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做人做事讲方法-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5.职责扩大理应加薪
假如你的责任日益加重,而职责说明却没有随之修改,你应该纠正这种情况。因为工作范围扩大,是争取薪酬的有力理由,这说明你为公司节省了更多费用或赚得更多利润,无论如何,你都可以提出加薪要求。
6.明确是谁决定你的薪金
是谁决定你的薪酬呢?这个人有时未必就是你的上司,可能是公司内其他部门的人。即使你有充分的理由,但找错了倾诉的对象,那么任你费尽口舌也是枉然。如果你不清楚是谁,那最好还是打听清楚再说。
7.满怀信心地提出要求
一旦列举出自己的业绩后,就要想想上司可能会向你提出的问题,找一个朋友和你练习一下,直至你能熟练地回答所有问题。
在称过自己的斤两,准备好底线与方案,并且把持住时机之后,你就可以上桌谈判了。出发前,最好再问一下自己:“老板如果给我加薪,老板可以获得什么好处?”这就是你要献给他的“大饼”,也是让他愿意跟你谈的法宝。
饼有了。好,深呼吸,敲老板的门吧。
◇欢◇迎◇访◇问◇虹◇桥◇书◇吧◇HQDOOR。
第104节:刚柔相济能方能圆(1)
第十章 刚柔相济,能方能圆
变脸是一种巧妙的工夫,同时也是做人做事的高明策略。你可以说“单口相声”,一会儿红脸,一会白脸,叫身边的人捉摸不定,高深莫测。扮出一副黑脸的样子做莽汉可灭对手威风,做红脸好人可用以给人台阶下,圆满收场。你还可以“演双簧”、说“对口相声”,一唱一和,让对手如同坠入云里雾里。
□ 做人讲究外圆内方
你是怎样的一个人呢?开朗的,或是内向的;古板的,或是不羁的;果敢的,还是犹豫的?每个人的性格不同就决定了所擅长的领域不同。
只圆不方,是一个八面玲拢、滚来滚去的球,那就失方圆滑了。方,是人格的自立,自我价值的体现,是对人类文明的孜孜以求,是对美好理想的坚定追求。
取象于钱,外圆内方是近代职业教育家、中国民主同盟领袖黄炎培为自己书写的处世立身的座右铭。他在1946年调解国共冲突时,未尝不委曲求全,不偏不倚,从未与蒋介石拉下脸,而当蒋以教育部长许愿企图将他诱入伪国大泥淖时,黄却不为所动,回绝道,我不能自毁人格,维护了政治气节。
中庸性格,能够把圆和方的智慧结合起来,做到该方就方,该圆就圆,方到什么程度,圆到什么程度,都恰到好处,左右逢源,就是古人说的中和、中庸。
中庸二字,用今天的话说,并不难理解。一个圆的中心是它的圆心;一个四边形的中心是对角线的交叉点。一百里的路途,走到五十里时,就是到了中点。但现实做事中,中庸要比这复杂多了。
宋代程颐这样解释,不偏之谓中,不易之为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中庸里的中,就是不偏不倚,过犹不及;庸,就是平常、平庸。最和谐的做事从表现上看来往往很平常,很普通,就像围棋手不紧不慢地下着子儿。平常与普通又常常是持中的结果,就像数学中的正态分布曲线,越是中间区域概率就越大,事件就更平常。
孔子是一个处世大师,他不如颜回仁德,但可以教他通权达变;他不及子贡有辩才,但可以教他收敛锋芒;他不如子路勇敢,但可以教他畏惧;他不及子张矜庄,但可以教他随和。孔子具备了他们各人的长处又避免了他们的短处,他之胜于人,就在中庸之道。
荀子也深知中庸之道,他认为,对血气方刚的人,就使他平心静气;对勇敢凶暴的人,就使他循规蹈矩;对心胸狭隘的人,就扩大他的胸襟;对思想卑下的人,就激发他高昂的意志。他左之,则右之,他上之,则下之。总之,一切以中和为尺度。
※虹※桥※书※吧※。HQDOOR。
第105节:刚柔相济能方能圆(2)
如果你能不急个躁,不偏不倚;不左不右,不上不下;可进可退,可方可圆。这样,你的做事就达到了化境,不论在何时、何地,你都拥有一个和谐的状态。
□ 凡事退一步想想
每个人都渴望成功,而且成功要连续不断,从一次小小的成功,到更大成功。仿佛人天生就是追求成功的,而不允许自己有所失败。当然,这种心思可以理解,毕竟人总是有追求的,人都想有所进步,都有一种追求优越感、超过别人的愿望,但事实上,人不可能在所有方面都超过别人,一味追求成功,一味闷在一条死胡同里,必然会导致无为的失败甚至牺牲浪费。
从某种意义上讲,人没有理由不允许别人超过自己。为什么非要去计较一城一池的得失呢?为什么非为一点利益而争得头破血流呢?为什么不向后看看?退一步海阔天空。聪明的人总是有远见卓识,他们不会一味地走进一条死胡同,相反,他们擅于在广阔的人生海洋中发现机会。
“退”从表面上看,意味着胆怯、失败。但是下面一个事实也许会令你感叹不已。森林中,唯老虎为百兽之王,谁见谁怕之,无不撒腿而逃跑。可谓虎者,威风凛凛的权威和王者象征也。可是,你仔细观察,这样一种虎王,在捕食时却总是先后退几步,然后狂奔而上,紧紧地抓住猎物。老虎尚知道在进攻时后退几步,以便产生更大的势能,而我们又何苦于只知前进,不知后退呢?
几个月前,一位同事忧心忡忡地对我说,他的小孩最近数学成绩大滑坡,气得他一连数顿都没吃好饭,来问我该如何办。我问他是何种原因导致这种局面。他说也并非孩子不刻苦用功,老师的作业每天使孩子累得连自己心爱的足球赛也无法看,体育锻炼的时间更不用说了。可这孩子对戏剧艺术挺感兴趣,无论什么时候一谈起京剧便能脱口而唱出,而且其嗓音也是极其出色的。但孩子的父亲认为,在目前社会学京剧是没有出息的。于是对这孩子的兴趣横加指责而不去鼓励他自由发展。听他这么一说,我颇感兴趣。好一个急于事功,只求成而不愿败的父亲!
后来,我建议他必须退让,不能强逼孩子去干自己不愿干的事,也不能强逼他放弃自己的兴趣和业余爱好,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退一步海阔天空,让孩子在广阔的天地里找到自己的影子、欢乐、痛苦、失败,当然,最终他肯定会找到自己的成功!
果不出所料,过了几周,同事跑来告诉我说他孩子参加了业余京剧班,进步很快。同时,学习也得心应手,心理压力被去掉了,似乎前边的路很宽,也很轻松。
大禹治水的故事不照样给我们启示吗?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它哺育了伟大的中华民族,同时也给人们带来灾难。传说尧在位时年年大水泛滥。尧让鲧治水,鲧采用的方法是筑堤防水,可是今天刚筑好的堤坝,明天就被大水冲垮了。这样鲧足足用了9年时间仍没将大水治服,结果却被舜杀掉了。舜利用鲧的儿子禹来治水,禹在治水过程中,善于思考,善于总结前人的经验,善于作退步思考,不钻进一条死胡同里。他凭着自身的智慧和顽强的斗争精神,经过十几年的艰苦斗争、利用疏导的办法,开凿了许多条河流渠道,终于把洪水引入大河,由大河流入大海,最终取得治黄的成功。其实,疏导对于筑堤来说是一种后退,面对汹涌而来的河水,我们不后退怎么能行呢?后退并非意味着河水的强大,而是为了寻找更好的时机和手段来控制它、牵引它、疏导它,使它按渠道流入大海。这种方法不是让人耳目一新吗?
退本身并不能说明我们胆怯、弱小、是逃兵。相反,能进通退、能屈能伸则是我们智慧的象征。古人形容大丈夫就说能屈能伸为大丈夫也,可见大丈夫行事,理应是有进有退。退的目的是为什么呢?是为了更好地进攻。战斗打起来,非需要战士有韧性不可,没有韧性的战士终究会失败;那么退到什么程度为止呢?当然是退到我们不能再退为止,也即退到我们反攻为止,这时的反攻,其势绝对不可挡,在强大的势能下加上韧性的战斗,胜利一定属于我们!
虹桥书吧BOOK。HQDOOR。
第106节:刚柔相济能方能圆(3)
很多男孩子在追求女孩子的过程中,便很会利用这种战术。开始猛烈地进攻,使她眼花缭乱,无法招架。但这时,进攻却停止了,对方也感到纳闷了,心想,这人怎么回事?于是,渴望被进攻的愿望加强了,这时你只要勇敢地发起第二次进攻,不用说在锐气不可挡的情况下,你必然会成为胜者!
□ 有屈有伸,学会糊涂
人必要的糊涂还是应该有的,不必与人较真,也许会有好结果。假如自己不对,如果对方是上司的话,一定要先道歉。因为在这种时候还辩解的话,难免使对方面子过不去,总给对方一种狡辩或反抗的感觉。先道歉是这种时候的最好做法。这是一种以屈代伸之道,也是一种不必把上司的批评记恨于心的糊涂之道。
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人生在世,荣辱之间,本来是浮沉无常,忍得一时委屈图长远之计,这是志在四海者不可或缺的工夫和修行。企业家和普通人都不例外。以屈求伸的关键之一,便是在受屈时忍怒、沉着,免得在时机不成熟时提前反弹。屈伸定理要求你转胡同时不能迷失了方向。打不着北的人,屈了也不会伸;聪明人却能用此策略脱险。主要有三种方法:
1.韬光养晦,刻苦自励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要仔细检讨自己失败的原因,充实自己不足之处。以谦虚自责之态度,再三反省,察纳雅言,不让自己的聪明表现出来。
2.先求稳当,再求变化
一鸣惊人、一飞冲天的想法是不切实际的空谈或幻想。在发展事业的过程中,切忌暴起暴落,而要脚踏实地,步步为营,先求稳,再求变,失败才不致来得太快,失望也才不会太大。纵使失败,亦不愁无东山再起之日。
3.见风使舵,随机应变
一般人都会有这样的经验,有时候做事情会遇到“僵在那里,进退两难,不死不活”的情形。凡是遇到这些难以控制的变化时,你要有应变、求变、处世的能力。见风使舵、随机应变的功力,要靠平常的观察和训练,才能养成。
凡欲成事者应该牢记屈即是伸的原理,否则就会遭遇失败。据说某作家在当新闻记者时曾经出过这样的大纰漏,晚上跑去喝酒,结果发生大新闻,报社内忙得不可开交。他不知道而打电话回报社,总编辑勃然大怒:“由于你的缘故,差点输给其他报社,已经另外派人去采访了,你可以不必再回报社了。”这个不必再回报社的记者立即也大发雷霆,根本不赔不是,无论别人怎样把他拉到一旁说:“忍一点吧,糊涂一点吧,伙计!”他依然怒火中烧,结果自然是“走人”!
没有糊涂就没有聪明,没有屈便没有伸,屈与伸相生而存。山重水复疑无路,多转几个胡同就会找到家了。善于糊涂的高手总在谋求小屈大伸的最佳方法——有屈有伸,小屈大伸。
□ 以柔克刚,则可避免受伤
自以为是的人,常会被盲目自信所困,所以以刚克刚是他们小聪明的表现。真正的强者常善于以柔克刚,此可谓真智慧!
有句俗语叫“四两拨千斤”,讲的正是以柔克刚的道理。俗话说:“百人百心,百人百姓。”有的人性格内向,有的人性格外向,有的人性格柔和,有的人则性格刚烈,各有特点,又各有利弊。然而纵观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往往刚烈之人容易被柔和之人征服利用。为人处世更需要善于以柔克刚。
一块巨石如果落在一堆棉花上,则会被棉花轻轻地包在里面。以刚克刚,两败俱伤,以柔克刚,则马到成功。
大凡刚烈之人,其情绪颇好激动,情绪激动则很容易使人缺乏理智,仅凭一股冲动去做或不做某些事情,这便是刚烈人的特点,恰恰也是其致命的弱点。
俗话说:“牵牛要牵牛鼻子,打蛇要打七寸处。”应以己之长,克其之短,对待刚烈之人如果以硬碰硬,势必会使双方都失去理智,头脑发热,做事不计后果,最终,各有损伤,事情也必然闹砸。反倒是过犹不及,悔之晚矣。
虹桥书吧。HQDOOR。
第107节:刚柔相济能方能圆(4)
倘若以柔和之姿去面对刚烈火爆之人,则会是另一番局面,恰似细雨之于烈火,烈火熊熊,细雨〖FJF〗?NF8DE??NF8DE?〖FJJ〗,虽说不能当即将火扑灭,却有效控制住了火势,并一点点地将火灭去。但若暴雨一阵,火灭去,又添洪水泛滥之灾,一浪刚平又起一浪,得不偿失。
春秋末期,郑国宰相子产在治理国家方面采用的就是以柔克刚的方法。
子产为政刚柔并济,以柔为上,柔以制刚。郑国是一个小国,国力甚弱,要想在大国林立的空间求得生存,增强国家的实力刻不容缓。子产提倡振兴农业,兴修农事,同时征新税,以确保有足够的军费供应和给养。
新税征收伊始,民众怨声四起,沸沸扬扬,甚至有人扬言要杀死子产,朝中也有不少朝臣站出来表示反对。子产毫不理会,也不作过多的解释,而是耐心等待事态的发展。他说:“国家利益为重,必要时自然要牺牲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我听说做事应当有始有终,不能虎头蛇尾。有善始而无善终,那样必然一事无成,所以,我必须将这件事做完。”
新税照常征收,由于还采取了振兴农业的办法,很快农业发展,民众由怨到赞,众人宾服。
子产在各地遍设乡校,因乡校言论自由,有些对政治不满的人往往把乡校作为论坛进行政治活动。有人担心长期下去会影响统治,建议取缔。子产却说:“这是没有必要的,百姓劳累一天,到乡校中发发牢骚,评谈政治很正常。我们可以作为参照,择善而从,鉴证得失;若强行压制,岂不如以土塞川,暂时或许会堵住水流,但必将招来更猛的洪水激流,冲决堤坝。那时,恐怕就无力回天了,若慢慢疏导,引水入渠,分流而治,岂不更好?”
众人皆服,子产正是采用了以柔克刚的做事之道。
有些自作聪明者,往往盲目自信,以为以刚克刚,无往而不胜。大家知道,做人办事不能简单粗暴,而是学会从大处着眼,以柔克刚。这好比:一块巨石如果落在一堆棉花上,则会被棉花轻松地包在里面。以刚克刚,两败俱伤,以柔克刚,则马到成功。
□ 表面的弱者是真正的强者
有些人看上去平平常常,甚至还给人“窝囊”、不中用的弱者感觉,但这样的人并不可小看。有时候,越是这样的人,越是在胸中隐藏着高远的志向抱负,而他这种表面“无能”,正是他心高气不傲、富有忍耐力和成大事策略的表现。这种人往往能高能低、能上能下,具有一般人所没有的远见卓识和深厚城府。
刘备一生有“三低”的行动,它们奠定了他事业的基础。一低是桃园结义,与他在桃园结拜的人,一个是酒贩屠户张飞,另一个是在逃的杀人犯,因正在被通缉而流窜江湖的关羽。而刘备曾被皇上认为皇叔,却肯与他们结为异姓兄弟,这样一来,两条浩瀚的大河向他奔涌而来,一条是五虎上将张翼德,另一条是儒将武圣关云长。刘备的事业,从这两条河开始汇成汪洋大海。
二低是三顾茅庐。为一个未出茅庐的后生诸葛亮,刘备竟前后三次登门求见。不说身份名位,只论年龄,刘备差不多可以称得上长辈,长辈喝了两碗晚辈精心调剂的闭门羹,连关羽和张飞都在咬牙切齿。他却毫无怨言,一点都不觉得丢了脸面,这又一低,得到了一张宏伟的建国蓝图,一个千古名相。
三低是礼遇张松。益州别驾张松,本来是想卖主求荣,把西川献给曹操,曹操自从破了马超之后,志得意满,数日不见张松,见面就要问罪,差点将其处死。而刘备派赵云、关云长迎候于境外,自己亲迎于境内,宴饮三日,泪别长亭,甚至要为他牵马相送。张松深受感动,终于把原本打算送给曹操的西川地图献给了刘备。这再一低,不费吹灰之力得到西川。
在这个故事中,刘备胸怀大志,却平易近人礼贤下士,慢慢成就了自己的事业。与之相反,曹操心高气傲,目中无人,白白丢掉了富饶的天府之国,并且还因此耽误了统一中国的大计。单从这一点上看,刘备是真英雄,虽然他没有所谓的气势架子;而曹操则一副狂徒之态,傲气冲天,耀武扬威。他因此吃了大亏,其实一点都不冤。
虹桥书吧BOOK。HQDOOR。
第108节:刚柔相济能方能圆(5)
一个人,无论你已取得成功还是没有出师山下,其实都应该谨慎平稳,不惹周围人不快;尤其不能得意忘形狂态尽露。特别是年轻人初出茅庐,往往年轻气盛,这方面尤其应当注意。因此气决定着你的形态,形态影响着你的事业。
一位书法大师带徒弟去参观书法展。他们站在一幅草书前,大师摇头晃脑地一个字一个地往下读,突然卡壳了,因为那个字写得太草了,大师一时也认不出来,正左想右想之时,徒弟笑道:
“那不就是‘头脑’的‘头’吗!”
大师一听就变了脸色。他怒斥道:
“轮得到你说话吗?”
这个徒弟显然是有才的,但显然是不懂心高不可气傲这一道理的。这次惹恼了师父,大师以后能不能喜欢他就很难说了。
一位博士生论文答辩之后,指导教授对他很客气地说:
“说实在话,这方面你研究了这么多年,你才是真正的专家,我们不但是在考你,指导你,也是在向你请教。”
博士则再三鞠躬说:
“是老师指导我方向,给我找机会。没有老师的教导,我又能怎么表现呢。”
本来,能赢得指导教授的肯定和赞美是一件多么值得骄傲的事啊,但博士生没有因此得意洋洋,而是谦逊地感谢导师,无疑这种得体的表现会赢得众教授的好感,于他只会有益而不会有害。
在古代,皇帝御驾亲征的时候,即使正与敌人对阵的将军,一举可能把敌人击溃,但是只要听说皇帝御驾亲征,就常常按兵不动。一定要等着皇帝来,再打着皇帝的旗子,把敌人征服。
按兵不动,可能姑息养奸,让敌人缓口气,而造成很大的损失,为什么不一鼓作气,把他打败呢?此外,御驾亲征,劳师动众,要浪费多少钱财?何不免掉皇帝的麻烦,不是更好吗?
如果你这么想,那就错了,错得可能有一天莫明其妙地被贬了职,甚至掉了脑袋。
你要想想,皇帝御驾亲征是为什么?他不是“亲征”,是亲自来“拿功”啊!
所以就算皇帝只是袖手旁观,由你打败敌人,你也得高喊:“吾皇万岁万万岁!”说都是皇上的天威,震慑了顽敌。
所以说,懂得胜不骄、有功不傲的人是真正懂生活、会做事的人,他们会因此而成为强者,成为前途平坦、笑到最后的人。
□ 强者装弱,巧胜对手
俗话说:“鹰立如睡,虎行似病,”这形象地说明了两种自然界最强有力的动物的攫食之道。这种强者装弱的妙法,既避免了自己因锋芒太露而引来攻击,又麻痹了对手的防备意识,所以这两种动物一旦出手捕食,几乎就不会落空。而古今许多谋划大业者,也借助此道取得了成功。
魏明帝景初三年(公元239年)正月,明帝曹睿在弥留之际,命司马懿和曹爽辅佐幼子曹芳,并让齐王曹芳前去抱司马懿的脖子以示亲近,司马懿感激涕零,连表忠心。当日即立曹芳为皇太子,曹睿便放心地死了。丧事办完后,遵照遗嘱,大将军曹爽和太尉司马懿共掌朝政辅佐幼主。当时,曹芳刚刚八岁,大权自然落在曹爽和司马懿手中。
曹爽是曹真之子。曹真是魏武帝曹操的侄子,历事武帝、文帝、明帝三朝,为人明敏练达,颇受信任。由于父亲为朝廷重臣,曹爽也很受重视,又因为是宗室子弟,所以当了顾命大臣。司马懿也是曹魏的开国元勋,曾随曹操南征北战,立下汗马功劳,是握有兵权的朝廷重臣。
但曹爽与司马懿两人资望能力却有很大差距。司马懿老谋深算,德高望重,两个儿子司马师、司马昭也能征善战,故对曹氏政权构成很大威胁。曹爽宗室后代,也有一定资历,当时曹芳年幼自然没什么主意,总怕大权旁落他人之手,当然要倾向于曹爽而疏远司马懿。几年后,曹爽渐渐地培植自己的势力,排挤司马懿的人,等到时机成熟时,又夺了司马懿的兵权,撤销了太尉的实职,而安排一个太傅的空衔。司马懿见曹爽的势力控制了朝廷,于是就装病在家,不问朝政了。
◇欢◇迎◇访◇问◇虹◇桥◇书◇吧◇BOOK。HQDOOR。
第109节:刚柔相济能方能圆(6)
曹爽揽权贪位,见司马懿告病家居,也不问是真是假,便得意忘形起来。他提拔自己的弟弟曹羲为中领军,曹训为武卫将军,曹彦为散骑常侍,控制了宫廷京师的武装大权。因此曹爽日益胆大妄为,天天与亲近的人吃喝玩乐,出行的时候车辆仪仗舆服皆仿皇帝规模,甚至把宫中的妃嫔、乐师的也取回家中寻欢作乐。曹爽的所作所为渐渐失去人心,一些正直的官吏有些看不惯,非议渐起。
司马懿装病家居,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