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执着-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由于大姐很忙,我和玉山叔不便打搅她,就来到机房转转,面粉厂规模不小,据说投资20多万元,占地6亩左右,年产值50多万元。面粉厂的建设给大队和群众带来不少利益。年底群众还能分到红利。在机房内,我见到了她,一个让我至今无法忘记的人。
   她姓张,名叫跃丽。她和我同龄,是我的小学同学,和我一个大队,家住张侯庄村,她父亲是大队副书记兼民兵营长,家境很好。
   由于彼此早已相识,说起话来自然就多。我们闲扯了一些离校后各自的情况和家庭情况,闲谈中,我仔细打量了站在眼前的姑娘:十七、八岁摸样,眼睛大大的,个头匀称,胖瘦适中,头扎两个羊角辫,身穿劳动布工作服,算得上一个标致的姑娘。从彼此的眼神里有种相互吸引的感觉。直到玉山叔在一旁催了我几次,我才依依不舍的离开了面粉厂。
   回到家里,我坐卧不安,满脑子都是跃丽影子的,总想找借口去面粉厂玩,跃丽也以找我大姐玩为借口,来了我家几次。我俩相约夜晚时在面粉厂后面的小路见面,一来二往,一发不可收拾,一个暑假把我搞得神魂颠倒,把学习早已忘到了脑后。
   新学期开学了,我带着对家乡和跃丽的眷恋来到学校。不知怎的,上课思想总走神,开小差,满脑子都是跃丽的影子,暑期中的点点滴滴始终萦绕在脑际,挥之不去。课任老师在课堂上点了我几次名,让我注意,可我已无法控制自己,我也感觉到自己早恋了。恰在此时,我又收到了一封儿来自家乡的信,我猜想到肯定是她写来的,果不其然,正是她的来信,我偷偷跑到厕所内拆开信,打开来信,看到一行行让人心动的语句,让我真想一下子飞到她身边。
   精力不集中,思想开小差,学习成绩严重下滑,几次月考,我的成绩都直线下降,老师找我谈心,同学们也感到奇怪,我也寝食难安,晚上开始做恶梦,记忆力也大不如以前,到医院一检查,发现自己患上了严重的神经衰弱症。
  不得已,我只得请假治疗,父亲得知缘由,狠狠地揍了我一顿,没办法,还得带我去医院检查治疗。医生诊断的结果让父亲目瞪口呆:“该生患有严重的神经衰弱症,建议休学治疗”。
  为了儿子,父亲忍气吞声,拿着医院出具的诊断证明带我去了学校,找到班主任娄老师说明情况,娄老师看了诊断证明后,十分惋惜的说:“跃民有了病,得抓紧时间治疗,休学手续我负责办理,你们回家后好好治病,争取早日来校学习”。
   娄老师去教导处很快就为我办好了为期一年的休学手续。
   听说我因病休学了,师生们为我感到惋惜,纷纷出来给我送行。
   离开学校后,父亲去单位找到院长请了假,又四处借了些钱,然后带我去市里专科医院给我治病。可怜天下父母心呀!父亲为了我,真是想尽了一切办法,为了筹钱,他借东讨西,甚至找到院长,院长破例开了条子让父亲从会计那里借到了五千元现金。两个月下来,父亲眼圈红肿,瘦了鴇F来斤。看着父亲消瘦的脸庞,我忍不住抱着父亲痛哭起来。
   随着病情的好转,医生告诉父亲,让我出院后在家多休息,多活动。
   出院后,父亲把我送回了老家休养,走在回家的路上,父亲言传身教,劝诫我不要为了过早考虑男女私情,等大学毕业参加了工作,再找女朋友也不晚。父亲的话深深地印在我脑海里。
   听说我不上学了,村里人议论纷纷,跃丽也因社****压力同我断绝了一切联系。
   休学在家的一年里,我不断回想以前,不怨任何人,是自己的荒唐无知,才导致如此的后果,自酿的苦酒自己喝,我挺住来自各方的压力,闭门不出,静下心来,重拾高中课本,认真学习。
   这是我上学时期因早恋引发的一段刻骨铭心的记忆,这段苦涩的初恋让我和家人付出了及其沉痛的代价。


☆、第八章  重回课堂

第八章  重回课堂
   一年的休养,让我也感觉到自己成熟不少。一个人,如果在社会上没有建树和成就,人们是会看不起的,甚至会对你说长到短,造谣中伤,在家的日子里,我完全领略到了。
   新学期开学了,父亲把我送回县,办理了复学手续,我被学校教导处安排到高三(2)班,班主任姓辛,名遂山,30岁出头,个子不高,又黑又瘦。听学生说,辛老师是本科生,毕业于郑州大学物理系,教学经验丰富,待学生亲如子女。
   有了以前的教训,对于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我倍感珍惜。课堂上,我精力集中,专心致志听老师讲课,记好课堂笔记,课后,我认真做好各科老师布置的作业,并挤出时间系统复习以前课本知识,不懂不会的就去找课任老师和同学们请教。由于心无杂念,一心用在学习上,加之高一、高二时扎实的学业功底,我的学习成绩进步很快,几次月考,都是全级前20名,辛老师在班上多次表扬了我。
   进入高三,最重要的就是在各科老师的指导下,系统复习一至三年级知识,以备迎接七月份的高招。
   得知我复学以来的表现和骄人成绩,父亲和家人都非常高兴。在我参加高招前,父亲不顾炎热天气,不时的会买些复习资料和好吃的食物骑着自行车给我送到学校,看着父亲黑瘦的脸庞,让我心生感动,多次流出幸福的热泪,我暗下决心,一定要加倍努力、认真复习,力争以优异的成绩考上理想的大学,绝不辜负父母的一片爱心。
   付出总有回报,辛勤的耕耘喜获丰收的果实。由于自己的不懈努力,加之学校师生们的热情相助,当年高考时,我头脑清晰,发挥超常,高招成绩揭榜时,我居然进入录取分数线,被一所师范学院录取。
   被大学录取的消息在当地不胫而走,曾引起一场不小的轰动,跃丽的家人还专门托人来提亲,被我谢绝。为庆贺有史以来村里考出的第一个大学生,大队专门为我演了场电影。大队党支部书记张万山在电影会上直夸我的父母教子有法,并激励其他孩子们以我为榜样,努力学习,争取考上大学,成为国家有用人才,走出乡村,为社****多做贡献。

☆、第九章  不该发生的换亲悲剧

第九章  不该发生的换亲悲剧
      就在我即将踏入梦寐以求的大学校门时,我们村子里发生了一桩不该发生的悲剧:一对儿青年男女为抗争买卖婚姻,一块儿投河殉情,在当地引起一场轩然大波。
   故事发生在改革开放前的一九八三年秋季。当时的农村,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还很盛行,男女主人翁赵景旭和赵世花由于家庭出身原因,尽管早已过了谈婚论嫁的年龄,确切的说应该是26岁左右吧,可是,竟然没有一个来上门提亲的人。双方父母急在心上,但毫无办法,最后,只好备些厚礼、厚着脸皮去找村上一个媒婆帮忙。
   媒婆姓余,名巧枝,50多岁摸样,个头不高,体型较胖,她丈夫姓赵,名停顺,中等身材,长得黑不溜秋,是一个地地道道、老实巴交的庄稼汉,没什么学问和手艺,终日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停顺比巧枝大6岁,不知二人是怎样走在一起的,发现停顺很怕老婆,一切全听老婆指挥。巧枝一贯好吃懒做,终日在家搽脂抹粉,凭着一口巧嘴混饭吃,她家里每天都聚有不少光棍汉和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他们是托余媒婆给他们或子女介绍对象的。
   赵景旭和赵世花出生于同一个村,年龄相仿,赵景旭出生于1955年6月,赵世花出生于1956年8月。家庭背景差不多。赵景旭的爷爷赵豪仁解放前做过伪保长,赵世花的爷爷赵泰安曾在赵豪仁手下跑过,“文革”中,赵豪仁和赵泰安均作为黑五类受到打击,终日不是像狗一样被牵着戴高帽子游街示众,就是被逼着干脏活、累活、重活和背主席语录,稍有不从,就得挨打受骂。
   赵景旭和赵世花自小就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他们作为“狗崽子”也备受歧视,自卑感让他们抬不起头来。
   俩人是同学,相同的身世命运让他们同病相怜,相互照顾,彼此互生好感,初中毕业时,尽管俩人成绩都很优秀,但由于家庭出身原因,没能被大队推荐去上公社高中,毕业后,双双回村务农,随着年龄的增长,俩人的关系越来越亲密。
   那个时候,没有手机、没有电话,有事时,只能靠写信联系。两个人尽管生活在同一个村里,彼此想见面拉拉家常、说说知心话是不大容易的,因为当时的农村还很封闭、落后,男女授受不亲,一旦有青年男女聚在一块儿,有事没事,都会遭人非议,说长道短。
   赵景旭和赵世花到了恋爱的年龄,彼此相互吸引,总想找机会坐在一起互诉衷肠,倾诉相思之苦。没有办法,只好靠书信来表达相思之情。
   俩人的地下恋情在不断发展和升温,他俩有时也会在信上相约见面和约会地点,他们晚上经常约会的地方就在老河湾老柳树下,见面后,彼此表达不尽对双方的思念之苦,并相互换了定情信物…各自的手巾,月光下,景旭和世花彼此相拥,深情的凝望着对方,他俩誓言,生在一块儿,死在一起。
   私密的约会和书信的频繁往来,让双方家人生疑。有一天中午,赵世花吃罢饭和同村的几个姑娘去邻村桃奉街赶庙会,邮递员把世花的信交给了世花的哥哥赵世玉。赵世玉身材魁伟、面庞白净、体态匀称,在当地也算得上一个帅小伙,他比妹妹世花大三岁。长得帅又有什么用,由于家庭出身原因也耽搁了婚期,终日呆在家里,四门不出,大门不买。在家里没少接到景旭寄给世花的来信。看着信封上熟悉的笔迹,世玉猜到了七八分。他私自拆开来信细看,看后目瞪口呆,气不打一处来。世玉赶紧喊来正在院里忙碌的父母,把来信念给爸妈听。夫妻二人气得差点昏厥过去,最后商议,家里要不惜一切代价,坚决制止景旭和世花的地下恋情。
   世花的父母、哥哥当即拿着景旭写给世花的信到景旭家。当着景旭父母和家人的面,把景旭骂得狗血喷头,一钱不值。双方家长还在大街上互相指责,彼此对骂,一时间,街坊四邻、男女老少都出来看热闹。景旭和世花的恋情就这样被曝光了,这在当时是一件令人不齿的丑事。
   世花赶庙会回来后,得知此事,大哭一场,躺在床上,不吃不喝,这可急坏了家人。他们怎样劝说解释都不起作用,这才想到来找余媒婆。
   余媒婆看着世花父母掂来的礼品,心花怒放,嘴里一个劲儿的说:“这是好办,包在我身上”。
   余媒婆凭着三寸不烂之舌,走动串西,四下打听,没几日,竟真的为世花父母物色了一门适合双方换亲的理想的人家。听到这一消息,让世花父母兴奋不已,他们又置备了一些礼品来到余媒婆家,催促余媒婆赶快去提亲。
   余媒婆娘家有户本家叔叔,名叫殷富,六十多岁了,在村里也算得上大户,据说也是家庭成分问题,把儿子的婚事耽搁了,儿子名叫会启,个头不高、长相一般,三十好几了也没人来提亲,愁得他终日和父母拌嘴,埋怨父母不该生养他,害得他至今打光棍。有时气急了,还拿父母出气,不是打,就是骂,会启兄弟姐妹4个,他排行老大,老二是个女孩,叫会英,大概23岁左右,长得也挺标致,初中毕业后,在家务农。会启经常唠叨和逼迫父母,让会英给他换个媳妇,村里人都说会启想媳妇想的得了神经病。父母在家里只得忍气吞声,默默忍受。
   余媒婆的到访人给会启家也带来了希望,说明来意,会启的父母也高兴万分,认为双方情况比较合适,很爽快的就答应了,只等余媒婆回个话。中午,会启的父母好吃好喝的招待了她,临走,还硬塞给余媒婆200块钱,希望余媒婆牵线搭桥,给会启找一个女人做媳妇,让余媒婆高兴得拍着大腿说:“请你们等着我的好消息吧”。
   回到赵庄后,余媒婆直接到世花家,告知世花父母男方的家庭情况,希望双方父母尽快见见面,商量下订婚的事宜。
   世花母亲来到世花床前,一边安慰还在哭泣的世花,一边顺势向其说明换亲的事,让世花气得在床上双腿乱跺,并用双手捂住了耳朵。
   世花的性子家人是领教过的,小时候,世花和哥哥因为一个玩具手枪打了起来,世花吃了亏,跑回厨房拿了一把菜刀,撵着哥哥砍,吓得哥哥直求饶,最终把玩具手枪亲手递给妹妹才罢手。知道世花的脾气不好,对于这次提亲,父母也不敢硬逼,只是好心相劝,说她和哥哥年龄都不小了,早该定亲了,云云。
   世花心里早已装着景旭,月下俩人发的誓言始终在其脑际萦绕。父母唠叨多了,世花告知家人,这辈子生是景旭家的人,死是景旭家的鬼,谁劝也没用。
   看着说不动世花,父母自作主张,通过余媒婆撮合,硬是张罗着选了个吉日为世花兄妹定下了亲事,并商定了婚期:农历9月6日。
   自从世花家人到景旭家闹腾后,几天来,世花和景旭之间几乎没有一线联系,世花天天躺在床上哭闹不停,同时,她也在谋划着见见景旭的法子,世花的家人在紧锣密鼓的为其兄妹张罗婚事。
   随着婚期的临近,世花约见景旭的心情越来越迫切,她不再哭闹,对家人也没有敌意了,她偷偷给景旭写了几封信,但都无法发出,世花在心里暗暗盘算着,一定要设法和景旭见见面。
   机会终于来了,一天上午,世花的一个发小姐妹回娘家走亲戚,听说了世花的遭遇,来看看世花,世花向好友哭诉了自己的烦恼,并恳求好友把信亲手交给景旭,好友答应了她的要求。
   看了世花写给自己的如泣如诉的来信,想象着心爱的人无助的期盼,景旭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惆怅和滋味,他心里也放不下世花,老河湾老柳树下约会的情景不断在脑际闪现,为了和心爱的人有个好的归宿,他要和命运抗争,他按照世花信上写的约会时间和地点,准时去赴约,死也要和心爱的人在一块儿。
   按照约定,九月四日晚上八点到九点,在老地方见面,不见不散。
   九月四日晚上,景旭催促家人提前做饭,吃了晚饭,精心打扮一番后,就直接去了老河湾。
   自从好友给世花当了一次交通员后,世花心里总算释然了,看了景旭写给她的海誓山盟的回信,一股儿暖流涌向心田,这天晚上,世花吃过饭,穿上在桃奉街庙会上新买的花衣服,并在脖子上系上了红纱巾,在镜前精心梳理打扮后,告诉母亲说去村里代销点买东西。说吧就出去了。
   秋天的夜晚,天已渐冷,天空中,随着月光升起,星星已开始眨眼。农村的夜晚,村民们很少串门走动,一到天黑,人们就陆陆续续上床睡觉了,街上行人稀少,寂静异常,只听到几只狗的狂吠声。
   世花趁着月光,来到老河湾柳树下,景旭听到走路声,知道是心上人来了,赶紧迎上去,
   俩人很快就拥抱在一起,久久不能分开。俩人相互倾诉着相思之苦,思念之痛。一番缠绵之后,俩人横下心来 ,决定为爱而投河殉情,活着做不成夫妻,打算到阴间配鸳鸯。俩人决心已下,各自穿好衣服,相拥痛哭一番后,手拉手走向河边,一头扎进河水里
   俩人投河殉情的消息第二天不胫而走,周边十几里村庄的群众纷纷跑来看热闹,县公安局也开着偏三摩托车查看现场,群众纷纷为这对青年男女鸣不平,大家都说包办婚姻危害大,把一对儿心仪鸳鸯扼杀了。
   我亲眼目睹了热心群众打捞及埋葬殉情男女的现场,看着他们被好心的群众合葬在老河湾老柳树下,我的一颗悬着的心总算平静下来。回到家里,我把整个事件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整理成一篇《不该发生的换亲悲剧》的报道,寄往《陕西青年》杂志社,该杂志社接到信后,很快有了回复,来信询问报道是否属实,并要求我把文章加盖当地公社及大队的公章后,把详细地址写清楚,再寄给编辑部,编辑部采编后,会及时付给稿费和寄回样书。
   我把稿件的一切事宜办妥后又寄给了《陕西青年》杂志社,然后背起行囊踏上了我的大学之路。
   十多天后,我正在大学阅览室看书,听到校园广播里叫我的名字,让我速去传达室。我放下心爱的小说,快步跑到传达室,原来是家里发来一封电报,告诉我杂志社采编了我写的文章,并给我寄回30元稿费和一本刊有我的文章的书,看到电文,我非常高兴,从此也萌生了我的文学梦。


☆、第十章  大学生活

第十章  大学生活
   一九八三年九月十六日,是我终生难以忘怀的日子,因为这一天是平顶山师范学院开学报到的时间。从这天起,我将步入为期3年的大学生活,能上大学,就意味着将来能谋个好工作,就拥有了一个令人羡慕的铁饭碗,我的人生轨迹也将彻底改变。
   按照平顶山师范学院录取通知书上的要求,在开学前,我拿着录户口本、身份证、取通知书去当地公社派出所和粮所分别办理了农转非和粮食关系,家里也给我备足了大学期间所有能用得上的物品,诸如零花钱、四季换洗的衣服、被褥、鞋袜、牙膏牙刷、鞋油、针线等等,父亲在单位借了300块钱给我买了一个盒式录音机,专门骑着自行车从县城送到家,让我在大学期间学英语用,这在当时算是奢饰品。临开学前,妈妈还特意熬夜给我赶制了一双粗布鞋,说是布鞋穿着养脚、舒服。大姐跑到公社新华书店给我买了一支钢笔和一个笔记本,好友玉山叔来到我家,硬往我兜里塞了300块钱,说是让我做盘缠,左邻右舍也络绎不绝的跑到我家,送来一些我喜欢吃的食品或纪念品,此情此景,让我心生感动,眼含热泪,我一辈子也不会忘记他们。
    我们赵庄村距平顶山师范学院35公里左右,以前在叶县第一高级中学上学时,我和几个同学趁周末一块儿去平顶山新华书店买学习自料,曾转道去过平顶山师范学院。
    九月十六日上午,我带上行囊和家人的托付,依依惜别家人和前来送行的众乡邻,坐上玉山叔开的四轮拖拉机去往南坡王汽车站坐车。
    我家距南坡王汽车站6里多路,得过一条灰河,那个时侯,没有村村通公路,全为土路,只要下点雨,道路泥泞难行,群众苦不堪言。临去平顶山师范学院报到的当天早上,我六点多就起床了,待刷牙、洗脸后,直接去了玉山叔家,打算向玉山叔及家人道别。来到玉山叔家门口,看到他家的大门开着,我害怕他家喂有看门狗,赶紧把玉山叔家的大门关住,我在大门外一边用手使劲的拍打着门锁,一边大声的喊着他的名字,我的喊声惊动了玉山叔家养的一只小黑狗,它狂吠着跑过来,用前爪不停的在大门上来回扒动着,狗爪子把门划得嚓嚓直响,嘴里还不断发出汪汪的叫声,吓得我用劲拉住门鼻儿,听到喊声,院内一位50来岁的中年妇女赶紧跑过来,把小黑狗拽住,用绳子拴住后,拉往一边儿的树旁栓了起来,我跟着中年女人进到院内,我仔细打量了这位中年妇女,只见她身高一米六左右,身材略胖,头上缠着一个粗布手巾,腰间围着一个围裙,简易的灶房里听得见噼噼啪啪的响声,看样子她是在做早饭。我知道中年妇女是玉山叔的母亲,姓秦,名多。我平时叫她多奶奶,对着她,我喊了声多奶奶。她认出是我来了,一边大声的呼喊玉山叔,让他赶紧起床,一边热情的拉住我的手,硬往屋里拽,非留我在她家吃早饭不可。盛情难却,我只好先随其进了屋。玉山叔听到他母亲喊他起床的声音,十分麻利的穿好衣服,提拉着鞋从里屋出来。他以最快的速度洗漱完毕后回到屋里,找个凳子坐到我跟前,我给他说明来意后,打算回去,玉山叔和多奶奶说啥也不让我走,非得留我在他家吃早饭不可,多奶奶专门又从邻居那里借来几个鸡蛋,给我炒了一盘鸡蛋。吃过饭,玉山叔问我:“跃民,你打算怎样去学校报到”?我告诉他说:“我打算从南坡王汽车站坐汽车去”。玉山叔听后对我说:“前天刚下过雨,去南坡王的路不好走,我开住咱生产队的四轮拖拉机,把你送到南坡王车站吧”。其实,我根本不愿意劳累玉山叔,来他家的目的就是想跟他打个招呼走人了之,没成想,他要执意开四轮拖拉机送我。
    吃过饭,我先回去准备了,不一会儿,玉山叔开着四轮拖拉机过来了,他把四轮停在我家大门口,来到我家,把我的行李搬上小拖后,他让我坐到四轮拖拉机后斗里,然后麻利的从小四轮拖拉机备用箱子里拿出发动机手摇柄,往小拖发动机启动器里一插,用力摇动起来,没摇动几下,小拖就突、突、突的发动着了。
    四轮拖拉机发动后,玉山叔手握方向盘,脚踏离合器,挂好档位后,用右脚踩了踩油门儿,四轮缓缓移动了,我坐在小拖上,一手扶着拖斗把,一手用力向家人及众乡邻挥手惜别。
   小拖在坎坷不平的泥路上艰难的前行着,走在路上,我和玉山叔拉些家常,听他说,别人给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