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刘墉-把话说到心窝里-故事篇-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约,一件要送东京,一件要送各里岛。” “先生!你到底要飞哪里?”小姐不高兴地问。 “我要飞纽约。” “那你的行李只能挂纽约。”小姐说:“不可能送去别的地方?” “那么为什么我上次去纽约,你们把我两件行李送去东京和各里岛呢?”客人问。 五 讽刺某航空公司高出事率 机场柜台,一群旅客等着 check in。 “把条子填好,挂在你们自己的箱子上。”柜台人员递出一摞空白的行李识别条:“要记得写名字和地址、电话。”  
 
 

大家纷纷趴在箱子上填好、挂好。 “还剩这么多空白的条子!”有人举着剩下的条子喊:“还要挂哪里?”就听人群中有人说:“挂身上,掉海里,容易认。” 六 讽刺餐馆 五星大饭店的西餐厅中。 “麻烦您过来一下。”客人对服务生喊。 服务生过去了。 “这是牛肉汤吗?”客人勺起一匙汤:“怎么连半片牛肉也没有呢?” “这是牛肉清汤。”服务生说。 “可是,可是连牛肉的味道也没有啊!” 服务生歪歪脑袋、耸耸肩:“这汤的名字就叫 ‘牛肉清汤’!” “我懂了!”客人一笑: “这是带有牛肉记忆的汤(31fis is asoup with beef’s;;mory)。 ” 七 讽刺日本人 纽约的地铁里。  
 
 

一群中国留学生又笑又闹。更糟糕的是有人从唐人街买了韭菜,闷在地铁车箱里,令车上的白人很受不了,不过大家都忍着,没有发作,也没有纠正。 那群学生要下车了,纷纷拿起大大小小的手提袋。 “你们不是美国人吧?”有个美国老先生,装出笑容问:“你们是从哪里来的啊?” 一群中国留学生,先怔了一下,接着一起对老先生一鞠躬: “日本!” 八 讽刺教授 新鲜人选课,去请教“老鸟”: “某教授的作品听说相当多,我是不是应该先选他的?” “你听说的一点没错!据说他是全国发表论文最多的教授,你知道他有多厉害吗?”老鸟说:“他不止著作等身哟!如果你把他写的书,一页页连起来,可以从台北排到高雄;你把他一行一行字连起来, 
 
 

可以从地球排到月球;你如果把他写的每一笔连起来,可以从这里连到黑洞。”老鸟说:“空空洞洞,什么也没有!” 九 讽刺和尚 苏东坡和佛印一起饮酒。 “奇怪!”苏东坡说:“不知为什么古诗里总是用‘鸟’来与‘僧’相对。譬如‘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时闻啄木鸟,疑有叩门僧’;请问,和尚跟鸟关系特别密切吗?” 佛印一笑:“您讲得好像不错,只是,今天老僧我,却跟您相对,难道您是鸟吗?” 十 讽刺德国人 德国名诗人海涅(Heinrich Heine)因为是犹太裔,常被德裔的同僚奚落。 有一天,海涅跟个德裔的作家一起到海岛上游玩。 “嘿!这个岛真不简单。”德裔作家存心损损海涅:“居然没有犹太人和驴子。” 海涅笑笑:“好极了,现在都有了。”  
 
 

 
 笑例子 
 自损式的幽默 
 讽刺式的笑话也可以称为“自虐式”或“损人式”。 当有人笑你掉头发,已经“聪明透顶”的时候,你可以用自虐的方法回他:“何只‘聪明透顶’,已经快要‘聪明绝顶’了。” 这时你用自虐式的幽默,化解了尴尬。 
 
 损人式的幽默 
 更高明的是由“自虐”到“损人”。 名作家也是名嘴的李敖,就最善于此,譬如他演讲:  
 
 

“我在坐牢的时候,他们什么书都不准我看。我就问:‘我看《蒋介石全集》总可以了吧!’他们想想说:‘这可以!’就搬了整套给我。所以,我大概是这世界上惟一一字不漏,读完《蒋介石全集》的人。”接着,李敖问台下的听众:“你们看过吗?当然没有!就好像你们没吃过狗屎一样。” 想想,李敖这段话,多幽默也多损人,而且损得多高明啊!最重要的,是他由自虐、自损,到损人,所以圆融而不见刀痕。 
 
 由自损到损人的幽默 
 我看过的另一个精彩的由“自虐”到“损人”的例子,是有一次李艳秋上张小燕的节目。 刚开场,李艳秋就笑道:“今天我终于看到一个比我更老更矮的人了。” 这幽默也多高明啊!她棋走险招,知道如果对一般人这么说,对方可能会生气,但是对张小燕而言, 
 
 

因为张小燕已经有公认的成就,如今老而弥坚,反足以自豪。加上李艳秋先自虐,再损人,就更只见幽默,不见伤害了。 
 
 幽默出手,点到为止 
 现在再让我们回头看看前面十二个例子(其中五个是我亲身经历)。 马克·吐温利用语法上的技巧,易守为攻。 我那同学利用道歉的方式,凸显对方的失礼。 劝酒人借着笑话,暗讽了只吃肉不喝酒的朋友。  旅客借着行李,狠狠修理了爱掉行李,又多空难的航空公司。 外国客人用一句幽默的英文,作了讽刺也找了台阶下。 留学生用既诡诈又狠毒的方式嫁祸于日本人。 老鸟没评论教授一句,却用个笑话讽刺了教授论文的空洞。  
 
 

佛印和尚借力使力,对苏东坡作了幽默的“反转”。 海涅顺水推舟,把德裔作家讽刺为驴子。 讽刺式的笑话就是这么变化多端,只是你在使用时,先得认清对方,有没有承受的雅量。你更要讲究出手的轻重,点到为止,让对方听来是笑话,却能深人人心。 这就是“诡文而谲谏”的道理啊! 
    
 
 

 熊猫有个梦想, 就是拍张彩色照片。 
 
 
 第四十一章 要不要送上床 
 
 笑引子 
 要奶吗? 
 英国著名喜剧演员班尼·赫尔的喜剧系列,不知你看过没有。 班尼·赫尔能唱能跳,还擅长“饶舌歌”,加上带一点“性暗示”的幽默,不知获得全球多少观众的笑声。 刚到美国那几年,我常看他的节目。其中印象 
 
 

最深刻的画面是—— 班尼到一个露天咖啡座,过来一个“豪乳”的女侍。 “你要点什么?”女侍问。 “茶!” 女侍立刻从两乳之间,掏出一只杯子,放在班尼前面:“什么茶?” “红茶。” 女侍又立刻由两乳之间掏出一个茶袋,放进杯子: “要不要加糖?” “要!” 女侍再由两乳之间掏出一包糖,为班尼加下去。接着问:“要不要奶?” 班尼抬头看看那女侍,举起两只手,不断地摇: “不要!不要!” 
 
 要送上床吗  
 
 

 我之所以特别记得班尼·赫尔这一段,最因为它“会意式”的幽默。 会意式的幽默常常极简单,要由你去体会“言外之意”。也正因为它们比较“隐”,所以常不易了解;而当你了解之后,则特别耐人寻味。 讲个真实故事—— 有一天我去某饭店看个国外来的朋友。 上计程车,司机问我去哪里,我就拿出朋友在电话里告诉我的地址念: “台北市某某路某段某号某饭店一。八八房。”  这时就见司机一笑:“沙发上?” 这位司机多幽默啊! 他的意思是我只要告诉他饭店名称和地址就够了,何必把房问号也念出来,好像要他把车开上十楼的样子。于是他顺势问:“是不是还要送到沙发上?”  
 
 有钱娶我吗?  
 
 

 这也使我想起大学时,一个同学对我说的“鲜事”—— 我这同学很花,为了找漂亮妞,他甚至会跑到他家附近的大学,旁听夜间部的课。 在师大夜间部的班上,他看上了一个女生,每次都想尽办法坐到女生旁边。 这一天,他终于鼓起勇气,递了个小纸条给那漂亮女生。纸条上写“小姐,你有没看过现在正上演的欧洲片《想你、爱你、恨你?》” 女生看完纸条一直没吭气,直到打下课钟,女生起身,突然塞了个小条在我这同学的手里。 纸条上只写了四个字——“聘金、礼饼”。 这幽默你看懂了吗?如我所说,它很高级,但是很不直接,必须你细细品味,自己去会意。 如果你还不懂,就看看下面这些“笑例子”吧! 
 
 笑例子  
 
 

 一 换妻双人组 餐馆外,一个男人弯着腰,往外躲,差点撞到一个往里走的客人。 “你在躲什么啊?”那客人问。 “我太太和情妇居然坐在一起喝茶。”往外躲的男人说:“我快躲为妙!” 这新进来的客人笑笑,往里看,发现偌大的餐馆里只有一桌客人,坐了两个女士。但是再细看,也大吃一惊: “糟了!我太太和我的情妇也在里面。” 二 好个生日礼 我的儿子早上总起不来床,我就从台湾带了一个铁皮做的大闹钟给他,说: “来!儿子,送你一个生日礼物。” 儿子笑着接过,说: “爸爸!你过生日的时候,我送你一把老虎钳。”  三 熊猫的梦想 熊猫有个梦想:  
 
 

“希望有生之日,能拍一张彩色照片。” 四 小费 “爸爸!你好粗心哟。”四岁的儿子把一张钞票交到老子手上: “这是你刚才忘在餐馆桌上的钱,幸亏我看到了。” 五 学外语 黑夜里,老鼠爸爸带着老鼠儿子逛街,遇上几只老鼠强盗。 老鼠爸爸急中生智,学了一声猫叫,因为装得太像,把老鼠强盗吓得鼠窜而去。 “看吧!”鼠爸敲敲鼠子的头:“早告诉你,学外语,你看看,管用吧!” 六 没得好看了 某人回家,没赶上足球大赛的现场转播,只好等深夜看重播,儿子居然也陪着看。 “你先看过了,但是千万不要告诉我结果。”某人叮嘱儿子:“好让我当作是现场转播。” “好!”儿子说。  
 
 

开赛十分钟,一队进球了。 儿子突然起身:“我不看了,没得好看了。” 七 然后呢? 某国际影展颁奖典礼,特别请了两位老牌男女演员上台颁奖。 “等会儿散会之后,我请你吃消夜如何?”老男演员问老女演员。 “然后呢?”女演员一笑。 “请你看秀!” “然后呢?” “请你喝酒!” “然后呢?” “请你去五星饭店。” “然后呢?”老太太笑道。 八 拜码头 有一阵子台湾流行“抓娃娃机”,一个个玻璃柜子里堆满玩偶,只要投币,就能控制“钓爪”,抓玩偶。 有一天,我也去抓,可是花了两百多块钱,一 
 
 

直抓不起来,总是才抓住,就溜掉了。 “小姐!为什么这么难抓啊!”我对店员小姐抱怨。 “一点也不难抓!怪你技术不好。”小姐手一指:“你瞧!刚进来的这个先生,他就是高手,你可以拜他为师。” 果然正走进一位先生,我就过去请他帮忙。 那老兄倒也爽快,立刻下手帮我抓娃娃,只是又投下去一堆硬币,他也抓不起来,还急得满头大汗。 “我也不行。”那老兄摊摊手,对店员小姐大声喊:“还是你来吧!” 就见小姐一笑,一扭一扭走出来,用钥匙把玻璃柜子打开,拿起一个娃娃,往最上面一放。接着,我很容易就抓了起来。 “看吧!拜我没用。”那老兄拍拍我:“抓娃娃不如抓小姐。” 
 
  
 
 

笑点子 
 心领神会就够了! 
 “会意式”的笑话说完了。 你有没有发现,这种笑话最大的特色是点到为止,它不像一般笑话,有个引你爆笑的“结局”或“冲突”,只是平铺直叙地讲一段话,甚至看来不完整,好像有头无尾。 会意式的笑话,妙就妙在这里,它全要你用联想去“领会”。 
 
 笑话留三分 
 相反的,如果你一次把话说完—— 如果你在第一例中说“你的老婆正是我的情妇”。  如果你在第二例中加一句:“你送我不像生日礼物的礼物,我也回送。”  
 
 

如果你在第三例里提醒大家“熊猫本来就是黑白的,何必拍彩色?” 如果你在第四例中说:“这是爸爸留在桌上的小费。” 如果你在第五例中说“猫语是老鼠的外语。” 如果你在第六例中加一句:“原来这场球赛,两队只踢进了一球。” 如果你在第七例中加一句“就算上了床,我们都九十岁了,还能怎么样?” 如果你在第八例里直接“挑明了”店员能够放水。 那些笑话就会因为太直接而没意思了。 
 
 含蓄的幽默 
 会意式的笑话因为“点到为止”,甚至“点都没点到,就停了”,所以是笑话里最幽默也最含蓄的。只是有一点,你得小心——  
 
 

那些非要大荤大辣才过瘾的人,常听不懂这类的笑话,使你不得不再加解说。 所以说这种笑话,常因为大家反应的快慢不一,获得前前后后好几拨的笑声。 
    
 
 

 “我这辈子杀猪,下辈子就变猪。” “那么,这这辈子杀人,下辈子就还能做人喽!”  
 
 
 第四十二章 太太真伟大 
 
 笑引子 
 我的母亲很幽默,不但表达在言语里,也表现在行动中。举两个例子: 
 
 有来有往 
 有一天吃晚饭的时候,太太跟我开玩笑,隔着饭桌,用筷子在我头上敲了一下(我居然没闪开,被 
 
 

他敲)。接着就听见啪一声,我的儿子胳臂上被奶奶狠狠打了一巴掌。 “奶奶!你为什么打我?”儿子吃惊地问。 八十岁的老奶奶一笑:“你妈打我儿子,我就打她儿子。” 
 
 我儿子强 
 又有一天,我和儿子比“立定跳远”,老奶奶在一边观战。 起先都是我赢,突然儿子大发神威,跳了一个比我更远的。 “还是我孙子行!”老奶奶得意地说。 她正说呢!我一使劲,跳出一个更远的。 “还是我儿子比你儿子行。”老奶奶又得意地说。跟着一边转身往屋里走,一边喃喃自语:“哪有儿子赢老子的。你是爹,他是儿子,他当然赢不了你。”  我立刻跑过去把她拉住:  
 
 

“说得好极了!来!你是娘,我是儿子,咱们来比比。” 
 
 你娘比较棒 
 我有个朋友,小时候家里穷,虽然喜欢音乐,却没能学。大概补偿作用,生了女儿之后,就又买钢琴、又买小提琴,一天到晚带着孩子四处拜师。 女儿实在累得受不了,怨妈妈:“你小时候过得多好?一天到晚在外面玩躲猫猫,外婆也没逼你学这个学那个。” 那妈妈一瞪眼: “这有什么办法,怪我命不好啊!我的妈妈不如你妈妈有闲,我爸爸又不如你爸爸有钱。” 
 
 逻辑的幽默 
  
 
 

在幽默的语言当中,最常见的就是利用人际关系,在这关系中推理,或是通过逻辑,把人带向那些好笑的结局。这类幽默都可以称为逻辑式的幽默。  举几个最简单也最“逗”的例子: 
 
 笑例子 
 一 好朋友 某人生个儿子,开始牙牙学语,最先叫出的居然是“阿妈”。 没想到隔天阿妈就死了。 又过几天,那娃娃说出第二句话:“阿公”。 隔天阿公也死了。 又过几天,娃娃开始叫妈妈。 真惨哪!隔天妈妈也死了。 某人吓到了,知道自己也会不久人世,于是拜托好朋友老王,如果改天自己死了,请老王照顾自己的儿子。  
 
 

“一句话!”老王说。 果然才过一天,那娃娃就开口喊“爸爸”。 某人自知在劫难逃,等着死神降临。 没想到第二天过去了,居然没事,某人兴奋地打电话向老王报告。 老王太太接的电话,在那头哭: “老王昨天死了。” 二 乱剪一通 老曹去理发。 理发师乱剪一通,把老曹耳朵都剪破了。 老曹居然额外赏了不少小费。 过些时,老曹又去理发。 一进门,理发师就认出是“贵客”,又倒茶,又奉烟,细细为老曹打理。理完了,十分意外,老曹只付了一般的规费。 “您上次可赏了不少呢!”理发师提醒老曹。 “对!”老曹一笑:“上次你发神经乱剪,我也发神经乱给;这次你好好剪,我也好好给。” 三 太太真伟大  
 
 

医院里,不但对孕妇开办训练班,教她们怎样在阵痛时呼吸,还附带开了个训练“准爸爸”的课,要男人们知道太太的辛苦,并且要那些“准妈妈”参观。 老李也去参加了,在肚子上绑了一个又大又重的沙包。 “站起来!坐下去!走过来!走过去!”护士喊:“你们这些臭男人就会知道腆着大肚子有多辛苦了!” “不怎么重嘛!”老李走了几趟,笑道。 “好!”护士也一笑,接着把手里的铅笔丢在地上,对老李说:“你把铅笔捡起来看看,就知道你太太的感觉了。” “你要我学我太太?”老李问。 “对!”护士一瞪眼:“现在假装你是你太太,你太太是你。” “那容易!”老李一笑,转身对太太喊:“亲爱的!我的铅笔掉了,快帮我捡起来。” 四 去你妈的感谢上帝  
 
 

老王参加马术训练班。 教练为老王介绍马: “这马懂入话,但是马话跟人话不太一样,你对它说‘感谢上帝’它就跑;你骂它一句‘去你妈的’,它就停。” 接着教练对老王的马小声说了一句“感谢上帝”。  话才完,那匹马就带着老王飞奔。 “停!停!”老王喊,马不停。 “慢一点!慢一点!”老王又喊,马还是不停。 老王终于想起教练的话,大喊一声“去你妈的!”  马立刻停了下来,而且正好停在悬崖的边缘。 老王摸摸胸口说: “感谢上帝!” 五 尸体多少钱? 大水把上游富翁给淹死了,而且冲到下游,让下游的村民捞到。 “你发了!这是上头村子富翁的尸体。”有人对那村民说:“他儿子非找你不可,只有你有,别人没有。你硬不给,好好敲他们一笔。”  
 
 

那富翁的儿子听说,大叫“完了!完了!” 四周的亲戚却笑道:“有什么完了呢!你老子的尸体,只有你要,没别人要,你硬不去领,看他能卖给谁!” 六 杀人有理 有个和尚专爱用因果报应吓唬人。 看见有人打蚊子,他说:“小心下辈子变蚊子。” 看见有人杀鸡,他说:“小心下辈子变鸡。” 看见有人杀猪,他说:“小心下辈子变猪。” 这一天,他又去拦阻人杀羊,而且说他那套道理。 那人听了之后笑道: “照您这么说,我下辈子不想当畜生,还想做人,就得去杀人喽!” 七 秃头有理 “爸爸的头发为什么那么少?”孩子指着爸爸的秃头问妈妈。 “因为爸爸太聪明。太用脑筋了。”妈妈说。 “那妈妈的头发为什么那么多?”孩子又问。  
 
 

八 持械伤人 “我要告你持有武器。”警察拦检,在小王的车子里发现一把蓝波刀,立刻低头开罚单。 “我同意!”小王双手一摊:“可是我也要告你预谋强暴女人。” “为什么?”警察吼道。 “因为你也持有强暴用的武器。” 九 游天堂 “我昨夜作梦,梦见我去了天堂。”小珍说。 “我昨夜也作梦,梦见我去了天堂。”小宝说。  “我不信!”小珍喊:“我看见了天使,你看见了吗?” “我没看见天使。”小宝说。 “看吧!你吹牛。”小珍得意地笑道。 “可是我在天堂看见了你。”小宝指指小珍。 
 
 笑点子 
  
 
 

亲属关系的幽默 
 逻辑式的幽默常跟“亲属关系”有关,这是因为亲属关系是最容易推算也最容易发挥的。 所以当你把你的小女儿抱在膝头,你可以幽默地对朋友说:“瞧!把别人的老婆抱在腿上,多棒!”  当人家都说你女儿长得比你漂亮时,你可以说:“因为她妈长得比我妈漂亮。” 当你老同学骂她女儿总是用头发盖着脸写功课的时候,你可以幽默地解围: “看那画面,就好像以前你在学校里一样。” 
 
 数学的幽默 
 数学是逻辑,所以数字式的幽默也很容易发挥。譬如: “这次大家都考得很精彩。”老师拿着成绩单说:“考九十分的跟考八十分的一样多。”  
 
 

学生兴奋地鼓掌。 “考八十分的跟考七十分的一样多。” 学生又鼓掌。 “考七十分的跟考六十分的一样多。” 学生再鼓掌。 “考不及格的跟全班人数一样多。” 
 
 推理的幽默 
 除此之外,逻辑式的幽默就在“推理”了,你的笑话愈简单,愈容易“推”也愈逗。 举个许多人都知道的例子—— 某人去面店,叫了碗三鲜面,但是跟着说“把三鲜面改成牛肉面吧!” 吃完牛肉面,老板来收钱,某人不付,说: “我的牛肉面是三鲜面换的。” 老板说:“那你付我三鲜面的钱。” “问题是,三鲜面我没吃啊!”某人拍拍屁股走 
 
 

了。这个通俗笑话就属于“逻辑式”的诡辩。 
 
 矛盾的幽默 
 同样的,你可以利用这种方法对朋友幽默地说:  “台北人说话从来都不可信。” 朋友一定都瞪大眼睛看你,尤其台北人。 这时你就接下去说:“我是台北人。” 好!现在请你想想,按照这个逻辑,你是台北人,你刚才说的“台北人说话不可信”不是就不可信了吗?你用后一句否定了前一句,当那些台北人不高兴的时候,你可以辩说:“我的话不可信,你何必当真呢?” 
 
 你还打老婆吗? 
 在法律上也有这样的技巧,譬如你在庭上问对 
 
 

方:“你还打你老婆吗?”他答“还有”,表示他现在打老婆。他答“没有”,表示他过去打老婆。这种问句在法庭上是禁止的,但是幽默的人却能加以发挥。  
 
 我是陈阿忠 
 前面这两个都嫌深了,最后让我讲一个台湾旅行团的真实笑话吧!它比较复杂,但属于逻辑式的幽默,而且不难推弹—— 老陈是乡下的老农民,年岁大了,看开了,把田产交给了儿子,带着老婆一起参加去美国的旅行团。 到美国的第一天,大概因为时差,老陈早早就醒了,一个人走到旅馆大厅,看见一个美国老女人正在擦地。 “G00d  morning”!老女人对老陈说。老陈怔住了,不知怎答,结结巴巴地说:“我是陈阿忠。” 回到房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