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股坛风云-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财富大道》、《股市实战指南》、《家庭理财行动》、《资本大博弈》、《飙升之前》、《短线狙击》、《卓越理财》、《再度飙升》、《理财改变命运》、《理财身价倍增》、《股王兵法》等著作。
十二章 长河危机全面爆发
2005年5月29日,叶凡平、万强一行再次出国。在出国期间,叶凡平平均每天与长河高管通电话达5小时之久。
2005年6月号《世界企业家》刊发《30天火线重组》、《长河为何而败?救得救不得?》、《什么比长河更值得重组?》以及《从垃圾中淘金全球商界知名的拯救和重组案例》等“拯救长河”专题文章。至此,一场拯救和重组长河的经典剧目开始上演!
7月18日星期天,隐身一个半月的叶凡平从国外重返北京,开始主笔撰写长河自救的重组方案。第三天见到叶凡平,身穿T恤,只是和常人相比,神色更见沉重。可以看出,他的内心正在承受巨大的压力。
7月26日,长河建议稿《市场化解决长河问题的整体方案》连同厚达一尺左右的相关附件,被递交到了中国人民银行和银监会,至8月13日,三易其稿。 《市场化解决长河问题的整体方案》中指出,“截止到2003年底,长河年销售收入超过200亿元,年纳税总额近10亿元,现有员工万余人,为社会提供了17万多个就业岗位,解决了包括新海北人民在内的80多万人员的生计”。
长河提出希望“通过国家政策支持,按照市场化原则,在监管机构和债权人委员会的严格监督下,集中管理、统一调用长河资源,通过引进战略投资人恢复市场信用,盘活资产,在运营中清偿债务”。
长河将重组策略切分为实业和金融两头:其中实业中剔除上市公司的生产性贷款后,长河眼下“生产型企业的银行负债总额约为亿,资产净值亿”。
长河认为:其控股的上市公司的资产质量完全可以支持自身生产性贷款的偿还。各上市公司和长河关联的亿元的债权,目前已由长河将亿元的资产抵偿,其余亿元继续以资抵债或以相机出售资产给予弥补,或以长河非上市公司优良资产置换到上市公司,切实改善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结构;长河金融债务总额高达300亿元,可通过关联交易和债转股等方式处理,当时合计已完成了亿元债务的意向性处置,未进行或达成处置意向的债务尚有亿元,需进一步研究和洽谈。长河因此建议:采用监管机构、战略投资人和长河三方共管的方式恢复金融机构的运营:监管部门负责严格监管;有实力的战略投资人负责组建董事会,依靠战略投资人的市场信用,恢复机构存续业务的开展,长河在运营中负责处理关联债务。
8月初,长河成立新的管理团队,明确了11人的执委会为最高决策机构,具体分为4个部门:一是董事局办公室,由董事局主席叶凡平、副主席万强等3人领导,负责与政府和相关部门领导的对接;二是产业重组委员会,由长河国际的执委丁光平等3人领导,负责与业务部门、监管机构、债权人委员会及代表对接;三是金融重组委员会,叶凡平亲自挂帅,万刚等人具体执行,功能参照产业重组委员会;四是综合管理部,总揽行政、人事、财务、法律、审计等诸多事宜,由长河原行政总经理万强领衔。这支团队的工作几乎是无报酬的,只是象征性地领取生活和出差补贴。
8月3日,叶凡平正式被监视居住于海北地下宾馆。
8月26日,长河国际、海北长河、众千投资及国融分别作为合同的甲乙丙丁方签定了一份《资产托管协议》。根据协议规定,长河将其2004年8月31日合法拥有的全部资产不可撤回地全权托管给国融,由国融全权行使长河全部资产的管理和处置权利,但该协议所涵盖的主要是长河的实业资产,没有涉及金融资产。
9月1日,长河将所有实业老总召集到北京,与国融在一起开会并讨论重组事宜。
9月7日,叶凡平主笔拟就了又一份方案,题为《用创新的市场化手段彻底解决长河危机的整体方案》,方案中抛出了8条偿还长河300亿债务的解决途径:先将长河的实业与金融分开,将长河实业承担银行债务(约37亿)后的余额质押给资产管理公司,通过资产管理公司提供30亿过桥贷款,用于解决金融个人债务。然后,再用金融资产余额解决25亿,市场消化(机构客户债转股)100亿,重组方消化剩余55亿,股票出售变现50亿,最后由长河通过处置资产偿还过桥贷款。
9月8日,长河与国融又补签了一份资产托管补充协议,长河将梳理出的31家壳公司,并分别与国融签定了资产委托协议这批壳公司主要控制着长河金融机构和上市公司的股权。
9月18日,合同中的甲乙丙方分别在三地向作为丁方的国融进行了公章、财务资料的交割。根据合同,长河作为被托管方,仍享有资产所有权和收益权。在资产和债务处置权上,国融全权代理,而对它的回报是,";按照托管资产处置回收金额和抵债或债务减免金额的1%收取报酬";。长河仍是资产及负债的主体,只是把资产债务有偿托管给愿意提供增量资金的第三方,而在没有找到第三方前可由央行以过桥贷款方式垫付。日后,当第三方把资产价值最大化并出售后,按照个人债务、机构债务、银行债务的秩序还款,最后如果有剩余资产,仍归属长河,如还有未能填平的窟窿,也需要长河继续偿付,或是追究刑事责任。
10月15日,国融提出改组长河国际、海北长河及众千投资的董事会,以及变换法定代表人的意向和方案。
11月2日,海北明珠和众千投资及ST天上董事会同时发布公告,其董事会已改选完毕。随后,ST天上和地下股份也分别召开股东大会新增6名董事,长河系核心企业海北长河等也进行了董事会改组。经理力争,长河国际董事局未被改组,但长河在重组时机、重组方式等方面已与国融产生重大分歧。
12月28日,海北市检察院";以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为由,签发了对长河核心人物叶凡平的逮捕令。海北旗下的天上证券、地下信托、众千信托等金融机构的约10名高管也将被追以刑责。
此时,叶凡平亲笔撰写的《长河为何进入金融产业和长河反思》一文刚刚脱稿。他在撰写过程中是多么的感叹和无奈。第二次决意回国,不仅需要勇气和责任感,更重要的是,叶凡平或许认为,拯救长河非他莫属,一位精明且自负的经营奇才,而如今,他已经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了。
终结不等于一无所有,耐人寻味的是,作为长河终结的基本条件是什么呢?是国融托管、叶凡平的入狱亦或长河的解体,不一而足,关键是能不能在终结中再生?
新长河的管理班子召开第二次会议:确定万强为董事长,万刚任副董事长,叶凡平任总裁,张平任代理总裁,洪淑敏等3人为执行总裁,还有4名职员,总计10人。自2004年9月以来,新长河财务拮据,差旅费和生活补贴难以支付,仅靠成立的管理咨询公司赚取咨询费用借以支撑。
尽管如此,新长河还在运营,正与相关战略投资人进行紧张的谈判,整体重组长河……
2006年1月20日、29日,金新信托停业整顿工作组开始向长河的发祥地—海北的债权自然人发放《个人债权收购确认函》和《个人债权收购函(折扣部分)》,根据此函,个人债权在10万元(包括10万元)以下的,国家财政100%出资收购;个人债权在10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超出部分的90%由国家收购,而折扣部分(即超出部分的10%)由地方财政收购,这次在长河收购个人债权总额约亿元。
2月5日,金新信托停业整顿工作组发布兑付公告,自2月6日起,按照";甄别确认一批,发放一批";、";先小额后大额";的原则,在中国工商银行乌鲁木齐市26个营业网点分期分批办理个人债权收购款发放工作:2月6日2月27日办理10万元(含)以下个人债权收购款发放手续;2月28日3月4日办理20万元(含)以下个人债权收购款发放手续;3月5日3月6日办理20万元以上个人债权收购款发放手续。
";但凡拿我们的生命去赌的,一定是最精彩的。";在最后关头,叶凡平肯定记得说这话的忐忑与苦痛。叶凡平第二次回国,面对公安工作人员的回答是:";我决定回来就有进去的准备";。";十年后,我还是一条好汉,我还年轻";。
当时叶凡平天天指挥追随者想方设法提出长河的拯救方案,并不断通过各种渠道将方案送到中央高层手里,只要方案被认可,长河就有救。叶凡平给中央高层开出的拯救名单中,中央企业一大把,可惜当中粮集团、中财集团等重量级的中央集团军到长河企业考察,发现长河的实业存在大量的银行贷款、违规的委托理财,而金融企业更是成为了叶凡平的提款机,中央军团害怕掉进长河的黑洞之中,叶凡平失去了翻盘的机会。
3月,叶凡平再次偷渡出境。
4月叶凡平悄悄回国,面对如潮的逃债大军,叶凡平再次遭遇心灵上的打击,长河的窟窿太大了,就是全部变卖家当,也不够偿还债务,长河已经没有机会,第二次被迫回国的叶凡平一回到云南就被中国警方监控,在24小时监控的状况下,叶凡平一飞到海北,飞机刚刚在海北国际机场一着地,叶凡平就被请到海北地下宾馆,进行监视居住。
叶凡平三年前有一个梦想,45岁就正式退休到欧洲打猎,遗憾的是,45岁长河崩盘,他真的在45岁的时候成为穷光蛋。
市场化重组陷入僵局的情况下,国务院强力介入,国融资产管理公司全面托管长河的实业、金融资产。随着债务的清理,叶凡平非法集资的种种证据开始暴露出来。
叶凡平被正式逮捕。
叶凡平的胆识、睿智和决断无可非议,但是,长河的倒下及叶凡平的失败就在于太崇尚个人魅力,而忽视外部环境的变化、团队的智慧和执行力。在我们眼中,杰克&;#8226;韦尔奇远远比GE重要,实际上,杰克&;#8226;韦尔奇是什么?只是GE历史长河中的一朵大的浪花而已。杰克&;#8226;韦尔奇的伟大之处在于能利用自己的领导才能激励整个企业的能力提升。无论是他的群策群力、破坏性创造,还是他的六个西格玛理论,他所做的结果不是为了自己的权威与权力,而是如何组织和管理团队,创造团队能力,归避团队风险,让团队发挥最大的效能。
中国民营企业总是把企业的能力等同于企业家个人的能力。民营企业面临的最主要矛盾就是";以老板为驱动力";的机会型发展与";以制度和文化为驱动力";的战略型发展之间的矛盾,即企业家个人引导的企业,还是企业能力牵引企业之间的矛盾,或者说民营企业在持续发展问题上的困惑,是依靠某个人获得繁荣,还是依靠制度、战略管理、赢利模式和企业文化获得持续增长?企业家个人最终将会逝去,可问题的关键是企业该如何继续!
我们从长河经营行踪无定的延伸和迁移中,辨识出曾在鲁迅《野草》里晃动过的身影:";那不断的疑,不断地舍,又不断地前行,始终在否定自身中寻找可靠的价值,即使因此而陷入新的困境之中也在所不辞";,或许长河就是这样一家民营企业。
人们在回忆中前行,回忆亦可能就是我们的现实。从1986年到2004年之间出现过的那个长河的生命,真的如此短暂?长河究竟对中国民营经济、资本市场和股市有什么贡献?长河对中国传统产业的整合和升级换代有什么借鉴之处?我们应该如何认识评估叶凡平?
评价长河就是评价我们自己。20年来民营资本追逐利益最大化的想象力总令人惊叹。研读有如过眼烟云的快速兴起又顷刻崩溃的";长河类";企业,无疑会使我们变得更加聪慧和理性,就不止悲叹";长河的命运就是我们的警钟";,调整心态,从容而稳健的经营企业,应对市场竞争的挑战。
一场危机引发叶凡平梦想的彻底破灭,其战略理念、思维方式和管理模式奇特,但却不失其真实,尽管这种真实性并不总是来自透彻的思考,而经常是带着震惊的印记,但最终因叶凡平的被捕而不完美传达出来,这个困局暗示了一个超级企业领导人的心路历程。
企业家、学者、政府官员和舆论对长河的看法始终南辕北辙、针锋相对。长河的运营曾经浪潮滔天,而今留下的似乎只有沉思和苦涩的回忆。长河踏上了死亡之旅,起点和终点变成了另一种纪念,危机重重的代价,渗透着多少人对民营企业自身与生态环境的反思和思量。
梦破了,叶凡平孤独寂寞。
作者题外话:作者简介:
宏皓:(原名章强)。民间股王、交大兼职教授、中国私募基金之父。创建了中国式的投资体系,开创了中国人自已的股票投资理论。北京交通大学EMBA、北大EMBA、清华总裁班毕业。担任过期市、股市两栖大资金首席操盘手,现任北京股胜资产管理公司董事长。著作有《股市思维风暴》、《铁腕征战》、《第一财富大道》、《股市实战指南》、《家庭理财行动》、《资本大博弈》、《飙升之前》、《短线狙击》、《卓越理财》、《再度飙升》、《理财改变命运》、《理财身价倍增》、《股王兵法》等著作。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十三章 大结局
北京的一间看守所,犯人会见室里,满头白发的叶凡平面无表情地坐着,他的身上穿着一件白色的衬衣,下身穿着一条病人通常穿的蓝白相间竖条纹裤子。
身后两名武警在监视着叶凡平的一举一动。
“准备好了吗?”一个声音问着对面坐着的人。
叶凡平平静地点了点头。
一份文件放到了他的面前:“这个是要准备的合同,你看了就签字吧。”罗大同说。
“我现在都这样了,还用的着看吗。”叶凡平说,看了看,拿起钢笔就在上面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这个是一个烫手的山芋,你们真的要接?”叶凡平没头没脑地问着罗大同。
罗大同默默地看着叶凡平。
“好了。”叶凡平把文件推到了罗大同面前。站起身来,在武警的带领下缓步向牢房走去。
会议室里;罗大同继续做讲着解:“缘何新大地的业绩前后反差如此之大呢?这一点从公司公开财务报表便有迹可循。虽然新大地在2002年和2003年在净利润上为全体股东贡献了区区1至2亿元,但是公司的总资产负债率却逐年快速上升,2002至2004年依次为全体股东带来总债务负担亿、亿和亿,而同期的股东权益分别仅为亿、亿和亿,114亿的资产中有82亿是债务,这表明公司的财务风险大得惊人。更值得疑虑的是,公司2004年应收帐款亿元虽然相对于主营收入亿来说是正常的,但公司为什么一直持有巨额现金迟迟不归还银行贷款呢?2002年是14亿现金,2003年是21亿现金,2004年是23亿现金,甚至2005年一季度还拿着亿现金不放,这些现金这些年多付给银行多少利息,股东的损失大家可以算算。”罗大同对在场的人说:“为什么不还巨款?我们有理由大胆推测:那亿应收帐款和2亿的其他应收帐款实质上没有参加主营业务的周转,被人挪用了,真正参加周转的就是这些始终握着不放的现金!被挪用的款子以似乎合理的应收帐款数额报出,不会被常人抓辫子,也不易被监管者察觉。”
黄嵩点点头:“由此可见,新大地前两年虽说业绩扭亏为盈并持续增长,但这并非公司真实情况的体现,而是通过帐务魔术粉饰后的结果。 而在新大地扭亏的神话破灭之后,“长河系”的崩溃也就为时不远。”
“到了那个时候,他手下的那些被低估了的名牌企业,正好成为我们转身洗底上岸的助力。”罗大同微笑着说。
黄嵩点点头:“到时候就等着我们收场了。”
“又是一个死在资本市场里的。”黄嵩说。
“对于他的境遇,是十分值得我们反思的。”黄嵩说到:“经我们调查,叶凡平用于其“收购风暴”的资金其实只有9亿多元人民币,而这9亿元换回来的是一些响当当的企业,资产总值共计136亿。呵呵,真的是四两拨千斤了。”
“新大地”董事会成员都不由得咋舌到。
罗大同点点头:“好的,我们现在就来对他的资本运作进行一个分析。在对新大地一系列收购活动进行分析后发现,叶凡平利用了新大地的强大现金流而不只是单单靠他个人的资金,来完成他在资本市埸的收购。”
“这个我知道,我知道这个现金的流动是比较大的。”王萧说。
黄嵩点点头:“的确,作为地产企业,新大地在日常运营中产生了巨大的现金流。新大地2003年主营业务收入为亿元。一般地,在供应商和广告商那里,可以拿到30天到90天的账期。以60天的平均账期来计算,就有10亿元的现金一直留在新大地的账面上。”
“新大地”总经理罗大同继续说到:“我们查阅大量公开披露的资料并进行了研究分析,以期发现外部表象的内部关联,总结其收购活动中一些规律性的手段。总体而言,叶凡平通过其个人全资公司(注册于英属处女群岛,非上市公司)控制麾下长河系产业。
叶凡平在短短数年里令人眼花缭乱的兼并整合终于形成了“长河系”的雏形,但是各方媒体一直质疑叶凡平最多的问题就是他用于收购的巨额资金的来源。事实上,如果对叶凡平历次的资本运营活动进行时间和主体两个维度的分析,即可由此量化他可能的实际支出。”
“说明白了就是拆借,或者说拿流动帐面,或者是拖欠的货款来进行并购。”罗大同补充到。
“那样的话,之前已经说了,他仅仅60天就已经是有10亿的资金了,要是他拖欠的话,这样造成的损失也是巨大的呀?”“他得失怎么发家的呢,由怎么成功对这些资本进行运作的呢?”严大军不禁问到。
“又没有说他一下拖欠那么多,他东拖一点,西拖一点也是可以在短时间积累一定资金的。”黄嵩解答到。
“董事长说的正确,根据“长河”以往的记录,他们一共花了40多亿的资金来进行收购。但是叶凡平真的花了逾40个亿的真金白银吗?我想未必;后来我们发现,叶凡平用于其“收购风暴”的资金其实只有9亿多元人民币,而这9亿元换回来的是一些响当当的企业,资产总值共计136亿。所以我们有理由认为,这种以较小成本“撬动”整体产业的操作是一种时机、条件、谋略和操作手法上精心设计的共同结果。”
纵观叶凡平收购对象的挑选,可以发现叶凡平基本上是在“国资逐步退出竞争性领域”的背景下,把地方政府急于出手的经营困难但是生产条件和市场基础较好的企业作为收购的对象。这种时机的选择和收购对象的判断是整个购并整合成功的基础。”
“大家明白了严经理现在说的事实什么意思不?”黄嵩听着严大军的话,忽然问了大家一句。
“我不太明白。”高杨说:“实在是太多的数据了。”
“新大地”的董事们也附和。
罗大同笑了:“其实这些就代表了一个意思,就是“长河”倒台了,但是他们所收购的这些企业并没有真正地垮掉,仍旧算是资产良好的企业,也就是说,要是这个时候有资金注入挽救他们,那么他们仍旧可以恢复生机。”
“所以这个就是我们要进行收购的目的。”罗大同补充道。
在场的所有人恍然大悟。
海北一所顶级商务会馆里,黄嵩躺在巨大的浴池里,水床“扑,扑”地在他身下喷着气泡。
火浴间里,整个房间笼罩在一片红色的灯光下。
罗大同不停地擦着汗。
“叶凡平还称,“不能拿规则当儿戏,特别是像我们这样有一定资产规模的人,千万不要拿规则去赌。我认为戏弄真理是极危险的事情。”言犹在耳,叶凡平却自己去跟规则赌了一把,结果输得很惨。”罗大同看着镶嵌在保温层里面的大屏幕电视上的评论。
黄嵩穿着浴袍刚好走了进来。
黄嵩若有所思:“你觉得我们有一天会象叶凡平那样吗?”
罗大同惊讶地望着黄嵩:“怎么会有这样的想法?”
“我不知道,但我们应该居安思危。”黄嵩说。
罗大同沉默了。
黄嵩点了点头:“无论叶凡平是不是在玩资本,他的战略眼光却不得不让人佩服。当他开始收购那些停产的生产线时,很多人都以为他买了一堆破铜烂铁;当人们明白他到底要干什么时,他已经建起了一堵墙,把别人都挡在外面了。叶凡平不仅看到了世界制造业中心正向中国转移,中国制造业正面临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同时也看到了国有资本从竞争性行业中退出的政策,给通过购并迅速造就一批有国际竞争能力的“巨无霸”提供了可能性。这几年他的人生轨迹,莫不是这种大手笔战略的体现。”
“这点,他是有魄力。”黄嵩最后吐出这几个字。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