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人物-纪晓岚全传-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纪晓岚看着这月明风清的泰山,想起斗母宫女尼的风流韵事,便想起一个绝
好的题词。看圣上思索未定,有意提醒乾隆,连声称赞泰山夜景:〃此景真乃无边
风月,风月无边。〃乾隆不愧为历史上著名的才子皇帝,听了纪晓岚的话,灵机触
动,挥笔写出了〃二〃两个大字。
    和春蟛唤馄湟猓ノ柿踯�
    罗锅子含笑答道:〃圣上所书二字,既写景又寓事,言简意赅,冠绝千古,你
看那不正是'风月无边'吗!〃说到这里,他想起纪晓岚当着皇帝的面,叫他〃刘罗
锅子〃,让他出丑,便有心难倒纪晓岚。遂向皇帝奏道:〃圣上若命纪春帆再题一
语,对成一联,岂不更两全其美?〃“嗯,好!好!纪昀,你来把它对上!〃乾隆
觉得有趣。
    纪晓岚看透刘墉的心思,眼珠一转,来了主意,提笔写下两字〃因受。〃乾隆
和刘墉、和炔唤馄湟猓拖敖馐停醇拖坝质橐涣憾纺腹6�
留石庵因受。
    皇上看后,立即理会其中用意,禁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原来这一联的寓意是:〃斗母宫风月无边,刘石庵恩爱存心。〃刘墉见纪晓岚
又拿他戏谑,脸上热辣辣的。
    纪晓岚早已笑得前仰后合。
    刘墉罗锅着腰,笑嘻嘻地拿起笔来,为纪晓岚刚写一联,提上落款:〃纪匀〃。
其意是:纪昀少日。
    乾隆君臣又大笑一场,然后回宫歇息,一夜无事。
    次日五鼓,他们便挑灯匆匆赶往日观峰,去看日出的胜景。
    时序虽是初秋,但日观峰在泰山极顶,境深三十里,出海八千丈,山风吹来,
凛冽袭人。
    他们到达日观峰顶,俯看山下,天地未开,混沌一片,眺望东方,亦浑蒙难
辩。眨眼间,白光乍吐,射出海面,扶摇直上,霞光如矢,相继突破晦暗,崩射
而出,继而金黄,继而橙红,继而朱紫。。。。。。,七彩交错,将云层透射得如琥珀
、如玛瑙、如汉玉,玲珑剔透,煞是好看。
    少顷,一轮鲜红的旭日,象一团即泄的铁浆,突然自大海中涌现。山林立刻
披上了一袭金黄的晨缕,正是所谓〃沧海浴日,金轮晃漾〃的奇观了。
    用过早膳,乾隆君臣在玉皇顶附近的东岳府祭祀之后,来到庙北的弥高岩下。
乾隆忽然想起《论语》里〃仰之弥高〃的句子。
    乾隆本来擅长联语,但总是难不倒纪晓岚。今天他想,我何不用《论语》上
的句子难他一难?便给纪晓岚出一联道: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可以语上也;乾
隆想这一回也许难住了纪晓岚,哪知他的语音刚落,纪晓岚便接着念出了下联:
出乎其类,拔乎其萃,宜若登天然。
    此联对得自然流畅,无懈可击,浑若天成。乾隆及众大臣无不为之口叹心服。
    看完唐玄宗的《纪泰山铭》、宋真宗的《述功德铭》,在〃五岳独尊〃石刻前,
纪晓岚引头吟诵起杜甫的《望岳》诗: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校
    他们爬上天柱峰,去看那座立于泰山极巅的无字碑。
    那碑高一丈五尺六寸,南北面广三尺六寸,东西侧厚二尺四寸,上微隘于下。
顶似幢盖,另以石复,四棱盘折。石色明净可鉴,非泰山所有。大臣们看得非常
仔细,七嘴八舌,议论纷纷。
    董曲江认为,是秦始皇时所立;董邦达则持汉武帝所立;刘师退则认定是神
主石;刘墉认为是石标。各执一理,互不相让。
    纪晓岚沉思良久,才开口说话:〃我认为汉武帝所立一说不无道理。《史记·
秦始皇本纪》中,记着秦始皇立泰山刻石,但未曾指出立于泰山之巅,且当世刻
石辞有147字。而《史记·封禅书》中,记汉武帝到泰山封禅,'乃令人上石,
立之泰山巅'却不言刻石。汉武帝所立较为可信。〃大家认为言之有理,但仍不能
定论,有待后世考证。
    下山路上,乾隆皇帝想听泰山掌故,大臣们便有讲《八仙过海》的,有讲
《吕洞宾戏牡丹》的。有讲《瑶池会》的,有讲《悬云寺》的。
    行到扇子崖,轮到纪晓岚讲,他便绘声绘色地讲起岱宗坊的传说来:相传当
年碧霞元君为占泰山,用尽千方百计,战胜许多对手,终于独占了这块宝地,成
为一山之主。但她贪得无厌,依仗其父东岳大帝的权势,不断将管辖范围向四周
扩张。这样,便引起各方神仙的不安和愤慨,大家纷纷去找掌管封神大权的姜子
牙,状告碧霞元君。
    一日,姜子牙带着〃封神榜〃来到泰山,给碧霞元君划定范围:以泰山极顶算
起,四周各管五十里。碧霞元君嫌地面太小,当场就和姜子牙撒气、哭闹起来。
    姜子牙处之泰然,好言相劝:
    〃元君,你若嫌地面小,咱们可以再作商量嘛!〃“怎么商量法?〃元君问道。
    姜子牙成竹在胸,不慌不忙地说:〃你可以找件东西,投往山下,东西投出多
远,就以其长划为界,你看如何?〃碧霞元君心想,凭我的力气和本领,扔出千八
百里不成问题。便答应说:〃好,就这么办!不过要说话算数,谁也不许反嘴!〃
“一言为定,决不食言!〃姜子牙一本正经地说。
    这时,碧霞元君躬腰拣起一块拳头大的石块抬手就要向外报,姜子牙急忙拉
住,说:“且慢?石头遍地都有,你把它扔下山去,如何辩认?即使找到了,诸
路神仙也不好承认啊!依我看,还是投件其他神仙没有的东西为好。〃碧霞元君也
觉得这话有理,但一时又找不到合适物件。姜子牙便在一旁启示道:〃依我看,你
脚上的绣鞋他人皆无,你将它投出去,既好寻找,别人也不敢不认帐!〃碧霞元君
听了,认为所言极是。便脱下一只绣鞋,用上全身力气向山下抛去。
    姜子牙和碧霞一起找到岱宗坊所在之处,只见那只绣鞋头朝下插在地下,形
如一座小小的坊门。他们一算里程,从这里到极顶,只有三十来里。这时,碧霞
元君方知中计,但又不好反口,只好默认。
    此后,那只绣鞋变作岱宗坊,成为泰山的边缘。
    乾隆听后,觉得微言大意,十分高兴,想起这次封禅巡山纪晓岚殷勤备至,
不负所望,当即谕令,回京后,加官一等,从重奖赏。

九.月下花前
    纪晓岚在北京的住处,亦称〃阅微草堂〃。
    原来,阅微草堂有两处,另一处在其家乡献县崔尔庄。后来他成《阅微草堂
笔记》一书,其名盖取于此,自不必多说。
    北京阅微草堂之东,便是樱桃斜街。樱桃斜街之南,便是北京有名的八大胡
同。八大胡同,系由陕西巷、百顺街等八条街巷组合而成。八大胡同这里,素以
烟花柳巷著称。不过,这里的妓女不同别处,多通诗词歌赋,品位较高,自然有
了身价。
    在八大胡同北面,接近纪晓岚家居住的阅微草堂,有一处青楼名曰〃醉月轩〃,
极为高雅,名声风扬也足。
    醉月轩中,色艺俱佳之名妓颇多。而称绝道艳者有小如、嫦娥、凤燕、月环
、胜施、小倩六人。
    这日,小如等六姐妹无事,正在屋中闲坐,忽见外面涌进一伙子人来。望去,
乃是些旧相识。这里有纪晓岚、陈半江、戴东原、董曲江、刘师退、吴文魁,他
们都是翰林院的,此外还有中堂刘石庵。
    原来,翰林院编修陈半江,被乾隆派往江西南昌府出任知府,纪晓岚这些人
都是他的好友,便假醉月轩来为他饯行。
    这会儿,小如等众姐妹闻声,抬头望去,见是这些风流才子和一代名士来了,
都非常高兴。她们非常仰慕这些人,觉得这些人的到来为自己抬高了不少身价。
尤其是得到他们的馈赠,更是荣耀非凡了。
    于是,她们便都启门挑帘迎接。
    让座、看茶、打水,自然地是一番殷勤和繁忙。
    待忙碌过后,大家都入了座,诸位名妓便提出了她们的要求:让这些才子们
给题诗留联,以为相赠。
    纪晓岚听了后,说道:〃既然大家有邀,我等决不会让你们失望。不过,我听
说诸位也都是些才女,我倒想先听听大家的诗词,不知意下如何?〃刘石庵、董曲
江、陈半江、戴东原、刘师退也都是欣然同意。
    小如、嫦娥、凤燕、月环、胜施等,见这些才子很看重自己,心里也都非常
高兴。还是由小如出头,她看了一下纪晓岚等人,便双手往左腿弯处一按,打了
个〃千〃,权作行了见面礼。然后,说道:〃既然如此,我姐妹几人各联诗一首,也
算作对诸位名士的欢迎吧。〃接着,小如说道:〃现在由我提议,我们说首两物相
仿的诗,也许会使室内生趣添辉。虽为俚调,不作高雅,倒也凑趣。〃小如说完,
又怕大家不知所措,便领先作了一首,以为示范。她作的这首诗是:两物相仿茶
和酒,吕字分开两个口。
    不知哪口喝茶,
    不知哪口饮酒。
    嫦娥一听,完全明白了,这是个谜令,便接着说道:两物相仿霜和雪朋字分
开两个月。
    不知哪月下霜,
    不知哪月下雪。
    凤燕更是个机灵鬼,她略加思索后,便说道:两物相仿糜和黍,圭字分开两
个土。
    不知哪土种糜,
    不知哪土种黍。
    月环也不示弱,接着说道:
    两物相仿锡和铅,
    出字分开两座山。
    不知哪山出锡,
    不知哪山出铅。
    胜施又是一首出人意料的答诗,说道:
    两物相仿椽和柱,
    林字分开两个木。
    不知哪木作椽,
    不知哪木作柱。
    醉月轩中,另有一妓,名叫小倩,色压群芳,光彩照人,艳丽奇绝。唯独不
足的是,她是个哑巴。说来也奇,别的哑巴,耳朵失聪,她这哑巴,却耳朵灵敏
如常。这会儿,她听了大家的诗作后,也搔首弄头,千态百姿,妩媚动人。这情
态,更使人拜倒。特别是她那石榴裙随风飘舞时,更让人意乱神迷。
    纪晓岚见势,明白了她的意思,便取来纸笔,让她以书作答。
    小倩握笔,一挥而就。看去,只见上面写道:两物相仿你和我,炎字分开两
个火。
    不知哪火暖你,
    不知哪火暖我。
    众人看了,都大吃一惊,没想这小倩竟这样聪慧,诗中透露着情丝脉脉,不
觉似有春风鼓荡情怀,真个烤人。
    纪晓岚见此,感叹不已。万没想到,在这个无声的世界里,竟蕴藏着如此深
重的情感。于是,他当先给小倩留了赠联:无声无音倒也动神韵;有情有楚更是
见苦心。
    随即,陈半江亦赠了小倩一联:
    问心须知默默含情处;
    叩胸尽在深深不语中。
    戴东原见之,挥毫题赠道:
    多少苦衷,不忍明言同息伪;
    有何乐趣,勉将默笑学婴宁。
    刘石庵所赠一联,更为贴切:
    真个销魂,千般旖旎难传语;
    为郎憔悴,万种相思不忍言。
    董曲江题赠尤为奇异,不同一般:
    楚楚深情,何须语言描绘;
    脉脉幽思,不用色泽掩映。
    诸才子,又分别地为小如、嫦娥、凤燕、月环、胜施五个名妓赠了联。值得
一说的是,他们所获的赠联,都有她们的艺名相嵌,真个称得上妙绝伦比了。
    小如获得的赠联是:
    小住为佳,小楼春暖,得小住,且小住;如何是好?如君爱怜,要如何,便
如何。
    凤燕获得的赠联是:
    凤枕鸾帐,睡去不知春几许;
    燕歌赵舞,醒来莫问夜何宜。
    嫦娥获得的赠联是:
    灵药未应偷,看碧海青天,夜夜此心何所寄?
    明月几时有,怕琼楼玉宇,依依高处不胜寒。
    月环获得的赠联是:
    天高地广,才见青青月;
    海碧山翠,唯闻艳艳环。
    胜施获得的赠联是:
    胜女千娇,遗风四面,常惹痴郎望;
    施艳百媚,传神八方,竟使醉男归。
    众妓获联,欣喜非常,当即置酒,招待各位名士。
    数人中,唯刘石庵能畅饮,即使连连干过三杯五杯也不醉。
    而纪晓岚却大为不同。别看他生得体态高大,诗思又极为敏捷,却不善饮。
这点与〃李白斗酒诗百篇〃相比,那是差得天高地远了。他只三杯两盏下肚,早已
变成了红脸关公。
    众才子和妓女们见了,都觉得有些好笑,要求他即席赋诗一首。
    他看了看,见实在是有些躲不过去了,便站了起来,说道:〃很对不弃,纪某
人因多贪了几杯,大有江郎才尽之感了。
    不过,为了酬谢大家的深情,我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吧,你们看如何?〃“是不
是有关你自己的风流韵事?〃嫦娥问道。
    〃讲是讲,可不许用暗语捉弄人。〃月环说道。
    众名士也都应声附和。
    纪晓岚见势,便变得严肃起来,说道:〃岂敢岂敢,我所讲的全是真人真事,
是那年业师李又聃老师讲给我的。这可是个情海中的巧遇呵,大有沧桑无尽,月
落星沉,而情丝绵绵之感呵。〃接着,他便一字一板地讲述起来。
    李又聃有个同窗好友,名叫赵大中,东光人。赵大中因事自山东去北京,途
经德州。遇一店名叫清风店,他便进了去。进店一看,见有一名小妓侑酒。
    初看时,他无甚感觉。可是过了片刻,他竟惊奇起来,叫道:〃啊!惜春?〃
那已是十几年前的事了。那时,他没少经过此地,曾幸遇一名叫〃惜春〃的小妓。
惜春,长得聪颖、俏丽、妩媚,非常招人喜欢。在那期间,他没少与惜春在一起。
为此,头脑中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一直消失不得。正因为这样,他今天见到了这
名小妓,马上想起了当年的那小妓了。
    然而,他马上又将自己的想法否掉了。他暗暗地算了一下,如果当年的惜春
尚在的话,年龄已该是40岁左右的人了。
    他想到这里,立刻抱歉地说道:〃对不弃,对不弃,是我弄错了。〃也几乎就
在他说这句话同时,那名小妓竟瞅着他痴痴地发笑。
    赵大中有些莫名其妙,问道:〃难道是你在笑我的莽撞和憨蠢吗?〃小妓听了
后,止住了笑声,说道:〃大爷,你怎么将肯定了的事情又马上否掉了呢?〃“我
错了,我就应否掉它,难道这事不对吗?姑娘。〃“不,你没有错。〃“没有错?
〃“没有错。错的而是我。〃“是你?〃赵大中简直是有些愕然了,只好用眼睛盯盯
地望着小妓。
    小妓道:〃请你再好好看看,难道我不像惜春吗!〃一句话,敲开了赵大中的
心扉,说道:〃像,真像,确实像。〃“那么不像的地方呢?是不是指着我的年龄!
〃赵大中点了点头。
    小妓听了,再没有笑,而是一本正经地说道:〃我老实告诉你吧,我名叫小莲,
惜春是我的姑姑。〃赵大中听了眼睛睁圆了,惊叫道:〃怪不得我将你当成了惜春
呢。现在,我倒想要问你,那个惜春现在何处?〃小莲道:〃远在天边,近在咫尺。
不过,你还想见到她吗?〃赵大中道:〃当然,我恨不得立时能见到她。〃“那好,
我会领你去见她的。不过,我倒想要问问你,难道我还真的像当年姑姑那样有吸
引力吗?〃小莲说这话时,是带着几分撒娇的口吻的。
    赵大中听了,心花怒放开来,说道:〃同样,同样。〃当夜,二人就宿在一起
了。
    翌日,小莲带领着赵大中来到了她们家里。一进屋,便见到了惜春,果然是
多年前的老相识。
    不过,赵大中心中却升起一种悲凉之感。只觉得岁月无情,光阴流逝得好快,
当年的一个活蹦乱跳的惜春,如今已是半老徐娘了。也还算好,她当年的风韵犹
存,依稀中又看出几分相似。于是,他们二人坐在一起,谈起当年,唠起别后,
真是悲喜交加,欢快非常。
    说来也巧。正在他们二人谈唠得如漆似胶之时,由后院走出一位五十多岁的
老妇人。她见到赵大中后,先是一愣,接着又盯注了良久。
    惜春也看到了老妇人,正待她要向赵大中作介绍时,不意老妇人却自己开口
了,说道:〃这位大爷,可是东光人氏?〃“不错。那你。。。。。。〃老妇人没有回答,
而是接着问道:〃那么,你当是大中了?〃赵大中越发惊奇。
    老妇人没有看他,接着问道:
    〃大爷,可是字板台甫?〃
    赵大中听到这儿,不由得啊地叫了一声。
    老妇人还没有理会,继续问道:
    〃府上可是号称天下第一家?〃
    赵大中惊得有些说不出话来,只觉身子飘渺在云雾之中了。
    老妇人也不用他再次追问了,而是自己解释道:〃看来,自己已是人老珠黄,
肤枯肌衰了。唉,也难怪大爷不认识了。〃老妇人说这话时,语其中充满了苍凉感。
    然而,她也不等赵大中发问,继续说道:〃说来,这也是作女人的特点了。在
人生中,第一印象总是那样的清新。虽说事情已经过去三十多年了,但是我从你
的音容笑貌和那洒脱的身影里,我还能够认出你来。〃赵大中听了,似乎是有所感
觉了。但是,没等他说出口,老妇人却如数串珠一样地说道:〃我也是清风店的老
人了,名字说出来你也会熟识的,就是那个曾轰动一时的名妓翠珠。〃“啊?翠珠!
〃赵大中眼中一亮,似乎真的有一颗翠珠在眼前晃动,熠熠发光。
    老妇人也似乎比方才更加麻利快了。只用手一掏,从衣兜里摸出一颗绿绿的
翠翠的晶莹瓦亮的小东西。然后,在赵大中面前晃动了一下,说道:〃赵大爷,你
不认识我了,你可还认识这颗翡翠扇坠吗?〃“扇坠?〃赵大中一惊,终于想起来
了。
    那是30年前,他在这家清风店祝当年,这里有一个翠珠姑娘生得白嫩细腻,
妩媚诱人,一弯刘海,两窝酒坑,实在讨人喜欢。两个人一见如故,赵大中一住
就是多日,临别时将一翡翠扇坠留下作赠,未想事情过去这许多年了。
    老妇人已再也不是无限感慨之状了,而是欣喜非常,说道:〃总算是我们祖孙
三代与赵大爷有缘,今宵咱就来个不醉不休吧。〃片刻,酒已置好。翠珠、惜春、
小莲,共同陪着赵大中饮起酒来。
    不过,赵大中的酒杯却总是迟举。他的眼前,总是流淌着30年的岁月。时
光,那真是一条浪花翻卷的河流。当年的翠玉一般的翠珠,已经变成了一颗被抽
尽了水分汁液的干果;当年的荷花一般的惜春,已经早已是〃莲花多结子〃的时候
了;只有这水灵灵的小莲,才是〃绿竹又生孙〃了。
    想到这里,赵大中的眼角湿润了,似乎有那泪珠滴在酒中。是苦,是甜,是
酸,是涩,他也分不清了。
    而翠珠、惜春、小莲祖孙三人都不觉得,也不避讳,起劝酒,欢快异常,其
乐无穷。
    纪晓岚讲完这个故事,向在座的诸位问道:〃大家对于这位赵大中的一箭三雕
的情缘,可是有些羡慕否?〃刘石庵听了,说道:〃何必空去羡慕人家!我这里倒
有一个真实的故事,不知晓岚兄可想听否?〃纪晓岚听了,笑道:〃既然刘兄愿作
此奉陪,纪某自是洗耳静听了,请讲吧。〃刘石庵道:〃那就让我在诸位面前献丑
了。〃刘石庵,名墉,字崇如,山东诸城人,乾隆十六年(1751年)进士。官
至体仁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是乾隆朝主宰朝野的重要人物。他足智多谋,诙
谐风趣,但又为官清廉直正。他与纪晓岚又是好朋友,二人经常在一起探讨学识,
论说时政,很是对心。
    刘石庵要奉陪一个故事,纪晓岚就开始加他的小心了,怕他算计了自己。哪
想还真按纪晓岚所猜测的来了。不过,乍开始时,纪晓岚还是没有听出来的。
    刘石庵讲道
    说这话,已是70多年前的事了。事情发生在河北沧州所属地面的献县。
    在献县,有家姓施,老人叫施己。
    施己会看阴阳宅。
    一日,他的夫人对他说道:〃你一辈子净给人家看坟茔地了,结果人家出了些
作官为宦的。而轮到自己家,你却不去看了。〃施己听了后,打个唉声,说道:〃
只可惜,咱家没有福人哪。〃“咱四个儿子,难道一个有福人都没有吗?〃“至今
还看不出。〃“那么,你就没有别的办法了吗?〃“办法吗,却有一个。〃于是,他
就对夫人〃如此这般〃地说了一阵。
    这天夜晚,施己把四个儿子叫到跟前,说道:〃今晚,我叫你们四个人去咱家
祖茔守墓。你们谁也不准在那里偷闲,要各尽职责,待天亮之后,你们回来见我,
说明所见到的都是些什么。〃四个儿子心里纳闷,老爷子今天这是怎么的了呢?为
何想出这样地一个做法?但是,也不好问,只好遵命行事去了。
    常言,〃一母生九子,九子还个别〃,确实不假。施己的四个儿子中,老二、
老三、老四关系融洽,常在一起。老大却与他们不同,总好自己在一边。那哥三
个见了,背地里都这样说,老大可能是有什么隐私,不好对别人讲。然而,他们
几次地跟随着老大,暗地里进行探视,结果也未发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