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门锦商-第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陈六声和侄子在厨房帮手,给龚桂子足足换了三大桶洗澡水,他才彻底洗干净身上的污垢,穿上暖和的冬衣和棉鞋厚袜,一身清爽干净地走出澡房,手里拿着换下的破烂衣服和破棉袄。

“龚兄弟,那衣服扔了,不要了。”陈六声说着,想伸手拿走,龚桂子却抱到了怀里,摇头,看着破衣破袄,眼含留恋不舍,“六声哥,这衣服不能扔,一辈子都不能扔!”

陈六声惊诧不解,龚桂子继续说道:“自从我娘过世,我就被赶出家门,被赶出村子,这身衣服,是我娘在世时,一针一线缝给我的,我离开村子,唯一的家当就是几件衣服,和这件棉袄。”

唯一疼他、护他的娘走了,他唯一的念想就是娘给他做的几件衣服。这些年,他一直小心翼翼地穿衣,为了不让衣服烂得那么快,天热时他往往光着上身,宁可被蚊虫叮咬,也不舍得把衣服穿上。可他再怎么小心翼翼,这些年没有新的衣服更换,年复一年的穿下来,只能眼睁睁看着衣服裤子渐渐破烂,直到烂得再没法穿,只能流泪扔掉。

而今换下的这身破衣,是他最后一身衣裳,是娘留给他唯一的念想,无论如何,他都不会扔掉。

陈六声眼眶有点发热,拍拍龚桂子肩膀,说道:“这衣服已禁不起揉搓,小心洗干净了,收起来吧。”

因为手脚冻得厉害,年年叠加的冻疮皲裂,如今一旦浸泡到热水,没有发痒,反而更加疼痛起来,龚桂子走路就有些缓慢吃力,不过他略皱了皱眉,便忍耐下来。这些年从习惯到麻木,这点疼痛对他来说不算得什么,更巨大的痛苦,身体上的,心灵上的,他甚至都在鬼门关晃了几回。

好儿看在眼里,想起给阿旺用的空间湖水,当初阿旺、小树也是手脚长满冻疮、裂口,就是用空间湖水泡了两三次,就痊愈了。后来拿来治疗外伤,效果同样好的出奇。

下午的气温明显又在下降,天色阴沉,看样子,夜里或明天会下雪。

堂屋冰冷,温氏便叫付秀梅烧一个火盆,给大家驱寒取暖。

陈六声一家五口,龚桂子,好儿母女,如今围坐在火盆周围,汤汤圆圆一左一右卧在好儿脚边,圆圆往好儿腿上蹭了蹭,想钻她怀里,汤汤转头望了一眼圆圆。

好儿伸手摸摸圆圆,说道:“圆圆乖,跟汤汤一起啊。”

圆圆呜了一声,有些不情愿地,乖乖地趴下来,狗尾巴偶尔扫过好儿的小腿肚。

温氏看着六个新的家庭成员,缓缓说起自家境况,“我们孤儿寡母的,也曾在鬼门关走过,迁来这里落户,正是一年最冷的时候,那时是一无所有,就住在破庙里,床板桌椅什么都没有,灶台就搭在破庙外头……”

“……我带着娃儿们种菜卖菜,给绣坊做刺绣样品,日子好过了一点,却屡次遭难,那些流言蜚语我可以原谅,可我险些就失去我的小闺女……”

温氏是用一种平静的口吻在叙说从前,事情过去这么久,如今再忆及当时,心里仍是打了个颤儿,如果好儿没有菩萨暗中护佑,她的好儿只怕是凶多吉少。

“娘,别担心,不会再有那样的事发生了。”好儿挪了小板凳,坐到温氏怀里,软声软语安慰道。

汤汤圆圆见小主人挪窝,也跟着挪到温氏脚旁。

陈六声一家听得极是震惊,他们没有想到,东家的遭难,丝毫不比他们当初遭遇的少,甚至只有更多。这一刻,他们看向温氏的目光中充满了敬佩,温氏的形象在他们心中变得高大起来,温氏一家的遭遇,在龚桂子心中掀起巨*,让他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无法平静,孤儿寡母的生存,本就比常人困难更不易。而自己因为多出一根手指,被家人抛弃,被村人嫌弃唾骂。

他被逼离开村子,一无所有,绝望之下,他几次寻死,却都阴差阳错死不成,最后,他在后山盖了间草屋,捡来别人弃掉的烂锅烂碗,靠设陷阱捕捉小动物、寻野果拔野菜,卑微而艰难地活下去。

火盆向外散发着温暖,火光的跳跃映在温氏脸庞,端庄秀丽中更显出一种平静的坚毅。

龚桂子望了一眼温氏,心中忽然充满了勇气。陈六声说得对,东家相信他,他更要相信自己,要活得更好,让那些人闭嘴。

龚桂子忽然站起身,面向温氏说道:“东家,我愿意一辈子留下来,用一辈子去报答您的大恩情!”

温氏微笑道:“不用你一辈子来报答我什么,你愿意留下来做事,我就很高兴。明天我会跟你签订一份合约,最少签五年合同起,最长时间不限,你自己选择。”

龚桂子摆摆手道:“东家,我、我的意思是和六声哥一样,我愿意签卖身契,一辈子就在温家。”

陈六声等人讶异地看向龚桂子。好儿也有些愕然,她和温氏可没有想过要人家卖身哦。

温氏惊讶不解:“龚桂子,你只要签一份合同,做长工就可以了。”

“东家,我清楚自己在说什么,我是心甘情愿的,一辈子就留在温家,哪也不去。”龚桂子面带坚决,执意说道。

温氏想了想,说道:“那好,明儿我们就签卖身契。日后你若要恢复自由身,就跟我明说,我会把卖身契还给你。”

龚桂子露出一丝笑容,语气坚定道:“东家,我不后悔,若是您这样好的人做东家,还有人不乐意,那就是不识好歹,猪油蒙了眼睛。”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陈六声等人心中俱是一震,对于曾做过家奴的他们而言,遇到一个好东家,做家奴的日子就会过得开心很多。眼下的新东家虽然是在乡下,这短暂的日子接触下来,他们也发现了,新东家为人很好,虽然住的穿的不及原先,吃的却比他们原来的还好一些。

温氏又郑重道:“我祖上种菜出身,能把菜种得比别人好,自然有祖传秘技。你们进了温家,是要管理菜园的,日后,如有外人问起你们,温家种菜的诀窍,你们都知道该怎么做怎么说吧。”

龚桂子立即出声道:“东家,你放心,我打死都不会说半个字出去。”

陈六声道:“东家请放心,奴才一家既然跟了东家,绝不会吃里扒外,坑害东家。”

温氏点点头。将话题转到种菜上去。到做饭时间,付秀梅领着女儿陈小安,跟温氏一起在厨房忙活,陈六声带了小福有平,去巡逻三园,察看菜垄情况。好儿却留下龚桂子,拿了一个小瓶子,让他每晚在泡脚时,往水中滴入两滴药水浸泡手脚。

温家找龚桂子去做事,引起轩然大*,甚至有平尾村人特意跑来找温氏,劝说她不要录用衰鬼,以免祸害了自己和家人。还说几条村子那么多人,谁不好招,非得要招那衰鬼吗。

温氏也不解释,只是一律淡笑面对。

然后,人们就传开了,有说温氏没脑子,正常人不招,非要招衰鬼,温家好运道也就这么点,要到头了……

又有人说,温氏个寡妇,是想男人了,她看中的,人家不鸟她,没法子,只有找衰鬼了……

温氏依然不做任何解释,依然淡笑面对。

打从卖菜刺绣挣钱起,那些闲言碎语几乎就没断过,她也曾心神暗伤过,愤怒过,但好儿说得对,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如果什么都要去在意,人生哪还有快乐可言?

“娘,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想起小闺女说这话时的淡定,老神在在的可爱模样,温氏心中一阵温暖,脸上的微笑愈发自信起来。

、111又一年

温家作坊的第一批酱菜、泡菜做好了。酱菜六个品种,泡菜四个品种。用的大中小号三种坛子腌制。其中大号坛子腌制的酱、泡菜,每个种类腌制六坛,中小号坛子腌制的各种类酱、泡菜各八坛,一共合计起来是一百四十坛。

中号坛子主要是给酒楼预备的。贵顺酒楼来拉菜时,每样提走一坛,共十坛。旺角酒楼三家,就各样提三坛,共三十坛。云客来要小号的,每样提一坛,共十坛。

余下九十坛,留下十坛小号的自家吃,又每样都散装了一些,送给蔡家嫂子和钱掌柜、广明他娘。镇上的蔬菜超市放了十坛大号的,十坛小号的酱、泡菜。县城的蔬菜超市摆了二十坛,火锅烧烤城放了十坛,余三十坛藏在地窖。

温家出产的酱、泡菜,种类多,风味独特,口感好,上市不久就受到欢迎,人们口口相传,来温好蔬菜超市买的顾客越来越多。酒楼、火锅城那边同样受到食客们的喜爱,不少人在结账时,买上一些带回家吃。

一家人都很开心,赶紧找原来干活的几个妇人过来开工,黑五娘又带崔六娘过来,说她人爱干净,刀工够好。温氏知道崔六娘家境艰难,便留下她在作坊干活。

好儿的西游记每抄写完十个章回就让钱掌柜派人给送去彭城,明家书局一接到,校对无错别字后,立即开印。等新的章回到手时,前面的正好印刷完毕,一点都不耽搁时间。

三园的大棚蔬菜,在点种下去后,需要每天看着天气来揭开油布,让菜地受太阳光,呼吸新鲜空气,晚上要盖上油布,下雪时还需加盖稻草,在里面放一个炭盆升温。阴雨天要及时疏通水流出去,遇着连绵雨天或春潮,仍需燃烧炭盆驱赶过重的潮气。遇着大风天,要防止棚子被摇动甚至坠塌。

这些活儿看起来似乎轻松,做起来才是真的累人又繁琐。

为了方便掀盖油布和稻草在棚顶,好儿画了个凳型的双面梯田形手脚架,让常德兴给照做了十六个。这样的手脚架,无需依靠外在的物体,扛过去就地一放,就可以两面都攀爬上去,非常稳当结实。

陈六声一家人,再加龚桂子,以及温氏,每天都要反复做这些工夫,在手脚架爬上爬下。如果遇着天气从早上就晴好到傍晚,那是最好不过了,可这里的冬天,三不五时地来个阴天或雨天,很是折磨人。

大棚内的菜垄,露地的菜垄,无一例外都在浇灌的河水中,滴入了空间的湖水或井水。好儿在不断摸索中,已经掌握了最合适的分寸。

以自家的大水缸为例,满满一缸水,滴入小手指指头大小的一滴空间湖水,瓜菜的生长速度,比正常生长的只加快了十天左右,如果滴入一滴半空间湖水,生长速度又加快五六天,也就是半个月这样。

使用的空间湖水大大减少,瓜菜的清香气也就没那么明显,如果不细心嗅闻,是不会注意到的,而且瓜菜依然极少长虫,菜垄极少长杂草。

一畦畦的菜地,望过去嫩绿一片,空气中的清香若隐若现,比那花园还令人心旷神怡,身心舒泰。

陈六声觉得惊奇不已,他的家人也同样感到无比惊奇。他们在卖身做家奴之前,也种过菜,从没见过这么侍弄菜地的,如果撇除那些个大棚侍弄,这菜地,每天也就走走看看,几乎就不需要人去怎么费心照料,它自个就能长得好好地,还能长得特别漂亮好吃。

陈六声也细心留意过,这些菜垄,温氏只让定期浇灌河水,在浇水上严格控制,不能多浇也不能少浇,此外,就是随时调控大棚内温度了。那露地菜垄,也是每一次摘菜之后,就施肥一次,过个几天浇水一次,仅此而已。

一家人就私下里讨论过,是那土地有什么不同,还是河水异样,又或者是东家有一双魔力的手,经过她的手拨弄就会变得不一样……好奇归好奇,一家人每天该干嘛干嘛,只想着跟东家好好干,把日子过得更好。

如今清晨摘菜的人手多了陈六声和龚桂子,摘菜的速度更快了,接触下来,万永林、徐大才、黑五爹、常欢几人,发现龚桂子并不像平尾村人说的那样不堪,他老实本分,勤快细心,干活从来不需要人喊,而且,他的左手,似乎更为灵巧。这么些天下来,也没见自个出什么倒霉,几个人对那衰鬼说法就产生了怀疑。

这期间,好儿母女带上陈六声,去陈九、陈旺来家的菜地察看,给予指点,见指定种的菜长势不错,知道这两人都用了心照料,放心不少。

好儿一边继续抄写西游记,一边继续试验新的酱、泡菜,几乎所有的瓜菜,她都拿来做试验,有书本指导,事半功倍。

小年前几天,阿旺、小树放假了,小哥俩带回来的除了书本,还有一对头花,一支木雕的卷纹簪子,两盒糕点,两只大细银项圈。

小树逐一分礼物,“头花是给妹妹的,簪子是给娘的,一盒糕点是给妹妹的,另一盒是送给小安姐和她哥哥们的。这两只银项圈,”他转身抱起汤汤,拿过一只往它脖子一套,大了点儿,“是给汤汤和圆圆的。”

好儿拿着垂珠小花的头花,挺漂亮可爱的,也适合她这样的小孩子扎戴。温氏那支簪子,雕工不错,很有质感。

温氏含笑道:“买这些东西,零花钱都用光了吧?”

小树不好意思道:“娘,我和哥哥的零花钱没处用,都攒着呢,这不要过年了,我们就商量给娘和妹妹送一份新年礼物。”

阿旺道:“娘,妹妹,虽然不值什么钱,你们将就用着,以后我和小树出息了,再给娘和妹妹买最好的礼物。”

温氏心里熨帖无比,一手一个搂过儿子,笑得极是舒心,“你们的孝心,就是最好的礼物,娘心里特别高兴。”

好儿抿嘴笑道:“哥哥,小树,你们还有零花钱吗?我还想今年向你们讨红包呢。”

“红包啊?”小树摸摸后脑勺,忽然朝温氏笑道,“娘,你今年发一个红包给我吧,哦不,发两个红包给我。”

“你要那么多红包干嘛?小树你贪心。”好儿瞪眼道。

小树调皮地说道:“我不贪心啊,我领了红包,再打赏给你,另一个红包,我请你们吃烤串。”

“小树,你耍赖。”好儿指控。

温氏笑呵呵道:“你们都别闹了,今年虽然出了一些不愉快的事,可我们都挺过去了,还开了新铺子和火锅烧烤城,扩大菜园,眼下又开了作坊。今年的收成,比去年好。所以,娘决定,从今年起,每人都有红包领。”

小树立即振臂欢呼,蹦蹦跳跳雀跃不已,阿旺到底年岁长些,稳重多了,心里再高兴,也只是面上带笑。好儿自然是笑得眉眼弯弯,领红包啊,她最喜欢了。

小年这天,温家又推出新的酱菜、泡菜各三种,同样受到欢迎,非常好卖。这次,除了照旧送给蔡家嫂子、钱掌柜即广明他娘外,好儿建议温氏,每种酱菜、泡菜,都各装一些,给彭城的明南靖、陆海兴两人送去,并附上一封书信。

今年没有年三十,只有年二十九,各大酒楼饭馆,在年二十五六这两天,基本歇业回年,反倒是其他行业,尤其是吃的穿的,异常红火。

温好火锅烧烤城也在年二十六关门歇业过年,年后初五再开门营业。温氏给大家发放当月工钱外,还另发每人一个红包。红包厚薄不同,伙计们的一概封一百文,账房的封三百文,掌柜的最丰厚,六百文。

跟大家说了一番辛苦的话后,温氏叮嘱道,“出了年,初五开业,大家要记得按时来,有一个开门红红包,来晚的不来的,红包取消没份。”

一听年后还有红包发,大伙都很高兴,纷纷笑说一定按时回来做事。

回到后院,伙计们要去逛街买东西,账房则收拾了包裹和之前买好的年货,过来跟温氏和常乐告别,赶着回家去了。

江氏这两天已将要带回去的东西收拾得差不多,宝儿抱着只球在院里跟小树、好儿耍玩,乐得咔咔大笑。

温氏另取出一只厚重的红包,交给常乐,笑道:“刚才人多,不好给,你拿着。”

常乐一愣,忙推回去,拒道:“大妹子,你刚才已经给了红包,我可不收双份。”

江氏瞥眼那红包,沉甸甸的,虽然心动,但看丈夫是有心不要,也顺着丈夫的话说道:“是啊,慧娘,你收回去吧。”

温氏诚恳道:“火锅烧烤城能做好,常乐出的力气最大,这是他该得的。我给这个红包,可不仅仅因为常乐是我的救命恩人,我还指望着常乐收下这个红包,来年帮我把铺子经营得更红火。常乐,你就收下吧。”

“是呀,乐叔叔,你就收下吧,不然我娘过年都过不心安呢。”好儿忽然趴在门口,笑嘻嘻地说道。

宝儿从她身后跑进屋里,一眼瞧见那红包,跑过去就要伸手拿,嘴里嚷道:“红包,给宝儿。”

温氏拿过红包,放到宝儿手里,笑道:“给宝儿,宝儿要交给谁?”

宝儿两手抱着红包,因为沉,手歪了歪,不过还是拿稳了,想也不想就往口袋里揣,“红包要交给宝儿。”

这话可逗乐了屋里的人。

温氏带着娃儿们去逛街买年货了。江氏哄着宝儿拿出红包,打开一看,里面是十两银子。她睁大了眼睛,愣了好一会,才喃喃道:“常乐,慧娘出手真大方啊!”

、112春江水暖

这是好儿来到这里过的第三个年。

今年福祸相依,最后总算一切安好,甚至比去年又往前跨了一大步。

好儿在一张纸上逐条列着,每写下一条,小嘴角就往上翘一分。

去年杀两头年猪,留下半扇,其余全卖了。今年是杀三头年猪,卖两头,留下一整头给自家吃及送礼。

通过出书、画图,进账一大笔银子。

蔬菜超市从镇开到县城,并开了火锅烧烤城,生意都很好。

买地扩大菜园子,有了奴仆,开了作坊,很受欢迎。

化解了两家卖菜的菜农对自家卖菜的矛盾。

写到这里,好儿又在后面加上一句:**尚未成功,仍需努力啊!

把四大名着之一的西游记传播到这个时代。

与各家酒楼、大户人家的蔬菜供应合作稳定而友好,进账稳定中上升。

哥哥来年二月要参加童生试……

好儿沉浸在对未来规划的美好之中,丝毫没察觉阿旺走进来,站到她背后。

稚嫩和娟秀并存的字体,一行行的内容令人心生喜悦,阿旺也发自内心的微笑起来。

这一个新年,与往年很是不同。人增多了,物质更加丰富,年的气氛更加浓厚。

温氏给全家人包括自己在内,从头到脚,每人添置两身绸缎料子的新衣裳,床铺被褥的套子换成了柔软光滑的缎面,门帘、窗帘也都焕然一新。

陈六声一家及龚桂子,虽然来的时间不长,温氏也没有薄待他们,给他们各人置了一身绵绸料的新衣过年。

年二十九,一大家子人开始忙活,院子里,陈六声、龚桂子每人各杀两只鸡,陈小福、陈有平给他们打下手。付秀梅在厨房用暖水浸泡香菇、黄花菜,用冷水浸泡木耳,之后到厨房门外和陈小安洗菜。温氏在厨房搓面粉、撵面皮儿,阿旺、小树包饺子,好儿负责往饺子里放用开水烫过的铜板儿。

趁人不注意,她在放有铜板儿的饺子上做了一个细微得只有自己知道的记号。一共放了二十九枚铜板儿,好儿希望每个人都能吃到包有铜板儿的饺子。

中午简单吃过饭,几个孩子开始动手张贴对联、门神,挂灯笼。

“我和有平贴两个大门的对联、利是和门神,小福和小树贴堂屋的对联、利是、门神,小安挂灯笼。”

阿旺给大家分工合作,好儿一听没自己份,忙问道:“哥哥,还有我呢?”

阿旺宠溺地揉揉她小脸,“妹妹帮我们看贴的对联门神有没有歪。”

“嘻嘻,我做监工。”好儿笑哈哈地说道。

下午,把四方桌摆到院子里,摆上香炉,插上一对红烛,装香,香炉前摆上生果、青菜、花生、红枣、糕点、两只光身鸡、一只猪头、一块烧肉、两碗糯米饭,再摆上六只小酒杯,往里倒上米酒。

就在去年的这个时候,桌上的供品还很简单,而现在,样样齐全。温氏感慨,好儿兄妹仨也感慨,他们的日子,真的改善了,而且越来越好。

拜过各路天神。大家便开始忙沐浴更衣。陈六声看天色又开始阴沉,云层积厚,冷飕飕的风变得刺骨,看情形是有雪要下,忙跟龚桂子两人,扛了梯子,又叫上小福、有平,逐一把二园、三园的大棚油布给遮上,留下出入口通风。

忙完这些,天色已渐暗下来,两边的厨房都给他们备了热水,陈六声父子便在三园这边沐浴更衣,龚桂子和陈有平就到东家的澡房沐浴。

温氏做主,让陈六声一家和龚桂子,跟自家聚在一起吃年夜饭,一是想着他们初来乍到,二是图个人多热闹。一些大户人家,在过年的时候,也会叫上留府过年的下人们,跟主子们一起吃年夜饭,只不过是不同桌罢了。

年夜饭就在堂屋里吃,一个大火盆搁在角落驱寒,陈六声家及龚桂子坐一桌,好儿家一桌,两桌的年夜饭一模一样。

还未动筷子,就听得有人呜咽,好儿看过去,是龚桂子。

看着一桌丰盛的菜,龚桂子禁不住两行热泪流淌,直到现在这一刻,他仍觉得自己就像在做梦一般,他害怕,有朝一日梦醒,又回到从前人鬼不如的日子。

温氏忙起身走过去,关切地问道:“桂子,这是怎么了?”

陈六声拍拍他肩膀,以示安慰,对温氏叹道:“东家,桂子这是激动的,他这是想起了过去……”

龚桂子抬手擦去泪水,语带哽咽,不安道:“东家,年夜饭我不该掉泪,可我就是忍不住想哭……我总觉得我是在做梦,不知啥时候就跳醒了……”

温氏含笑道:“桂子,你不是在做梦,这都是真的。桂子,忘掉过去,人要向前看,日子才有奔头不是。”

陈六声也劝慰道:“桂子,我们都是从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