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学会站着睡觉-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没有不重要的工作,只有看不起工作的人。在成功者看来,从来没有前途暗淡的职业,只有暗淡心态下的忧郁表现。
 
 
7 像逛街一样工作 
 

 
 

只要我们工作一天,最好还是让这一天过得快乐,就像女士逛街一样。

购买快乐

曾经对我触动很大的一番话是一位老教授讲的。60多岁的他有一次很感慨地对我们说,在年轻的时候,他没有钱也想不到花钱去享受一下人生,比如和太太一起出去旅游,而这在外国人是很平常的事,那时只想着攒钱;现在老了,退休了,有时间了,也有了不少的钱,却没有了身体,走也走不远了。

最使他感慨的是房子问题。在他们年轻的时候,根本没有现在年轻人这样的条件和意识,只能熬着年头等单位分房子,往往是40几岁才能有个一居室,50几岁有个两居室,快退休时才有可能住上三居室,回头望去,才意识到自己和家人竟然在陋室中委屈了那么多年……而今老了,才有机会住上大一点的房子,但青春已逝。

不仅如此,有些人为了等单位的房子,还错过了许多改变命运的机会。我的一位前辈,在40岁的时候,有一个很好的调走的机会,但因为再等两年房子可能就会分下来了,而把机会让给了别人。结果是,他过了5年才等到两居室,而那个代他远行的人却抓住了好机会,很快便乘着开放的春风青云直上,不过几年,就成了企业家,现在已是大名鼎鼎的人,已不知道有多少个两居室了。

前辈后来很感慨地说,传统的中国人,在年轻的时候,考虑的是怎样赚钱,养家或者是为了将来的好生活受苦,而很少想到赚钱是为了花的,好生活不用等将来,现在就可以有,这是中外生活观的一大区别。在西方人看来,能赚会花才是好样的,借贷消费是一种很标准的生活方式,你如果攒10年钱再去买个宽敞点的房子,会令他们感到不可理解。

这件事情对我也影响很大。在我毕业后不久,我面临着一个重大的选择,或者咬咬牙贷款买房,或者再等些年,有了相当积蓄再说。我的父母不希望给我很大压力,便劝我过些年再考虑买房的事情,不要弄得自己很辛苦。但我却不这样看。在我看来,让自己和家人尽早住上宽敞明亮的大房子,是一件比什么都重要的事情,我不希望上述前辈的故事在我父母身上重演,因为住处不仅会影响到人的心情,也会影响到人的健康。花钱买药,不如贷款买房。

事实也证明,买房真的能改变一个人的精神面貌。我的一位同事对我说,在搬进新家之后,每次下班回到家里,看到宽敞的新居他都会开心半天,我的父母也是。无论是看房、买房,还是装修、入住,灿烂总是挂在他们的脸上,而我需要做的只是,拎着包,跟在他们身后,沐浴在他们带来的阳光中。

也许只是到了这个时候,我才真正理解,为什么女士们那么喜欢逛街,她们花钱买的不只是美丽,更是一份好心情,而有了好心情,健康和积极的生活便随之而来了。现在只要有空,我就会陪父母去逛街,帮父亲挑挑有趣的玩意儿,联袂砍价,给母亲买她喜欢的衣服和生活用品,累了便去吃东西,每次都点不同的菜……一天下来,大家都是一脸阳光,而且往往能开心好几天。

不仅如此,这种开心还会转化为生产力。有一次,我遇到了几件不很开心的事情,心里很烦,稿子也写不下去。父亲看到我的样子,便说,“有两件家俱还没定下来,我们出去转转吧。”于是全家人便出去逛街了,并且很快沉浸在温暖的购物环境中,挑挑花色,选选式样,砍砍价钱……不开心的事情不知不觉地就抛到九霄云外去了。晚上回到家中,喝喝茶,听听音乐,很快便有了工作的冲动,稿子写得出奇的好,发出来,好评如潮,不仅被《读者》等转载,还引来多家出版社的关注,要求把类似的文章整合后出版……

渐渐地,我发现了在赚钱——花钱——快乐——工作之间的因果往返关系,从这个角度出发,你会意识到,为明天而赚钱和攒钱,令人感动,却不值得完全效仿。由于幸福是明天的,快乐就很少出现在今天,出现在工作中了。于是我们经常会听到人们对工作枯燥、忙乱、劳心的抱怨,却很少看到有多少人是以工作为乐的,就像那许多赚了钱的人却并不怎么会花钱,钱赚得辛苦,花得也并不快乐,他们很难从过程中体会到生活的乐趣,很难把工作和生活有机而幸福地结合在一起。事实上,不会花钱的人,往往也不会工作(挣钱),就像在科技领域,如果你保守技术,也就不会在技术方面有更大的突破。

会花钱的人才会工作

应该说赚钱是要看本事的,但花钱才能体现一个人的品位。一个人能赚钱,并不能说明他有品位、会生活,真的懂得人生的乐趣,评价一个人要看他怎么花钱,或者说怎么对待钱。同样是有钱,不同人生境界的人会有迥然不同的做法。有的人会去花天酒地,有的人会把它存起来,有的人会用它来继续充电,有的人会把它拿去投资,有的人会用它来孝敬父母,有的人会用它去感受人生……不同的花法体现着不同的人生认识,有的人醉生梦死,有的人在得过且过,有的人在不断创造,有的人在体悟人生。无怪乎有人说,赚钱是技术,花钱是艺术。赚钱决定着你的物质生活,而花钱则往往决定着你的精神生活。

不仅如此,会花钱的人还能从花钱中感受到生活的乐趣,从而使赚钱成为一项有意义的、快乐的事情。这样的人在工作中往往会心态平和,拿得起,放得下,不纠缠于一时一地的得失荣辱,赋予了工作本身以生命力和活力。在他的眼里,工作是一件主动的、积极的事情,而不再是被动的、无奈的、消极的事情。他们会享受工作,而不仅仅是忍受工作。

一位畅销书作家说得好,“我和我的伙伴们都清楚,我们每天来到鱼市,同时也带来了自己对待工作的态度。我们可以闷闷不乐,无精打采地度过一天;我们也可以带着不满的态度,毫无耐心地去激怒同事和顾客。但是如果我们带着阳光、带着幽默、带着愉快的心情上班,我们就会拥有美好的一天。我们可以选择一天的时光怎样度过。我们花了大量的时间来谈论这种选择,最终达成共识:只要我们工作一天,最好还是让这一天过得快乐。”

这种感觉有点像逛街一样:你可以面无表情地走马观花,抱怨着,无奈地辛苦着;也可以充满好奇和美感地浏览、鉴赏和选购,你不仅能够从中得到购物的乐趣,而且能够从中了解时代的变化、市场的需求,欣赏他人的智能和创造力,锻炼谈判和交涉的能力……同样的事情,在不同的心态下,会有迥然不同的结果。

经常逛街的人都知道,购物本身就是一个人际交流的过程,只有善于沟通、读懂人心的人才有可能买到称心如意的商品,享受到购物的快乐。同样的,会花钱的人大都很注意人际沟通,舍得花钱和用时于积极的人际交往中,并且会选择最适宜、得体的形式,即便仅仅是吃饭,他也会找一个很特别的去处,点一席搭配合理、别有特色的菜肴,让对方有个好心情,留下特别的印象。这样的人在工作中也会很注意处理好人际关系,并且很讲方式方法,更重要的是,他会以比较积极的心态看待人际关系,重视合作和取长补短,蔑视内耗和自以为是,从而建立起使双方受益、对工作有利而非庸俗、功利的人际关系。

就像前面那位作家所说的,既然鱼在水中,就表示水不可能完全干净清澈。俗话说:“水清则无鱼,混水可摸鱼”,任何组织必然有些水不清的事,人的组合不可能尽如人意,不可能没有任何问题。你只要能找到适合的待人处世方法,轻轻松松去做,有些混有些摸,也不是太严重的。会砍价的人也都知道,砍价不是砍人,不能只想着自己省钱,还要考虑到对方的利益,大家都有钱赚,才是成功之道。而在买完东西后,就不要再计较得失,这种计较不仅于事无补,而且影响心情,计较的本身往往比事实更能损害你自己。

习惯逛街的人都懂得喊价的道理,懂得开口提要求,而且往往是,只有当你提出要求,对方才有可能会给你机会,即便在一些不讲价的百货公司,“开口”也往往会给你带来意外,即便是店员无法给你折扣,也常常会给你赠品的。同样的,在工作场所,敢开口要求别人、能说出自己的要求的人,往往也会得到更多些,因为不这样别人也不知道你的想法,也不好满足你的要求或者帮你。一般说来,如果你能表现出逛街时的那种洒脱、坚定和精干来,在工作中也会把事情做得更好。

事实上,会花钱的人大多喜欢一流的事物,他会尝试着去见识一流的世面,接触一流的人物,进行一流的游历,因为他知道一流的东西有一流的价值,接近他们才会接近一流的境界。这样的人在逛街时会很注意事物的品质,追求最佳的视觉效果和使用价值,在工作中则会努力向一流的人物学习,追求一流的信誉、一流的形象和一流的业绩。起点决定终点,由于他追求卓越、追求人生境界的提升,便也能够坦然看待人生的得失成败,看待世间的风云变幻,从而在心理上立于不败之地。

曾经看过一部电影,片中的一个总经理招聘员工的方式很特别。他不问专业上的问题,只是和他们聊生活,确切地说是聊怎么花钱,结果不知不觉中就了解到了对方的品位、眼光和境界,了解到对方对工作、对成败、对他人的真实想法,并以此来取舍。就是用这种方法,他挑出了一个模式化面试所难以选中的人才,这个人就是影片中的男主人公,一个后来力挽狂澜的年轻人。

备忘录:

人生与金钱关系的关键,不在于实际上拥有多少钱,而在于对钱的感觉。一个人的金钱观对其而言可以是资产,也可以是债务。

看待金钱的态度直接影响到人们的心境,也间接影响到人们的工作。

 
 
1 我们的梦想有多少被妥协掉了? 
 

 
 

理想的人生是什么都可以放弃的人生;或是随时把包袱一卷就可以带走的人生。

“有一种鸟儿是永远也关不住的,因为它的每片羽翼上都沾满了自由的光辉。”一个人能够在20年痛苦的牢狱生活里,不放弃对自由的向往,这是一种怎样的精神力量?这也正是美国影片《肖申克的救赎》所以激荡人心的一个重要原因。在银行家安迪成功地夺回自由的那一刻,我们的情绪也被调动了起来:为什么我们就不能拒绝命运的安排,塑造自己钟意的人生?

抢回自己的真爱 

有一个很经典的故事。数九寒天,一座城市被围,情况危急,假如明天下午之间仍得不到援兵,城市就将完全失陷。守将决定派一名士兵去河对岸的另一座城市求援。

这名士兵马不停蹄地赶到河边的渡口,但却看不到一只船。平时,渡口总会有几只木船摆渡,但是由于兵荒马乱,船夫全都逃难去了。士兵心忧如焚。他的头发都快愁白了,假如过不了河,不仅自己会成为俘虏,就连城市也会落在敌人手里。

太阳落山,夜幕降临。黑暗和寒冷,更是加剧了他的恐惧与绝望。这是一生当中最难熬的一夜,他觉得自己今天真是四面楚歌、走投无路了。更糟的是,起了北风,到了半夜,又下起了鹅毛大雪。他瑟缩成一团,紧紧抱着战马,借战马的体温取暖。他甚至连报怨自己命苦的力气都没有了,只有一个声音在他心里重复着:活下来!他暗暗祈求:上天啊,求你再让我活一分钟,求你让我再活一分钟!当他气息奄奄的时候,东方渐渐露出了鱼肚白。

他牵着马儿走到河边,惊奇地发现,那条阻挡他前进的大河上面,已经结了一层冰壳。他试着在河面上走了几步,发现冰冻得非常结实,他完全可以从上面走过去。他欣喜若狂,就牵着马从上面轻松地走过了河面。城市就这样得救了,得救于他的忍耐和等待。

其实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事情,得失之间,只有一线之隔,坚持一下,也许就是完全不同的结局。在成败之间,竖立着的往往只是一层迷雾,许多时候,我们败给的不是对手,而是绝望和放弃。在许多艰难的时刻,能够从容度过的往往出在精神上和意志上不放弃的人,他们在身体和智能上也比较容易有较好的表现。

在影视作品中,经常可以看到“抢婚”的镜头,或男或女,在心爱的人即将对另一个人说“I do”时,大声说“NO”,然后把心爱的人从最后关头拉走,扔下目瞪口呆的一群人,也同时挽救了彼此的真爱。但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事情却几乎没有发生的可能,这倒并不是没有那样的情境,而是少有敢于那样做的人,或者说少有那样为了不放弃追求而勇于放弃其他的人。

二流学校也“一流”

经常会接到一些来信,抱怨在二流或三流的大学里读书,抱怨自己的专业不好。我能够理解这种失落的情绪,但却并不欣赏这种态度。事实上,即便在被抱怨的学校或专业中,也仍然有人学得有滋有味,也仍然有人能够脱颖而出,无论是从历史还是现实来看,很多一流人物恰恰就出自二、三流甚至是不入流的学校,问题的关键是他们的态度:不妄自菲薄,不蹉跎岁月。

更何况,复杂一些的环境对人的锻炼可能会更大一些,如果在这种环境中都能拚出来的话,以后便很少有什么事情能够难倒你了。事实上,没有一个人能够有那么好的运气可以永远在温暖如春的环境中成长和生活,复杂的、恶劣的环境是迟早要碰上的,早点碰上,便有机会早点成熟,早点选择坚强。年轻的时候摔倒,总是有更多的机会可以重新来过。

其实,生活中很多事情是没有选择的,就像外面的天气和你所遇到的人。你可以选择城市,可以在一定范围内选择学校或工作,但你却无法回避可能遇到的困难和坏天气,这些都是生活的一部分,你选择了生活,就必须接受它们。在这样的一些现实面前,唯一可以选择的,只有你的态度,而在不同的态度之下,往往会有不同的作为。

1921年夏天,富兰克林。罗斯福患了脊髓灰质炎,此后,尽管他努力锻炼,但却无法离开拐杖走路了。坐在轮椅里被人推着走,成了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种常人很难接受的事实却并没有改变他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对事业的追求。当有人问是否有什么事情让他心烦时,罗斯福笑着说,“如果你花上两年的时间躺在床上来努力扭动你的脚拇趾,此后,任何其他事情都会显得很容易!”就这样,罗斯福战胜了病魔,同时也学会了怎样引导处于惊慌之中的美国人民。在美国最困难的时刻,这位跛足总统以自己的坚毅和乐观告诉一个惊慌而跛行的民族如何阔步前进,他改变了自己,也改变了历史。

千万要妥协于你的梦想 

奇迹出自信仰,就像甘地所创造的非暴力奇迹。莫汉达斯?卡拉姆昌德?甘地是一个身材瘦小的人,性情温柔,但却有着钢铁般的意志和无坚不摧的信念。当世界横遭暴力蹂躏之时,甘地建议人们走另一条道路,即非暴力主义。他宣传非暴力学说,终于发动了印度人民大众,奋起将英国驱赶出印度半岛。由于他的努力,精神运动取代了武装暴动,祈祷取代了枪炮,沉默取代了恐怖分子的炸弹的爆炸声。尽管在这个过程中发生了许多令人难以接受的事情,有的时候,甚至甘地自己都感觉似乎前途暗淡,无路可走,但他却最终妥协于自己的梦想而不是冷酷的现实。就是在身后似乎已无人跟随的情况下,他依旧坦然地默念着泰戈尔的词句,“如果他们不响应你的召唤,你走下去吧,独自一人走下去吧。”

也正是在甘地精神的感召下,印度人渐渐醒来,并爆发出巨大的力量,使傲慢的大英帝国也不得不低下头颅。1947年2月一个凄凉的下午,尽管丘吉尔指责艾德礼政府在如此紧迫的时间内抛弃印度,屈服于“甘地最狂妄的要求”,但他的悲凉而无奈的演说却无法阻止太阳沉落西山,投票表决时,下议院以压倒多数顺应历史潮流的发展趋势,批准英国于1948年6月前结束在印度的统治。也正是因为甘地具有着超人的意志力和感召力,印度人由衷地说,甘地在哪里出现,哪里即成为印度的首都。

事实上,很多杰出人物都有着妥协于梦想却不妥协于现实的精神。1944年4月7日,德国总理施罗德降生时,奶奶在他的身边。为了让婴儿啼哭、呼吸,奶奶用力地向他的脸上吹气。这个世界带给小施罗德第一件东西便是一股扑面冷风。在以后的人生中,任何迎面来风都会像当年奶奶的呵气一样,使施罗德立刻动员起全身的精力。由于施罗德身材矮小,出身低微,很多人都不看好他,《明镜》周刊总编纳伦曾经骂部下说,报道施罗德纯粹是浪费。但施罗德却并不妥协于人们的认识,他坚定地说,“我想当总理,你们等着瞧吧!”在他看来,“如果人一生中只追求一件事的话,他就一定会成功。”最终“命运”向他妥协了,而纳伦则摆出了一副早有预料的样子说:“我早就说过,这个年轻人有帅才。”

类似施罗德的例子在国外并不少见。德国前总理科尔在17岁时就曾说过:“我有朝一日要当这个州的一把手!”他后来比这走的还远。韩国前总统金泳三在很年轻的时候就坚信,“搞政治的人如果没有当总统的野心,那就是平庸之辈。”他毫不隐讳地说:“我最适合当总统。”这在当时招致了很多人的嘲笑,有人甚至认为他精神不正常,但最终金泳三让所有人都闭上了嘴。

其实,不仅领袖人物,就是我们普通人也应该具有对自己和事业纯天然的自信,这样才能不管遇到怎样的难关,都能谈笑渡过。即便是危难,我们也会把它当作实现梦想的过程,变成一个接近梦想的机会。就像患病的人,如果相信眼前的药可以帮助摆脱病魔的控制,那么无论多苦的药他也会毫不在乎,但如果他对药和开药的人都毫无信心,则即便是甜甜的药,他也会觉得很“苦”。

在读书的时候,我曾经在不同场合听到很多同学的激情谈吐,几乎每个人都有一番远大的志向,其中不少人都有舍我其谁的气概,但遗憾的是,毕业没几年,这些激情就大多荡然无存了,很多人在几番遭遇挫折后都纷纷向现实“投诚”了。就像《肖申克的救赎》所说的:体制化是这样一种东西,一开始你排斥它,后来你习惯它,直到最后你离不开它。想想看,我们的身体已经有多大一部分被体制化了,我们的梦想有多少被妥协掉了?

妥协往往使我们的人生“收入”直线下降。一位心理学家说过,“如果你满足于1/10;往往只能达到1/10。在未来的路上,千万要妥协你的梦想。”对获得成功别有作用的信仰看来是这样:正确的信仰能不断从内部给人以力量,在一天天的坚持之下,你会发现,正是梦想在逼你成功。而正如一位著名教练所言,“我无意与同胞竞争并击败他们,但我决意竭尽所能,战胜懦弱和妥协现实的心态,走近我的梦想。”

由于不能够向现实妥协,一些人常常会吃更多的苦头,但他们却并不在意,因为他们知道,失败也是付出的一种,输给现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输掉了精神和自信。也正是这种把失败当作付出的心态,使得他们能够在最暗淡的夜色中看到阳光,那阳光来自内心深处,柔弱但却刚强。

写下你的梦想

没有梦想的企业不可能壮大。同样的,不知道自己的目标的人,也很难取得很高的成就。在管理学中,目标用于专注于自己想获得的,避免分散注意力,引导直觉,这些对于个人的成功都是非常重要的。而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一个人如果处于不了解自己工作绩效的情况下,很容易丧失干劲,缺乏紧迫感,变得懒散。事实上,如果没有截至日期,很多事情都会被拖延下去。

一般来说,企业的策略来自企业目标,换言之,只有目标正确、可行,策略才会有针对性,有意义。对一个人来说,虽然在年轻的时候有近乎无数的可能性,但真正属于自己的机会并不是很多,因此;你必须始终把眼光放在真正的目标上,而尽可能忽略与此无关的事情。

如果你20岁了,你希望自己30岁时站在哪里?如果你30岁了,你希望自己40岁时是个什么样子?什么是你真正追求的,事业、感情和人际关系,当然还有生活情趣,你都希望它们是什么样子?在退休之前,你希望自己能做成什么,在退休之后,你希望自己能享受什么?往近处说,在未来的3…5年里,你希望能到达哪里?

现在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将来就会少叹息几个“为什么不”。思路越清楚,你走的弯路就会越少。当机会出现时,你将很容易知道选择哪一个。事实上,没有清晰而坚定的目标是人们对未来感到迷惘的首要原因。人不怕20岁时迷惘,就怕到了30岁甚至40岁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