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告诉老板你真棒-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你则一不小心暴露了自己的目标,人家觉得你有野心岂不是费力不讨好前功尽弃?”
勾践想了想,说:“那么,也不必退下来,大不了我不做什么,只把本职工作做好,养精蓄锐吧。反正这样也不错。我也开始习惯了。”
范蠡沉吟了一下,说“记得有人在做生物实验时,把一只青蛙放进装有沸水的杯子时,青蛙马上跳出来,但把一只青蛙放在另一个温水的杯子中,并慢慢加热至沸腾,青蛙刚开始时会很舒适地在杯中游来游去,到它发现太热时,已失去力量跳不出来了。这个寓意是说、大环境的改变能决定你的成功与失败。大环境的改变有时是看不到的,我们必须时时注意,多学习,多警醒,并欢迎改变。太舒适的环境往往蕴含着危险。习惯的生活方式,也许对你最具威胁。要改变这一切,惟有不断创新,打破旧有的模式。觉察到趋势的小改变,就必须‘停下来’,从不同角度来思考,而学习,是能发现改变的最佳途径。还有一个历史故事,是说刘备的儿子刘禅的。”
勾践说:“你是说那个‘乐不思蜀’的故事吧!”
范蠡说:“我想你也明白我的意思。”
第三部分打破职场天花板(2)
勾践说:“我只是说如果你觉得我有些激进会适得其反,那么我们就平静平静,稳扎稳打,我好不容易当了主管就下来那才是前功尽弃呢!”
范蠡说:“听过下面这个寓言吗?有一天,龙虾与寄居蟹在深海中相遇,寄居蟹看见龙虾正把自己的硬壳脱掉,只露出娇嫩的身躯。寄居蟹非常紧张地说:‘龙虾,你怎可以把惟一保护自己身躯的硬壳也放弃呢?难道你不怕有大鱼一口把你吃掉吗?以你现在的情况来看,连急流也会把你冲到岩石去,到时你不死才怪呢?’龙虾气定神闲地回答:‘谢谢你的关心,但是你不了解,我们龙虾每次成长,都必须先脱掉旧壳,才能生长出更坚固的外壳,现在面对危险,只是为了将来发展得更好而做出准备。’寄居蟹细心思量一下,自己整天只找可以避居的地方,而没有想过如何令自己成长得更强壮,整天只活在别人的羽翼之下,难怪永远都限制自己的发展。其实,每个人都有一定的安全区,你想跨越自己目前的成就,就不要划地自限,勇于接受挑战充实自我,你才会发展得比想象中更好。而对于那些害怕蜕变和危险的人,危险是无处不在的。”
勾践说:“我不是害怕‘蜕变的危险’,我是觉得没有必要退下来。”
范蠡说:“你在这个位置其实对你没有什么好处,因为随着时间推移,会使你不断卷入那些繁琐的公事和复杂的人事关系,你和你的同事、下属们建立的友好关系就会淡下来,这是客观环境和你们所处的地位所导致的必然结果,人与人的性格习惯千差万别,在一个地方时间一长,大家天天接触难免有些摩擦,这也不利于你今后的大方向。还有伍子胥也不会就此放过你,他会想法说服夫差更加约束你,使你难以进展以至荒废时光,而且他们会找你一朝之错把你拉下马,这是早晚的事。所以,你倒不如以退为进,你不仅要退下来,还要主动调到别的部门从底层做起,这不是退缩,而是‘声东击西’之策。一是让自己下来麻痹伍子胥和夫差他们,使他们对你放松戒备,二是换一个环境有利于全面地了解公司事务,交一些新的朋友,扩大自己的人际圈,拉拢更多的人,乃至更多潜在的‘客户’,同时你这种做法还会迎来更多的人的钦佩会使你具有更大的亲和力。”
勾践半晌无语。
没隔几天,勾践在办公室翻阅文件,接到郑旦打来的电话,郑旦告诉他,伍子胥又在夫差面前说他的坏话,什么拉帮结伙攀高结贵之嫌、居心叵测鹊巢鸠占之志,说得夫差似乎有些动摇,郑旦让勾践最好不要锋芒外露了,枪打出头鸟,一招不慎就很可能被夫差逐出“吴氏”。
勾践听了不禁心头一颤,思前想后,还是范蠡有先见之明。
勾践向夫差提交了辞呈,说明自己想辞去后勤主管之职,再下基层好好锻炼锻炼。
夫差看了对勾践说:“你这是为什么呢?”
勾践说:“自己资历尚浅,时间长了难以服众,恐怕有愧于夫总您,所以,您让我做这个位子时我就打算临时做一段,因为当时工作需要,现在已经踏上正轨,我想退出来,还是从基层做起,以实际的绩效来说话,多做一些下面的工作,毕竟我还年轻。您看,后勤现在的‘良好状态’,主要是靠上面的拨款维持的,而下一步的改革就是将其企业化,自己找吃的,到那时,也靠市场‘给吃’的,在公司内部也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竞争机制,而这个交给别人做最好,否则就会有人说我好大喜功,不如我先行去别的部门,另外,我怕自己会成为一个‘酒囊饭袋’,不如在下面踏踏实实地做事,也会堵住别人的闲话。”
夫差一直看着勾践。勾践表现的很自然很诚恳。夫差让他再考虑考虑。
勾践说:“夫总,我考虑了很久才下定决心的,我知道,您提拔我当后勤主管也顶着不少压力,有很多主管对我有看法,为了您和您的威信,我也应该下来。”
夫差若有所思地沉默片刻,说:“那么,你打算去哪个部门呢?”
勾践说:“我想争取去直接为公司创造财富的部门工作,在这个激烈竞争的社会,我只能拿成绩说话。”
夫差说:“你去营销部门怎么样?”
勾践说:“我有信心。”
夫差说:“那里的主管是我的老部属,只是你到那儿去没有现成的管理职位。”
勾践说:“我可以跑跑推销。”
夫差说:“那是个苦差事,是下面做的。”
勾践说:“我既然去别的部门,自然属于那儿的新人,缺少经验,还是从最底层做起,这样才不遭人议论,也不会影响其他人的利益,我很希望有这样的锻炼机会。”
夫差说:“你有这样的勇气,能上能下,我实在是没有想到,我想即便是有些人对你有偏见也终究会对你另眼相看的,你这样做对我来说,也是一个顾全大局安抚人心的策略,不过只是有些委屈你了,没想到你能够主动而诚恳地提出来,甘愿把自己降格,这足以让那些对你疑神疑鬼的人无话可说了。好啊!好啊!等过了这个阶段,大家对你没什么猜忌和顾虑了,我会重新给你一个最好的安排的。如果你觉得可以,那我就给那边打个电话,你直接过去就行了。”
勾践说:“就去营销部吧,我不会让您失望的。”
夫差便给营销主管打了电话然后对勾践说:“如果有什么事儿,尽管打电话给我。”
“谢谢夫总。”勾践说。
第三部分“声东击西”——管理老板第六计
勾践手记:
“声东击西”,用计出奇制胜,以假象造成敌人的错觉,来伪装攻击方向的谋略。兵法有云:“声言击西,其实击东。”虚张声势,目的在转移敌人目标,使疏于防范,然后乘其不意,攻其无备。即凡对任何一件事,为了要消除当前人为阻力,减少本身损失,一定要设法分散对方力量,或松懈其意志,才可以乘虚而入,达到目的。
此计用于“管理老板”方法很多,或混淆视听,增加对方顾虑;或“故布疑阵”,分散上司和职场对手的注意力,削弱其“防卫”,但本身的企图和行动却要隐而不露,令其不知所以,并时刻要争取主动。比如把卖力地工作说成是“为责任,为事业,为了实现自我价值”,而不暴露出“受到领导赏识,被提拔重用”的真实目的。又比如遇到职场“瓶颈”,没了上升的空间,原地踏步只能使得自己尴尬不堪,使得人际关系久而生变,发现自己一抻脖子,头就触到了“天花板”。天花板的形成因素很多,也许是“惯例”也许是“人事”,也许仅仅出于某些原因被老板和同事猜疑而形成的,这块天花板材质过硬,顶或是撞显然都行不通。那么你则需要寻找天花板外的海阔天空,假如你非要争取打破天花板,结果很可能是天花板纹丝不动,自己却“粉身碎骨”。你若还留在此公司,这时候,不妨选择转岗,换一换位,“曲线救国”,寻求新的发展天空。假如天花板的形成是因为主观能力还不够,那么必须对自身做个反省。对自己的能力有清醒的认识,才能有正确的发展。不过,无论何种原因,你还是应该藏匿起你的真实意图,麻痹对手,主动出击(有时是主动放弃,放弃其实也是另一种选择,就像结束往往意味着另外的开始),选择一个老板和对手万没想到的方向,自己给自己挑战,也让工于心计的老板和职场对手“失之偏颇”,进而对你无虑于心,而你也可以放宽心,自己充充电,在新的岗位上重新发展,所谓“不破不立”,天花板外风光无限,使点巧劲,你会发现原来天花板是扇窗,打开它好风景一览无遗。不过,不是迫于“形势”也不必非如此不可。
第四部分看不见的权力(1)
“决策催眠术”
一日,夫差与众人共谋发展大计。
夫差问:“怎样使我公司发展更上层楼?”
伯噽说:“可加大广告力度,扩大我们公司的影响力,知道我公司的人越多,买我们产品的人就越多!”
伍子胥说:“公司的广告费用已经很高了,而且我公司早已为业内所熟知,产品市场占有率独占鳌头,广告继续倒是可以,但是加大力度就毫无益处了,这是头疼医头、脚痛医脚罢了!”
勾践说:“当今商潮滚滚,经济乃为大水,公司就如同是水中一舟,常言道‘水涨船高’,公司发展之道在于治水!”
夫差说:“小勾所见,与我的想法略同,我的所作所为也正是遵循此道。然而这种说法过于笼统了。”
勾践说:“我有个主意,公司目前重点开发的客户仍然是各级渠道代理商,而随着竞争的加剧和利润空间的压缩,渠道扁平化已经成为渠道管理的当务之急,只有绕过渠道中间商,直接接触广大消费者才能适应未来的市场竞争,所以公司当务之急应该是直接介入消费者市场,这才是关键所在。”
夫差说:“我也想过了,不过还是没有落到实处,就是要实际具体。”
勾践说:“我觉得我们只需要造造声势,这个市场并不是我公司发展的根本,所以可以和其它公司合作。”正要往下说,旁边的范蠡微微咳嗽的一声,勾践忙打住话头,转而说,“不过我的想法还不成熟,还是有待夫总和大家商榷。”
夫差想了想说:“其实这个问题也很好解决,我们可以扩大影响,巧立名目,搞一两个同盟,借众人之力来助我们的声势,龙头腾起来了,龙身岂能不起来呢?何愁我们的事业不壮大呢?”
伯噽忙说:“还是夫总高瞻远瞩,我看只有像夫总说的这样做才是万全之策。”
会后,勾践与范蠡私下密谈。
勾践说:“你为什么不让我说下去呢?我把主意说了一半,明眼人一点就透了,而夫差说的话在我之后本来已经是不言自明的,我的想法反而成了老板的高见了。”
范蠡说:“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你没发现夫差一脸的自鸣得意吗?”
勾践说:“那我岂不是成了他的垫脚石了嘛?”
范蠡说:“是啊,作为下属,你就要学会先做老板的垫脚石。”
勾践说:“我是在给他夫老板献计献策的呀!”
范蠡说:“没错。”
勾践说:“可是你让我中途停下来,把最后明显的做法让给夫差说出来了,那我这叫什么?”
范蠡说:“你这样做才是成功的献计献策,否则就不会被老板重视,更不会讨老板欢心。”
勾践说:“为什么呢?”
于是范蠡旁征博引,耐心地给勾践讲解了如何向老板献计献策的问题。
范蠡说:“向上司、决策者贡献自己好的建议与计划,是我们每个人应尽的职责。然而,我们在献计献策的时候,往往会遇到不受重视、不被采纳的苦恼。尤其是当一个经过自己潜心研究、周密思考,确信是一个非常合理、非常优秀的建议和计划被上司断然拒绝的时候,我们的苦恼会更强烈。碰到这种‘进而不纳’的情况,人们往往抱怨上司,说:‘能遇上一个知人善用、从谏如流的上司就好了。’这几乎成了所有属下一种传统的、固定的思维模式。他们之中很少有人愿意换一种思维方式来考虑‘进而不纳’的问题。其实,新的思维模式往往能给我们带来新的出路。范蠡给勾践讲了一个他刚看到的案例《如何向上司献计献策》。
第四部分看不见的权力(2)
“美国第28任总统伍德罗·威尔逊,在他鞍前马后工作的许多人,都觉得他是‘一扇老橡木做的门’,任何新鲜的意见都被毫无例外地拒之门外。威尔逊有才能,自负,所以对别人的意见往往瞧不起,要么不采纳,要么根本不予理睬。但是,有一个人是独一无二的例外,这个人就是他的助理豪斯。豪斯有什么绝招呢?豪斯自己说,有一次,他被单独召见,他明知总统不容易接受别人的建议,但还是尽自己所能,清楚明了地陈述了一种政治方案。因为他苦心研究过,自认为相当切实可行,所以说得理直气壮。然而他没有得到与其他同事不同的命运。威尔逊当即表示:‘在我愿意听废话的时候,我会再次请你光临。’但是数天之后,在一次宴会上,豪斯很吃惊地听到威尔逊正在把他数天前的建议作为总统自己的见解公开发表!这件事,使豪斯大彻大悟,懂得了向总统贡献意见的最好方法:避免他人在场,悄悄把意见‘移植’到总统的心中。开始,使总统不知不觉地感到兴趣,然后使这计划可以作为总统自己的‘天才构思’而公之于众。最后,使总统坚定不移地相信是他本人想出了这个好主意。换句话说,不用强调某某计划是豪斯的主意,为了使一个好的计划被总统采纳,他得自愿牺牲‘版权’,而把‘版权’让给总统,并且是悄悄地、神不知鬼不觉地转让。这样,他的计划就能顺利地被总统采纳。例如,1914年春季,豪斯奉命赴法国做外交上的接洽。出发前,威尔逊原则上同意了豪斯的计划,但态度相当谨慎,距离被正式批准还相当遥远。豪斯到巴黎后不久,寄回了他同法国外长的谈话记录。在谈话中,豪斯把自己想出的、经总统谨慎同意的计划,说成是‘总统的创见’,并热烈赞扬说,这是‘天才,勇气,先见之明’的表现。看了记录,威尔逊总统毫不犹豫地正式批准了这个计划。计划的实施,给两国带来巨大的利益。豪斯为自己实际发挥的作用由衷地高兴。同时威尔逊总统也更加由衷地喜欢豪斯,对他更加倚重。但有一件事是永远心照不宣的:豪斯从来不表示某项计划是他想出来的。若干年后,豪斯说道:‘我不愿意称那些计划是我的,并不仅仅出于讨总统喜欢。我的计划充其量是一棵树种,要长成参天大树必须有土壤、水分、空气和阳光。只有总统才有这些条件。把树种变成大树的,公平地说,是总统。我只不过把种子移到了总统心中。’
在威尔逊执政期间,豪斯都采用这种简单而有效的‘种子移植’的策略。然而他对威尔逊的影响,比当时成群的政治领袖加在一起都大。事后,人们方才窥见豪斯的秘诀,并称豪斯为‘移山倒海’的大师。后人开玩笑说,豪斯第一个发明了‘思想试管婴儿’,威尔逊则是这次伟大试验的母体。”
“我还要提个人,那就是大智若愚的华西里也夫斯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作为苏联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斯大林,由于受反常的‘自我尊严’的驱使,变得很难接受别人的意见。‘唯我独尊’的个性使他不能允许世界上有人比他高明。莫斯科保卫战前夕,大本营总参谋长朱可夫将军曾建议‘放弃基辅城’,以免遭德军的‘合围’。这本来是一个很有战略眼光的建议,但斯大林听不进去,当面骂朱可夫‘胡说八道’,并一怒之下把朱可夫赶出大本营。不久,基辅果然遭德军合围,守城的红军精锐部队全军覆没。等到斯大林对朱可夫说‘你是对的’时,已经是马后炮了。但是,一度当了苏军大本营总参谋长的华西里也夫斯基,却往往能使斯大林不知不觉采纳他的正确的作战计划,从而发挥杰出作用。华西里也夫斯基的进言策略比豪斯还要别致。在斯大林的办公室,在斯大林与华西里也夫斯基谈天说地的‘闲聊’中,华西里也夫斯基往往‘不经意’地‘顺便’说说军事问题,既不郑重其事,也不头头是道。可是奇妙的是,等他走了以后,往往使斯大林想起一个好计划。过不了多久,斯大林在军事会议上陈述了这个计划。大家都惊讶斯大林的深谋远虑,纷纷称赞。斯大林自然十分高兴。再看看华西里也夫斯基本人,也与大家一样显得惊异,好像他也从来没听说过这个计划,并且也与众人一道表示赞叹折服。这样一来,再也没有人想到这是华西里也夫斯基的主意,甚至斯大林本人也不这样想了。但是,上帝最清楚,统帅部实施的毕竟还是华西里也夫斯基的计划。华西里也夫斯基也在军事会议上进言,但那方式方法更是令人啼笑皆非。他首先讲三条正确的意见,但口齿不清,用词不当,前后重复,没有条理,声音含混,因为他的座位通常靠近斯大林,所以只要使斯大林一个人明白他的意见就行了。接着他又画蛇添足地讲两条错误的意见。这会儿,他来了精神,条理清楚,声音宏亮,振振有词,必欲使这两条错误意见的全部荒谬性都昭然若揭才肯罢休。这往往使在场的人心惊胆颤。等到斯大林定夺时,自然首先批判华西里也夫斯基那两条错误意见。斯大林往往批判得痛快淋漓,心情舒畅。接着,斯大林逐条逐句、清晰明白地阐述他的决策。他当然完全不像华西里也夫斯基那样词不达意,含混不清。但华西里也夫斯基心里明白,斯大林正在阐述他刚刚表达的那几点意见,当然是经过加工、润饰了的。不过,这时谁也不再追究斯大林的意见是从哪里来的。这样一来,华西里也夫斯基的意见,也就因为已移植到斯大林心里,变成斯大林的东西,而付诸实施。事后,曾有人嘲讽华西里也夫斯基神经有毛病,是个‘受虐狂’,每次不让斯大林痛骂一顿心里就不好受。华西里也夫斯基往往是笑而不答。只是有一次,他对过分嘲讽他的人回敬道:‘我如果也像你一样聪明,一样正常,一样期望受到最高统帅的当面赞赏,那我的意见也就会像你的意见一样,被丢到茅坑里去了。我只想我的进言被采纳,我只想前线将士少流血,我只想我军打胜仗,我以为这比讨斯大林当面赞赏重要得多。’在整个二次大战期间,斯大林在军事上最倚重两个人:一个是军事天才朱可夫,一个就是华西里也夫斯基。有人甚至说,军事天才朱可夫之所以被斯大林倚重,从某种意义上看,正好与斯大林倚重大智若愚的华西里也夫斯基有关,因为倚重朱可夫,也是华西里也夫斯基的主意之一。”
第四部分看不见的权力(3)
“这都是管理老板的重要计策,我们可把它叫‘抛砖引玉’。华西里也夫斯基和豪斯成功的秘诀就是善于运用情景诱导法’,创造和利用特殊的‘情景’,通过双方的深度沟通,达成‘视野融合’,利用情景的力量,来让老板做出你所预期的决策。这种情景诱导法被形象地称为下属对老板的‘决策催眠术’。
俄克拉荷马大学的教授A·希尔也曾经说:‘很少有人真正抗拒改变,问题出在抗拒的人通常无法立刻看出变革带来的好处’。你的老板不愿或阻止变革,很可能不是因为他冥顽不化(如你所认为的),而是他没有置身于让他不得不做出某种反应的‘情景’。英特尔的前任CEO葛罗夫认为,在现代企业(尤其是知识密集型企业)内部,与看得见的权力—‘职位权力’共存的,是一种看不见的权力—‘知识权力’。一个良好的决策系统,一定是这两种权力的协同运行的结果。好的CEO,就是一个虽身居高位但总担心自己不如下属和一线人员那样准确把握企业的内环境和外环境并迅速做出反应,因而对企业的前途心存恐惧的人。为了避免重大的决策失误,他必须有意识地让下属的知识权力来制衡自己的职务权力,让自己在知识和信息权力系统中成为‘下属’,至少是成为与他们同级,让企业从‘指挥—服从’型管理转向‘信息—协调’型管理。
华伦·班尼斯(Warren Bennis)是一位经验丰富的领导学专家,据他表示百分之七十的部属即使感觉领导者即将犯错,也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