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世界因你不同--李开复自传]-第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随着谷歌中国的建立,员工逐渐学会了表达自 己的声音。在 2007 年年底,一个员工兴奋地来到我 的办公室说:“开复,总部刚刚作的民意调查太枯燥 了,而且没有问出我们心中真正的问题。我想作个 补充调查,你会支持吗?”
看到员工现在不仅开始有积极性,而且还能主 动帮助公司作民意调查,我非常高兴:“去做吧。作 这个调查,首先核心高管不参与,也不干涉,但是 结果出来以后,我希望能从中理解大家希望我做的

事情!”他听后,兴高采烈地离开了我的办公室。最
后,他发动了所有的员工来参与这项调查。这份调 查做得十分生动。下面是调查里面的两个问题:
在谷歌做工程师,日常工作里最开心的事情是
(可以多选):
写代码
61。9%
讨论技术 问题
65。5%
写论文
0。9%
学习
42。5%
面试
2。7%
到美国出 差
23。9%
睡觉
17。7%
上网
13。3%
上网聊天
7。1%
在办公室 面对面 聊天
22。1%
在餐厅吃 饭
21。2%
和帅哥/美女 一起工 作
16。8%
和其他部 门的帅 哥/美女一起 工作
9。7%

玩游戏 15。9%
参加体育 运动 24。8%
在谷歌做工程师,日常工作里最痛苦的事情是
(可以多选):
被经理找 去谈话 1。8% 忙死了 25。7% 代码的 Review  27。4%
写代码
2。7%
写文档
32。7%
技术讨论
2。7%
与总部的 资深员 工意见不 一致
12。4%
与 Tech  Lead 的意见不一 致
10。6%
与经理的 意见不 一致
12。4%
有好的产 品不能 上线
24。8%
有好的创 意不能 变成产品
31。0%
没完没了 的审批 流程
41。6%
没完没了 的面试
14。2%

没人可以 谈心
3。5%
找不到心 中的他/她
6。2%
被以前的 同学/同事 误解
3。5%
被其他部 门误解
3。5%
无事可做
8。8%

从这种“非官方调查”中我得到很多启发。比
如说:员工对于新产品发布的渴望,对于公司变大 之后部门之间隔阂的无奈,对于何时才能真正发挥 谷歌“20%时间”精神的质疑,担心其他部门对工程 部门的误解等问题。
于是,基于这个调查,我采取了几个措施,例 如主动推动“20%时间”项目、增加部门之间的交流、 每周例行一次员工大会、建立一个内部论坛让员工 畅所欲言等等。但是,这个调查最大的价值不仅体 现在这些措施上,而是让员工看到了他们自身的影 响力,而我也以身作则地证明了我决心在中国打造 谷歌文化,让员工参与到公司的管理之中,并通过 逐渐试探与摸索营造出敢于自我表达的氛围。

自我管理的机制就这样被不知不觉地建立了起
来,谷歌如天方夜谭般无为放任的管理方式也在这 样神奇地发挥着作用。
这次的“非官方调查”还让我发现,谷歌中国 的工程师长大了,他们身上充满了谷歌积极主动的 朝气,他们已经开始发挥自己的想象去做“20%时间” 项目了。这是另一个来源于总部的“神奇的管理方 式”。
所谓“20%时间”,就是员工可用 80%的时间来 做已经设定的项目,而另外 20%的时间可以针对自 己的兴趣、想法、灵感来创造产品。
“20%时间”的管理方式来源于谷歌的硅谷总部, 这是谷歌文化中的精髓,正是因为可以做自己喜欢 的项目,才让无数的工程师产生了源源不断的灵感。 员工不需要担心这个项目会不会赚钱,会不会变成 成功产品,会不会没有资源,会不会得到老板的批 准。正是在这样放松的状态中,Gmail、全球谷歌新 闻等等震撼人心的精彩产品才会应运而生。最后这 些产品不但被成千上万的用户使用,并且还改变了

一部分人的生活方式。甚至有些“20%的项目”,谷
歌允许员工在产品上留有设计者的印记,比如实践 六度空间理论的人际网络产品 Orkut,它的设计者 来自土耳其,而 Orkut 正是他的姓氏。
大部分“20%时间”项目,来自谷歌软件工程师 自身的兴趣和生活。比如著名的谷歌新闻服务,就 是源于一个印度工程师。他每天都会阅读大量的报 纸,但同时又发现有很多信息不值得阅读,而且不 同的媒体有不同的观点。于是他希望设计这样的一 个新闻服务,不仅为读者精心挑选新闻,而且尽可 能提供多家观点,以便让读者有更立体的理解。
“20%时间”,并不是真正掐算你是否真的把一 周中的一天用于创意,它不是僵化的形式,它代表 的是一种自由、创新和思考。在硅谷的谷歌总部, “20%时间”的工作有时也可能最终演变为全部时间 里的正式工作。
“20%时间”让工程师在执行相对枯燥的改善搜 索质量的工作同时,享受思考和创造的乐趣。我们 都相信,这 20%时间的背后代表的是 200%的激情。

在某种程度上,这甚至让员工产生了一种荣誉感。
在《撬动地球的谷歌》一书中,谷歌的一名美国工 程师贝尔解释了为什么“20%时间”项目在谷歌“推 广得如此之好”:工程师被积极鼓励去进行“20%时 间”项目,这不是一个你业余时间做点什么的问题, 而是你积极地找时间做事情的问题。遗憾的是,如 果像我现在这样还没有一个像样的“20%时间”项目, 我确定,这对我的个人形象不利。
他的描述在某种程度上说明,来自“20%时间” 的项目不仅仅有一个让成千上万用户得以使用的梦 想在激励着工程师,同时,也让总部的工程师们把 它作为了一种个人荣誉感,一种促进他们不断前进
的动力。
不过,在谷歌中国公司里执行“20%时间”并不 容易,并非所有中国工程师都愿意积极参与自主创 新,更多人担心自己的想法得不到认可,也有工程 师曾经认为这只是公司的口号而已,并没有诚意真
正执行。
当然,在 2006 年的时候,我要求大家专注于搜
索,因此工程师们可能没有感觉到足够自由的环境。
谷歌中国的工程师都非常年轻,他们在中国的传统 教育体制下长大,他们更担心失败,更不愿意面对 挫折,甚至害怕“20%项目”失败后来自同事的目光。 另外,他们还担心领导责罚自己分心,根本就不敢 尝试。这是谷歌在美国不会遇到的问题。
从 2006 年开始,我要求总监和产品经理们率先 发明一些项目,然后推销给年轻工程师,后来,我 建议把工程师们分成小组,让他们不定期地讨论自 己的创意,经过一轮一轮的头脑风暴,形成团队去 开发感兴趣的产品。严格说来,这还不能算是“20% 时间”项目,但这至少会让工程师在这一过程中习 惯同时做两个项目,获得从头脑风暴中得到自信和 对公司放权的理解。
即使有时他们的创意和我的想法不一致,我也 不阻止他们。因为我知道,在创新的领域,“我不同 意你,但我支持你!”这句话背后的意义。我仅仅建 议他们依照公司的模式,先把自己的点子拿出来让 大家投票,发挥公司民主平等的风格。这样,无论

我的看法如何,一旦票数惨不忍睹,他们也就知道
这个创意的大方向不行了。 推动“20%时间”项目的其中一个阻力来自我的
研发总监们,他们有时把工作安排得太紧,员工无 法进行创意思考。于是,我决定“从源头抓起”。我 告诉部门经理,以后考核每个部门的成绩,其中一 项就是评估员工“20%时间项目的多少”,这些项目 经理既不能过问员工这部分时间所做的项目,也不 能过问员工这些项目能否转化成产品。但是,经理 必须给足这部分时间让员工展开创意!否则,他的 工作评分会受到影响!在这样的氛围下,部门经理 了解了公司对员工“20%时间”的重视,开始给员工 充分的空间和时间,并积极鼓励员工多做创新。
为了培养员工对“20%时间”的理解,我请来了 偶像工程师克里斯托夫·比希利亚(Christophe Bisciglia),他是《商业周刊》的封面人物,是让 谷歌声名大振的“云计算”创始人。当这位 28 岁的 年轻人在谷歌中国召集开会时,会议室里黑压压地 坐满了人,而主讲人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请问在座

的哪些不是程序员,是经理?”于是以我为代表的
管理者们都举起了手,克里斯托夫接下来笑嘻嘻地 说,“经理们都可以出去了。” 经理出去后,克里斯 托夫告诉大家:“这就是‘20%时间’的真谛:经理
无权参与”
接下来,20%的创意时间在谷歌中国逐渐生气盎
然起来!
其中一个成功的“20%时间”项目是春运地图。
2008 年 1 月,家在湖南的工程师李双峰正在和几个 工程师吃午饭,当时严重的雪灾已经造成交通中断; 很多工程师都已经无法回家了。这个时候,李双峰 说:“我上网查阅了新闻,发现春运的信息十分零散,
为什么我们不能把春运的信息整合到一张图上呢?” 他的想法立刻得到了几个“同病相怜”工程师的共
鸣。
当时,推出春运地图的条件其实也非常成熟,
几个月前,谷歌中国的地图产品上正好推出一项叫 做“我的地图”的服务,用户可以打造一份属于自 己的地图。因此,把春运的信息整合在一张地图上
的点子变得相对容易了。李双峰回到公司就找到了
六七个工程师,他们都有兴趣加入到春运交通图的 协作中,下午五点,第一版春运交通图就完成了。 第二天,春运交通图直接登上了 google。cn 的主页, 当天的用户浏览量一路飙升。当时他们高兴地对我 说:“开复,我们这个产品居然一天内有 700 万次的 浏览量!这是一个仅仅经过 24 小时就上线的产品, 我难以置信”
另外一个成功的案例是 2008 年 5 月推出的“灾 区亲人搜索”和“物资地图”。2008 年 5 月 12 日下 午 2 点 28 分,震惊中外的汶川地震发生了,巨大的 灾害使整个国家都陷入了悲痛当中。一时之间,在 互联网上呼唤亲人的声音传遍了整个网络。而谷歌 的工程师们也在思索着如何帮助这些焦急的灾区亲 属,在工程师的内部论坛上,已经有好几位工程师 在讨论是否建立一个“亲人搜索”的产品。
在以往“20%时间”的讨论中,我从来没有表过 态。因为我知道,作为领导者的每一次表态都会影 响员工的思考,甚至取舍。但这一次不同,因为国

难当头,我必须第一个站出来表示对这个“20%时间”
项目的支持!我马上在论坛上发帖说:“此时此刻, 这样的产品非常及时,希望你们有魄力把它们做出 来。”
工程师们马上开始行动,他们首先做出了震区
地图,让人们能够看到受灾的地区;后来又增加了 “物资地图”,帮助想要捐赠的人了解哪些地区急需 哪些物资。但是,仅仅有震区地图显然不够。当时 有许多网民在互联网上呼唤自己的亲人,渴望得到 他们的消息,但却没有一个集中的区域可以得到这 些信息,寻找亲人就像大海捞针那样艰难。于是, 工程师们开始彻夜不眠地开发“亲人搜索”。
工程师们希望整合互联网上所有有关灾区居民 的信息,从救灾团队的罹难报道到医院的病患表, 工程师不眠不休地把所有相关的信息都整合到搜索 引擎当中来。那段日子,工程师们还手工建立索引, 并把所有有关震区的消息都特别标注起来,以便给 网民有效地提供信息。同时,另外一些工程师则在 不分昼夜地打电话联系灾区的医院和相关收留单位,

以获取幸存下来的人员的名单和联系方式,帮助惦
念他们的亲人和朋友找到他们。
后来,“亲人搜索”经过数次更新已初具规模, 可以覆盖 40 多家当地医院和 4 万灾民信息。当时, 为了收纳更多的数据库,工程师还做了开放的平台, 用户只要将自己或朋友的状况(所在城市、联系方 式等)经手机发送信息到一个固定号码,经过确认 后,就会自动整合到灾区人员搜索平台的后台数据 库中;查询人员只要登录谷歌“亲人搜索”,就可获 得这些信息。
最后,一位工程师冯正铸提出了他的想法:大 部分人都不知道这个“亲人搜索”的存在,如何让 它主动搜索呢?他一个人连夜写了一个程序,分析 所有中国网站内容,找到了几万个“寻找亲人”启 事。然后,我们又找了一批员工,彻夜不眠地核实 这几万个启事,在里面挑出了 9 000 个未被回答而 又在“亲人搜索”里有答复的启事,由这些员工一 一地发出电子邮件,转告他们亲人的下落。很多找 到亲人的用户感激我们工程师所做的一切,发来了

多封感谢信。此事还被《华尔街日报》特别提到:
“在上个月中国发生的地震中,各方援助源源不断, 而谷歌的一群工程师也以自己的方式——亲人搜索
引擎——参加其中。”
应该说,亲人搜索的背后,是十几个工程师废 寝忘食做出的一个非常时期的产品,而其背后的意 义则是搜索希望,传递亲情。因此,这里的人文关 怀远远超过了产品本身,而这也是互联网在赈灾过 程中发挥其特殊作用的一个实例。
2008 年,谷歌中国开启了多项“20%时间”项 目。除了亲人搜索、春运地图之外,还有贺年短信 搜索、论坛讨论搜索、中文版谷歌翻译等项目。
当然,最成功也最艰难的“20%时间”项目是 MP3 音乐搜索。尽管音乐产品明显是谷歌中国几年 来的一大缺口,但“MP3 视听与下载服务”领域一 直是国际版权纠纷高发的“雷区”之一。近年来世 界上单曲付费下载经营惨淡,而免费模式已引起国 际唱片界和版权界的高度重视。而谷歌公司一些竞 争对手的模式也已经引发了很多争议甚至诉讼。

对于倡导“不作恶”价值观的谷歌,用未授权、
非正版的方式来做音乐搜索是绝对不可以的,但若 用付费的方式去做,我们很清楚用户不会接受。另 外,谷歌倡导的原则一直是“lead,don’t follow”
(引领,不要跟随)。因此,对于音乐搜索的商业模 式问题,我一直都觉得是个头疼的问题,一直没有 放手让工程师们去做。
直到 2007 年的某一天,郭去疾、洪峰、林斌分 别在不同的时间段走进了我的办公室,他们对我说 的是同一件事情:“想做音乐搜索和单曲下载这个产 品!”我条件反射般地提出了自己的异议:“这个我 们不是讨论过很多次了吗?版权的问题解决不了, 谷歌绝对不能做违法的事情。”郭去疾说:“开复, 我觉得我们可以去找唱片公司谈,让他们给我们授 权,我们不就合法了吗?” 我无奈地笑起来:“几 百家公司,你怎么谈,而且其中两个音乐公司牵连 到总部和全球的诉讼,这就更困难了。这简直是不 可能完成的任务!”可是,郭去疾还是非常冷静:“开 复,我们可以找一个有授权的合作伙伴来完成这件

事情,你先让我试着去谈好吗?”我沉默了几秒钟
后,慢慢对他们说:“你们的想法是非常好的,而且 原则上我认为这是个‘20%时间’项目,所以我不会 干预的。但是,我希望你不要忽视这个项目的难度 和挑战,如果你理解了其中的困难之后仍愿意投入, 那我就支持你!”
此时此刻,我的导师“我不同意你,但是我支 持你!”这句话,又适时地浮现在我的眼前。我其实 很明白,每次向“不可能的任务”发出挑战,也就 意味着一次奇迹的可能。不过,这依然是一个难度 过高的项目,因此它变成了一个特例,以往的‘20% 时间’项目我可以放手让工程师马上去探索,但对
于这个项目,我认为工程师们暂时不能启动产品本 身的研发,而是着重去找合作伙伴,探索一种合适 的商业模式。
没想到的是,他们就真的去找合作伙伴了这一 找就是整整 10 个月。工程师们用他们惊人的耐心和 坚韧来实现自己的梦想,一直到他们找到了巨鲸音
乐网。
巨鲸音乐网的创始人陈戈是一个有着正版音乐
梦的年轻人,而中国著名的篮球运动员姚明是该公 司的第一大股东。2007 年 11 月,巨鲸和四大唱片 公司中的三家已经签下正版使用合约,另外还有 30 多家唱片公司也已经同意加入巨鲸的模式,他们希 望用会员制的形式让网民来付费下载网上的正版音
乐,希望通过单曲的低成本高质量的下载来赢得音 乐发烧友的青睐。当然,在盗版横行的不争现实下, 巨鲸的模式受到了很大的挑战。他们也正在寻找新 的投资,以便继续生存。因此,谷歌与巨鲸音乐网 的合作就非常自然了。在 2007 年年末,谷歌中国与 巨鲸音乐网一拍即合,谷歌决定用技术和资金投资 巨鲸音乐网,但要打破以往收费的模式,让网民免 费下载到高品质的正版音乐,然后用广告建立起良 性的商业模式。这就是谷歌最后出炉的音乐搜索产
品了。
从 2007 年 11 月到 2009 年 3 月,谷歌和巨鲸付 出了巨大的努力,说服了各大唱片公司的总部,同 时也完成了谷歌对巨鲸的战略投资,成功推出两个

公司合作的产品。
在 2009 年 3 月 30 日音乐搜索推出时,谷歌已 经经过巨鲸和全球四大唱片公司及 140 多家小唱片 公司签约,拥有了 350 万首正版歌曲的使用权。而 正版歌曲的免费下载对于中国网民来说,有着划时 代的意义。网民不但可以简单快捷地享受高品质的 音乐,歌曲的版权作者也可以得到由广告分成而来 的版税。这使整个音乐产业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极大
的净化。
可以说,这是一个工程师和产品经理的创意带 来的奇迹,是来源于“20%时间”的奇迹。
有很多记者曾经问我:让员工拥有 20%的时间, 就意味着员工 5 个工作日中的一天完全用来开发自 己心目中的产品。这个代价是不是太大了?而我也 无数次地解释,你可以质疑,也许这个制度的回报
只有 10%,也有可能是 20%,甚至是 30%,这个我没 有办法作出确切的回答。但我们不能用数字来衡量 得失,这个制度所代表的是公司内部一种自由的风 气,这种风气也是吸引人才的途径。”
谷歌的创始人谢尔盖·布林曾经说过:“我们公
司的创造力就是我们的员工。我们以后如果遇到瓶 颈,那一定是我们没能以足够快的速度雇到最聪明、 最能干的员工。所以,我们必须想尽办法让员工长 期留在公司,为公司服务。”
我想,对于天才工程师们来说,最有吸引力的 制度,无疑是让他们的天分得以发挥的制度。而“20% 时间”,无疑是这些最有吸引力的制度中的“重中之 重”。因为这里面既有改变人类生活的神圣使命感, 又有实现自身梦想的激情。
我相信,当梦想照进现实的那一刻,人们心中 的感受一定无与伦比的美好。
坚守 的 意义
2009 年 2 月,谷歌中国一年一度的员工大会在 香格里拉饭店召开了。这在谷歌内部叫做 kick off
(年度)大会。在这一天,所有的员工都会身着盛
装,共同庆祝谷歌中国再度在激烈的风风雨雨中度
过的一年并取得的进步。
谷歌中国已经经历了三次这样的员工大会,每 一年大家的心情都有所不同,作为一个企业的高级 管理者,我对员工心中所想感同身受。三年来,谷 歌中国经过了无数次谣言、危机,甚至空穴来风的 人身攻击。谷歌中国也在 2006 年经历过市场份额的 滑落期,但经过 3 年的隐忍修炼和对价值观的顽强 恪守,谷歌中国终于在 2007 和 2008 年获得了不错 的成长。而今天,我们面临的是更为激烈的市场竞 争环境,我们必须保持以往的热情和韧劲。
面对几百名为谷歌服务的员工,当我在硕大的 讲台上和员工一起分享这几年走过的心路历程时, 我的心情有几分激动:“2007 年的年会上我们庆祝 市场份额增长时,有些人说我们要感谢几个小搜索 引擎的退出。他们当时认定谷歌在 2008 年是不可能 从最大的竞争对手嘴里夺取市场份额的,但是,我 们做到了!这证实了我们开始时的长远眼光和专注 搜索的战略。未来,我们还需要更关注移动搜索方

面的战略,因为一个新的通讯时代已经来临。”
我和他们都知道,今天的一切来之不易。尤其 是在众多跨国互联网公司退败中国的今天,我深深 懂得很多跨国公司在中国运营的种种困难,也深刻 理解他们最终选择离开的无奈。幸运的是,谷歌中 国用超常的耐心、超人的毅力、卓越的产品逐渐赢 得了中国用户的信任。
曾经有人说:在互联网信息服务行业中,跨国 公司面临冲突的可能性比制造业大得多,并且往往 无法与当地文化和政治环境协调起来。也有人说, 一家跨国公司的本土化会遇到比外界所能想象的多 得多的变数,这些变数既可能来自内部,也可能来 自外部。并且,跨国公司将在中国遭遇的各种竞争 是如此强悍,以致在谷歌前后,雅虎、亚马逊、eBay 和 MySpace 均饱尝挫折。在这种背景下,谷歌在中 国的生存就更有意义。
确实没错,谷歌进入中国市场时,曾经经历过 一段艰难的磨合期。幸运的是,谷歌以特有的耐心 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