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让管理回归简单-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曾为一个江苏客户做常年顾问,感觉这个企业碰到的管理难题非常典型,在此与您分享:
这是一家生产型企业,成立十年多了。头十年,老板(和夫人)凭借着良好的业务意识和个人魅力,抓住关键机会,成了几家大型跨国公司的供应商。有了一定业务基础后,这家公司大手笔采购了一些一流的生产设备,使得客户十分相信他们的实力。在这个阶段即使没有销售部,业务也是源源不断,营业额也攀升到了一亿人民币。但最近两三年,正当公司准备大干另一个10年,把营业额做上10个亿的时候,营业额却停止不前了。不仅如此,公司的中高层管理人员频繁离开,客户也频繁抱怨产品质量和交货期的滞后。更为可怕的是,曾让公司引以为豪的第一家跨国公司客户也放弃了和他们的合作。
面对这种状况,老板花一百多万请来了一家管理咨询公司。咨询公司得出的结论是:公司的文化出了问题,公司的基础管理没有做好,公司的老员工不能跟上企业发展步伐,成了阻碍公司发展的绊脚石。基于此,公司开始大刀阔斧地开展管理基础建设工作,引入了精密的计划管理和绩效考核的方法,并开展了声势浩大的文化变革运动。
一年过去了,这家公司的经营状况非但没有得到改善,老板反而更头疼了:营业额下降得更多,客户流失率更高,质量问题更加严重,公司里能干的人走得更多。
我开始和这个公司接触时,发现了一个令我大吃一惊的现象,那就是从老板到员工,大家80%的时间都在讨论公司内部的事务、员工思想的事情,以及文化的问题,而很少有人关心公司的业务和客户。大家做的报告,都是关于自己在这个星期、这个月做了什么事情的汇报,以及为什么没有做好的检讨。每个人的检讨和*时的自我批评一样,试图触及灵魂和让老板看起来深刻,但当我和他们讨论时,几乎每个人真实的想法是“其他部门有问题,所以我没办法做好”。但基于当前“文化”的压力,在表达对其他部门不满的时候,还要绕个弯子,以便证明自己对其他部门同事的感恩和需要。
在这些报告和讨论中,几乎听不到任何关于业务的数字,但可以听到大量的由人事和行政部门制造的关于绩效KPI的数字。大家关注和争论的焦点是在这些绩效指标上完成了百分之几。为了细化管理,每个部门、每个人的绩效指标都有58项,以至于最小的绩效指标权重值可能只有5%。在这个讨论上,每个人都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因为这关系到他们的奖金。但问题是大家在争论和用计算器计算众多的内部指标完成率时,客户和业务被晾在了一边。
这个客户的情况是典型的:公司规模变大时,老板往往发现以前做得好的事情渐渐地做不好了,以前不出问题的地方开始出问题了。我们的第一反应便是我们的管理出问题了。所以我们开始把80%的精力都放在内部管理上,以为只要把内部管理做好了,业务就自然而然上去了。老板的目标和焦点的改变,自然引起全公司目标和焦点的改变,这就是用对内部管理的关注取代对业务的关注。 。 。。 想看书来
解决管理难题,办法常常在管理之外(2)
但问题是,尽管大部分企业上了规模后业务徘徊问题是管理不善造成的,但管理问题的解决却常常不在管理上,而在业务上。确切地说,是在业务的梳理上。管理其实很简单,就像松下幸之助所说,管理就像天下雨了,你要想着打伞,只要用心,没有人不会。但业务的梳理、业务模式的推敲却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
公司逐渐变大之后,业务复杂性的增加是难以想象的。例如原来只做一个产品,现在做3个产品线,每个产品线有3个不同的产品,这意味着业务的复杂程度增加了9倍;客户群从原来的一个变成3个,这意味着相应的管理也比原来复杂3倍;基于不同的客户和不同的产品,增加相应的设备和生产工艺所带来的复杂性,可能又比原来增加了3倍。如果把以上这些因素叠加起来,一个公司总体复杂程度就增加了9×3×381倍!
在这种情况下,原来靠员工自动自发和老板凭直觉所进行的反应式的管理肯定是不够了,所以老板的第一反应就是:把中高层的管理能力提高,加强计划性、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加强绩效考核、加强责任心的培养、加强对企业文化的建设,希望这样就能解决这些问题。
但可惜的是,这些管理方面的加强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我们提高应对外部环境复杂性的能力,但却不可能彻底解决外部复杂性提高所带来的种种问题。甚至恰恰相反,当我们对管理提出高要求的时候,我们就在要求员工同时应付双重的复杂性:业务上的和管理上的。这样企业的复杂性就又有成倍的增长:业务的复杂性增加了81倍×管理的复杂性增加3倍,整体的难度就是原来的243倍!
当我们用管理的复杂性来回应业务的复杂性的时候,我们其实是在要求我们的员工去完成超人才能够完成的任务——要求他们能够控制业务和管理上双重的复杂性,这其实是任何人都做不到的。既然大家都做不到,老板期望的结果也就自然不会出现。这时,管理者和员工其实已在老板定下的管理形式中失去了对实质内容(业务)的追求。在追求管理上的某一个细节的时候,所有的人(包括老板)都忘掉了公司经营的整体和全貌,那就是客户和业务。
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其实非常简单,那就是从战略的层面、从全局的层面考虑删减我们的客户,删减我们的产品,删减对管理的要求,删减绩效指标,删减我们一年内想要做到的事情;只留下最有助于我们最有能力做好的产品,只留下最有可能给我们带来超速发展的潜力客户,只留下实现我们整体大目标(即增长和利润)的管理手段。
只有我们从内部管理导向回到客户和业务导向,让大家把80%的时间花在关注客户和业务上,而不是关注内部管理的指标上,我们才有可能解决客户给我们提出的问题,例如质量和交货期。只有当我们大大地简化了经营复杂性和管理复杂性的时候,我们才能带领我们身边的这些平常人和我们一起做出不平常的事情来。如果我们做老板的都寄希望于招聘到几个超人并让他们来实现我们的目标,那注定是要失败的。一方面,这个世界上没有超人;另一方面,如果有超人,他们也会自己当老板的。
表面看似是管理的问题,其实80%的解决办法要在业务和业务模式上去寻找,而不是在内部管理上寻找。老板的一个本质任务就是不断地帮助公司梳理自己的客户、梳理自己的产品、总结自己的业务模式、从模式上降低管理对人的要求。只有当老板把这些其他管理者无从入手和不可能做的事情理顺的时候,对管理本身的关注和梳理才是有效的。因为,方向错,一切皆错。方向错了,别指望管理本身会产生奇迹。
组织如何分而治之
当公司有一定规模或者徘徊不前的时候,宁可有“错误的分”,也不要“不分”。只有分,公司才能成长;只有分,才能把事情做得更好;只有分,员工才能有成长的空间。
女儿参加了60周年国庆庆典活动,和几万名中学生一起,在天安门广场上为阅兵和庆典仪式构造了丰富多彩的“大屏幕”。而8万人参与长达两三个小时的活动,从电视机画面上居然看不到丝毫的差错。演出结束回到家,妈妈关心的是她半夜两点多就到广场上是不是太冷太困;而我出于职业习惯,问她导演如何把这么多人管理得那么井井有条。
她的回答很简单:把人分了,就好管了。
管理的道理其实就这样简单:管理就是分而治之。我们通常都不害怕管10个人。因为10个人我们能够看得见,管得住。但是管理100人、1000人、10000人、1000000人?我们越来越恐惧和不知所措。但管理100个人和1万个人的差别并不大,关键是我们学会分而治之。
有一次去德国拜访一个合作伙伴,我问这个公司的总经理,他是如何把一个子公司的销售额从七年前的2000万做到今天的7个亿的。他说其实很简单:这个公司以前就有很多很好的产品,但是没有专门管单个产品的产品经理,所有人都在做所有产品,结果每个产品做得都不太好。他来了,把产品分给几个产品经理管,每个产品的销量就上来了,产品质量也更好了。
他成功的秘方不是别的,就是分而治之。
一个管理者把自己的事情做好的关键是什么?是能分清什么事情应该自己做,什么事情应该分给别人做。这是分而治之。
一个部门领导管理好自己部门的关键是什么?是弄清楚自己部门的事情能够分成几大类,并且把这些不同类别的事情交给擅长这类事情的下属去处理。这也是分而治之。
一个公司的领导管理好公司的关键是什么?是知道自己公司如何划分成不同的业务部门和支持部门,并且为这些部门找到或者培养合适的管理者。这还是分而治之。
管理就是分而治之。分而治之的关键一方面在于“分”,另一方面在于“治”。
如何分,是有效管理的一个关键。失败的管理者要么“不分”,要么“错误的分”。正确的划分要求管理者十分清楚自己职责范围内应该做的全部事情,并能够判断这些事情的轻重缓急。一个部门的问题往往是部门经理不清楚自己部门都需要做什么样的事情,以及这些事情的重要性,因而把自己和部门内人员的精力浪费在不重要的事情上。
在公司层面,“分”的关键在于深刻理解公司的产品和产品领域,以及反省和划分公司的客户类别(大客户vs小客户,老客户vs新客户,活跃客户vs沉默客户等)。通常每种划分方式都有其优点和缺点,在最高层面是以客户为主线还是以产品为主线进行划分各有利弊。但我们要知道的是,通常分比不分好。当公司有一定规模或者徘徊不前的时候,宁可有“错误的分”,也不要“不分”。只有分,公司才能成长;只有分,才能把事情做得更好;只有分,员工才会有成长的空间。
很多管理者之所以不愿把公司或部门“分而治之”的原因是害怕“分而不治”。如何治,是“分而治之”能否成功的另一个关键。大多的管理者走了第一步,却忽略了第二步,这样做是不会有好结果的。如何才能分而“治”之?
“治”的第一个关键在于“分”后的目标管理,在于目标的细分。“治”的第二个关键在于激励机制,在于旨在鼓励员工完成目标的合理激励。“治”的第三个关键在于让所有人都理解,“分”最终的目的不是“分”本身,而是整体,让所有人都关注整体。
管理就是分而治之。如果没有分而治之的管理,60年庆典那样整齐的大场面是无法想象的。同样,没有持续不断的“分而治之”,也不会有不断长大的企业。
。。 。。
管理者也应该学习“井冈山精神”
理念、制度、尊重、创新和坚持这些“井冈山精神”元素,都是企业管理中最重要的元素。指导红军从失败走向胜利,从弱小走向强大的井冈山精神,也同样是指导企业从弱小走向强大,从挫败走向成功的方法。
年中是我们易中“抬头看路”(注:总结上半年工作,落实下半年任务)的时候。一晃半年又要过去了;公司的同事建议去北京周边做拓展活动,然后一起研讨公司战略。我突然想起几个去过井冈山的企业家朋友对井冈山之行都赞不绝口,就决定把这次活动放在远离北京的江西井冈山。
带领我们拓展的文老师和接待我们的江西省组织部培训中心黄总为我们设计了非常有意思的“找寻”活动,包括听老红军的后代做报告,走当年红军战士艰难的挑粮小道,观赏令人震撼的大型实景演出,以及爬让我们精疲力竭的笔架山。
贯穿在这些活动之中的是三次绘画,每次绘画的主题都是“我眼中的井冈山”。随着停留时间的增加,我们对井冈山的理解也在逐渐加深,开始对井冈山青山绿水的赞叹越来越多地被红旗、北斗星、火把、叉路和象征困难的高山所替代。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也越来越深地理解了“井冈山精神”。老师布置的最后一道活动题是让大家找到、背诵和默写“井冈山精神”,一行十一个人居然没有人出错。
没有来井冈山之前,我并不理解井冈山为什么那么重要。现在明白了。井冈山是共产党革命武装斗争的起点;在井冈山,共产党第一次有了弱小但完全是自己指挥的武装力量;在秋收起义失败后进行的“三湾改编”中,毛泽东为红军设计了一套完全不同于国民党军队的管理和指挥制度;正是井冈山的星星之火燃遍了中国大地;从井冈山出发,共产党经过了二十二年的坚持,终于在一九四九年取得了彻底的胜利。
什么是井冈山精神?1965年毛泽东重上井冈山时曾经问周围的人。有人回答是“艰苦奋斗”。毛主席说,这一条对,但还要加上两条:一条是“把支部建在连队上”,另一条是建立“士兵委员会”。
什么是井冈山精神?拓展老师给我们的标准答案是*总结的24个字:“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敢于胜利”。
艰苦奋斗是在讲精神,而精神的来源是信念,是信仰。只有真正的信仰能够支撑一个人在打了败仗、队伍从5000人减少到700人的时候,其跟随者还能想象有一天自己会解放全中国。一个企业也要像一支队伍一样有精神支撑。有信仰的企业才能在遇到困难和跌入低谷的时候不放弃、不逃避。
“把支部建在连队上”则是在讲制度。这样的制度让共产党的队伍保持了高度一致,而不像国民党军队那样四分五裂,每个人都为了一己利益而不顾全局。一个企业合理的制度同样是企业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
建立“士兵委员会”是讲尊重,是建立尊重人的制度。只有尊重每一个人,才能激发每一个人的动力和热情。只有“依靠群众”,依靠每一个员工,企业才能取得持续的成功。
敢闯新路是井冈山精神重要的一环,而实事求是则是闯新路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一个企业也必须不断创新,敢闯新路,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拓展老师给我们布置的另一个有意思的作业是,给自己写一封信,他们给我们寄回去。我给自己写的一句话是:“当你未来遇到困难,想放弃和逃避的时候,想想井冈山,重上井冈山。”
我相信,理念、制度、尊重、创新和坚持这些“井冈山精神”元素,都是企业管理中最重要的元素。指导红军从失败走向胜利、从弱小走向强大的井冈山精神,也同样是指导企业从弱小走向强大、从挫败走向成功的方法。
。 。。 想看书来
用数字提高执行力
初级管理者只会做定性的管理,他能说出一件事情的好坏,却无法判断好坏的程度;中级管理者能够根据数字定量地判断事情好坏的程度;而高级管理者则能做到“心中有数”,能够把那些重要的数字和这些数字之间的关系烂熟于心。
“眼中无数”、“眼中有数”和“心中有数”,是管理的三个境界。在一定程度上,一个人提高管理水平的过程就是提高对自己业务相关的数字理解和驾驭的过程。
我曾收到过一封请求帮助的邮件。客户的问题是这样的:
年底时他给员工制订了新一年的激励方案,等到了部分兑现的时候,他却突然发现,如果按承诺的方式支付奖金,公司是亏损的。他想问我的是,承诺的奖金照发呢,还是向员工解释一下,公司亏损了,不能发奖金了?
我的答案是不言而喻的:即使自己吃亏,老板也要按照承诺去发放奖金。否则,老板在员工心目中就失去了最宝贵的诚信。正想给这位老板回信时,又收到了他第二封邮件。大概的内容是:不用回复这个问题了,他发现自己的账算错了,他把一个关键数字小数点弄错位了。
在您的公司,可能很少发生这样算错账的事情。但是很多管理者并不真正了解数字对于管理的意义,更不会使用数字让自己的管理精细化,以提高团队的执行力。大部分管理者的思考方式和管理方法是定性而不是定量的。
以我们自己为例,《易友》每月印量的确定就是一件让我的同事们十分头痛的事情。除确定的现有订户外,有大量还不确定的新订户,营销活动中给客户的试读数量,邮寄途中丢失后给客户的补寄数量,等等。若不关注具体数字,每个月就只能拍脑袋做决定:这个月不够用,下个月就把印量增加,结果是下个月的库存随之增加;为了减少库存,就减少印量,结果下个月又不够用了。
解决这个问题以及很多其他管理问题唯一的办法就是学会用数字管理。日常管理中大部分的决定,不是做与不做的决定,而是做多做少的决定,正确的决定取决于我们对“度”的把握。对你要管理的事情细化和量化,能帮助我们做好“度”的把握。而不把一件事情量化,就只能很笼统的用优秀、良好、及格和不及格这样的词汇来管理。有了数字,就可以将管理的精确度提高到无限大。
作为管理者,我们都知道每天进步一点点的力量。但要想让我们每天进步1%,就必须尺度量化,让我们和员工都知道1%是多少。
在我的一个培训课程里,我曾经把“报表”作为管理者非常重要的一个工具提出来。而“报表”就是对工作结果的数字化描述,例如一种产品销量的高低,一个部门对公司毛利润的贡献等。有了量化的报表,管理者就能够清晰地知道业务真实情况,也能够据此给员工清晰的指令。
我相信,优秀管理者和普通管理者的一个重要区别,在于前者学会了数字化的管理,而后者不会。也许管理水平的高低可以这样来划分:初级管理者只会做定性的管理,他能说出一件事情的好坏,却无法判断好坏的程度;中级管理者能够根据数字定量地判断事情好坏的程度;而高级管理者则能做到“心中有数”,能够把那些重要的数字和这些数字之间的关系烂熟于心。 “眼中无数”、“眼中有数”和“心中有数”,是管理的三个境界。在一定程度上,一个人提高管理水平的过程就是提高对自己业务相关的数字理解和驾驭的过程。
有一期《易友》的专题是“如何挖掘新客户”,这确实是每个高层管理者都必须关心的难题。不会使用数字管理的人,可能会意识到挖掘新客户的重要性,并且不遗余力地向员工推销挖掘新客户的重要性。但是,更好的做法是把挖掘新客户这件事情加以量化管理,例如和相关的销售人员制定挖掘新客户的目标,并且对这些目标的完成加以激励。
具体而言,想在挖掘新客户上取得进展,至少应该关心两个数字:一是一段时间内新增客户数量;二是新客户占您收入的比例。盯住这两个数字,每天提高1%,就会让业绩有飞跃式的提升。而提升的关键,就在于我们学会了用数字管理,用数字提高执行力。
宋博士管理微博
◎很多企业的问题即使重视了,也还是得不到解决。问题可能出在我们没有把问题量化。没有量化的问题说多了,员工就麻木了。量化的问题则可以天天说,因为量化,我们天天都可以看见这个事情是进步还是退步了,员工无法麻木。
在已知选择之外,总还有其他选择
我们要发现正确的问题,要了解做决策的前提条件,要知道有什么样的选择以及选择之后的风险和后果,根据风险和后果来做出决策。
一提到管理者,很多人会想到管理者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决策。我们要拍板,要定下来一些事情。照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赫伯特?西蒙的说法,管理本身就是做决策,做合理的决策,做正确的决策。从这个角度来讲,我想决策作为管理者的一个任务是大家很容易理解的。那么问题是,我们怎样才能把这个决策做好呢?我们需要注意的是下面四个要点。
第一点,我们一定要弄清楚问题所在。我们往往是因为没有找到正确的问题,所以做出的决策是无效的。
第二点,我们尽量不要在逼迫的情况下去做出一个决策。在逼迫情况下做出的决策,通常不是好的决策。
第三点,我们应该了解,除了我们已知的选择之外,一定还有其他选择。做决策不外乎在不同的选择之中找出一个对我们最有利且风险最小的。如果我们尝试去寻找一个其他的选择,通常我们会找到一个更好的决策。
我曾经有一个常年顾问客户——一家做涂料的公司。在我们开始讨论他的战略选择的时候,一直是在涂料本身做选择:是定位在高档的、中档的还是低档的涂料?但是后来,我们突然发现在涂料之外还有其他的选择。例如,是不是有可能进入到涂料这个行业的上端做原材料的供应商。如果这样去想的话,我们会发现这个市场上的机会可能完全不一样。涂料行业本身竞争很激烈,但是涂料的供应商的竞争相对来说弱得多。从涂料使用的角度考虑,我们也发现实际上在下端也有全新选择的可能。
第四点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