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区域经济学原理-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平衡性是增长本身不可避免的伴生结果。在他看来,〃增长极〃或〃增长点〃的增长动力主要来源于〃极〃内所出现的聚集经济利益和〃动态增长气氛〃(dynamic growth atomsphere)。
从地理的视角而言,经济增长必然是不平衡的,某一点的进步会给其它附近点带来走向增长的压力、拉力和强制力量。为阐述区际经济关系,赫希曼以〃北方〃指代经济相对发达区域,以〃南方〃指代经济相对落后区域。北方的经济增长对南方将会产生各种影响,有利的影响称之为〃涓滴效应〃,不利的影响称之为〃极化效应〃。
涓滴效应主要表现在两大方面:(1)在互补的情况下,北方商品购买的增加和南方投资的增加,会给南方带来发展机会,从而刺激南方的经济增长。(2)北方吸收南方一部分潜在的失业人口,在一定程度上可缓解南方的就业压力,有利于南方解决隐蔽性失业问题,并由此提高南方的边际劳动生产率及人均消费水平。
极化效应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南方劳动力要素流入北方,削弱了南方的经济发展能力。由于北方的经济增长对劳动力需求上升,特别是对技术性劳动力的需求增长较快。同时,北方的工作报酬收入水平也高于南方,这样,南方劳动力在就业机会和高收入的诱导下向北方迁移,北方因南方劳动力的流入而促进了经济的增长,南方则因优秀的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和富于进取精神的年轻劳动力的外流,经济增长的劳动力贡献减少。南、北方之间的劳动力单向流动,对南方造成的损失高于北方由此所获得的利益。
(2)南方资金流向北方,也削弱了南方的经济发展能力。北方的投资机会多于南方,北方的投资收益率也高于南方,伴随着技术和企业的流动,南方有限的资金也必然流向北方,从而使南方的经济发展能力被削弱。
(3)北方的贸易条件优于南方。一是在专门从事制造业生产的北方和专门从事初级产品生产的南方之间,面对南方初级产品价格上涨和南方初级产品性能差,北方有可能改变其所需初级产品的获取方式,转而从国外进口或自己生产初级产品,以替代南方初级产品,这样将使南方的生产、贸易受到压制,南方通过南北方的区际贸易而获得的利益将被大大削减。二是由于北方在南方没有的行业中实现工业化,南方原来可按较低价格由北方进口的商品,变为不得不在高额关税保护下向北方购买其所需商品。三是在出口方面,南方由于生产效率相对较低,无法与北方进行竞争,结果可能导致南方出口的衰退。
在赫希曼看来,涓滴效应与极化效应相比,涓滴效应终究将会占据优势,当经由涓滴效应和极化效应显示的市场力量导致极化效应占暂时优势时,可通过国家干预政策(公共投资的区域分配政策)有效地矫正此种情势。
缪尔达尔和赫希曼关于区际经济传递的〃极化效应(回流效应)〃、〃涓滴效应(扩散效应)〃学说,被后人统称为〃缪尔达尔赫希曼学说〃,它初步揭示了区际经济传递的内容、效应等一般性规律。理查森(1976)对区际经济传递的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二者的相互关系作了进一步研究,得出极化效应是时间t 的二次函数,扩散效应随时间t 呈指数分布的结论,并将扩散效应的正影响与极化效应的负影响的叠加(即扩散效应减去极化效应),称之为溢出效应(spillover effect)。280 溢出效应实为极化效应与扩散效应复合作用的效应。通常以溢出效应的正负值来判断区域经济由局部聚集不平衡向相对平衡发展过程中所处的阶段。理查森的扩散、极化效应及其叠加影响的时间效应曲线如图6。2所示。
图6。2 理查德森的扩散、极化效应及其叠加影响的溢出效应曲线
三、程必定的区际经济传递理论
程必定的区际经济传递理论281是国内最早的系统化区际经济传递理论,其理论贡献主要表现在:
1。 区际经济传递的实质
程必定(1995,1998)采用〃区域内部性〃、〃区域外部性〃概念分析了区际经济传递的实质作。282〃区域内部性〃即指由区域内部的经济发展诸要素所决定的区域经济结构、技术构成、市场力和经济发展水平交汇而成的区域特征,它存在于区域之内。〃区域外部性〃即指相对于某一区域而言的外部区域的内部性,它存在于区域之外。区际经济传递是区域外部性内部化、内部性外部化的基本形式,是在比较利益机制作用下的区域之间的互补,在区域互补中形成区域外部性的内部化和区域内部性的外部化。对不发达区域而言,区际经济传递主要是相对发达区域的外部性因素向区域内的渗透式波及,在一定层次、程度上使区域内部性发生蠕变,从而实现了区域外部性的内部化;对发达区域而言,区际经济传递主要是区域的内部性因素向区域外的辐射式波及,既在一定范围内改造了区域外部性,又开拓了本区域的生存发展空间,在一定层次、程度上使区域的外部性和内部性都发生蠕变,从而实现了区域内部性的外部化。
2。 区际经济传递发生的必要因素和充分因素
影响区际经济传递的因素分为必要因素和充分因素两类(见表6。1)。程必定倡导〃位势差〃概念,283认为区域间客观存在的位势差是产生区际经济传递的必要因素或必要条件,促使静态的区域位势差成为动态的、持续的区际经济传递的因素,即为区际经济传递产生的充分因素或充分条件。
表6。1区际经济传递产生的必要因素和充分因素
必要因素
充分因素
1。绝对位势差
(1)自然资源赋存的区域差异
(2)人文资源赋存的区域差异
(3)开发程度和经济增量的区域差异
(4)地理相邻性和区位优势差异
2。相对位势差
(1)生产率的区域差异
(2)人均经济总量的区域差异
3。物价位势差
(1)成本区域差异
(2)收入区域差异
(3)市场条件的区域差异
1。区域生产的商品化(主要是区域商品经济发展状况)和社会化(以劳动地域分工为标志的区域生产社会化)因素
2。区域技术进步因素
3。区域经济主体(经济法人、劳动者、地方政府)的自主利益因素
资料来源:整理自程必定。区域经济空间秩序'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8:8087。
3。区际经济传递的基本规律
区际经济传递在空间形态上呈现以下基本规律:284
(1)区际经济传递的梯度指向规律。区际经济传递与区域间的位势差程度成正比。无论是区域内还是区域间,经济传递的空间指向一般按位势差的梯度方向传递。在一个区域内部,经济传递的指向总是由区域的经济中心(中心城市)向广大腹地传递。区域间的经济传递按位势差大小的梯度方向传递。
(2)区际经济传递的距离递减规律。区际经济传递与传递的空间距离成反比,即随空间距离的增加而减少。两类因素直接影响区际间经济传递力的大小,一类是受传递区域的吸纳条件或吸纳能力(即受传递区域的经济结构状况、技术进步需求、市场发育程度等),一类是区际经济传递的阻力状况(即交通邮电条件、自然地理条件、区际贸易条件、区域开放程度等)。
(3)区际经济传递的加速规律。区际经济传递一经形成,便会以越来越快的速度和越来越大的规模持续推进。
4。区际经济传递的基本类型
从区域间经济发展的互补性视角而言,区际经济传递分为三种类型(程必定,1995、1998):285
(1)资源互补式区际经济传递。即指资源禀赋存有差异的区域之间,在经济发展中以资源为对象互补不足的一种区际经济传递类型。主要表现为原料、能源、劳动力资源、资金、技术在区际传递中得到互补。
(2)产品互补式区际经济传递。即指在劳动地域分工条件下,区域间以产品互补不足的一种区际传递类型。主要表现为产品的流出和流入。
(3)产业互补式区际经济传递。即指在区域产业结构高度化演变过程中,以区域间的产业推移为主要形式的一种区际经济传递类型。产业推移的区域指向是产业层次较高的发达区域向产业层次较低的不发达区域推移,在产业层次上构筑了发达区域和不发达区域之间的产业互补。
区际经济传递的三种类型之间具有递进关系。资源互补是区际经济传递的初级形式,资源互补积累到一定程度必然引发产品互补,产品互补积累到一定程度又必然会引发产业互补。产业互补是区际经济传递的高级形式,但并不能完全取代资源互补、产品互补,相反,在许多场合下还会带动和促进区域间的资源互补、产品互补。三种类型对区域外部性内部化和区域内部性外部化的作用程度不同,其中,资源互补式区际经济传递的作用程度最小,而产业互补式区际经济传递的作用最大。
四、厉以宁的区际经济辐射理论
厉以宁所倡导的区际经济辐射理论286,是对区际经济传递理论的一种新拓展。其理论要点如下:
1.区际经济辐射的内涵
物理学意义上的〃辐射〃指能量高的物体和能量低的物体通过一定的媒介互相传递能量的过程。区际经济辐射即指〃经济发展水平和现代化程度相对较高的地区与经济发展水平和现代化程度相对较低的地区进行资本、人才、技术、市场信息等流动和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生活习惯等方面的传播〃。287 经济发展水平和现代化程度相对较高的区域为〃辐射源〃。辐射的媒介主要是交通、通讯等。它们所决定的市场一体化水平,直接决定着辐射的有效性。区际经济辐射是一种双向辐射,辐射的目的是实现区域间优势互补。
2.区际经济辐射的类型
区际经济辐射的类型分为三种:(1)点辐射。点辐射一般以大中城市为中心向周边区域推开。(2)线辐射。线辐射一般以铁路干线、公路干线、大江大河以及大湖沿边航道和濒临沿海的陆地带为辐射干线(辐射源),向两翼区域或上下游区域推开。(3)面辐射。点辐射和线辐射交织组成的辐射网络在外推开时即形成面辐射。区域之间通过三种方式的辐射,可实现区域间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目的。
五、马海霞的区际经济传递理论
马海霞进一步拓展了区际经济传递理论,288其理论贡献主要表现在:
1。 基于内在机制视角的区际经济传递分类
马海霞归纳了基于实现形式的区际经济传递分类法(资源互补式传递、产品互补式传递和产业互补式传递)、基于作用的社会条件性质的区际经济传递分类法(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区际经济传递、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区际经济传递)、基于空间层次的区际经济传递分类法,特别倡导基于内在机制视角的区际经济传递分类法。根据区际经济传递的内在机制,区际经济传递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区际产业传递,即指在区域竞争优势获取过程中,以产业跨区域扩张和区际产业转移为主要形式的一种区际经济传递类型;一类是区际要素传递,即指以产业传递为载体的区域间资本、劳动力、技术等生产要素的传递。289区际经济传递是以产业为载体的传递,产业传递必然伴随着要素的传递。区际要素传递的状况主要取决于产业传递的规模和速度,以及要素在区域间流动的自由程度;而区际产业传递的规模和速度则取决于区域产业结构高级化程度,以及区域优势产业的培育与发展状况。
2。 区际经济传递的动力机制290
区域自然资源禀赋位势差(资源基础)、区域经济发展综合位势差(经济基础)、区际传递通道的开辟(交通通信设施完善增强区域间可达性、区域生产的商品化和社会化)等为区际经济传递奠定了客观基础。厂商、居民和政府等区域经济活动主体对自主经济利益的追求为区际经济传递提供了动力源。决定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竞争优势的获取过程构成了区际经济传递的内在机制。
3。区际经济传递的空间模式
区际经济传递的空间模式直接影响传递效应的发挥。梯度推进模式和中心辐射模式是区际经济传递的两种主要空间模式。291
(1)梯度推进模式。即指经济发展过程中,要素和产业在空间形态上沿梯度方向进行的传递。其作用方式主要包括等级极化、等级扩散。等级极化即生产要素由规模较小的节点中心向规模较大的节点中心集聚和组合过程。等级扩散与等级极化相对应,即生产要素按节点规模等级由高到低逐步扩散渗透的过程。跳跃式扩散或蛙跳式扩散是等级扩散的特例。以区域技术梯度为核心的区域产业传递是梯度推进的内在决定因素。区域间技术梯度水平决定了产业由高梯度区域向低梯度区域转移这一传递方向。
(2)中心辐射模式。即指经济发展过程中,要素和产业在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区域与周围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区域间进行的传递。传递方式包括点辐射、线辐射和面辐射。点辐射一般以大中城市为中心向周围区域推展,作为一个双向的过程,中心与外围之间的辐射包括向心极化和辐射扩散。线辐射常以基础线状设施为辐射干线,向两翼或上下游区域推展,体现在线辐射方式中的双向传递主要为轴线汇集和辐轴扩散。面辐射双向传递过程中的方式主要有波状极化与波状扩散。
第三节 区际要素流动理论
一、区际要素流动的方式和作用
1。 区际要素流动的方式
作为一种重要的区域相互作用模式,区际要素流动主要缘于区域发展的非均衡性,却又蕴含着促使商品要素价格均等化的平衡机制。借鉴物理学中的热传递理论,区际要素流动的具体调节方式可分为三种:①对流。以人和物质的移动为特征,如产品、原材料在生产地和消费地之间的运输以及劳动力流动等。②传导。指区域间的各种交易,以会计学的系统为特征,通过簿记程序完成,如财政交易等。③辐射。通常是信息的流动和新思想、新技术的扩散等(郝寿义等,1999)。292三种方式相互交叉、彼此包容,借助于各种交通和通讯联络工具,推动各种生产要素纯收益及区域收入趋于平衡状态。
同时,这种调节机制也是生产要素的空间再分配过程。通常,要素的区际流动具有不同的地域表现形式:①辐合流动。要素跨越区域边界向另一个区域的某一个中心集合的倾向,一般以自发性流动和由引力引发的流动为主,如农业剩余人口向区域外发达城市的劳务输出等。②辐散流动。要素从一个中心向周围地区扩散,如技术在区域间的扩张传播大多是从城市开始,以近邻扩散、等级扩散和位移扩散等方式辐射展开。③轴线汇集。要素跨越区域向某一线状地带聚集,如铁路动脉、内河河流及富裕的狭长平原等均可能成为目标集中地段。④区际推移。要素从一个区域移向另一个区域的相对分散的流动(陈栋生等,1993)。293
2。 区际要素流动的作用
在开放性的系统环境中,区际要素流动是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深远。其作用主要体现在:
(1)产生组合效应,推动区域经济生活协调有序。生产要素只有按一定要求进行组合才能有效发挥作用。区际要素流动可通过迁移、交换、流通等作用过程,将空间上原本分散的经济主体及经济活动吸纳、组织到一个统一的系统中,促使区域社会经济生活逐渐秩序化,引导各经济主体通过相互配合、彼此协调,形成协同共生的经济生态网络。
(2)强化竞争机制,提高区域劳动生产效率。区际要素流动客观上增强了区域内特定生产要素的供给能力,弱化了要素垄断与不可替代性,扩大了要素市场与产品市场的范围及规模,从而使争夺稀缺性资源、高等生产要素以及购买者的竞争更为激烈,刺激企业不断改进产品质量及管理水平,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尤其是在知识经济时代,技术扩散所诱致的各种创新行为是社会生产力进步不可或缺的关键因素。
(3)发挥比较优势,优化资源配置。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有利于各区域更好地发掘自身在生产流动过程中的比较优势,以资源禀赋等实际状况为基础,专注于价值链条上的少数环节,发展特色经济,从而强化了劳动的地域分工和生产的专业化程度,减少了因产业结构雷同所导致的浪费与损耗,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
(4)缩小区际差距,创造均衡和谐格局。在有效的区域经济政策工具的有效引导与激励下,区际要素流动有利于落后区域通过劳务输出、招商引资和承接产业转移等方式,推动高等级生产要素的引进和低等级生产要素的外流,从而改善区域生产要素结构,增强自我发展及模仿创新的能力,充分发挥后发优势,为缩小区际差距、创造更为均衡和谐的区际发展格局创造条件。
二、区际要素流动的基本规律
通常,区际要素流动的内容不同,其特征及方式也因此有所差异。但相对而言,总体上仍受到一些共性的基本规律所支配。区际要素流动的基本规律主要有:
(1)增值导向规律。与理性经济人追逐利润最大化的行为目标相契合,生产要素在区域间、产业间的流动带有明显的增殖倾向。高回报率、价值的实现及增加是决定其投向的最核心准则。
(2)需求导向规律。需求引力越大,说明要素稀缺性越强,要素的供需矛盾越尖锐,因此越易于吸引其他区域的要素流入。
(3)组合效益导向规律。各种要素最大生产能力的发挥是以按照一定比例投入生产并相互配合为客观基础的。区际要素流动的一个重要驱动力和预期目标在于区域生产要素结构的优化提升及组合效益的最大化。
(4)近邻空间优先规律。一般而言,空间距离越临近,要素转移的成本及难度相应越低,信息传播得越完备越迅速,越可能形成稳定持续的双向对流局面。在信息化时代,这种空间距离除真实的地理空间外,也包括虚拟的网络空间。
三、区际要素流动的基本内容
1。 劳动力的区际迁移
多数劳动力迁移理论模型对劳动力区际迁移动因的解释侧重于于经济层面,如新古典经济学强调工资收益差异和就业概率是诱导区际劳动力迁移的根本原因,而人力资本理论将劳动力迁移视为一种长期投资,迁移决策是对长期收益的理性反应等。但实际中往往更为复杂,区际劳动力迁移不仅取决于各种经济因素(如经济周期、产业结构、投资规模及其空间分布、薪酬福利、成本开支及失业风险等)所导致的就业机会与待遇差异,也受到各种非经济因素(如地理区位、人口结构、信息传递、政策制度、文化习俗、心理距离等)的影响。
区际劳动力迁移形式多样,按户籍关系的变化性质可分为暂时迁移和长期迁移;按调节机制不同可分为计划性迁移和自发性迁移;按驱动力的形式差异可分为由引力引发的迁移(如追求更高生活水准)和由推力推动的迁移(如生活质量恶化被迫迁出)等。区际劳动力迁移有利于缓解区域劳动力供求的结构性矛盾,优化产业结构,加速城市化进程,促进充分就业和经济发展宏观目标的实现,同时也对商品价格及贸易方式、教育、交通、环境、社会治安、生活理念等各层面产生广泛的外部效应。
2。 资本的区际流动
资本可分为实物资本和金融资本两种。区际资本流动通常指狭义的金融资本在区域间的流入和输出,其流动形式主要包括直接投资(如跨区域创办企业、购买其他区域的企业股票等)、借贷性融资、贸易资金流动等。追求高利率回报、规避投资风险是资本的本性,因此,利润率和风险程度是影响区际资本流动的最主要因素。同时,由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资本的可获得性和行业投向,金融机构的行为和区域经济政策(如区域开发政策、产业扶持政策、大型工程项目的财政支出及选址等)也是影响资本在区域空间配置的重要工具。此外,企业的发展策略、经济活力及信息的充裕与否、软硬性投资环境的完善程度等,也是影响区际资本流动时机或意愿的客观因素。
对相对落后区域而言,区外资本的流入有助于缓解落后区域资本存量不足的瓶颈,催生规模经济效益,提高区域收入水平,从而推动地区经济增长和人们生活质量水平的提高。
3。 技术的空间扩散
技术是增强区域竞争力的关键要素,创新能力强、技术水平高的区域通常是增长较快的区域。技术的空间扩散包括近邻式扩散、等级式扩散和位移式扩散等多种形态,可由核心区域向边缘区域展开,也可在核心区之间进行;组织形态可以是横向的区际技术联合,也可是开放性的多区域技术市场。其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①经济因素。如购买力水平与收入分布、经济结构、产业集中度、城市化水平、交通设施状况等,共同构成技术空间扩散的外部市场环境;②技术因素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