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心灵的力量之类物质世界-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类本身,即人类本身就是这种力的结果。
我相信这是一段晦涩难懂的话,如果要说得简单一些便是以下几个字:人类是自然的产物。
这似乎令科学进入了一个没有终极结果的无限循环之中。人类在揭开这个世界与自身命题最早的那只盒子之后,就开始了不断揭取这种盒子的过程,而问题并不在于人类揭开这些盒子的次数以及每一次所看到的惊喜,而是存在于发现这一盒子的无限可揭以至于成为一个无法预测终极的未来。在科学界,不可知论往往会成为了科学家们最后的一个不得不面对的陷阱。另外一些意欲穷极宇宙的人们,也只能将未知而求解的梦想假托到下一个盒子的开启而可能获得的惊喜与发现上,这两者的差别仅仅是寄望的不同,实际结果完全一样。

类物质再爆炸(9)

在这里,我们都遇到了不可知与未知的共有困境——这是我们人类共同面对的终极困境。我们能够找寻到它的解吗?
我在这里将作一个小小的关于物质与类物质的理论实验,以作为对亚里斯多德所提出的世界由物质与力所构成的理论的一项补充或引证。
现在,我们开始这一理论的实验,我希望以下的语言陈述尽可能保持我们人类的逻辑清晰:依据基本粒子学,当我们将任何一个可见物质体不断细分之后我们将得到其最小的存在:夸克。这种时候,对于夸克这一存在已完全不再是由最先我们使用肉眼所看到的可见物质态了,而是一种无法称量的虚拟态。我们看到了这种物质态由实向虚转变的某种结果。当夸克再次细分为更小的粒子时,物质之于客观宇宙的形态便完全转变为虚空——虽然我们无法看到这种更小的粒子,然而它们的确存在。这个时候,这些极其细小的粒子所带有的能量则表现为“虚空”所带有的“能量”。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物质与类物质之间的过渡过程与组合形态,甚至,我们还可以得出所有有形物质态的本质都是“虚空”态的这一结果——虚空是一种更为真实的存在方式亦是物质世界存在的本质。
我想,这是一则由实证科学所引证而出的关于物质与类物质之间关系的典型例证,同时也能够解释许多我们面对世界时所产生的迷惑。
同时,这种虚空态所具备的能量亦使我们相信类物质世界的能量正是以一种虚空的形态存在于我们人类之中。
通过以上引证,我将更为坚定地支持前面所谈到的人类意识形态与哲学时代来临的论断。
在我的职业经历中,广告一直都作为一种对于类物质和物质相结合的行业特性而存在。在我看来,广告本身就是一个典型的物质与类物质两个世界的结合体,而广告所具备的能量更多是类物质世界的力量,即思维创意与心灵唤醒的力量。作为对市场物质态产品价值营销的支持提供者,广告所承担的正是对产品物质态之外类物质世界的能量发现,这种探索并发现产品类物质世界资源的过程便是创意的过程。这种职业经历的过程本身也正是广告类物质世界能量开启的过程,它使每一位广告从业者获得来自这一世界的感悟——我相信几乎所有的大师都会是从广告类物质世界中获得诸多心得与智慧的哲人,他们拥有的便是他们的思想与理念而非任何其它。
我希望这样的一种言论不至于引起今天和未来的广告人的不快——事实上,我相信广告作为一项探索心灵的职业拥有着值得研究的深远价值。
我经常身处于与广告主决策者促膝谈论关于品牌与物质态产品理念的氛围中,在这种氛围下,意识形态与哲学中的因子总是不期然地发生碰撞并成为广告创意思想诞生的火花。当我发现一些广告的同事关注于局部的作品而忽略更深的意念的发掘时,我会请他们停下来作出一些思考,尽管常常未必能够达到我们所理想的要求高度。
这里顺便要提到的一句是,在很多的场合下,尽管广告主很明确邀请广告公司前来的目的是为了弥补他们在物质形态之外的附加价值部分,然而他们却很难理解自己所需要的这一部分是什么?当他们看惯了物质形态的产品和市场交换所产生的实际现金流之后,他们意识形态的空间实在有限——我相信,未来,这种广告主将会越来越少的。
亚马,有关我从事多个行业并最后进入到广告的这些职业生涯的体会和领悟,可视作为对于类物质世界这一思想诞生的一个重要因由。而更为重要的则是:不断探索未来以及作为自然生命之一的自我存在价值本身的思考,是这一思想产生的根源动力。在这一点上,与爱因斯坦以及先哲们的思想发源并无差别,唯一有别的只是他们所探索与发现的结果。面对自然宇宙,对于类物质世界的探索与发现,乃是一个对于人类自身命运与自然宇宙关注与发想的结果。当然,这种研究并不是基于数学模型和完全的实证科学方法,更多的,是运用类物质世界本身所客观存在的能量——心灵的感悟和体验,同时,人类先哲们的思想是引领的重要航标。事实上,人类在更早的时候就已经做出了发现,只是我们尚未将其重视到需要进行一次更富意义的统一而已。我将这些关于类物质以及心灵的论述留赠给你以及未来意欲获得更多思想成长的人们,并希望阅读它是一场并不枯燥的过程。我相信,这中间有许多观点将会被更具眼光和心灵的人们所增进——这正是这一思想意欲达到的另一目的。

类物质再爆炸(10)

这场针对类物质世界的探索绝不比任何物质世界的观测和实验来得轻松。唯一令我愉悦的就是,我有一个你这样的诉求对象和一个没有制约的心灵世界。我们所看到的所有制约,都只是人类自身设定的束缚——世界对于我们,就是一种自然恩赐的关爱与宽容。
祝你健康,建议你结交情性相近的朋友,以便使你的思想获得发育,请切记要与他人相处和谐。
你父亲2002.10.20

个性——人类类物质的本体基因(1)

第五封信:个性——人类类物质的本体基因
亚马:亲爱的儿子!
这封信里我将谈到一个与我们每一个人都相关的个性的问题,这是一个伴随人类诞生的社会性课题。更多的时候,人们大都乐于将它当作一个平常话题来讨论——因为个性之于我们每一个人实在是太惯常了,它表现为甲区别于乙的差异点,也往往成为某种性格魅力的所在。因此个性似乎并非值得大家都来研究的细分课题。当我们评价某一个人时我们经常会说:嚯,真有个性!这样的评介代表着多重含义,同时也因为评价者的个性差异而使评介本身也带上了不同个性的色彩和结果。有时,这种“有个性”是一种赞赏和褒扬,而从另外一个人口中,这种“有个性”则显现出不一定赞同而仅是一种交际必要的礼貌。
这将是有趣的一封信,因为写这封信的我和看这封信的你都将以自己个性中的所有来体会并进行沟通。从这一意义来说,由于个性的区别,使人类对于相同的一件事物的认识变得更加生动并产生意想不到的不同结果——这一现象在人类认知自身和自然历史过程中早已被无数次印证过了。这种个性不同的事实在很长的时间内没有被我们完全重视到作为一个课题来认真对待和研究。其原因大概是人类在内在意识中往往会认为个性是上天所赋的一种既成事实而不再追究也无法追究,另一方面,个性这种存在常常是表现在人们的物质生命体之外的气质和意识的部分,这一部分的虚空无证的特质也导致了研究的难度。就像对待心灵这一类问题一样,个性的研究比衡量一个人的外在体形以及嗓音大小或是五官端正与否完全不同。正因为如此,人们大多只能用一些物质世界的状态与形容词语来比喻个性的存在与差别,比如我们会将某种个性评价为“强”或者“弱”,这种“强”与“弱”是通过我们对于自然世界中可见物质力量的体验来形容个性的方法。事实上,人类个性与物质世界的现实状态之间只存在着某些类似与可喻的关系而已。我们应相信,这种对个性施以“强”与“弱”的描述是一种极不准确的评价,至少会使我们因此而在个性认知上形成某种认知的误区。可以这样来说,人类发展至今,对于个性存在的认知仍然只是一些强差人意的估测和假借描述,并且因人而不同。也因为如此,我们对于人类历史中的许多具体人物的评价才显得如此复杂和充满不确定性的争议。
所以,亚马,我们必须看到人类的相互认知才显得十分不易,因此,人生知己也就显得尤为珍贵。从这一点上看,每一个人类个体的生命在某种意义上将显示出绝对的孤独。所以,你得忍受并理解这种由于个性的差异所带来的孤独——它的回馈会令你学会独立思考并有可能获得独到的心灵感悟。
个性是这样的独有而奇特。在历史上,对于某一位重要人物的功过评定往往需要许多时间的沉淀甚至要花上几个代际的时间来确认,许多这样的例子可以作为这种证明:古希腊对于苏格拉底所进行的自然辩证哲学的宣讲大为不解甚至认为是一种莫大的社会蛊惑之害,最终是雅典民主议会的那些恪守着雅典公民职责的议员们共同决定处死这一无人能胜的诡辩家(他们始终相信苏格拉底是这样的一个诡辩者和文明社会青年的毒害者)。当苏格拉底从容饮下那杯毒酒之后,人类则开始纪念他。同样地,对于布鲁诺这样一位虔诚的日心论者,罗马教会所做出的是火刑的决定,使之成就为人类历史上自然科学的殉难者。在另外一些涉及个性和意识形态的领域,梵高在其追求生命与心灵体验的有生之年里一直被视为一个疯子而非艺术家,另外一位叫做爱迪生的发明狂人也只是众所一致认定的低能儿。简略浏览一下人类的思想文明史,在很长的时间里,相当一部分的思想者和科学家以及梦想者都会获得一个类似于“精神病”的低劣评介。几年之前好莱坞的《阿甘正传》恰恰也通过那样一位执著于爱与和平的低智商阿甘揭示出相同的主题。在个性这一灿烂而离奇不已的世界中,人类面对它所采取的态度以及所有的表现几乎是极其浅薄与无知的代名词。

个性——人类类物质的本体基因(2)

亚马,个性的世界是奇妙无比的,你的个性亦将有这样的魅力。这种个性,我之所以表现出研究的兴趣,是因为我相信在“天赋”之外,应该与我在前几封信中所谈到的那个神奇而虚无的类物质世界有关。我将在后面的部分逐渐谈到它们之间的关系。
人类以及自然事物所存在的某些个性特征,在东西方人类文明所创造发明的文字中往往都会使用特定的“形容词”来描述。这一词类的最大特征就是不确定性而只能表示一个“存在的态势比喻”,并且这种不确定的态势和比喻无法对个性特征进行准确的标刻和理性框定。我们可以随意举出一例来说明:比如“美丽”这一形容词,对于它的感知会随着不同的人或是一个人的不同年龄而出现不同的理解。在审美的范畴内,人们都将得到“美”的意念指向,其美的程度与差异却因人而异。在人们认知的幼稚期,“美丽”可能只会是一种赞叹与认可的态度;到了少年期,“美丽”则成为第一个被自己欣赏或暗恋的异性的代名词或标准;而在青春期,“美丽”往往会变成性和诱惑的信号;到了中年,则成为一种触及心灵的感悟;到了晚年,“美丽”或许会成为人生遐思和青春留恋的一种情怀。我们看到,这种类词永远不可能如同名词那样在人类脑海中被牢牢烙印成某一固定的概念,而是呈现出一种相当活性的状态,并根据不同的条件呈现出完全不同的含义与认知结果。
我之所以与你探讨这些,是为了将个性这一存在的客观事实以及它在认知过程中所呈现的不确定性予以展示,同时希望能够在稍后的时候作出更为准确的解析,并以此证明出个性乃类物质世界的产物而非我们所惯常认知的物质态。更重要的是,我希望通过对个性的阐述来表明这样的一个观点:即人类更多地存在于类物质世界的本质这一根本性结论(这与我们所惯常理解并认为人类是物质世界的产物的结论不同)。这样的结论是我追求并努力求证的。我希望通过这样的论证使我们能够更多关注到物质世界之外的人类心灵与哲学的体验。反过来,还将提醒人类在物质世界认知中使用单边物质标准来衡量自然宇宙的一切以及人类类物质世界产物的行为将会是多么的不公正。也希望借以引导并开启人类的意识思维来对未来世界和一切自然宇宙所发生的事件予以更为客观的认识判别。
谈到个性以及因为个性而产生的种种人生际遇的体验,我相信每一位人类分子都会有自己独特的话题。在这里,我想告诉你,这种由个性而带来的独特际遇正是个性财富之一(孤独亦是如此,甚至可以说孤独正是我们人类智慧的来源),亦是一个人开启他的类物质世界灵性感悟的源泉之一。直至今天,我仍然被许多人视为一个颇具个性的人,这是一个有趣的经历。尽管大多数人并不愿意被其他人视为个性或异类分子,然而对于我而言,个性便是自我存在的依据和标志。除非它给我或是他人带来不幸,否则我不会考虑放弃。我的个体经历恰恰表明了个性的必要以及它的珍贵——它让你感受到广袤世界中一个独立生命的唯一、尊严与宝贵。
这种对于个性的最早研究,始于18、19世纪欧洲自然博物学家们对于自然动植物物种进化的研究。较达尔文博士更早时期的法国博物学家和哲学家布福作为最早提出进化论的先驱者就写过一部叫做《风格论》的书,他在提出自然物种的进化变迁理论中谈到个性与人类生命的紧密关系以及相关生物种属的区隔问题,率先提出了“风格即人”的观点。
这是一个影响深远并令人类拥有一个全新审视自身个性价值的观点,这一观点的应用范畴几乎涵盖了今天人类所有的创造性活动,并令这种创造性获得了越来越正面的价值评价。创造力所带来的差异化随着人类的宽容使我们的生活与思想更加丰富,这是一个令人欣喜的进步。
2000年,现代生物基因技术终于在全球多个国家科学家的共同努力下获得了惊人的成果:人类成功破译了自身生命的基因图谱。由此,人类作为自然生命中的一个重要种属获得了组成生命基础的基因密码的解析,而这仅仅还只是人类揭开自身奥秘的一个开端。通过对基因碱基对的对比分析,科学家更进一步地发现,人类所有成员的基因密码的相同率高达99。8%,差异率只有0。02%!我们所看到的每一个人所存在的个性的差异奥秘,均由那个小小的0。02%的基因碱基对的秘密构成!基因研究还发现了一些有趣的事实:人类的基因碱基对与一只苍蝇相比只有40多的数量差异,这种差异在人与另一令人类厌恶的老鼠之间则显得更小。一个并非玩笑的结论是:人类假若稍不留神便有可能成为鼠辈!另一个角度来看,从基因的个别变异和基因突变现象上,我们似乎可以解释人类为什么偶然会有先天愚儿或是脏器残缺以及怪胎诞生的原因。

个性——人类类物质的本体基因(3)

我们刚才通过生命基因科学的发现来揭示了人类个性存在的证据。然而,基因科学似乎尚未对导致个性形成的那个0。02%进行更为准确的诠释,这一细微比例的差异是如何形成的呢?
我们发现,人类在面对共同的文化、情感和诸多相关事物时都会呈现出方向一致的认同与理解,我们将此称之为人类的共同心理。同时我们还发现,即便是肤色不一或是语言与文化背景的较大差异也未成为人类之间相互沟通与理解的阻隔。今天,全球化正成为一股潮流席卷人类并成为这个时代文化、经济与政治三大社会领域的价值共识,这些迹象与事实表明了人类基因密码99。8%高度相同的规律,这一规律同样有效作用于苍蝇和老鼠。将这一原理提升到哲学层次来看时,我们有可能会得出这样的结论:所有地球生命都是平等而且是机会均等的一个更大族群,人类与苍蝇和老鼠相隔并不遥远,而且是完全意义上的地球生命的同类,它们之间所存在的区别仅仅只是地球生命体的不同“个性”而已。这一推论可以解释为什么人类与苍蝇和老鼠的关系是如此之近——尽管它们之间互相厌恶到了极点,事实却是这三者似乎谁也不能奈何得了谁。同样地,将这种共生关系应用到人类自身时我们也会发现,人类中的真善美与假丑恶以及天使与魔鬼一样将获得同生共长而无法由一方消灭掉对方。
这样,我们看到了自然宇宙在地球上所展现的生命共生圈的这一客观规则。在这一规则之下人类并无任何骄傲或是与众不同的优越感,本质上,人类仅仅只是“地球生命”中的其中一种“个性存在”。这种“个性存在”既可以独立地区分出“人类”的概念,同时更可以归属为地球生命共生种属的相同一分子。这一规则现象与人类社会中“个性”这种异化的存在往往被另一部分人称之为不同于他们的“某一种人”的道理相同。这里的“某一种人”的概念并不是在实质上区别于其它人类而是指在个性上异于另外一类的个性而已。
讨论到这里我们会发现,人类原来是一个生命的整体,所谓的个性恰恰是这一“整体生命”的不同状态的呈现而已。人类是一个人,或者说,人类是一个同出一源的由众多个性体所构成的生命整体。这不禁令我想起《圣经》中耶和华以尘土依照他的样子造出亚当再用他的肋骨造出夏娃的创世纪的故事来。
或许正是因为此,我们才得已真正明白人类生命的秘密,也才能真正懂得人间应有的普爱,同时也懂得了这种爱是必定要爱地球上和宇宙间所有的生命。耶和华所宣讲的爱与宽容的伟大道理,便是由此而来的吧——因为人类便是他自己,因为万物的生命便是这一个!
这种对个性的解析大概只是人类的第一次吧,我想。个性,这种神奇的东西使我们每一个人由此拥有了让人类各个分子之间做出相互识别的基本标志。这种标志更重要的意义还在于使人类的每一分子都能够获得自然宇宙的慷慨施予和营养,同时也使个体拥有了一种必须存在以及需要被保护的理由——我相信这也是民主与平等思想的本源所在。这种由个性个体所组织起的人类生命群体的自然法则如同科学对于物质世界的构成研究所得出的结论一样:一个物质整体均由每一个细小的粒子所构成,也正是因为这种不可或少的基本粒子才有了最终形成一个客观物质器件的整体形态的可能。反过来,除掉任何一个粒子结构都将导致器件外在形态的变化。这一规则同样表现在微观物理学的领域中:原子与电子以及原子核中的中子与质子也同属这样的一个客观组织体,一个没有电子的原子或是没有质子的原子核都只会是物质世界中一个不可成立的解。
然而进一步深入的研究将表明:个性这一由基因碱基对的微妙差异所起的作用并非仅仅是为了形成人类个体的差异化,我认为个性的出现还拥有一个更为重要的使命。我在这里称之为使命毫不为过,因为个性的诞生与存在所潜藏的能量恰恰是自然宇宙造就万物的根本秘密之一。这一论证十分类似于建筑中的梁、柱、砖等不同的物料,它们同属一幢房屋的共同一分子却有着如此之大的区别,其目的并不是简单地使它们彼此作出区分而是使房屋能够建立得起来!假定人类个性亦同此理,那么我们似乎可以论证出耶和华造就生命万物的用意并非是仅仅对于人类有所青睐,而是在于耶和华自己所意欲创造出一个属于他的房子抑或其它意义上的生命态的原创动机。我在这里以耶和华来形容这个宏伟宇宙的智慧创造力量将比泛泛描述会更加形象一些。因此,可以这样来认为:个性的出现恰是自然宇宙在更广空间里建造一个宇宙智慧生命大厦的材料,并由每一个不同的个性来承担建造这幢宇宙生命大厦的不同的使命。将这一宇宙生命大厦的模型进一步微缩到人类这一族群,我们会想到一根大厦顶梁柱的比喻——我们的每一个人类个体以其不同的个性而成为这一根梁柱中组织纤维的一分子。再进一步微缩到人类个体本身的形态,我们亦可以体会并理解到正是由身体中各个不同的脏器与骨骼来共同组成我们的完整生命体。

个性——人类类物质的本体基因(4)

这是一番艰深而奇诡的论述,在我们讨论至此的时候,希望不至于有太多的歧义产生。通过这样的引证与论述,我们或许会对人类个性的存在意义产生更深的理解。
从这一意义来理解,个性作为一种客观存在所起到的作用便是承担组成宇宙复杂生命系统的个体使命,就人类社会而言,个性所起的亦是相同的作用。另一方面,个性的诞生还拥有着相当一部分人择的因素,当生命类物质世界的部分被人文的种子所启发之后,人择的力量亦影响了个性的发育与生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