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尴尬风流-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老王的朋友小丁作了调查研究,断定老王所说发达国家人民都爱吃荞面条的说法是没有根据的,他说,除了日本,并没有哪个发达国家人们特别爱吃荞面条。
  但是老王已经说过所有发达国家的人民都爱吃荞面条了,说过的话不好再改口,他便硬说据他所知就是这样。反正他的周围也没有几个人知道国家发达了会怎么样,于是发达者爱荞面论还是广为流传起来。大家觉得老王比小丁大十来岁,人也比较老成,他有一个儿子拿到了绿卡,在中美两国间常来常往,他说的发达国家的事,应该是更可靠些。再说,反正黑色食品现在正看好,提倡吃荞面条不会有错的。想那年,为了益寿延年,说是清晨起床喝尿最好,不是也有人就喝起尿来了吗?如果告诉人们每次大便后舔一舔新排出的屎对人体健康有益,说这才是世界最新最时髦的风习,不是照样也会有人吃屎吗?
  死亡
  老王在一个场合对人谈自己对于死亡的看法,他说:“我二十岁的时候最怕死,三十岁的时候忘记了死,四十岁的时候感到了死的临近,悲哀得很。五十岁的时候拼命进补药和练气功,六十岁的时候想起死亡来轻轻嘘一口气,七十岁时想到个体的这个下场就觉得可笑……一百岁以后,我肯定什么也不会想了。”
  老王的一个素来以智慧著名的朋友老丁说:“全是废话。”
  谈天
  老王星期六晚深夜接到一个电话,电话里的一个女声一上来就说:“哎,老同学,你猜猜我是谁?”
  老王完全没有印象,但对方的亲昵口气又使他不敢造次,他说:“啊,啊,这个,这个……”
  对方说:“你太不像话了,怎么连我都忘啦?我是小×呀。”
  老王没听清楚,但也不好再问了,他说:“噢噢噢,你好呀。”
  “哎,好什么呀,这不,都退休了,也没有职称,也没有官衔……”
  他们在电话里聊了差不多一个小时,谈了工作的事,人际关系的事,社会风气的事,廉政的事,子女的事,高血压的事,糖尿病的事,住房的事,买车的事……
  到了,老王也不知道她是谁。
  人性
  老王的小外孙一岁半就上了幼儿园,这是一个收费高管理很好的幼儿园,老师给所有的孩子每周写一次评语,使家长了解自己的孩子在园情况。
  小外孙的评语常常很好,聪明活泼啦,健康勇敢啦,文明礼貌啦,许多好词。有时老师也写一点“缺点”,如吃饭有偏食的情形等。
  家长很高兴,一次又一次地读对他的评语,他自己也很爱听。
  读了三次以后,小外孙自己又提出来,请家长读一下自己的评语。念完了“优点”,刚念到“缺点”,他就说:“光念好的也就行了。”
  全家大笑。小外孙为大家确实树起了一面镜子。
  故事
  老王做了一个美丽的梦,他梦见了一个青年时代的女同学,两个人一起去餐馆用晚饭,一起谈心,一起逛商店,接下来好像还有点感情瓜葛,悲欢离合什么的。
  醒后他到处给人讲自己的梦,像是讲一个爱情故事,人们一面听一面笑一面摇头,没有人相信他会做一个这样完整这样浪漫这样故事性强的梦。
  讲得多了以后,老王也觉得不好意思了,他讲的内容果真都是他梦见过的吗?他在讲述的过程中,没有添油加醋吗?没有加上合理的想象补充吗?梦本身就是想象的产物,他怎么分别梦的经历与想象的经历呢?这么大年纪了还讲什么梦中与异性的交往,不是让人笑话吗?
  一天他又给人讲自己的梦,一个老友说:“胡说,梦都是模模糊糊的,你根本不可能做这样清晰曲折的梦,老王你说老实话,你的梦是不是事后瞎编的?”
  老王想了想,于是承认自己是瞎编了一个梦。
  朋友们大笑,觉得老王愈老愈莫名其妙了。
  故事(又一)
  “从前有一个老头……”“从前有两个小孩……”“从前有一个国王……”“从前有一个山村……”
  老王总是这样开始自己的故事。他的故事给儿子讲罢了再给女儿讲,给子女讲完了又给孙儿讲。故事依旧而听者不断地变化。
  老王讲得没意思了,便自己编了几个故事。他刚一讲自己编的新故事,孙儿立即就听出来了:“不行不行,您净瞎编!我们不干我们不干……”
  真是奇怪,孙儿不过三岁,连自己的名字还说不明晰,怎么就不准他编故事了呢?怎么就听得出来什么样的故事是早已有之,什么故事是临时编造的呢?
  老王不明白,故事,不都是人“瞎编”的吗,怎么别人编则可,他编就不行呢?
  极致
  一个年轻人问老王:“您气急了,想干什么?”
  “想笑。”老王回答。
  “您高兴到极点,想干什么?”年轻人又问。
  “想死。”老王回答。
  “您恨极了想杀人吗?”
  “恨极了?恨极了想吃一客高级冰激凌。”
  “您爱到极点呢,您爱到极点会有什么愿望?”
  老王于是闭上眼睛,用手示意,令那个提问题的人退去。
  曲目
  一位作文化调查的朋友问老王:“你最喜欢的音乐曲目是什么?”
  “是古琴曲《阳春白雪》。”老王答。
  朋友作了记录,告辞。老王止住了他,说:“其实,我真正喜欢的是一个外国曲子,对不起,我说的是门德尔松的G小调小提琴协奏曲。”
  朋友改了记录,走了。
  晚上,老王给朋友打电话:“对不起,我认真想了想,我最喜欢的还是肖邦,他的奏鸣曲、练习曲、协奏曲我都喜欢。”
  朋友笑了,朋友说:“按我们的体例,你总得说一个具体的曲目呀!”
  老王说:“那你随便替我填写一个曲名吧。”
  朋友很不高兴,他说:“无论如何你不应该这样不尊重我的调查呀!”
  老王语无伦次,不知道说什么好。
  沉默了好一会儿,老王说:“要不不要填肖邦了,你干脆就填昆曲《牡丹亭》吧,那是我最最喜爱的曲子啊。”
  朋友“咣”的摔掉了电话,从此与老王绝交。
  老王自己每想起来,也惭愧不已,想不到自己竟这样不成样子。
  动物
  冬天,老王到乡下小住。他每天都看见牛、羊、驴、骆驼、鸭、鹅、鸡、喜鹊、麻雀等等。
  牛显得有些畏缩,躲在山坡上俯首吃草,偶然发出一点声音也含含糊糊,信心不足。
  羊群一副乱乱哄哄等待驱赶的自由化模样,它们从来不知道自己要到哪里去,不能到哪里去,是在向哪里去,不是在向哪里去。
  驴觉得自己是男高音歌唱家吗?动不动引吭高歌,充满了阳刚之气呢。
  骆驼在家养动物中体块太高大了,由于太大,就显得傻。
  鸭子比较朴实亲切,眼睛向下,与大地水塘亲密无间。它们走起路像时装模特,但是不像时装模特那样矜持。
  鹅当然高贵啦,它们的级别与一般动物不一样吧?
  鸡太累,活一天寻食一天,活到老,寻食到老,它们祖祖辈辈饥饿得太久了,它们怎么从来不享受生活呢?
  而喜鹊是怎么回事,老王始终捉摸不透,呼啦啦一飞一大片,成百上千,遮天蔽日,还发出庄严的叫声。然后,同样没来由地销声匿迹了,不知去向了。
  老王觉得自然界很有意思,动物很有意思。
  他忽然想,这些动物又会怎样看自己呢?自然界又将怎样包容人类呢?
  骆驼
  在各种动物中,最最令老王不能忘怀的还是骆驼。
  它们高大,它们冷漠,它们伸着脖子,它们沉静而且孤独。在一片荒草上,只有两峰骆驼,从早到晚,它们二位站立在那里,从来没有任何交流,如果是两只狗两只猫两只鸟,不知会热闹多少呢。
  老王想,骆驼是高人,是思想者,是观察者,是启示者,是一种境界,是一种象征,是意志也是智慧,是榜样更是神话。
  老王想起了自幼得知的骆驼的多种优点:忠诚,刻苦,坚忍,塌实,任劳任怨,等等。
  真好啊,老王感动得涕泪交加。
  骆驼(续一)
  于是神问老王:“那么,你愿意变成一只骆驼吗?”
  “否,”老王说,当一个骆驼,光思想不发表,光吃草不吃肉,光孤独不评职称,未必是一个好的选择。
  “那么,你愿意做什么呢?我的法力可以使你成为一个歌星,一个大官,一个大款,一个花花太岁,一个黑手党党魁等等,说吧,你想当什么?”
  “我,我,我想不出来,我还当我自己算啦。”
  骆驼(续二)
  这天黄昏,很少发声的一峰骆驼突然发出了怪声。
  这使老王十分震动,这怪声的含意何在呢?它的表象与意象,它的外象与内象,它的所指与能指还有它的内涵与外延何在呢?
  也许是意在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也许是意在无中生有,有生于无?也许是意在人不可貌相,骆驼不可斗量?也许是预报地震、洪水、邪教、豆腐渣桥梁、贩毒集团、新型艾滋病原?
  也许是号召、挑战、警世、醍醐灌顶、当头棒喝、一针见血,横扫千军如卷席?或是作秀、炒作、争宠、怪叫欺世,玩一把,装腔作势,气急败坏,黔驴技穷,盗名捷径?
  生物学家的解释又未免太简单太粗鄙了,老王不相信,死也不相信:一个沉默孤独高大深思的骆驼突然怪叫一声仅仅是因了发情。
  四季
  老王对妻子说:“你说,多有意思呀,春天完了是夏天,夏天完了是秋天,秋天完了是冬天,冬天完了呢,又是春天。”
  妻子说:“是啊,你说这个是什么意思呢?”
  老王说:“你说,春天吧,忽冷忽热,风也大,花一开吧,就特别喜人,让人沉醉。夏天吧,人多欢实!可虫子也欢实起来了,阴雨和潮气也叫人不畅快。秋天本来是最好的季节了,可是那个什么,然后就是冬天啦,一年也就这么过去了。”
  妻子说:“是啊,你说得真对,可这样说又是什么意思呢?”
  老王说:“一年又一年,我们都老了。”
  妻子说:“是啊,是啊,我们都老了,你们他们她们它们也都老了,老了又怎么样呢?”
  老王于是想,可不是吗,是啊是啊,老了又怎么样呢?春天完了是夏天,又怎么样呢?夏天比冬天热,这又包含着什么意思呢?
  老王想,即使骆驼会说话会写文章,它老也未必说得清楚呀。 花  篮老王七十岁生日那天,收到了一个大花篮,花篮里有玫瑰,有康乃馨,有龙舌兰,有马蹄莲,有大百合,反正是太漂亮了。
  花是邮局送来的,署名是王之友。
  老王挖空心思,想不起“王之友”是什么人,可能是老李,老李是老王的老朋友老同学;可能是老刘,老刘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曾经与老王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可能是小赵,小赵是老王的忘年交;也可能是大周,大周最讲义气,也最讲礼貌。
  后来,老王见到了这些朋友,他弄清了,那个最最漂亮的大花篮,不是老李,不是老刘,不是小赵,不是大周,也不是老X小Y大Z,总而言之不是老王熟悉的任何一位朋友送来的。
  有意思,我得到了美丽的花篮,却不知道是谁送的。
  人生真奇妙呀。
  为了这花篮,为了人生的奇妙,老王感谢所有相识和不相识的人。
  智慧
  老王退休以后,时有空闲,便也下起象棋来。他是逢棋必输,百战百败。然而,当他观别人之战的时候,常常是一目了然,洞悉全局,胸有成竹,妙着出人意料。他还是很自重的,一般观棋不语,颇显深沉。但也有些时候,两人下棋变成两组对阵,双方各有一组人帮着“支招”,七嘴八舌,煞是透明开放。遇到这种情况,老王只要略略一点拨,定然使本方化险为夷,转败为胜。听过他“支招”的人对他五体投地,和他下过棋的人对他嗤之以鼻。
  老王思前想后,不明就里:此之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乎?此之谓说易行难乎?此说明他老王只能当幕僚不能当首长乎?此说明他老王是思想者不是实行者乎?此说明他下起棋来患得患失,思想包袱太重,影响了正常发挥,而支起招来天马行空,智慧超常乎?
  后来他终于发现了一点秘密:给别人支招时,支臭了的也并非没有,但臭招一支,立即被众人耻笑否定,作为罢论,别人便不放在心上,自己也就忘了。而给人给己留下深刻印象的即留下记录的都是好招妙招奇招绝招。慢慢地,由不得你不相信,他自己也愈来愈觉得自己智慧非凡了。
  意志
  老了老了,老王忽发奇想,应该锻炼自己的意志。他试验着命令自己明明想说话的时候偏偏不说,明明不想说话的时候一定要说;想吃饭的时候硬是不吃,不想吃饭的时候反而勉强着吃;高兴的时候要打蔫,难过的时候要兴高采烈;见了好朋友不表示热情,见了平素最讨厌的人,一定要笑容满面直至热烈拥抱等等。
  这样锻炼了几天,他有点迷糊了:想说话的时候不说,这不就是变成不想说话了吗?而按照他的土政策,不想说话的时候,他不是更应该说话了吗?如果他判断是自己更应该说话,那不就意味着他十分地想说话因此更应该不说话了吗?那么,他到底是说才证明意志坚强,还是不说才证明意志坚强呢?
  还有,到底什么叫意志坚强呢?想说话就说话,不想说话就不说话,想说好话就说好话,想说坏话就说坏话,是这样意志坚强呢,还是想东偏偏西,想狗偏偏鸡,想哭偏偏笑,想喜偏偏泣,是意志坚强呢?也就是说,是努力锻炼意志属于意志坚强,还是听其自然更坚强呢?
  为什么要意志坚强呢?为什么要操心自己的意志是否坚强呢?不操心又说明什么呢?
  老了老了,还坚强个什么劲呢?
  他愈来愈糊涂啦。
  百合
  老王家附近新辟了一处自由市场,鸡鸭鱼肉、菜蛋粮油、干鲜果品,一应俱全,十分红火。
  老王老伴这天去自由市场采购,买了一批“进口”物资回来,并告诉老王说:“我带的钱不够了,没有买下百合。我知道,你最喜欢吃百合了,百合最去火也最养人了,你赶快去买些!”
  老王奉命前去,找了一圈,见到山药,见到芋头,见到土豆也见到白薯,就是没有见到百合。他回来报告说:“哪里有百合呀?也许方才有可现在已经卖完了吧。”
  老伴不信,气呼呼地自己又去了一趟,不到十分钟,带着一塑料兜百合回来了。
  老王惊愕不已,惭愧不已。
  数数
  老王教自己的最小的孙子学数数,老王说:“一二三,三二一,一二三四五六七。”
  孙子说:“一二七,七二七,三八二四五六七。”
  老王哈哈大笑,他强调说:“是一二三,三二一,一二三四五六七。”
  孙子说:“知道了,是七二一,三二七,七七七七七七七。”
  老王笑得腰痛,他喝道:“怎么搞的,这么笨!记住,一二三,三二一,一二三四五六七。”
  孙子也笑成一团,喊道:“一一一,一一一,七一一七一一七!”
  老王大怒,喝道:“吉吉吉,屁屁屁,其其其其哩哩哩!”
  孙子也大怒,喊道:“咪咪咪,兮兮兮,湿湿湿湿嘘嘘嘘!”
  这时候一位老友来访,见到这个场面赞道:“真是天伦之乐呀!”
  叭
  老王的孙儿遇到不想说的或者不知道说什么好的话题就搪塞地说一声“叭”!比如你问他吃不吃巧克力呀,喝不喝“果珍”水呀,拉不拉□呀,他会给以回答,但如是问他幼儿园好不好呀,喜欢爸爸还是喜欢妈妈呀,他就不怀好意地说一声:“叭!”看到你困惑的样子,他哈哈大笑。
  后来幼儿园的老师教他们背唐诗,他遇到背不下来时,也会说“叭”。如他说:海内存知己,天涯若叭叭,其真实含义就是他忘了“比邻”一词。
  老王觉得可笑,便与孙子闹了起来,他朗诵道:“春眠不觉叭,处处闻啼叭,夜来风雨叭,花落知多叭!”
  又道:“白日依山叭,黄河入海叭,欲穷千里叭,更上一层叭!”
  孙子笑成一团,跟着大喊大叫,于是紧接着就是:“少小离家老大叭,光阴未改鬓毛叭,儿童相见不相叭,笑问客从何处叭!”
  “炮竹声中一岁叭,春风送暖入屠叭……·”
  孙子笑得满地打滚,一边笑一边喊着“叭叭叭”,他们从来没有这样快活过。
  接下来成了强迫观念,老王想要以“叭”体修改所有的文句,他想道:“学而时叭之,不亦叭乎?有朋自远方叭,不亦乐叭?”
  “非叭勿视,非礼勿叭,非礼叭视,叭叭叭叭!”
  “二十世纪叭叭,新千年叭叭,一定要叭叭,我们要叭叭,英格历史叭叭,佛朗西叭叭,阿利噶多叭叭,足球排球叭叭,叭叭们,向叭叭呀!”
  一连好几天他脑子里只剩下了叭叭叭。
  学话
  老王的孙子学说话时常常创造一些与众不同的说法,例如他把妈妈叫做“姐妈”,管爸爸叫做“大头”,管马匹叫做“啊唔”,管火车叫做“呜喟”,管牛奶叫做“白白”,管苹果叫做“胖胖”等。一时全家都随着改了说话的习惯,全家老小都一致把妈妈叫起“姐妈”,把爸爸叫起“大头”,把马叫起“啊唔”,把火车叫起“呜喟”……来。他们用孙子的语言为语言,感到了说话中的新意或创意,讲得兴致勃勃,心花怒放。
  不久孙子上了幼儿园,从老师那边学说话,所有的“错误”都得到了纠正,管妈妈就叫妈妈,管爸爸就叫爸爸,管马就叫马,管火车就叫火车,管牛奶就叫牛奶,管苹果就叫苹果,管什么就叫什么了。
  孙子健康地成长着,老王觉得失落并且兴味索然了。
  添岁
  快过新年了,朋友对老王说:“唉,过了新年,我们又添了一岁啦。”
  老王说:“中国人从来不考虑新年,添岁是以后的事。”
  新年过后不久,又该过春节了,朋友说:“唉,过了年,咱们又增加一岁啦。”
  老王说:“还没过生日嘛,等过了生日才算是增加一岁呢。”
  到了朋友的生日啦,朋友说:“唉,我是又老了,天增岁月人增寿哇。”
  老王说:“还没到年关呢,不忙着算岁数嘛。”
  高压锅
  北方人的习惯,到了旧历腊月初八那一天,要喝各种杂粮混合煮的腊八粥。
  这天是腊七,老王去买杂粮,他买了大米、糯米、黄米、大麦米、高粱米、薏仁米、花生米、红豆、绿豆、豇豆、芸豆、白豆、小豆、栗子、红枣等,这么多种杂粮杂口都装到一个塑料袋里,拿回家来了。
  老王的老伴大怒,说你怎么能这样做事,豆子费火,应该先煮,米类后放,才能熟得均匀,现在都掺到一起,怎么熬粥呢?
  老王想了想,说:“这样吧,我出门买一个新的压力锅,用长时间大火加温加压,这锅粥能够熬好,没问题!”
  后来就是按老王的办法熬好了粥,只是事后想起来,老王后脊椎骨上有点冒凉气。
  故乡
  阔别十年,老王又一次带着儿孙回到了自己的故乡。他兴致勃勃地去寻找自己五十多年前住过的一处院子,发现院落和房屋早就拆了,那里改成了百货商场。第二天他带孩子们去到他三十多年前住过的一家招待所,结果发现招待所也已经没有了,那里变成了一家涉嫌经营赌博的电子游艺厅。老王叹息了一回便再去一家他十余年前来时住过的三星级宾馆,结果发现宾馆也改建了,原来的七层楼被炸掉,正在那里盖二十八层楼的四星级。
  还有原来熟悉的公园,原来喜爱的小吃店,原来常走的步行街,原来夏日常在那里乘凉的西大桥,全都改变模样了。
  而且家乡的人都是特别兴奋地向他介绍近年来故乡的一日千里,日新月异。他想吃家乡的榆子饭、贴饽饽、麻茄子、酸冬瓜……也都没吃上,乡亲们说:“现在谁还吃这个呀!”故乡的朋友招待他吃的是基围虾、石斑鱼、翡翠带子、澳大利亚龙虾。故乡人的潜台词是:“不要以为只有你们沿海大城市才吃得上这些稀罕物!”
  于是老王觉悟,其实所谓故乡云云,未必是存在的。
  故乡(续篇)
  客自老王的故乡来,老王已经有三十年没有回故乡了。
  老王留故乡来客吃小馆,他打问故乡诸事:谈起故人,存者不到三分之一了。谈到故乡建筑,拆者超过了五分之四。河流已经改道,城墙遗址已经建成了桑拿浴池,王家祠堂早就改成了小学校。低产的小米——谷子已经不再种植,农民吃上了大米白面。
  连乡音也变了,故乡来客拼命讲着普通话,不带轻声,也绝不儿化,有点港台外加新加坡味儿。
  老王点点头。心想,整天喊改变面貌,现在终于改成了。
  幸亏吃完小馆过马路时来客险些被一辆自行车撞上,喝了小酒的来客骂了一句脏话,还有点故乡味道。
  南瓜
  老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