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8小时工作,24小时思考-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是,如果老板这样信任你,你也会这样信任自己吗?
在我的经验中,大多数的人在大多数的情况下是把握不住这种〃自由〃的。〃老板不吭声,那就天下太平〃是他们的本能想法。他们不会主动思考,也不会主动去找事来做,以为只要没有任务,没有要求,没有现成的事干,那就是没有工作。他们乐得清闲,觉得这单位可真舒服,老板可真好相处。可是,情况真的是这样吗?你真的可以少干活多拿钱,不干活也拿钱吗?老板绝对不可能不吭声的,他其实是在观察,看你是否对得起他的信任,是否真有能力去主动完成工作。即便是一个忙得不可开交的老板,也一定会忙里偷闲来看你的工作做得怎么样了,是否和他的期望一致。不少〃懵懵懂懂〃的员工,就是这样丧失了自己的机会。
没有哪个上司是不喜欢〃眼里有活〃的人来做他的下属的。作为企业的管理人员,我曾经多次去招聘会的现场进行招聘。这些招聘会大同小异,我在收到递上来的简历时会扫一眼,碰到条件特别优秀的我会即时与他们做一个简单的沟通,绝大多数就先把简历放一边,等回去后再整理通知面试。可有一次招聘却让我记忆犹新,那一次,我当场就定下了一个小伙子,尽管他的简历并不是所有人中最突出的。
那天的招聘会人潮汹涌,许多人挤过来围着我咨询交谈,手边收到的简历堆得像座小山,不一会儿就乱七八糟了。虽然有工作人员在整理,但还是快不过多如雪片的简历堆积。
这时候,我注意到一个年轻人挤过来,当他把简历递给我们时,看到桌上的简历乱七八糟,忽然对正在整理的工作人员说:〃老师,您需要帮助吗?我来帮您整理简历吧。〃工作人员正忙得恨不能多长一双手呢,听了这话连声说谢谢。在得到允许后,这个年轻人便手脚麻利地帮助工作人员整理起招聘工作台来。我顺手拿起他的简历来看,虽然他只是个应届毕业生,没有工作经验,但在学校里确实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也曾作为志愿者参与一些国家大型公益活动。
◇欢◇迎访◇问◇BOOK。HQDOOR。◇
第17节:不想事,才会在工作中闲来无事(2)
在以往,我们公司是很少招收应届生的,可这一次,我决定给他一个机会。因为我相信,由小见大,一个主动找活干,主动为公司考虑的人(尽管现在他还不是公司的正式职员),没有工作经验,他会主动去学习、积累的。也许刚开始他工作起来不如那些已经做熟了的老员工,可是几个月后呢?一年后呢?〃眼里有活〃的人比那些吃老本、享现成的人经受的锻炼要多得多,进步也要快得多。后来的事实证明了我的判断,只过了一个月的时间里,他很快成为了我的得力助手。
〃眼里有活〃是因为〃脑中想事〃,在工作的时候,只要你愿意花心思去思考,总会发现自己其实还有很多事没有做,还有很多事做得不够好。没有哪个集体是愿意养庸人、闲人的,让自己的脑袋和手脚不断地去忙碌,在忙碌中进步,把工作做得更好,一切都不会白费的。
2.图省事,所以就敷衍了事
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工作能够轻松一点,这是一种动物本能。一头狮子只要能吃饱,它才懒得去看那些斑马羚羊一眼呢;一匹狼只要肚子不饿,宁肯躺下来睡大觉……人也是如此,谁愿意没事找事呢?
因此,很多人在对待自己的工作时,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能躲则躲,能推就推,实在推不开、躲不掉了,就敷衍了事。他们的口头禅是〃混口饭吃〃,他们的目的只是为了能〃交差了事〃。
可恰恰相反,但求无过,从长期和整体来看,正是工作中最大的〃过〃;想躲想推,到头来还是会被别人〃反弹〃回来;混口饭吃,这口饭吃不香,也吃不长;交差了事,却总是被上头驳斥,只好从头再来。
事实上,一个出类拔萃的人,一个脱颖而出的人,恰恰是因为他们克服了这种天然的惰性。他们在做一件事情时,想的不是怎么交差,而是怎么能做到位,做得别人竖起大拇指;他们是在开拓自己的事业,而不是在混饭吃;他们主动承担各种各样的艰难工作,因为他们知道,〃自找麻烦〃才能〃自我提升〃,承担重任是因为有人相信你、培养你;他们不怕犯错,只怕犯了错却没收获,犯了错却不知道如何改正。
3.事不关己,所以就高高挂起
在一个组织集体当中,需要一个合理的分工,你干什么,他干什么,各司其职,也各负其责,这样才不会掉链子,不互相扯皮推诿,把工作顺利地推进下去。
你是一颗螺丝钉,需要钉在自己的岗位上。
。HQDOOR。←虹←桥书←吧←
第18节:不想事,才会在工作中闲来无事(3)
但,这并不是全部。一个由人组成的集体和由零件组成的一台机器并不一样。集体的运转,既需要分工,更需要合作。你既需要把自己的工作做好,还需要看到别的岗位,你的工作是否能和他们的衔接得上,是否对他们有帮助。
很多人在工作中所抱的态度,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他们只要做完了自己分内的事,别的一概漠不关心。可事实上,在一个组织集体当中,所有的工作都是有关联的,对别人的工作漠不关心,同样也会影响到自己的工作。举个例子,在一个广告公司内,策划人如果对摄影、设计、文案工作从不了解,那么他做的方案再有创意也可能只是个空中楼阁,因为实现不了,或者出来后的效果和他原来的想法大相径庭。
我曾经招聘过一位编辑,从他的学历来看,重点大学中文系研究生毕业,可谓〃根正苗红〃,从专业能力上来看,文字基础不错,一篇论文写得四平八稳。可是来上班有一个月了,单位二十来个同事他只认识本部门的几个人,每天只管闷着头看上面分给他的稿子,至于这稿子的来龙去脉完全不问,公司里行政、财务、发行、排版、印制等工作他完全懵然无知,最好笑的是,有一天他居然在QQ上问我,咱们单位的名字叫什么?
后来,别的编辑熟悉了策划、编辑、印刷和发行各个流程环节,很快就能够独立运作一个项目,在职位上得到了提升,也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收益,而这位老兄却还是干着原来的那个审校工作,因为他关心这个,也只懂这个。而且就这个工作他也常常干得与别的部门起冲突。比如说在看胶片的时候,他会因为一个划痕,或者一个错误让制作人员重新出片。他不知道,那个划痕只要不在网点(印刷术语)上就没关系,有些错误是可以采用挖补胶片的方法弥补,完全没必要浪费时间和金钱重新出片的。因为他不懂一些其他岗位工作的简单常识和程序,所以常常和别人较劲,既浪费大家的时间和精力,出版项目也被自己拖后了。
一个抱着不想事、图省事、不关我事的态度来工作的员工,是永远不会有进步的,也不会有人会喜欢这样的员工。闲来无事,不能说明你的工作都做好了,而恰恰说明你还有很多工作根本就没有想到,自然也就不会做到。也提醒一下那些工作中的〃闲人〃,别以为这是好事,实际上,你离彻底的〃休闲〃已经不远了。
※虹※桥※书※吧※BOOK。HQDOOR。
第19节:〃Think(思考)〃(1)
7.〃Think(思考)〃
IBM公司的一字箴言
世界著名电脑商IBM公司每一位管理人员的桌上都摆着一块金属牌,上面写着〃Think(思考)〃。这个一字箴言,是IBM的创始人汤姆·华特森创立的。
那时候,汤姆·华特森还在NCR(国际收银机公司)担任销售部门的高级主管。他经常会召集一些会议,但他也发现,很多时候这些会议都流于形式。会场气氛沉闷,无人主动发言,被要求发言的人也大多搪塞了事;当有人发表意见时,听发言的人毫无反应,甚至根本就没在听。这让汤姆·华特森感到很恼火。
一天,在又一个冗长沉闷的会议快结束时,他干脆放下正在谈论的工作,直接问自己的下属,为什么他们不愿意把自己的真正想法说出来,或者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毕竟,这和大家的销售工作息息相关啊!
下属们说:〃习惯了被动地接受会议后的决定,再说,自己不过是个普通销售员,勤动嘴、多跑腿就好了。〃
汤姆·华特森沉吟了半晌,突然大步走到黑板前写下了一个很大的〃Think〃。他转过身来对大家说:〃不!我要请大家注意,作为销售人员,我们不是靠跑腿、动嘴,而是靠动脑才能赚到薪水的。我们共同的缺点是,对每一个问题都没有充分地去思考。〃
后来汤姆·华特森创立了IBM,他把这个单词带到了自己公司。近一百年来,这个单词一直被每一个IBM人遵守。
汤姆·华特森在一百年前碰到的尴尬场景,在今天我们很多单位组织内仍然继续上演着。举个例子,我每周就都会召集一个碰头会,对过去的工作进行总结,对提出的问题商量解决,对本周的工作进行安排……我发现,总是我在滔滔不绝地说,而他们却很少发言;我要求他们提出方案,全体眼观鼻,鼻观心,如老僧入定;甚至,我问大家在工作上有没有什么疑问或需要帮助解决的难题,他们也都是摇头。我只好把工作草草指派一下,宣布散会。
会开完了,我开始反思,有意义吗?指派工作、下达命令,我通过QQ就可以完成了,干吗大家还要围着会议桌开会呢?
是我的想法、我的决定永远正确,他们衷心拥护,坚决执行,所以不需要再提自己的建议了?是他们的工作都做得完美无缺,没有任何的问题了?是他们能力超群,所有的困难都已经迎刃而解了?如果确实是这样,那还真是不需要开会了。
可惜事实并非如此。我的意见不一定都对,也不见得最好;他们的工作也并非没有任何问题;有些困难,也着实不是他们自己独立可以解决的。他们会上不说,工作中一检查,一大堆毛病!或者在会上想不起有什么困难,等事到临头了就慌了手脚,再来求助就耽误工作了。
→虹→桥→书→吧→BOOK。HQDOOR。
第20节:〃Think(思考)〃(2)
问题就在于他们开会前没有准备。他们拿着笔,揣着记录本,在会议桌旁正襟危坐,看起来挺像那么回事似的。其实呢,他们的脑子里空空如也。他们在会前不思考会议所要讨论的题目;会中不积极互动,碰撞出解决问题的智慧火花;会后不进行总结和反思。他们连问题都提不出来,不是因为真的没有问题,而是压根儿就没有想过这些问题。
这些从来不〃Think〃的人,就像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一样。
事实上,一次成功的会议,对于每一个积极参与的人来说,都是非常有用处,也有益处的。当我们在会前进行了充分的思想准备,在会中才会有令人刮目相看的表现。而对于别人提出的问题、意见,积极互动,思辨论证,互为借鉴,用此智慧去撞击彼智慧,常常能使问题得到解决,困境得以突破,甚至,让自己的工作达到一个新的层次。一个员工能力上的提高,经验上的丰富,往往也得益于这样的会议。
美国学者阿历克斯·奥斯本对大家都〃think〃的开会方式有一个提法,叫做〃头脑风暴〃。它原指精神病患者头脑中短时间会产生大量的胡思乱想的现象。阿历克斯·奥斯本借用这个概念,来比喻思维高度活跃而产生大量创造性设想的状况。它的特点是让与会者敞开思想,使各种设想在相互碰撞中激起脑海的创造性风暴。这是一种集体开发创造性思维的方法。
〃头脑风暴〃式的会议有以下一些基本要点:
1.确定议题
必须在会前确定一个目标,使与会者明确通过这次会议需要解决什么问题,同时不要限制可能的解决方案的范围。一般而言,较具体、微观的议题能使与会者较快产生设想,会议的主持者也较容易掌握,而较抽象和宏观的议题用的时间较长,但得到的方案创造性也较强。
2.会前准备
这是一次成功的〃头脑风暴〃会议所必需的。它使得会议的效率高、效果好。每一个参与会议的人都需要在会前做一点准备工作,如收集一些资料预先给大家参考,以便其他人了解与议题有关的背景材料和外界动态,了解你所提出的方案的来龙去脉等。
3.参与人选
一次有价值、出成果的工作会议,不在于参加人数的多寡,而在于参与的人是否挑选得当,是否有关联。一般以6~12人为宜。人数太少不利于交流信息,激发思维,而人数太多则不容易掌握,并且每个人发言的机会相对减少,也会影响会场气氛。
◇欢◇迎◇访◇问◇。HQDOOR。◇
第21节:〃Think(思考)〃(3)
4.明确分工
要有一名善于启发和抓住问题核心又善于倾听的主持者,以及一名思路清晰,有归纳能力的记录员。在会议开始时重申讨论的议题和纪律,在会议进程中启发引导,掌握进程。如通报会议进展情况,归纳某些发言的核心内容,提出自己的设想,活跃会场气氛,或者让大家静下来认真思索片刻再组织下一个发言高潮等。记录员应将与会者的所有设想都及时编号,简要记录,最好写在黑板等醒目处,让与会者能够看清。
5.规定纪律
会议前提出的纪律很重要。如要集中注意力积极投入,不消极旁观;不要在私底下开小会;不要干扰他人思考;不要打断别人的发言,给别人充足的时间阐述;发言要针对目标,开门见山,不说套话;与会者之间不管职位如何,都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等等。
6.掌握时间
主持者不宜在会前把时间定死,但暗中要把握好会议的时间。一般来说,以四十分钟到一个小时为宜。时间太短与会者难以畅所欲言,太长则容易产生疲劳感,影响会议效果。经验表明,创造性较强的设想一般要在会议开始10分钟至15分钟后逐渐产生。
7.自由畅谈
参加者不应该受任何条条框框限制,放松思想,让思维自由驰骋,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方位,大胆地展开想象,尽可能地标新立异,与众不同,提出独创性的想法。
8.延迟评判
会议的主持者在参与者提出一个意见或设想后,不要当时就表达自己的态度,而是要在所有人的意见和想法都充分表达后,才进行总结评判。一是〃兼听则明,偏听则暗〃;二是为了防止评判约束参与者的积极思维,破坏自由畅谈的有利气氛;三是为了集中精力先进行设想,避免把应该在后阶段做的工作提前进行,影响创造性设想的大量产生。
9.禁止批评
只表扬,不批评。批评对创造性思维无疑会产生抑制作用,也会打击参与者的积极性,使他们在今后开会时缄口不言。同时,发言人的自我批评也在禁止之列。有些人习惯于自谦,而一个会议如果大家都过于自谦的话,那么又会回到〃万马齐喑〃的场面了。
10.设定任务
要对每一个参与会议的人都定下任务,比如必须发言,必须提出多少个设想,等等。参加会议的每个人都要抓紧时间多思考、多提设想。至于建议和设想的质量问题,自可留到最后去解决。在某种意义上,设想的质量和数量密切相关,产生的设想越多,其中有意义的,具备创造性的设想就可能越多。
虫工木桥◇BOOK。HQDOOR。◇欢◇迎访◇问◇
第22节:〃Think(思考)〃(4)
〃头脑风暴〃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就特定主题集中注意力与思想进行创造性沟通的方式。无论是对于学术主题探讨或日常事务的解决,都不失为一种可资借鉴的途径。当然,使用者切不可拘泥于特定的形式,因为〃头脑风暴〃是一种生动灵活的会议方式,应用这一方式的时候,完全可以并且应该根据与会者情况以及时间、地点、条件和主题的变化而有所变化、有所创新。
在实际的工作中,有些人也是不喜欢〃Think〃的,他们恨不得把自己变成电脑,别人怎么操作,他就怎么动;别人不操作呢,他就处于睡眠状态。一旦工作压头了或者已经被耽误,他们会埋怨:〃早又不说,现在又急着要,以为我是超人啊!〃或者说:〃你又没交待清楚,我怎么知道你现在就要?〃其实这些工作都是属于岗位职责内的,自己日常就要随时进行处理。
举个例子,有一家公司某天早上开会,经理的记事本刚好写完了,便要求行政文员小周给他拿一本新的。小周跑到储物间去拿,可备用的办公记事本都用完了,没办法,她只好找了几张信纸给经理代替。经理当然不高兴,批评了小周几句,她还觉得很委屈,和经理争辩说:〃我怎么知道你的记事本今天刚好写完了,你又没提前告诉我。再说,你也没通知我去买啊。〃经理一听大怒,这种事情还要自己来操心的话,那要你这个行政文员干什么?当场就将小周辞退了。
西方有句谚语,叫做〃Use your head(善用你的脑子)〃。要想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开动脑筋很重要,要想解决问题,同样需要你开动脑筋。正如IBM公司的创始人汤姆·华特森所说的,我们是靠动脑来赚取我们的薪水。〃Think〃,这个IBM公司的一字箴言,也应该成为我们工作中的座右铭。
◇欢◇迎◇访◇问◇虹◇桥◇书◇吧◇BOOK。HQDOOR。
第23节:成功就在比别人(1)
8.成功就在比别人
〃多看一点、多想一点〃
哈佛大学博士沃伦·哈特葛伦是世界著名的动物学家,尤其在研究南非树蛙上有着无人比肩的造诣。
可谁知道,他在年轻时不过是一个挖沙工人而已。大多数的挖沙工人现在还是在挖沙,即便不挖沙也可能在挖别的什么,可沃伦·哈特葛伦不同,长年累月的劳作使他萌发了必须要成就自己的人生事业的欲望他想成为研究南非树蛙的专家。
按照他所受到的教育,本来并不具备这方面的才能,但在辛苦的挖沙工作之余,他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用在了研究南非树蛙的专项上。他每天收集150个标本,共做了大约300万字的笔记,终于找到了南非树蛙的生活规律,并从这些蛙类身上提取了世界上极为罕见的一种能预防皮肤伤病的药物,从而一举成名,获得了哈佛大学的博士学位,并成为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人物。
成为专家、博士的沃伦·哈特葛伦认识了一个每天无所事事的年轻人,他问这个年轻人是否了解南非树蛙,年轻人坦白地说不知道。
沃伦·哈特葛伦诚恳地对他说:〃如果你想知道,只要每天花5分钟的时间阅读相关资料,这样,5年内你就会成为这一领域中最具权威的人。〃
这个年轻人对南非树蛙产生不了兴趣,但他却记住了博士的这番话,觉得真的道出了一个指引人成功的人生哲理。这位年轻人开始像博士一样把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自己喜欢的专项上,成为了国际知名的电影导演。他的名字叫伍迪·艾伦。
我们大多数人都在浑浑噩噩中消耗自己大把的时间,却不愿意每天投资哪怕5分钟的时间,努力去实现自己的理想,成就自己的事业。
伍迪·艾伦后来说:〃生活中90%的时间只是在混日子。大多数人的生活层次只停留在为吃饭而吃、为搭公车而搭、为工作而工作、为回家而回家。他们从一个地方逛到另一个地方,事情做完一件又一件,好像做了很多事,但却很少有时间去追求自己真正想要达成的目标。就这样,一直到老死。我猜想很多人临到退休时,才发现自己虚度了大半生,剩余的日子又在病痛中一点一点地流逝。想要成就自己的事业,这样做是绝对不行的。〃
成功者与普通人之间的差距,并非如大多数人想象的那样,隔着一道巨大的鸿沟。他们的区别在于一些小小的行动上:每天花5分钟阅读、多打一个电话、多努力一点、多思考一点,表演上多费一点心思、多做一些研究,如此而已。
所谓多看一点,就是不要只看事物的表面,而要看到被表面覆盖住的东西。比如,别人看到一个破盆子,以为那不过是个喂狗的食盆,你却能够一眼看出在泥灰的包裹下,有几道不为人所注意的黄色印痕,由此看出这是一个黄金打造的脸盆,是前朝某位皇帝的御用之物。而多想一点,就是不要只想当下的这点事情,也不要只想周边的这些事情,而要想到将来、过去。
台湾《Smart智富》杂志曾经在全岛做过一次大规模调查,最后结果显示,一般民众有六大观念与成功人士不一样,其中的四大差异便是:
一、一般人不想积极地认识他人,而成功人士则是积极接触他人并善于学习;
二、一般民众选择家庭生活优先,而成功人士大都是家庭与事业同样兼顾,可能更偏重于事业;
◇欢◇迎◇访◇问◇虹◇桥◇书◇吧◇BOOK。HQDOOR。
第24节:成功就在比别人(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