子是你的!县官太不公道了,我退还给你。”
劣绅得了被子,又跑进公堂禀报县官道:“明明是我的被子,你硬说是他的,一出大门,他就退还给我,还骂你太不公道哩!”
县官正在为难,陆本松在门外浓了一身泥巴,跑进来禀报县官道:“大人呀!你正直公道,把被子判给我,他心里不服,目中无法,一出大门,以老欺少,把我打倒在地,抢走了被子,反而出口伤人,请大人作主再次判处。”
县官大怒,把劣绅打了15 大板屁股,推出门外。陆本松出了大门,又对劣绅说:“被子还给你,我就是肇兴的陆本松。”
劣绅听说是陆本松,知道不是对手,只好摸着屁股,扛着被子回去了。
天神哥戏弄财主
侗族有这么一个民间故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