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做人做事好性格-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中国还有句古语:“人要脸,树要皮。”可你想想如果连事业都不能保障,连生命都受到威胁,那还要面子有何用?
学会取舍,实际上就是学会生活。人的一生就如一条大河,不可能一直向前,直通大海,必然要根据地势、地貌,弯弯曲曲,七拐八扭。
人生也是如此,一般来说,当人处于逆境的时候,或者说,在倒霉的时候就应该委曲求全,收起锋芒。这就是屈的功能。从而以屈求伸,等待时机,再创生命的辉煌。
俄国十月革命时,苏维埃刚刚夺取政权,德国就有向东侵略的倾向。很多人主张组织军队与德国决战,而列宁却不同意这样做,专门派人去德国进行和谈,签订了对苏维埃不利的条约。
这是一种妥协,这种行动并不表明列宁和布尔什维克革命立场不坚定,而是在强大的敌人面前,不得不这样做。否则,新生的革命政权就会很快被推翻。
一个国家是如此,一个人也是如此。在形势不利于自己发展的时候,必须要采取以屈求全的策略,耐心等待时机,千万不要急躁。
古人说:“小不忍,则乱大谋。”每个人应该都有自己的人生目标和理想,为了达到这些目标和理想,甘受寂寞、甘受白眼,甚至甘愿被社会、被亲人误解,都应该在所不惜。
中国古代文化的经典著作《周易》提出“潜龙勿用”的思想。即在一定条件下,寻找时机,卷土重来。
孔子在《易系辞》中,则以尺蠖爬行与龙蛇冬眠作比喻,进一步解释什么叫“潜龙勿用”,他说:“尺蠖之屈,以求伸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宋朝的朱熹则进一步发挥这一思想,认为“屈伸消长”是“万古不易之理。”他提出,在时机未到之际,要“退自循养,与时皆晦”,要学会“遵养时晦”,即隐居待时。
明代冯梦龙在其著作《智囊》中,认为人与动物一样,当其形势不利时,应当暂时退却,以屈为伸,否则,必将倾覆以至灭亡。他说:智是术的源泉;术是智的转化。如果一个人不智而言术,那他就会像傀儡一样,百变无常,只知道嬉笑,却无益于事,终究不能成就事业。反过来,如果一个人无术而言智,那他就像御人舟子,自我吹嘘运楫如风,无论什么港湾险道,他都能通行,但实际上真的遇有浅滩骇浪,他便束手无策,呼天求地,如此行舟,不翻船丧命才怪呢!蠖会缩身体,鸷会伏在地上,都是术的表现。动物都有这样的智慧,以此来保全自身,难道我们人类还不如动物吗?
当然不是。人更应该学会保护自己,以期发展自己。
古时候,“李耳化胡,禹人裸国而解衣,孔尼猎较,散宜生行贿,仲雍断发文身,裸以为饰”。不知其中道理的人说:“圣贤之智,也有其用尽的时候。”知其缘由的人却说:“圣贤之术,从来也没贫乏的时候。”
温和但不顺从,叫做委蛇;隐藏而不显露,叫做缪数;心有诡计但不冒失,叫做权奇。不会温和,干事总会遇到阻碍,不可能顺当;不会隐蔽,便会将自己暴露无遗,四面受敌,什么事也干不成;不会用诡计,就难免碰上厄运。所以说,术,使人神灵;智,则使人理智克制。
冯梦龙的屈伸分寸之说,通俗易懂,古今结合,事理结合,具有一定的说服力。纵观历史,该有多少像勾践一样的人物,为成就自己的事业,实现自己的理想,在必要的时候,使用了屈伸之术,从而保存自己,待时机一到,便东山再起,历史同时也说明,善于使用屈伸之术,该屈则屈,该伸则伸,较好地掌握其分寸,是许多历史人物成功的重要途径。
不要与别人争一日之短长,也是“屈”的技巧。
机关实行公务员制度,申某论学历,是大学本科;论才华,在机关数一数二;论年龄,正当年富力强,但是,每一次提升都没有他的份,而那些比他能力差,比他水平低,比他进机关晚的人,却一个一个成了他的上司和领导。
原因何在呢?
其原因就在于:申某只知道显露才华,认为自己这也比别人强,那也比别人好,处处表现出一种进取的态度,从而使一些人产生反感,认为他尽管有能力,也有才干,但是不谦虚,太骄傲,目中无人。每次考察干部,人们都是这个意见。
而那些善于委屈顺从的人,善于处理人际关系的人,却得到了大家广泛的好评。
可见,能屈能伸是一种战术,只要掌握技巧与分寸,便会无往而不胜。
□ 不前不后
人在一个集体中不可强出风头,孚众望、得人心,是日积月累的结果,你在言谈举止之间,别人——尤其是你的朋友、同事——都在那观察你,品评你;你有成就,你肯努力,你待人宽厚,别人自会欣赏,用不着强求注意。强出风头,往往引起别人的反感。
“出头的椽子先烂”、“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直木先伐,甘井先竭”……这类古训俗语常用来告诫人,要警惕环境险恶,人心叵测,要韬光养晦,不露锋芒,不动声色。因为,风头出尽的人容易遭人妒,容易首先受到攻击。
现实中,确有那么一些人,虽说其能力、才学的确令人钦佩,可正因为他们比别人所起的作用大一些,便总以为一切高、精、难的工作必须自己插手才会马到成功,他人纯属“跑龙套”的配角,俨然离了他地球就转不动。难怪“枪手们”总忍不住先打这样的“出头鸟”。尤其在我们这个有着几千年封建史的国度里,更是有很多人因才华出众而遭受贬斥,或丢掉了性命。在这里我们并不是否定那些勇往直前、万事当先的人,只是强调前与后的分寸,古人不也是说“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吗?
那么,在工作中,在同事之间,应该怎样把握不前不后的分寸呢?
首先,必须掂一掂自己在工作中的位置和在单位中的角色。属于自己工作职责范围内的事情,则责无旁贷,必须尽心尽力去完成。自己工作之外的事情,则以“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为原则,不该涉及的尽量不去涉及,尤其不要以“内行人”、“明白人”或者其他居高临下的姿态去对同事、领导指手画脚。即使人家请你去帮忙,也应以谦逊的态度诚恳待人。
其次,在名誉、利益面前,尽量不要表现得过于热衷,以避免成为众人嫉妒、排挤的对象。即使有所追求,也应该在表面上含而不露,应该通过为人与处世的技巧去赢得大家和领导的认同。要知道,很多事情的成功,正如战场上作战一样,迂回包抄要比正面直接进攻有效得多。
不前不后是一种处世哲学,更是一种处世技巧,它的根本点就在于明哲保身。这种策略可以保证你在一个群体之中四平八稳、步步为营地向前推进。
不前不后是欲望控制的结果,是理智的化身。他要求你在工作办事过程中沉着、稳定,不以情绪支配言行,不受心理欲望蛊惑。“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正是这种不前不后处世态度的体现。
任何事情都是一分为二,不前不后只是说在同事之中,在利益与荣誉面前,不过分张扬自己,不踩着别人的肩膀向上攀登。不前不后只是一种过程,但从结果——自己的前途与事业而言,则必须是在他人的前头,必须从同事之中脱颖而出。到那时,其情势将不是“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而是“众星捧月”,“众望所归”。这正是恰当地把握不前不后分寸为自己的事业赢得人缘与机缘。
我们在观看一场马拉松比赛时,通常会看到在前半程跑在最前面的人反而不容易夺到金牌,而跑在第二位置稍后一点的队员却在更多的时候夺取了桂冠,而位置太靠后的落伍者也同样与冠军无缘。这人与人之间的社会性竞争和相处何其相似,人生的奋进过程其实就是一次马拉松比赛,只有恰到好处地保持不前不后的位置,把握不前不后的分寸,才有可能更多地获得成功。要知道,在这场比赛中,人们要看的不是过程,而是最后的结果。
□ 进退自如
《菜根谭》中说:“路径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时,减三分让人尝。此涉世一极安乐法。”
这便是一种进退之道。偶翻少儿书籍,看到一则寓言:从前,有一条大河,河水波浪翻滚。河上有一座独桥,桥很窄,仅用一根圆木搭成。有一天,两只小山羊分别从河两岸走上桥,到了桥中间两只山羊相遇了。但因桥面太窄,谁也无法通过,而这两只山羊谁也不肯退让。结果,两只山羊在桥上用角顶撞起来。双方互不示弱,拼死相抵,最终双双跌落桥下并被河水吞没了。
这则寓言很简单,但蕴含着深刻的道理,这正是“经路窄处,留一步与人行”的道理。在狭窄的路口处,不妨让别人先行,自己退让一步。表面看来,自己吃亏,但实际上,如果彼此都不相让,势必会两败俱伤,倒不如稍作退让,免去麻烦。
“人情反复,世路崎岖。行去不远,须知退一步之法,行去远,务加让三分之功。”这种做法明为退,实为进,是一种比较圆熟的做法,一条道路本就狭窄,再加上拥挤更是无处下脚,若是自己退一步让人先走,那么自己也就相当于有了两步的余地,可以轻松走路。两相对照,自然是应选择有利于自己的做法。列宁也早就说过:“退一步是为了进三步。”
一般来说,你如果想在社会上走出一条路来,那么就要放下身段:放下你的学历、放下你的家庭背景、放下你的身份,让自己回归到“普通人”。更不要在乎别人的眼光和批评,做你认为值得做的事吧,走你认为值得走的路。
只有放下身段,路才会越走越宽。
人的“身段”是一种“自我认同”。并不是什么不好的事,但这种“自我认同”也是一种“自我限制”。也就是说,“因为我是这种人,所以我不能去做那种事”,而自我认同越强的人,自我限制也越厉害。千金小姐不愿意和女佣同桌吃饭,博士不愿意当基层业务员,高级主管不愿意主动去找下级职员,知识分子不愿意去做“不用知识”的工作……他们认为,如果那样做,就有损他们的身份。
其实这种“身段”只会让人路越走越窄,像博士如果找不到工作,又不愿意当业务员,那只有挨饿了;如果能放下身段,那么路就越走越宽。
有一个故事说的是以退求进的道理,说是有一位在美国留学的计算机博士,辛苦了好几年,总算毕业了。可是,虽说是拿到了响当当的博士文凭,却一时难以找到工作。
他一次又一次地被各大公司拒绝,生计没有着落,这个滋味可是不好过。他苦思冥想,想找个办法,谋个职位,这样免得路过不论是中国餐馆,还是美国餐馆时,都要加快步伐。哎!有了,他总算想到了一个绝妙的点子。
他决定收起所有的学位证明,以一个最低身份去求职。
这个法子还真灵,一家公司老板录用他做程序输入员。这活可真是太简单了,对他来说简直是“高射炮打蚊子”。不过,他还是一丝不苟,勤勤恳恳地干着。
不多久,老板发现这个新来的程序输入员非同一般,他竟然能看出程序中的错误。这时,这位小伙子掏出了学士证书。老板二话没说,立刻给他换了个与大学毕业生相对口的专业。
又过了一段时间,老板发现他时常还能为公司提出许多独到而有价值的见解,这可不是一般大学生的水平呀!这时,这位小伙子又亮出了硕士学位证书,老板看了之后又提升了他。
他在新的岗位上干得很出色,老板觉得他还是与别人不一样,非同小可。于是,老板把他找到办公室,对他进行质询,这时,这位聪明人才拿出他的博士证。
老板这时对他的水平有了全面的认识,便毫不犹豫地重用了他。凭借着他的绝妙的点子,这位博士终于获得了成功。
现代社会跟过去不相同了。如今提倡“自我推销”,既是推销,则要有推销术,如果这位博士还是拿着自己的文凭,一家接一家地去亮相,或许他现在还没有工作。
这位博士的点子好就好在以退为进,看上去是自己降低了自己,也让别人看低了,但是身处低位,被人看轻,不要紧,一旦有机会,就可以大放异彩,展露才华,让别人、让老板对你一次次刮目相看,你的形象便慢慢高大起来了。
相反,一上来就亮个博士证书,容易被人看高,期望值过高,容易引起失望。倒是别出心裁,以退求进更容易达到目的。
□ 外圆内方
方为做人之本,圆为处世之道。
“方”,方方正正,有棱有角,指一个人做人做事有自己的主张和原则,不被人所左右。“圆”,圆滑世故,融通老成,指一个人做人做事讲究技巧,既不超人前也不落人后,或者该前则前,该后则后,能够认清时务,使自己进退自如,游刃有余。
一个人如果过分方方正正,有棱有角,必将碰得头破血流;但是一个人如果八面玲珑,圆滑透顶,总是想让别人吃亏,自己占便宜,也必将众叛亲离。因此,做人必须方外有圆,圆外有方,外圆内方。
外圆内方的人,有忍的精神,有让的胸怀,有貌似糊涂的智慧,有形如疯傻的清醒,有脸上挂着笑的哭,有表面看是错的对……
“方”是做人之本,是堂堂正正做人的脊梁。人仅仅依靠“方”是不够的,还需要有“圆”的包裹,无论是在商界、官场,还是交友、爱情、谋职等等,都需要掌握“方圆”的技巧,才能无往不利。
“圆”是处世之道,是妥妥当当处世的锦囊。现实生活中,有在学校成绩一流的,进入社会却成了打工的;在学校成绩二流的,进入社会却当了老板的。为什么呢?就是因为成绩一流的同学过分专心于专业知识,忽略了做人的“圆”;而成绩二流甚至三流的同学却在与人交往中掌握了处世的原则。正如卡耐基所说:“一个人的成功只有15%是依靠专业技术,而85%却要依靠人际关系、有效说话等软科学本领。”
真正的“方圆”之人是大智慧与大容忍的结合体,有勇猛斗士的武力,有沉静蕴慧的平和。真正的“方圆”之人能对大喜悦与大悲哀泰然不惊。真正的“方圆”之人,行动时干练、迅速,不为感情所左右;退避时,能审时度势,全身而退,而且能抓住最佳机会东山再起。真正的“方圆”之人,没有失败,只有沉默,是面对挫折与逆境的积蓄力量的沉默。
在强大的对手高压下,在面临危机的时候,采取藏巧于拙、装糊涂,扮作“诚实”的样子,往往可以避灾逃祸,转危为安。面临险境或遇到突发事件时,装傻卖呆,这比临危不惧和视死如归的壮烈要安全得多。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以拙诚与对手周旋,确实不失为一种高明之术。
我们经常在报纸上见到穷凶恶极的罪犯窜入老百姓的家里,杀人越货、绑架无辜或逼人做质的时候,被害人是怎样委曲求全,先以圆滑诚恳的语言赢得罪犯的信任,而伺机在罪犯不在意或误认为在他的挟迫下真的与其合作的时候,出其不意地逃脱报案或径直击败罪犯。这其实是外圆内方的最好案例。试想,假如面对凶狠的罪犯,暴跳如雷,罪犯不先砍掉你的脑袋才怪呢。只有把“方”用圆先掩盖起来,包藏起来装出很诚实的样子,利用拙笨的诚实稳住对方,充分地运用对方的怜悯之心,使对方不加害自己,才会为以后施展擒拿罪犯的计谋,赢得时间和条件。
这种外圆内方的办法,在历史上就已有之。《三国演义》中有一段“曹操煮酒论英雄”的事情。当时刘备落难投靠曹操,曹操很真诚地接待了刘备。刘备住在许都,在衣带诏签名后,也防曹操谋害,就在后园种菜,亲自浇灌,以此迷惑曹操,放松对自己的注视。一日,曹操约刘备入府饮酒,谈起以龙状人,议起谁为世之英雄。刘备点遍袁术、袁绍、刘表、孙策、张绣、张鲁、均被曹操一一贬低。曹操指出英雄的标准——“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刘备问“谁人当之”,曹操说:“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我。”刘备本以韬晦之计栖身许都,被曹操点破是英雄后,竟吓得把匙箸丢落在地下,恰好当时大雨将至,雷声大作。曹操问刘备,为什么把筷子弄掉了?刘备从容俯拾匙箸,并说“一震之威,乃至于此。”曹操说:“雷乃天地阴阳击搏之声,何为惊怕?”刘备说:“我从小害怕雷声,一听见雷声只恨无处躲藏。”自此曹操认为刘备胸无大志,必不能成气候,也就未把他放在心上,刘备才巧妙地将自己的慌乱掩饰过去。从而也避免了一场劫难。刘备在煮酒论英雄的对答中是非常聪明的,他用的就是方圆之术,在曹操的哈哈大笑之中,才免去了曹操对他的怀疑和嫉忌,从而最后才能如愿以偿地逃脱虎狼之地。至于三国后期的司马懿,更是个外圆内方的高手,他佯装快要死的人,瞒过了大将军曹爽,达到了保护自己、等待时机的目的。最后实现了自己的抱负,统一了天下。这正是“鹰立似睡,虎行似病”。
还有,对于一些有经验的领导者来说,更是如此,因为他们知道自己的权力再大,毕竟还是有限的,它不可能使所有的人都听命于自己。当自己的管理目标受到权力条件的限制,一时难以完全实现时,他就必须运用计谋、审时度势、权衡利弊,首先制服自己权力够得着的对象,暂时稳住还远离自己、鞭长莫及的对象。这在军事学上,叫远交近攻;在处世学上,叫外圆内方;在用人权术上,则是指采用不正当的手段,对“权力影响圈”外的下属装出和蔼可亲,体贴关怀的样子,但对“权力影响圈”内的下属,却严加管制,令人生畏。
总之,人生在世只要运用“方圆”之理,必能无往不胜,所向披靡;无论是趋进,还是退止,都能泰然自若,不为世人的眼光和评论所左右。
□ 可得可失
一个从战术上考虑问题的人是强者,而一个从战略上考虑问题的人则是智者。
顾全大局,舍卒保车是一种深远的谋略,从分寸学的角度来看就是一种可失可得的策略,是一种宽柔的智慧。古往今来,多少仁人志士甘愿在名誉上受到玷污,而成就更大的事业。古人云:“立名难而坏名易。”好名声的建立是很难的,而破坏名声只在一时一事之中。所以名节上的损失绝非易事,勇于牺牲名节,必定是为了更大的目的。这就是顾全大局,对于这个大局来说,名节就是卒,为了得到大局这个车,失去这个卒是不可避免的。
做人处世如此,做生意亦如此。在生意场上要做到顾全大局,就必须临危不乱,关键时刻不能患得患失于小益小利,更善于分清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能够舍卒保车,为了更大、更长远的利益舍弃眼前的利益。在相对小的利益面前装糊涂,不动心是每一位渴望大成功的经营者所必备的素质。
“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人世间的事情,有了付出才有回报,没有无回报的付出,也没有无付出的回报。付出越多,得到的回报越大,只想别人给予自己,那么“得到”的源泉终将枯竭。春秋末年,齐国的国君荒淫无道,横征暴敛,逼取于民以无度。齐国的贵族田成子看到这种情况后,对他的下属说:“公室用这种榨取的手段,虽然得到了不少财富,但这种取是‘取之犹舍也’。”仓储虽实,但国家不固,终是“嫁衣”。于是田成子制作了大、小两种斗,大开自己仓储接待饥民,用大斗出借谷米,用小斗回收还来的谷米,“予民于惠”,于是齐国人民不肯再为公室种田效力而投奔于田成子门下,一时“民归之如流水”。田成子用这种大斗出小斗进的方式,借出的是粮食,收进的是民心。貌似给予,实则得到。果然,齐国的国君宝座最后为田氏家族所得。史学家范晔说:天下皆知取之为取,而不知与之为取。正是对这种得失观的一语道破。
得与失的互为转化之效果,有时也并不是马上就可以见到的,但懂得其中奥妙的人,会掌握取舍的主动权,让它发挥出意想不到的效果。战国时,齐国的孟尝君是一个以养士出名的相国。由于他待士十分真诚,感动了一个具有真才实学而十分落魄的士人,名叫冯谖。冯谖在受到孟尝君的礼遇后,决心为他效力。一次孟尝君要叫人为他到其封地薛邑讨债,问谁肯去?冯谖说我愿去,但不知用催讨回来的钱,需要买什么东西?孟尝君说就买点我们家没有的东西吧!冯谖领命而去。到了薛邑后,他见到老百姓的生活十分贫困,听说孟尝君的讨债使者来了,均啧啧有怨言。于是,他召集了邑中居民,对大家说:“孟尝君知道大家生活困难,这次特意派我来告诉大家,以前的欠债一律作废,利息也不用偿还了,孟尝君叫我把债券也带来了,今天当着大伙的面,我把它烧毁,从今以后,再不催还!”说着,冯谖果真点起一把火,把债券都烧完了。薛邑的百姓没有料到孟尝君是如此仁义,个个感激涕零。冯谖回来后,孟尝君问他:“讨的利钱呢?”冯谖说:“不但利钱没讨回,借债的债券也烧了。”孟尝君便大不高兴。冯谖对他说:“您不是要叫我买家中没有的东西回来吗?我已经给您买回来了,这就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