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人生智谋串串烧-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邦醒悟,又故意骂道:“大丈夫平定了诸侯,就该作个真王,何必做个假王呢?”于是就派张良前去宣布韩信为齐王,征调他的军队攻打项羽军。很快就扭转了汉军的不利地位。    
    刘邦打败项羽,与他的气度胸怀也密切相关,对看准了的人才,他不计成本地投入。不管韩信要权,还是陈平要钱,只要他觉得必要,眼皮都不眨,就会给人。    
    以大德不以小惠,就是用大德得到人心,而不是以小恩小惠来买得一时之名。当面戏辱别人,固然无法得到他的真心,无法使他们竭尽全力为自己服务。但如果目光短浅,也必将失去人心。    
    楚汉争霸中,作为一个叱咤风云的英雄,项羽的确主人敬佩,但作为一个霸主,他的所为却不能不让人有微词,成就事业,建立国家,首先必须取悦民心“顺德者昌,失德者亡。”    
    项羽势力正盛的时候,韩信却说:“项羽号称强大,但是所过之处杀人放火,肆意地残害生灵,老百姓不顺从他,就用暴力劫持。这是以势压人,名义上是称霸天下,实际上丧失了人心,因此不过是外强中干。”    
    刘备能够信任和使用三杰,但是项羽却相反,智谋他信不过范增,在鸿门宴上犹柔寡断,纵虎归山,放了刘邦;带兵打仗,他又信不过手下的众多大将,总是身先士卒冲锋在前。    
    最能暴露项羽无能莫过于他收买人心的方式。每当遇到伤病员,还要亲自送饭、喂汤。但是项羽对于人才,却不提供应给的东西,即使下属立下了大功,该封官授印,他把官印在手上反复磨玩,到了有缺角,也舍不得给人。正因如此,原来在他手下的人才如张良、韩信、陈平都转投刘邦。    
    后世史学家称项羽为“妇人之仁”,最终不得不惨死于乌江边上。    
    在罚的方面,诸葛亮和子产对这一点十分深刻的论述。    
    战国时,子产曾对子大叔说:“只有有德的人,才能以宽来收服别人。其次不如严厉些。大家都知道烈火危险,所以看见就避之不及,因而很少有人被烧死;而水看上去清净喜人,人们就跳到其中游玩,却不知道其中的危险,因而被淹死的就很多。所以一味以宽待人,示之以小惠,反而是害了他们。”    
    三国时,曾经有人批评丞相诸葛亮是个吝惜赦免宽大的人。对此诸葛亮回答道:“治世用人要以大德不以小惠。”一针见血地揭示出问题的关键所在。    
    孙子兵法上说:上下同欲者胜。只有用大德进行赏罚的取舍,才能取信于下属,得到下属的尊敬、爱戴、上下方能团结一心,共创事业。项羽不能给下属带来发展空间和实际利益,怎么斗得过一个勇于给下属利益与空间的刘邦呢?    
    赏罚贵直达人心    
    


待人智谋第8章 赏罚分明的智谋(9)

    对任何一个人,一件事情,其它人都有两种不同态度:支持或反对,满意或不满,生克并存,两种态度形成两股势力,它们以隐性或显性的形式存在。当不满势力增长到一定程度时就成为翻天覆地的势力。    
    这时有两种选择,一种办法是把这种力量全部压制下去,乃至在肉体上消灭他们。另一种方法是通过直达人心的赏罚方法,疏导调整异己力量,耗散正在积聚的不利能量,来进行制衡。    
    两种方法都各有优缺点,但总体来说,第一种办法所付出的代价会更多一些,因为按兵法来说,“杀敌一千,自伤八百”是一个客观规律。    
    秦朝末年,秦大将章邯与项羽交战多次,都没有取胜。秦二世对章邯不满意。章邯害怕了,派长史欣去观察动向。长史欣到咸阳,赵高躲避不见,有怀疑章邯之心。长史欣害怕逃跑,赵高派人追杀。长吏欣回到章邯军中把前事向章邯做了汇报,并劝章邯投降项羽。项羽此时军中少粮,不能继续作战,于是同意了章邯的投诚,立为雍王,长史欣为上将军。    
    因为章邯手下的士兵多是三秦之地人,项羽手下的官吏甚至士卒都对投降的秦兵傲慢无礼,动辄污辱谩骂。降兵都私怀怨愤地说:“章邯这个混帐东西,欺骗我们投降项羽,如果我们能攻入函谷关打败秦回家就太好了;如果不能,项羽率兵东进,那么我们的家属就要被秦全都杀了。”    
    项羽听说了降兵的怨言,不是顾全大局,做长远打算,采用计策收买人心,而是活埋了二十多万秦兵,只有章邯、长史欣、都尉翳被排除在外,因此三秦的百姓非常痛恨这三个人,当然更恨项羽。    
    后来,项羽与刘邦约定先入咸阳的称王,刘邦先入咸阳,但项羽强迫其到巴蜀之地,因而又失去了天下百姓的心。    
    以上各种,都是项羽在强力压制异己力量,自己的力量也在慢慢地消耗殆尽,最后兵败垓下也就在所难免了。由此可见,赏罚也遵循柔弱胜刚强的规律,只有巧妙地收服人心,才能事半而功倍。    
    西汉末年,王莽一度被罢官回到封国新都,南阳太守见王莽地位尊贵,便派他的下属孔休担任新都相。孔休晋见王莽,王莽以礼相待主动结交,孔休知道他很爱贤,因此也以礼相答。    
    有一次王莽生病,孔休前来问候,王莽为答谢孔休,便送他一柄玉饰宝剑。孔休不肯接受,王莽说:“我之所以送这个给你,是因为我看见你脸上有疤痕,而用美玉可以消除。如果你不喜欢宝剑,我只把剑上的玉制剑鼻送给你罢了。”说完便解下剑上的玉制剑鼻,送给孔休。    
    孔休还是不肯接受。王莽说:“你不肯要,是否考虑它太值钱了呢?但是又有什么比我们的友情更有价值呢?”说完便把剑鼻打得粉碎,亲手把他包起来送给孔休。孔休见他如此真诚,才十分感激地收下。    
    王莽之所以能够以一个士大夫的身份而取西汉而代之,成功地把原来西汉的臣子都变成自己的拥护者,原因就在他不是用强权来压制他们,而是不断地拉拢人心,耗散了大部分的反对力量。    
    太监李莲英可说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太监之一,连任了同治、光绪两朝内务大总管。因为他善于笼络人心,所以有时尽管一分钱都没有掏,却得了一个“体恤”下属的好名声。    
    


待人智谋第8章 赏罚分明的智谋(10)

    慈禧借60大寿重建颐和园,由于工程紧张,园中有些建筑的装修还没竣工,六十大寿就到了。    
    李莲英带慈禧在园中游玩时,故意绕着走,躲过还没修好的建筑。如果有些地面的方砖没有铺好,李莲英就紧走几步,站在缺砖的地方,用长袍遮住,挡住慈禧的视线。这一招掩饰使负责修建颐和园的官员感恩不尽。    
    李莲英在慈禧与光绪的斗争中,始终是慈禧的忠实打手,但在表面上,他对光绪深表同情。光绪被囚瀛台,慈禧故意派人给光绪送馊臭的食物,让光绪苦不堪言。    
    李莲英看在眼里,就以请安之机,偷偷地在衣袖中藏些糕点带给光绪,使光绪感激不尽。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城,慈禧带王公贵族逃往西安。    
    一路上,李莲英见光绪衣着单薄,当着众人的面,脱下自己的外罩给光绪披上。一路上问寒问暖,照顾得尽心尽力,连下人都为李莲英的善意所感动。    
    由此可见,不要说那些胸怀大志的人物,就连一些为世人所不耻的太监也很懂得拉拢人心的智谋。    
         
    


待人智谋第9章 容人忍事的智谋(1)

    忍人所不能忍,容所不能容,才能成人所不能成。    
    忍常人所不能忍    
    唐朝的娄师德是世家公子,几代都位列三公。到他自己时,也在朝廷担任重要职务。后来他的弟弟到代州去当太守,上任以前,向他辞行。    
    娄师德说:“娄家世代受朝廷恩惠,我们两兄弟现在都出来作官,一般人会批评我们世家公子飞扬跋扈,你出去作官,千万要认清这一点,多多忍耐,不要为我们娄家丢人。”    
    他弟弟说:“这一点我知道,就是有人向我脸上吐口水,我就自己擦掉算了。”    
    娄师德摇摇头说:“这样做并不好啊!你把它擦掉,还是违其怨,给人家难堪哪!有人朝你吐口水,你就让它在脸上自己干好了。”    
    这段对话告诉我们,要想成常人之所不能成,必须忍常人之所不能忍。古往今来的英雄人物中,对此做出最精彩阐释的,无过了战国时的齐桓公。    
    齐桓公,也就是公子小白回到齐国登上王位后,决定任用鲍叔牙为相,并下令捉住管仲,准备开刀问斩。    
    这时,鲍叔牙却推荐管仲为相,自己情愿当副手。齐桓公很想不通,但鲍叔牙说:“那时我与管仲都是各为其主,管仲射您的时候,他心中只有公子纠。管仲强我千倍,如果您想富国强兵,成就霸业,非用管仲为相不可。您要是重用他,他将为您射得天下,哪里只射得衣带钩呢?”    
    于是,齐桓公拜管仲为相。管仲对内实行经济、政治、军事诸多方面的整顿改革,对外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使齐国由乱而治,称雄于诸侯,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齐桓公之所以能忍人之所不能忍,是因为他深知个人感情应服从于定国安邦的大计。这是大义,下面这个故事中,张说因能够容忍别人而得以保全性命,则更接近于经营人生的智谋。    
    张说是唐玄宗时的名臣。    
    张说有个十分宠爱的婢女,与他的一个门生私通。张说发现这件事后很生气,准备送他到京兆尹去问罪。    
    在侍从准备捆绑那个门生的时候,他一边挣扎一边大声地叫道:“见了美色情不自禁,是人之常情。您贵为宰相,难道就没有情况紧急、需要用人的时候吗?相公何必舍不得一个奴婢呢?”    
    张说对他的话暗暗称奇,就将那婢赏赐给他,并且给了他一些钱,将他们打发走了。那门生从此音讯杳无。    
    书生离开之后,十个多月不见踪影,也无消息。有一天,他突然出现在张说眼前,对他说:“我感激张公的恩德。现在我听说姚相国已经上奏陷害您,御史台已准备调查,您的危险就要临头了。”    
    张说急忙问怎么办。书生就从张说最喜欢的宝物中,挑选一件夜明帘,连夜赶到九公主府邸,将夜明帘献给九公主,请她向皇上求情。    
    九公主收下了礼物,就对玄宗说:“皇上难道不想想在东宫当太子时,不是一直想要好好对待张丞相吗?现在怎么一听到一点对他不利的消息,就要对他严加处理呢?”    
    玄宗受了感动,赦免了张说。    
    


待人智谋第9章 容人忍事的智谋(2)

    南宋休宁人程卓担任嘉兴太守时,有人伪造官府副职衙门的空白公文卖给不法之徒,用来做为契约证券使用。这种东西流传得很广,书吏们办公时发现了这件事,认为是重大问题,要不论真假,都一一追查验看,这样所罚没的钱财可增加地方不少财政收入。    
    程公说:“这不过是伪造者的罪责而已,如果一一追查检验,本地百姓就一齐受到搅扰。我认为还是安定民心更重要,增加收入的事倒在其次。”    
    他于是向百姓宣布,凡有误买假文书者,允许自己陈报,并立即给换盖真的官印,逾期不来申报者,使用时被发现就要一律没收。凡持假文书者闻讯都自动前来更换,全郡安然,没有发生动荡。    
    由此可见,懂得容人只是宽的一方面,同时还必须辅以一定的制约措施,容中有克。适当的克制是必要的,如无相应的制约措施,就把大权轻易交出去,很容易造成老虎吃猫的悲剧。    
    大胆认错的度量    
    三国时期,曹操决定北上征服塞外的乌桓。因为南方刘备和孙权虎视眈眈,因此此时远征十分危险,许多将领纷纷劝阻,但曹操还是率军出击,将乌桓打败,基本完成了统一北方的大业。凯旋归来后,曹操命人调查当初哪些人曾经不同意北伐。    
    那些人以为要受到重罚,都十分害怕。不料曹操却给那他们丰厚的赏赐。所有的人都很奇怪:北伐已经大获全胜,劝阻的人怎么反而得到赏赐呢?    
    曹操说:“北伐之事确实十分冒险。我虽然侥幸胜了,这是天意帮忙,并不表明是我决策英明。诸位的劝阻才是出于万全之计,所以要奖赏,我希望大家以后更加敢于发表不同意见。”之后,大家更加尽心尽力地要为他效劳了。    
    曹操力排众议而大胜,却绝不骄傲,而是充分肯定有一定道理的下级,这不仅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英雄人物的度量。    
    有功则归于自己,有过则推诿给下级,是今天一些领导最大的特点之一。而只怀有雄才伟略的人,才能够象曹操这样,承认自己的错误,肯定下级的可取之处。    
    宋太祖曾因为一件小事对周翰很生气,要对他施以廷杖。    
    周翰对宋太祖说:“下臣因为才气而享誉天下,遭受杖刑,传出去实在影响我的声名。”太祖大笑,下令宽恕了他。    
    从古至今凡是大人物,必然都有这样的大度量,而决没有由着自己的性子的。    
    徐存斋由翰林院派到浙江中部当督学的时候,还不到三十岁。有一个秀才在文章中用了“颜苦孔之卓”一句,徐存斋给他把这句圈了,并批上“杜撰”二字,判为四等。    
    这个青年将要承受指责。于是,他手拿卷子向徐存斋请教:“太宗师的见解、教诲当然是正确的,但‘苦孔之卓’这句话出在杨子《法言》一文中,实在不是我杜撰的。”    
    徐存斋翻了翻书,急忙站起来说:“我这个人少年得志,当官太早,并没有很好地做学问,今天承蒙你多多指教。”于是将这个秀才的文章改判为一等。这事一时传开,人们都称赞徐存斋很有度量。    
    勇于改正自己的过失,从这里就能看到名宰相的器量和见识。听说明神宗万历初年有个秀才以“怨慕章”为题作文,文中用了“为舜也父者,为舜也母者”一句,被当时的考官判为四等,并批上“不通”二字。    
    这个秀才自己向考官陈述,这句话出在《礼记·檀弓》篇中。结果考官恼羞成怒,骂道:“就你一人读了《礼记·檀弓》!”把这个秀才的文章降判为五等。    
    人的度量相差之大,何止千里?    
    金朝四太子兀术喜欢上一个士兵的妻子,就悄悄派人干掉了那个士兵,将他妻子据为己有。他对她十分宠爱,把别的姬妾们都冷淡了。    
    一天,金兀术白天睡了一觉,忽然看见这个妇人手持利刃,正想结果他的性命。金兀术大吃一惊,噌地一下跳下床,质问她为什么要这样。那个妇人回答说:“我要为我的丈夫报仇!”    
    金兀术马上意识到自己错了,挥挥手让她出去。    
    


待人智谋第9章 容人忍事的智谋(3)

    当天他设宴招待还未娶妻的将士。在宴席上,金兀术唤出这个妇人,对她说:“我杀了你,你又无罪;我留下你,又不行。今天任凭你在我的众位将士中选择一个,跟他去吧。”    
    那个妇人认真地观察了一一遍在座的人,用手指了一个军官,金兀术就将她赐给了那个人。    
    上面说的那位考官的度量不仅不如徐存斋,就连来自蛮夷民族的金兀术都不如。    
    将错就错的宽容    
    一个成熟的人,应该善于节制自己的好恶感情的,很多时候,他们都面临着一触即发的局面,这种时候,如果不作一些艺术处理,而是坚持维护自己的尊严或所谓的原则,那就很可能得不偿失。    
    秦穆公丢失了一匹良马,跑到歧山之下,被当地乡民捉住吃掉了。官吏抓住这些吃马人,准备严惩。    
    穆公说:“君子不因为牲畜而伤害人。我听说吃良马肉不喝酒会伤害人。”于是穆公不仅赦免了这些人,还赐酒给他们喝。    
    后来,秦国与晋国在岐山之下交战,秦穆公亲亲临前线,结果受伤被所围,生命危在旦夕。    
    这时,有三百多人突然从远处飞驰冲向晋军,势不可挡,不仅救了秦穆公,还活捉了晋君。秦穆公一问,原来他们都是那些偷吃良马之肉被他赦免的人。    
    生活中有很多人所缺少的就是这种宽容的智慧,刚刚做了个芝麻大的官,就会官气十足,容不得别人冒犯一点。一旦有人冒犯,马上千方百计进行报复。而秦穆公作为一国之君,不仅宽容了臣民的冒犯,还进一步为他人着想。由此可见,真正的权威是树立在宽广的胸怀基础之上的。    
    北宋时,有人伪造韩琦的信去拜谒福州知府蔡襄,蔡襄见信之后,虽然心中怀疑,但见那人谈吐之中颇有一些豪气,就给了他三千钱,写了回信,派了四个士兵送他回去,还带了一些果物送给韩琦。    
    那个人到了京城,拜见韩琦请罪。韩琦没有发火,而是宽容地说道:“蔡襄权力有限,恐怕不能完全解决你的问题,夏太尉在长安,你可以到那里去见他。”    
    韩琦亲自为他写了介绍信,打发他去的夏太尉。    
    韩琦的子弟十分不理解,认为不怪罪他就足够了,何必再写介绍信。韩琦说:“这个人敢伪造我的信,又能感动蔡襄,可见他的才气不凡。”    
    用人要清浊兼容、善恶并包,而且要大智若愚、难得胡涂,既能容人之长,与比自己强的人共事,又要能容人之短,能与有缺点的人相处。    
    又比如宋哲宗元佑年间,苏东坡出任杭州知府。刚上任时,都商税务官押来了一个偷税的人。原来是南剑州乡贡进士吴味道,他带了两个特大的包袱,封皮上写着苏东坡的名字和官衔,送往东京汴梁苏侍郎住宅。    
    


待人智谋第9章 容人忍事的智谋(4)

    东坡讯问他包袱里是什么东西,吴味道十分害怕,愁眉苦脸地回答道:“我今年秋天有幸承蒙乡里推荐,朋友集资让我参加省试,送给我钱百千,我就置办了建阳纱三百六十丈,考虑到路上所经过的乡镇,都要抽税,到了东京就剩不到一半了。我心中暗想,当今天下最有名望而又爱奖掖后进的,只有翰林学士先生您了。即使事情败露,也必然会同情我。就借先生名义,封装好包裹带着走。不知道先生己经到这里来做知州了,实在罪责难逃。”    
    苏拭将他审视良久,大笑起来,叫人把那两包东西上原来的封皮取下来,换上他亲笔所题的新封皮,上面写着他的新宫衔,送交东京竹竿巷。并写了一封给他弟弟苏辙的信交与吴味道,告诉他:“你这回就是上天去也没有妨碍了。”    
    第二年吴味道进士及第,来向苏拭道谢。这两件事都让人拍案惊服,对两人的肚量由衷敬佩。    
    到了南宋,秦桧当权的时候,有个书生模仿他的笔迹,以他的名义写了一封信,去拜谒扬州太守。太守发现这是一封假信,就将那封信和他一起押送给秦桧。    
    秦桧见了这人,就给了他一个官当。有人间秦桧为什么要这样做,他说:“此人有胆量敢以我的名义写信,必然不是一般的人物。如果不用一个官职将他束缚住,他就会往北逃到胡人那里,或者逃到南方去为越人效力。”    
    由此看来,奸臣秦桧的作法,远远胜过很多忠臣,这就是所谓人下之人有人上之智。    
    眼里揉得下沙子    
    在智谋方面,常人有时也有一得之见,一己之长,遇到机会触发就会有所表现,而智者反而由于各种原因不能考虑到,这就是古人说的人下之人有人上之智。    
    因此,容纳那些德行有过但确有才干的小人,对方可能会在意想不到的地方派上大用。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如果你事事苛察,求全责备,眼里容不下一粒砂子,凡事睚眦必报,怎么会有人跟随你呢?    
    在这方面表现最为杰出的,恐怕要算战国时的孟尝君了。    
    据说齐国的孟尝君养客三千,谁知有个门客居然和他的夫人勾搭上了。有人向孟尝君告发了这个“第三者”,建议把他杀了。    
    孟尝君听后却只是淡淡一笑说:“男女相悦,人之常情。这种事那么认真干什么?”    
    后来孟尝君把那个门客推荐给卫国国君,当卫国准备联合各国讨伐齐国时,那个门客身持刀胁持卫国国君,据理力争,终于使卫国国君打消了攻齐的念头。    
    虽然这个故事与战国时代女人地位低下有关系,但孟尝君器量之大,不也是很惊人吗?    
    丙吉是汉宣帝的丞相。他的车夫好喝酒,喝醉了以后,有些行为就很不检点。    
    有一次他驾车随丙吉外出,酒醉后呕吐到丞相的车上,相府的主管听说后,混蛋王八地大骂了车夫一顿,并想辞退他。    
    丙吉说:“他如果因为醉酒失事而遭辞退,还有哪里会收容他呢?总管你忍一忍吧,不过就是把车上的垫褥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