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奥修]当鞋合脚时-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道说,当没有人知道怎么利用你时——你是如此平凡,没有人知道能利用你什么,没有人知道你的用处,你不能被利用,你是如此普通,没有任何天赋——然后,他们说,真正的奥秘通过你揭开了。那时你成为一种真正的奥秘。当你不能被利用你就变得像神一样。什么意思呢?当你被利用时,你成了一件东西;当你不能被利用时,你成为一个人。 

一个人不是一种用途;一件东西是一种用途。如果有人问你:“你是谁?”你说:“我是一个医生。”你是什么意思?这意味着社会在利用作为一个医生的你。这是一种用途,不是一种个性。这不是你的人,不是你的存在,这是一种用途——社会在利用作为一个医生的你。 

某人是个木匠,另一个人是个鞋匠。这是你的存在吗?或者只是社会中的一种用途?社会把你当一件东西来使用,你的用途越有价值,社会就把你估价越高。但如果你放下所有的天才,如果你只是平凡,没有人知道拿你做什么,没有人可以利用你,你超越了这个社会。现在你不再是一件东西,你成了一个人。这并不意味着你将不再作事,你还将做事,但没有人会利用你。你自己会做,它将成为你的花朵。一朵玫瑰开花,不是为了那些过路人,不是为了那些将会看见的人,不是为了那些将会闻到芳香的人。不!它是自己开花的。一位道家也是自己开花的。他像一朵玫瑰,他不是一种用途。一个不知道自己内心最深处的存在的人总是像一件东西,总是在商店的橱窗里展示;总是等着有人来利用他所有的证书、出众之处及天才;总是在喊叫:“来利用我,把我当一件东西。我是最有价值的东西,你永远不会得到比我更好的东西。来利用我!”这就是你全部的呼喊。如果这是你的呼喊,你将变成一件东西。 

道家放下了所有出众之处,他烧毁了所有证书,他打破了所有桥梁,他留存了自己,他成了一朵花。这朵花是没有目的的——它是没有用途的。许多人得益于它,但它不是为了他们,它为了他自己。他实行了自己的使命,那时就有了满足。 

作为一件东西你一直没有满足,因为你必须成为一个人,一个真正的人。你不必成为一样东西,不是一个丈夫,因为丈夫是一样东西;你不必成为妻子,因为当妻子有一种用途。只做一朵花,那么你能够爱。但没有必要去做一个丈夫,没有必要去做一个妻子。你可以分享,但没有必要宣扬。一朵花开花;它不需要任何宣扬。如果有人分享它的愉悦和快乐,这很好;如果没有人路过那个地方,这也很好。当你为自己开花时,一切都是好的,没有什么是错的。当你为了其他人,只是在一个陈列柜里,被贴上商标,标了价,分了类,做了广告,你将永远不能达到满足,因为一件东西是死的东西,只有一个人是活着的。 

活着,做一个人。如果你继续重复,你永远不能做到。如果你留在猴山上,你将永远不是真实的,你将仍然是虚假的。放下一切虚假、展览、表现。只做你自己,平凡而独特,完成你的命运。没有任何其他人可以为你去做这件事。你可以汲取我,你不能跟从我。我从不跟从任何人,我有自己的道路。你也将有你的道路。你将走上一条没有人曾经走过、今后也不会有人再走的道路。 

在心灵世界中没有足迹会留下。它就像天空:一只鸟飞过——没有足迹留下,没有人可以跟从。只是在我身上汲取快乐,快乐地与我在一起,你将汲取。那将成为你内在的光芒,那将指出你的道路。但不要重复,不要相信或不相信,不要受头脑指引。不要做一只猴子——成为一个人。 

你不能把大量的东西放进一个小袋,你也不能,用一根短绳,从深井里汲水。你没有听说过一只海鸟是如何来到岸上,在鲁国的城外栖息的吗?国王下令隆重接待,在神圣的庙堂里给海鸟献上美酒,召来乐师们演奏“九韶”乐曲,杀了牛给它吃。让交响乐搞得晕头转向,那只不快乐的海鸟绝望地死去。你应该如何对鸟?像对待你自己一样,或者像对鸟一样?它难道不应该在深林中作窝,在草地和沼泽上飞翔?它难道不应该在河流和池塘中浮游,吃一些鱼鳝,与其他水鸟结伴飞行,在芦苇中栖息? 

让海鸟被人群包围,被他们的声音惊吓已经够糟了!那还不够!他们用音乐杀了它!鱼需要水,人需要空气,自然特性不同,他们的需要也不同。因此聪明的古人并没有立下适用于一切的尺度。 
 
第六章 为海鸟演奏的交响乐 


并不是只有一种人性——而是有多种人性。每一个体自身都是一个宇宙,你不能制定任何总则。所有的总则都是虚假的。这必须深深记取,因为在这条道上,你随时有可能开始遵从规则,一旦你成了规则的受害者,你将永远不会知道你是谁。 

只有在完全的自由中你才能了解自己——规则是监禁。它们是监禁,因为没有其他人能够为你制定规则;他可能通过这些规则发现了真理,但它们是对他而言。人性是不同的——它们有助于他,但它们未必有助于你;相反,它们将阻碍你。所以让领悟成为唯一的准则吧。 

学习,有领悟中成长,但不要遵从规则。规则是死的,领悟是活的;规则将成为一种禁锢,领悟将给你无垠的天空。每个人都担负着规则,每一种宗教仅仅变成了教规。因为有基督,因为有佛陀,他们的生活成为每一个人遵从的规则。但没有其他人是释迦牟尼;没有其他人是耶稣基督。所以你最多也只能成为一个修饰过的复印的副本,但你将永远成不了你真正的自己。如果你过于跟从耶稣,你将成为一个基督教徒但永远不是基督,那就是危险。为了成为一个基督徒而错过基督是不值得的。你能够成为基督,但基督不能成为你的准则,只有你自己的领悟将是法则。 

耶稣不跟从任何人。他有一个师父,浸礼会的约翰,但他从不遵从任何教规。他感觉师父,他与师父在一起,他看着师父的火焰,他汲取师父,他受师父的洗礼,但他从不遵从任何教规。约翰的其他追随者反对耶稣。他们说:“这个人背叛了你。他自行其是,他并不严格遵守教规。”没有任何明悟的人会严格遵守教规。只有死人才能严格地遵从教规,因为没有准则适合你,你是你自己的教规。领悟,向他人学习,只是去发现你自己的准则,但记住永远不要把准则强加于其他任何人——这是暴力。你们所谓的圣雄总是把准则强加于他人,因为通过准则他们杀害和破坏,他们享受暴力。他们的暴力是非常微妙的,他们不直接地杀你,他们十分间接地杀你。如果有人直接攻击你,你会保护自己。当有人间接地攻击你——打着为了你自己的幌子——你成了一个十足的牺牲品,你甚至不能保护你自己。 

许多师父只是暴力,但他们的暴力是微妙的。所以,每当你走近一个想把他的准则强加于你的生活,想给你一个固定的框架,想给你一个通过它可以看见真理的窗口的人,躲避他。有危险。一个真正的师父不给你可以望见真理的窗口,他将把你带到天空下面。他不会给你一个生活的模式,他只是给你感觉、领悟,领悟将帮助你运行;领悟是自由的,是你自己的。 

记住……因为你不要领悟,因为领悟是困难和艰苦的,因为领悟需要勇气,领悟需要蜕变,否则你就成了那些想给你准则的人的牺牲品。但准则是替代物,你可以容易地得到它们。你可以轻易地把你的生活变成一种有纪律的生活,但这将是虚假的东西。你可能会表演,会假装,但这不是真实的。我想告诉你一个犹太教的故事。基督一定听说过它,因为它比基督更年久,当时每个人都知道这个故事。他一定是从他的母亲马利亚,或从他的父亲约瑟夫那里听说了这个故事。故事是美丽的,你可能也听说过它。 

故事是这样的,一个所谓的聪明人,几乎是一个犹太教的法学家……我说几乎,是因为他虽然是个犹太教法学家,但做一个真正的犹太教法学家是困难的。做一个真正的犹太教法学家意味着你已经开悟了。事实上他只是个教士,他什么也不懂。但人们知道他,他是个聪明人……从附近的一个村庄回家。当他路过时,他看见一个人带了一只美丽的鸟。他买下了鸟,开始想着:这只鸟如此美丽,回家后我要吃了它。忽然鸟儿说:“不要想这样的念头!”教士吓了一跳,他说:“什么,我听见你说话?”鸟儿说:“是的,我不是一只普通的鸟。我在鸟的世界里也几乎是个法学专家。我可以给你3条忠告,如果你答应放我并让我自由。”法学家自言自语地说:“这只鸟会说话,它一定是有学问的。” 

我们就是这么决定的——如果有人会说话,他一定明智!说话那么容易,明智是非常困难的——它们互相毫无关联。你可以说话而不明智,你可以明智而不说话,没有关系。但对于我们,一个说话的人就成了明智的人。 

法学家说:“好,你给我3条忠告我就放了你。”鸟儿说:“第一条忠告——永远不要相信谬论,无论谁在说它。他可能是个伟人,闻名于世,有威望,权力和权威——但如果他在说谬论不要相信它。”教士说:“对!”鸟儿说:“这是我的第二条忠告——无论你做什么,永远不要尝试不可能,因为那样的话你就会失败。所以始终了解你的局限:一个了解自己局限的人是聪明的,一个试图超出自身局限的人会变成傻瓜。”法学家点头说:“对!”鸟儿说:“这是我的第三条忠告——如果你做什么好事,不要忏悔,只有做了坏事才需要忏悔。” 

忠告是精妙的,美丽的,于是那只鸟被放了。法学家开始高兴地往家里走,他脑子里想着:布道的好材料,在下星期的集会中当我演讲时,我会给出这3条忠告。我将把它们写在我房间的墙上,我将把它们写在我的桌子上,这样我就能记住它们。这3条准则能够改变一个人。 

正在那时,突然,他看见那只鸟坐在一棵树上,鸟儿开始放声大笑,法学家说:“怎么回事?”鸟儿说:“你这个傻瓜,在我肚子里有一颗非常珍贵的钻石,如果你杀了我,你会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人。”法学家心里后悔:我真愚蠢。我干了什么,我居然相信了这只鸟。 

他扔掉他带着的书本开始爬树。他是个老人,他一生中从未爬过树。他爬得越高,鸟儿就飞向另一条更高的树枝。最后鸟儿爬到了树顶,老法学家也是——然后鸟儿飞走了。正当他要抓住鸟儿的那一刻,它飞走了。他失脚从树上摔下来,血流了出来,两条腿断裂了,他濒临死亡。那只鸟又来到一条稍低的树枝上说:“看,首先你相信了我,一只鸟的肚子里怎么会有珍贵的钻石?你这傻瓜!你听说过这种谬论吗?随后你尝试了不可能——你从没有爬过树。当一只鸟儿自由时,你怎么能空手抓住它,你这傻瓜!你在心里后悔,当你做了一件好事却感到做错了什么,你使一只鸟儿自由了!现在回家去写下你的准则,下星期到集会上去传播它们吧。” 

但这就是所有的传教士在做的。缺少的是领悟,他们只带着准则——准则是死的东西。领悟没有重量,你不必担负它——它担负你,它成为你的翅膀。它丝毫不是重物,你甚至不必去记它,如果你领悟了一件事你不必去记它,它成为你的血液,你的骨架,它就是你。无论你做什么将通过那种领悟去做;这是一种无意识的现象。 

准则是有意识的,领悟是无意识的,庄子始终是倾向于无意识的。道的整个传统是倾向无意识的。不要强记准则,只是试着去领悟事情。如果你将准则强加于你自己,你将不会变得明智,你的内在将仍然无知,只是为无知而做的修饰。耶稣曾说:我看着你,我觉得你像坟墓,刷得雪白——内在是死的,外在是一堵刷得雪白的墙。它可能看似美丽和清洁,你所有的准则都能够给你一种外在的清洁,但内在的你仍是那个原先的傻瓜。记住,只有傻瓜才遵从准则;一个聪明人试着去领悟并忘记准则。一个聪明的人自由地行动;一个有准则的人不能行动,他始终必须遵从准则。生活每时每刻都是变化的——时时刻刻,他一直在变化,它不会等你和你的准则。每一个时刻都是新的,如果准则是旧的,你将一直错失你的脚步,你将一直格格不入,每当有一个遵从准则的人,他终将是处处格格不入的。因为生活是流动的,你却固守着准则。 

正如我在你内在看到的,你们都固守准则。在你的童年,你被给予准则,你就固定在那里。从那以后你从不动弹。你可能在原地慢跑但是你没有移动。你可能变老——70岁——但内心深处你仍然固定着。通往开悟的所有努力是如何不再固定,如何运行,如何再次成为一种流动而不是冰冻。不要像冰一样——冰冻;而要变得像水一样,像河流一样——流动。准则从不允许你如此。记住,生活总是在不断地更新它自己,只有领悟能够与它相应。 

摩拉·纳斯鲁丁总是用消极的词语说话,于是我告诉他:积极一些。为什么用这种消极的眼光看待生活?那样你发现的只是荆棘而不是花朵。于是他说:“好吧,现在我将立下一条规定来保持积极。” 

第二天他妻子去市场买东西,她让他照看孩子。当她回家时她立刻感到什么事不对劲。整个屋子是悲伤的,孩子们没有这里那里地跑来跑去——没有声音。她担心起来。然后她看到纳斯鲁丁坐在门边,她即刻感到真的出了什么事。 

她害怕地说:“纳斯鲁丁,不要告诉我坏消息,只告诉我好消息。”纳斯鲁丁说:“我已经起誓不再消极,所以你不必提醒我,你知道我们的7个孩子——其中的6个没有摔在车下!” 

他就是这样变得积极的。你可以改变用词,但你在深处仍然维持原状。你可以改变行为,但你在深处仍然维持原状。真正的事是如何改变你的存在——不是你的行为,不是你的用词,不是你的衣着——如何改变你的存在。一个守规矩的人在圆周上改变自己,一个开悟的人改变自己,圆周随之自行改变。当中心变化时,圆周自动地变化,它必须变化,但是当圆周变化时,中心未必随之变化。 

规则能做什么?它们能告诉你做什么,不做什么,但是它们不能改变你,它们只能改变你的行为,行为不是你。行为从你而来,但你比你的行为更深层。规则可以改变你的行为——行为意味着你与其他人的关系——但它们不能改变你。只有在你完全孤独时,你是你的存在,不是在关系之中。 

庄子说人性各不相同。 

一个人来找我,他在做倒立——一种瑜伽的姿势,用他的头部倒立,头部倒立姿式。书上写着它是非常有益的,因为它非常有益,他做这个姿势已经很长时间了。但现在他的内在处于这样一种骚乱以至他几乎要疯了。于是他问我哪里出了错。他是个守规则的人。他逐字逐句地遵从帕坦加利:饮食、就寝时间,严格地像他们应该做的那样。他是一个非常循规蹈矩的人。所以他想不出哪里出了错。我请他告诉我他的全部日程。他早晨做1小时倒立,晚上也是1小时。他等待着,时刻祈盼着开悟的时刻降临。它没有降临。相反,他快要发疯了,他疯了。 

倒立适合某些人。那个人越迟钝,它对他越合适。对于一个聪明人,它是危险的。智力越高,就越危险。因为它不仅仅是个姿势,它会改变你整个身体的神秘结构。 

人获得了智力,但动物没有,为什么?因为人用两腿站立。这就是一切。如果一个孩子一直用四肢走路,他永远成不了一个人,他永远不能获得那种智力。当你的脊椎与大地平行时,血液在全身均匀地流动;它流到腿部的量与流到头部的量是同样的。那么头脑就不能产生精微的神经——它不能产生一种精微的神经系统。你大脑的内部构造是精微的,非常精微,是世界上最精微的东西。 

你的头只有1.5千克重。即便是爱因斯坦的头,一个伟大天才的头,也只有1.5千克重。在这个小小的头颅中有7000万只细胞。每只细胞都能承载几百万条信息。细胞是那样地精微,如果血液流动过快细胞就会死亡。血液不必过多地流入头部,否则它会冲垮精微的内部构造。因此,如果一个人是愚蠢的、迟钝的、低能的,倒立是最好的,因为它不会有任何危害,他将感觉非常好。它不会有危害,他将感觉非常好,因为血液将潮水般涌入头部,退潮时,一切将会放松。他将感觉非常好,就像你洗个澡你感觉非常好一样。但是如果你很聪明,那么它是危险的。你会陷入困境,你精微的内部构造将被破坏。你生理上可能感觉非常好,但思维上它将证明是破坏性的。所以如果一个非常聪明的人做它,他可能变得疯狂;如果一个不聪明的人做它,他可能变得更为健康。 

接着就是时间问题,多少?做几秒钟,甚至对于一个聪明人也可能是好的,仅仅几秒钟,只是一股潮水然后退回:没有什么被破坏,头脑中的一切只是变得更有活力。但那必须由一个师父来决定,不是由你——你不能通过书本来做它。只有一个活生生的师父能够决定几秒钟对你来说是足够的,不然你将陷入危险。但是人的意念是孩子气的。如果你的手表坏了,第一个倾向是打开它看看什么出了毛病,做些什么。不要做任何事情,不然更多的东西会出毛病。因为手表是一种精巧的机制,只有懂的人可以打开。你修不了它;你可能把它搞得一团糟,以至几乎不可能修复它。手表不算什么——对大脑而言手表不算什么。不要通过书本去做任何事;书本帮不了忙。你需要一个能够看透你的意念的人,通过整个大脑系统,他能够感觉你的大脑内部是如何运行的;只有他能够决定做几秒钟以及它是好还是不好。 

这只是一个例子。许多人一直凭借书本试着做事。生活是非常复杂的,书本只能给你死的规则,如果你遵从它们,那么你在步入一个危险的区域。与其做错事,还不如什么都不做。保持平凡更好——保持一种平凡的生活。如果你不能找到一个活着的师父,如果你不能信任某人,那就不要做它。至少你将保持健全,不然,你会变得失常。 

你生物能的内在系统是非常复杂的——整个宇宙与它相比都算不了什么。整个宇宙是按照十分简单的路线运行的。 

人是最复杂的存在;那就是为什么没有狮子会发疯而人总是处在发病的边缘上。你几乎随时都可能发疯。这是如此复杂的一种现象,人应该带着高度的警觉走入它。领悟是必须的,不是规则。通过书本、经文、规则,你能够拥有知识,但不是领悟。每个人都是不同的:男人不同于女人,每一个个体都不同于其他。不仅如此,你每天都不同于前一天。昨天你是一个人,今天你又是另一个人,明天你还将是别的人。一种非常、非常深入的领悟是必须的;规则不能作替代物。 

现在我们进入那箴言:为海鸟演奏的交响乐你不能把大量的东西放进一个小袋,你也不能,用一根短绳,从深井里汲水。 

但这正是每个人在做的:试图把大量的东西放进一个小袋。你从不在意袋子或你的才能是什么。首先是了解你的局限,然后再想你的成就。你的才能是什么?你能做什么?你内在固有的才能是什么?没有人在乎它。如果一个没有音乐耳朵的人一直试图成为一名音乐家,他的整个生活将会浪费,因为音乐家是天生的,不是造成的。一个没有感觉的人一直试图成为一位诗人或画家。如果一个没有眼光的人试图成为画家,他将会失败,因为一位画家具有一双不同类型的眼睛——几乎是第三只眼睛。当你看着树木时你只看到一种绿,当一个画家看时,他看到了几千种绿,不是一种。每棵树都有它自己的绿意。他感觉到色彩;色彩对他有一种振荡;整个世界除了色彩什么也不是。 

印度人说整个世界都是声音。 

就像这样,那几个写《奥义书》①的人就是诗人、音乐家,他们对声音有一对耳朵。于是整个宇宙就变成一种声音——omkar,anahata。一个从来没有爱过音乐的人一直试着念咒语奥姆(aum),什么也没有发生。他一直在内心重复它——什么也没有发生。他去找这个或那个师父,从来不想想他自己的能力。 

 

①《奥义书》:婆罗门教的古老哲学经典之一。——编注。 

如果你有一对音乐的耳朵,如果你有一颗能够领悟音乐的心——不但领悟而且感觉——那时咒语才会有帮助。因为那时你能成为一个有内在声音的人,你就能够带着那些声音进入越来越微妙的层次。然后那一刻才会到来,一切声音都停止了,只留下宇宙的声音。那就是奥姆。那就是为什么印度人说整个世界是由声音组成的,这不真实,这不是一条绝对真理,这是音乐家的真理。 

记住,没有绝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