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克里希那穆提作品集-第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持孤独,不受诱惑。我们知道这种努力很荒谬,我们知道自己不可能逃避这个世
界,逃脱“实然”,逃脱苦难,逃脱分歧,逃脱科学所带来的一切事物。而神学,
我们显然必须弃绝一切神学、一切信仰。我们将种种信仰完全放在一边,才能够
没有任何恐惧。我们知道社会道德其实并不道德。我们知道自己必须非常道德,
因为,道德毕竟是人内在与外在秩序唯一的导因。但是这道德必须是行动的道德,
不是观念或概念的道德,而是实际的道德行为。人可能不可能不用压抑、克制、
逃避而规范自己?“规范”的根本意义是“学习”,不是符合或成为某人的门生,
不是模仿、压制,而是学习。学习行为,最先要求的是规律,不是施加于某一意
识形态的规律,不是僧侣的禁欲苦行。可是如果没有一种深刻的刻苦,我们的日
常生活必定失序。我们知道自己内部有完整的秩序是多么必要。这秩序必须是数
学般的秩序,而非相对的、比较的秩序,不是环境的影响造成的秩序。我们必须
建立正确的行为,我们的心才会有完整的秩序。一个受环境折磨、挫折、塑造的
心,一个符合社会道德的心必定混淆不清。混淆的心就无法发现真实。我们的心
如果想遇见那个奥秘——如果有这个奥秘的话——就必须先奠定一种行为基础,
一种道德。这种道德不是社会道德,这种道德没有任何恐惧,所以是自由的。这
个时候,奠定了这个深入的基础之后,我们的心才能够开始寻找“沉思”——这
种安静,这种观察——之为物,是什么东西。这个沉思不是“观察者”。一个人
的生活,如果不先在行动上建立这种“行为正确”的基础,沉思就没有什么意义。
包括禅和瑜珈,沉思在东方有种种教派、体系、法门。然后这些法门又给介绍到
西方来。我们必须很清楚,这个现象意思是说我们的心只要运用一种方法、体系,
符合某一传统模式,就可以发现那个实相。我们都知道,这种事不管是从东方带
过来还是这里发明的,都很荒唐。方法意味着一致、重复。方法意味着一个有某
种悟的人在说这样做不要那样做。而我们这些渴望看见那个实相的人就日复一日,
好像机器一样,顺从、符合、练习他们告诉我们的那些东西。一个呆钝的心,一
个不是非常明智的心才能不断地修炼一种方法,然后越来越呆钝,越来越愚笨。
它在它那些制约的领域会有它的“体验”。你们有些人可能去过东方学沉思。那
背后有一个很完整的传统。在印度,乃至于整个亚洲,这个传统在古时候一直扩
展。这个传统如今仍盘踞人心,无数的著作仍然在讨论这个传统。可是,利用传
统——过去和传承——来寻求是否有实相,这种努力显然是一种浪费。我们的心
必须免除一切精神传统和裁示,否则就极度缺乏一种最高智慧。这样,何谓沉思?
沉思没有传统吗?是的,沉思不可以是传统。没有谁能够教你沉思。你不能遵循
某一途径,然后说,我顺着这个途径学习何谓沉思。沉思内部的意义在于心里完
全安静,不只意识层安静,而且深刻的、秘密的、潜匿的潜意识层也要安静。因
为彻底而完全安静,所以思想也就安静,不再四处游荡。我们刚刚所说的沉思传
统有一派说我们必须控制思想。可是思想并不是要控制,而是要摆到一边。要把
思想摆在一边,我们就必须密切地、客观地、不带感情地注视思想。
/* 78 */第三部分:心灵自由之路超越 2
传统说你必须有师父来帮助你沉思。他会告诉你怎么做,而且有他自己的传
统:祈祷、沉思、告解。可是,这里面整个原理是有人知道而你不知道,知道的
人会来教你,使你悟道。这个原理就蕴含着权威、师父、拯救者、上帝之子等等。
他们说他们知道而你不知道,照这个方法、这个传统做,每天练习,如果你运气
好,到最后你就会到达“那里”。其实这一切表示你整天都在和自己打架,想让
自己符合某一模式、系统。你压抑自己的欲望、胃口、嫉妒、野心。这表示你的
实然与相应于那个系统的应然之间有冲突。有冲突表示你在用力。一个用力的心
当然不可能平静。因为用力,所以心不可能完全安静。传统还说要集中控制思想。
集中其实大多是抗拒,只是在自己四周建立一道墙,只是你聚集在一个观念、原
理、景象或心愿之上,而你想保护它。传统说你必须经过这一切才能找到你想找
的东西。传统说你必须和每一个圣人——这些圣人多多少少都神经质——所说的
一样,没有性生活,不看这个世界。可是,当你看清——不只言谈上、知识上,
而且是实际上——这里面牵涉到什么东西时(要能看清,你必须不是投入其中,
而是能够客观地看它),你才能完全弃绝这一切。我们必须完全弃绝这一切,因
为,我们的心将在这弃绝中得到自由,因而聪明、了然,因此不陷于假象。以最
深刻的意义而言,沉思必须先有德性,有道德。这道德不是某一模式、某一实际,
或某一社会秩序的道德。这道德必须自然的、不可免的、甜蜜的起自于了解自己,
清楚自己的思想、感情、活动、胃口、野心的时候——毫无分别的、纯粹是“观
察”的清楚。这个观察里面会出现正确的行为。正确的行为无关乎理想。然后,
当这种清楚以它的美和一点都不艰苦的淡泊——只有用力时才会艰苦——深深地
存在于我们内心,当你观察一切系统、方法、承诺,客观地,不分好恶地看这一
切的时候,你才能完全弃绝这一切,这样你的心才能免除过去的一切。到了这一
地步,你才能开始寻找何谓沉思。如果你没有真正奠定这个基础,你还是可以
“玩”沉思。可是这却毫无意义。这好比有些人到东方寻找师父。师父告诉他们
如何打坐、如何呼吸,做这个做那个。然后他们回来,写了一本书——仍然是胡
说八道。人必须是自己的师父,自己的徒弟。除此之外别无权威。有的只是“了
解”。要了解,只有在观察而没有观察者这个中心时才有可能。你借观察、注视
寻求何谓了解吗?了解不是知识的过程。了解不是直觉或感觉。一个人说“我很
了解这件事”时,是因为他有一种出于完全安静的观察。只有这个时候才会有了
解。你说“我了解一件事”时,你的意思是说你的心很安静的在听,既非同意也
非不同意。那个状态很完整的在听,只有这个时候才有了解,而了解就是行动。
但这不是先有了解,然后才有行动,而是两者同时,两者是一个运动。所以沉思
——传统给这个字眼加上了重大的负担——将要这样不用力的,毫无冲突的将心
和脑带到最高能力。这就是智力,高度敏感。这时的脑——过去一切的储仓,经
过一百万年的演化,一直都很活跃——是很安静的。脑一直在反应事情,即使是
最小的刺激也会依照过去的制约起反应。这样的脑可能静止吗?传统论者说,修
炼知觉、调节呼吸就能够使脑平静。但这就造成了一个问题:“那个控制、修炼、
塑造脑的事体是什么人”?会说“我是观察者,我要控制脑,使思想停止”的,
不就是思想本身吗?思想滋育了思想者。脑有没有可能完全安静?沉思的部分责
任就是去寻找——而非由人来告诉我们——如何做。谁都无法告诉我们该怎么做。
你的脑饱受文化、经验的制约,本身就是长久演化的结果。这样的脑可能安静吗?
如果脑不安静,它见到或体验到什么东西都会扭曲,都会依照过去所受的制约而
改变。睡眠在沉思和生活中扮演什么角色?这是一个有趣的问题。如果你曾经探
讨过这个问题,你将会发现很多东西。我们上次说过,梦不是必要的。我们说,
心、脑白天的时候必须完全知觉——专注于内在和外在的事情,知觉内在对外界
的反应,因为紧张而激起这反应,专注于潜意识的线索——然后一天结束时脑再
将这一切做个总结。如果你一天结束的时候没有将这一切做个总结,到了晚上,
到了你睡觉的时候,脑就还要继续工作,将秩序带到脑里面——这一点很明显。
可是如果你做到了这一点,那么你睡觉的时候就会学到一种全新的东西,学到一
个全然不同的向度。这就是沉思的一部分。我们要做的是奠定行为基础。这里面
的行动就是爱。我们要做的是弃绝一切传统,然后心才能够完全自由,然后脑才
能够完全安静。如果你曾经深入这个问题,你就知道脑可以不用任何技巧,不吃
药,光是通过白天主动而又被动的专注而安静下来。如果一天终了的时候你曾经
清点一天的事情,因而厘清其中的秩序,那么你睡觉时,脑就会很安静,以另一
种运动学习事物。所以这个整体,这个脑、一切都会很安静,没有任何扭曲。只
有这个时候,如果真有什么实相的话,心才能够领受。实相,那种广大——如果
有这种广大、无名、超越,如果有这种东西的话——不是邀请就会来的。只有安
静的心才能看清这个实相的真或假。
/* 79 */第三部分:心灵自由之路超越 3
你可能会说:“这一切和生活有什么关系?我每天都要过活、上班、洗碗、
坐公车、忍受一切噪音,沉思与这一切有什么关系?”可是,毕竟沉思就是了解
生活。日常生活有它的一切复杂、悲惨、哀伤、孤独、绝望、名声与成功的追求、
恐惧、嫉妒,了解这一切就是沉思。不了解生活而只想寻求那奥秘实在很空洞,
毫无价值。这好比一个失序的生命,失序的心却想发现数学的秩序一样。沉思与
生活的一切有关。沉思不会变成一种感情的、喜悦的状态。有一种喜悦不是快乐。
这种喜悦只有在自己内心有一种数学般的秩序时才会产生,这种喜悦是绝对的。
沉思是生活之道,每一天的生活之道;只有这个时候,那不可毁坏的,超越时间
的才会存在。
问:那个知道自己的反应的观察者是什么人?这里面用掉了什么能量?克:
你曾经毫无反应地看过什么东西吗?你曾经看树,看女人的脸、山、云、水面倒
影而不带好恶,只是观察,不用快乐或痛苦去演绎吗?在这种观察里面,如果你
是完全专注的,还会有观察者吗?试试看,先生,不要问我。你自己做就知道。
不带判断、评价、扭曲地观察反应,全神贯注于每一个反应,在这种专注中你就
会知道什么观察者、思考者、体验者都是没有的。第二个问题是:要改变自己的
什么东西,造成转变,造成心灵的革命,这里面用到了什么能量?如何拥有这种
能量?我们现在就有能量,可是这能量却在紧张、矛盾、冲突当中消耗了。两种
欲望之间,我必须做和应该做的事情之间的斗争也需要能量。这些事情都消耗了
大量的能量。所以,如果没有任何矛盾,你就会拥有很大的能量。看看你的生活,
实际地看一看。你的生命是一种矛盾。你希望平静,可是你恨某一个人。你希望
爱人,可是你充满野心。这种矛盾助长了冲突、挣扎。这挣扎就会浪费能量。如
果没有任何矛盾,你就会有无上的能量来转变自己。我们会问,“观察者”和
“被观察者”之间,“经验者”和“经验”之间,爱和恨之间如何可能没有矛盾?
这种种二元性,人如何没有这些而生活?人之所以能够如此,是因为除了这些事
实之外,别无他物——除了你恨、你暴力的事实之外,观念上别无与之相对之物。
你害怕的时候就会发展相对之物,发展勇气;而这相对的勇气就是抗拒、矛盾、
用力、紧张。但是,如果你完全了解恐惧之为物是什么东西,你不逃到对面;如
果你全神贯注于恐惧,那么不但心理上恐惧会止息,而且你会拥有能量来面对恐
惧。传统论者说,“你必须有这种能量,所以你必须禁欲、出世、凝神、心念上
帝、不受诱惑”,只是为了要拥有这种能量。但是,我们毕竟是人,有我们的胃
口,内在燃烧着性的、生物的欲望,一直想做什么事、控制、强迫,所以一直在
消耗能量。但是,如果你与这些事实同在,除此而外不做其他事情——如果你生
气,你了解它,但你没有要自己“如何才能不生气”,你与它一起生活,全神贯
注于它——你就会看到自己有很丰富的能量。使我们心智清明,心灵开放,因而
拥有充沛的爱的,就是这种能量——不是观念,不是情绪。问:你所说的喜悦是
什么东西?你能形容吗?你说喜悦不是快乐、爱不是快乐吗?克:喜悦是什么?
你看云,看云中透出的光时,那里面有美。美是一种激情。看见云的美、光的美、
树的美,必然就有激情,必然就有激动。这种激动,这种激情里面没有任何情结,
没有喜欢或不喜欢。喜悦非关个人。喜悦既不属于你,也不属于我。有沉思的心,
就有它的喜悦,那是无法形容,无法纳入语言的。问:你是不是说没有所谓善恶,
所有的反应都是好的。你是这个意思吗?克:不,先生,我没有这么说。我是说,
观察你对事物的反应时,不要说它善或恶。你说它善或恶时,你就造成矛盾。你
是否曾经看着你的妻子—很抱歉我举这个例子——心里不存有一个她的形象,一
个你拼凑了三十几年的形象?你心里有她的形象,她心里有你的形象。你和她没
有关系,有关系的是这些形象。你不专注于你们的关系时,你就会有这种形象—
—漫不经心滋育了形象。你能不能看着你的妻子而不憎恨、评价,不说她这里对,
那里错?看着她不带成见?如果你能,你就会看到这种观察里面有了一种全新的
行动。一九六九年四月二十四日 巴黎
/* 80 */第三部分:心灵自由之路论暴力 1
何谓暴力?苛责的精神暴力。观察之必要。漫不经心。
克:我们这些讨论的目的在于一种创造性地专注,在我们讲话的时候创造性
的注视自己。随便讨论什么问题都可以,可是每一个人都要努力奉献,而且要有
一种坦诚。不是无情或粗鲁地暴露别人的愚蠢或聪明,而是每一个人都要参与讨
论一个问题所有的内容。不论我们说我们感受到什么,探索什么,我们都要有认
识新东西的感觉。这不是在重复老东西。这是一种创造,是用语言表达自己时表
达了我们发现自己时所发现的新东西。我觉得,我们的讨论要这样才有价值。
问(一):能不能深入讨论“能量”以及能量为什么会浪费?问(二):你
一直在说暴力,战争的暴力、对待别人的暴力、想别人看别人的暴力,可是保护
自己的暴力怎么说呢?假设我受到野狼的攻击,我一定会全力反抗。我们能够一
部分是暴力,另一部分不是吗?克:你说的是有一种暴力会扭曲我们,使我们符
合社会模式或道德,但另一方面则有保护自己这个问题。有时候为了保护自己,
我们需要暴力或类似暴力的东西。你想讨论的是这一点吗?听众:对。克:首先
我建议我们先讨论各种心理暴力好吗?然后我们再看看遭受攻击时,保护自己的
意义何在?我不知道你们心目中的暴力是怎样。对你而言,何谓暴力?问(一)
:一种防卫。问(二):打扰我的平安。克:暴力,以及暴力这个字眼、这种感
觉,暴力的本质对你而言有什么意义?问(一):一种侵犯。
问(二):受到挫折就会很凶恶。
问(三):一个人如果无法完成一件事,就会凶恶。问(四):就失败而言,
是一种恨。克:暴力于你而言代表什么?问(一):“我”之下的一种危险的表
达。问(二):恐惧。问(三):你当然会在暴力当中,或者生理上或者心理上
会伤害别人或什么事情。克:你是不是因为非暴力所以才懂得暴力的?如果没有
暴力的相对,你会懂得暴力吗?是不是因为你懂得非暴力,所以你才懂得暴力?
你如何了解暴力?我们因为有侵略性,好竞争:我们这一切的影响就是暴力,所
以我们才构筑出非暴力状态。但是如果这两种相对,你知道何谓暴力吗?问:我
不会说暴力是什么,可是我可以感觉到一种东西。克:这种感觉之所以存在,是
因为你知道暴力吗?问:我想这是因为暴力使我们痛苦。这种感觉不健康,所以
我们想去除。这就是我们想要非暴力的原因。克:我不懂暴力,也不懂非暴力。
我一开始没有任何概念或公式。我真的不知道暴力的意味,我想找出来。问:受
伤和受攻击的感觉使我们想保护自己。克:是,我了解。这一点我们以前就说过。
我还是想知道何谓暴力。我想研究、探索暴力。我想连根拔除暴力,改变暴力,
你明白吗?问:暴力就是没有爱。克:你懂得何谓爱吗?问:我知道这一切都来
自我们自己。克:是的,就是这样。问:暴力来自我们自己。克:对。我想知道
暴力是来自外在还是内在。问:那是一种保护。克:我们慢慢来。这个问题很严
肃,全世界都牵涉其中。问:暴力浪费了我们一部分能量。克:每个人都谈暴力
和非暴力。大家都说,“你要很凶”。或者,如果知道暴力的后果,就说,“你
要和平地生活”。我们从书本、传教士、老人那边听到太多这种话。但是我想知
道我们是否可能找出暴力的本质以及暴力在生活中的地位;什么东西使人凶恶、
有侵略性、好竞争?暴力的发展是否有一定的模式——虽然这个模式可能满高贵
的?暴力是不是人自己或社会施加的一种规律?暴力是否就是内在与外在的冲突?
我想知道暴力的起源何在。不如此,我只不过在玩文字游戏。就心理学意义而言,
人凶恶是不是很自然?至于身心状态,我们以后再讨论。就内在而言,暴力是否
就是侵略、愤怒、怨恨、冲突、压制、顺从?顺从的基础是否就是这种不断在寻
找、完成、到达、自我完成等的挣扎之上?如果我们无法深入讨论这一点,我们
就不知道如何创造一种不一样的日常生活状态。日常生活原来要求的是一种高度
地保护自己。对不对?让我们从这里开始。你们实际上,在内心,不是在言词上,
认为暴力是什么?问(一):违犯某种东西。暴力加之于一物上面。问(二):
“排斥”呢?克:让我先说第一项。违犯“实然”。我很嫉妒。我在这个实然上
面加了一个不要嫉妒的观念:“我不可以嫉妒”。这种苛责,这种“实然”的违
逆,就是暴力。我们必须一点一点地讲。长句子会掩盖整个事情。“实然”不是
静态的,永远在变动。我在某一事物上加上一件我心目中的“应然”,于是违逆
了这一事物。问:你的意思是说,我生气的时候我想生气不应该,然后我克制自
己不生气。这就是暴力?或者我表现出生气才是暴力?克:请你看看这种情形,
我很生气,为了发泄,我打你一下。这就形成了一连串的反应,于是你也打我一
下。所以,生气的表达就是暴力。所以,如果我在我生气这个事实上苛责另外一
件事,要自己“别生气”,这不就是暴力吗?问:我同意这个非常一般性的定义。
但是这种苛责的发生必然是非常残暴,所以才变成暴力。如果你用温和渐进的方
式来苛责,就不会是暴力。
/* 81 */第三部分:心灵自由之路论暴力 2
克:先生,我了解。如果你温和、渐进的来苛责,就不是暴力。我温和而渐
进地压制我的恨,由此而违逆“我恨”这个事实。这,这位先生说,就不是暴力。
可是,不论你是温和还是凶恶,事实在于你在“实然”上苛责了另一件事。这一
点你我是否多多少少互相同意?问:不。克:让我们来看看。譬如说我野心很大,
想成为全世界最伟大的诗人(或其他什么)。可是因为我没有办法,所以我受到
挫折。这种挫折,这种影响,就是相应于我不是最伟大诗人这一事实的暴力。你
比我好,所以我感觉挫折。这个挫折不就会滋长暴力吗?问:所有反对一个人、
一件事的行为都是暴力。克:请务必注意这其间的难题所在。我们现在有的是事
实以及违逆事实的另一次行动。譬如说,我不喜欢俄国人,或德国人,或美国人,
我有我的看法或政治判断。这就是一种暴力。我苛责你某种东西,这就是暴力。
我拿自己和你比较(你比较伟大,比较聪明),我就违逆我自己,是不是?这时
我就是暴力。学校里老师拿甲和乙比较。甲每次考试成绩都很优秀。老师对乙说
:“你应该和甲一样。”老师在比较甲和乙的时候,这其间就有暴力产生。老师
就此毁了乙。所以,请你看看这个事实意味着什么。我在“实然”上苛责“应然”
(理想、完美、形象),这个事实里面就有暴力。问(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