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区域经济学原理-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2)中心区和外围区的相互作用。一方面,中心区从外围区吸聚生产要素产生出大量的创新(材料、技术、社会和文化体制等),另一方而,这一创新又源源不断地从中心区向外扩散,引导外围区的经济活动、社会文化结构和聚落类型的转换,从而促进整个空间系统的发展。同时,这两类区域之间还存在着决策的传播、移民的迁徙和投资转移三种基本的空间作用过程,各种空间作用的力度也不均衡。中心区对外围区所具有的支配和控制地位可描述为六大反馈效应:①从外围区净获得资源的支配效应;②因各种要素增长、潜在相互作用增强和创新速度提高,给中心区带来的信息效应;③因创新机会多且预期成功率高而使创新者向往中心区的心理效应;④因转变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组织机构,而有利于创新出现的现代化效应;⑤因一种创新的产生而引致其它创新出现的连锁效应;⑥因扩大规模经济和降低创新成本引致更多创新性产业配置的生产效应。在成功的经济增长过程中,上下过渡区、中心区和资源前沿区四种空间子系统的边界将发生改变,并使空间关系重新组合,这一过程将按照一定的秩序进行,直到实现完全的空间经济一体化。
(3)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演化具有阶段性。区域经济增长的同时,必然伴随着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变化,这种变化历经前工业化阶段、农业社会阶段、工业化阶段、后工业化阶段四个阶段。各阶段都反映了中心区域与外围区域关系的变化特点。经过四个阶段的演变,由最初的区域不平衡逐步形成功能各异的城市集群系统。
2。新经济地理学学派的〃中心外围〃理论模型
中心外围模型是克鲁格曼在新贸易理论研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克鲁格曼认为,在中心外围结构形成过程中,垄断竞争厂商根据其在不同区位的获利能力决定生产区位,而其生产区位的决定将产生三种不同的经济效应(见表5。2)。
(1)市场通路效应(又称需求关联或后向关联)。一个厂商从其他区域迁往本地将使本地劳动力需求增加,当劳动力可在不同区域流动时,将吸引劳动力流入并使本地需求增加,本地需求的增加将使本地厂商的利润增加,继而又进一步吸引更多厂商进入,进一步产生需求关联。这一过程将循环反复,通过一个积累循环过程实现聚集经济。
(2)生活费用效应(又称为成本关联或前向关联)。一个厂商从其他区域迁往本地使本地厂商数量增加,而在一个厂商数量增多的区域,消费者需要从区外购入的商品种类减少,从而支付的贸易成本下降,这意味着本地生活费用下降和实际工资水平提高。工人受吸引而大量流入,引起劳动力供给增加和本地名义工资下降,使得厂商生产的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下降,本地厂商利润增加。厂商利润的增加又进一步吸引更多厂商进入,并进一步产生一个不断自我强化的循环累积过程。
(3)市场挤出效应(又称为竞争效应)。一个厂商从其他区域迁往本地使本地厂商需求减少和边际收益下降,这使本地厂商利润减少或亏损,厂商为获得正常利润而降低工人的名义工资。在其他条件不变时,这使本地对工人的吸引力低于其他地区,劳动力从本地流出,产生一个不断自我强化的循环累积过程,从而抑制了集聚。
表5。2 三种效应的性质比较
类型
是否能自我强化、循环积累
对集聚的影响
市场通路效应
是
促进
生活费用效应
是
促进
市场挤出效应
是
抑制
资料来源:综合整理自杨海余;王耀中;刘志忠。新经济地理学视角的中心外围模型评介'J'。经济学动态,2004(7):109113。
当本区域需求关联和成本关联所产生的向心力大于市场挤出效应所产生的离心力时,经济活动趋向于在本区域集聚,所有制造业厂商被吸引到本区域,本区域发展成富裕的中心区域,而其他区域发展成贫穷的外围区域;当本区域需求关联和成本关联所产生的向心力小于市场挤出效应所产生的离心力时,经济活动趋向于扩散,各地形成类似的生产结构,经济趋于收敛。向心力和离心力都会随着贸易成本下降而减弱,但离心力减弱程度更大,这使中心外围结构形成呈现出突变的特征。当贸易成本较高时,离心力大于向心力,厂商生产区位变化并不能改变两个区域对称的生产结构。但随着贸易成本下降,离心力比向心力减弱更快。当贸易成本下降到某一临界水平时,向心力超过离心力,集聚发生,所有制造业厂商被吸引到本地,两个区域内生为工业化的中心和非工业化的外围。
由于古典〃中心外围〃理论与新经济地理学派的〃中心外围〃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不同,前者更多的是借鉴熊彼特的创新理论、佩鲁增长极理论以及刘易斯二元结构理论,在极化空间的理论假设中分析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演变,其动力机制是极化和扩散效应,具有空间的接近性、区域性、闭合性特征;而新经济地理学在全球化视角下,利用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空间竞合理论,通过同质空间的假设,构建空间结构和空间组织模型,分析空间结构的演变规律以及其动态平衡与协调发展,具有空间自由性、可分离性、开放性特征。总之,两种分析框架都说明经济发展过程中,在区域结构上必然形成〃中心外围〃这一空间结构模式。
(三)关于〃中心外围〃理论的一般性研究
杨开忠(1992)指出;在中心外围结构中,两者的增长是不平衡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二者差距的拉大,他不赞同弗里德曼关于二元区域空间结构会随着经济进入持续增长阶段而消失的观点,认为二元区域空间结构有传统和现代之分,前者以部门空间分工为基础,后者以等级空间分工为基础,随着区域经济进入持续增长阶段,传统结构为现代结构所取代,但并不意味着二元空间结构的消失; 而是结构的质的规定性发生了变化。215由多中心高增长城市中心区和低增长大都市间的外围地带共同组成的中心外围结构的不平衡发展已成为工业化乃至后工业化社会主要的经济、社会景观。顾朝林和赵晓斌(1995)在研究区域城市体系空间结构演化过程规律的基础上,指出区域城市体系空间结构的演化分为孤立体系、区域体系、区际体系和大区体系四个阶段,中心和外围结构始终存在。216安虎森(1997)认为,中心外围结构是空间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单元,〃任何一个特定的空间系统都可能不止一个核心区,较高级空间系统中的次级核心区也可作为较低级系统中的一级核心区〃。217包卿和陈雄(2006)强调从空间结构演化的角度而言,〃中心外围〃结构始终存在,只是在表现形式、联系机制和强度、耦合机理等方面存在时空差异。218
二、城市城乡边缘区乡村三元空间结构理论
区域经济的非均衡发展,在区域空间上形成中心外围二元结构。随着区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城市化过程的展开,在城市与乡村的相互作用下,中心与外围的中间地带又分化出城乡边缘区,区域空间结构逐渐演化为中心城乡边缘区外围三元结构。曾菊新(1996)在分析中国的城乡空间结构时,将中国的城乡结构表述为城镇乡三元结构。219安虎森(1997)在分析区域二元空间结构演化过程及城乡边缘带演化规律基础上,提出城市城乡边缘带乡村这一新型区域空间结构三元论理论框架。220郝寿义等(1999,2004)221、安虎森等(2004)222在区域经济学教科书中进一步完善了该理论,并表述为城市城乡边缘区乡村三元结构论。
(一)城乡边缘区的内涵及其特征
城市城乡边缘区乡村三元空间结构论主张,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最基本的组织体系由城市、城乡边缘区、乡村三个基本单元组成,尽管三者的功能、特征相异,但又统一在某一区域,组成一个完整的区域空间。其中,城乡边缘区是构成区域经济三元空间结构的关键单元。
关于居于城市乡村这一中间地带的称谓,学术界至今尚未达成共识,存有 〃郊区〃、〃城市边缘带〃、〃城乡结合部〃、〃城乡交错带〃 多种说法。223尽管称呼相异,但其本质相同。相比之下,使用〃城乡边缘区〃更为妥帖。生态学中的边缘区指两种生物群落的交界地。〃城乡边缘区〃概念揭示了该区域是〃城〃与〃乡〃两种〃生态〃的边缘。〃区〃有大、小之分及规则、不规则之别,形状多样,可以不连续。而〃带〃则更多的表现出连续性、细长性的空间特征。由于城市边缘区受城市辐射影响的不同,地域大小不一,辐射形状也不一,加之受地形等自然条件的影响可能有不连续性。
〃城乡边缘区〃概念可界定为:位于城市和乡村之间,以城市和乡村土地的利用方式相混合为典型特征,人口和社会特征具有城乡过渡性质的一个独特地域(郝寿义等,1999)。224
城乡边缘区具有四大特征:①城乡边缘区是一个不连续的空间,深受建成区〃外延型〃及〃飞地型〃城市化影响,同时其成长具有盲目性和自发性;②建成区是工作型流动人口的主要扩散地,城乡边缘区是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大规模、快速过渡的转化地,也是城市与乡村景观转变最快的地域,界面变化快;③空间范围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以经济发展的影响为主,具有动态变化特点,被替代的概率大,抗干扰能力弱;④组成和影响因素复杂,包括人口结构、经济成分、产业结构、生态环境以及城市建设和管理等等。
(二)三元空间结构的演化过程
城市、乡村和城乡边缘区三大地域构成单元的相互作用促进了区域经济三元空间结构的形成。225
1。城市化起步阶段
城市化启动阶段,社会总体经济水平较低,工业化发展所需的社会资本短缺,致使城市化的发展速度比较缓慢,但城市和乡村之间仍存在一定的经济往来,并在过渡地带形成城乡边缘区雏形,此时城乡边缘区基本以农业为主,因而在空间结构上只表现出城乡二元结构。
2城市化集中发展阶段
当城市的极化作用进一步加大,工业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吸纳大量乡村人口向城市集中,靠近城市的区域基于城市人口的需要,其产业开始由普通农业向城郊型农业过渡,由粮棉作物改为蔬菜、瓜果等农副产品,产品的商业化率提高,形成与乡村不一样的边缘区。城市化高速发展导致城市外延的扩大,在紧靠城市的边缘区出现非农用地,且农业用地越来越少。伴随着城市的开发活动,〃城市城乡边缘区乡村〃三元结构基本成形,但农业仍为城乡边缘区的主导产业。
3。城市化分散型阶段
随着城市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城市经济开始向外扩散,呈郊区化趋势。城乡边缘区成为人口、工业和仓储零售业的主要迁入地区。由于城乡边缘区的社会观念、经济结构已初具城市特性,城市过于拥挤的状况使得人口和一些制造业纷纷向地价较为便宜、环境较为优越的边缘区转移,城乡边缘区的景观朝城市靠拢。此时三元结构表现最为明显,即以服务业为主的城市、工业起主导的城乡边缘区、以农业为主的乡村形成较为清晰的界限。
4。三元结构后期阶段
城乡边缘区越来越朝着城市的方向发展,伴随着城市化的持续发展,它将成为城市的一部分。由于原来边缘区的一部分与城市连成一片,原有的三元结构会逐渐变得模糊,而在更广的范围内,新的的三元结构开始形成。
(三)三元空间结构的形成机理
三元空间结构形成阶段是国民经济进入强烈动态增长时期。这一时期,科学技术得到快速发展,服务业开始大量出现,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已经形成,产业部门间的前后向联系进一步加深,基本部门体系层次更加丰富。由于城市产业空间聚集的外部不经济以及新的劳动地域分工,高层次的和非标准化的经济活动向大城市集中的同时,大批量、标准化生产方式的企业以及较低层次的经济活动向城市边缘和外围区扩散,区域的第二、第三级中心地得到迅速发展。此时城乡边缘区地位开始确定,而单一核心结构也逐渐变化成为多中心结构,各种核心之间的横向联系日趋密切,中心、城乡边缘区和外围区之间的经济联系也日趋密切,形成三元空间结构。
区域经济三元空间结构形成的一般机制具体表现在:226
1。不同的交易成本与经济活动的区位选择
一般而言,交通成本会随着道路网络的改善和交通工具的创新而不断下降,从而对企业的区位选择影响越来越小,而那些由产业性质引致的交易成本越来越成为产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企业根据与其他企业交易过程中的成本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区位,从而形成企业区位的有序化和城市空间中新的劳动分工。在聚集和扩散的作用下,交易成本大的企业逐渐向城市中心区聚集,交易成本小的企业向郊区或外围区分散。物质密集型制造业从城市中心区逐渐消失,金融、管理职能逐渐向中心区集中,最终使得城市空间逐渐有序化。这种有序化过程是没有外力作用下的一种自发的过程,是在〃看不见的手〃的指引下的自我完善过程,是一直伴随着城市发展过程的过程。
2。城市聚集不经济
城市的聚集不经济引发土地租金上涨、环境恶化、道路交通拥挤等问题,促使制造业向郊外转移,同时也促使人口大量向郊区移动。由于城市的空间结构也进行不断的调整,居住区不再围绕在城市的中心,而是大量迁往郊区。究其原因,首先,技术革新降低了通勤的货币和时间的成本;其次,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中心城市问题的出现使居民大量迁往郊区;再次,由于制造业等产业的郊区化使就业机会也郊区化,城市居民为了更容易获取就业机会也由城市中心向外迁移。而在城市向外转移的过程中,由于〃距离递减效应〃会首先落户在城市的周边不远的地带,且这里靠近城市,在生活习惯、设施配置和经济结构方面已有向城市过渡的倾向,故而改造成本较低。与广大农村地域相比,城乡边缘区具有承接城市经济要素转移的天然优势。
3。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需要
从农村发展的角度看,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推动了城乡边缘区的形成与发展。首先是农业非农化发展的需要。农村人口的不断增长使人均土地占有率不断下降,尤其在城市近郊比较发达地区的土地几乎全部利用完毕,农业的持续发展受到土地空间的严格限制。与此同时,农业生产受气候等自然条件影响大、农产品的需求弹性较小以及农业与非农业的比较利益差别等因素也一直在促使农村非农化的发展。土地因素的限制以及农村非农化的发展趋势,都导致了城乡边缘区在原有以农村经济为主的发展模式中出现了城市经济要素,成为城乡要素的混合地带,表现出独特的区域特性。其次是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需要。科技进步带来了农业技术和农村经济的巨大变革,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升使得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出现,而城乡边缘区的产业性质可吸纳大量农村劳动力,从而对边缘区的形成产生强烈的影响。
第三节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类型理论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典型类型有极核式空间结构、点轴式空间结构、网络式空间结构和双核式空间结构四种。
一、极核式空间结构
(一)极核式空间结构的内涵
极核式空间结构是区域经济极化发展在地域空间中的表现。将一个区域进行断面分析,其经济空间结构大多表现出极核式特点。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极核式结构表现为一种常态。极核式结构是指在区域经济系统中,经济要素首先在一个点上集聚,通过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极点与周边区域相互传递要素流而形成一个〃极核域面〃结构。极核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制高点,对周边区域经济发展起决定性作用,扮演着区域经济增长极的角色。
(二)极核式空间结构的形成机制
依据增长极理论,不论是推进型产业还是地理空间中的极点,一经形成就会对区域内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产生重要影响。增长极在空间上呈现的极化效应与扩散效应是极核式空间结构形成的主要机制。
1。极化效应
增长极的极化效应是指极核借助自身积累的经济优势,对周边区域产生吸引力和向心力,使周边区域的资本、劳动力、技术等生产要素转移、集聚到极核区域的过程。一般而言,极化效应引致极核区域获取更大规模的经济效益,为极核区域经济增长提供长期支持,但极化效应剥夺了周边区域发展所需的经济要素,使极核区域与周边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扩大。
极化效应的形成源于三个方面(覃成林等,1996;李小建等,1999、2006):227
(1)经济活动的区位指向。区位指向相同的经济活动往往趋向于集中在区域内相关资源和要素集中分布的地方。某些区位指向虽然不同,但在实际中所指示的地方往往是相同的(如运输指向与市场指向),因而就扩大了经济活动在少数地方的集聚规模。
(2)经济活动的内在联系。出于加强相互联系的需要,一些内在联系紧密、相互依赖性大的经济活动往往趋向于集中在同一个适宜的区域发展。
(3)经济活动对集聚经济的追求。由于集聚能够产生集聚经济,因此各种经济活动为追求集聚经济也需要在空间上趋于集中。
2。扩散效应
扩散效应是与极化效应同时存在但作用方向相反的另一种区域变化过程,它使经济要素从极核区域向外围区域扩散、延展,从而带动周边区域经济发展。
扩散效应的形成源于以下四个方面(覃成林等,1996;李小建等,1999、2006):228
(1)避免集聚不经济。集聚不经济即指当集聚规模超过一定的限度而引发的集聚经济效益减少、丧失,以及因集聚而带来的外部环境对经济活动的负面约束现象。伴随经济活动的过度集聚,集聚区人口会相对过密,这两者的共同作用会导致集聚区的基础设施及社会服务供不应求,生活费用和生产成本上涨,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促使部分企业、经济部门不得不从原来的集聚区迁移出去,从而引致相关资源、要素随之向外扩散。
(2)寻求新的发展机会。集聚区的企业、经济部门为谋求进一步发展,主动到周边区域新建分支机构或发展据点,以扩大自身的影响和势力范围。在集聚区同行竞争日益激烈、市场渐趋饱和的情况下,部分企业和经济部门为减小竞争压力不得不到其它区域开辟新的市场。集聚区在进行经济结构转换过程中被淘汰的部分不宜发展的企业和经济部门被迫到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区域寻求立足之地。出于保障自身发展、获取原材料和能源、参与区际竞争等方面的需要,集聚区主动与其它区域开展合作,从而引发部分资源、要素、企业等向其它区域扩散。
(3)部分经济活动区位指向的作用。从宏观上而言,部分经济活动的区位指向呈分散趋势,如日用品工业、原材料工业、农业等受多种因素制约而在空间上呈分散状态,它们在进行区位选择时客观上倾向于分散布局。
(4)政府政策的调控作用。地方政府为缓解集聚区因经济活动过密、人口膨胀而引起的种种经济、社会、环境问题,或为促进区域经济共同发展,协调区际经济关系,缩小区际经济发展差异,制订一系列政策诱导和鼓励集聚区的资源、要素、企业和经济部门向其它区域扩散。总体而言,扩散效应将促进资源、要素、企业、经济部门在空间上趋于相对均衡,有利于逐步缩小区际经济差异,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3。极化、扩散效应与极核式空间结构的形成
极核式空间结构的形成是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复合作用的结果。极化效应导致极核经济体的不断发展,是极核形成的主要机制,它引发区域经济活动的向心运动,工业、商业、金融等主要经济部门以及科技、高教、文体、医疗等事业集聚在极核区域。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演变往往要经历低水平均衡阶段极核式集聚发展阶段极核扩散发展阶段高水平均衡阶段这一基本过程。在低水平均衡阶段,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经济活动前后向联系少,城市化水平低,经济活动分散孤立,只有小范围的封闭式循环。极化作用的累积是空间结构从低水平均衡状态向极核式状态演进的关键。在低水平均衡状态下,各种经济要素已不自觉地流向各种城镇,尽管这些城镇联系较为松散。当基本经济部门在一个区域集聚,极化效应的不断累积会导致中心城市的产生,形成极核式发展的空间结构。极化效应导致极核区域的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首位度偏高。
极化效应是与扩散效应相伴的。极化效应在极核产生的阶段主要作用,而极核空间结构的完全形成则是扩散效应加强,引起极核周边区域与极核区域在较高层次进行经济双向交流的结果。当极核区域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