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装突击-第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所有教官唯一的共同点,就是战斗经验丰富,特别是对付外骨人的那种

时光荏苒,转眼间半数新兵被淘汰出局,剩下的新兵,都是有消适应真空环境的好苗子,只要条件合适,发现一个就要送走一个

如今的训练队已经不是那个从头管到尾,连续训练一两年,直到完成所有突击队训练的地方了,现在的训练队,只是一个初选队,负责发掘适合加入突击队的新兵罢了

毕竟增加编制后,突击队虽然名义上还是一支部队,但实际上却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系统,特别是新建的两个师,装备上更加强调合作,而不是像老部队一样一切以发挥战斗力为准

说得简单些,老部队的队员可以自由安排,随意先择各种制式武器,但新建师,则只能服从安排

完全不是一回事的两种训练慕,怎么往一起安排?

叶飞觉得这段时间是他从军以来最清闲的日子,简直和混吃等死没什么不同

偷得浮生半日闲,他懒懒地窝在办公室里看新兵档案

和整日扛着脑袋训练相比,坐办公室实在是舒服得不得了,可日子久了,他却觉得混身上下像缺了什么似的不对劲儿

突然办公室的门毫无预兆地打开,一个新兵满脸急切地闯进来:“教官,我不想走,留下我吧……”

叶飞一巴掌拍在桌子上:“你报告了吗?我让你进来了吗?出去!”

新兵一下子愣住了,呆呆地望着叶飞指着门的手指,灰溜溜地出了门,高声喊道:“报告”

叶飞一张一握地活动活动拍疼的手,大马金刀地坐下:“进来”

新兵不敢放肆,老老实实地先敬了个礼:“教官”

“什么事,说吧”叶飞头也不抬地说

他认识这个新兵,他叫张洪军,叶飞早上刚刚把淘汰他的档案递上去看来这小子挺有背景,这么快就找上门儿来了

“教官,留下我吧,我就差一点点……”

叶飞十指交叉放在桌上:“差一点点就不是差了?”

张洪军愣愣地说不出话来,干站在那儿发呆

叶飞缓和了语气:“我理解你的心情,但是不同意你的做法你被淘汰了,是我报上去的,但是换成其他任何人,也会做出同样的决定”每个淘汰的新兵,都是他批准上报

“为什么,就不能再给我一点时间吗?”

“那是不是所有人都需要多一点时间呢?”叶飞反问,“其实我心里也觉得可惜,那些完全不符合条件的也就算了,像你这样只是某方面有一点欠缺的,我也觉得直接淘汰了实在可惜,但是规定就是规定,有些可以弹性,但是有些必须执行”

“我不光要对上级负责,同时也要对你负责,现在不是和平年代,加入突击队,等于站在战争的第一线,随时可能开赴战超说句不好听的,合格的队员,牺牲的大有人在,不合格的呢?我不想害你丢掉性命的同时,还连累你的战友”

“我就真的一点消也没有吗?”张洪军一脸绝望,深深地低着头,“我的爸爸妈妈和妹妹,都死在外骨人的手里,我,我要报仇……”

“你的档案我看过,对你的家人,我很遗憾,他们的遭遇,是军人的失职,但是这并不能成为网开一面的理由,你这样的心态,上了战场只会死得更快,回去吧”

“我不!”

叶飞哑然失笑:“那你在这儿呆着好了,我走”

“你淘汰我,我就自杀给你看!”

叶飞走到门口的脚步汀了,头也不回地说:“那你就自杀好了,至少还能留个全尸,免得上了战超连尸体都留不下

“头儿!”黑熊倚在门外,厚着脸皮嘿嘿直笑

叶飞狠狠地瞪他一眼:“就知道是你小子给我找麻烦,赶紧自己处理干净,他要是真自杀,你就等着当一辈子列兵吧!

“我靠,这么恶毒!”黑熊吓一跳,他不相信叶飞能干出这种事,但这话听着�

“再恶毒,比得上你送他上战场送死么?”

————

最近的内容全部是过渡,脑子有点不转个,不知道写点什么才好

另外,首先对所有打赏以及评价等方面支持的书友说声谢谢,不过大家可能是误会了,我昨天的意思,是想请大家支持一下新书,而不是要打赏书友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

再次感谢

a

手机用户请到阅读

a

140世界发条

新兵的挑选训练还没结束,接连发生了几件大事

火星战役后,以中美俄三国为首的航天国家展开谈判,与会的除三大航天国外,欧盟非盟等地区同样派出了代表团zxsm

会议在联合国框架之下举行,首先通过的决议就是组建三国天军的联合指挥部,鉴于严峻的形势,与会国一致同意组建联合指挥部,无论各国议会还是国家元首,无不一路绿灯,以前所未有的效率完成组建

实际上除去中美俄之外,其它国家和地区根本没有多少战舰,成建制的舰队更是凤毛麟角,基本上只有旁听打酱油的份儿

联合指挥部组建得非常顺利,但在指挥部的权限上,三国却产生了严重的分歧

俄国主张联合指挥部拥有全权调动各国天军的权力,但遭到了中美两国的一致反对,但俄国代表的理由十分充分——火星战役充分暴露了地球舰队在指挥上的混乱,若是拥有统一的指挥,无论地面还是空间,都不会有如此大的损失

俄方提议兵力最强的国家拥有指挥部的控制权,这一点根本没有人能够容忍

中方表面上的实力最强,但实质上,哪个国家都不是软柿子,暗地里不公开的部队谁都有几支,俄方敢提出这种建议,显然是有所准备

中美两国的理由更加充分,毕竟是分属三个国家的军队,谁愿意给别人当炮灰?若是军令下达后阳奉阴违更麻烦,到时候所谓的联合指挥部将成为三国扯皮和推卸责任的地方

因此,反不如将联合指挥部打造成三国间的协调部门,面对外星人的入侵,没有任何一个人类国家能够置身事外,唇亡齿寒的道理没人不懂

两种提议各有优点,最终,第二种建议占据上风

在这种时候还要勾心斗角,不得不说是人类的悲哀

突击队改为国防部直属,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提出的,突击队这样的战略力量,绝不能掌握在外人手中

大敌当前,合作是主流,脱离主流世界,只会让整个国家孤立

另一件大事就是舰队的扩编,战舰是人类科技发展的综合体现,一艘战舰的建造周期短则数月,长则数年,短时间内大规模建造战舰根本不现实,但无论火星的损失还是可以预期的大战,都需要大规模的舰队

为了尽快补充战舰,各国绞尽脑汁,加快建造速度匠办法不是没有,一是降低标准,以民用标准建造军舰,但这样一来,脆皮的民用船根本不是外星舰队的对手,炮灰这个沉甸甸的字眼儿,任何人也承受不起

另一个办法是改装民用飞船,特别是货运飞船,改装不仅需要加挂厚重的外装甲,还要加固内部结构,更换大功率军用引擎等等,虽然改装的周期同样不短,但总要比建造新舰快速得多

第三是启用退役的旧战舰,当然同样要进行一番合理改造

改装战舰将应用于运兵护航等低烈度任务,与此同时,真正的主力舰建造从未停止,而且速度一快再快

人类的产能其实远远超过需求,现在制约战舰建造的,反而是缺乏足够的熟练工人,和原材料的供应不足——小行星带的矿场需要时间恢复,人类世界的资源出产量降到百年来的最低点

好在地球一直是人类农业生产的中心,而且一直以来没受到外骨人的直接军事威胁,总体事态还算稳定

可也只是还算而已

自从外骨人出现以来,形形色色的诡异宗教如同雨后春笋一般整整齐齐地冒出一茬,愚民愚妇烧香拜佛,搅得民间乌烟瘴气,各国政府虽然加大了打击力度,但政府的工作重点却是支持军队,防备外星人,乱七八糟的宗教打了生生了打,各种灭世末日的预言更是层出不穷

世界三在宗教及各种传统宗教无不号召信徒抵制“新教”,但收效甚微

难以置信,在科技如此发达的22世纪,封建迷信竟然还有如此广阔的市超其中不乏受过高等教育的社会精英,让人没法不问一问:这世道究竟是怎么了?

对叶飞以及和他一样的军人来说,无论焦头烂额的政府,还是混乱不堪的民间,都如同隔着几个光年那样遥远,他更关心外骨人的动向

人类虽然走出了殖民的脚步,但步伐还很有限,即使三大航天国与全世界的航天力量联合在一起,也不可能做到全面防御——太阳系对人类而言,实在太大了

广阔空间的面防御,根本就是个笑话,各队不约而同地收缩兵力,实施重点防御,说穿了就是守住战略目标木星火星及地球这条生命线

军方甚至秘密作出了一旦情况有变,放弃木星火星,全力防守地球的机密计划

地球是人类的家园,绝不允许出现一丝一毫的失误

大概只有土星基地,是唯一的例外,中方在收缩前对土星基地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补给,包括兵员和物资,必估计,以要塞标准建造的土星基地,至少能抵挡住偷袭火星的外骨人舰队

特别是在基地加装了上百部了超大型激光炮之后,集火进攻的有效射程高达五个光秒,另外,土星基地还在附近穿戴布设了上万枚智能空雷,全部是核装药

而且重点防御绝不是龟缩挨打,无论轨道望远镜还是地面的大型天文望远镜,目前唯一的任务就是搜索可疑天体,全天二十四小时不间断地将大半个太阳系纳入监控范围,只要外星舰队出现,联合舰队就会主动出击,御敌于国门之外,避免火星的悲剧再次发生

可以说,外骨人的出现就像强效催化剂一般,给整个人类世界敲响了警钟,人类社会就像拧紧的发条,疯狂地运转起来

谁也不消自己是下一个倒在外骨人手下的倒霉鬼

训练即将结束的时候,新的消息传来

执行破袭任务的友军摧毁了外乎星区的七个外骨人基地,但是有证据表明,在更遥远的太阳系外围,还有更多未曾发现的外骨人

a

手机用户请到阅读

a

141敌人的脚步

地球,同步轨道

深空四号大型轨道天文望远镜

这是中国为实施深空计划建造的第四代轨道天文望远镜,第二代实用型轨道天文望远镜,它不仅是一架大型望远镜,同时也是一间小型空间站,能够容纳十人以下的工作团队长期进驻dm

内宇宙时代,也就是走出地球,尚未走出太阳系的时代简称,人口爆炸产生的居住和环境压力,迫使各国努力发展太空移民工作,火星的成功改造和大量移民,是人类进入宇宙时代的里程碑,但火星并不是唯一进入人类视线的可移民行星

早在二十一世纪,人类就发现了数十颗近距离的宜居行星,但所谓的近,只是针对天文距离而言,几十光年的距离,在银河系十万光年的直径中根本算不上什么,可对人类而言,距离太阳系仅仅4。22光年的比邻星,也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及的遥远距离

航天技术走在所有国家之前的中国,直接将目光瞄准了亿万公里之外,必须以光年描述距离的遥远宜居星

深空计划,就是寻找拥有生态系统的宜居行星,并向宜居行星进行长距离星际移民的庞大计划

深空系列天文望远镜,则是为确定宜居行星自然条件而设计建造的大倍率光学天文望远镜,毫不夸张地说,深空四号是人类目前为止建造的倍率最高,同时也是精度最高的轨道天文望远镜

天网计划进入实施阶段之后,深空四号马上进驻了九位拥有军方背景的天文学者,他们替换了原本的工作人员,分成三班倒,二十四小时不间断地搜寻着宇宙中的可疑目标

“组长,这个我有点吃不准,已经连续两天出现在镜头里了”年纪最小的王越,仅有四十二岁,虽然也算是天文方面的知名专家之一,但是与其它八位资源的权威专家相比,他也就是个学徒的地位

“我看看”组长谢国辉,年近六十,深空计划目前的掌控者之一,由于深空计划的目标是近距离的恒星系,距离近的十几二十光年,远的最多也就是百多光年,因此他是目前人类中最了解太阳系周边星域的天文学家之一,深空计划团队,也是最了解周边星域情况的技术团队

深空计划已经进行了四十多年,没有人比他们更适合在星图上找别扭

谢组长的手指在王越指出的位置上敲了敲,点头道:“它的移动速度有点超乎寻常,又不是彗星,怎么可能在镜头里走出这么远?有没有放大图像?”深空四号的角度是固定的,四个小时环天球一周,这张图片是刚刚拍下来的,镜头已经离开了那里,如果没有放大图像,就只能在下一次镜头照射这个星区时,进行一次深度放大

“有!”王越赶紧回答,“我特意拍了两张”

说完调出放大星图,谢组长仔细地分辨片刻:“这是一个小行星群?怪了有没有算过它的距离?”

“刚发现两天,数据不足”

“那就联系火星,尽快补足数据!”谢组长的命令不容质疑

地球和火星现在恰好位于太阳的两侧,通过数据补偿,正好可以用来计算星体的距离

王越立即将数据发往火星,火星方面接到数据不敢怠慢,立即组织人手进行测量,并且用最快的速度将结果发回地球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焦急等待,王越终于在轮换结束前拿到了数据,计算机很快就得出了该星体的距离数据,大惊失色的王越惊恐地瞪大眼睛:“组长,这颗小行星距离太阳系0。46光年,按目前的速度,20个月,不,也许用不上这么久,就会抵达太阳系!”

“什么?”谢组长震惊非常,一群飞向太阳系的小行星,已经颠覆了他的知识,而且距离还这样近,怎么可能?

宇宙不是游乐超虽然夜晚的天空繁星点点,可是恒星间的距离动辄几十光年,恒星与恒星间的关系,就像一把撒进海里的沙子

游荡在恒星际的小行星本身,就是十分不可思议的事,要知道太阳系也在不断地运动之中,小行星群也在不断地高速运动,二者相遇的几率,比随意开两枪,子弹在空中撞击的几率还要小得多

换句话说,这几乎就是不可能发生的事,不是搞天文的,根本就意识不到其中的蹊跷

谢组长考虑了五秒钟,下定决心:“立即将数据上报国防部,请求土星基地协助观测”深空四号是最大的轨道天文望远镜,但不是最大的天文望远镜

目前最大的天文望远镜,是安装在土星基地上的深空七号,第三代深空系列望远镜,土星轨道的观测条件更加优越,而土星基地又是唯一一个长期有人员驻守的外空基地,因此深空七号毫无疑问地花落土星基地

深空七号,被民间昵称为太阳系之眼,足见其能力之强

但是直到目前为止,深空七号只完成了主体结构的组装,配套设备并没有全部到位,进行简单的观测毫无问题,但是说到数据分析,差得一塌糊涂

与土星基地联系需要时间,上级做出决定更需要时间,无论王越还是谢国辉,都只能耐着性子等待消息

足足三天后,深空四号接到了国防部回垃其中有文字说明,也有大量的图片数据,甚至还有一小段视频

视频上,一颗圆形的矮行星缓缓移动,谢组长知道它与拍摄镜头之间接的距离很近,因为小行星虽然固定在镜头正中,但背景的星空,却在缓缓地移动

矮行星周围围绕着无数小天体,它们有的始终保持等距离伴飞,有的不断来往于矮行星与伴飞的小行星之间,明显不是一群死寂的星群,而是一个活跃的系统!

附加的文字说明也证实了这一推论

深空七号实在太强大了,另外几张高分辨率照片上,各种各样的放大图像层出不穷,与人类舰队交过手的外骨人战舰,赫然位列其上

————

最近有些乱,不仅因为家人,也因为书本身,必要的过渡,很快转回正题,多谢大家的支持

a

手机用户请到阅读

a

142人类的应对

此前出现在太阳系的外骨人舰队,只能算先锋,可是就是这样一支先遣队,就把整个人类世界闹得鸡犬不宁,一旦外骨人主力舰队即将抵达的消息传开,绝对会引起人类世界新一轮的恐慌浪潮

中方立即封锁消息,向所有知情者下达了最严厉的封口令,与此同时,秘密接触美俄情报部门,用最隐密最可靠的渠道将消息共享给两国高层sg

尽管三国之间有太多的利益纠葛,但在应对外骨人的立场上,却是无法回避的一致

三国元首经过紧急秘密磋商后,有选择地向其它国家开放了这份情报,主要的对象是欧盟法德等拥有一定的太空力量,但不足以独立成军的二线航天国家和地区势力

消息引爆了全世界各大航天势力高层的一次强烈地震,质疑情报真实性的声音此起彼伏

但接下来三大国的一系列动作,彻底证实了情报的真实性——所有制造业厂商全部转向军工生产,不惜成本,不惜原料;所有适龄青年立即进行全面体检,随时准备响应军队的召集;所有退伍军人,立即向兵役部门报道,所有预备役部队即刻转为现役——是转为现役,而不是以预备役的编制执行现役任务!

三国的军队数量几乎以几何级数攀升,几个月的时间,三个国家动员起数千万的兵员,任何一个国家的军队单独拿出来,都足够打一场世界大战,若是三国间爆发战争,绝对是一起灭绝人类,灭绝地球的超级大战

但所有的一切,仅仅是单纯的扩军

历史上任何一个强大的军事帝国,都不曾如此穷兵黩武

不仅如此,中美俄三国陆续宣布全国进入战时紧急状态,实行全面化的军管,实行物资配给,号召公民向国家捐款捐物——捐款只是附带,重要的是收集散落民间的战略物资

无论钢铁还是铜铝

这样大的动作,如果还不能证明情报的真实性,除非是三国的领导层集体得了精神病

但此时惊觉仍然不晚,三国敞开了向全世界收购战略物资,同时宣布向全世界公开最新型的战舰图纸——这个虽然令人眼谗,但工业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发展起来的,光有机械根本没有用,更重要的是要拥有足够的技术工人

战舰图纸即使公开,以其建造难度,全世界也仅有寥寥几个国家拥有建造的能力,但是想在两年内吃透复杂无比的战舰系统,不知道有多少技术难关等待解决,与其自行建造,反不如将工人派往三大航天国的重型工业部门,边跟着建造战舰,边学习造舰技术,然后以此为条件,直接向中美俄三国下战舰定单

说句老实话,各国垂涎战舰技术不是一天两天了,但是就算偷到了全套的图纸也是白扯,建造的战舰一上天,就得让丢了图纸的国家轰下来,好不容易得了个机会,却又因为时间紧迫而不得不放弃

这实在是太折磨人的神经了

在这场你争我赶的军事竞赛,只有开始却看不到结束,谁都不敢说人类的军事力量能够战胜外骨人——飞向太阳系的矮行星,体积几乎与月亮相当,伴飞的舰队,总数上百万!

那是上百万战舰,就算上百万头猪,想抓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何况是凶残的外星人?

一年半,最多两年的时间,人类的工业能力再强,也不可能制造出上百万艘战舰,更不可能培养出如此多的舰员,

一切似乎正在向不可扭转的劣势发展,但人类从来就不是坐以待毙的种族,目前最重要的,就是迟滞外骨人的脚步,尽可能地为人类争取发展的时间,哪怕只有一分一秒

尽管已经进入一光年之内,但人类的能量武器根本没有这么远的射程,就算集中全星系的激光炮,也没有半点用处

但是实体武器却不然,经过严格的计算,完全有可能将炮弹导弹准确地投送到敌人的舰队之中

确定实施方案之后,三国立即分头行动,用最快的速度改装出数千枚洲际导弹,每一枚导弹都携带着大当量的核弹头,它们将在发射后飞向预定空域,遭遇敌舰队后予以敌人无情的毁灭打击

仅仅有导弹还不够,不知道谁想起了改造火星时用的办法,提出以小行星撞击的方法阻击敌人,这个方案马上得到了全票通过,小行星带迅速掀起一阵改造浪潮,各国的矿务部门在科技部门的指导下,将引擎安装于小行星之下,启动引擎,将小行星推向预定空域

无论导弹还是小行星,都要经过几个月的飞行才能抵达预定空域,为了保证阻击效果,所有的导弹和小行星,都预留了足够的机动燃料,确保发生变故时能够及时调整方向,完成阻击任务

第三个方案,也是当务之急,则是剿灭依然盘据在外太阳系的外骨人残余,如果将入侵的外骨人残余清剿一空,也许对外骨人来说也是个不小的震慑,说不定能让外骨人误判人类的军事力量

哪怕最终外骨人还是跑到了太阳系,起码也让他们知道人类不是软柿子,让外骨人心存顾忌

能够确定为外骨人占据的星体不多,外太阳系实在太大了,根本无法判断究竟有多少颗天体被外骨人占据很多人推测外太阳系那几颗矮行星已经被外骨人占据,比如阋神星,比如塞德娜

但谢国辉谢组长则认为占据矮行星的可能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