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左手曾国藩,右手胡雪岩-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敢当!〃胡雪岩答道,〃暗号要常常变换,才不会让人识透。现在我先定个简单的办法,芗翁具衔只批一个〃澧〃字,阜丰全数照付;写台甫〃益澧〃二字,付一半;若是尊姓大名一起写在上头,就是〃不准〃的意思,阜丰自会想办法搪塞。〃      
〃那太好了!〃蒋益澧拍着手说,〃〃听君一席话,胜做十年官。〃〃    
当官总要得罪人,把某些得罪人的事交给下属去做,是狡猾的上司经常采用的手段,商人出身、渎书不多的胡雪岩居然深谙此道,这正是胡雪岩的狡猾之处。    
俗话说:一个敌人一赌墙。得罪了人,往往就会被人所恨,一旦有机会,别人就有可能来报复你。因此,聪明的人从来不会去直接得罪人。    
和气才能生财    
待人和睦,是一个人的处世之道:生活俭朴能使人家业兴旺、发达繁荣。一个人心性平和,那么气血通畅;气血通畅.就能百病不侵,骨肉祥和,则身体无恙。一个人若能待人和睦.那么就不会与人发生争端;一家人若能和睦相处,那么家业必然昌盛。――胡雪岩      
胡雪岩押运洋枪,由沪到浙时遇到了事关旧朋新知以后出路及彼此间相互关系的事。    
本来,在上海购买的这批枪,需要经过由松江漕帮协助运回杭州地面。可是人到松江,却发现麻烦来了。松江漕帮老大魏老爷子的旧友俞武成,已经和太平天国的势力搭上了关系,一切都已布置妥当。只等这批军火一运到松江,就动手截下来。      
胡雪岩见此光景,心中十分不安,如果俞武成不是松江漕帮老大魏老头子的〃同参兄弟〃,事情就好办了。若是这批军火不是落到太平军手里,事情也好办。此刻既是投鼠忌器,又不能轻易松手,搞成了软硬都难着力的局面,连他都觉得一时难有良策。      
松江漕帮的魏老爷子此时已决定和俞武成断交.全力帮助胡雪岩渡过这一难关,阻止俞武成动手。    
到了这种兄弟反目的关口,虽事出无奈,却也无法挽回了。胡雪岩却〃灵光一闪〃,要把这一切继续下去就只能把将被拦腰截断的老交情抚顺了,继续维系下去,彼此谁也不伤和气。            
第76节:第七章 胡雪岩圆世之技(7)          
胡雪岩的如意妙计就是搬出俞武成90岁的老娘俞三婆婆,让她来劝服俞武成。这样一来就不会让魏老爷子和松江漕帮为难了。    
然而,这俞三婆婆是个极厉害的角色。她在胡雪岩面前装聋作哑.令胡雪岩很是挠头。但他却没有灰心,而是耐心地给俞三婆婆分析利害关系。胡雪岩要言不烦地说明来意,一方面表示不愿使松江漕帮为难;一方面又表示不愿请兵护运,怕跟俞武成发生冲突,伤了江湖义气。一番绵里藏针的话过后,俞三婆婆毕竟是一个老江湖,熟悉世面,听胡雪岩说到〃不愿请兵护运〃这句话时,暗地里实为吃惊。这话等于指责俞武成抢劫军械,这可是杀头抄家的罪名啊。      
面对如此的利害关系,俞三婆婆再也装不下去了,她厉声吩咐手下人去将俞武成找回来。    
胡雪岩在一旁见老太太动了真气,急忙相劝,说这事怪不得俞大哥,他们也是道听途说,事情还不知真假呢,况且俞大哥也不至于敌友不分。他的来意,是想请三婆婆做主,请俞大哥出面,以保平安。听到胡雪岩这么一说,俞三婆婆承诺此事理当效劳,这就意味着她会劝服俞武成退出截取军火的活动。      
然而事情并不这么简单,俞武成客居异地,手下的兄弟都不在,虽然出头来主持,无非因人成事。上山容易下山难,看来此事不是光凭一句话就可以罢手的。事情相当麻烦,俞武成为本帮兄弟的生计考虑急于谋个出路,以致身不由己,受到挟制而势若骑虎。胡雪岩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如何让俞武成安然跨下虎背。      
但凭胡雪岩的脑筋、实力和方方面面的关系,摆平这一点倒不算太难。    
伏虎无非就是收降,计策似乎不甚高明,仔细想来也足见胡雪岩的眼光深远。他从一个商人的角度通盘考虑了形势,深信〃太平军只是一时肆虐〃,于情势,于力量,都不太可能长久。所以在商业上,胡雪岩总的原则是帮官军打太平军,天下早一日安宁,商业就早一日昌盛。这批军火本来也正是本着这个原则着手去做的,遇到了麻烦,也正好可以顺着这个思路去考虑解决办法。      
可真是一顺而顺,道理摆出,利益相诱,胡雪岩很快同俞武成达成了协议:由胡雪岩报清军发给这批人三个月粮饷,保证不诱降,事成后编入绿营军。    
由这件事上也可看出胡雪岩务求事圆的决心、手段和恒心来。不到山穷水尽之时,决不放弃以和平方式来解决问题,为了能够达到平和圆满,也决不过分姑息迁就。原则是要有的。见机行事也是很必要的。      
这正是胡雪岩一生所坚持的以和为上策,和气生财。    
商场复杂,而人世更加变幻莫测,经商是做人,而做人也是经商,两者不可截然分开。商场上驰骋拼搏,屡战屡胜的能手,都是人情练达的行家。中国传统商人讲究〃圆〃的处世策略,即主张〃和〃为上策,处事求个圆满,与人交结讲究和气。这也是儒家中庸之道在商业上的经典表现。现代商人需谨记一点:和为上策,和气方能生财。      
为人最要紧的是收得结果    
为人最要紧的是收得结果,一直说话算数,到临了失一回信用,自己就完了。胡雪岩    
结果是一个人言行的明证,它反映一个人品质、能力与素质。所以胡雪岩十分注重从结果上去反省自己,他说:〃为人最要紧的是收得结果,一直说话算数,到临了失一回信用,自己就完了。〃由此看出,胡雪岩是十分看重事情的结果的。      
左宗棠西征结束回到朝廷人军机,以大学士管兵部,受醇亲王之托整顿旗营,特地保荐新疆总兵王德榜教练火器、健锐两营。此时左宗棠又受朝廷委派筹办南洋防务,为加强实力,已派王德榜出京到湖南招募兵勇。预计招募六千人马,需要有至少四千支火枪。同时,招募来的新兵粮饷虽说有户部划拨,但首先就要有的一笔开拨费总是不能少的,略略一算就是二十五万。左宗棠西征时,在上海设了一个粮草转运局,由胡雪岩代领转运局的事务。这一个转运局,直到左宗棠西征结束回到朝廷,也并没有撤消。这个时候,左宗棠自然又要想到胡雪岩。              
第77节:第七章 胡雪岩圆世之技(8)          
胡雪岩虽然答应下这两件事情,但实际做起来却很有些棘手。棘手之处首先还是一个钱字。左宗棠此前为粤闽协赈已经要求胡雪岩拨给二十万现银,如今又加了二十五万,同时,转运局存有的洋枪只有两千五百支,所缺之数要现买。按当时价格,每支纹银十八两,加上水脚,一千五百支需银三千两。几笔加起来,已近五十万两之多。若在平时,这五十万两银子对于胡雪岩也许并不是特别的为难,但现在情况已经大不相同了。其一,由于中法纠纷,上海市面已经极其萧条,加之胡雪岩为控制生丝市场投入两千万用于囤积生丝,致使阜康钱庄也是银根极紧,难于有能够调动的头寸。其二,李鸿章为了排挤左宗棠,不让他在东南插足,已经定计在上海搞掉胡雪岩,授意上海道台卡下各省解往上海的协饷。这一部分协饷,原是用来归还胡雪岩为左宗棠经手的最后一笔洋行贷款的。这一笔洋行贷款的第一期五十万还款期限已经到了。      
境况如此不好,本来胡雪岩可以向左宗棠坦白陈述这些难处,求得他的谅解,即使推脱不了这两件事,至少也可以获准暂缓办理。但他却不愿意这样做。他知道左宗棠虽然人了军机,但事实上已经老迈年高,且衰病侵寻,在朝廷理事的时日不会太多,自己为他办事也许这是最后一次。自结识左宗棠之后,他在左宗棠面前说话从来没有打过折扣,因而也深得左宗棠的信任。他不能让人觉得左宗棠已经没有什么可以仰仗了,自己也就可以不为他办事了。更重要的是。为人最要紧的是收得结果,一生讲究信用,为自己创下牌子,最后为一件事就把牌子砸了,实在是不划算,自己也决不甘心。胡雪岩在对左宗棠的态度上,至少有两点很可以让我们感佩:      
第一,决不用完就扔,过河拆桥。胡雪岩结识左宗棠,从他作为一个生意人来说,他是将左宗棠作为可以利用、依靠的官场靠山来〃使用〃的,他也确实从这座靠山得利多多。但是,他也决不仅仅只是将左宗棠作为能靠就靠,靠不住了就弃之他投的单纯的靠山,因而即使自己已经处于极其艰难的境地,他也要完成左宗棠交办的事情。从个人品德上来说,这不能不让人感佩。      
第二,维持信用,始终如一。他决不愿意一生注重信用而到最后为一件事使这信用付之东流,因此,即使到了真正是勉力支撑,而且岌岌可危的时候,宁可支撑到最后一败涂地,也要保持自己的信誉、形象。      
无论是从做人的角度看,还是从做生意的角度看,这两点其实都非常重要。一个生意人的信用,既要看他在某一桩具体生意运作过程中的守信程度,更要看他一贯的信誉状况,生意人的信誉形象是由他一贯守信建立起来的。而且建立信誉形象难而破坏信誉形象易,一次的信用危机,足以使用一辈子的努力建立起来的信誉形象彻底坍塌。这是任何一个生意人都不能不时刻注意的。      
生意上的信用,其实来自生意人的信义,一个对别人用完就扔,过河拆桥的人,决没有信义可言,人们也决不会相信这样的人会有信用。正所谓〃无论做人还是做事,都要善始善终,方能从从容容在江湖上行走,广交天下朋友,助己成就一番伟业。〃            
得饶人处且饶人    
饶人一条路;伤人一堵墙。胡雪岩    
胡雪岩在经营过程中,是非常注重〃面子〃的作用的。同样,他也十分注意维护别人的面子。他认为,大家的关系是要每个人共同精诚合作形成的,一个人的信誉破坏了,对大家都不利。所以他坚持〃得饶人处且饶人〃。      
胡雪岩出道甫初,就显出这种气度。王有龄用胡雪岩捐助的五百两银子捐官成功后,回到杭州,得知胡雪岩为此丢了饭碗,落拓不堪,他当时就要还上信和钱庄的五百两银子,为胡雪岩洗刷恶名。他弄清了借据的内容,利息算法.立即就在海运局支出六百两银子,要去了了这笔账。他穿上官服,吩咐跟班备轿,让人准备呜锣喝道,要和胡雪岩一同前往。按他的想法,自然是要以自己的威风,为胡雪岩扬一扬名,顺便也替他出一口恶气。              
第78节:第七章 胡雪岩圆世之技(9)          
但胡雪岩却拒绝了。他并没有得理不饶人,而是设身处地地为别人想一想。他不去的理由很简单,信和钱庄的〃大伙〃就是当初将他开除出信和的张胖子。如果此时他和王有龄一同前往,势必让张胖子非常尴尬,大失面子。而如此张扬而去,传扬开来,张胖子在同行、在东家面前的面子也没有了。这是胡雪岩不愿意的事情。他不仅不与王有龄同去。而且还叮嘱王有龄捧信和几句,也不要告诉他们他已经见到了胡雪岩。这使王有龄对他的做法不禁赞叹道:      
〃此人居心仁厚,至少手段漂亮。换了另一个人,象这样可以扬眉吐气的机会,岂肯轻易放弃?而他居然愿意委屈自己,保全别人的面子,好宽的度量!〃    
王有龄理解了胡雪岩的用心,单独去还这笔借款时;也做得漂亮。他特意换上便服,也不要鸣锣开道,且将官轿换成一顶小轿到了信和。由于信和当初就将这笔五百两银子的款子当作一笔收不回来的死账,因此他们也没把胡雪岩代王有龄写的借据当一回事,不知随便扔到哪里去了,此时王有龄来还钱,居然遍找不到。当钱庄张胖子将此情况据实相告之后,王有龄不仅没有为难他,而且二话没说,拿出该还的连本带息550两银子,只要求对方写一个已经还清的笔据,至于原来的借据,以后找到,销毁就是了。      
这一出了清旧账的戏确实〃演〃得漂亮。正象王有龄所想的那样,胡雪岩本来就受了冤枉,且不仅为此丢了面子,而且丢了饭碗以至落魄潦倒到给人打零工维持生计。现在终于可以为自己洗刷恶名,换上一个人,大约真的不会肯白白放过这次为自己挣回面子,让自己扬眉吐气一回的机会。但胡雪岩首先想到的,却是如何保全别人的面子,难怪王有龄会打心眼里佩服他:〃好宽的度量!〃      
在对待吃里扒外的朱福年时,胡雪岩还是牢牢记住〃饶人一条路,伤人一堵墙〃的道理,使这件事处理得极为漂亮。    
朱福年做事不地道,不仅在胡雪岩与庞二联手销洋庄的事情上作梗,还拿了东家的银子〃做小货〃,他的〃东家〃庞二自然不能容忍。依庞二的想法,他是一定要彻底查清朱福年的问题,狠狠整他一下然后让他滚蛋。但胡雪岩觉得不妥。胡雪岩说,一发现这个人不对头,就彻底清查之后请他走人,这是普通人的做法。最好是不下手则已,一下手就叫他晓得厉害,心生佩服。要像诸葛亮〃七擒孟获〃那样使人心服口服。〃〃火烧藤甲兵〃不足为奇,要烧得他服帖,死心蹋地替你出力,才算本事。〃胡雪岩的做法是:先通过关系,摸清了朱福年自开户头、将丝行的资金划拨〃做小货〃的底细,然后再到丝行看账,在账目上点出朱福年的漏洞。然而他也只是点到为止,不点破朱福年〃做小货〃的真相,也不再深究,让朱福年感到自己似乎已经被抓到了〃把柄〃但又莫名实情。同时,他还给出时间,让朱福年检点账目,弥补过失,等于有意放他一条生路。最后,则明确告诉朱福年,只要尽力,他仍然会得到重用。这一下朱福年真就感慨不尽,彻底服贴了。      
胡雪岩的做法,确实十分高明也十分有效。俗话说,人怕破脸,树怕剥皮。人做了坏事,既已被老板揭穿,虽然不给处罚,他也心存感激,但终归落下痕迹而无法相处。如此一来,自然无法再做下去。从这个角度看,既然还当他是个人才,同时还有不能请他走路了事的原因,那还不如为他留下面子,同时又让他心存感激,这样既达到堵漏补缺的目的,又还等于救下了一个人,于己于人,都善莫大焉。      
商场上保全别人的面子,也是在保全自己的面子。其实,如果胡雪岩在还钱时真象王有龄起先准备的那样,为了自己的扬眉吐气而使张胖子下不了台,别的不说,他至少不会让王有龄看到他的居心仁厚和〃好宽的度量〃。更重要的,为别人留一条退路,也是为自己开一条出路,所谓〃饶人一条路,伤人一堵墙〃,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别的不说,这一次为张胖子保全了面子,就使张胖子对胡雪岩不胜佩服之至,在其后胡雪岩创业过程中,真心实意以自己掌管的钱庄的力量,为胡雪岩解决了不少的难题,比如为海运局垫付漕米款项,比如出面为漕帮做保向〃三大〃钱庄借款以使漕帮度过难关……。              
第79节:第七章 胡雪岩圆世之技(10)          
归根结底,胡雪岩不凡的气度及笼络人才的手腕,都归因于他有超过常人的度量。有了这样的度量,才能处处超过常人,不结怨仇,反收人心。所以,回顾胡雪岩的成功历程,气量实在是一个不可轻视的因素。      
人不可每时每刻都一帆风顺,总有需要别人帮忙的时候。保全别人的面子,其实也是在保全自己的面子。给别人留一条退路,其实也是在为自己留一条出路。    
吃亏也是占便宜    
世上随便什么事,都有两面,这一面占了便宜,那一面吃亏。做生意更是如此,买卖双方,一进一出,天生是敌对的,有时候买进便宜,有时候卖出便宜,涨到差不多了,卖出,跌到差不了,买进。胡雪岩      
陶朱公是先秦著名的大商人。凡〃富者皆称陶朱公〃,表明他是被作为大商人的典范看待的。在先秦以来的二千余年封建社会中,陶朱公的名字一直被商人艳羡和称道。直到近代社会,在从事商业贸易活动的人们中仍然流传着〃陶朱事业,端木生涯〃,〃经营不让陶朱富,货殖何妨子贡贤〃的说法,可见陶朱公在商人心目中的地位。      
陶朱公在商业经营活动中运用了一套理论知识作为指导,这就是所谓〃计然之策〃,也即胡雪岩的〃手面〃、〃手法〃,它包括两部分内容。一部分被称为〃治国之道〃,讲的是封建国家管理粮食市场的办法,另一部分称为〃积著之理〃,讲的是私人经商致富的学问。      
陶朱公的积著之理有一原则,这就是:〃论其有余不足,则知贵贱。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    
这一段讲的是货物价格与市场供需之间的关系。在需求稳定的情况下货物价格与供给量成反比,反之供给过多,价格就会下跌,反之就会上升。价格的涨落有一定限度,上涨到一定程度,必然因需求的饱和而下跌;相反,下跌到一定程度,也必然会出现反弹。所以,〃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这是商品交换中的最基本规律。      
对于一个商人来说,掌握了这个规律,就要为自己的商业活动服务,不要被市场表面的繁荣或萧条所迷惑,而要观时察变,在市场接近饱和时抛出,而且要毫不留情。这时的商品越贵,越要及时处置,不能犹豫。反之,在商品价格接近低谷时,要大量购入。抛售和购买时的基本原则,就是〃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      
但是胡雪岩对陶朱公积著之理却做了进一步的发展,他说:〃世上随便什么事,都有两面,这一面占了便宜,那一面吃亏。做生意更是如此,买卖双方,一进一出,天生是敌对的,有时候买进便宜,有时候卖出便宜,涨到差不多了,卖出;跌到差不了,买进。这就是两面占便宜。〃      
这一方面,胡雪岩在知贵贱的基础上,点明了做生意的人的到家之处,就是要利用这一点,两面取利,并把它视作〃会做生意〃和一般的平平庸庸做生意二者之间相区别的一个标准。一般做生意的人,贵出贱取,趋利避害,而在胡雪岩的〃会做〃,更要出也获利,取也沾益,做到了这一点,生意才算做到了家。      
另一方面,胡雪岩把生意的两面推及世事,认为世上无论什么事,都有两面。在现实生活中,免不了在这一面占便宜,在另一面吃亏的。但是在胡雪岩看来,这个〃亏〃要看你怎么吃。如果是胡雪岩,他会认为现实中吃的亏都是便宜,因为你顺便放给别人了一个人情,而人情总是有机会可以回报的。所以胡雪岩每临到需要〃放血〃之事,绝不会事情到半路而沮丧罢手,也就是说,不会做〃半吊子〃的事。      
在现实生活中,落水的狗人们一般是不痛打的,占别人的便宜需要同时准备着答应别人的要求,这就是事情两面性的表现,前提是狗以丢脸(丧失辱荣)换取退路,这时候最好的办法是懂得做顺水人情,先彻底满足了对方的要求,才能化已经吃亏的情势为有可能带来回报的情势。这就是胡雪岩所说的,做人一定要漂亮,不能做〃半吊子〃。      
何谓〃半吊子〃?半吊子就是只能占便宜而吃不了亏的人。因为吃不了亏,就把吃亏看得甚重,一旦发觉自己吃亏,就看不到了吃亏的另一面,不知道吃亏同时意味着〃便宜〃。自然,这便宜不是面儿上的,而是需要经过转化。只是,现实中的人功利心太强,套一句京白俗语,就是显得有点〃急吼吼〃。既然不是立马能回报,这亏一吃起来就钻心痛。一有这情状,完了,言语表情不自然尚在其次,还总要当下做出一些事,挽回一些损失来。就好比前几年谈女朋友的小青年,一看女朋友不能再谈下去了,心里就犯嘀咕,自己在她身上的〃投入〃太多,得要她还回来。或者是,还不回来不要紧,总得白占一点便宜。              
第80节:第七章 胡雪岩圆世之技(11)          
这样的做事便是不地道,用胡雪岩的话,就是做人不漂亮。    
胡雪岩把爱妾阿巧赠送给何桂清,其间经历的情感波折甚多。阿巧可以说是和胡雪岩在生活上最相知心的一个女人,但遇到了何桂清,何对阿巧艳羡有加,阿巧心思也有所动。这时的胡雪岩,只得抛开情感,单就厉害来反复考虑,  
最后他想开了,想通了,只当没遇到过阿巧,只当她香消玉殒了,只当她自己彻底变心了,总而言之一句话:〃君子成人之美!〃    
虽说如此,在阿巧还是新情不定,旧情不忘,胡雪岩亦免不了仍有夜半惊梦,作幡然变计之想的。如果胡雪岩这时真的这么做了,在情感上没有什么站不住脚的,只是在做人上恐怕就马上要大大地打上一个折扣。吃亏也要吃到底,这种抉择,真是要强人所难了。可是,吃亏只吃到一半儿,完整的便宜肯定是已经拣不回来了,至多是挽回一些损失。只是,挽回的若是不伤和气的损失,另当别论。假定是别人已经见情,正在占去的那一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