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图穷对话录-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地上做一个左右逢源的两栖动物?
  肯定不能。因为,新的价值体系给你带来的虽然是新的价值。但是,要获得这个巨大的价值,人人都必须经历巨大的挑战和改变。并非所有人都能适应市场经济时代的竞争和取胜压力的。
  钟图洛的痛苦,与其说是不满足于现状的痛苦,不如说是潜意识里发现自己无法适应现实的痛苦。作为一个处长和主任记者本身不是痛苦。痛苦的是这个处长和主任记者实际上并不具备挑战外部世界的能力。一旦改革的春风吹进这个中央媒体的深宅大院,钟图洛就会发现,自己在三十多岁最年富力强的人生阶段,如果不迅速更新和充实自己的话,非常有可能——其实已经正在成为时代淘汰的对象!换言之,他真正的危机感是,意识到即使不离开体制,如果照这样子下去,在体制内的好日子其实也不多了!我想,这个痛苦,才是钟图洛他们真正的痛苦与真正的危机!
  我说:“中国的机会非常多,非常多。但你必须重新改造自己。这个改造表面是要学习和掌握西方市场意识、管理意识和提高英语能力,内里是要改变思维方式,做一个现代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在一代新人崛起的时候,许多人是注定要被淘汰的。只不过你我既然相识,我就不能让你淘汰,我就不能让你沉没。我本人,是从四十岁改行,从一个失败的音乐人,变成一个成功的教育家。你比我年轻,我想你一定能够和我们一起,把握机会,中途崛起,人生从四十开始嘛……”
  我还想继续给他几句激动人心的话,蓦然回首,钟图洛已经喝得酩酊大醉。
  最宏大的留学诗篇
  从那以后,钟图洛就没有和我再联系过。我想我可能动摇了他的一些基本信念,也就触及了他的尊严。可能他不愿意理我了吧。不理就不理。你中央大报又怎么样?难道没有你新东方就不能见报吗!妈妈的。我很委屈。
  一年之后,2001年12月,钟图洛给我打来一个电话,又是要约我见面。
  原来清华大学管理学院和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联合推出一个项目,为中国政府官员联合培养MPA,在清华读一年,然后到哈佛读一段时间,获得哈佛的MPA学位。钟图洛非常想得到这个机会,来找我寻求如何申请和竞争的主意。
  我心里非常高兴。中国政府正在通过各种方式,改造和提升它的官员队伍。我知道,各个省市政府,都有把自己的中层干部送出国学习的计划。我见过许多三十左右的处级领导,他们拥有政府工作丰富的经验,想大大施展一番自己的才能,经过脱产一年左右的出国、或者不出国的专业学习之后,成为一个能够领导一个群体、一个部门,创造一番事业的开拓型和未来型人才。留学,或不留学,只要保持不断学习,个人素质就能得到提升,思想观念就会发生更新。人才,就不会被时代淘汰!
  国家和政府开始让它的干部队伍有系统有计划地出国留学,有计划地让它的人才队伍更新知识和观念,这是最宏大的留学诗篇。
  钟图洛到底能否抓住这个机会,一举进入清华和哈佛,我已经不是特别担心。一方面我相信他能;一方面我看到,只要钟图洛这样的中年精英、中层干部、中产阶级,有了知不足而后学的动力,有了对于现代价值奋起直追的激情,有了更换自身意识和观念的强烈渴望,有了代表未来的人生目标,不仅钟图洛他们的人生必将有幸福的升华,事实上,对于整个中国社会,也就是对于整个中华民族,都是好消息!
  ◎俞敏洪点评
  人们成功与失败的关键,在于他是否能够适应环境的变化。过去十年,中国社会的变化太大了,人们的生存状态随之发生变化,并产生了差别。钟图洛代表了一大批这样的人:他们的年龄在三十岁到四十岁之间,他们感受到周围的变化和自己与别人的差距,产生了巨大的失落感,在变与不变之间的选择举步维艰。
  三十岁以前的人背负的历史不多,痛苦也不多,改变自己比较容易。而一个经历了很多痛苦的人再遇到痛苦就显得很沉重,从很多失败中获得成功的人对于已经拥有的成功非常珍惜。这就构成了人才发展的一个两难局面:一方面以往的成功来之不易,需要加以珍惜,另一方面要想继续发展,就要抛弃以往,包括以往的成功。这样的人,尤其是小有成就的人在面临选择时往往会患得患失,因而失去了先机,而他们拣到的往往都是些过了时的残余,等到他发现周围的人都已经抓住了机会,而自己却错过了,就会感到失落。
  我认为钟图洛有两种选择,一种就是坚持原来的生活,坚持已经得到的东西,过一般老百姓眼中还不错的生活,像他这种人一般都能做到这一点,再说这种生活也是一种不错的生活,也算是“中产阶级生活”吧。但这在某种意义上是摧毁自己对另一种生活的向往。
  另外一种选择就是去实现他看到的成功人士的生活,但这是一种可怕的挑战,他必须要有斩草除根的精神,彻底抛弃他原来的生活。凭我个人的经验,在抛弃过去面对未来的时刻,无论是二十岁还是五十岁,只要有勇气和自信,生活必然是光明的。姜太公九十岁扔掉鱼竿当了宰相,摩西奶奶八十岁成了大画家。
  先放弃才能够得到,想先得到再放弃是不可能的。人类的痛苦就在于得到的时候就必须失去,这时价值判断体系就起到了作用,如果你的价值判断体系落后,那你的选择就会出现问题,“中途落”的失落不仅是在人生中途,更是在价值的中途。人生的调整就是世界观、价值理念的调整,如果价值取向不调整,人的生活永远也调整不了。
  并不是说一个人非要跳出体制才能干出大事,很多人是在体制内做出大事情的。适应体制和改变体制的能力,也是人才的伟大能力。假如钟图洛有这种能力,其实他就不会中途失落。任何一个环境都像是一片水域,关键是你能不能成为水中的鱼,如果这个水域不适合你,那你就应该换到到另一个水域中去,要不然你就得适应这个水域。比如在美国热泉地区的水温是80度,但是那里的鱼还能活下去,就是因为这个水温是在很多年慢慢变热的,鱼适应了这个水温。
  在目前的中国有两个水域,体制的水域和市场的水域,这两个水域的生存条件和要求具备的能力几乎完全不同。钟图洛的失落,可能就是在这两片水域中间彷徨的痛苦吧。何去何从,还得他自己选!至于他的痛苦,我觉得恰恰是他的幸福。可能在这个过程中,一种适应这两个水域的超级物种就诞生了!
  可控人生核聚变
  案例提示:
  梅非月二十一岁,曾就读于北京一所著名中学,因高考发挥失常,没像她的同学那样考上名牌大学,这成了她日后生命中不可逾越的情结。为了挽回体面,她把毕业后迅速出国当成惟一目标,甚至不惜走已经被大多数青年不屑的结婚出国之路。
  在与徐老师多次艰难的对话后,她放弃了结婚出国的计划,在五十多人的角逐中脱颖而出,被世界排名第一的美国金融公司录用。这一成功,驱逐了梅非月落马中国名牌大学的阴影,带来了她进入世界名牌大学的希望。
  定义
  可控核聚变:据说海水里蕴藏着无穷无尽的能量,从海水中提取能量的方式,叫做核聚变。但核聚变目前只能以瞬间爆炸的方式发生,而不能控制、储存、运输而为人类所用。而一旦可控核聚变能够实现,每一滴海水,就会变成一个太阳。人类远古的梦想就能实现,文明就能够永续。
  可控人生核聚变:人生也积蓄着无穷无尽的能量。人可以沦落为流浪汉,也能成为拿破仑;人可以成为精神病,也能变成贝多芬;人可以在北大谈不成恋爱临渊羡鱼,也可以退而结网创造新东方。就像每一滴海水,每一个人,都蕴藏着巨大的惊天动地的能量。关键是如何引爆你人生的潜能,并以可以控制的方式储存、运输、释放、燃烧!这就是人生可控核聚变的概念和研究这个概念的意义。掌握了人生可控核聚变技术,每个普通人都能成为伟大的光源,照亮他自己和他人的世界。
  本文的主题,就是从梅非月这个普通而特殊的女孩,如何通过在新东方咨询处和我的一次次精心对话和策划,控制了她的出国冲动,控制了她的出国时间,控制了她的跨国婚姻,最终实现了她的可控人生核聚变,并等待着让世界震惊……
  对象
  梅非月是一个既普通又特殊的女孩。
  说她普通,是因为她在北京一所普通大学读书,专业普通是会计,成绩普通属中等,托福普通610分,显然也并不惊人;她说话办事还算灵巧,但绝不是那类能言善辩的物种。长得虽然挺好看,但依然不能使徐老师我语无伦次,虽然我经常会这样。
  说她特殊,是因为梅非月的出现,标志着一个新留学时代的诞生。为了留学,以及为了后来不留学,她和我见过好几次面,和我艰难地对过话,被我愤怒地批评过,并在后来的日子里四处执着地寻找我,最后听从了我的意见,从此走上我给她指定的罗马大路,以自己充满智慧和热情的青春,谱写着自己美丽的留学诗篇。
  梅非月是一个特殊而普通的女孩。
  她的特殊,是因为她对自己的留学人生和奋斗前途,第一次获得了可以根据自己的意志任意使其发生、发展的可控性。这种根据自己意志控制自己前途的能力,在中国青年奋斗史上,确实是一种崭新的现象。她获得了一种自由:可以在留学时间、工作时间、婚姻时间这些时间因素上,在出国、不出国、读书、还是不读书而就业这些空间因素上,控制自己人生的节奏,寻求自己最大的利益,精确追求留学人生的种种目标。当一个人对自己的命运在时空上有了可以控制的能力的时候,也就是人生可控核聚变实现的日子。每个人就都具备了爆发生命原子弹的伟大力量。
  因为她的普通性,使她的案例具有了更加特殊的意义。既然作为普通人的梅非月能够实现伟大人生,那么你还有什么不能实现的呢?只要你掌握了人生可控核聚变的能力,人人都可以像梅非月一样,实现自己最遥远的梦想。
  可控性留学
  1999年的夏天,梅非月让她的爸爸带着她来找我。我并不认识她的爸爸。她的爸爸是另外一个朋友介绍过来。如此辗转找到新东方我的办公室,为了帮助她早日实现出国留学的梦想。
  梅非月毕业于一所非常著名的中学,同学们全部在北大清华这一类名牌学校学习。但不幸的是,她自己高考那天因为吃多了蜂王浆——她爸爸回忆说是她忘记吃了,待考——所以临场发挥不好,只考上一个普通高校,是一所说出来对方眼睛不变成牛大的那种。从此青春后期的梅非月就有了一个非常牛角尖的愿望:早日出国留学,争口气给同学们看看。你北大清华有什么牛,我去了美国气死你们这些牛。这个梦想,帮助梅非月征服了自卑,带来了动力,复活了青春,找到了徐老师。
  当时梅非月大学二年级刚刚结束,刚刚考完托福,但离GRE还有小两年时间。她对我提出的要求是:我能不能帮助她毕业那年就出国?如果能,出国读什么专业?不管什么专业,能出国就行,她实在无法征服自己要挽回高考失落的面子的欲望。虽然她在北大清华的朋友们,出国观念已经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已经不会太在意她到底是去了美国还是国美。当梅非月的价值观念还抛锚在几年前高考的水平上时,她的其他同学早已轻舟已过万重山,直挂云帆济中国人才市场机会之沧海了!
  听完梅非月的情况,我立即对她和她父母说:梅非月毕业后不要立即出国。如果她想要有大出息的话,应该毕业后留在国内工作两三年。最好是在著名外企里面打磨自己。边工作,边积累经验,边深造英语。工作两三年之后,考GMAT,在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申请美国著名大学,一举进入留学奋斗的最佳境界。
  留学运动在1999年的夏天,已经出现了可控性不留学、可控性先在国内工作的潮流。但是,先知先觉者们往往是自己不自觉地作出了这个选择。而梅非月则是在我的指导下,被迫选择而成为这个潮流的代表者。
  我让梅非月在国内工作两三年再出去留学的理由:1、梅非月学的专业是工业财会。这个专业,市场上非常热门。可以在国内找到报酬相当高的工作。特别是世界著名的五大会计事务所,在中国的扩展非常迅速。加上外企大量进入中国,未来几年的中国就业市场上,外企对于会计的需求一定会非常紧迫。尤其是当一个人具备了外企所需要的素质的话,他们将是世界上最抢手的人群。梅非月是中国就业市场上的紧俏商品,白领丽人。
  2、我知道梅非月对于在中国就业不感兴趣。她渴望的是早日出国,越早越好,最好今天晚上就走。但梅非月的专业决定了她不宜太早出国。会计学是一门实用性商业科目。会计学虽然听上去不浪漫,但在现代经济社会里面有最大的就业和择业的自由。梅非月可以在这个领域工作一段时间之后,寻找某个她喜欢的事业放射过去,进入自己梦想的职业天地。在工作两年或更多并积累了相当的经验之后,梅非月有了去美国读书深造的最充分的准备:她可以去美国继续读会计,也可以去美国读金融、保险、房产、营销、管理、市场等等无数保证她能够毕业后赚很多很多钱的专业。在任何公司的工作经历,只要她认真把这个工作做好,都会成为她将来选择终身事业的雄辩背景。
  3、梅非月难道就不能够毕业后直接去美国吗?答案是可以直接去。但是走这样的出国道路,没有什么大前途。美国的MBA学校,一般都对入学申请者提出要求,需要他们具有两三年甚至更长的工作经验。如果没有工作经验,好的学校根本不考虑你,别说自费,即使你捐款人家也不要你。这是MBA的特点,这也是所有Professional专业的共同特点。所以,梅非月如果没有中国的工作经验直接去美国读书,去则能去,但去了肯定进不了真正的好学校。梅非月出国的目的,从根本上说,还是要挖掘自己身上最大的潜力、实现自己人生最高的价值。尤其是MBA这样的专业,如果进入最好的学校,就能给梅非月的未来带来非常强大的背景。说到底,她不是要和北大清华的同学们较劲斗气吗?去一个普通的学校,如何能让北大清华的哥们姐们钦佩?说到底,梅非月的留学欲望,只不过是少女的祈祷和青春的虚荣而已。爸爸妈妈不知实质,还以为非月是一个有理想和追求的三好女儿呢。
  4、“假如毕业后就直接去美国,到底有什么坏处?”她的爸爸战战兢兢地问我。我说绝对有坏处。虽然任何时候她都可以唱着毕业歌载歌载舞去美国,但问题是去了美国又如何?毕业以后又怎样?没有工作经验的她,毕业以后在美国很难找到自己真正喜欢的工作,因为美国人最看重的就是你的具体经验。回中国?如果你走之前没有中国经验回来也很难得到令她满意的职位,还是因为没有经验。苦苦在美国读书两年之后,发现自己的起点不过如此,那时的梅非月,会看到自己比起那些北大清华的同学来,在人生竞走的道路上又掉了一大截。出国之路辉煌,但必须一步一步走。梅非月急于出国的心情,就像2000奥运会上那个澳大利亚竞走女王,为了在同胞面前展示一下袋鼠故乡的骄傲,居然把竞走当成了赛跑。虽然箭步如鼠,但还是被罚出了场。这真是应了中国人民一句老话:欲速则不达。
  结论:梅非月毕业后在国内有前途;这个前途必将给梅非月带来更好的美国留学前途;更好的美国留学前途;必将给梅非月带来更好的毕业后的工作前途;毕业后更好的工作前途,就是美国留学诗篇要歌唱的最高境界。梅非月还需要什么呢?梅非月为什么不这样做呢?
  毕业后工作两年再来找我!这就是1999年那个闷热的夏夜,我面对梅非月和她的父母,在新东方那个破旧的办公室里,对她的前途策划和人生剪裁。
  但是梅非月陷入了绝境,情绪明显地恶劣起来。历经艰难找到了出国咨询专家徐老师,没想到徐老师的咨询却是让她不要出国。憋了两年的青春之火,还没有燃烧呢却被他拿着权威的灭火器扑灭。这口气如何咽得下去。
  可控性理智
  梅非月是如此地被她高考失败的自卑所控制着。她说她一定要立即就走。理由很简单,因为中学同学们都那么优秀。她如果不早点走的话,真的就没有脸见人了。看见她是如此固执,我心里充满了同情与憎恨。虚荣和自卑、面子与浮华,是多少人人生的陷阱、青春的敌人?
  于是我说:
  “人不要为别人活着,而要为自己活着。哪怕你的父母逼迫你立即就出国,也不要理他们。因为,出国之路是你的人生道路,走得好坏,决定你一生的生活的质量。你可以活得没有一点质量,但不可以不追求活的质量。你的同学,也许会在听说你出国消息后祝贺你一分钟,但他们转眼就会为自己的心思而烦恼。人人为自己的事情还忙不过来呢,谁会真心实意为你高兴或痛苦?你为‘争气’而要出国,其实是一种失败者心态,是一种偏离人生目标的变异的追求。发令枪响过,人人都在向正前方的终点冲刺,但梅非月你却向侧面狂奔。
  “人不要为虚荣而活,而要为实质而活。你在国内工作两三年,获得的是实实在在的经验,这个经验,在一个人获得的教育之外,是你人生质量中最重要的实质substance and essence。教育与经验,是人生的精华;名声与羡慕,是青春的浮华。要酿集精华,而不要采揽浮华。因为精华滋润一生,浮华转瞬即逝。可惜的是,在出国求学深造这样本身就是浮华的大道上,能够做到这一点人有几个呢?如果不是在生活面前碰到严重挫折,悲剧与失败给他们教训之后,又有什么人能够听从实质的召唤,而不被浮华诱惑呢?
  “人不要为手段活着,而要为目的活着。出国是手段,前途是目的。绿卡是手段,自由是目的。美国是手段,中国是目的。有时候,甚至爱情也只是手段,似水柔情与雄伟性爱才是目的。(That's why一旦爱情分居,就容易有third party,第三者介入)梅非月你急迫想出国,仔细分析分析,追根究源其实只是为了出国而出国,你没有目的。出国的目的是事业与人生的成功,但你追求的并不是成功,所以你没有目的。现在徐老师我要求你暂时不使用出国这个手段,工作几年再出国,因为徐老师知道留学的最高境界是追求成功。瞧瞧人家俞敏洪,就知道出国根本不是目的——俞敏洪是谁?梅非月居然不知道!那么看看人家王志东,这个家伙也没有留过学。留学当然是一个伟大追求,但如果把它当作时髦当作目的,就会陷入人生的误区。正确的态度是:如果留学能够使你伟大,就留学;但如果不留学也能够获得成功,就不留学。”
  梅非月听了几乎被我说服了。但是她看看她的爸爸,好像有话要说。爸爸鼓励她说出来。于是梅非月说:徐老师,你说的也许有道理。但是有件事我还没有告诉你。今年暑假,我的一个阿姨,妈妈的同事,她的儿子从美国回来探亲,他们给我介绍了一下,我们很那个,已经确立了恋爱关系。他希望我早点出国,所以,这也是我急于出国的一个原因。
  听了这个理由,我沉默无语良久。当时已经很晚了。我侃了一天大山,比樵夫砍柴还要累吧。我看着被出国欲火烧得失去理性的梅非月,忧郁地说:原来如此!这样的话,情况就不一样了。让我想想,下次再说吧。
  暮色苍茫中我送走梅非月一家,走回新东方办公室。看着梅非月父亲赠送给我的精美画册,心里却充满郁闷。郁闷我的思想没有在梅非月这里找到市场,郁闷我的语言还没有强大到足以影响每一个人。我的成功是让每一个孩子听从我的人生设计,而梅非月不听。那天晚上我心情郁闷。
  但我更郁闷中国孩子和家庭出国心切,几乎不顾一切。梅非月这样优秀的孩子和家庭放着无与伦比的辉煌的前途看不见,却急于追求一种明摆着平庸的出国之路。在中国,还有多少这样的人!
  救救孩子与家长,救救前途与辉煌!
  欲知梅非月如何获救,且看下回分解。
  可控性婚姻
  再次见到梅非月,是整整一年后。2000年。一年来我的变化不大,梅非月却已经冷静成熟多了。因为成熟,就多了几分女性魅力。
  话说上次见面告别时,梅非月说她母亲同事的儿子从美国回来探亲,和她见了面,两人很有“意思”。虽然这个意思,后来被我说得一点也“没有意思”。但梅非月告诉我,这个恋爱关系已经持续了一年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