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让孩子快乐成才-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果是宝宝不能玩的东西,在他第一次要的时候就不要给他。尤其是那些不工作时没有危险的电器之类,在静止无危险的情况下也要禁止他玩耍。宝宝不知道那些东西什么时候能动,什么时候不能动,最好的办法是不管什么情况都不要动它。
宝宝磕了、碰了、摔了怎么办?
如果没受伤,不要管他,可以装作没看到。这样的宝宝更勇敢,过一会他就能自己爬起来或站起来,不会哭个没完。
宝宝想自己吃饭但又不会怎么办?
鼓励他自己吃!只要他有这个欲望,就满足他,不要打击他的积极性。给他一把安全的婴儿勺子,先做示范,再手把手教几次,让他自己去吃吧。不要怕把身上或地上弄脏。
宝宝不好好吃饭怎么办?
不要给他吃任何东西,直到下顿饭为止。
快乐育子,幸福一生
邱红梅
我的小奕智到今年9月就六岁了,已经活脱脱一个小男子汉。从嗷嗷待哺的小不点到初长成人,其间成长的一幕幕仍历历在目。
我怀孕四个月后,听朋友说多听音乐,宝宝会更聪明。于是我买来许多经典的钢琴、二胡、古筝曲碟在家里随时播放。到他出生后四五个月时,只要一听到音乐,小屁股就会随着音乐摇摆起来,那样子十分可爱!
陪伴孩子注视,时时处处跟着儿子的眼神走,他看什么就告诉他这是什么,充分满足他的求知欲,是我的又一个经验。我们家里有一幅十二生肖的头像挂历,孩子很喜欢。每当孩子哭闹时,我就抱着他跟生肖头像用普通话对话:“十二个生肖娃娃,你们好!现在是早上(中午、晚上)啦,我都已经吃了早饭(中午饭、晚饭)啦,你们吃了没有呢?”然后一一跟十二个生肖娃娃打招呼,每每这时他都会乐得哈哈笑。
在家里,从小让孩子时时处处在“生活中学”:什么锅盘碗筷勺,什么起居衣物,没有一样少;还有许多漂亮、贴切、胜似玩具的汉字卡让孩子认、玩。
在幼儿园里,让孩子和小朋友们一起在“游戏中学”:什么小白兔拔萝卜、龟兔赛跑、小熊过封锁线、小猫钓鱼等等,无不是美丽、形象的汉字卡通,这些卡通和孩子成为好朋友。
“功夫不负有心人。”小奕智的语言发展能力让人欣喜。一岁半左右,我们全家亲戚二三十人的关系和姓名,他都搞得一清二楚,记得明白。两岁以后,奕智已能辨认很多动物,有时连我都会认错,而他却一认一个准儿。
幼儿园的语言游戏教学活动更是让奕智成了小小演说家。接近三岁时,他参加重庆移动通信公司与重庆电视台联合举办的“彩信宝贝”活动,从初赛到复赛,一路过关斩将,最后从千名选手中脱颖而出进入决赛。
小奕智的识字阅读能力发展更让人惊喜。四岁的他已经“脱盲”,成了“书虫”;儿童科技读物是他的最爱。幼儿园里的袖珍科技馆更是他的乐园。每次当他走进科技馆,他就会两眼放光兴奋地反复操作,而且总会提出与众不同的问题。当老师在讲解时,他眼睛一眨也不眨地注视着老师,生怕漏掉了一个动作。
从三岁至今,奕智的理想就是当科学家、发明家。别人问他想发明什么,他说人们需要什么我就发明什么。当我们外出遇到堵车时,他就说:“我想发明一种有翅膀的车,遇到堵车就让它飞起来。”
奕智还许诺我等他长大了要给我发明一栋全自动的别墅:脚一踩机关,大门就会自动打开,手一按按钮需要什么就有什么……
未来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已经在我心里诞生。
宇宙间最神奇的小精灵
冯德全
人类要重新认识婴幼儿,他们个个都是“神童”。父母创造了天才的宝宝,人生变得无比快乐!
人类还要重新认识胎儿。胎儿决不是人们的想当然——妈妈子宫内的一团肉疙瘩而已。实际上胎儿非同凡响;他是宇宙间迄今为止所发现的;发展最迅速、最神奇的小精灵!
从单细胞生命的原生动物进化到人脑这一世界上最高级的物质,自然界经历了386亿年的漫长历程;可是人的精卵单细胞;携带着人类遗传—进化的巨大潜能进化到人脑却只要9个月;也就是说;从单细胞开始的胎儿只花了9个月的光阴;走完了38亿年的漫漫长路;这是不可思议的何等伟大的人类壮举!
胎儿的发展、进步;经历着一天等于千万年的神速;而越是高速行进的事物;任何一点极微极小的刺激;都会产生重大的影响。你看;一粒小小的石子投向高速行进的列车;就能砸穿一个窟窿;那么任何微小的物质和信息;进入巨变着的胎儿生命体内;将会产生何种影响呢?
胎儿生活的每一分钟;平均会生成25万个人体细胞。他9个多月的宫内生活;共生出一千亿个的细胞来。其中大脑优先发育;大脑皮层高级神经元的数目出生时比成年人还多;后有相当一部分因弃之不用而死亡。
所以胎儿的营养保健和胎教特别重要;它是人类塑造自身质量征途上的一个新平台;可惜其中胎教的研究和实验难度大一些罢了;因为隔着肚皮;我们很难看清小精灵的细微变化。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霸气书库
早期教育的新体验(1)
尚佳赋
我从事早教工作已经十多年了,开始的几年都是参考国外的一些资料,边学边做。真正进入状态还是这几年的事。
没有什么发现;也没有什么成套的理论。问心无愧的是,踏踏实实的教了几个孩子。他们令人惊奇的表现,颠覆了我二十多年的教学经验和所接受的教育理论。我真应该感谢我的这几个小小学生和我的宝贝女儿。在这儿我想和大家分享一点体会。
(1)胎儿期所受的刺激影响深远。
我的学生中,有一个名叫杨子熠的调皮男孩,一岁多开始和哥哥抢着玩电脑游戏,不知什么时候游戏水平已和哥哥相差无几了。杨子熠快3岁时,成了我们的学员,学习双语识字和阅读。一个月过去了,没认识几个字;两个月过去了,也没什么进展。刚开始他的父母还在耐心地等待,可四个月之后没有进步,我就感到他妈妈脸色不好看了。半年过去,其他学员已经认识1000~2000多个字,开始阅读了,而这个男孩甚至看不出一点进步。
我约他爸爸谈了几个小时,想知道问题究竟出在哪儿。谈话当中得知,他爸爸这几年一直都在练习美声唱法,他妈妈在整个怀孕期都陪着他练唱。我立即感到这意味着什么。第二天就让老师用“美声唱法”教他识字,效果奇好。他爸爸也改用“美声唱法”给他讲故事、教儿歌。仅两个月,半年落下的课程都补上了,甚至开始简单阅读了。
这是一个典型的“美声唱法”宝宝。
我的宝贝女儿睿睿,爱人怀她的时候,我有一个学生要到澳大利亚留学,每天晚上都到我家练习口语,教材是麦克编的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对照口语,挺有挑战性的。我爱人觉得好玩,便陪着我们练习。孩子出生后我们经过反复的观察,发现她反应最明显的是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对照口语,对课本录音几乎没有反应。
天下父母无不希望自己的宝宝是天才,聪明快乐,我们何尝不是如此。但什么是聪明?什么是天才呢?
出生两个月会说话,半岁会读书,小学毕业就具有11门特长,获奖证书比身高还高,一年半学完初中到高中所有课程,11岁会六门语言成为儿童市长的颖算不算天才?
三岁开始学习三种语言,自学小学数学,四岁开始洗碗做家务,五岁半参加中央电视台英语口语大赛的央央算不算天才?
一岁半双语脱盲,会说话就会读书,一口气可以读完一本厚厚的小学教材,四岁的时候自学生物学、化学、物理、中医学理论、解剖学,可以看百科大词典、大英百科全书的英语版,厚厚的西游记看两三遍就能记下来,学了两个月的韩语居然就能看懂韩语小学教材的瑞瑞算不算天才?
半岁会说话,一岁会读书,两岁自学小学教材和地理的二月算不算天才?
九个月大的宝宝会做加减乘除,一岁半开始读成人书籍,三岁居然能辅导小学二、三年级的学生做作业,成为一个小小老师的少数民族幼儿圣巴算不算天才?
如果以世人的眼光来看他们就是天才,不过以冯教授的眼光来看他们都是普通的孩子。更重要的是我认识的上百个所谓的“天才”“神童”的父母,没有一个承认他们的孩子是天才的。
用冯教授的话说,每个婴儿都是天才,是我们不太高明的爱、我们所受的教育限制了他们的发展。(2)胎儿期所受的刺激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婴儿生下来就会吃奶,大一点就会自己抓东西吃。是大人要喂他,结果他习惯了大人喂;后来是大人追着喂,再后来就是厌食、营养不良、发育不良。——大人的“教育”,教成孩子不会吃饭。
宝宝天生好学,生下来就好奇,东张西望,大一点就翻箱倒柜,到处探索,试图学习更多的东西。是大人限制了他的行动,企图教他什么或者灌得太多,让他后来厌学、逃学。古人说,要让孩子长得好,三分寒七分饱,学习何尝不是如此——又是大人的“教育”,教得孩子厌学。
宝宝天生就具有过目不忘的本事,上苍给他这个能力就是要让他记住很多有用的东西,以应将来生活所需。但大人很少想办法去保持他的这个本能。等这个本能快要消失的时候大人又拼命地让他背书、作业,搞得他疲惫不堪——还是大人的“教育”教得孩子心不在焉,拒绝记忆知识。
宝宝生下来就想说话,更喜欢大人跟他说话。但因宝宝的发音器官不成熟,大人听不懂他在说什么,就很少跟他交谈。结果宝宝的语言发展就缓慢下来了。二月的妈妈在宝宝出生后就不停地跟他说话,结果他半岁就会正常交流了,一岁就成了交际高手,整天夸得奶奶眉开眼笑,也夸得婶婶笑脸如花——但你刻意教孩子说话,最后教得他不声不响,羞于启口。
早期教育的新体验(2)
霸气书库(Www。87book。Com)好看的txt电子书
颖的妈妈在孩子降生后就逗孩子说话了,结果出现了两个月的婴儿会说话的奇迹。吓得奶奶以为怪胎降生,演出了一场喜剧收场的闹剧。
婴儿天生有超常的理解能力,因而可以理解任何一门语言。但大人们往往有意无意给他灌输的概念不准确,表达方式不标准,因而造成了后来上学理解上的障碍。
在宝宝理解事物这个问题上,我们往往犯下一些错误,阻碍了宝宝的思维活动。第一是把宝宝超常的机械记忆能力误认为宝宝不需要理解就能记忆。第二是往宝宝的大脑里塞了大量无用的东西,干扰了宝宝进行正常的思维活动。
解决这个问题其实非常简单:第一,做到视觉语言与听觉语言同步发展,因为视觉语言更标准化,即使听不懂也能靠视觉语言看得懂。第二,尽量使用标准的方言、标准的普通话、标准的外语同时教给宝宝。这样他几乎可以理解所有人的语言,当然就显得比较聪明。
我们的教程叫“索菲娅”。
索菲娅是我们的小学员,四岁识汉字4000多。她的爸爸是美国的语言学家和潜能开发专家麦克,妈妈是“0岁方案”忠实的追随者。这套教材最初由我为她编写。因为她爸爸的帮助和理解,再加上她是这套课程的第一个使用者,所以我们给这套教程取名为“索菲娅卡片”,西方语言当中“索菲娅”是智慧之神的意思。近年来我们的“智慧之神”惠及众多的学员并在学员们的使用当中不断地完善着,成了一套索菲娅系列课程。
这套课程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游戏的方式提高宝宝们的注意力、记忆力、理解能力,其次才是希望通过这套教材的使用达到脱盲、阅读的目的。
这套教材还是一套非常好用的记忆术工具。用它来训练娃娃短期记忆、长期记忆、照相式记忆都非常好。
音乐胎教好
颜同乐
我从怀孕初期开始,就实施音乐胎教,整天放音乐。重点听一两盘。反反复复听的一盘是以音乐模仿动物走路、鸣叫为特征的优美乐曲,如:“小鸡,叽叽叽”,音乐起“1·5 1·5|1·5 1·5|……”,“大象走路”,音乐起“50 10|50 10|……”;泛泛听的是各种流行的轻音乐。胎儿经过大半年的音乐熏陶,出生后对音乐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从出生开始至半岁前,很多时间在床上度过,每当他哭闹时,就让这盒音乐磁带在他耳边响起,顿时,他就停止哭闹,静静地听着,脸上流露出喜悦的神色。家人都说“这办法止哭真灵”。
孩子两岁左右,对音乐的接受能力明显增强,对电视剧《渴望》《上海一家人》等一些片子的主题歌都可以将曲子完整地唱下来,词虽把握不准,可曲调到位率有90%。由于有了音乐的早期启蒙,对孩子的大脑皮层产生了良好的刺激,孩子的背诵能力也因此增强,三岁左右能背诵古诗儿歌几十首。四、五岁时,对长达上千字的几个故事皆能通过听几遍磁带后绘声绘色照原文复述出来。可见,音乐胎教,对开发孩子智力,培养孩子热爱文章,陶冶孩子的性格,都有很好的导向作用。
在我印象中,孩子周岁之前,准确地说,从降临人生以来,就不怎么爱哭,脾气很温和,这与音乐胎教不无关系,现在孩子已五岁多了,仍对音乐很感兴趣,电视剧一般可以不看(儿童剧除外),但一听到电视剧的插曲或主题歌,立刻就从房间出来奔进客厅,把歌曲听个彻头彻尾,并同声哼哼。
当然,这其中我感到收获最大的是由于有了音乐胎教,使孩子性格开朗,很愿意和各年龄层次的熟人或陌生人交往。脑子里经常问题一大堆,有许多通过与人交往得以解决。看来,音乐的辐射功能,对生命最初由胚胎形成到成长为一个身心健康的人所起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让孩子在母腹内接受“教育”(1)
王飞
儿子都已经读大学四年级了,还收到一些即将做父母的年轻夫妇来信,要我谈谈是怎样对孩子进行胎教的。这里,我就将我们夫妻对我们的儿子越越实施胎教的经过和亲身体验写出来,供年轻的准爸爸准妈妈们参考。
那已经是18年以前的事了,其实,当时我们对胎教也是一无所知,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读到一本湖北大学冯德全著的《神童之谜》,夫妻俩很受启发,想圆一圆“神童”梦。可一提到胎教,要适当地对妻子腹内的胎儿进行刺激,这“刺激”两字立即遭到妻子的坚决反对。刚形成的小生命也能刺激?小夫妻还因此而闹了些别扭。妻子不予配合,我只好去信向冯教授求教。想不到一个星期后,冯教授寄来一封热情洋溢的信和一本《胎教的理论与方法》,还有一些有关胎教的资料,勉励我们好好学习,大胆实践。
我们这才知道早在2700多年前的商代,我们的老祖宗就已经知道并实施胎教了。现代科学也已经证实,孕妇的精神和心理状态会直接对胎儿的形体和脑的发育产生影响;五个月的胎儿能听到母亲的心音、肠鸣、说话声以及外界的各种声音(包括乐音和噪音),并能用不同强度和节奏的胎动作出反应。在专家的指导下,妻子才慢慢地消除了顾虑,小两口的思想想到一块来了,接着就大胆而谨慎地对母腹中的胎儿实施胎教,让孩子在母腹中接受教育。
我们是从间接胎教开始的。1985年初,妻子怀孕才3个月。按书上的要求,我尽量让妻子心情愉快、生活规律,使母亲有快乐的情绪,保持良好的内分泌。目的是让母体内良好的内分泌进入血液,随着血液循环输送到胎儿体内,给孩子以良性刺激,挡住不良刺激对胎儿的侵袭。我对妻子照顾得体贴入微,说话轻言细语,逗妻子快乐成了我的神圣职责,连妻子都夸奖说那段时间我是典型的“模范丈夫”。
同时我又千方百计给母子加强全面营养,变着法儿提高妻子食欲,让她多吃一点富有多种营养成分的食物,以保证供应胎儿发育多方面的需求。当孩子在母腹中长到五个多月,妻子第一次感到胎动时,我们估计胎儿脑的发育已经比较地成熟了,于是就采用直接胎教的方法进行试验。
第一,给胎儿播放音乐。每天晚上九点钟和清晨六点钟准时把耳机直接放在母亲腹部微微隆起的地方——胎儿头部,播放曲调流畅、音乐优美的《梁祝》《二泉映月》《小桃红》《良宵》等小提琴独奏曲和二胡独奏曲,这个实验开始半个月后产生了效果,每天到一定时候,胎儿就在母腹内躁动起来,这给我们极大的鼓舞和信心,因而一直持续到婴儿出生。出生后的孩子对音乐的听觉十分敏感,给他放音乐磁带他就静静地听;即使饿了要吃奶,或者尿湿了换尿片又哭又闹的时候,只要一听到悠扬的乐曲声,或者有叮叮当当的铃铛声,他就立即停止哭闹安静下来。
第二,给胎儿播放《母子英语》和自制的录音磁带。胎儿八个月时,我们给胎儿增加了《母子英语》录音的播放。开始先播放26个英语字母的读音,慢慢地进入到简单的英语对话。语调轻柔缓慢,富有语言感情,给孩子一种语音的刺激。而后,又增加播放自制的录音磁带,内容是朗读古诗、儿歌、小故事和从1到100的数数。出生后的小越越对英语听觉敏感,发音准确,反应快,学得也轻松,五岁时就能运用600多个英语单词听、说、读、写,生活中常常喜欢与我用英语对话。他对数学也比较爱好,不到三岁就能数100以内的数,对应用题的理解能力很强,六岁读小学四年级时就学会解一元一次方程,能轻松地解小学六年级的难题。
第三,做好孕期诱导。孕期诱导是胎教的重要内容之一。妻子在整个怀孕期间,每天的日程表都排得满满的。早晨按时起床到公园散步,或者在阳台上活动身子,上午绘画和欣赏音乐交替进行,有目的地让孩子生长“艺术细胞”。下午进行数学计算,给孩子以数的刺激;晚上,看一些抒情的电视艺术片或欣赏优美的文学作品。从出生后孩子的发展情况看,效果已得到了印证:童年的小越越酷爱创作,对童话、画连环画入迷,基本继承了胎教时的全部诱导。看来,胎教对胎儿的作用还并不仅仅是一种刺激,在某种程度上说,可以说是“母亲才能和行为的复印”。
第四,加强情绪控制。孕妇学会情绪控制是孩子形成优良性格的基础,妻子特别注意到这一点:加强自我修养,不生气、不发怒,多做些高兴的事,不说或少说不愉快的话。我这个做丈夫的则常常是报喜不报忧。
让孩子在母腹内接受“教育”(2)
可事情往往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特别是要排除突发性事件对情绪的干扰更难。有一次我像往常一样下班回家,满以为妻子会高高兴兴给我一个会心的笑,谁知一进门见到的景象却是妻子躺在床上饮泣。原来这一天妻子刚领了工资,在回家的路上遇到了小偷,把刚领的一个月工资全丢了。眼看着妻子伤心的神情,我只好连忙扮了个鬼脸说:“好了好了,你呀,真傻!丢了几块钱,那只是小损失;要是我们的小宝贝在肚子里哭起来,损失才大呢!来,让我听听,儿子哭了没有。”妻子看着我那个滑稽相,才“扑哧”一声破涕为笑。
霸气书库(www。87book。com)免费TXT小说下载
第五,定时做母子游戏。书上介绍,母子游戏可使孩子反应敏捷、动作机灵柔美,健康活泼。胎儿到六个月以后,我们就按书上的要求,让妻子每晚睡觉前平卧床上,自己用双手在腹部由上而下作轻度按摩,每次3~5分钟。
经过几个月的胎教训练,我们的宝贝儿子终于出世了。这时我候我们关心的倒不是孩子的性别,而是观察他的神态、线条、发育状况和哭声的强弱。他也的确不同于其他婴儿落地后“哇哇”乱叫,而是睁着一对黑白分明的眼睛,静静地看着周围的一切,看得那样专注。再看他那白里透红的脸,乌黑油亮的头发,简直使我激动得要跳起来。我是医务工作者,曾见到过许多新生儿,可从没有见过像他那样沉静、健美。凭我一个医生的直觉判断,我坚信胎教是成功的。我欣喜,我振奋……
时间已经过去了19个年头,18岁的儿子今年就要大学毕业了。他的年龄要比他同班同学足足小3~4岁,目前正积极地为考研作准备。看来,我们的胎教和早教实验是成功的,早期教育应该从胎教开始,让孩子在母腹内接受教育是对的。
霸气书库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神速的胎儿发育
冯德全
通过仪器,人们看到了胎儿发育那瞬息万变之势;看到了人类生命之初如红日喷薄而出的美妙和迅速;而且胎儿的生理和心理同时演变和提升。受孕的瞬间;宝宝的生命诞生了——
1个月,开始形成神经系统。
2个月,有痛痒感;出现类似游泳的运动。
3个月,嘴能碰到手和脐带,会吮吸。
4个月,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