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门锦商-第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旺角酒楼在江东县极有名气,好儿母女去的是位于立花街转角的旺角一号酒楼。

气派富丽,高三层的建筑,装饰色彩鲜明,一眼望过去极为惹人注目。温氏报了温家菜园四个字,掌柜即微笑说东家在后院,并让一名伙计领母女进去。

从酒楼后门进去,是一个小巧的长方形的内庭,绿卉妆点,花儿盛开,三个爬藤的月亮门位居东北西三面,伙计领她们进了西面的月亮门,这是钱松劲处理事务的专用小院。其余两个院子,是客人们住宿用的。

温氏将两斤饼干、两斤甜甜圈送上,说是自家做的,让钱松劲尝个鲜。

钱松劲第一次看见这样的饼干,觉得新奇,当即尝了,连声说好吃,问温氏:“温家嫂子,你这饼干是如何制作?推出售卖,必定大受欢迎。”

温氏道:“这是祖上传下的手艺,极难制作。不瞒钱老板,我在罗仁镇已卖了些日子,的确受到大家喜欢。若是能在县城开成蔬菜超市,我也打算在店里卖些饼干和甜甜圈。”

钱松劲点头道:“集宁跟我说了这事,你们在县里开店,我是求之不得,这样我的酒楼就能向顾客推出每天最新的蔬菜。你们找店铺了吗?”。

温氏摇头,“还没有,这县城里头,我也就来过这一次,所以,想请钱老板推荐个可靠的牙人,帮找一家合适的铺子,带个后院的。”

“这事没问题,我熟识个做牙人行当的,叫梁金顺,他专门做房屋买卖,在县城很有名气,信誉极好,我现在就派人叫他过来。”钱松劲说完,立即就叫来一名管事去办此事。

温氏忙起身道谢:“谢谢钱老板,给钱老板添麻烦了。”

“呵呵,你也别谢我,我这不也是为自己的酒楼谋方便吗。”钱松劲难得地开起了玩笑。

他看向好儿,“好儿,也是头一次来县城?”

“不是,是第二次来。”好儿回答。上一次来,是直奔衙门,事情了后,又匆匆回家,对江东县根本没啥印象。

“哦?好儿什么时候来过?”钱松劲问道。

“去年来的,很匆忙就走了。”好儿说道。

不想被人再问下去,因为好儿不想提那件事,她转了话题问道:“钱老板,我想跟您打听个事。”

“你说。”钱松劲看着好儿,只觉这小女娃的眼睛特别清澈透亮,一笑起来那单边小酒窝特别可爱。

好儿道:“不知道县城里,哪家私塾教学最好?”

钱松劲道:“应是东风学堂。好儿,你想进学堂?”

好儿摇头:“不是我,是我两个哥哥。”

温氏解释道:“我还有两个娃儿,目前在乡下的一处瑶田私塾念学,如今家里条件改善了,两娃儿也爱读书,我就寻思着,想给他们选一处好的学堂,能跟着好的夫子学习。”

钱松劲了然地点头,“做人父母,一片苦心皆为儿。等你们的蔬菜铺子开业了,可将两孩子送到东风学堂去念书,到时我给你们推荐,可进入最好的班子。”

温氏和好儿都大喜,双双起身再次躬身道谢。

、94打算

收费章节(12点)

管事很快就领了梁金顺过来,得知温氏要找店铺卖蔬菜瓜果,他掏出个册子,对着上面登记的各处要出手的店铺,在脑子里过滤了一遍,对温氏道:“温老板,有三处地段的铺子应该符合你,现在就领你过去看看?”

“有劳梁老板了。”温氏欣然点头。

钱松劲道:“你们看完房子,回这里吃了饭再回去。”

温氏忙婉谢道:“钱老板客气了,心意我领了,看完房子,还得赶回去,就小哥俩在家,我不大放心。”

钱松劲也不勉强,只说让好儿母女回去时,还过来一号酒楼一趟,他有东西要交给。温氏以为是要给钱掌柜托带东西,点头应下。

做牙人行当的人,最是懂得察言观色。梁金顺进门后就暗自打量,眼前这年轻妇人虽然打扮朴素,衣着带些土气,细看却姿容端丽,温婉出众,丝毫不输于大户人家的夫人小姐。再看那小女娃,长得也是甜美可爱。这母女俩放在整个县城里头,若是换了上等衣裳,必然是极为出众的。

而钱松劲家在江东县是极有名的官宦世家,不仅在后院接待这对母女,态度上也是客气友好,出言留饭可不是虚套。梁金顺对这桩买卖因此特别用心,热情地带好儿母女先后相看了三处店铺及后院,还把周边的环境情况给仔细地说了。

三处的店铺位置都不差,其中一处位于秀水街,跟旺角二号酒楼同处一条街,位于繁华地段。

店铺长浅纵深,后院有三间上房,两间东厢房,西边是两间仓库,厨房茅厕齐全,院子里还摆着六盆盆栽绿卉,大概是几天没人浇水,盆泥干涸,植物打焉,像是快活不成了。温氏见了,有些怜惜,当即摇了井水浇灌这六盆绿卉。

梁金顺说,原主人是做棉花棉胎生意的,因要北上,就托了他帮出手,开价二百两银子,包括了那几盆植物在内。

另一处店铺,靠菜市场很近,只隔半条街,店面很宽大,留有几条长凳,后院跟秀水街那家的差不多。原是间杂货铺子,店主年纪大了,又无人接替,便想将店铺脱手,回乡颐养天年。这家店开价一百六十两银子,最低一百五十两。

第三处店铺,在繁华地段外围,店面四四方方,也挺大的,后院比前两家的稍小。这家开价是一百两银子。

三家店铺各有优缺点,好儿觉得都不够满意。温氏跟梁金顺说,得回去想一想,再给他答复。梁金顺就爽快地说没问题,他会替温氏暂时压着这三家不放,如果有更适合的铺子,他也会优先通过钱松劲告知温氏。

跟梁金顺告别后,母女俩在街上又逛了一阵,进一家小面馆要了两碗馄饨面。

回到旺角一号酒楼,已过了响午时分。钱松劲不在酒楼,有事出去了。

掌柜将一个礼盒从柜台下取出,递到温氏面前,“这是我们东家交代的,让温老板带回去。”

“哦,请你转告钱老板,东西我一定会亲自送到钱掌柜手里。”温氏接过,含笑说道。

掌柜笑道:“温老板误会了,这是东家送给温老板和你家人的。”

送给她们的?温氏和好儿面现惊讶,掌柜又道:“东家还让转告温老板,铺子的事,如果没有合适满意的,就再等一等,请你们不要着急担心。”

“那真是多谢你们东家了。”温氏感激地说道。

钱松劲这么说,是表明了会帮她们留意寻店铺一事。钱松劲人脉广,看梁金顺对他的态度,也带着股子恭敬呢,有这层关系在,一旦有好的合适的店铺,梁金顺一定会优先带她们去相看。

回去的路上,好儿好奇地打开了礼盒,香甜味道扑鼻而来,里面装的全是各式精致点心,上下两层,盒子边沿夹缝及底部,放了些用袋子装的冰块,藉此保持适度温度,让点心保鲜。好儿数了下,一共十八格。

“娘,钱老板送了好多点心,好漂亮啊。”好儿伸指头轻轻沾了一点放到嘴里舔了下,清凉软甜。她赶紧装好盒盖,不让里面的冷气往外泄漏。

温氏坐在前头驾车,闻言回头,正好瞧见小闺女可爱的动作和表情,不禁笑道:“好儿,你这么喜欢吃点心,将来咱请点心师傅,开个点心铺,好儿就能天天吃上点心了。”

“那可不行,我会变成小肥婆的。”这里的点心没有任何甜蜜素之类的添加剂防腐剂,吃起来口感可一点都不差,但点心再怎么制作,也属于高卡路里食物,绝对不能天天当饭吃。

“娘,这么多点心,回去了,咱们匀出两份,送给小巧儿和春儿好不好?”

“好,好儿要怎么分配都行。”温氏笑答道。这大盒子点心,明显是钱松劲特意送给几个娃儿吃的。

回到村头,已是申时末。好儿先下骡车,去吴二伯家找了春儿,让她带着弟弟跟自己一块坐上骡车,回到自家小院。

先把送给小巧儿的三块点心留出,把其余的全用碟子盛出来,好儿兄妹仨、春儿姐弟俩,坐在小院里,披着晚霞的金光,幸福地吃起美味可口的点心。

“好儿,谢谢你。我想我一辈子都不会忘了今天的点心。”

春儿心里充满了感激,好儿比自己小几岁,不仅教自己和弟弟认字、写字,有好吃的也想着她一份。什么时候,她也可以送一些东西给好儿呢?

好儿笑眯眯道:“我也是,今天我们五个人坐在一起吃点心的幸福时光,我一辈子也忘不了。”

阿旺笑望妹妹,目光中全是温暖和宠溺。

一盒点心,就这么被分光、吃光,春儿带着弟弟回家,小树陪着好儿把留出的点心送去万永林家。

晚饭后在院子里纳凉,温氏将寻店铺的情况说了,接着话儿一转,看向小哥俩的目光充满了温柔慈爱,“阿旺,小树,等铺子选好、开业,你们就去县城念书。”

阿旺、小树很是惊诧,去县城念书?怎么之前都没听娘提过?

阿旺问道:“娘,我们到时候要搬去县城住吗?那家里怎么办?菜园子、蔬菜超市怎么办?”

温氏笑道:“娘跟好儿还住家里,到时候,娘会请个人照料你跟小树的饮食起居。县里的东风学堂,夫子教学好,出过不少进士,娘就是想,在东风学堂能让你们哥俩把书念得更好。”

小树立即摇头,上前抱住温氏胳膊道:“娘,我不要去县城念书,我和哥哥在瑶田私塾就很好,能天天跟娘和妹妹在一起。”

“我不想跟娘和妹妹离那么远。”阿旺也不愿意。如果去县城念书,那他和小树就只能沐休日才能回来,一个月才三四天沐休,而且县城里的学堂并没有农忙假期放,他还想着秋后的稻田收割完后,带弟妹去捡稻穗呢。

小哥俩的眷恋,让温氏心里无比熨帖,这两娃儿善良、懂事,她也不舍得他们小小年纪就离家。

温氏笑着把小树搂到怀里,又伸手拉过阿旺揽到身畔,“傻孩子,县城离家也不挺远,咱们的蔬菜超市开在那,娘跟好儿会时常过去的,等你们沐休,娘就接你们回家住上一晚。”

以钱松劲的出身及家庭背景,他说东风学堂好,那就是真的好。瑶田私塾里的夫子,据说是考了多次,不要说中进士,连个举人都没考得。两者相较之下,立见高低。

这小哥俩是真的喜欢读书,也很刻苦用功,从不懂执笔到把字写得端正有型,还能把夫子教过的文章段落流利地背诵出来,对于上学才一年多,此前毫无基础的小哥俩而言,实属难得。

既如此,温氏便想尽己之力,让他们上好的学堂,把书念得更好。

至于将来能否有出息,温氏并没想那么多,娃儿们平安健康,善良孝顺,在她觉得比许多东西都更重要。

而好儿,所想却跟温氏略有出入。当初冒出收养阿旺和小树,是出于考虑家中无男,即便那只是两个男娃儿,也比只有她们母女俩来得强一些,更何况再过个几年,他们会长成男人的嘛。

至于后面的相处下来,感情是培养出来了,小哥俩喜欢读书,也颇有读书天分,把入仕能保护家人作为人生的目标,倒是让好儿出乎意料之外。

现今家里条件改善,比过去是好太多了,如果能让小哥俩上更好的学堂,以他们的刻苦用功,再加上有良师教导,将来中进士应该能实现。

好儿的目标是经商赚钱,假若小哥俩将来当了官,哪怕只是一个小小县令,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她的商铺。

这些想法和念头,在好儿脑海里也就是个眨眼功夫,她上前一手一个拉着小哥俩,认真说道:“哥哥,小树,瑶田私塾的夫子,眼界太小,你们继续学下去,会跟着受到局限。东风学堂的夫子,教出过很多进士的哦。”

“我和小树明白的,我们就是舍不得离开家那么久。”阿旺靠在温氏肩上,不舍地说道。

这土墙土屋小院,有他们生活的点点滴滴,有他们最依恋的温馨和爱。但是,为了将来能保护娘和妹妹,他们愿意忍受这种分离。

第二天卖完菜回来,在村尾看见村长、常四叔、常乐,村里的吴二伯,还有邱三、王月兰夫妇都站在那,万永林驾停骡车,温氏、好儿也从车厢下来,过去跟村长打了招呼,温氏忙问常四叔:“四叔,这是要干什么?”(、95回报收费章节(12点)

常四叔苦笑了下,道:“这地留着也没啥用,邱三家想要起新房,正好把它给卖了。”

那块地,正是去年常家买下要起房的地皮。照说,常乐过年时给家里捎带了一笔钱,一次私下聊天,四婶无意说出有一百两,常四叔、四婶都不是大手脚花钱的人,家中也是由两老管着,也没见添置什么值钱的大件东西,半年时间,那钱不能就花光了吧?

不但好儿狐疑,温氏也疑惑了,她看向常乐问道:“常乐,你那天给我说的,是不是没有说全?还是没说真话?”

常乐眼里闪过一丝慌乱,神色尴尬地别开视线,否认道:“大妹子,我都说全了,都是真话,没骗你。”

温氏道:“那为啥要卖了这地?这地我记得一共是十五亩是吧?五两银子一亩,一共七十五两银子。”

说完这话,温氏看了看邱三夫妇,将常四叔、常乐父子拉到稍远些地方站定,低声问道:“常乐,你就在这跟我说实话,欠了外面多少钱?”

“大妹子,我真没骗你,就欠五十两银子而已。”常乐依然否认。

常四叔道:“大侄女,四叔看出来你是想帮小乐子,你有这份心,我替小乐子心领了。这事,你就别操心了,我们会想法子的。”

温氏肃起面容,言辞诚恳道:“四叔,当初要不是常乐,我跟好儿早已不在人世,这份恩情,一辈子都还不了。如今常乐遇到困难,我看见了,怎能袖手旁观?那我不是成了无情无义之人吗?我每天卖蔬菜,手头也有一点积蓄,能帮一点是一点。”

说着看向常乐道,“既然你叫我一声大妹子,那就不要在这上面当我外人。你给我说实话,到底欠多少钱?”

“乐叔叔,不诚实的人不是好孩子,乐叔叔是要给小孩子们当坏榜样吗?”。好儿仰起小脸,嘟着小嘴不高兴地说道。

“大妹子,好儿,我……”常乐有些语塞,他的确没有全说实话,温氏拖儿带女,日子好不容易改善,他不想让她们为他担心。

事实上,他投进去的本钱不是七千两,而是八千两银子,存在钱庄的只有一千一百两。除了退还客户的订金、违约赔偿,还要支付掌柜、伙计月钱,以及半年的铺租、房租,全算起来需两千五百三十两。

都说东西买来后就会遭到贬值,变得不值钱,当初买来的家具等物,花了他近千两,如今转卖出去,只得三百两。而马车,那可是一等一的好马,一天能跑百来里路,当初六百二十两的高价买下,如今出手转卖,人家竟只给个二百两,气得他差点吐血。

后来,还是一个相熟的生意朋友,看常乐实在可怜,思及他为人口碑声誉好,愿以六百两买下他的马车。

常乐把这些钱凑起来,还差五百三十两银子。万般无奈之下,他只有拉下脸皮,放下自尊,去找朋友相借,并言明一年内必定偿还。

现实是如此的残酷、无情,他找了五六个生意朋友,人家要么避之,要么当面说实话,不相信他一年内能还得起这笔钱,即便知道他为人好,声誉好,但他家不在彭城或附近,谁能预料日后不会生变呢?因此都不敢把钱借他。

最后,还是那个买下常乐马车的朋友,把钱借给了他。

常乐在欠条上不但写明一年内还钱,更把家的具体地址都给写上去,以表自己的诚意。

这几年因常乐在外颇能赚些钱回来,常家除去吃用穿人情来往等,常四婶攒下了二百余两,前年借给女儿常兰一百两,至今未还。常四婶亲自找女儿女婿,孰料常兰夫妇一脸惭愧,说一百两给做生意亏没了,公公如今病卧在床,每天都得拿药,实在帮不上常乐。

常四婶失望而归。过年时常乐托人捎给家里的一百两,还剩八十七两。加上手头一百一十六两,还远远不够。他们不但要卖掉那块地皮,接下来还得卖掉家里的骡马车,还有自家的田地,也准备卖掉三分之二,如果再不够,还得开口求人借钱,总之得凑够那五百三十两,让常乐这个月就拿去还给人家。

察觉王月兰欲往这边靠近,好儿故意大声地咳嗽两声,小手轻推温氏,同时狠狠地瞪了一眼王月兰。

温氏转头看过去,王月兰已然转过身,脚也缩了回去。

温氏果断对常乐父子道:“四叔,常乐,这田地是生存之本,不能卖。这块地是四叔看好的,也不能卖,等将来你们还要起房住。剩下的三百二十七两,我来出。”

常四叔和常乐大惊,父子俩几乎是同时开口拒绝,不愿意接受温氏的帮助。对于乡下的庄户人家而言,有个十七八两银子,那就是小户人家水平了,三百多两就跟抬头望月一样,可望不可及。

温家没田地,只种菜卖,一切用度都得掏钱买,花销不小。温氏说出这个话,父子俩都认为温氏买了铺子时间不算长,之前又被纵火遭受不小损失,不可能还攒有这么多钱,他们自动自觉想到温氏这是要将铺子转卖了凑钱帮他们。

“大侄女,你要卖铺子凑钱帮我们,这绝对不行,你要真这么做,四叔我只好给你下跪了。”常四叔把话说得重,就是不想让温氏那么做。

好儿在旁“扑哧”一下笑出声来,常乐父子有些纳闷地看向她。温氏本也想笑,但又忍住了。

好儿不好意思地伸小舌头,拉着常乐走到边上,让他蹲下来,凑耳边细声道:“乐叔叔,你和四爷爷都误会啦,我家的蔬菜超市不会卖掉。偷偷告诉你哦乐叔叔,我娘是真有那个钱帮你。乐叔叔当初救了我们一命,就给个机会让我们回报一点点,不然,以后好儿跟乐叔叔绝交。”

常乐心中一热,眼睛顿时湿润了,他一把抱住好儿,仰头深吸一口气,重重地嗯一声。走到温氏面前,深深地说道:“大妹子,谢谢你!”

“小乐子!”常四叔脸色反而变了,喝住常乐严厉道,“爹都怎么教你的?咱不能那么做……”忽地瞅见村长和吴二伯走来了,常四叔只好中止说话,只是用眼神瞪了瞪常乐。

不等万友田开口,温氏已上前一步道:“村长,不好意思,四叔这地不卖了。”

“不卖了?”村长一愣,吴二伯、万永林也跟着愣住,邱三不看温氏,看向常四叔,一脸不虞道:“四叔,什么时候你家的事,也轮到个外来人来指手画脚了?”

常四叔脸色一白,常乐握住父亲的手,轻轻道:“爹,我的错,该我来承担。”

“邱三叔,这里没有什么外来人,温慧娘落户这里,她就是落日村的人,这都是经村长、里正、几位村老们同意接受的。我管慧娘叫大妹子,她就是我的妹子。刚才我妹子说这地不卖了,那就是不卖了。今天的事我感到抱歉,还请你们另找地方买地。”

邱三扫眼温氏,冷哼一声道:“常乐,不是我好说你,你家这地,我可以不买,可以不计较你家说话不算话,但我要提醒你,莫要为了个不相干的来路不明的女人,弄得自己一身骚。”

王月兰语重心长道:“常乐,三嫂知道你心眼好,有人求你,你就会心软,恨不能把心窝都掏给人。可你不知道,这人心隔肚皮,有的人是不能帮的,帮了就是害自己,你看你本来过得好好地,就是因为帮了不该帮的人,才落到这个地步。”

常乐在外都帮过谁,村里没人知道,但他帮温氏,却是人人皆知,王月兰这话,一听就知道是指的谁。温氏母女还不知道村里的风言风语,吴二伯等人却是知道的,只是不知根源来自何处。

村长不悦道:“王月兰,你少说两句没用的。”

常乐盯住王月兰冷声道:“邱三嫂,这话是你自个造的,还是谁跟你嚼舌头?什么叫帮了就是害自己?什么是帮了不该帮的人才落到这个地步?今天就当着村长的面,你把话给我说清楚了。”

王月兰惊讶道:“个个都这么说,难道你不知道?我这人脑子笨,哪懂得想这些话?你可别乱往我身上栽黑。”

温氏一脸冷若冰霜,听这意思,又有什么不利自己的传言了?好儿盯着王月兰的脸看,心里很是恼火。

“我不管是你说还是谁说,若再让我听见这些胡说八道,别怪我发狠。”常乐阴霾着张脸,那眼神冷飕飕地,王月兰心里打了个颤。

村长摇头,有些烦道:“村里那些婆娘,整天的活计忙还堵不住那张嘴……好了,既然四哥家不卖了,这事就这么散了。”说完,也不管在场的人,转身走了,一边走一边叹气。

“爹,大妹子,我们回去。”常乐一手抱好儿,一手牵着父亲,看也不看邱三两口子,往村中走去。

万永林把骡车往常家门口停放,与吴二伯各自回家去了。

温氏当天下午就去镇上的汇通钱庄,领了三百五十两银子出来,全数交给常乐,让他只管拿去还债,剩余的留做日常备用。

常四叔连声道谢,感慨不已,常四婶抹着眼泪,拉着温氏的手直说她心肠比小乐子还要好。

蒙氏见自家的田地、骡马车,那块地皮,都留住了,心里大大松了口气。但她心里更嘀咕了,这温家一次就能拿出几百两,到底是挣了多少身家啊?

、96婉拒

收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