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一代天骄;世界著名企业家成功典范-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会毁于一旦。这时,从法国巴黎传来令人振奋的消息,英国和法国有大量
的粗硝石,而且没有出现捷足先登的采购商。亨利制定了一个大胆的计
划:从国外采购硝石供应国内的战争。远程运输原料,引“远水”解“近
渴”本是企业经营的大忌,但战争将这一切都改变了。为了这个计划,亨
利派侄子拉蒙秘密前往华盛顿求见军界要人,很快,拉蒙带着秘密使命去
了法国的巴黎和英国的伦敦。此时,南北战争已进行了
7个月,白兰地河
畔的硝石原料仅够工厂生产一个星期。

杜邦公司在伦敦有许多贸易伙伴、火药代理商。拉蒙到达伦敦后,立
即动员他们买下全英所有库存的硝石原料,总计
2万余桶。此时,一艘货
轮正由加尔各答驶往伦敦,船上载有
335万磅粗硝石。拉蒙将这未到口岸

的硝石也全部买下。硝石装了满满
4艘大船,总计花费货款
300万元。货
船全部停在泰晤士河码头,随时等待出港。出发的日期到了,拉蒙却被告
知英国政府禁止这批货船出发。亨利日夜兼程往来于华盛顿和英国政府之
间,经多方交涉,终于达成了运回硝石的协议。1862年
1月
1日,拉蒙·杜
邦乘船从纽约港出发去英国运回他所购买的全部硝石,同船的竟还有两位
南军派去购买军火的人,但他们已晚了整整一周。

运回的硝石全部制成火药奉献给美国南北战争。杜邦公司也由此获得
了数以万计的财富,火药制造商获得了向化学大王蜕变的巨大物质基础。

□不战而屈人之兵
在美国特拉华州的白兰地河畔,有一片草木浓郁、绿意盎然的豪华宅
邪,这儿是化学巨子杜邦家族的大本营。高大的建筑物上分别标志着杜邦
家族的家长姓名、杜邦研究所、杜邦学校、杜邦俱乐部。这个移民美国已
历五代的化学家族此时正遭遇着一场前所未有的深刻危机:家族集团的第
四任总裁犹仁突然病逝。犹仁死于肺炎。由于死得很突然,既没有培养合
适的总裁接班人,也没有留下任何遗言。因此,杜邦家族一片混乱。

家族危机日夜困扰着一个远在肯塔基的杜邦后裔——皮艾尔·杜邦。
他此时年仅
32岁,正在经营电车公司,生意兴隆。皮艾尔毕业于麻省理
工学院,致力化学研究,获得过两项专利,曾为家族的火药生产作出过巨
大贡献。但在几年前公司进行改革时,皮艾尔却被排斥在家族继承权之
外,没有获得任何股份,皮艾尔愤怒地辞职而去,自闯天下。虽然离开了
白兰地,皮艾尔的心却时刻都在关注着家族的变化,白兰地河畔的火药制
造工厂渗透了他父子两代人的心血。工厂的中心化学实验室则是皮艾尔亲
手创建的。为了制成黑色火药,打破欧洲对美国火药市场的垄断,皮艾尔
在那个化学天地里度过了无数不眠之夜。皮艾尔与留在白兰地家族的堂兄
阿尔弗莱德一直保持着非常亲密的关系,无论他走到哪里,这位堂兄都会
把家族集团的经营状况随时告诉他。1902年的一个深夜,阿尔弗莱德从
纽约给皮艾尔打来长途电话,要他立即和另一位兄弟科里赶往纽约。因为
犹仁死了!

在纽约的一个旅馆里,杜邦家族正在召开秘密会议,讨论继任总裁的
人选,但争论几天仍然没有结果。家族现任副职的高级管理人员中,要么
年老力衰不堪重任,要么能力低下不善经营,要么无意于化工业,只想把
持有的股份兑换成现金。几天争执之后,得出令人悲哀的结论,全部出卖
杜邦家族的化工产业!听到阿尔弗莱德愉偷送出来的消息,皮艾尔和科里
愤怒得咬牙切齿,怎样才能挽救家族集团的灭顶之灾呢?他们中只有一票
表决权,无法阻止出卖计划,那么唯一的选择只能是在消息没有外传之
前,捷足先登,抢先买下所有股份,使公司改变经营者而社邦姓氏依旧。
然而,收买又谈何容易!皮艾尔和科里的电车公司虽然生意兴隆,但和杜
邦家族的资产简直无法相比,那一笔数额巨大的评估资金对于他们几乎是
一个天文数字。智力超群的化学家皮艾尔和两位堂兄一起制定了令人膛目
结舌的收买计划。

家族会议的最后表决时刻到了,待其他股东先后表示了拥护出卖计划
的意见后,阿尔弗莱德才胸有成竹地说:“我决定一个人买下公司。”几
位股东惊异之后很快便开始轻蔑与嘲笑,阿尔弗莱德只拥有公司
10%的

股份,他们想象不出他能从哪里弄到这笔巨款。阿尔弗莱德冷冷地看着嘲
笑他的人,不紧不慢地说出他的计划。公司资产评估为
1200万,阿尔弗
莱德说他愿意再加上
800万,使资本增至
2000万,然后以银行利息对各
位股东立下借据,分期偿还。这个提案很有诱惑力。股东们都很清楚,当
时正值经济不景气,没有任何一家公司能付出这样一笔巨款,甚至银行也
在接连倒闭。收买协议达成后,阿尔弗莱德对各位股东说出皮艾尔和科
里。三位堂兄弟没有动用任何资金,戏剧性地解除了原有股东的全部权
力,挽救了家族的危机。

皮艾尔重新回到白兰地河畔。经过夜以继日的资产清理和帐目分析,
他发现公司的实际资产评估应为
3000万,比他们原先的估计还要高得
多。1902年
12月,整顿后的杜邦公司总部迁入威明顿,并举行了规模宏
大的庆祝会。庆祝会上高朋满座,灯火辉煌。皮艾尔任公司的财务副总裁,
以后又连续实施了几次大的收买计划,使杜邦公司在火药市场上的占有率
达到
75%。1915年,皮艾尔任公司第
6任总裁。人们用蛛网来比喻他的
管理才能,在他温和的微笑后面,是细而柔韧的蛛丝,让对手在不知不觉
中动弹不得。

□辐射式经营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潜艇“德却兰得”号在巴尔的摩港靠岸后
受到了美国人民的热烈欢迎。威明顿各报以显著标题报道德国潜艇受欢迎
的原因:德国潜水艇带来了
1000吨染料和药品。德国潜艇艇长还发表了
一段公开讲话:“我们带了一批德国造的染料来到这里,送给美国人民,
以后我们还要继续运来。”潜艇在巴尔的摩用染料和药品换取了美国的镍
和生橡胶后,很快就回国去了。另有一则秘密电文,提到美国的染料库存
所剩无几,一旦德国停止对美国输出染料,美国将有
400万人无事可干。
作为公司总裁的皮艾尔自然异常敏感地关注着那只德国潜艇,同时又从另
外的途径获知了那份关于染料的电文。他对一起看报的艾乐说:“潜艇送
染料来美国应该是最后一次了。”艾尔是他的三弟,是杜邦家族的第一个
博士。化学染料的生产历来为欧洲各国所垄断,美国仅有两三家化学工业
公司正准备研制生产,市场对化学染料的需求量非常之大。由于染料的落
后,参战的美军绿色咔叽军服变成了灰色,星条旗上的星也一片猩红。

皮艾尔清醒地感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很快就会结束,以火药生产发迹的
杜邦公司在战后必然不景气。为此,皮艾尔向公司董事会提交了“战后转
换战略”。

这个战略的根本点就是抑制火药生产,全方位开发与人民生活贴近的
化工产品,实施化学工业的辐射式经营。这个战略的第一个瞄准点自然是
引人注目的梁料工业。这是个与火药完全不同的行业,需要长期的投资和
技术开发研究,富有极大的冒险性。皮艾尔制定了两个实施计划:一、专
门拔出
60万美元研究开发化学染料。艾乐为这个计划的实施从各大学至
少招募了
100名以上的专门人才;其二是收买一些美国染料公司和有关的
技术专利。

1917年,新泽西州建起了一座庞大的社邦染料工厂。德国战败后,
美国又没收了德国
4000件专利提供给美国企业界,杜邦公司自然是最大
的受惠者。由化学染料开始的产品战略转移逐步全面展开:比天然橡胶更
富有耐性和弹性的人造橡胶;能在很短时间里干燥,而且表面不会有裂

痕,用途极为广泛的杜邦亮漆;利用化学加工后的纸浆产生的再生纤维;
改变食品保存法的玻璃纸。。1938年
9月
21日,对于杜邦公司来说,是
一个历史性的转折点,完全由化学合成的新丝——尼龙,终于从实验室走
向了市场。杜邦公司一直致力于将物理学家、化学家的研究成果向实用方
向发展。杜邦公司终于走完了产品战略转移这一步,由火药制造商转而成
为化学集团公司,成为一棵世界化学工业的巨树。

四、钢铁大王卡内基

四、钢铁大王卡内基

4亿美元,其钢产量占全美的
1/3。

1835年,安德鲁·卡内基在苏格兰的邓姆弗林诞生。1848年,由于
苏格兰经济状况恶化,卡内基一家迁居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亚利加尼。那
一年,仅苏格兰一地移民去美国的便达
18万人。移民生活异常艰难,卡
内基父亲仍然从事纺织业,以编织台布为生,母亲则以缝鞋为副业贴补家
用。

卡内基
14岁那年,舅舅霍甘建议他去兜售小商品。

那一瞬间,母亲如悲剧里的女主角,哀凄地站起来,紧紧搂住她的两
个儿子,泪如雨下:“你说什么?叫安德鲁去码头和那些粗人一块儿做小
贩?你知道,男人的事业有多重要,干那种贩夫走卒的下贱工作,不如死
掉算了!”母亲不停地颤抖,整个人几乎都僵住了。

卡内基毕生都记得母亲的这几句活,为此,他几近疯狂地致力于钢铁
事业,直至
50岁多岁才娶了妻子露伊。卡内基
1919年去世,享年
84岁,
留有一个女儿。母亲玛琪和弟弟汤姆均先于他而病逝。

卡内基先后建立了拱心石桥梁公司、联合制铁公司、贝西默钢轨合伙
公司、卡内基兄弟公司,直至发展为卡内基钢铁公司、US联合钢铁公司。

卡内基的经营之道非常独特,主要谋略为“独占目标流”、“反向求
逆地创造机遇”等,从一个不名一文的报务员逐步成为钢铁巨子。

□寻找铁的最大市场
卡内基经营制铁业稍有成就之后,便作出了一个重大决策:将与人合
股的都市制铁公司一分为二,创立独眼巨人制铁公司。此后,卡内基便拥
有了两家制铁公司。南北战争爆发前,制铁业已成为市场追随的一股强大
“目标流”。

为了独占这股制铁业的市场“目标流”,给独眼巨人制铁公司寻找最
大的铁制品市场,卡内基携母亲乘坐英国“特伦娜”号返回故乡。母亲穿
着黑色的长礼服,犹如高雅的贵妇人,年轻的卡内基陪伴在她的身旁,一
路上非常引人注目。卡内基在沿途看到各地的制铁产品大量涌进市场,品
种规格繁多,甚至还有人引进了价格便宜的欧洲和瑞典制品。卡内基还看
到铁路的发展已很迅猛,火车头铁轨、车轴的需求已不可估量,就连苏格
兰海岸边的邓姆弗林车站,铺设的铁轨也已密如蛛网。“铁路需要大量的
钢铁!”这是卡内基经营道路上高悬起的第一盏明灯。

当时,战火(美国的南北战争)烧毁桥梁的事件层出不穷,修复工作
耗资巨大。那时的桥梁全部都是木结构。卡内基承担了部分修复桥梁的工
程。当他修理被烧毁的桥梁时,突然萌生用铁桥代替木桥的想法。铁桥一
旦建成,是不容易被轻易破坏的。假如将所有的木结构桥均改建为铁桥,
那该需要多少铁制品啊!他找到了桥梁专家比波上校,向这位沉默寡言、
长着红色胡须的桥梁工程天才谈出自己的设想,希望他能承担起改建桥梁
的设计工作。比波也显示出异乎寻常的兴趣。卡内基进一步建议比波辞去
铁路部门的工作,与他一道成立专门建造铁桥的公司。几天后,比波参加
了联合铁桥公司。联合铁桥公司成立时,卡内基代比波出了公司的股金,

因为他知道,比波没有积蓄,并送给比波一匹上好的种马。这位上校爱马
仅次于桥。俄亥俄铁桥首建成功,沉重的火车头拖着车厢安全通过。这标
志着卡内基改建铁桥的设想获得全面成功。从此,订单象雪片般飞来。

因为他知道,比波没有积蓄,并送给比波一匹上好的种马。这位上校爱马
仅次于桥。俄亥俄铁桥首建成功,沉重的火车头拖着车厢安全通过。这标
志着卡内基改建铁桥的设想获得全面成功。从此,订单象雪片般飞来。

□在大萧条的谷底淘金
1873年,美国的经济处于大萧条之中,卡内基的联合制铁公司也同
样处在倒闭的边缘,投资过度所造成的经济崩溃已在所难免。在这极其艰
难的时刻,制铁公司的合伙人柯尔曼又要求支付他的股金。他破产了,以
个人名义所投资的两家公司都倒闭了。柯尔曼是卡内基弟弟的岳父,他拥
有联合制铁公司
1O万元的股份投资。柯尔曼提出股金,给了卡内基沉重
的打击。

卡内基却仍然意气风发。他断言,在经济不景气时,才能最廉价地买
到钢铁厂的建筑材料,工人工资也会更加便宜。卡内基认为这是个千载难
逢的好机会:由于大萧条,向钢铁挑战的东部企业家已自顾不暇,无力插
手竞争:其它制铁公司也会相继倒闭。逆境和艰难反而激发了卡内基的斗
志,他下定决心,不但要使联合制铁业在经济恐慌中得以巩固,而且还要
利用这次时机实现钢铁垄断的梦想。卡内基曾经玩过多次炒买股票的游
戏,但经过经济大萧条的冲击,他开始认为投机属于“寄生虫行为”,从
此断然脱离这种非生产性投资。有个叫顾尔德的朋友来劝说他趁机炒买联
合太平洋铁路的股票,卡内基断然拒绝了。当卡内基带着母亲玛琪,坐着
漆黑漂亮、系着闪闪发亮的铜饰物的马车环绕英伦三岛旅行时,他的钢铁
王国已平安度过了危机。卡内基兄弟公司的钢铁产量已占全美产量的
1/7,正稳健地迈向垄断化。卡内基在后来的经营生涯中,也始终尊遁这
一谋略,在经济的最低谷处寻找机会,沙里淘金。

他利用一次大规模的罢工收买了霍姆斯特德工厂,使他的钢铁王国的
钢产量达到全美的
1/3。五年后,新建成的霍姆斯特德工厂纯收入超过
500
万元,建造了世界上最大的熔矿炉和直入云霄的铁骨屋顶的厂房。卡内基
在大萧条的谷底,挖掘到其它任何人都无法开采的金矿,获得了钢铁王国
发展的最佳时机。

□买下能带来黄全果实的专利
卡内基一生专注于钢铁经营,他发现正在使用的压延铁品质不高,使
用期很短,铁路旁换下来的旧铁轨随处可见。要想垄断铁轨和铁桥的经
营,必须找到一种新的替代品。

在伦敦,卡内基与他的堂弟乔治参观了伦敦制铁研究所。一位工程师
向他们介绍了一项新的制造工艺——钢。“钢?什么是钢?”卡内基惊异
得连连发问。凭直觉,他意识到这是他正在日夜寻找的东西。工程师回答
说:“是制造剃刀和刀子的钢,这种钢涂在铁轨表面,可以大大延长使用
寿命,道兹兄弟发明了如何把钢分布在铁表面的技术。”卡内基立即和乔
治去参观钢铁的最新制法,这是制铁业的一次革命,无疑将会给铁轨制造
带来飞跃。卡内基毫不迟疑地买下了道兹兄弟的这项钢铁制造专利,他预
感到,这项专利的价值至少值
5千磅黄金。另外一项重要收获是,卡内基

又买下焦碳洗涤还原法的专利,这项专利将被用来作为制造钢铁的燃料。

又买下焦碳洗涤还原法的专利,这项专利将被用来作为制造钢铁的燃料。

10年的秘密收购煤渣的合同;②独占
伍德拉夫卧铺车公司;③迅速垄断南方三个城市的联合制铁业。卡内基归
国后,向钢铁发起了持久猛烈的进攻。在联合制铁厂里,矗立起一座高

22。5米的熔矿炉,这是当时最大的炉体,以汤姆的未婚妻露西命名。露
西炉投产后,以新技术制成的钢轨、桥梁骨架、车轴等一系列钢铁制品,
很快便淘汰了原有的铁制品,占领了整个需求市场。随后,卡内基又与普
尔曼卧铺车进行交涉。在纽约富丽堂皇的圣尼古拉斯大饭店里,卡内基向
普尔曼提出了合并公司的建议。新公司以“普尔曼皇宫车”命名。
紧接着,卡内基又开始觊觎联合太平洋铁路。五年后,卡内基便完全
取得了胜利。至此,卡内基实现了他垄断钢铁制造的梦想。随后便买下苏
必略湖畔的大片土地建造大型钢铁厂。新科技的巨大创造力为卡内基的钢
铁事业带来了无数的财富。

五、金融大王贾尼尼

五、金融大王贾尼尼

在弱肉强食、尔虞我诈的资本主义社会里,他始终把握住了时代的脉
搏,抓住了“人”这一根本,以人性和人情击败了一个个强劲的对手,赢
得了美国民众的拥护和爱戴。

他的银行经营方法十分独特,尤其是他的“无大股东的银行经营”谋
略,一反常人所为,别具一格;他的“25美元无担保的金融术”,已发
展成盛行全美乃至全世界的信用卡制度。

纵观贾尼尼经营之道,不难发现,他最大的特点就是视“人”为银行
之本,他的成功关键就在于此。

□无大股东的银行经营
1902年,阿马迪·贾尼尼的岳父不幸去世,留下了约
5O万美元的股
份和不动产。作为遗产代管人,贾尼尼从此步入金融世界,时年
32岁。
贾尼尼将当时在旧金山已是首屈一指的中间商经营权卖给别人,他意气风
发地走进哥伦布储蓄及贷款董事室。

很快。贾尼尼便得到了下属的尊敬和爱戴。曾经得到过他贷款的农民
也纷纷来到哥伦布银行,申请贷款。

由于对银行经营方针的看法不同,他常与银行另一位创建者夫坎西发
生争执。凭借多年中间商的经验,贾尼尼主张积极增加新贷放户,拓展经
营范围,主张贷放对象应该包括农民及佃农。夫坎西却认为贾尼尼是个银
行界的新手,不懂“扎实稳健”的银行经营政策。当年还是中间商的贾尼
尼,十分了解农户的经济状况,往往预付给他们一些钱款,缓解燃眉之急。
他提供贷款不附带利息,这使农民们十分信赖他。他的贷款对象也因此增
加。贾尼尼认定,向小户贷款是可行的。他坚持自己的主张,与夫坎西争
论不休。夫坎西为了独揽银行控制权,暗地活动,取得大多数股东的支持,
将贾尼尼挤出了董事会。贾尼尼寡不敌众,向银行提交了辞呈。

贾尼尼决定创办自己的银行,以穷人和农民为对象,从事小户贷放业
务。正是这个构想,使他日后登上了全美乃至世界最大的一家银行总裁的
宝座。他三顾茅庐,找到美国国家银行的高级职员詹姆士·法根,共商创
办银行的大事。“你打算立多少资金呢?”法根问道:“30万。因为哥
伦布银行创办时也是
3O万。”“你的家族负担一半?”“不,我并不打
算成为大股东。”贾尼尼答道。虽然说银行是为穷人所开,可没有大股东、
大资本家,就如同打牌时不按牌理出牌一样,这是何道理?法根满脸惊异
之色,捉摸不透贾尼尼心里的如意算盘。无可置疑,贾尼尼的计划主题是
想从内部打击哥伦布银行,拓展经营范围,将经营触角指向南加利福尼亚
的洛杉矾。“我想把股份分成几千个小股,让大众参股。”作为意大利人
的后裔,贾尼尼一一列举了北海岸意大利移民的职业。他要成立一家意大
利大众银行,让鱼贩、农民等都拥有股份。法根十分赞同贾尼尼的构想,
并表示愿意鼎力相助。

由于贾尼尼的不懈努力,意大利大众银行于
1904年
10月
17日在华
盛顿街十字路口的一栋数房里正式开张。银行约有
1000名股东。认购
1

股、2股、3股的鱼贩和理发店一类的小股东多达
150人。大众银行的确
名副其实。开张后的意大利大众银行,储蓄额与日俱增,不到
3个月就突
破了
10万元,不久便租下了哥伦布银行与一家沙龙共有的一栋三层楼
房。一度耀武杨威的夫坎西别无选择地将店面移往路旁。意大利大众银行
从此一步步地走向成功。

□争取控制床铺“城堡”的妇女们
起初,佩德里尼在旧金山码头上当搬运工人,后来在哥伦布银行找到
了一份工作。工作环境的改变,使他的生活也富有起来。他常常出入北海
岸地区的酒吧、舞厅,与当地妇女们的关系十分融洽,赢得了她们的信赖。

北海岸的妇女,多数控制着全家财政大权,掌管着“钱柜”的钥匙。
对此,贾尼尼早有所闻,并认识到,这些妇女对促进大众银行的发展将会
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要让妇女们打开“钱柜”的门,必须塑造和利用她
们崇拜的青春偶像,以便对她们产生吸引力。一个新的谋略又在贾尼尼的
脑海里形成。贾尼尼找到佩德里尼,请他担任大众银行的经理,但这位美
男子开始并不感兴趣。贾尼尼并不灰心,终于以两倍于哥伦布银行的薪金
将佩德里尼争取过来了。这件事引起董事会内部的争执。但是贾尼尼为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