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现代物流学-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1章 现代物流学概述 

本章学习目的:了解现代物流学的研究内容及方法;掌握物流和现代物流的基本概念、主要特征、
物流系统的分类、构成、功能和运作模式。

物流是国民经济的动脉系统,物流产业正成为各企业、各地区乃至国家的新的经济增长点。本章
阐述现代物流的基本概念,包括现代物流学的研究内容,物流系统的构成、功能与分类,物流系统运
作模式等,是系统掌握现代物流理论、优化物流运作所必须的基础知识。 

1.1 现代物流概念
1.1.1物流的内涵
“物流”一词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的军事应用, Physical Distribution(缩写为 PD),直
译为“物资分配”、“实物分布过程”,日本将其定译为“物流”。战后,物流在企业界得到应用和发展,
因此出现“物资管理”(Materials management)、配送工程( Disribution engireering)、“企业后勤 
“(Business logistics)、“市场供应”(Market suooly)、物流管理(Logistics management)等词来表述
物流的内容,现在多以 Logistics表示。而物流在我国被重视和得到较大的发展是近二十年的事。

“物流”泛指物质资料实体在进行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在空间有目的性的(从供应地向接收地)
实体流动过程。它联结生产和消费,使货畅其流,物尽其用,促进生产不断发展,满足社会生产、消
费的需要。也有文献表述为“高效、低成本地将原材料、在制品储备、产成品等由其始发地至消费地
的流动和储存以及与其有关的信息流进行计划、实施和控制的过程,以达到满足用户需求的目的”。“物
流是物质资料从供给者到需求者的物理性运动(包括处在供给者内部的物理性运动),是创造时间价值
和场所价值的活动(包括一定的加工附加值)”。

物流是由“物”和“流”两个基本要素组成,物流中的“物”指一切可以进行物理性位置移动的
物质资料。即“物”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必须可以发生物理性位移。

物流中的“物”通常与以下几个概念相关:①物资。泛指物质资料,较多指工业品生产资料。物
资是“物流”中物的组成部分。②物料。是生产领域中的一个专门概念。生产企业中除最终产品之外,
在生产领域流转的一切材料(不论是生产资料还是生活资料),如燃料、零部件、半成品、外协件以及
生产过程中必然产生的边、角、余料、废料及各种废物等统称为“物料”,它是物流中“物”的一部分。

③货物。是交通运输领域中的一个专门概念。交通运输领域经营的对象分为“物”和“人”两大类,
除“人”之外,“物”统称为货物。它也是物流中“物”的一部分。④商品。商品和物流的“物”是互
相包含的。商品中的一切可发生物理性位移的物质实体都是物流研究的“物”(即不包括无形商品和“不
动品”)。物流的“物”有可能是商品,也有可能是非商品。⑤物品 。有形物的通称。
总之,物流中所称的“物”,是物质资料世界中同时具备物质实体特点和可以进行物理性位移的
那一部分物质资料,无论处在哪个领域、哪个环节。

物流中的“流”,指的是物理性运动。这种运动也称之为“位移”,而诸如建筑物、未砍伐的森林、
矿体等因不发生物理性运动(尽管其所有权会发生转移),就不在物流的研究范畴之中。但建造建筑物
的材料、一经砍伐的树木、一经开采出来的矿物就成为物流的对象。

对物流的定义,学者们出于不同的侧重点(企业、工程、管理)有各种不同的提法,一般来说归
纳为狭义的和广义的两种。狭义的“物流”,仅指作为商品的物质资料的空间运动过程,属于流通领域
的范畴。广义的“物流”,则还包括物质资料在生产过程中的运动过程。即物流既发生在流通领域,又
包含在生产领域之内。我们研究的是广义的物流。

1…1 



“物流”作为一个专用学科名词。它包含了物质资料在流动过程中的技术和管理活动。因此,“物
流”的含义可以表述为:物质资料在生产过程中各个生产阶段之间的流动和从生产场所到消费场所之
间的全部运动过程;包括运动过程中的空间位移及与之相关联的一系列生产技术性活动。这个技术包
括自然技术和管理技术。由于物流技术的提高,降低了物质资料、产成品在流转过程中的费用,提高
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被喻为“第三利润源泉”。

世界上对物流的定义有多种表述,虽然表述文字不一,但内涵丰富,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1963年(美国)全国物流管理协会( National Council of Physical Distribution Management;NCPDM)
对物流的定义是:物流是为了计划、执行和控制原材料、在制品及制成品从供应地到消费地的有效率
的流动而进行的两种或多种活动的集成。这些活动可能包括:客户服务、需求预测、库存控制、物料
搬运、订货处理、服务支持、工厂及仓库选址、采购、包装、退货处理、废弃物回收、运输、仓储管
理。1985年美国物流管理协会(The Council of Logistics Management;CLM)将物流的定义更新为:物流
是对货物、服务及相关信息从供应地到消费地的有效率、有效益的流动和储存进行计划、执行与控制,
以满足客户需求的过程。该过程包括进向、去向、内部和外部的移动以及以环境保护为目的的物料回
收。这两个定义的区别,前者强调了具体的物流活动,“有效率的流动”;后者突出了管理效益,强调
“有效率、有效益的流动”,物流管理的战略导向是客户需求。应该说后者的表述适应的领域更为广泛。

加拿大供应链与物流管理协会(The Canadian Association of Supply Chain & Logistics Management, 
CASCLM)在 1985年的定义是:物流是对原材料、在制品库存、产成品及相关信息从起运地到消费地
的有效率的、成本有效益的流动和储存进行计划、执行和控制,以满足客户需求的过程。该过程包括
内向(Inbound)、外向(Outbound)和内部流动。到 2000年基本上采用了美国物流管理协会的定义,
只是进一步作了综合。 

欧洲物流协会(European LogisticsAssociation;ELA)在 1994年发表的《物流述语》(Terminologyin Logistics )中定义物流为:物流是在一个系统内对人员或商品的运输、安排及与此相关的支持活
动的计划、执行与控制,以达到特定的目的。 

日本后勤系统协会( Japan Institute of Logistics Systems;JILS)在 1992年 6月将物流改称为“后勤”,
该协会的专务理事稻束原树 1997年对“后勤”下了如下定义:“后勤”是一种对于原材料、半成品和
成品的有效率流动进行规划、实施和管理的思路,它同时协调供应、生产和销售各部门的利益,最终
达到满足客户的需求。 

1.1.2现代物流的主要特征
通常认为,传统物流指物品的运输与储存及一些附属业务而形成的物流模式。

现代物流与传统物流的根本区别在于:

现代物流强调系统整体优化:即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对物流系统内运输、包装、装卸搬运、


通加工、配送、存储等各子系统间进行优化整合,因此出现如供应链一体化管理、核心业务管理的协
调,强调全程物流等等是其体现;现代物流一定有完善的物流信息系统和信息网络的支持:无论是决
策、运作过程与管理都离不开信息系统的支撑;现代物流具有先进的物流科学技术。

在现代物流业蓬勃发展的今天,对现代物流也产生一些误解,认为现代物流业就是送货物到门服
务,就是建立那些拥有先进仓储设施的产品分销中心,就是对传统主要贸易方式的有形市场的进一步
发展,因此纷纷建造仓储设施和商品分销中心、开发区域性和全球性有形市场、扩展并巩固现有分销
网络。而真正的现代物流要以虚拟市场取代有形市场,要压缩有形的仓储设施和商品分销中心,要精
简和简化分销网络。

物流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现代物流在运作上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主
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2 



1970 1980 1990 2000
订购批量
重复订购次数
产品生命周期
变化
图1…1 市场需求变化图
1970 1980 1990 2000
订购批量
重复订购次数
产品生命周期
变化
图1…1 市场需求变化图 
(1)反应快速化 
:物流服务提供者对上游、下游的物流、配送需求的反应速度越来越快,配送间隔越
来越短,商品周转次数越来越多。 
(2)功能集成化 
:现代物流着重于将物流与供应链的其它环节进行集成。 
(3)服务系列化 
:除了传统的储存、运输、包装、流通加工等服务外,现代物流服务在外延上向上扩
展至市场调查与预测、采购及订单处理,向下延伸至配送、物流咨询、物流方案的选择与规划、库存
控制策略建议、货款回收与结算、教育培训等增值服务。 
(4)作业规范化 
:规范的作业标准和服务标准。 
(5)目标系统化 
:现代物流从系统的角度统筹规划一个公司整体的各种物流活动,力求整体活动的最
优化。 
(6)手段现代化:世界上最先进的物流系统已在运用 
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卫星通讯、射频识
别装置、机器人,实现了自动化、机械化、无纸化和智能化。同时,采用 
ERP系统支持后,对库存与
运输的控制大大加强。 
(7)组织网络化:现代物流需要有完善、健全的物流网络体系,网络上点与点之间的物流活动保持
系统性、一致性,这样可以保证整个物流网络有最优的库存总水平及库存分布,运输与配送结合,快
速、灵活、高效。 
(8)经营市场化:现代物流的具体经营采用市场机制,无论是企业自已组织物流,还是委托社会化
物流企业承担物流任务,都以“服务 
…成本”的最佳组合为总目标,谁能提供最佳的“服务 
…成本”组合,
就找谁服务。 
1.1.3物流的形成与发展
物流是随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而发展的,其中最为典型的例子是日本。 


1.1.3.1 日本物流的发展
日本物流的发展,经历了五个阶段: 
1.第一阶段——经济复兴阶段( 
1945—1953年)。
当时日本战后百废待兴、急需恢复经济。国内商品流通主要靠铁路运输,物流渠道尚未理顺,这
时期的物流主要指运输。 


2.第二阶段——以生产为主导的阶段( 
1954—1963年)
由于其经济高度增长 
;以生产为主导的时代。,日本企业界真正引进了“物流”新概念,开始重视物
流管理工作,强化了物流职能的作用,如加强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搬运等物流过程各环节和管理
工作。 


3.第三阶段——以流通为主导的阶段( 
1964—1973年)。
1…3 



这是物流事业大发展的时代。从整个经济发展形势来看,商业、物流大发展,促使了物流基础设
施的修建:世界上第一条高速铁路东海道新干线 
1964年建成,并修建了高速公路、集装箱码头,以及
汽车的普及化,为物流事业的大发展,创造了条件。此外,建设并形成了物流团体,开展了物流教育、
物流咨询工作,等等。 


4.第四阶段——以消费(生活)为主的阶段( 
1974—1983年)。
日本经济发展突飞猛进,已经达到了成熟期。社会物流的发展,开始注意环境问题,特别提出了
节省资源的问题;开发物流服务新项目,重点是为了方便居民生活。如开展城市之间和市内的送货、
路线配送、集中配送、取、送货到家等,大大提高了物流企业的服务水平,并使物流工作渗透到整个
社会的各个方面。 


5.第五阶段——物流国际化时代( 
1984—今)。
日本随着经济和贸易的发展,输出输入的物流量大幅度增加;并且,商品生产向轻、薄、短、小
开发,这就为物流业提出新的课题,必须用新的方法和手段。就配送作业活动来讲,它开始进入了以
“多品种、多频度、数量少、时间快”为特点的物流时代。依靠计算机网络技术,谋求全程物流整体
优化和合理化。 


1.1.3.2 我国物流业发展
我国物流业发展历程,可分为如下五个阶段,也无不反映了与经济发展的密切联系: 
1.第一阶段——创建阶段( 
1949—1952年)。
这阶段为中国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当时由于我国刚解放,百废待兴。物流业也刚开始创建:物流
业的货物运输主要依靠铁路,及部分公路;物流业的特点是:多数是商、物合一型,兼营型的物流企
业,附属于各专业公司或批发站(一些大城市除外);在生产部门,物流问题还未提到日程上来。

 2.第二阶段——发展时期( 
1953年—1977年)。
这个阶段,开始了第一个五年计划( 
1953~1957)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比较快,交通运输建设有较大
进展,通车里程大为增加,因此物流业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在物资、商业、供销、粮食、外贸等流
通部门相继成立了“商物分离”型、专业型的物流企业,如储运公司、仓储公司、中转站等,以及附
属于各专业公司、批发站的“商物合一”型、兼营型的物流企业。初步形成了物流业。

3.第三阶段——改革、开放阶段( 
1978年—1998年)。 
1978年底,中共中央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进行经济体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并推行了一系列政策
和措施,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得到了迅速发展,交通运输建设也加快了步伐,物流业有了很大进展:不
仅流通领域的专业性、兼营性的物流企业增加,在生产部门也重视物流合理化的研究;不仅建设和加
强了国营物流企业,还有集体和个体的物流企业或储运专业户;国内加强横向经济联合,物流打破了
部门、地区的界限,使物流更加专业化、社会化。 


4.第四阶段——大发展和国际化阶段( 
1999年—今) 
1999年 
11月 
25日吴邦国副总理在现代物流发展国际研讨会上指出:现代物流是一项跨行业、跨
部门、跨地区、甚至跨国界的系统工程,现代物流作为一种先进的组织方式和管理技术,被广泛认为
是企业在降低物资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外的重要利润源泉,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
越重要的作用。这一重要讲话标志着政府重视,各地区和城市也纷纷制定物流发展规划,同时,积极
开展外贸物流业务,使物流向国际化方向迈进。

各国物流业的发展史都说明了一个问题,即物流业的发展取决于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
而发展了的物流业又进一步促进这个地区和国家的经济繁荣和发展。当然,经济体制的变革和科技进
步、物流技术提高等等都对物流业的发展起重要作用。 


1.1.4物流系统的分类
根据物流活动范围和业务性质,物流系统一般可分以下五种类型(图 
1…2):

1…4 



供应物流
(生产资料)
销售物流
(生活资料)
回收物流生产物流
废弃物流
供应物流
(生产资料)
销售物流
(生活资料)
回收物流生产物流
废弃物流
图 1—2 物流系统分类示意图

(1)生产物流( Production logistice)
生产过程中,原材料、、在制品、半成品、产成品等在企业内部的实体流动;流动过程中还包括分
类拣选、包装,以及原材料的采购、运输、装卸搬运、储存及产成品入库等物流环节。

(2)供应物流 (Supply logistics) 
为生产企业提供原材料、零部件或其他物品时,物品在提供者与需求者之间的实体流动。物资(主
要指生产资料)从其生产者或持有者,经过物资采购、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加工或包装、拣选、
配送、供应,到顾客收到物资的流动过程。

(3)销售物流 (Distribution logistice) 
生产企业、流通企业出售商品时,物品在供方与需方之间的实体流动是销售物流。是商品经过采
购、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加工或包装、拣选、配送、销售,到顾客收到商品的实体流动过程。

(4)回收物流 (Returned logistics) 
不合格物品的返修、退货以及伴随货物运输或搬运中的包装容量、装卸工具及其他可再用的旧杂
物等,经过回收、分类、再加工、使用的流动过程。

(5)废弃物流 (Waste material logistice) 
是伴随某些厂矿的产品,同时或共生的副产物(如钢渣、煤矸石等)、废弃物,以及生活消费品中
的废弃什物(如垃圾)等,收集、分类、加工、包装、搬运、处理过程的实体物流。
此外,根据物流活动的相对范围还可以分为社会物流、企业物流、综合物流、国际物流。 
企业物流(Internal logistics),是指发生在本企业内部的物品实体流动。就工业企业而言,相

同于生产物流。 
社会物流(External logistics),是指全社会范围内,企业外部及企业相互之间错综复杂的物流
活动的总称。 
因为每一个企业作为社会经济的一个细胞;都要与外部社会发生联系。各有所需,各有所供。各生

产企业之间构成彼此连接,不可分割的物流网络体系。 
企业是物流网络的结点,企业物流与社会物流相衔接,形成全社会的大物流。 
所谓〃综合物流 〃,它是指物质资料在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以及生产过程各阶段之间流动的全过程。

简单地说,综合物流包含了社会物流与企业物流两部分的物流全过程。它涉及到:供应部门向车间和
企业供应生产资料的供应物流;商品物质实体从生产者到消费者流动的销售物流;物资在本企业内部
各工序之间流动的生产物流;以及对生产过程和消费过程中所出现的废弃物 ;有的是可以再加工利用的
回收物流;有的是弃而不用的废弃物流等。对其进行综合化、系统化,以期发挥更大的整体功能,更
好地提高社会经济效益。

国际物流(International logistics)是指世界各国(或地区)之间,由于进行国际贸易而发生的
商品实体从一个国家(或地区)流转到另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物流活动。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物流国

1…5 



际化越来越突出,〃物流无国界〃已被人们所公认,国际物流将不断得到发展,这就要求有相应的国际
物流设施和管理经验。国际物流比国内物流更为复杂,需要国际间的良好协作,同时也需要国内各方
面的重视和参与。 

现在,随着物流理念的深入,有的物流企业根据干线运输的主要方式将其称为航空物流、铁路物
流、公路物流等,也有一定的适应性。 

1.1.5。物流系统功能模式
物流系统与一般系统一样,具有输入、输出、处理(转化)、限制(制约)、反馈等功能(图 1…3
所示)。 

处理(转化)
限制(制约) 
环境
反馈
输出

输入


图 1—3 一般物流系统模式 
其具体内容如下: 


1。输入 
输入的内容包括有形的和无形的,如各种原材料或产品、商品;生产或销售计划;需求或订货计
划、资源、资金、劳力、合同、信息等。即通过提供资源、能源、机具、劳动力、劳动手段等,对某
一系统发生的作用,称这一作用为外部环境对物流系统的“输入”。 

2。输出 
输出包括各种物品的场所转移;各种报表的传递;各种合同的履行;各种良好优秀服务。物流系
统以其本身所具有的各种手段和功能,在外部环境一定的制约作用下,对环境的输入进行必要的处理
(转化),使之成为有用(有价值)的产成品,或其位置的转移及提供其他服务等,称之为物流系统的
“输出”。 

 3。处理(或转化) 
指各种生产设备、设施(车间、机器、车辆、库房、货场等)的建设;各物流企业的物流业务活
动(运输、储存、包装、装配搬运等);各种物流信息的数据处理;各项物流管理工作。 
物流系统本身的转化过程,即从“输入”到“输出”之间所进行的生产、供应、销售、服务等物流
业务活动,称之为物流系统的处理(或转化)。 

 4。限制(或制约) 
由于外部环境也因资源条件(包括资金力量;生产能力;仓库容量)、能源限制、需求变化、运输
能力(包括政策性波动等)、价格影响;市场调节;技术进步以及其他各种变化因素的影响,而对物流
系统施加一定的约束,这称之为外部环境对物流系统的限制(或干扰)。 

5。反馈 
主要指信息反馈,如各种物流活动分析;各种统计报表、数据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