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霜叶红似二月花-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作品:霜叶红似二月花
  作者:茅盾
  内容简介:
  太平洋战争爆发的下一年春天,我到了桂林。我的家很简单,夫妇二人而已,然而也找不到安顿的地方。在旅馆住了半个月,总算找到了一间小房,一榻之外,仅容一方桌;但是,也还是朋友们情让的。这是一所大楼房的一间下房,大楼房住着三、四家,都在楼上,只我一家住在楼下,我这小房虽然奇小,我倒也觉得够用。方桌上摆着油盐酱醋的瓶瓶罐罐,就在这些瓶瓶罐罐的旁边,我写了《劫后拾遗》,又写了几十篇杂文,亦写了《霜叶红似二月花》。
  作者简介:
  茅盾(1896~1981)本名沈德鸿,字雁冰,是现代著名小说家、文学评论家和文化活动家以及社会活动家,五四新文化运动先驱者之一,我国革命文艺奠基人之一。1896年7月4日生于浙江桐乡县乌镇。这是个太湖南部的鱼米之乡,是近代以来中国农业最为发达之区,它毗邻着现代化的上海,又是人文荟萃的地方,这里成就了茅盾勇于面向世界的开放的文化心态,以及精致入微的笔风。
  正文
  一
  瑞姑太太的到来,使得张府上那种枯燥沉闷的生活起了个波动。从老太太以至恂少奶奶,都像心头平空多出了一件什么东西,洗一个脸,开一顿饭,也像比往常兴头些了;可是兴奋之中,不免又带几分不安,似乎又怕他们自己向来不敢碰触的生活上的疮疤会被心直口快的姑太太一把抓破。
  姑太太这次的来,在张府颇感突兀。旧历新年,那位钱少爷来拜年,曾说姑太太打算来过灯节,老太太因此曾叫陈妈把东院楼下靠左边那间房趁早收拾妥当。但是清明也过去多时,姑太太只派长工李发送了端午节的礼物来,还说是因为少爷出门去了,姑太太的行期大概要展缓到秋凉以后。却不料正当这末伏天气,姑太太忽然来了,事先也没有个讯。这可就忙坏了张府的上上下下,偏偏地祝姑娘又被她丈夫逼回家去了。顾二只能张罗外场,内场要陈妈一人招呼,这婆子即使退回十年的年纪也怕吃不消;所以今天一早老太太就差小荷香到黄姑爷家去借他们的老妈子来帮忙,带便就请婉姑奶奶也来玩几天。
  只有恂如一人游离在全家的兴奋圈子以外。
  九点钟了,他还躺在床上,这时三间大厅楼上一点声响也没有,人们倘不在东院陪着姑太太,就一定在厨房里忙着安排酒菜,这样的清静,正合恂如的脾气,可不知为什么,他又感得一点寂寞的威胁。早上的凉气,像一泓清水,泡的他全身没一点劲儿,可是七上八落一些杂乱的念头,又搅的他翻来复去,想睡又睡不着。隔夜多喝了几杯酒,此时他头脑还有些发胀,心口也觉着腻烦。他侧着身,手指无聊地刮着那张还是祖太爷手里传下来的台湾草席,两眼似睁非睁瞧着蚊帐上一个闪烁不定的小小的花圈;看了一会儿,惘然想道:“为什么卧房里要放着那么多的会返光的东西?为什么那一个装了大镜门的衣橱一定要摆在窗口,为什么这衣橱的对面又一定要摆着那个又是装满了大小镜子的梳妆台?为什么卧床一定要靠着房后的板壁,不能摆在房中央?——全是一点理由也没有的!”他无可奈何地皱了眉头,翻身向外,随手抓起身边的一把鹅毛扇,有意无意地扇了几下,继续惘然想道:“并不好看,也不舒服,可是你要是打算换一个式样布置一下,那他们就要异口同声来反对你了,”他冷笑一声,没精打采地举起那鹅毛扇来,又随手扔下。“为什么?也是一点理由都没有的。不过他们却有一句话来顶住你的口:从没见过这样的摆法!”他觉得浑身暴躁起来了,又翻一个身,嘴里喃喃念道:“从没见过!好一个从没见过呵!可是他们却又不说我这人也是从没见过的,可不是我也是不应该有的么?”他粗暴地揭开帐门,似乎想找一人出来告诉他这句话。首先使他感得不大舒服的,乃是房里所有的衣箱衣柜上的白铜锁门之类都闪闪发光,像一些恶意的眼睛在嘲笑他;随即他的眼光落在那张孤独地站在房中心的黄椐方桌上——这也是他所不解的,为什么其他的箱柜橱桌都挨墙靠壁,而独有这方桌离群孤立,像一座孤岛?他呼那些依壁而耸峙的箱山为“两岸峭壁”,称这孤零零的方桌为“中流砥柱”。这“中流砥柱”上一向是空荡荡的,今儿却端端正正摆着四个高脚的玻璃碟子:两碟水果,一碟糕点,又一碟是瓜子。这显然是准备待客的了。恂如这才记起瑞姑太太是昨天午后到来的,自己还没见过。他抱歉地叹一口气,抓起一件绸短衫披在身上,就下床去;正待拔鞋,猛可地房门外来了细碎的脚步声,凭经验,他知道这一定是谁,刚才那一点兴致便又突然冷却,他两脚一伸,头一歪,便又靠在枕上。
  恂少奶奶一进房来,也没向恂如看一眼,只朝窗前走去,一边把那白地小红花的洋纱窗帘尽量拉开,一边就叽叽咕咕数说道:“昨夜三更才回来,醉得皂白不分;姑太太今早起又问过你呢,我倒不好意思不替你扯个谎,只好回说你一早有事又出去了;谁知道——人家一早晨的事都做完了,你还躺在床上。”
  恂如只当作不曾听见,索性把刚披上身的短衫又脱掉了,他冷冷地看着帐顶,静待少奶奶再唠叨;但也忍不住忿然想道:“越把人家看成没出息,非要你来朝晚唠叨不可,人家也就越不理你;多么笨呵,难道连这一点也看不出!”可是恂少奶奶恰就不能领悟到这一点。遇事规劝而且又不厌琐屑,已经是她的习性,同时又自信是她的天职。当下她见恂如毫无动静,就认为自己的话还不够分量;她走到那方桌边坐下,拿起水烟袋来,打算抽,却又放下,脸朝着床,又用那不高不低,没有快慢,像背书一般的平板调子继续说道:“昨天下午三点多,姑妈到了,偏偏你不在家。家里人少,又要收拾房间,买点心叫菜,接待姑太太,又要满城去找你,店里宋先生也派了赵福林帮着找。城里的亲戚和世交家里,都去问了,都不见,都说大热天你到哪里去了,真怪。挨到上灯时光,还不见你回来,真急死人,还怕你遇到什么意外。倒是宋先生说,意外是不会有的,光景是和什么三朋四友上哪一家的私门子打牌去了,那可不用再找;这些不三不四的地方,宋先生说连他也摸不着门路。等到七点钟才开夜饭,妈妈背着老太太和姑太太抱怨我太不管事,说早该劝劝你,别让你出去胡闹,糟蹋身子;你瞧,我的话你何尝听进了半句!可是我还得替你在姑太太跟前扯谎呢,要是让姑妈知道了,你也许不在意,我倒觉着怪不好意思,人家钱少爷规矩得多哩,姑妈还总说他没有出息呢。”
  “嘿哼!”恂如听到末后实在耐不住了,“承情承情,你替我圆什么谎?已经打锣打鼓,闹的满城风雨了,还说给我扯谎!昨天是王伯申邀我去商量地方上一件公事,倒要你代我扯起谎来了,真是笑话!”
  “什么地方上的事情,大热天气,巴巴的要你去管?”少奶奶的口气也越来越硬,“你又不是绅缙,平时闲在家里,不曾见你去管过什么地方上的事,昨儿姑妈来了,偏偏的就着忙了,一个下午还不够,骗谁呢,什么屁正经要商量到三更半夜才回来?”
  这几句话,却大大损伤了恂如的自尊心。他气得脸色都变了。他“不是绅缙”,从没干过一件在太太们眼里看来是正经的事:这是他在家里人心目中的“价值”,可是像今儿少奶奶那样露骨地一口喝破,倒也是从来没有的。他睁大了眼睛,看定了少奶奶,觉得“不理”的策略再也维持不下去了——虽然昨天黄昏以后他的确被所谓“三朋四友”拉去胡闹了半夜,但白天之有正经,却是事实,而且晚上所去的地方也不是店里宋先生瞎编的什么私门子,恂如是有理由“奉璧”少奶奶那一顿数说的;可是又一转念,觉得这样的“女人”无可与言,还是不理她省事些,他只冷笑一声,便翻身向内,随手抓取那把鹅毛扇复在脸上。
  好一会儿房中寂静无声。少奶奶叹一口气,站起身来,望着床中的恂如,打算再说几句,但终于又叹口气,向房外去了;同时却又说道:“快起来罢,回头姑妈也许要来房里坐坐,你这样不衫不履,成什么话!”
  从脚步声中判明少奶奶确已下楼去了,恂如猛然跳起身来,急急忙忙穿衣服,还不时瞧着房外;好像他在做一件秘密事,生怕被人撞破。他满肚子的愤恨,跟着他的动作而增高。他怕见家里人,怕见那激起全家兴头的瑞姑太太。“反正他们当我是一个什么也不懂也不会的傻瓜,我就做一件傻事情给他们瞧瞧,”他穿好长衫,闪出房门,蹑着脚走下楼梯,打算偷偷上街去。“再让他们找一天罢,”他一边想,一边恶意地微笑。但是刚走到厅房前的走廊上,真不巧,奶妈抱着他的两岁的女儿引弟迎面来了。那“小引”儿,手捧个金黄的甜瓜,一见了恂如,就张臂扑上来,要他抱。“我没有工夫!”恂如慌忙说,洒脱身便走。不料小引儿又把那金黄瓜失手掉在地下,跌得稀烂,小引儿便哭起来了。恂如抱歉地回过身来,那自以为识趣的奶妈便将小引儿塞在恂如怀里,说:“少爷抱一抱罢。”
  恂如抱着引弟,惘然走下石阶;受了委屈而又无可奈何的心情,使他的动作粗暴。引弟感得不大舒服,睁圆了一双带泪的小眼睛,畏怯地瞧着她的爸爸,恂如也没理会得,惘然走到院子里东首的花坛前站住,慢慢放下了引弟,让她站在那花坛的砖砌的边儿上。坛内那枝缘壁直上的蔷薇蒙满了大大小小的蛛网,坛座里的虎耳草却苍翠而肥大。恂如松了口闷气,重复想到刚才自己的计划,但同时又自认这计划已经被小引儿破坏。他本想悄悄溜出门去,不给任何人看见,让少奶奶她们摸不着头脑,然而此时不但有小引儿缠住他,并且数步之外还有那不识趣的奶妈。他惘然看了小引儿一眼,这孩子却正摘了一张肥大的虎耳蓦地伸手向她父亲脸上掩来,随即哈哈地笑了。恂如也反应地笑了笑,定睛看着这孩子的极像她母亲的小脸。梦一样的旧事慢慢浮上他的记忆:三年前他第一次向命运低头而接受了家里人给他安排好的生活模子的时候,也曾以现在这样冷漠的心情去接待同样天真的笑。而今这笑只能在小引脸上看到了,但这是谁的过失呢?当然不是自己,亦未必是她。……恂如苦笑着抱起小引儿来,在她那红喷喷的嫩脸上轻轻吻了几下,然后告罪似的低声说道:
  “小引,好孩子,和奶妈去玩罢。爸爸有事。”
  看着奶妈抱着引弟又出街去了,恂如低头踱着方步,似乎正想找出一件什么事来排遣时光。他仰脸看着楼厅对面那一排三间靠街的楼房,记起幼时曾在堆放源长号货物的一间内,和姐姐捉迷藏;现在这一间,还有左侧那一间,依然作为源长的货栈,而且货物也依然是那些化妆品和日用品,可是他自己却不是从前的他了,他还在“捉迷藏”,但对手不是他的婉姐,而是祖母,母亲,和自己的少奶奶,——甚至也还有那娇憨天真的小引罢?恂如皱着眉,慢慢踱进厅堂,又穿过厅后的走廊,便到了那通往东院的腰门口了。瑞姑太太的朗爽的谈话声从东院送来,恂如蓦地站住,这才意识到自己所到的是什么地方。瑞姑太太似乎正在谈论她的嗣子脾气古怪,“七分书呆气,三分大爷派”。恂如一听,便不想进去,经验告诉他,每逢这种场合,那教训的风头一转便会扑到自己身上。然而已经晚了,小婢荷香早从东院的天井里望见了他,就高声报告给太太们:“少爷来了。”
  太太们都在东院朝南那座楼房的楼下正中那间客厅里。老太太和姑太太对坐在靠西壁的方桌边,张太太坐了东首靠墙的一张椅子。两面的落地长窗都开的挺直。只不见恂少奶奶。恂如怀着几分不自在的心情,进去拜见了姑太太,胡乱说过几句客套,便拣了挨近窗边的一个位子坐了。屋里的空气似乎因为他的出现而忽然冷峻起来,姑太太和恂如应酬了几句以后,老抽着水烟袋,竟一言不发。
  “有点古怪,”恂如一边摇着纸扇,一边在肚子里寻思,“大概她们刚才议论过我来罢?”于是他猛省到少奶奶的不在场一定有缘故。他惶恐地朝四面看了一眼,正想找几句话来敷衍一番就抽身而退,猛可地瞧见少奶奶从后院子旁边的厨房里姗姗地来了。少奶奶眼眶红红的,走到了阶台前时,抬头看见了恂如,便似嗔非嗔地盯了他一眼,径自走到张太太身边坐下。恂如直感到少奶奶一定在太太们面前告过他一状,——一定是照她的想像说了他许多坏话;他暴躁起来,觉得脸上也发热了。他拿手帕在脸上揩了一把,正想把昨晚的事申明几句,不料瑞姑太太却先已笑着说道:“恂如,听说你这两天很忙,跟王伯申商量什么地方上的事情;——哦,大热天,你还穿件长衫进来,姑妈面前你还客气给谁看?”恂如笑了笑,瑞姑太太早又接下去说道:“王伯申现在是县里数一数二的绅缙了,可是十多年前,他家还上不得枱面;论根基,我们比他家好多了,不过王伯申的老子实在能干。”于是转脸向着老太太道:“妈还记得那年太公开丧,王老相第一次来我们家里,爸爸就识得他日后定能发迹?”
  老太太点头,有点感慨地说:“这话也有三十多年了,还有那赵家赵老义,也不过二三十年就发了起来;人家都说赵家那股财气是赵老义的姨太太叫银花的带了来的。”
  照例,这种背诵本县各大户发迹史的谈话一开始,只有瑞姑太太还勉强能作老太太的对手,恂如的母亲是外县人,少奶奶年轻,都不能赞一辞。恂如不大爱听这些近乎神话的陈年故事,但也只好耐心坐在那里。姑太太虽然还不满六十,却不及老太太记性好。论容貌呢,姑太太决不像是五十以上的人,她那颇带点男相的方脸还是那么光润,要是你在隔房听到她那高朗爽脆的谈话,一定会猜她至多四十许,只有那半头的白发和她年纪相称,但这恰好增加了她的威仪。
  “人家说姑妈有丈夫气,看来是不错的,”恂如惘然自己在想,“她两个儿子都死了,继嗣了良材,性格也不大合得来,可是她总有那么好兴致,谈起什么来都那么果断敏利,跟母亲完全不同,至于她呢,连姑妈脚底的泥也赶不上,倒是婉姐有几分相似。”正这样想,却不防姑太太忽转脸问他道:
  “王家要你去商量什么事呢?”
  恂如怔了一下,没有听清姑太太是问王家的什么。少奶奶似乎老是在留意恂如的动静,这时便接口道:“姑妈问你昨天忙的是些什么事?”
  “唔,”恂如又有点不自在了,“也不是什么大事。王伯申打算办一个贫民习艺所……”
  “想来又是什么工厂罢?老太太关心地问。
  “对,这也要弄几部机器招人来做工的,可又不是普通的工厂,”恂如的精神似乎振作些了,“这是打算把县里的无业游民招来教他们一种手艺,也是慈善事业的一种。”“原来就是这个叫化所,”张太太听着笑了笑说,“上月里也听黄姑爷说起过。可是,恂儿,昨天你们商量这件事怎么又没有你的姐夫?”
  “他不大赞成这件事。”恂如迟疑了一下这才回答,但又忽然兴奋起来,“本来也没有我的事,不过王伯申既然诚意相邀,我一想,这也是地方上一件好事,所以我就去了,——
  也加入做个发起。“
  瑞姑太太忙问道:“那么,他是不是也要你加点股子?”
  “不是。这件事开头是赔钱的,不能招股。”恂如又显得有点意态阑珊了,他懂得太太们对于这件事根本就另有一种看法,“王伯申打算动用善堂里的存款,不过这笔钱又在赵守义手里,不肯放。所以要大伙儿设法。”
  “哦,我说王伯申怎么肯花钱做好事!”姑太太沉吟着说,她笑了笑转脸对老太太道,“妈,你说是么?”但又不等老太太回答,她凝眸看定了恂如又说道:“你们外场的事,我一时也摸不清楚;不过,刚才我还跟妈谈起,王家三代到如今的伯申都是精明透了顶的,只有他家讨别人的便宜,不曾见过别人沾他家的光;我们家跟他们算是三代的世交了,可是,和他们打交道的时候,哪一次不是我们吃点儿亏呢,”她转脸向张太太笑了笑,“嫂嫂总还记得,那次为了一块坟地,二哥那样精细,到底还上了当。”
  张太太点了点头应道“记得”,慢慢地摇着她那把象牙柄细叶葵扇,又说道:“何况这件事里又夹着个赵家,我们和赵家也是两辈子的世交,又没仇没冤,何苦出头做难人;瑞弟,你说是么?”
  瑞姑太太忙笑道:“嫂嫂想的周到!”又看着恂如,带笑地,委婉而又郑重地告诫他道:“恂儿,记着你妈的话!王伯申自己不肯做难人,怂恿着你这直肠子的哥儿,回头有好处,是他的,招怨结仇,是你的!”
  恂如早就感到十二分的不自在,此时听得妈妈和姑妈又这么说,就更加烦闷,但也懒得加以申说,只微微一笑,心里却在盘算着如何抽身逃开。不料一转眼又看见少奶奶在他母亲耳边说了句不知什么话,还朝恂如望了一眼,这一来,恂如的疑心和反感又立即被挑起,他心头那股被遏制着的忿火又一点一点旺起来。可是他还极力忍耐着,那股火就化为热汗布满了额角。
  直到此时都在用心听的老太太忽然把脸一沉,慢慢说道:“恂儿,你要出场去当绅缙,还嫌早一点;如今县里几个场面上的人,都是比你长一辈的,你跟他们学学,倒还有点长进,可是,出头露面的事情,你万万做不得,轮到要你们这一辈出头管事的时候,自然有你的,如今却不必性急。我也许看不到你这一天了,目前我只要你留心店里的事务,守住了这祖业,少分心去管闲事,莫弄到我们这几十年的源长老店被人家搬空了你还睡在鼓里。”
  老太太说这一番话的时候,姑太太和太太都肃然正容,并且不时瞧着恂如,似乎说,“你听见了没有哪,你要识得好歹。”倚着北首的落地长窗的少奶奶却半蹙着眉尖,两眼怔怔地瞅着老太太。恂如满头大汗,不住手的用手帕去揩,他绝对不同意老太太的这些意见,他不能接受这样的教训,而况他又受了冤屈;他心头的忿火已经到了爆发的高温点,但由于习惯的力量,他这爆发的方式也不能怎样露骨。他懒懒地“哦”了一声,没精打采答道:“不过王伯申发起的这件事,老一辈的绅缙中,未必有谁懂得是一桩社会事业罢?”
  但是恂如这话,太太们也不大懂得。老太太更其没有听清,她侧着头似乎想起了什么,说道:“王家,王伯申,哦——刚才瑞儿不是说为了一块坟地,福昌也上了当么?王家那时另有一块地,却跟我们的祖坟离得很近,我们也有一块地,倒又坐落在王家祖坟的旁边。哪知王伯申的老子早已偷偷地请风水先生看过我们那块地,知道这是正当龙头,他家的祖坟不过是个龙尾巴。他知道了有这样好处,就千方百计来打主意了。先说要和我们买,你们想,我们又不等钱来用,为什么要卖?后来伯申的老子就托了你们二舅文卿来商量,把他家那块地跟我们那块对换,说是两边都方便些,我们倒不防他有鬼计,又碍着文卿的面子,就答应了。谁知道我们竟上了个大当!”
  “可不是,”张太太听得带到她的兄弟就不能不作表示,“文卿也糊涂,不打听明白就掮人家的水浸木梢!”“这也不能怪他,”姑太太忙笑着给解开去,“只能怨我们自己;自家有块地在那里,为什么不早点请个风水先生看一看呢!”
  老太太也点头,朝她的媳妇笑了笑说:“后来文卿晓得了内中的底细,还是他来告诉恂儿的爸爸,他说,这件事是他经手的,他要去和王老相理论,讨回那块地。不过我们的福昌存心忠厚,又不大相信风水,他倒拦住了文卿,不让去讨。福昌说的也对:王家做事刻薄,得了好地也未必就能发,我们家要是祖德已经薄了,儿孙又不争气,那就把地争回来,也未必有好处,倒惹人笑话。”
  “爸爸说的对!”恂如忍不住从旁插一句。
  “话是不错的,”老太太叹口气说,“不过王家的发迹,到底也靠了这块地的风水,要不是,哪有这么快?”
  恂如沉吟着又说道:“王家两辈子,人都精明,这是真的;
  可见他家的发迹还是靠人,不靠地。“
  “你明白他们精明就好了。”姑太太接口说,对恂如使了个眼色,似乎叫他不要再持异议。
  恂如又觉得不自在起来了,正好这当儿,店里的赵福林带着个老司务送来了一大包东西:花露水、毛巾、香皂,还有几瓶果子露。恂少奶奶忙来安排这些东西,分一半都叫小荷香送到姑太太的卧房去。赵福林又去拿进一架汽油灯来,问挂在哪里。
  姑太太问恂如道:“要这个来干么?”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