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出轨的教育-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缛煲环瓿。匠2淮蛘泻粢话憔兔环ㄕ写苑梗赂>乒堇习謇值叩叩厝ハ爻枪汉昧共恕⑹焓常乒莼拱淹良ν裂荚咨焙茫逭艉茫焐蘸茫急噶朔浅7崾⒌囊蛔溃闲3ざ呕嗫匆磺凶急妇托颍痛虐嘧映稍毙顺宄宓嘏艿匠⊥返龋蟮扔业然故遣患道矗劭淳鸵畔挛缪Я耍馊杭觳榈娜嗽被姑挥欣础
“杜校长,刚才学校接到电话,检查组来不了了。”学校会计王兴中上气不接下气,中间似乎要断气似的跑到场头来通知杜校长,杜校长像是泄了气的皮球样,口里不干不净地骂了句:“妈的,害得老子……”见这么多学校中层领导在场,后面的几个字没有出口。“何主任,你看怎么办?办了这么一大桌,检查组又不来了。”
看杜华培校长表情,他显得有些失望,自己在这么偏远地方辛苦工作没有人来认可,一学年度下来,很少有领导来学校检查工作,自己也一般不去县教育局领导那儿汇报工作,好不容易等来了一拨,他也为此还准备好了几大页的汇报材料,把自己这几年的亮点工作作了一个归纳梳理,好到时汇报给领导,让领导知道自己在学校都干了些什么,哪成想,说好来的,结果却黄了,泡了汤了,对于一所偏远的学校,县教育局就是来一个办事员,下面学校也是当作领导一样对待的,向县教育局汇报就是靠他们回去汇报,所以学校对于任何一个来学校的县教育局工作人员都是不敢怠慢的,而且还事先准备了那么一大桌饭,怎么处理?在常乐公社,有一个规矩,只要是你定了桌席,不消费也要给钱,你想,他准备一大桌,你不去吃,就只有把菜剩下了,没人消费,就只有老板赔,要他自己赔他酒馆赔不起的。
“干脆学校的中层以上干部都去享受去,这几天大家也辛苦了。”贺知仁建议道。
“只有这么办了,你负责通知学校中层以上干部他们都一起去。”
那天晚上大家吃得非常尽兴,虽然少了县教育局领导,学校要像这样伸伸展展招待大家一次,机会少之又少。那个月底,发工资时,几位中层干部才发现被扣除了几元钱,一问杜校长才知是扣的那天晚上的饭钱,大家也就笑笑,没有哪个去针究此事。
易中升看了看贺知仁,见他还在忙乎着写稿子,就移动了一下自己的坐姿,贺知仁办公桌上摆着一面小国旗,很鲜艳,可能是刚开学,桌子上显得有点零乱,椅子背后有一幅没有装裱的字:“勿以善小而不为”,不是名人字画,写得还算有点功力,这条幅在易中升看来,好像与教育没啥沾好多边,不过对整个校长办公室来说,多少还是增添了不少的书卷气。
要说贺知仁当上校长,还有一段不平凡的经历,要说论资排辈他贺知仁无论如何也当不了校长,老校长杜华培离退休还有几年,没有副校长,中层干部中的教务主任李永太还是公社书记的亲外侄,李永太就是仗着这层关系,在学校有点张扬,争取副校长的岗位呼声很高,面对这样的格局,贺知仁也有自知之明,他想争取,但是又觉得实力不够,所以很是低调。杜华培对贺知仁还是非常欣赏的,多次推荐他作学校副校长,而李永太也非常积极,找到他的舅舅公社书记张宗保强烈要求进步,张宗保就给学校施压,杜华培也是一根筋,说县教育局在管干部调整,他也没法,争来争去,两方面都莫法平衡,此事一拖再拖,杜华培校长把情况反映到县教育局,由局里来定夺,局长办公会也认为,既要考虑学校工作,又不能得罪当地党政,学校工作离不开党政的领导和支持,于是采取一个折冲的办法,就是在学校进行*测评,由学校老师来决定,要开*测评会的消息一传出,李永太就四处活动,打招呼,许承诺,一副志在必得的架势,而贺知仁却不见行动,他每天晚上仍然按时到班辅导晚自习,没课时也和年轻教师吹牛聊天,只是他去老年教师寝室比以前勤了,他也就是拿着一本书去请教问题,或者是找他们探讨一些教法,总之,他从来都没涉及到测评之事。测评那天,县教育局政工股长青大川、政工干部秦鸣到会,青大川在全校教师会宣布了测评纪律,说明了这次测评对象,也阐明了组织原则,要求大家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地评价两位被测评者,为学校选出一位德才兼备的好干部。
测评结果当场宣布,贺知仁以高出二票当选。
接下来的事就顺利了,老校长杜华培年龄到点后,贺知仁就直接主持学校工作,一年后转正,李永太接任教导主任一职,王武同贺知仁属于同窗之谊,通过学校推荐,也作了学校的工会主席,享受副校长待遇。
“昨天学校开了行政会。”易中升吓了一跳,贺知仁终于抬起头来对易中升说。
易中升忙收回思绪,坐得端端正正。
“原来准备让你教英语的,可是,学校又分配来一位女老师,上头有人招呼说让她教。”贺知仁见教英语无望,说:“我听众组织安排,让我教啥就教啥。”
贺知仁沉吟片刻:“学校情况你是知道的,每个岗位一个钉子一个眼,眼下腾不出岗位来。”贺知仁校长说到这里,没有了下文,眼睛望着易中升,显得很是为难。
良久,贺知仁又说:“我是不怕上面压的,但是毕竟女教师来到我们学校,我总不能让她下村小去教书嘛,村小治安又不怎么好,一个女孩子,是出不得事,真的出了事,我们不仅无法向她的父母交待,也无法向上面交待。”
易中升心里翻起了浪花,那个新分的叫钟洁的女孩子不是他们中师同学,钟洁从另一所师范学校毕业,人长得是有点气质,是属于气质美女这类的,脸嘴等五官还算分布匀称,身段也还不错,凸凹有致,少女嘛都那样,人虽不是让人非常欣赏或者赏心悦目的那一类,也不是一点都不漂亮,皮肤黑黑的,身材瘦瘦的,有一些男性特征,最明显的就是嘴唇上的胡须还不短,体毛更是较长,这些都是易中升后来才知道的,据说在学校里都没有耍到朋友,被称为她们那一级的四大丑女之一,易中升想,说是四大丑女又有点夸张了,只是说这样的女孩子要放到村小应该也是不是安全性能比较高的那种,但是,别个毕竟是女性,不比男性,随便放在哪里都是安全的,易中升虽然不认识钟洁,但是从贺校长刚才的一席话还是让易中升感觉到了,学校在处理他与钟洁的问题上比较犯难,意思有些明显,那就是让他下村去教书,下村就下村,有什么了不起的。
易中升想了想,还是从为校长分忧出发,于是鼓足了勇气对贺校长说:“那我就去村小教书吧,让那位女孩子留在公社教书算了。”
贺知仁连忙站起来,说:“那最好不过了,感谢理解学校的苦衷,我会尽快把你调到公社完小教书的,你作好准备,先在完小开了教师会,明天就去双河口村村小上班。”
易中升答应下村小过后立马就有些后悔了,村小哪是年轻人呆的地方,一个村小就那么两位老师,而且大多数都是民办老师,早晨下午都与学生差不多时间到校,夜晚就只剩下寂寞和孤独了,自己连女朋友都没耍,今后谁还看得起一个村小教师哩。话已出口,再也无法更改了,易中升感到了一丝无比的失落,好像掉进了冰窟窿,屋外的炽热让他不禁打了一个大大的寒颤。
就这么去了村小工作,易中升感到太失落了,这与在学校读书时的那种要为祖国教育事业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相比,在村小这么一个鸟不拉粪草都不长的地方呆着有什么出息,从城市到村小,这反差也太大了,简直有如天壤之别。易中升从贺知仁那儿出来就在反复想,原先不是说好了让我教英语的么?难道完小就腾不出一个位置?唉,可能这次分配也许还与自己进过公社治安室有关,虽说此事已经清楚明了,与自己基本没有关系,但事实上并不那么简单,这事早已在乡间流传出来,影响还是蛮大的,而且传说纷纷,说什么的都有,易中升想,在这一生中,这虽然称不上污点,但是毕竟进过局子,或许这个阴影可能会在心中伴随易中升的一生。
走出校长办公室,易中升与常乐小学有点格格不入起来,好像这个学校已经与自己无关了,虽然自己就在这个学校从小学读到初中毕业,好多老师都是教过自己的,但就是找不到家的感觉。
“你小子分配到哪个班?”背后一个人重重地拍在易中升的肩膀上,呵,一同分到常乐小学的同学陈明伟一把拉住易中升。“我昨天来报到的,我分在公社完小教小学三年级。”
与易中升一同分到常乐小学的就三个人,只有自己一个人下村,易中升多少面子上还是有些过意不去,心里酸酸地说道:“我分到村小去了,现在真的成了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了。”
陈明伟其实早知道易中升分到村小了,只是装着不知道,说:“村小呀?你小子为啥不去找人疏通打点一下哩?现在毕业分配如果不提前打招呼,安排得肯定不好。你瞧,那个女老师叫钟洁的也是今年分到学校来的,她就找了人的,没分下村,在完小跟我搭班,教我班的数学。”
此时,那个叫钟洁的女老师从他们身边经过,一股浓浓的劣质香水味传来,易中升皱了皱鼻孔,望着那个矮小的背影摇了摇头。 。。 。。
第三章 村小教师
第三章 村小教师
赵琼芳的右眼皮一整天都在跳动,她有一种不祥的感觉,说不出来,也想不明白。那天易中升被带到公社治安室后,她就心虚惨了,易中升是她的骄傲,易中升考起中师后,妹妹易全梅也考起了护士,她家就出了两个吃国家粮的人,在黑垭大湾乃至双河口村那都是显赫得不得了的,人都夸她能干,会教育孩子,赵琼芳也是非常开心的,两个孩子都争气,让她在村人面前出尽了风头,走路的腰杆都打得展伸,说话也是爽朗有声,有时大嗓门让黑垭大湾所有的人都听得到。不料易中升毕业正等待分配工作时却出了这个岔子,她仿佛天都要塌下来了,以为端到手的铁饭碗砸了,变成了一个不值钱的泥饭碗,你能说她不黯然神伤?易中升自治安室回家后,赵琼芳还未从惊魂中缓过劲来,时时担心,夜里还做恶梦,时时梦到儿子从山巅摔下山崖,自己伸出手想抓住却始终抓不着,任由儿子向下飘去,从梦中醒来,赵琼芳就睡不着,她由此断定此事肯定还没有完,俗话说福不双至,祸不单行,不知道儿子的前进路上还要遇到什么样的挫折。加上近段时间她右眼皮老跳,她确定肯定没有好事,易中升去学校报到后,她就一直在等待易中升的消息,在堂屋里走来走去,对着神龕不时念叨,还在心里默默地对死去的丈夫说,一定要保佑儿子报到顺利,不要再出任何的事了,她脆弱的心里再承受不了挫折了。
双河口村小离公社还有半个多小时的路程,近年随着外出打工人员的增多,有门路的,在外打工挣了钱的,或整家搬出了双河口村,或想其它法子孩子跟随父母外出就学,所以村小的学生越来越少,原先每个年级都招得起生,现在却是一年一个年级向下递减,到目前为止也就剩下两个年级了,每个年级的学生都不满二十个,二年级是由一个老民办教师转正过来的老师教,这期就要退休了,如果不分配一个新老师来,课就开不起了,另一个班是四年级,没有正式老师,是临时请的代课教师,现在代课薪酬很低,一般有文化的年轻人都不愿去代课,他们随便在外打点工都比代课强,何况年轻人那忍受得了寂寞,外面的世界多精彩,就是下点苦力,每月挣的钱也够买一年的粮食了。学校校长贺知仁早就有想法把这个村小撤并到公社完小来,只是苦于老百姓的压力,所以迟迟没有下定决心。上头文件三令五申地要求各地根据实情调整学校布局,优化教育资源配置,要给老百姓提供优质教育,让他们的子女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这种想法是科学的,但是实际情况却不然,老百姓却不管你优质不优质,他们只图个方便,学校远了,他们照顾学生不方便,他们就不答应,常乐县在撤消一个偏远公社人数较少的初中部时就遇到了阻力,老百姓把县教育局去协助解决的领导的小车围着不准开走,说把初中部撤了,他们的孩子读书要多花好多钱,坚决不准撤掉初中部,附近的老百姓都来看热闹,把一个小小的学校围得水泄不通,害得公安派出所的同志到现场才把事态平息,结果初中部没撤成,第二年还不得不增派了几名老师去。贺知仁是有个想法,就是把双河口与临近的村合并建合格村小,但具体把学校建在哪个村的地盘上,与村民没有达成一致意见。
开学一大早,禹贵芬大妈就带着孙子来到学校,禹大妈的儿子媳妇都在外打工,孙子从小就跟着她,是她一手带大的,眼看就到读书年龄了,听说双河口村小分不来老师要撤并,她就着急了,孙子这么小,怎么去上学呀,她多次到公社找到张宗保书记,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哭诉,要求不要撤了村小,就让孩子在村上上学,找多了,张书记也不耐烦,推说有事,叫她去找学校领导,她来到校长贺知仁的办公室,大声武气地质问:“凭啥要撤我们村小?娃儿这么小,我又年纪大了,又没钱在公社租房,要孙子到完小来读书,哪有法哟!”贺知仁也许见惯了这种阵仗,忙让禹大妈坐下来:“有什么话好说嘛,你是哪个村的?”“双河口村。”贺知仁听了,沉吟了片刻,说:“双河口村原先打算撤并,现在新分了一名老师来,你回村小去报名吧。”听说双河口村小分来了一名新老师,禹大妈就没有了先前的激动,说:“只要能够在家门口读书,我也就没有意见了,那我走了哈。”
贺知仁看着禹大妈离去的身影,暗自松了一口气,心想:喜得好没有撤并双河口村小,不然可能今天自己就没法办公了。
易中升那天回到家,闷着头没有开腔,赵琼芳问工作安排得怎么样,易中升就只简单地说了几个字:“安排好了。”就回到自己房间睡觉去了。
妹妹易全梅已经到护士学校读书去了,家里就只剩下母子两人。
煮好夜饭后,赵琼芳对着易中升房间喊:“起来吃饭,明天还要去上班。”
易中升蒙着被子说:“我不饿,不想吃。”
赵琼芳立马火了:“快点起来吃饭,不然我端去喂狗了哈。”
易中升翻转身子,面向床里,在母亲赵琼芳超响的涮锅涮碗声沉沉睡去。
双河口村小是一个由两排教室平行组成的学校,共六间教室,两间老师的寝室,寝室很少有老师住,村小兴旺的时候,有六个班六位老师,不过这些老师大多离学校很近,几乎住在自己家中,只要放学了,双河口村小就静了下来,只能听见潺潺的小河水翻腾着向远方流去。双河口村小最先是一个知青点,城里一共来了六位男知青,个个都是青春焕发的,显得与乡下人不同,常常把麦苗认成蒜苗,围打村里的狗,偷吃村民的鸡,光着膀子冲澡,举着喇叭唱歌,歪着脖子拉琴,鼓着腮帮吹笛,都是些村里人没有见过的玩意儿,知青点还村里漂亮姑娘爱去的地方,胆小的躲着远远地偷看,胆大的,就直接跑到知青点与这些青年疯玩,知青点成为村里最热闹的地方,易中升那时候还小,没事就往知青点跑,围着知青点捉迷藏,下双河去洗澡,累了邀约伙伴们去知青点屋后,趴在青石板墙壁的缝隙里偷看双河口村最漂亮的易芳菲与城里知青在床上光膀打架,后来,易芳芳肚子大了,肚子无缘无故大了,在村里就不是一件小事,易芳菲不敢出门,有人还在她家门前扔些破鞋,搞得易芳菲父母点都没得脸面,就去找那个知青,架吵得很凶,吵得很难听,易中升们就去看闹热,跟着易芳菲父母背后跑跳,后来,易芳菲跟着那个知青去了城里,后来易芳菲再也没有回过村里,再后来,好像易芳芳与那位从工厂下岗的知青离了婚,跟着一个老板跑到沿海去了,再后来就没有任何消息。
离村小不远处是村委会,村委会的房子也很破烂,共有三间,一间村委会办公室,一间是小卖部,一间是废弃的打米站。村委会易中升从来没有进过,那是村上几个干部开会的地方,很神圣和严肃的,一般的村民都不喜欢去,只是偶尔有几个村民反映事情才进去一下,平时少有人去光顾,几条木长凳上黑黝黝的,积满了灰尘,村上的会开得不多,因此很少有人去,倒是那间小卖部很是热闹,是村民们购物的唯一去处,这个地方易中升到是去得最多,因为那里有糖果,有小玩具等等好吃好玩的东西,易中升每次经过这里就会踮起脚通过跃儿门向里张望,没钱买,看一下也舒服。
易中升没让完小派人送,本乡本土的,自己一个人去就行了。双河口村小的样子没有改变,与他读小学时一样,小小的操场长满了杂草,此时操场里已经站了不少报名的学生和家长。一身牛仔服打扮的易中升,心中有些失落,长长的头发飘逸洒脱,显得有点不羁和忧郁。难道这就是自己的舞台?难道这就是自己要为此献出青春的平台?不禁回想读师范时同学们那青春飞扬、激扬文字的豪情,这反差也太大了点。
“易老师,来了哈。我听说我们村要新分一个老师来,没想到是你。”一个皮肤黑黑中等个子的年轻人走过来。
“青维武,你还来得早嘛。”易中升认识青维武,招呼道。
青维武说:“不早,不早,学生报名都很积极的,你看他们都基本上来齐了。这把钥匙是你寝室的,我已经帮你打扫了。”
“谢谢,这个学校就我们俩哈,你要多帮助我这个新手。”易中升谦虚道。
“说哪里话,你是科班出身,哪像我这个半路货哦。”说是半路货,这真是的,青维武是顶替他父亲青松柏来教民办的,青维武他父亲正式民办教师,年纪大了,一时又转不了正,就给村支部书记说让青维武来顶替他,工资表上仍写他父亲青松柏的名字,这样工资就要高些,民办教师的工资比较低,与公办教师同工没有同到酬,公办教师工资七十多元,而民办教师的工资却只有二十多元,上面解释说民办教师家里还有庄稼,低些可以理解,整个西康省都是这样。青维武顶替父亲青松柏代课,在当时是占了点便宜,可是后来民办教师统一转正时却遇到了麻烦,导致了青维武的无数次上访,成为缠访重点户,因闹事被关进拘留所,儿子问题也搁置起来没得到解决,两爷子四处打工也挣不到钱,一家人生活非常的困难,这是后话,暂且按下不表。
“我们先把名报了,把学生人数清理好,下午我们就到公社去领书。”青维武说,从斜背着的黄布包中拿出一摞收据来递给易中升。
“要得。”易中升收起收据,在教室里搬了张木课桌,就摆在寝室门口,开始收费。
易中升对着吵吵闹闹的家长和学生大声说:“大家先排好队,依年级来,不要乱。”
易中升开始开票,青维武就忙着收钱。
“易老师,怎么今年的学费又涨了?”一个家长看着收据问。
“我怎么知道,这是学校让这样收的,我们收费又得不到一分钱,多收你的干啥?”易中升显然对这种情况的处理还没有经验,他也不很清楚学费的组成部分,语气说出来有点生硬。
青维武经验要老道得多,忙说:“学校要求村小都要把烂课桌椅换掉,每个学生加收五十元,所有收的钱由公社完小统一统筹安排,另外还有学生的保险,作业本费,资材费,报刊费等等,杂七杂八加起来比往年是要多些,我们也是按学校定的标准收,没多收大家一分钱。”
只有两个班的学生,收费很快就结束了。
易中升翻了翻收据,统计了一下数据,青维武把黄布包从脖子取下,掏出包里的钱开始清理。易中升班上共计十八个学生,青维武班上共计二十三个学生。
“我记得你班上上学期是十九个得嘛,怎么少了一个?”青维武记忆力超好,还记得这么清楚。
“易小梅不读了,家里没有钱。”一个小学生在旁边怯生生地说。
“再穷也要读书噻,青老师,我们去一趟易小梅家。”易中升对青维武说。
“算了吧,有多少学生教多少学生,易小梅家太穷了,交不起学费。”青维武不想麻烦,他与易小梅两家邻居,平常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有点过节,以为这趟浑水还是不趟为妙。
“你不去我去,无论如何书还是要读的,交不起学费我到完小去找贺知仁校长支持争取,学校实在不解决,我给她垫上。”
易中升说着收拾东西,锁上门,往易小梅家走去。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四章 媒妁之言
第四章 媒妁之言
下午,易中升与青维武两人来到公社完小,在会计王兴中处把费交了,领了收条,王兴中又把他们带到学校的库房,两个年级的书倒是不多,不一会儿就分好了,他们分别用背篼装了,背回了学校,明天正式开学,就好发给学生了。
禹贵芬大妈的孙子也在易中升班上,报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