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道器纵横-第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此话怎讲?就是说,黑水并州,自从大陆武者可以开始寻星,并且拥有了第一位阳神开始,就一直拥有三位阳神,不管之前死了多少阳神,黑水并州,都能很快的出现新的阳神,补足损失。
不多不少,一直拥有三位阳神。
以此为依据,不得不令人深思。要知道,一位阳神的出现,不仅需要卓越的天赋、丰富的资源、强大的背景,还需要超人一等的运气。九州大陆之上,包括乾州这样的大州,阳神的数量也是不固定的,只有并州,永远都是三位阳神。
冰泉的存在,时间似乎也并不长,从有记录开始,到如今,前后也就两千年左右,这个时间,倒是与道师出现的时间相仿,也就是说,有了道师,才出现了冰泉?
这个问题,没人能够回答,冰泉道宗一直沉默以对。外界的各种猜测却从未断过,其中有一种猜测,很有市场,那就是冰泉,其实是一件非常特殊的道器。
不管外界如何猜测,见过冰泉的人并不在少数,却没人肯定这种说法,冰泉道宗依然如故,黛水帝国也依然安居乐业。
说起来,并州还真是个好地方,天气炎热,一年三季作物,可以养活很多人。可黛水帝国人口还是太多了,多到这样的宝地,想要养活这么多人,依然很困难的程度。
任道远一行进入并州之后,马上与商队分开,又恢复了使团的模样,通关文书,也换上带有青州风语帝国外交大印的公文。
与左秋明想象中的有所不同,带着大印的文书,并没有起到相应的作用。并州人除了派出快马,向冰泉府传送消息之外,对这只使团,没有任何额外的照顾。住的依然是客栈,吃东西还是要自己花钱。
好在这点小钱,自然不会被满是世家子组成的使团看在眼中,可这份小气,却不得不受着,让四皇子殿下,心中颇感郁闷,却又无可奈何。这次出访,是有求于人,自然硬气不起来。
国书、公文交上去,使团的行程就不能由自己作主,而是要听从黛水帝国外交官的指挥。使团向南行进的速度,再次变缓,有时候,一座府城,要住上十几天。
如龟爬的速度,向南走了两个多月,也不过行出三百余里,按这个速度,想要到达冰泉府,至少还需要半年的时间。使团之中,有些不同的声音传出为,毕竟这只使团,除出使并州之外,还有些其它的任务要完成。风语帝国的外交任务不说,这些世家子,还有自己家族的任务需要去办理。
第179章 黑水并州
后面跟随的各世家商队,比使团晚出发了几天,大车小辆数量不菲,如今也已经进入黛水帝国,这样耗下去,很多人已经承受不住了。
众人开始商量应对之法,这倒不难,在出发之前,就想过各种可能,即然黛水帝国使用的是拖延之术,只要分散出去即可。
从第二天开始,三三两两的使团成员,以各种各样的借口,纷纷离开使团队伍,向南进发。黛水帝国随同人员,自然看在眼中,却并没有提出异议,任由使团人员离开。
任道远是最后一批离开的人员,除了任家之外,还有三家人员。当最后一批人员离开之后,整个使团,已经不足原来的一半了。
〃终于离开了,这见鬼的黛水帝国。〃宫子风怒骂一声,用力的抽打着跨下的青州骏马,这段日子,可他把憋得不轻。使团代表着国体,一言一行,都有规矩。宫子风这样的人,是最耐不得这些规矩的。
〃别废话了。〃任道远沉声说道,其实这段日子,他过的也不好。无论是使团行进还是住宿,都很不方便,到处都有眼睛在盯着他们,就算想静下心来修行,都不可能。
不需要等身后的任家队伍,任道远早知道此行的目的地,并州最南端的一处小镇。早在几年前,任家就已经先后派出数只队伍,到那里打前站,花费无数,可传回来的信息上看,效果并不太好。
一路疾急,非止一日,远远的已经能够感觉到一股咸腥的气味,众人知道,这里距离目的地已经不远了。
大海是什么样子的,任道远是没见过,这队人中,也只有任峰年青的时候,见识过大海的壮阔。当然,也只是见过,任峰并没有出过海,也不知道海中是什么样的情景。
要知道,九州大陆的造船业并不算发达,能够制海船的船行,都是有数的。除了去南海诸岛作生意的行商,很少有人深入大海。
在九州人眼中,南海诸岛,就是化外之民,民风彪悍,一言不合,拔刀相向。当然了,九州人并不害怕战斗,只是海上战斗,与陆上完全不同,即便是星爷,能够飞行,可在无边的大海之中,又能够飞行多远?别说是星爷,就算是月祖,在大海之中,也只能望洋兴叹。也只有阳神这样的怪物,才能自由来去。
半日之后,地面开始改变颜色,原本的泛红的土地,变得越来越红,青州骏马足下,似乎踏在一片浸满鲜血的土地之中,一脚踏下去,蹄印深深。
〃快到了,这里应该就是所谓的红海滩了。〃任峰轻声说道,他虽然到过海边,却是元命羽州的东南沿海,这里的景色,与并州的极南之海有着很大的差别。
任道远下了马,伸手抓起一块殷红的泥土,凑在鼻尖轻嗅,没有一丝的血腥味,浓浓的咸味令他有些不适。红海滩,千里赤地,却偏又富饶无比。
当初在青州的时候,看到从并州传来的信件,他还有些无法相信,只有亲眼见到,才知道为什么这里叫红海滩。
地是红的,并不代表这里不能种植,事实上,红海滩是并州的一个主要粮食出产地,特产血米,产量极高。每亩可产三十担之多,比起青州的黑水地,产量高出三倍还要多。
不仅产量多,而且人家是一年三季作物,这样算下来,同样一亩地,红海滩的产量,足足比青州的一等稻田多出九倍之多。
多吗?单以亩产而论,自然是极多的。可红海滩只有并州才有,血米也只有红海滩才出产。
当然,血米只是看起来殷红如血,口味只能算是一般,营养也并不比其它的稻米更好,因此在外人眼中,只能算是奇物,吃个新鲜。血米在黑水并州,也算不得什么好东西。
一年九十担的亩产虽然不算少,但毕竟红海滩的总面积并不算大,方圆千里,也不过数十万顷罢了,这样的产量,对于整个并州而言,着实算不得什么。要知道,在并州,一年三季,本是平常。
在并州,有很多的好作物,比起血米来,可是要强上许多。例如作为九州珍品的珍珠米、象牙米、细米和龙珠米,不仅口味上佳,而且营养丰富,可以增长武者的气血。那些东西,才是并州的好东西。
这四大珍米之中,任道远以前也吃过两种,知道的确是好东西。武者如果能够每餐皆食,对恢复和增长气血,有着相当好的效果。
四大珍米,即使是并州,数量也是有限的,除了供应道宗和皇室之外,也会少量的向其它八州出售。到了青州,就成无上珍品,也只有在受伤或者生病之后,才有机会尝上一些。
任家在青州延庆府也是一等一的世家,任道远更是任家的嫡长子,从小到大,也不过吃过几餐罢了。
并州的好东西,自然不仅有四大珍米,更多的是从南海诸岛传过来的海外奇珍。那些宝物对任道远来说,没什么吸引力,不过是些玩物罢了。可有些东西,的确能够吸引武者的目光。
例如深海蛤珠,这种产自千丈以下的深海的珍珠,只有手指肚大小,深黑色,磨成粉末冲水服下,是极佳的补品。在修行之后喝上一杯,可能快速的补充消耗掉的体力。
任道远正在回忆南海和并州的各种特产,远处一队快马,疾速行来。这里是并州,脚下是松软的红海滩,即使是青州快马,跑起来速度也是有限,不足原本的一半,更不会扬起高高的尘土。
〃少爷,是二管事来了。〃宫子风远远的看到那队骑士为首之人,轻声对任道远说道。
二管事?任道远的脑海之中,出现一个熟悉的影像。任府的管事不在少数,能够给任道远留下印象的着实不多,二管事反而是印象最深的一个。
任道远还记得,当初压送那批环首刀的,就是这位二管事。家里如果有事,也多是这位管事到院中传话。此人应该四十多岁,很是精干。原本就是任家的家仆,忠心自然更无问题。
这次回家,还真没有看到过他,原来他早就被打发到并州来开拓了。此人的能力倒是不错,但给任家的信件之中,却一直在叫苦,可见并州之行,着实不轻松。
〃大少爷,一路辛苦。〃二管事到了近前,下马行礼,眼中带着一丝泪花,看上去很是激动。任道远对他也不算太熟悉,从身形上,看不出他是胖还是瘦。不过那深陷的眼窝,证明此人一直很努力。
〃走吧,还有多远的距离?〃任道远问道。
〃回大少爷话,这里是刚进入红海滩地界,距离我们所在的响水弯小镇,还有百里之遥。红海滩土地松软,马跑不起来,大约需要三个时辰,才能到达。〃二管事回答的极为简单,却非常清楚,果然是干练之人。
任道远知道,之前派到并州的,可不仅只有二管事,还有几位任家的旁支。对任家的情况,任道远自然心知肚明,除了自己和二弟任逍遥之外,任家这一代,还真没有一个能拿出手的人物。
来这里开拓,绝对不是轻松之事,可惜任家派不出足够精明的人,那些跟随而来的任家旁支,只怕都是些混的,派不上用场,真正能担事的,就是眼前的二管事了。几年不见,此人头上,居然多了许多白发,可见这任务对他来说,有多难。
这并不奇怪,青州人在外的时候,本就不被人看得起,如果去的是云州和蛮州,情况还要好一些,大家谁也不比谁强。除了三这州,无论去哪一州,在别人眼中,都是些青州土包子,上不得台面的,想要办事,远比其它州的人更难。
〃情况如何?〃任道远上马,向响水湾前进,边走边问。
〃不大好了,我们是四年前来到此处的,并州人极其排外,无论我们出多少钱,他们都不愿意卖我们地。红海滩的地价本就很高,自居地的价格也高得吓人。我们花了一年多时间,终于说动了一户穷人,他们愿意代买。〃
任道远点点头,二管事在处理这种事情上,可比自己要强多了。所谓的自居地,是指那些不适合种植的土地,以二管事青州人的身份,想要在这里买上好的耕地,几乎是不可能的。
而且任家派人来并州,也不是来开荒种地的,青州荒地多得根本没人种植,何必跑到极南之地来。只要能买到足够多的自居地,盖上一座能够临时落脚的庄园,就足够用了。
〃买下来的地有多大?〃任道远问道。
二管事一脸的愁苦:〃大少爷莫怒,这里的地实在不好买,我们花了大价钱,也只买到一亩半地。〃
〃什么?一亩半?〃任道远真的无语了,四年的时间,十余万金币的投入,上百人的努力,最终得到的居然只有一亩半土地?
一亩半土地有多大?以任府为例,占地三十余亩,也就说,这十万金币投下去,在并州,居然只买到任府的二十分之一。
第180章 任家的难题
这么点地方,够干什么用啊。要知道,如果真的要使用这个落脚点的时候,来的可不仅仅是任家人。还有霍家、柳家以及一些依附于两家的小家族,这还不算后来的董家,毕竟董家只有两人,算上仆从,也没几个人。
这么多的家族,单是至亲忠仆,就不下千人之多,这一亩半的土地,别说足够休息的地方,就算大家都蹲着,怕是也转不开身呢。
何况这里只是一个落脚的中转点,还需要大量的囤积物资,准备向南海诸岛进发。一亩半的土地,只怕连这些物资都装不下。
〃所有的办法都想过了吗?〃任道远深吸一口气,让自己冷静下来问道,他知道,在与人交往上面,自己可远不如二管事,他搞不定的事情,用通常的手段,自己绝对不会比他强。
〃能想的都想过了,从四年前开始,响水湾镇就发出通知,外州人口,不得在本地买自居地。〃二管事说道,任家来的已经有些晚了,来的时候,这份通告已经实行,因此不得不假手当地人。
这种手段听起来并不难,可事实上,是有着很大风险的,毕竟财帛动人心,以当地人的名义买地,如果人家翻脸不认帐,很可能钱地两空。
至于说动用武力,那就更不用想了,自从大量的并州、云州人进入并州南疆开始,原本算不得是边疆的南海沿岸,黛水帝国派出了大量的军队,而且还有众多的冰泉道宗人员。
〃知道了,船的事如何了?〃任道远皱着眉头问道,看来此行,远比他想象的要难得多。
二管事都快哭了,虽然早知道这些都是大少爷必问的,可他真的不知道应该如何回答才好,当了十多年的管事,他从未有办差办到这种程度的时候。能够成为任家二管事,能力自不用说,定是极好的。可这一趟差事办下来,他觉得自己一无是处。
〃大少爷,只有一艘船,一千两百料的渔船,已经使用过十余年的时间,我已经让人进行修补过了,勉强能够出近海。不过……〃
〃还有不过?〃任道远真的要抓狂了,经过恶补,他知道,三千料以下的海船,都不可能行得太远,二管事只买到一艘不说,居然是使用了十年的旧船。
二管事一咬牙,反正早晚要上报的,早说晚说都一样,最多自己这个管事不干了,反正他是任家的忠仆,几代人都在任家生活,总能找个差事活下去,这趟差,真不是人办的。在他看来,无论换谁来办这趟差,结果都不会有什么不同,甚至只能比他办的更差。
〃大少爷,船是有了,但并州的船行不接受我们的维护生意,我们只能花重金请了一些老船匠,在海边自己修补一下。最麻烦的还不是船的问题,而是人。〃
〃人?你们好象并不缺人手,我记得先后派了四次人手,加在一起,快一百人了吧?〃任道远问道,这是他第一次接手家中事务,事前自然仔细研究过,在他看来,并州之行可能会有麻烦,但没想到,居然棘手到这种程度。
〃不是我们的人,而是出海行船的人。我们家的人手是足够了,大半都是闲着的,可会使船的人,根本就没有。〃二管事说道。
〃不可能吧,我记得第三批派来的人中,就有不少使过船的。〃任道远说道,他手中有详细的派遣人员名单,每个人名后面,都标出此人的特长。其中第三批中,大部分都是行过船的水手,还有三位是船老大呢,怎么可能没人能行船?
〃大少爷,那些人行的都是河船啊,在江河中走走还行,到了海船之上,根本就不行事儿。〃二管事苦笑着解释道,以前他也不明白,到了并州才知道,海船河船听起来都是船,可事实上,相差的太远,根本就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东西。
见任道远问起,他只能从头解释。在江河行舟,也是有帆的,但通常只使四面风,更多的动力,来自水流、明轮、船浆、等物。逆水行船之时,有时候还需要纤夫。
这些玩具,到了海船上,基本上都得扔掉。大海行船八面来风,单是船帆的操作,那些使船的都只会干瞪眼,根本就玩不转。一船一千两百料的渔船,就分为主帆、副帆、前帆、尾帆四种,这还是小渔船,据说大的海上战船,帆有上百面之多,任家的水手,连那些帆是干什么用的都不知道。
至于辅助的动力,海船上基本没有,只有一个超大的舵,用来控制方向。用并州人的话讲,海上无风三尺浪,在海中行船,根本不用担心没有风作为动力。
操作海船,这只是第一步,而且是最简单的一步,任家水手从未接触过,经过两年多的时间,也能勉强使用,让船走起来还是不成问题的。
可最麻烦的是,在海上分辨方向,这可是行船最重要的东西。海中行船,不同于江河,深入大海之后,四周全是海水,只能是白天看日头,晚上看星星。
方向石这种东西,当然也能看方向,而且价格不贵,想要买到不倒,可只靠方向石,根本无法解决航向的问题。
这东西,如果没有老海人指点,想要自己研究出来,几乎是没可能的事情。并州人看不起青州人,即使花了大价钱,人家也不肯教。何况并州最新出来的几条法令之中,就有不得教授航行之术这一项。
二管事为了能够让船动起来,狠了狠心,让任家水手出海,原本计划出海三天,行程两百海里,可事实上,这艘破旧的渔船,直到第十天才回到响水湾。这还是有好心的渔船路过,将他们带回来的,否则天知道他们会将船航到什么地方去。
从此之后,二管事再不敢让任家的水手出海了,想尽了办法,却一直招不到船员,那艘船,也只能停在海边风吹日晒。
出海的事情,讲究多了,不仅需要懂辨识方向的船老大,而且要懂八面行风的船老二,损管修船的船老三,保障后勤的船老四。即使是近海渔船,也不是谁都能玩得转了。
一艘船,航速多少、行程几何、时间长短、分派人手轮值、食物和水的分派,其中的问题无数,二管事把脑袋想破了,也无法解决这些问题。
要知道,航海知识,是赶海人几千年总结下来的,其历史比天道历还要久远。二管事想要靠着几个常年走江河的水手,花几年时间玩转海船,根本就是个笑话。
听完二管事的述说,任道远才知道,自己将问题想的太简了,一个小小的行船,就有这么多讲究,并州有意为难,事情还真不好办。任峰虽然到过海边,甚至还登上过海船,可他同样对于海上行舟所知有限,帮不上忙。
〃想过什么办法解决?〃任道远问道。
〃请人,除了请人没别的办法。大少爷,这里的问题太多,单是一个海图的问题,我们就解决不了,就算买到海图,我们也看不懂。〃二管事呲着牙说道,海图他还真见过一副,花两百金币,只能看半个时辰,可看来看去,越看是越糊涂。
〃海图?有什么用?算了,别解释了。〃任道远摆摆手说道,一个积累上千年的行业,想要解释起来,绝对不是几天能说清的,任道远急着出海,根本没时间去研究这东西。
〃请不到人吧?〃任道远沉声说道。并州作的够绝的,不卖地、不卖船、请不到人,这是要将青州和云州世家困在并州啊。
想想也是,青州、云州世家虽然比不得大州的世家,可也有数百上千年的积累,钱财极为丰厚,如果能留在并州,对黛水帝国来说,绝对是好事。
至于世家子弟,更不是问题,并州有足够的实力吞下,冰泉道宗也不介意多些外围的武者,真真是好算计啊。
〃也不是……〃二管事犹豫着说道。
〃哦?你能请得到?〃任道远惊讶的问道,他知道这位二管事很能干,但也看出并州之行有多难,他居然能请到人?
〃有一个人或许能请到,不过他要价太高,而且……〃
〃有话直说。〃任道远说道,原本以为,钱不是问题,可到了地头,他才知道,钱也是问题啊。
任家四年间,花费十万金币,得到的只是一亩半的自居地,以及一艘使用了十年的旧渔船。自己手里的几十万金币,够不够用还真不好说。
他的目光自然不会象二管事那样浅薄,别说一艘船,这样的船再有十艘都不够用,最好能买些三千料以上的大船才好。
〃大少爷,此人在响水湾有些名气,只是这名气并不太好,他名叫水生,今年只有十六岁,断了一条腿。〃二管事说道,他真的请不到别人,就是这水生,想要请到,也不知道需要化费多少呢。
〃只有他一个人?〃任道远平静的问道,年纪不是问题,断腿也没什么,行船不靠腿,靠的是脑子。可一个人却是不行,就算这艘船只有一千两百料,也不是一个人能玩得转的。
经二管事的说明,他对任家派来的那些水手,已经完全失望了。
〃不是,水生手下有一套人马,足以开动一艘五千料大船。〃二管事说道。
第181章 水生
〃什么?能行五千料大船?〃任道远惊喜的问道,要知道,据他所知,目前海上行舟,最大的海船,也只有八千料,五千料已经是中等偏上的大船了。
〃是的,传说他的确指挥过五千料大船。不过船沉了。〃二管事娓娓道来,谁能想到,一个十六岁的瘸子,居然有这么多的故事。
水生的确是水里出生的,当时他的父母在自家的船上,一场风暴袭来,船被打碎,怀孕的母亲落入水中,在海里将他生出来。
或许是在水中生产,耗光了所有的力气,被人救起不久,就死去了。水生没有父母,也没有亲人,是吃着渔家饭长大的,从小就生活在船上,据说他在船上的时间,远比在陆地上的时间要长得多。
水生是天生的行舟之人,船上的东西,一学就会,需要学十年以上的观星定位,水生六岁的时候就已经能够熟练使用了,而且比大多数的船老大,还要精确。
水生从小就是孤儿,因此对同样是孤儿的孩子们,极为照顾。海边的赶海人,从不缺少孤儿,这些孤儿大多是吃着渔家饭,在行船中一点点长大。
十岁的水生,凭借着他行舟的天赋了,买了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