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装突击-第4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等珍、蟹两族的战争打出个结果,接下人类很可能会陷入极其背动的局面。。

1395王对王(三)

叶飞和耿志带着舰队一直追在珍族的屁股后面猛追,直到珍族舰队离开了商族星域,才奉命停止追击。

珍商之战的结果令所有人都感到十分意外,早知道珍族这么好对付,何必如此兴师动众?

叶飞本以为要一鼓作气直接打进珍族本土,可就在这个节骨眼儿上,联合指挥部居然出现了不同的声音——人类联盟是一个整体,若不是人类想独自收服一批商族充当附庸,也不会独自介入珍商之战。

联合指挥部分成了两派,激进派的意见是趁他病要他命,直接出动舰队攻入珍族本土,一战解决珍族这个大麻烦;另一种意见是珍族虽然与人类龌龊不断,但是珍族怎么说也能挡一挡七族联盟的生物派,现在进攻珍族等于帮生物派的忙!

消灭珍族意味着人类向着神秘文明的要求迈进了一大步,可是接下来就要直接面对生物派,以人类目前的实力,对抗生物派仍然有些力不从心。

人类只和生物派的蟹族打过交道,过程不必说了,完全就是生死仇敌的架势,但其它几个生物科技文明未必会与人类为敌。

现在亚人被共和国控制住了,碟族和商族完蛋了,珍族又和蟹族打得不可开交,七族联盟名存实亡,人类周边的形势前所未有的安全和明朗,正好趁着这个宝贵的机会尽快扩张实力……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珍族和蟹族之间短期内打不出个结果,人类正好坐收渔翁之利。

联合指挥部的想法有一定的道理,但来自于美、欧两方的将领对珍族和蟹族的情况根本没有足够的了解,提出的意见也过于片面,一直监控珍蟹之战的中方不得不拿出了更多的资料来说服美欧两方的代表。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蟹族目前的形势。

表面上看,蟹族与珍族之间的战争如火如荼,但是实质上,蟹族星域的另一个方向,正遭到巨兽联盟的不断骚扰。眼下的蟹族与刚刚灭亡的商族同样是两线作战。

珍族虽然在珍商战争中有一些损失,但是未伤筋骨主力犹在,加上蟹族两面作战的不利形势,珍蟹之战的结果很可能是珍族获胜!

对人类来说,这个结果可不怎么样。

人类与珍族星域之间的直线距离有近千光年,这个距离并不算太远,而与蟹族之间的距离是一千六百多光年,蟹族想要进攻人类,显然要比珍族麻烦得多。

所以蟹族在战争中胜出更加符合人类的利益。

至于没了珍族的阻碍。生物派会不会进攻人类……中方认为,七族联盟中的科技派貌合神离,综合各方面的情报分析,生物派的情况也差不多。由于距离的关系,生物派的几大种族没道理舍近求远攻打人类,生物派内部先打个你死我活,决出胜负之后再找人类麻烦的可能性更高一些。

这个判断随后得到了美欧双方的赞同,至此联合指挥部达成一致。针对珍族的作战行动将尽快展开。

中方的四支主力舰队,六个生物战舰群以及新亚的一千余艘战舰。在珍商之战结束后并没有返回驻地,而是直接赶往珍族星域边境,因此中方根本不必集结舰队。

不过打生打死的事情,总不好中方一手包办,盟友并肩战斗才是王道,毕竟神秘文明是把人类看作一个整体。中方即没有权力,也没有能力代表全人类。

2226年9月5日,美、欧两方的舰队集结完毕,共有主力舰两千余艘和同等数量的生物战舰——美欧两方虽然得到了生物战舰的培育技术,可是无论美方还是欧方都没培育过生物战舰。一切从头开始并非那么容易,哪怕有中方的技术支持,短时间内也没办法像中方一样将培养规模扩大。

美、欧有意从中方购进一批生物战舰,用以弥补两方与中方舰队的实力差距,不过具体的谈判仍然刚刚开始,估计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达成一致,肯定是赶不上针对珍族的战役了。

同日,完成集结的舰队通过传送门抵达珍族边境,而是悄悄隐藏在边境附近待命。

云集的大军中并没有第六军和五十四军,这两个集团军在珍商之战结束之后,奉命提前出发,已经进入了蟹族星域境内,准备伏击珍族主力。

奉命监控珍蟹两族的原本是五十四军,由于五十四军跟踪珍族的经验最丰富,因此调五十四军跟随珍族进入商族星域。随后基地星调徐东的第一军接替监视任务,由于监视一直没有中断,因此基地星对珍蟹两族间的情况还算了解,第六军和五十四军在总参的情报支持下,直接飞向目标区域。

2226年9月8日,第六军赶到标号为116的蟹族星系,与隶属第一军的监控战舰汇合。

“情况怎么样?”叶飞开门见山地问。

与叶飞接头的是来自第一军的一位上校指挥官,他敬礼之后说:“情况很复杂,这里很可能是珍族的下一个目标。”

蟹族星域很大,第一军的战舰数量有限,根本不可能面面俱到地将所有星系纳入监控范围,因此都是使用侦察卫星监视各个星系的动静,发现意外情况,才会安排战舰进行人工重点监控。

半个月之前,置于116星系的侦察卫星发现蟹族的异常调动,随后第一军才安排这位姓郑上校带着他的三舰编队赶到116星系。

“详细说一说。”叶飞沉声道。

“是!”郑上校一个立正,“我刚带舰队赶到这里的时候,116星系就已经出现了四只巨星兽和六百余只蟹蝎,除此之外还有数量数千至上万不等的小型宇宙生物,不过需要担心的只是前两种。”

“为什么?”叶飞好奇地问。

蟹蝎他很熟悉,僵蛇他也接触过,但是巨星兽始终只闻其名未见其形。

他记得曾经在总参的通报中听到过巨星兽的名字,这种强悍的宇宙生物,一只的战斗力顶得上三艘人类战舰,一等一的不好惹。

状态很不好,崩溃!

1396王对王(四)

郑上校回答道:“巨星兽是蟹族所有宇宙生物里的食物链顶端,金字塔的最上层,严格地讲,包括蟹蝎在内的所有宇宙生物都是巨星兽的猎物。”

叶飞十分意外:“蟹蝎也不例外?”

“百分之百!”郑上校肯定地说,“首长,别看116星系里的宇宙生物不少,但是现在这些宇宙生物都是前几天才送过来的,我们刚到这儿的时候,巨星兽已经断了几天的粮,我亲眼看见巨星兽吃掉了不少蟹蝎,听说饿急了,它们连同伴都吃。”

“这可真是,让我说什么好呢?”叶飞连连咂嘴,怎么也想不出个合适的词来形容自己的心情。

食物链顶层的生物拉帮结伙的少,特立独行的多,喜欢独来独往的金字塔顶端确实不少。

郑上校继续说道:“根据我的了解,每个蟹族生态星最多只能养一只巨星兽,如果生态星的条件不好,两到三个星系的资源才养得起一只巨星兽也不奇怪。前几天又来了两批宇宙生物,现在116星系的巨星兽已经达到了十二只,蟹族准备的宇宙生物根本不够吃几天的。再者说,蟹蝎也有差不多两千只,每天吃掉的宇宙生物比巨星兽还多。一旦吃光了口粮,巨星兽就不好控制了,所以蟹族宁可牺牲蟹蝎,也不敢饿着巨星兽。”

蟹蝎在蟹族饲养的宇宙生物中也是金字塔的上层,那些乌七八糟的宇宙生物,自然也是蟹蝎的口粮。

叶飞意外地瞅了郑上校一眼:“你们第一军到这儿没多长时间吧?这些资料你是从哪里看到的?”人类与蟹族打的交道并不多,多方收集蟹族的情报却战果寥寥,他虽然听说过巨星兽,但从没听说过巨星兽的习性。

郑上校呵呵一笑:“是五十四军留下的资料。”

“噢!”叶飞恍然。“跟我说说巨星兽,越详细越好。”

叶大司令已经记不住自己在哪份情报上看到过,巨星兽是蟹族的王牌兵种的事,想起没准将来哪一天就会与这种强悍的宇宙生物对上,还是提前了解一点资料的好。

叶飞这么一问,郑上校反而不知道该从何说起。仔细想了想才说道:“我们目前掌握的资料也不全面,除了上面讲的,我还知道巨星兽是硬骨生物,骨甲强度很高,体型虽然庞大,但飞行速度很快,而且它们的食量非常恐怖,平均每天都要吃掉几万吨的食物。”

“运动量越高,消耗的食物就越多。巨星兽吃得多不奇怪。”说着叶飞露出好奇的神色,“宇宙生物都是一个比一个扛饿,巨星兽这么能吃……难不成休眠飞越星际空间?”

能够进行超光速飞行的宇宙生物并不少见,可能量是守恒的,宇宙生物横渡星际空间需要消耗大量储备能量,想当初倔兽追着长江号跑了十几光年,最后还不是累得整整小了一圈?如果倔兽没撞上长江号,叶飞再拖着它飞几个月。没准能把它耗死。

“听说平时没这么能吃,但是需要飞越星际空间或者战斗的时候。就得提前喂食……可能是因为战斗的消耗太大,就跟战舰必须提前加足燃料一样,所以发现蟹族给宇宙生物大量喂食,相当于咱们搞战备。”郑上校笑呵呵地说。

叶飞闻言一脸玩味:“照这么说,蟹族还真是不少下本钱。”假设一只巨星兽每天需要五万吨食物,十二只加一起。平均每天最少需要吃掉六十万吨的食物。

六十万吨看似不多,可是加上蟹蝎的食量呢?所有充当口粮的宇宙生物还要从不同的星系万里迢迢地运过来,再算上运送途中的消耗呢!

要知道,不是随便哪一种宇宙生物都能进化出生物反应堆,绝大多数宇宙生物遵循的是进食——休眠飞越星际空间——找到生态行星——再进食的循环。

有意思的是基地星的一些学者通过详实的研究发现。生物文明的技术成本其实没有人类原来想象的那么“低廉”。

生物文明不是科技文明,人类随便找几个二等宜居星,就能通过基因控制和激素催生等技术手段在短时间内生产大量的有机材料,可生物文明却只能从食物链最底层的生物开始培养,然后一层层供给金字塔的上层,哪怕生态行星能够提供大量的食物,培养到宇宙生物这一层也要费尽周折,平均下来,一颗生态行星能供养二三十只宇宙生物就不错了。

从这样的角度来讲,生物文明只相当于靠天吃饭的农业文明,因为技术层面的限制,往往没有办法发掘生态行星的深层次潜力。而科技文明则是从各个层面进行主动干预的规模化生产,工业与农业之间的产能差距究竟有多大可想而知。

当然这里指的是正常情况下,如果不顾行星的生态竭泽而渔,把这个数字扩大十倍也不是问题,可如此一来,任何一颗生态行星都会像外骨人刮过地皮一样,在极短的时间内变成不毛之地。

蟹族在一个星系聚集如此多的宇宙生物,消耗的“物资”数量可想而知。

郑上校笑道:“前阵子蟹族刚在珍族手里吃了一个大亏,凑这么多宇宙生物,八成是要报仇雪恨。”

叶飞感叹地说:“蟹族备战的时间还真不短……你继续。”

郑上校赶紧说道:“巨星兽非常适应引力巨大的恶劣环境,喜欢在恒星附近游荡,所以总部认为推测巨星兽很可能拥有转换和储存光能的能力,不过我个人觉得,只靠吸收光能恐怕满足不了战斗的消耗。”

叶飞听到这里不禁看了116星系的恒星,通过光学系统可以看到,十二只巨星兽眼下全部聚集在距离恒星附近,这些巨星兽就像张开翅膀的甲虫一样撑着巨大的鞘翅,撑开的伞状鞘翅让它们接收阳光的面积扩大了十好几倍,看上去倒像是恒星上的黑子。

“它们用什么战斗?”叶飞头也不回地问。

再次感谢薄荷凉汤同学提供巨星兽创意,另外解释一句,这几章的名字,用的早了些,原本没想铺垫这么多……现在骑虎难下,请大家见谅。

1397王对王(五)

“近距离喷吐出来的酸块,远距离喷吐超光速囊包。”郑上校说。

“那就对了。”叶飞露出了然的神色,“这两种手段都不是纯能量,而吸收光能只能提供能量,就算储存的再多,能量也不能变成物质。巨星兽吐出来的不管是酸块还是囊包,都不可能直接把能量转化成物质,所以它们必须大量进食,不然一旦发生战斗,它们就得消耗自身的生物组织制造酸块或者囊包……这两种武器你了解吗?”

“咱们在巨星兽身上吃了不少亏,所以了解一点。”郑上校连忙回答。

“详细说说。”叶飞吩咐道。

“好!”郑上校点头,“酸块说是块,实际上是覆盖了一层骨质外壳的不规则球软球,这东西有点意思,吐出去的时候是个球,但是飞不了多远就会变成一股腐蚀性极强的酸液。”

“喔?”叶飞微微挑眉,“这么神奇?”

郑上校笑道:“前些年从战报上知道有酸块这么一种黄粱一梦,但是一直不清楚到底怎么回事,前阵子和五十四军换防之后,解密了一部分和巨星兽有关的资料,才知道咱们的舰队几年前干掉过巨星兽,而且从巨星兽的腮腺里挖出了几个还没吐出来的酸块,解剖发现软球里面有一个蛋黄一样的囊球,结构跟鸡蛋差不多。

郑上校顿了顿,在屏幕上画了个大圈套小圈的手绘简易示意图,指着内部的小圈说:“蛋黄不在软球的中央,而是偏向一边,这东西把软球分成两部分,蛋清和蛋黄分别是两种没有任何腐蚀性的液体,只是蛋黄里的液体比重很大。相当于蛋清比重的三倍。酸块吐出去的时候跟炮弹一样快速旋转,蛋黄里的液体会因为剧烈的旋转胀破脆弱的外皮,然后两种液体混合在一起就直接变成腐蚀性极强的液体,烧穿软球的外皮之后就能变成一股酸液。”

叶飞不断在脑海中勾勒酸块的原理,咧着嘴呲呲牙。“还真他娘的复杂!”怪不得酸块只能近距离使用,酸液那东西直接暴露在宇宙里不马上沸腾才怪。距离远了,没等命中目标就会变成一团酸雾,还能起什么作用?而且甭管哪一家的战舰装甲都不止十米八米,酸液的数量要是少了,只怕没等烧穿装甲,就得挥发干净。

想到这里叶飞突然问道:“酸块大概有多大?”

“直径大概八到十米!”郑上校想也不想地说。

叶飞简单地心算一下,不由自主地吹了个口哨:“直径八米,那就是二百六十多立方酸液,直径十米就是五百多立方!我勒个去!这么多酸液。给谁洗澡都是立马变骨头架子,多泡一会儿连骨架都剩不下……不过这玩意对付宇宙生物还差不多,对付战舰的话多少差点。”

战舰的装甲没有痛觉,就算烧穿了也没啥问题。

“确实是这样,只要不靠近巨星兽,酸块基本上起不了什么作用。前几天我倒是看见巨星兽用酸块抓过蟹蝎。”

“宇宙生物怎么净进化这种稀奇古怪的能力?”叶飞很不理解地摇摇头,“囊包呢,又是什么情况?”

郑上校深吸了一口气说:“囊包的原理情况目前还不清楚。听说囊包里面装的是一种充满单个细胞的凝胶,有点像用细胞熬成的汤。所以管这东西叫细胞汤。这东西是一种超光速武器,囊包击中战舰会瞬间产生极强的电流,因为这个,不少人也把这种细胞汤叫生物电浆。”

叶飞登时来了兴趣:“电流有多强?”怪不得组合式战舰的装甲里塞了好几层绝缘结构,他还以为是为了对付强磁场这种特殊环境的保护措施,原来是为了对付巨星兽准备的。

“没人测过。”郑上校脸上掠过一层阴影。“据说命中战舰之后,战舰装甲会因为电流的作用瞬间产生极强的热量,融化出直径几十米的大坑。这还只是表面现象,更可怕的是不管多好的绝缘层都挡不住电流击穿,那些被巨星兽击沉的战舰外壳好像整体浇铸一样。接缝全都熔在了一起,连舱门都打不开,最后还是焊开外壳,才能进入舰内。”

“舰内的情况也强不到哪儿去,所有的绝缘层全部烧毁,反应堆都烧穿了耐压壳。”郑上校的表情越发地阴沉,“那几艘战舰里的所有乘员都凭空消失了,只剩下破破烂烂的防护服。听说当初为了搞清楚消失的乘员组到底哪儿去了,基地星还特意派了一组刑侦专家,最后从空气中提取到人体组织高热焚毁后的成分,才断定所有的乘员都被电流瞬间汽化。”

新源号里顿时一片哗然,叶飞愣怔了一下才惊愕地说:“有没有这么夸张?”他的心里其实已经信了九分。

“资料上是这么说的,我没亲眼看到当时的情况,所以不清楚到底准确与否。”郑上校说。

郑上校嘴上这样说,但听到这段话的人,就没一个相信他的话。

他的资料能从哪里来?百分之百是军方的资料库,军方的资料从哪里来?还不是历次战斗和侦察的收集?

军方的资料库不是小说库,任何一点资料必须来源明确,就算其中有一定主观判断上的误差,真实的情况也不会差太多。最多是郑上校因为职级的关系看不到更加机密的资料,而绝不可能看到虚假的内容。

叶飞沉默片刻忍不住说道:“他娘的,巨星兽到底是怎么进化出来的?”

舰桥里一片寂静,没人回答得了他这个问题,全都把嘴闭得紧紧的。好在叶飞只是为了民泄心里的感慨,并没指望得到什么答案。

琢磨不出个所以然,叶飞干脆把这些恼人的问题抛在脑后:“郑上校,你怎么没提到僵蛇?这里没有吗?”

蟹族三大主力即巨星兽、僵蛇和蟹蝎,没道理只出现两种。

郑上校马上回答:“首长,僵蛇的毒素对付宇宙生物有特效,对上科技文明的战舰不顶用,所以珍族方向只安排了巨星兽和蟹蝎,解放为了对付巨兽联盟,把僵蛇全部被蟹族安排到靠近巨兽联盟。”

1398王对王(六)

“原来如此。”叶飞点点头,结束了通讯。

大致了解完116星系的情况之后,第六军在星系边缘安顿下来,开始耐心地等待。

与此同时,五十四军和第一军主力,分别在另外两个同样聚集了大批蟹族主力的星系待命。

三天后的9月9日,十二只巨星兽和将近两千只蟹蝎便吃光了116星系的所有大大小小的宇宙生物口粮,而且都是骨头都不吐。

叶飞乐呵呵地等着看巨星兽捕食蟹蝎,没想到两支不知从哪里赶来的宇宙生物群及时抵达116星系,解决蟹族的燃眉之急,也避免了巨星兽残杀蟹蝎的内讧。

随同这两个宇宙生物群一起抵达的还有四只巨星兽和近千只蟹蝎。至此,116星系的巨星兽达到了十六只,蟹蝎的数量大约在两千六百到两千八百之间,可谓重兵云集。

叶飞扪心自问,如果这个时候第六军与116星系的蟹族发生正面冲突,凭他手里这八十多艘战舰,肯定讨不到好处。

接下来每过几天,就会有一批宇宙生物赶到116星系,但是没再出现巨星兽和蟹蝎,只能算纯粹的后勤补给。

瞅着巨星兽和蟹蝎进食的悠闲日子持续了一个多星期,到9月15日凌晨三点,睡得正香的叶飞突然被手腕上的强烈震动惊醒,满脑子的睡意还没驱散,凄厉的战斗警报就震得他猛地打了一个机灵跳下床,胡乱套上衣服就往舰桥跑。

叶飞赶到舰桥时,装备室里已经挤满了穿着战斗装甲的人,好在每一套装甲都定人定位,大家迅速登上各自的装备台,在机械臂的帮助下穿好装甲。然后一口气冲进舰桥。

叶飞最后一个穿好装甲,坐到指挥椅上的时候,距离拉响警报的时间只有一分二十秒。

“什么情况?”叶飞高声问道。

阮鹏马上回答:“收到侦察卫星发来的警报,一支珍族舰队刚刚抵达116星系,也是在星系外围脱离超光速,与我军直线距离不足两个天文单位!

“这么近?”叶飞大惊失色。“把珍族的位置给我标出来,快!”

夏卓烟迅速操作,主屏幕上出现了116星系的俯视图,只见星系边缘代表第六军的绿色光点附近,赫然出现了一个不断闪烁的赤红光点,而且这个光点还在不断向第六军的方向靠近!

看到这一幕的叶飞,表情前所未有的严峻。

两个天文单位的光程超过八个光分,距离并不算近,可是也绝对不算远。一旦珍族发现人类的舰队。要么主动挑衅和第六军打一场;要么放弃进攻蟹族主动撤离。不管哪一种选择,人类旁观蟹珍二族激战,坐收渔翁之利的想法都将彻底泡汤。

“珍族发现我们了吗?”洪亮低声问道。

“不可能。”阮鹏说,“咱们藏在小行星群里,哪有那么容易暴露?不是珍族正好在咱们的卫星边上脱离超光速,我也不可能这么快发现问题。而且珍族现在的速度不快,一点不像要开战的样子,我觉得暴露的可能性很小。

洪亮点点头没再说话。认呆了阮鹏的意见。

“测出珍族的轨道数据了吗?”叶飞沉声问

“测出来了。”夏卓烟在屏幕上标出一条黄线,“按珍族目前的飞行轨道。确实是往我们这个方向飞。”

“有可能和咱们正面遭遇吗?”叶飞异常严肃地问。

夏卓烟摇摇头说:“不确定因素太多,除非珍族飞到附近,才能准确判断。”

“头儿,珍族是不是也看上了这一片小行星了?”洪亮突然问道。

“我也觉得有这种可能,这可麻烦了。”叶飞话音刚落,舰桥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